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范例(3篇)

daniel 0 2025-08-08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范文篇1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应用分析

1前言

说到现代教育技术,不得不提与之相对应得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板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在不断的削弱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学工作不能够和小学生当前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完美的结合,导致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的接受能力并不是很高,从而严重影响整个教学质量。现代教育技术在这一方面能够更好的弥补这一不足之处。

2现代教育技术

谈起现代教学技术,人们更多的反应只是只可会意,不可言说”现状。当前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只有对当前的教育技术能够充分的了解,才能够在实际的应用的中做到得心应手,从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长处。每一个教学方式都是有其利弊的,只有对其充分了解,才能最大限度的做到扬长避短。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现代教学技术的出现和使用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国当前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提出是李克东提出的,他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在将现代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对当前的的信息技术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计划,通过对信息技术对当前的教学资源进行设计,整理和组合管理,从而最大限度的优化当前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实践的质量。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求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从而辅助教学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辅助工具,并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

3小学数学的特点分析

在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之前,非常有必要对当前小学教学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从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找到和现代教育技术得契合点。在对当前的小学数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之后,发现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以下几种特点:首先,由于小学数学的学习还是处在对数学知识的前期了解中,所以实际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很难,数学知识点更多的是来源于实际的生活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将相关知识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数学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对相关数学知识点进行了解和掌握。其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并不是简单的通过老师的教授从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的数学工作中,数学的学习是一种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应该是螺旋式上升的形式。也就是意味着,小学数学教学不是教师从学生的直线传播过程,而是在师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互动探索的过程。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知识点进行探索,从而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最后,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学就是在培养学生对相关数学符号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从而在实际的生活中更多的运用这一数学原理。

4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开始非常广泛的使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当前新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地完善,新的教学大纲也指出了信息技术要最为一种让学士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载体而使用。现在教育技术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比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讲解中,老师应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平行四边形和其他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在演示中激发学生更加主动的去探索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额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不但能够将相关知识更加直白的演示出来,还可以使用动画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重点考虑到小学生的好动和好奇的心理,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在多媒体的使用中应该最大限度的使用美术等活泼的相关教学元素,从而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网络数学教研,网络数学教研不但能够实现数学教学资源的有效使用,而且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将老师和老师,学生和老师以及老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给教师一个展示教学成果,分享教学经验的过程,而且在实际的网络教研中,教师可以和家长及时沟通相关进度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而实现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随着教学理念以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应该深刻的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个辅助教学工具,并不是更本的教学方式。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就是在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习惯和动手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能单纯地依赖现代教育技术而忽略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5结束语

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使相关教学内容更加的明了,并且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但是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在教学中要适当的减少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更多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郝明.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5):182-182.

[2]周晓琴.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6):67-67.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范文

【关键词】形象思维表象感性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B804.2

在数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会对学生思维的灵活快捷带来很大帮助。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是培养学生思维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表象,是形象思维的要素,直感是形象思维辨认事物的常见形式,当形象思维展开时,常常有发散式的联想,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在我们的教学中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技能呢?在我的一线教学中,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以实现的。

一、注意通过具体事物的感受,丰富学生的表象。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基础,是形象思维借以进行的"细胞",它以直观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正确丰富的表象积累是培养形象思维的基石。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中,可以从两步来实现表象认识:一是观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如积木、牙膏盒、火柴盒、灯罩、墨水瓶盒等等,使学生对长方体的形状有个初步的感知。二是动手,动手组装长方体框架,动手量长方体长、宽、高的长度、动手切橡皮泥做长方体,通过动手,对长方体的表象趋于概括,为以后正确表象打下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在揭示概念、说明算理以及解题过程中,都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最大限度的运用现有的形象思维材料组织教学工作。

二、注意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直观形象的学具帮助学生学好抽象的数学知识,这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的规律。

如:在教学"平均分"时,可以按以下几步指导学习:师演示。师先6根小棒,逐步分给3个学生。第一次每人只分得1根。问:"老师分完了吗?"学生问答没有,师把剩下的再分,每个学生再分得一根。指导学生观察:"这3位同学每人分得几根?是同样多吗?"。学生回答:"每人2根,是同样多。"

学生自主操作。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师说分成两堆。分的结果是:有6根与2根的,有5根与3根的,有4根与4根的等几种情况,师问:"那种分得是同样多?"此时引出"平均分"概念。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动口、眼观、口述等方法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促进了大脑的积极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什么是平均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感知。帮助学生掌握了"平均分"这个概念,培养了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

三、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积极投入体验,培养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的表象。在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创造性设计问题情景,提供学生观察、触摸、操作、思考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例如:用三个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有几种拼法?怎么拼?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

第一层次的三种情况

第二层次

学生通过细致的拼搭组合,会形成两个层次的答案,第一层次是图1图2图3的三种情况的拼搭,这是常见的拼搭组合,就是三个面的重叠会出现三种情况,而图4的拼搭充分体现了题目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特例,只有投入体验,联系实际,才能得出图4的拼搭方式。学生通过以上的具体操作,既丰富了表象积累,又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为以下脱离图形实现空间想象解答提供了支撑: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要想表面积最大,只要重叠最小的面,在脑海中形成想象图形。

四、有效利用数形结合进行思维训练。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常常会将数学文字问题转换为图形问题来解决,利用形象思维材料的特征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思维能力。这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思维--"数形结合"。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少,常常不能借生活经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来理解数学概念。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利用直尺、三角板和圆规等作图工具画出已学过的图形,通过动手作图,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从画图体验中领悟概念。通过作图观察、比较分析,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说,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问题画出来",形象地展现了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借助形象的支持,就很容易找到解题途径。讲三角形的"高"和"底",如果离开图形来讲解,是很难讲清楚的,既使学生听懂了也不会有深刻的理解。而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亲自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学生对"高"和"底"的理解就会深刻得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作图:(1)过直线上的一点画一条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2)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3)给出三个不同的三角形,要求学生作一条过顶点和顶点所对的边垂直的线段。在大量作图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学生就能概括出"高"和"底"的概念。新课程理念倡导发现学习,通过作图来概括"高"和"底"的概念的知识,实际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作图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这个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充分调动自身原有的生活经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高"和"底"的存在,深刻理解"高"和"底"的本质属性。

又如:在《解决问题策略》中,对于++++=的处理就是非常有效的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维。

正方形代表单位"1",一半是,一半的一半是,......,要求++++是多少,转化成用单位"1"减去剩余的面积即可。

++++=1-=

形象思维,人皆有之,它是人类思维的发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用形象思维而不是抽象思维"。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顾泠沅.《数学思想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小学数学教学技能范文

1.有利于改变数学教材的原始状态,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小学数学教育是否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效,关键在于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能否成功解决。在遇到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时候,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点播和讲解以外,可以考虑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形式,把原本比较生硬的静态图像,用信息技术表达能够使其直观化、形象化,把原本想象起来很难的抽象画面直观地展现在小学生的眼前,让他们可以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不再发生一遇到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时候就停滞不前或不了了之的教学现象。

2.有利于及时反馈信息和评价,便于教师做出教学调整

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反馈和教学评价,是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做出教学调整的必要前提,只有教师从反馈和评价中找出自身的教学问题和不足,才能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变和调整,才能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效果的改善。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小学生以及其他第三方及时准确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作出评价和反馈,通过信息技术,教师也易于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及时改进,以便进行更加有效的数学教学。

二、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各种形式的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多多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把小学生的玩乐、游戏等特殊爱好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游戏和课件,寓教于乐,将小学数学教育同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到一起,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数字较大、计算方法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起来,在计算机上设置玩法各不相同的、富有乐趣的游戏模式,激起小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在课中课外都可以玩耍,是小学生在玩耍这些计算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克服了原本不能突破的心理障碍,把原本看似很困难的计算轻而易举地学到手。

2.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直观的动感画面,揭示潜在规律

直观形象的东西是人比较容易接受的,生硬抽象的东西人们接受起来很困难,这是人类长期以来的一种认知规律。对于能力和经验均有限的小学生来说,学习生硬抽象的数学知识就更加艰难,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尽办法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有关数学知识的生硬状态和抽象性,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定和创作各种极富动感的教学画面,把几何图形的分解过程直观展现在小学生眼前,让小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有关知识。

3.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帮助教师调整教学

教师教学不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要时刻根据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利用信息技术中现有的相关软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练习题,在课上理论知识讲述完成后,统一安排学生做练习,通过练习软件的自动测评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从而直观地观察到每位学生的知识漏洞,进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三、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两大原则

1.遵循适度原则

凡事都应该把握一个度,不能不为,也不能过度为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中,同样也应该严格遵循适度原则,不能一味使用信息技术而忽视了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理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整合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涉入量一定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标准上,不可以太多,以免失掉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内在价值,让数学课变相成为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并不是说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技术含量越高,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价值才越高,教师还是应该在保持数学教育的本质价值的基础上,适当地融入一些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数学。在二者的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仅仅只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辅工具,只有在坚持适度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辅作用,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才是最为有效的,小学数学的教育手段才能算得上是创新成功。

2.讲求实效原则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走形式、走过场上,各地区的小学学校都应该把这一新型教学手段真实地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用实践检验真理。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难题,让学生更加清晰地掌握解题过程和解题方法,在整合过程中,一定要最大限度追求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统一,让二者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得到实际效果。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可以说是遵循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客观规律,二者间相互取长补短,达到无论是单纯的数学教育还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教育都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追求实效原则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高效完成小学数学教育的手段创新工作,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四、总结

  • 下一篇:宣传传统文化的策划案范例(3篇)
    上一篇:社区文化特色亮点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社区文化特色亮点范例(3篇)

      社区文化特色亮点范文指导思想以《市中心区照明规划》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为指导,坚持以两街亮化为框架,以道路两侧主要建筑物亮化为重点,以区域景观(公园、广场、节点等)亮..

      daniel 0 2025-08-08 14:55:24

    2. 足球赛前训练方法范例(3篇)

      足球赛前训练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赛前心理,自我效能,唤醒水平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是因为足球比赛的激烈程度、比赛过程的千变万化以及许多不可预测因素作用的魅力。大学..

      daniel 0 2025-08-08 14:54:56

    3. 逻辑思维概念范例(3篇)

      逻辑思维概念范文篇1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79-01传统数学认为,数学有三种能力,即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

      daniel 0 2025-08-07 14:56:51

    4. 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范例(3篇)

      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篇1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证明,音乐作为一种审美艺术,它能够怡养人的性情,陶冶人的情操,甚至在某些时候亦能发挥疗治心灵创伤的作用..

      daniel 0 2025-08-07 14:56:28

    5. 科技创新的特点范例(3篇)

      科技创新的特点范文年工作要点20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以科..

      daniel 0 2025-08-07 14:56:02

    6. 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总结范例(3篇)

      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浅谈;廉洁文化;建设;方法与途径;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注重廉洁文化建设实效企业..

      daniel 0 2025-08-07 14:55:36

    7. 补充协议范例(3篇)

      补充协议范文篇1本协议中的所有术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其定义与双方于年?月日签订的《xxx合同/协议》(下称原协议”)中的定义相同。鉴于:甲方和乙方于?年?月?日共同签署..

      daniel 0 2025-08-07 14:55:15

    8. 经营风险与审计风险的关系范例(3篇

      经营风险与审计风险的关系范文【论文摘要】首先论述了审计风险管理的一般性理论,然后针对日益加重的审计经营风险讨论了审计经营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1建立审计经营风险控制..

      daniel 0 2025-08-07 14:54:33

    9.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8-08

    10.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栏目名称:工作文案 0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