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护理内容(6篇)
新生儿的护理内容篇1
关键词:临床护理带教学习合同新生儿科
“学习合同”是学生与其指导者共同拟定的文件,文件内容应特别指明学生将要学些什么,如何完成这个学习计划,完成计划的时间,以及评价的标准是什么等。[1]由于新生儿科患儿无陪护,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护理实习生在此实习时,往往不知所措。为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适应培养实践性强的护理人才,我院新生儿科自2007年1月起在护理临床带教中实行学习合同的带教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接受护理临床实习生42名,其中本科生20名,专科生22名,均采用“学习合同”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
2.实施方法
2.1制定总体的带教计划,按照实纲的要求和学校提出的要求,以及新生儿科护理工作的专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合理安排实习时间与实习内容。
2.2分解实习阶段,护理实习生在新生儿科实习时间一般为4周,将实习分为3个阶段,根据每段的具体情况制定每周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设定具体的内容和操作,对护理实习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2.3学习合同的实施
2.3.1制订学习合同阶段(第1周)
由指定的带教老师负责在本科生入科第1天,初步介绍新生儿科环境、布局、设施情况,各级人员职责分工,消除陌生感。然后利用2~3天时间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了解专科护理常规,使学生深入了解新生儿科规范工作的重要性。根据护理本科生的实习手册,了解该学生在以往科室实习的学习情况,通过交谈让学生熟悉“学习合同”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如实填写“您对新生儿科的印象是什么?”、“您已经掌握了哪些护理技术操作?”、“您希望在新生儿科能学到哪些操作?”等问题,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需求等,再填写“学习合同表”(图1)。
每项内容的填写根据总的教学大纲,由带教老师和学生协商后决定,经双方签字达成协议。
2.3.2实践学习合同阶段(第2~3周)
2.3.3根据协议实施教学过程。因为每名本科生进入科室的时间不同,以往的学习经历也不同,根据他们各自的需求,有重点的进行带教。如对于刚进入实习期时,重点熟悉科室环境、布局、物品放置、床位分布、暖箱设置等。熟悉各班的职责及工作流程。阐述护理操作中一些原则:无菌技术原则,消毒隔离制度等,掌握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如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鼻饲喂养,蓝光箱及暖箱操作等,在护理操作时注重以人为本,要考虑患儿的感受,操作时按护理程序的方法细致耐心的护理患儿。而实习中晚期的护士,已掌握了常规的护理操作,对其带教则侧重于如空氧混合仪,CPAP机,呼吸机等较复杂仪器的使用,较复杂的护理如新生儿换血疗法,脐静脉插管,PICC置管护理以及如何熟练地应用护理程序为患儿提供专科护理等较高级的目标。
2.3.4在实习过程中鼓励护理本科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资料等方法自我解决问题。除根据学习合同完成本阶段的学习内容外,还结合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学习内容。
2.4终末考核阶段(第4周)
临床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严格考核。在整个实习周期中,根据学习合同制定的预期目标和评价方法,及时进行考核评价。在出科前,再安排出科考试,考试内容覆盖全部实习计划要求和学习合同内容,由护士长与带教老师参加监考及问卷,记录成绩,严肃认真、负责地填写《实习鉴定》,对未达标的内容,进行分析评议,总结实习情况。带教老师与学生进行座谈,征求护理实习生对带教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3.效果
42名实习生中,考核评价合格率达到100%
3.1学习合同使带教更具有自主性与以往带教方法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带教老师的角色是帮助者和促进者,而并非是信息的传递者。(2)由于本科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所以首先选择在她们中试行学习合同的带教方式。通过学习合同的形式,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等,触动内在动机的需要。护理本科生最深的动机往往来自内在动机,例如自尊、职责、创造力和自我效验。学习合同将激发她们的内在动机,促进个人价值感的发展,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3.2学习合同使带教更具有有效性实施学习合同要求重视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真诚地对待学生,信任并接受她,同时能从学生地角度理解事物,带教老师意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她们有自主的需要,鼓励她们保持独特的态度和价值观。当发现学生有错误时,有时不必当众指出,以免使她感到挫折,带教老师要促使她自我反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责任感和发展其自主性。
3.3学习合同使带教更具有灵活性在整个带教过程中,不再是一个带教计划适用与所有学生,而是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因人施教,针对发现的问题,调整合同内容,灵活带教,增强了本科生实习的针对性。
4.小结
新生儿科以重危新生儿为主,他们年龄小,不能自行诉说病症。以往单一灌输型教学模式只注重带教老师讲,护理实习生被动接受,同一种教学程序适用于所有护理实习生,效果差。“学习合同”的使用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都主动参与学习,教学相长,学习效果好。
参考文献:
新生儿的护理内容篇2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6(a)-0169-03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是体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从而使体内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大大增加,血管内的大量血浆渗透到血管外的细胞间隙内[1]。由于大量的血浆从血管内的丢失,使得血压降低,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还会发生全身的皮肤以及黏膜的进行性水肿[2]。由于血容量的急剧减少,肾内的血容量也会相应的减少,严重者会发生肾功能不全,甚至会发生肾衰竭。除此之外,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发生内环境稳态紊乱和呼吸困难等诸多给患者带来威胁的并发症。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是婴儿受到严重感染后发生的疾症,但关于此类的研究却又很少,现针对患有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新生儿患者的护理干预的影响进行探讨,选取该科2011年5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54例患有新生儿毛细血管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护理干预的效果与特点,进行临床观察、记录并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科收治的54例患有新生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21d,平均年龄(10.3±1.23)d。所选54例患儿中,均经医师诊断为新生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男性新生儿患者有34例,女性新生儿患者有20例,30例患儿是通过剖宫产生产,24例患儿是通过顺产生产。其中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新生儿患儿有41例,发生皮肤以及黏膜渐进性水肿的新生儿患者有30例,出现肾功能下降的新生儿患者有16例,出现呼吸困难的新生儿患者有9例,除此之外,几乎所有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发凉、发绀以及尿量减少的症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0例;对照组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0例。54例患有新生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新生儿患者的详细情况请见表1。
表154例患有新生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新生儿患者的详细情况
1.2护理方法
1.2.1输液护理给新生儿患者输入胶体液(10~15mL/kg),改善患者的血容量。输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时时刻刻注意患儿的血压、心率以及尿液的改变等,根据各项指标来控制输液的速度等,从而维持患儿血容量的稳定性[3]。
1.2.2新生儿患者皮肤的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检查患儿的皮肤状况,定时更换患儿的体位,身体下垫上通气、吸水性良好的布料,且定时对患儿进行清洗,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发生感染。在清洗之前,护理人员先用洁肤柔洗手液洗手,做好手卫生。清洗过程中,室温维持在26~28℃,水温维持在38~40℃,医护人员应用手腕部皮肤试水温。对于脐带未脱落的新生儿,应上下身分开洗,以免引起脐带发炎,洗完用75%酒精消毒脐带根部和周围皮肤[4]。
1.2.3掌握新生儿毛细血管渗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新生儿患者在院内接触最多的人员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应护理好新生儿的方方面面,尤其此时的新生儿患者对外界没有任何的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护理人员更显得尤为重要。患儿的康复需要主治医师与护理人员共同努力,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医师做好沟通,若出现血压降低、水肿、呼吸困难等表现时,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并准备抢救[5]。
1.2.4患儿的环境护理新生儿的病房内应该尽量做到安静、干净、阳光充足,病房内的适度应尽量控制在55~65℃之间,病房内的温度应尽量控制在22~24℃之间。将患儿置于环境安静、舒适的病房内,使其内心舒畅,防止喧闹的环境影响患儿的心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6]。
实验组患儿接受上述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护理。
1.3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经治疗与个性化的护理后,新生儿患者的病症完全缓解,身体其他的指标也都趋于正常,未留下后遗症;显效:经治疗与个性化的护理后,新生儿患者的病症好转但未完全缓解,身体其他的指标基本都趋于正常,未留下后遗症;有效:经治疗与个性化的护理后,新生儿患者的病症有所好转,身体其他的指标也有所好转;无效:经治疗与个性化的护理后,新生儿患者的病症未好转,身体其他的指标未趋于正常,留下后遗症;总有效数:总有效数=痊愈数+显效数+有效数;有效率:有效率=(痊愈数+显效数+有效数)/患者总数。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实验组中,7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例数为24例,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中,6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人数为21例,有效率为77.8%。实验组男性患儿组中,显效例数为5例,有效例数为10例,无效人数为2例,总有效数为15例,有效率为88.2%;实验组女性患儿组中,显效人数为2例,有效例数为6例,无效例数为2例,总有效数为8例,有效率为80.0%。可见男性患儿的效果要比女性患儿好。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效果对比的详细情况请见表2。实验组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护理后的效果对比的详细情况,见表3。
表2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对比[n(%)]
表3实验组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护理后的效果对比[n(%)]
3讨论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是毛细血管内皮受损后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大量血浆侵入组织间隙,进而导致患儿全身皮肤及黏膜水肿、胸腹腔出现渗液的症状。大量的血浆渗出到血管外,会导致新生儿营养不良,不利于新生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不利于新生儿身体的发育,由于新生儿缺乏完善的免疫系统,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整,故更易于出现感染,正是如此,有学者建议应加强长期有效静脉通道的及时建立,密切监测患儿血压、心率及尿量改变,通过早期预防、有效干预以最大程度提高危重患儿存活率。
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有效率为88.9%,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既往研究结果类似。提示应对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时个性化护理干预的科学有效性。个性化护理措施讲究针对不同患儿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如定期检查患儿皮肤情况,定时更换患儿体位,身体下垫上通气、吸水性良好的布料,此类细致入微的护理措施看似简单,但对于提高患儿存活率意义重大,避免了因皮肤通气性弱所致的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再如护理人员的轻柔与精细动作,是针对新生儿较脆弱的身体状况选择的最好的方式[7]。如在临床实践中对患儿行穿刺输液操作时,通常选择头部血管,考虑的原因除头部血管较粗且受重力作用药物易进入心脏的原因外,与更容易穿刺成功,操作上相对更柔和亦有关。
另外,该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组中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护理效果,发现男性患儿护理有效率相比女性患儿较好,分别为88.2%和80%,此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及意义仍不能确定,既往对成人研究表明女性免疫力相比男性较高,与前者体内有两个X染色体,而后者仅有一个X染色体有极大关系,某种有利于健康的特殊物质仅存在与X染色体中,这就注定女性比男性具有较强的免疫力,而这种基因差异从新生儿出生便存在,故同本研究结果对比来看互为矛盾。对此需要今后扩大观察样本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考证。
新生儿的护理内容篇3
【关键词】新生儿隐患防范措施
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产科护理工作面对产妇和新生儿两个群体。工作繁杂凌乱,护理隐患多。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产科护理安全越来越引起重视。高度的安全意识能使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防范护理安全隐患的关键。笔者从事产科护理工作近十年,总结出以下新生儿护理中常见的隐患,并提出预防对策,与同道共同讨论。
1隐患
1.1宣教不及时不细致
孕妇孕期未经孕妇学校的系统教育,产后病房护士宣教不及时、细致,使产妇家属缺乏正确的育儿知识,导致在育儿过程中发生一系列意外。例如:喂奶姿势、方法、观念不正确,导致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1.2观察不细心、交接班记录不认真
新生儿出生后,在进行护理过程中,由于护士未进行细心的观察,各班未做好详细的护理记录,很容易导致一些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腭裂、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尿道口狭窄、先天性心脏病等,未被及时发现,以致于贻误甚至危及新生儿生命。
1.3经验不足
因护士经验不足,在临床工作中,很容易将某些病理现象当成生理现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于耽误治疗,引起纠纷。例如:病理性黄疸、维生素K1缺乏症、下咽综合症、先天性贲门松弛等。
1.4工作疏忽大意,缺乏责任心,违反规章制度
新生儿身体娇弱,如果护士工作马虎,对待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掉以轻心,重视程度不够,很容易造成巨大伤害。如新生儿沐浴前,未调节好水温,易导致新生儿烫伤;护士不拘小节,手带戒指,容易导致新生儿擦伤;沐浴时不遵守规章制度,导致新生儿掉包、摔伤、交叉感染等;沐浴后,脐带护理部彻底,皮肤护理不清洁,导致脐带和皮肤感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等。
1.5违反操作程序,工作疏漏
新生儿护理工作繁杂、凌乱,与成人不同,医疗参与很少。例如:预防接种、新生儿筛查、沐浴、抚触、游泳,全部有护士完成。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如疫苗漏种、误种、重复接种;筛查漏筛,采血不符合要求等。很容易给新生儿造成终身伤害,引发护理纠纷。转贴于
1.6安全管理不到位
产科护理工作面对产妇和新生儿两个群体,新生儿无自我意识,自主能力。如果病房安全管理不善,或存在某些潜在因素,很容易导致新生儿被盗,引发纠纷。
1.7院内感染意识不强
新生儿抵抗能力差,母婴同室,探陪人员多,再加上医护人员院感意识差,操作过程中不注意手的消毒,很容易导致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
2防范措施
2.1保证孕期及产后指导的有效性
门诊孕检时,孕妇学校应认真建档,详细登记学习内容,使孕妇全面系统地掌握育儿知识。产后,病房护士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及时、细致地进行宣教,确保做到早吸吮,按需哺乳。注意哺乳姿势,教会异常情况的快速处理。
2.2观察要细心,记录要真实
新生儿出生后,要仔细观察外观有无异常,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产妇及家属,并在文书中做好记录。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如吃奶、睡眠、大小便等,认真做好护理记录,班班进行床边、书面交接,及早发现潜在的先天性疾病,并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2.3梯队合理,人员固定
产科护士专业性很强,人员应相对固定。入科的新护士应抓紧学习专业知识,日常工作中合理搭配人员梯队,能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免漏诊漏治。
2.4工作中严格自律、慎独
产科护士要求极富爱心、责任心。工作中严格自律、慎独,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科室的有关规定,不得敷衍了事,蒙混过关,否则会酿成大祸。
2.5严格岗位责任,严格操作规程
科室应妥善安排各项工作,按规定设置好工作程序,环环相扣,层层把关。严格岗位责任制,各班次认真衔接,以防疏漏。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各班护理质量,堵漏差错事故。
2.6加强安全管理
产科病房应特别加强安全管理,做到院科两级共同协助,走廊内安装监控系统,配备专人守护病区出入口,严禁外来人员随便进出。制定完备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同时告知家长履行好看护义务,新生儿床前不许空岗。
新生儿的护理内容篇4
2007年~2008年对368名新生儿家长进行了有预见、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其中新生儿肺炎6O例、黄疸106例、早产儿4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34例、脐炎8例、其他12例。
2方法
2.1对实施健康教育人员的要求责任心强、态度和蔼、有同情心、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多学科理论知识,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并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表达能力好。
2.2健康教育方式
2.2.1语言教育语言教育可采取个别交谈,也可同病种的新生儿家长组织起来集体讲解,谈话内容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并应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教育,善于发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重点讲解。讲解时态度诚恳、形象生动、语言通俗易懂,举例说明问题,使家长易于理解和接受;鼓励家长提出问题进行回答。另外利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每周给家长集中讲课1次,使家长从多种渠道获得健康教育知识。
2.2.2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如发放图文并茂的育儿知识,防病治病知识小手册,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比较实用。在病房的走廊墙壁上制作宣传板报,内容如母乳喂养方法、新生儿的一般护理、各种常见病的病因、预防处理、治疗护理知识和康复过程等。家长可以随时阅读获得所需知识,且不受时间限制。
2.2.3示范教育向家长进行新生儿家庭护理和营养知识宣教,如指导母亲进行合理的母乳喂养并示范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母乳不足时添加奶粉的方法、新生儿抚触、脐部护理方法、早期教育,在示范过程中随时回答家长的问题,使家长更直观、具体地受到教育。
2.3健康教育的内容
2.3.1入院宣教入院时热情接待陪伴家长,对患儿病情进行初步了解,安置好患儿后向家长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探视时间及注意事项、病区设施,向其了解疾病发生过程,与其感到关心,消除其对医院这个环境的陌生感,拉近护士和患儿家长之间的距离,在短时间内建立护士和患儿家长间的初步信任。了解新生儿的各方面情况,通过收集家长的需求资料,掌握家长关注的内容,发现家长的学习需要,及时为家长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孩子生病,初为父母的家长异常紧张,护士应主动到床前安慰家长,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再灵活地选择适当时机针对新生儿所患的疾病讲解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治疗护理程序。使其对所患疾病有一个大概了解,减轻恐惧心理,配合治疗。
2.3.2住院期间家长探视时或治疗护理过程中遇到家长询问病情时要耐心回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多种形式讲解,充分说明该治疗、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并列举多种不同措施产生后果各异的例子,使家长更好的理解、接受和配合。反复进行健康教育让家长在新生儿未出现问题之前就有心理准备,减轻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家长的应对能力。
2.3.3出院指导新生儿多数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年轻的父母没有照顾新生儿的经验,缺乏幼儿喂养和营养发育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对家长进行育婴知识、医学知识教育、讲解婴儿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如常见病的防治、幼儿辅食的添加、营养的合理搭配等;对其进行各方面家庭护理指导、疾病康复知识和预防知识指导,向家长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指导她们在喂养、沐浴、眼部、臀部、脐部等方面的护理,介绍咨询电话,对于带药出院者做好用药指导,必要时电话咨询、随诊。
2.4问卷调查
在出院前一天采用不记名的形式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收费是否满意及对医院的整体评价等。
3结果
发放问卷368份,收回问卷366份,认为我科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好,对健康教育满意的350份,占95.1;认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交流技巧欠缺的9份,占2.45%;认为收费高的7份,占1.9O;其他的2份,占0.05。
新生儿的护理内容篇5
综合治疗和护理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效果。方法我院新生儿科NICU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GER新生儿32例,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和护理。结果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采用综合治疗和护理效果好。结论胃食管反流的新生儿应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和护理。
【关键词】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综合治疗;护理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由于各种局部或全身原因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及其以上部位而产生的上消化道功能紊乱性综合征,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尤其是早产儿,发病率可高达80%~85%。反流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90%以上的患儿常表现为呕吐,还可有体重不增、食管炎、食管靡烂或溃疡,表现为不安、激惹、拒食,重者呕血或便血,导致缺铁性贫血。反流物吸入后可有吸入症状:肺部合并症,呛咳、窒息、呼吸暂停、吸入肺炎,并伴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我院新生儿科NICU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GER新生儿32例,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32例GRR新生儿中男22例,女10例,胎龄28~40周,其中早产儿23例,平均出生体重(1550±400)g;足月儿9例,平均出生体重(3200±410)g。22例因呕吐门诊就诊入院,10例因呕吐伴青紫或呼吸不规则由产科转入。发生时间:生后3h~6d,19例;7~20d,13例。每日呕吐次数不等,多在进食后1h内出现,呕吐物中伴咖啡样物者3例,其中吸入性肺炎8例,出现呼吸暂停6例。入院采用洗胃、、抚触、饮食和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和护理,26例未再出现呕吐(占81.2%),6例仍有呕吐(占18.8%),症状较前减轻,患儿出院后跟踪随访半年均未再发生吸入性肺炎、呼吸停等并发症,无一例行抗反流外科手术。
2诊断
上消化道钡剂造影,5min内有3次以上反流者可确诊[1]。
3护理
3.1护理方法适当的是一种简单有效地治疗方法,对防止胃食管反流患儿呕吐、溢奶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轻症患儿可采取头高脚低斜坡右侧位,即上半身抬高20°~45°,于喂奶后30min或睡眠时,每次30~60min,也可采取双角度,是将患儿头抱于左臂上,面向母亲喂奶时的姿势,此时患儿的身体长轴与水平面的角度及患儿左前斜位的角度均为45°~60°,在喂奶后保持这种30~60min[2];早产儿需入暖箱保暖的患儿应将床头摇起,使床与箱体平面呈15°~20°角斜坡侧卧位;严重者予以俯卧倾斜位治疗,即上半身垫高或床头抬高30°,于哺乳后30min或睡眠时,使患儿面向左侧,双臂屈曲置于头部两侧,每次30~60min。头高俯卧位[3]可明显改善早产儿的消化功能,减少该病的发生,但采取此不利于病情观察和护理操作,故需专人守护。
3.2一般护理及病情观察入院即进行生命体征常规检测,注意观察患儿皮肤颜色、意识及呕吐、溢奶、呼吸暂停等情况,并给予有效的处理。注意观察患儿呕吐的次数及返流物的颜色、性质、量,警惕有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严重者须禁食。观察患儿皮肤弹性、尿量、体温状况,注意有无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予以纠正。
3.3喂养的护理对于伴发窒息及呼吸暂停的患儿应暂禁食。其余患儿应根据个体情况采取个体化喂养方式。宜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一次避免过饱,注意喂养技巧。最好抱起患儿喂养,早产儿宜定时定量喂养,极低体重儿应由1:1奶粉开始逐日逐次增加奶量,最终过渡到全奶直至正常喂养。超低体重儿宜选择鼻饲喂养,鼻饲前应将胃内容物抽出,再缓慢注入奶,避免鼻饲速度过快,量过大。胃肠研究提示[4]胃属容量适应性脏器,如短时间内胃容量急剧增加或受到冲击,胃很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宜发生呕吐。鼻饲时间应在30min左右,鼻饲完毕应观察5min,喂奶后应加强巡视。同时配合非营养性吸吮5~10min/次,每3~4h予以1次,对经肠道不能达到生理需要量的新生儿,仍需静脉补足生理需要量。
3.4洗胃的护理对于住院期间反复呕吐的患儿应予以洗胃。即采取经鼻腔插入胃管洗胃,通常选用一次性8号新生儿硅胶胃管。插胃管时患儿平卧,头稍后仰,当胃管插入到咽喉部时用手托起患儿枕部,使其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食道口处于一个半开状态,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插入胃管的长度按常规新生儿的体表测量方法即前额正中发际-剑突的长度约14~16cm,再插入4~6cm,边插入边抽吸胃液以判断是否到达胃体内。确定在胃内后固定胃管。洗胃液一般用生理盐水40ml+5%碳酸氢钠10ml配比成1%的碳酸氢钠液,将胃管接5ml注射器抽出胃内容物,然后用配好的洗胃液5~10ml/次,反复清洗3~5次,直至洗出液清澈为止。通过洗胃可将分娩时吸入的羊水或其他残渣及时清理干净,经洗胃的患儿呕吐次数明显减少。
3.5药物治疗的护理吗叮啉可使胃肠道上部的蠕动和张力恢复正常,促进胃排空,应在喂奶前20~30min口服或鼻饲;食管黏膜保护剂思密达,能促进胃黏液和碳酸盐及前列素E2分泌,促进黏膜营养和上皮增殖,保护食管、胃黏膜,此类药也需进食前30min服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红霉素是一种胃动素激动剂,应使用小剂量,大剂量可致胃肠平滑肌产生强烈收缩,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5],应用时应缓慢注射,应用输液泵控制速度,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
4小结
过去认为食管下括约肌(cardiacsphincter)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惟一解剖结构。但现在认为GER并非是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低下单一的作用,而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产生。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胃底肌与贲门肌发育差,幽门肌发育好,在仰卧位时,幽门可高于口腔平面,易发生胃扭转,造成胃容量减少,胃内容物通过受阻,胃内压增高,易导致食管反流。加之新生儿分娩时吸入过多羊水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及粘液分泌亢进,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导致新生儿出生后无法正常哺乳,造成患儿营养不良、脱水甚至窒息的发生。此类患儿,护理人员提高重视,及时巡视观察,主张饮食和治疗是主导方案;对有窒息史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重视胃肠道和呼吸道症状;药物治疗过程中观察腹胀情况,了解有无喂养耐受的假象,预防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同时配合洗胃、药物治疗,有效减少了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完善了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InbooTH.Silentgastro-esophagealreflux:howmuchdowemiss?ArchDisChild,1992,67:1325.
[2]朱维廉.新生儿呕吐的X线诊断及喂养指导.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6(2):65.
[3]张跃娟.不同对早产儿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91.
新生儿的护理内容篇6
[关键词]脐部暴露;时机;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71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12(b)-0054-02
新生儿出生后,其脐带残端在未愈合脱落前为开放性创口,从而成为细菌侵入体内的一个重要门户,加上局部血流、营养丰富,一旦潮湿或尿液污染,细菌极易滋生繁殖,如护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1-2],因此,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一项重要工作[3-4],直接关系到婴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脐部残端早期暴露是近几年被证实能加速脐部残端干燥、脱落、愈合的另一个安全有效的措施[5]。本研究探讨新生儿脐部暴露的最佳时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在本院经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2000例为研究对象,产后Apgar评分>8分,体重>2500g,排除宫内感染、羊水早破及胸腹壁裂畸形者。将20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500例,A、B、C、D组分别在断脐即刻、12h、24h、48h暴露脐部残端,4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分娩后脐带处理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娩出后1~2min内按常规剪断脐带:胎儿娩出后,立即于距脐带根部10.0cm及0.5cm处分别上止血钳及一次性脐带夹(杨州市邗江头桥卫生材料厂生产)阻断脐带供血,0.5%的碘伏消毒脐带根部及周围,于脐带夹上方0.5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血,新生儿脐带断面经0.5%的碘伏消毒后[6],A组暴露不覆盖纱布,B、C、D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1.3脐部护理及暴露方法
A、B、C、D组分别在断脐即刻、12h、24h、48h暴露脐部,出生及沐浴后每日予75%乙醇消毒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2次,无菌纱布覆盖包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若包扎纱布被尿液浸湿或污染时予更换,48h后去除一次性脐带夹及包扎纱布,脐部残端暴露,每日用75%的酒精消毒2次,待残端结痂自然脱落[7-8]。
1.4出院后护理
出院后由家属在家进行脐部护理,出院前对产妇及家庭人员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健康教育,使其对脐部暴露、护理有正确的认识,教会其家庭人员掌握正确的脐部消毒和护理方法[9],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及潮湿,并由专职护理人员进行跟踪随访。
1.5观察指标
观察4组新生儿10d内脐部出血发生率、脐部感染发生率、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愈合时间,住院期间由专人观察并记录,出院后由同一人进行跟踪随访。
1.6脐炎诊断标准
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或拌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重者脐部和脐周皮肤明显红肿发硬,分泌物呈脓性,量多并带有臭味[10]。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4组新生儿10d内脐部出血及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A组10d内脐部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B、C、D组(P
3讨论
传统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是将新生儿脐带残端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持敷料干燥,生后次日沐浴后用75%乙醇消毒脐部2次并继续用纱布无菌包扎及胶布固定,甚至用绷带或一次性无菌脐带包包扎固定,48h后暴露脐部,残端任其结痂自然脱落[11]。这种方法不仅影响新生儿腹式呼吸,造成新生儿不适[12],而且脐部包裹后局部潮湿不易干燥,也不方便局部观察,包裹的纱布及绷带被汗及尿液污染浸湿或脱落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更换,从而容易导致脐部感染[13]。在进行脐部护理更换敷料时常发现脐部渗出物与无菌纱布粘连,甚至出现残端渗血、红肿[14],频繁更换敷料不仅增加护理工作量,也浪费医疗资源[15]。
通常情况下,脐带残端暴露后逐渐干枯僵化,1周左右脱落,创口10~14d完全愈合[16]。但脐带残端被纱布包裹后,脐部不易干燥,残端脱落、愈合时间延长[17],而脐带在脱落过程中会分泌胶质,引起脐部分泌物增多,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护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新生儿脐炎甚至败血症[1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早期暴露脐部,过早暴露脐部是否容易导致脐部感染是多数学者担心的问题,但研究发现,与传统产后48h暴露脐部相比,产后24h暴露脐部能降低新生儿脐炎、脐出血的发生率,甚至比48h后二次断脐脐炎及脐部出血发生率还要低[19]。脐部暴露后,残端处于干燥状态,干枯结痂快,不利于细菌生长,大大降低了感染的概率,而且便于护理和观察,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可明显节约敷料,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对减少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亦有积极作用,24h后暴露脐部也让产妇及其家属在护理新生儿时感到轻松,方便出院后家庭护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断脐即刻是暴露脐部残端的最佳时期,可提高新生儿脐部护理质量,促使脐部残端愈合,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董莉,卢敏,梁丽碧.新生儿脐部包扎法与24小时脐部暴露法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4):27-28.
[2]邵美仙,樊丽英,梁建红,等.75%酒精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182-183.
[3]代洪波,吴媛媛,乔福元,等.健婴宝-胎毒清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包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7):2446-2447.
[4]柴青松.不同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10,19(1):174-175.
[5]叶金艳,祝建军,杜玉梅.新生儿脐炎病原菌分析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1299-1301.
[6]范慧慧.开放式脐部护理二次脐带修剪法的疗效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3):2840-2841.
[7]蓝院琴,廖新阳,谭月坚.新生儿脐部护理风险分析与对策[J].海南医学,2010,21(7):143-144.
[8]汤隽.新生儿85例的脐部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735.
[9]苏丽东,唐鸿玉.两种脐带残端处理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9,16(5A):51-52.
[10]张丽英.3种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90-2691.
[11]周蓉,刘锐.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9(6):89.
[12]叶爱彬,罗淑媚,范杏娇.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方法及相应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0):112-113.
[13]张国英.不同脐部护理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价值比较[J].吉林医学,2012,33(14):3088-3089.
[14]朱鸿雁.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方法及相应效果[J].医学信息,2010,23(10):3699-3700.
[15]杨柳.二次断脐时机选择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120.
[16]陈慕刁,关惠慈,吴小麦.两种新生儿剪脐方法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4):48-49.
[17]王小飞.新生儿200例的脐部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94-6795
[18]李全梅.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8(4):6.
-
字读后感作文范文(整理6篇)
450字读后感作文范文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住在橘子里的仙女》。书中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国家里,这个国家的小王子娶了一位美丽的仙女,名叫泽玛姬,小王子深爱着他的..
-
社团活动总结报告范文(整理16篇)
20.社团活动总结报告范文十本学期的舞蹈社团生活如同一场绚烂的舞蹈盛宴,让人回味无穷。在每排练与表演中,我们都倾注了满腔热情与汗水。从初的生疏到后来的默契,每一步都凝聚..
-
中层干部工作心得体会范文(整理6篇
中层干部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中层管理,是策略执行与团队激励的关键环节。我认识到,激发团队潜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至关重要。通过设定清晰的目标、提供必要的支持与资源,并..
-
2023党员工作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收
2023党员工作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篇120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来,在上级党委和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我能够积极参加每次的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自觉交纳党费,并以员的标准严..
-
年业务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业务员个人工作总结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与成效,我们几个做外贸工作的同志都深深地体会到,我们是在新钢联公司领导的亲自关怀指导下成长起来的,是在各部门同事们的积极帮助配..
-
年班级月工作计划范文(整理6篇)
2024年班级月工作计划范文一、本月工作重点:1.继续加强一日活动常规管理,重视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2.欢庆六一节,举行“家园同乐亲子活动”,向家长开放半日活..
-
字读后感范文(整理7篇)
500字读后感范文暑假休息之余,我阅读了沈石溪的《象母怨》一书。里面有三则故事,第一个就是《非洲雌象麦菲》。故事大概是这样的:象群是分种族的,一边是非洲象,一边是印度象。非..
-
初中生读后感范文(整理7篇)
初中生读后感范文“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每当唱响这首歌我就会想起自己快乐的童年,更是因为《门板上的夏天》这本书让我回忆起那些幼时有趣的往事。《..
-
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整理10
12.2023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二 你是个聪明大方又可爱的小女孩。这学期你的表现很能干,能主动和老师说一些自己发生的事。你上课
-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收集6篇)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篇1今年来,在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我们班始终以“”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政治合格、军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