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护理要点(6篇)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篇1
【关键词】抚触护理;音乐疗法;早产儿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12-01
早产儿由于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低下,易并发各种疾病,一直是新生儿治疗护理中关注的焦点[1],抚触式护理首先被应用于临床,随之音乐疗法、游泳疗法、鸟巢式护理也相继应运而生。但是,早产儿有心理活动、精神需要、需要安全和被关注,这些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还是需要我们全面性照顾。我院为探讨这些护理方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实际效果,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对144例早产儿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方法,收到了不同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144例,随机分A、B、C、D四组,每组36例,男79例,女75例,孕周33-36周,出生体重1800g-3000g,Apgar评分在8-10分,且Spo2维持在85%以上,母孕期无其他内科病史,无需特殊治疗的早产儿,四组早产儿胎龄、性别、体重、分娩、喂养方式、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1.2方法
A组早产儿在暖箱保温的基础上每天进行2次抚触护理,依常规进行[2];B组采取在在常规抚触护理基础上同时播放轻缓音乐,用安慰语言和亲切的目光与早产儿交流;C组早产儿根据耐受程度进行游泳4-8分钟,游泳结束后行抚触护理,整个过程播放轻缓音乐,并进行语言交流。D组在C组基础上增加鸟巢式护理,用温暖的卡通绒毯在早产儿四周做成翼状外沿以方便更换不同,同时配棉帽。比较四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
1.3观察项目:①以住院第1天的记录为基准,观察四组早产儿第1、10、20天的心率、呼吸及经皮测血氧饱和度,每2小时1次,计算平均每例早产儿每项指标的平均波动值并记录;;②记录入院、出院时体重及住院天数、平均吸奶日增量、平均每天睡眠时间。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四组早产儿生理指标比较经四组早产儿比较,第10天与20天的体温差、呼吸差、心率波动差,D
3讨论
现代医学证明[2],抚触不仅能促进早产儿生长激素释放增多,生长速度加快,而且能让早产儿得到关心和,平复婴儿的烦躁情绪,促进早产儿的觉醒及睡眠节律,增加睡眠深度,延长睡眠时间;更能促进肠蠕动与消化液的分泌,加快胎粪排出,增加奶量摄入,增加早产儿的体重,从而减少住院天数。
本研究从多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抚触护理方式,观察护理效果,发现:
3.1采用背景音乐增进了B组抚触护理效果。舒缓柔和的轻音乐和明快的音乐,能够让早产儿产生平静、安全的感觉,音乐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可以引导早产儿进入一个轻松愉快的境地,缓解情绪,改善了心境,提高其对自然环境的不熟悉、不适宜产生的恐惧、紧张感[3]。同时舒缓的音乐通过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从而起到镇静、调节心率、平和呼吸、提升血氧、改善肌肉紧张度的作用[3],因而能使患儿各项生理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促进生长发育。
3.2游泳疗法增加了C组的锻炼,胎儿在宫内时周围是温暖的羊水,让患儿重新体验到了舒适锻炼的乐趣,当体内耗能增加,摄奶量也随之增加;经过合理有效分配的时间锻炼后,C组早产儿代谢增加,身体抵抗力增强,在音乐中早产儿更容易入睡,所以睡眠时间增加,更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3.3鸟巢式护理犹如子宫般安全、舒适[4],而抚触护理、游泳疗法、音乐疗法之间相互协同,制造了一个完美的组合方式,这种全面性照顾不仅最大限度地让D组早产儿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安全上维持了稳定,而且在活动上得到了满足和需要,调节了心理和生理平衡,从而体质增强、体重增加、更能适宜新的环境变化,全面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圣梅.新生儿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1.
[2]张凤珍.抚触干预对早产儿睡眠及疾病影响的研究.河北医药,2008,30(8):1245.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篇2
[关键词]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2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c)-142-0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又称特发性妊娠黄疸,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发病率0.8%~12.0%[1]。是近几年来导致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无可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高达30%~60%[2]。故加强ICP病员的临床护理,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本文现将本院1998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ICP患者118例的临床分析和护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98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ICP患者118例,平均年龄27岁;分娩孕周平均38+3周,初产妇105例,占88.98%左右;经产妇13例,占11.02%;主诉孕期出现皮肤瘙痒并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者102例,占86.44%;无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符合ICP诊断者16例,占13.56%;合并妊娠高血压28例,占23.72%;118例患者孕期二对半均(-),其中,阴道分娩19例,占16.10%;剖宫产分娩99例,占83.90%;自然早产11例,早产率9.32%;干预早产(因胎儿宫内窘迫)13例,占11.01%;产后出血2例(该2例患者均为胎盘粘连),占1.69%。
1.2实验室检查
主要实验室检查参考胆汁酸>8μmol/L。分析ICP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由于ICP患者肝小叶中央区毛细血管内胆汁淤积引起发病,病因尚在研究中,有学者认为与遗传有关。由于血清胆汁酸孕期均有明显升高,故使肝脏损害,使肝酶指标升高,如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以及其他相应指标变化;但是从产后所查病例中反映,血清胆汁酸、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相关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并趋向正常范围。
1.3ICP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18例病例共123名新生儿(5例为双胎),死胎1名(由外院转入我院),活产新生儿122名,平均体重2879g。
2临床护理
ICP患者为高危妊娠妇女,为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整体化、动态化、个体化的临床护理和极积有效地配合医师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本职工作。
2.1针对性的心理安慰和行动上的支持帮助
2.1.1焦虑焦虑是ICP患者首先出现的心理问题,因大多数ICP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皮肤瘙痒(本文皮肤瘙痒者达86.44%),皮肤瘙痒率明显高于戴钟英报道的50%[3]。皮肤瘙痒一般出现在孕中晚期。经常性的瘙痒会干扰孕妇的睡眠,使之产生焦虑。可以一边作好解释工作,告之孕妇此症状一般于产后一周内消失,一边通过药物治疗和配合物理疗法以减轻症状,逐渐消除孕妇的焦虑心理。
2.1.2自责、自悲ICP患者在妊娠期实验室检查报告中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诸多孕妇会自责自己饮食不当心,并且会担心是否患了肝炎。同时,担心是否会传染给下一代、是否会传染给亲友等,有些会产生自悲心理。此时需要护士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告知该病乃妊娠肝损伤,并无传染性,让其消除不必要的自责和自悲心理,同时告之产后该病自然会缓解,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2.1.3担忧文献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可高达30%~60%(本文自然早产率9.32%),产时出现羊水混浊发生率为25%~43.9%[4]。孕妇极易由于担心胎儿的质量而产生紧张担忧的心理。护士应针对性向孕妇和其家属介绍成功病例,帮助其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妊娠,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帮助孕妇降低情绪的紧张度和减轻担忧心理。
2.2妊娠期的护理特点
2.2.1及时、准确地落实激素治疗本院对于ICP药物治疗,除给予保肝治疗外,对于病情较重者给予强的松以降低血雌激素和胆酸水平,以便尽快消除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孕周较小时及时给予地塞米松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以促胎肺成熟;对于需羊膜腔注射地塞米松者,应及早进行解释,以及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2.2.2积极主动的母胎监护由于ICP会造成早产、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等诸多的不良结局,所以目前认为加强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仍是改善ICP围生儿预后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护士应主动指导和了解孕妇的胎动情况,正确留取血尿标本,了解雌三醇浓度,掌握胎盘变化情况。并及时协助孕妇完成胎儿监护、B超和生物物理五项指标等监测,及时了解胎儿、胎盘情况。同时特别注意患者胆酸浓度变化,一旦异常升高,及时迅速地配合医师终止妊娠,防止胎死宫内。
2.3分娩期的护理特点
2.3.1ICP患者行剖宫产术时,新生儿接生者可根据患者的孕周和胎儿具体情况,提前进入手术室进行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由于抢救及时,本组病例无一例发生新生儿死亡。
2.3.2对于准备阴道分娩的ICP患者应加强动态观察和持续的母儿监测。一则观察产程进展、破膜情况和羊水颜色变化;二则加强胎心变化监测,防止发生胎儿窘迫,以便及时处理。
2.4产褥期的护理特点
2.4.1防止产后出血由于文献报道产后出血率高达20%[5],所以及时有效地使用催产素,术前预防性地使用维生素K110~20mg/d,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并防止产后出血。由于本院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故产后出血率仅1.69%,且该2例患者均为胎盘粘连。
2.4.2回乳护理根据具体情况,对于产后需回乳者,应采用大剂量维生素B6口服或麦芽煎茶饮,配合皮硝外敷乳房1次/d,或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外敷次数,但禁用苯甲酸雌二醇等雌激素类针剂注射回乳,因应用大剂量的雌激素可造成并加重可逆性胆汁淤积。
2.4.3新生儿的护理特点ICP孕母出生的新生儿特点是早产儿率、新生儿窒息率和宫内窘迫率高,故需根据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羊水混浊程度和胎龄评分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新生儿窒息者的护理;羊水混浊者Ⅰ°~Ⅲ°的不同护理;早产儿的护理,及时有效地抢救复苏(ABCDE复苏等);持续密切地观察生命体征、反射、肌张力、肤色、大小便、哭声等;必要时做心电图、心电监护和无创氧饱和度测定等;低流量适时的氧气吸入(氧气浓度20%~40%);缓慢有效地补液输入(维持3~5ml/h);循序渐进地喂养护理;恰当舒适地保暖工作等,所有这些及时到位的护理,明显降低了围生儿的死亡率。本组病例除带入一例死胎外,无新生儿死亡。
3小结
通过护理人员对ICP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医护间的积极配合以及真诚的护患交流和支持,使ICP患者早产率、产后出血率以及围生儿死亡率得到了明显降低。同时,本文通过回顾性的总结,不仅加深了专科理论新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可以拓宽护理人员的思路,同时使其更懂得整体地、动态地、个体化地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ICP患者的护理,保证母婴安康。
[参考文献]
[1]乐杰,丰有吉.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7-109.
[2]黄荷凤.高危妊娠[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12-321.
[3]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8-227.
[4]戴钟英.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J].上海医学,1998,69:241.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篇3
关键词: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ononthesafetyanalysisinnewbornbabyguardianshiproomandpreventioncountermeasures
Methods:Throughthecomparisonof1002caseswithdiseasebabysinnewbornbabyguardianshiproomfrom2008Januaryto2009Decemberand1026caseswithdiseasebabysinnewbornbabyguardianshiproomfrom2010Januaryto2011December,Itis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safetymanagementandthesuspensionsafetywarninglabelspredictiveriskmanagement.
Results: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byfallingoutofbed,aspiration,scald,tube,switches,prematureapneaandinfecteddataanalysis,Inadditiontobeing"stuff"nostatisticaldifference,therestof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
KConclusions:ProbabilityofsafetyaccidentsbythesuspensionsafetywarninglabelspredictiveriskmanagementisfarbelowProbabilityofthetraditionalsafetymanagement.Thenewmethod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afetycoefficientandthequalityofnursingcare.
新生儿监护室无家属陪护,由护理人员提供24小时连续性护理,收治新生儿的年龄范围是出从生后至28天以内的新生儿,新生儿病情变化快,需要随时进行抢救,并且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不会主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情观察、治疗、生活护理及预后基本上完全取决于护理水平的高低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尤其是新生儿的安全问题如洗澡时护理人员的失手造成新生儿的坠床;新生儿吐奶后的误吸;沐浴时水温控制不好或冬季在辐射抢救台保暖时皮肤保护不利造成的烫伤;新生儿烦躁、哭闹时四肢躁动造成的静脉留置针脱管;护理人员责任心较差,早产儿手腕、脚腕细,腕带松,集中洗澡时腕带脱落被调包;早产儿肺功能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呼吸暂停和早产儿抵抗力低,长时间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造成的肺感染等,一旦出现上述安全问题,将给新生儿及家长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而安全问题能否预防,主要因素在于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在于护士长管理水平,如果管理到位、制度到位,将极大地降低新生儿出现意外的风险。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措施,消灭安全管理缺陷,为新生儿及家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在无患儿家属监督的情况下工作,有时难免会产生懈怠心理;监护室抢救仪器复杂,护理操作多,应急情况多,技术操作标准要求高,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早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为保质保量的完成新生儿的治疗、护理工作,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我科成立以护理骨干为成员的质控小组,按安全管理、基础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等分工,定期质量控制与随时质量控制相结合,每周讲评并每月分析工作弱点,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我科从2010年实施安全管理以来,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前瞻性的评估,并在醒目位置放上安全警示标识,采取风险管理对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1002例为对照组,对新生儿室病婴的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其中坠床1例、误吸9例、烫伤5例、脱管10例、被调包1例、早产儿护理暂停9例、院内感染5例。从2013年1月,我科采取了前瞻性的安全管理,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1026例为观察组,两年中我们课题组成员每天深入在监护室中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的质量控制与指导,并每周晨会讲评,每月进行汇总分析。统计结果:坠床0例、误吸2例、烫伤0例、脱管3例、被调包0例、早产儿呼吸暂停2例、院内感染0例。对两组病婴从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早产儿的呼吸暂停和被感染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除了“被掉包”项无统计学差别外,其余各项(坠床、误吸、烫伤、脱管、早产儿呼吸暂停、院内感染)差别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以护理骨干为质量控制成员的前瞻性风险管理,统计发生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以及早产儿呼吸暂停及时抢救的发生率。我们的管理方法如下:
1.风险因素分析:①新生儿监护室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新生儿的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以及早产儿的呼吸暂停等。②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新生儿由于生理解剖和免疫特点,本身对病原体普遍易感,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1].
2.实施前瞻性的风险管理。①科室根据新生儿的特点设计出预防新生儿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呼吸暂停、院内感染等的护理评估表,表中设计出低、中、高度危险的分数值。②科室设计出爱心形状的安全警示标识牌,上面刻有“预防坠床、预防误吸、预防烫伤、注意箱内温度、预防脱管、预防被调包、注意呼吸暂停、预防院内感染”等。③接诊护士接到新生儿时,根据新生儿情况用安全评估表进行评估,达到低、中、高度危险时,分别用蓝、粉、红色曲别针e在分级护理卡上,用于课题组成员和护士交接班时确认有危险的新生儿。④评估出了新生儿有哪项安全危险,就挂哪项安全警示标识牌于床尾、暖箱或辐射抢救台等醒目的位置,用于护士在工作中起到随时提醒的作用,让护士随时都能看到安全警示标识牌,心中时刻想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⑥建立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2],成立以护理骨干兼课题组成员为核心的质量控制小组,及时发现风险苗头,成员4人,分别负责安全管理、基础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等工作质量,根据科室实际工作特点,制定详细考核内容、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以及贵重仪器使用程序等,质量控制人员每周四、周五为质控日,把自己所管项目全部检查一遍,发现问题除通知本人外,还要登记在兜装的质量控制小本上,并定期质量控制和随时质量控制相结合,每个质量控制成员都是护士长抓好管理工作的一双眼。护士长每天检查护士和质量控制成员的工作,一个错误如果护士长查到了而质量控制成员没有查到,那么责任人和质量控制成员都要列入考核,但以责任人为重,护士长每周一例会上要对质量控制成员的质量控制内容进行分析,全员护士一起讨论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最后护士长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日后工作中做质量追踪;对连续出现错误的项目或个人进行管理分析,从中找出改进措施。
本研究显示,通过对新生儿监护室实施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明显降低了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对新生儿监护室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把经过评估后有某项风险的安全警示标识牌用细松紧带悬挂在新生儿床尾、暖箱或辐射抢救台的明显位置,让护士随时都能看见可能发生的危险提示,能及时杜绝和预防不安全因素,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新生儿的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篇4
【关键词】大别山地区;早产儿;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186-02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体重低于2500g身长不足47cm的活产婴儿。随着围产医学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易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超低出生体重儿,在出院3年内持续生病和再住院的危险性增加。对于初为父母的家长来说,对早产儿的护理知识缺乏,培训和教育家长如何护理出院早产儿,是提高早产儿生存生活质量的保障。出院时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直接影响到早产儿的健康。为了提高早产儿的健康水平,我们对出院的早产儿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1实施对象
大别山地区,在儿科住院规则治疗,达到出院标准的早产儿家长
2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1纠正新生儿护理的不良习俗:大别山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存在着一些不良习俗,如小儿出生后要喂黄连水,寓意日子先苦后甜,殊不知早产儿情况不同,吞咽反射不协调容易引起吸入;还有刮马牙,认为马牙是病理性;不分新生儿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均认为是胎黄,是正常的,不予治疗;还有认为佝偻病导致孩子的X型腿或O型腿是小时候没有捆绑所致,所以孩子从出生后就用布把孩子的下身捆成“蜡烛包”,这样大小便不能及时清理,导致皮肤受损,致感染。还有认为坐月子是不能见风和光的,所以房间不通风,光线弱,易引起呼吸道疾病,且孩子有什么情况不容易及时发现。山区冬季气温低,家家都烧碳火取暖,所产生的气体对人呼吸道黏膜伤害最大,导致小儿患支气管炎或肺炎概率增高。另外还有“洗九朝”,亲朋好友都要看小孩等等习俗。
2.2健康教育内容:早产儿的特点,生活环境的管理,早产儿穿着、喂养,早产儿沐浴及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示范指导保暖,鼓励母乳喂养,加强消毒隔离指导,加强皮肤护理等。
2.3健康教育方法:早产儿出院前主要由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针对早产儿所患疾病,采用示范性教育和个别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手把手教会。
2.4具体操作:示范各种简单医疗工具的使用,如体温计、棉签碘伏、吸鼻器等等,基础护理知识,并要求家长针对各自的孩子亲身体验,达到正确为止。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暖。最适宜的室温是24-26度,相对湿度55%―65%。监测体温的变化,每日测体温,维持腋下温度在36-37左右,寒冷季节更换被褥,内衣及尿布时先预暖后再给早产儿使用,接触早产儿的手必须清洁温暖。由于早产儿体重轻,部分疫苗尚未及时接种,尽量减少请朋好友进入早产儿房间,更不要带早产儿探亲访友,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喂奶和换尿片前应该认真洗手;奶瓶和用具使用后都要消毒,床单要保持洁净,经常清洗;注意卧室通风每天2次,每次半小时,但避免将早产儿放在风口;每天为早产儿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体重极低的早产儿只能用温水擦洗皮肤,同时注意脐部的护理。早产儿出院后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医生会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做评估,这样可以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干预,效果比较好。及时接种疫苗,注意维生素及钙的补充,预防佝偻病。合理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不足时应给予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喂奶时注意防呛奶等等;指导家长记录早产儿日记,内容为体温、奶量、大小便、体重等;设咨询电话,对家长在抚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随时给予免费指导。
3效果评价
由于早产儿家属文化素质的不同性,此健康教育方法通俗易懂,容易被家属在短时间内所接受并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医务工作者科学热情朴实的形象,提升了医院的美誉。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篇5
【关键词】新生儿棉衣;鸟巢;暖箱;早产儿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16-02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6月在我科新生儿住院的早产儿共175例,其中男105例,女70例出生体重在1350-2022g,胎龄在32周-36周,疾病及合并的并发症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30例呼吸暂停的有3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52例合并有败血症及喂养不耐受的58例。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患儿入院时统一购买的消毒灭菌棉衣睡袋样式,里面包括两件单小衣。
2.2方法将棉衣两只袖子折进袖筒卷起用于固定头部,睡袋两边向里卷起,尾端向里卷起,根据患儿的体重调节卷进去多少,用按扣扣好固定。一件单衣卷好制成小枕平整的放于患儿颈肩部保持呼吸道通畅,另一件穿在患儿身上使患儿有安全感
2.3入院时叠好放于预热好的暖箱或辐射床中套上一次性的中单防止棉衣被污染,上面再铺上无菌棉布中单,既舒适又干净卫生
3讨论及体会
棉衣制成鸟巢取材简便合理利用棉衣减少占地空间又减少了护理人员的交接患儿棉衣的繁琐防止患儿棉衣的失。制作方法简单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量体塑形适合于不同体重及不同体型的早产儿,一人一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此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点优点:
3.1贴附性好形态与子宫形似,患儿有环抱的安全感,有效的维持了患儿的生理屈曲位,减少了患儿因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惊跳及拥抱反射。
3.2随意改变患儿可根据需要任意改变,可采用仰卧、侧卧、俯卧睡姿任意交替,不需改变鸟巢的做法。
3.3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在不同时期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暂停和喂奶时出现的短暂的青紫,尤其是颈部向前弯曲易发生呼吸暂停,小单衣制成小枕平整地垫在患儿颈肩部,使头稍后仰颈部伸展,保持呼吸道通畅。
3.4隔离及梳理了各种导线及管路早产儿的监护导线及输液管路多易压于患儿身下,导致早产儿不适,有皮肤压伤的危险,护理人员可将导线,管路理顺放于鸟巢外,早产儿可安全舒适地置于鸟巢中。
3.5保持了体温的恒定缓冲了护理人员操作时频繁开关箱门是箱外冷空气对患儿的直接刺激,减少了暖箱温度的波动,较大程度的保障了一个适宜的中性环境温度,从而保证了早产儿的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3.6方便早产儿外出检查及根据医嘱需出院或达到出暖箱的标准时,可直接把棉衣从暖箱中取出给患儿穿上,棉衣还保持暖箱的温度,防止患儿受凉及体温的波动,既方便又节省时间。
3.7早产儿病室为无陪病房,而早产儿同样具有心理活动、精神需求及需要被关注,需要安全感和亲情的交流,同时由于早产儿不具有语言能力,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其心理活动的改变很容易被医护人员忽视,导致医护人员对早产儿护理产生一种误区,即只注重疾病与护理,忽略了作为一个人的全方位的需求。我们观察到暖箱内早产儿,大多四肢活动增加,暴露在空间中患儿无安全感,我们护理人员人为的给患儿加穿一件单衣使他们有归属感,安全感,安抚了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减少了哭闹,更有利于他们的康复。
此种鸟巢缺点是由于患儿不停的活动及住院时间长棉衣扣子容易被弄开,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发现不适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吴红燕,康文清,赵磊.鸟巢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23):14-15.
[2]马小花.早产儿鸟巢式护理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3)55.
[3]冯佩君.采用“鸟巢”护理早产儿的效果观察.护理研究,2006,20(2A):342-343.
[4]陈锦绣,罗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管理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06,21(1):78-80.
早产儿的护理要点篇6
【关键词】早产儿;保暖;哺养;感染;护理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足周的新生儿。早产儿体重大多低于2500g,其发育尚不完善,功能还未健全,生活能力较弱,其病死率远远高于正常新生儿。据统计围产儿死亡中早产儿占75%,因此早产儿护理的好与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1]。我院2005~2006年出生118例新生儿,医护人员根据早产儿的特点,严格按照护理
程序,对早产儿的喂养、保暖、抗感染等问题进行细心的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18例中,男76例,女42例。体重850~2500g,平均为1730g。身高35~47cm,平均为41cm。胎龄26~37周,平均为32周。经过精心护理观察及认真治疗,两例死亡,均为出生体重极低患儿,1例因肺透明膜病死亡,1例因肺出血量较多,家属放弃治疗,其余116例经治疗7~15d痊愈出院,存活率98.3%。
2护理要点
2.1喂养护理首先,在营养的选择上,最好选择母乳与适当量的配方乳相结合。母乳富含长链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免疫成分,可增强早产儿胃肠防御功能,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对婴儿脑发育。神经髓鞘及血管壁的形成起很大作用。但早产儿母乳中某些营养成分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尤其是蛋白质、钙、磷,且主要供能物质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弥补母乳喂养早产儿的不足,我们另外添加钙、磷、蛋白质等的配方乳,以满足早产儿的生长需要。早产儿配方乳的成分是根据胎儿在子宫内的组织增积率和化学成分来估计的,高蛋白配方乳可使早产儿体重增长快于母乳喂养儿,且钙磷含量作了明显的强化[2]。
其次,在喂养的方式上,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条件来定。吸吮及吞咽有力患儿可选择经口直接哺乳,是最理想的哺乳方式。体重>1250g的患儿多采用间歇胃管喂养,为最常用的方法,以经口插入较好。操作时奶液要自针筒利用重力作用自然流入,不可用力推入。间歇胃管喂养可促进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如胃泌素、胰岛素、胃多肽抑制素等。对于那些体重
2.2保暖护理因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皮下脂肪少,且皮下脂肪中的棕色脂肪含量少,维持正常体温较差,容易出现体温不升及硬肿症。因此,保暖非常重要,它贯穿于娩出前后的各个环节。首先,保证产房(手术室)及早产儿室的温、湿度维持在24℃~28℃,55%~65%。其次,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功能不健全,对周围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差,故早产儿保暖最好的选择是入自动调节温度的恒温箱内,使患儿保持在中性温度。对于体重<2000g者应放入暖箱,箱温原则按出生体重、生后日龄和室温调节在32℃~35℃,最高>37℃,即生后第1天箱温可调至33℃,<1000g的婴儿在34℃~35℃,<1500g的在33℃~34℃,7~10d后逐渐调低。要求皮肤温度维持在36℃~36.5℃,肛温36.5℃~37℃,24h温差<1℃,相对湿度维持在60%~80%,体重越小,则要求湿度越高,因它减少皮肤和呼吸失水,减慢空气流速,有利于保暖和减少体重下降。再次,由于早产儿易发生肺透明膜病,而且不显性失水是足月儿的2~3倍,在早产儿脱离母体后生理功能正处于调整时期,因此暖箱湿度应尽量接近宫内湿度。通过118例早产儿护理,我们认为暖箱湿度调节在60%~65%较为适宜,但湿度增加会导致细菌繁殖,因此应加强暖箱消毒[3]。
2.3防感染护理早产儿从母体获得抵抗力少,机体抵抗力弱,易受外界细菌和病毒的侵害,为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工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进行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上班前先更换衣帽,流水洗手后再接触早产儿;要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及时通风,定时消毒;早产儿物品要专用,衣物要高压消毒,严禁家属探视。暖箱固定专用,每周更换1次,每天用消毒液擦试暖箱内外壁1次。每天更换氧气管、湿化瓶及温箱水槽中的水,各种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并注意皮肤粘膜的保护,做好皮肤、口腔、眼部、脐部、臀部护理。此外,早产儿毛细血管脆弱,凝血机制不够完善,易发生出血,应遵医嘱用止血药或输注新鲜血液或血浆,并注意观察患儿的各种体征状况[4]。
3体会
早产儿的护理需要有足够的细心与耐心,在加强喂养、保暖、防感染的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护理对策,医护人员要积极配合合作,防止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一旦有并发症,要积极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改变,除应用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外,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的温度及大小便等情况。对于可以出院的患儿,应向其父母做详细的出院指导要培训和教育家长如何护理出院后早产儿,包括喂养、保暖和护理的注意事项,如何观察病情,预防感染措施,保健指导等,提高早产儿生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凤菊.58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7):845.
2谢洁珍.49例早产儿护理对策与体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4):127.
-
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整理16篇)
15.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五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一百个励志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叫《行行出状元》。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状元,他..
-
暑假活动总结报告及范文(整理6篇)
暑假活动总结报告及范文这次暑期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户外探险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与他人合作;在科学实验中,..
-
小学二年级日记范文每日一(整理6篇
小学二年级日记范文每日一篇1今天,我尝试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烘焙。早上,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了面粉、鸡蛋和糖,我们要一起做小饼干。回到家,我洗干净手,穿上了小围裙,准备开始烘焙。妈..
-
销售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整理6篇
销售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4一、对于老客户要经常保持联系,沟通,有时间和条件的情况下送些小礼物或宴请客户(根据个人喜好因人而异)。二、在维护老客户的同时要不断从开发新..
-
物业管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整理6篇
物业管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4一、物业管理方面(一)积极做好物业管理地方性法规建设为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
-
初一作文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初一作文读后感范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此书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
-
《卜卜猫》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卜卜猫》读后感范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是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梦想,有些却是异想天开的梦想。刚读完《卜卜猫》这本书,就让我感觉特别有意思。讲述的是三个小男孩的..
-
四年级小学生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四年级小学生读后感范文《带路人》是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我读了以后十分感动。它记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一天,作者要回家,半路上遇上了一场骤雨。作者把一个人撞了一下,那个人..
-
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整理10
12.2023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二 你是个聪明大方又可爱的小女孩。这学期你的表现很能干,能主动和老师说一些自己发生的事。你上课
-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收集6篇)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篇1今年来,在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我们班始终以“”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政治合格、军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