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6篇)

daniel 0 2024-12-07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住院病人跌倒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021-01

1前言

近年来,在以病人安全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之下,住院病人跌倒事件成了医疗护理安全事项中最重要的指针之一,依据我院病人安全通报数据显示2010年度跌倒事件占通报类别比例最高,其损伤产生合并症会延长病人住院天数、降低出院后的活动力,甚致影响病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因此如何预防跌倒的发生及了解跌倒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进而降低跌倒的发生,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2跌倒的预防

2.1一般对于预防跌倒有三个步骤。评估:以[病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确认病人是否为跌倒高危人群。检视:认识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措施:了解跌倒发生的风险因素后,依照病人不同情况,制定适用该病人的跌倒防范措施。

2.2跌倒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归类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跌倒史、健康状况、视觉或听觉损伤、膀胱功能失调、认知功能失调、步伐和平衡失调、社会心理状态、家庭功能及用药情形。外在因素:主要为环境安全危害因素。

2.3跌倒的危险因素-药物因素。抗组织胺、镇静剂、安眠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长期使用产生思睡、困倦、步行失调、精神集中困难等副作用。

调查显示跌倒前四天服用抗组织胺药物,24小时内服用镇静安眠剂与伤害性跌倒有显著的相关,其次是服用降血压药,因血压过低导致头晕而跌倒。

2.4跌倒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夜晚光线不足、地板湿滑、床边物品堆积、病床较高等因素,容易造成病人跌倒,其中以地板湿、滑所致占最多。

2.5跌倒的危险因素-其他因素。缺乏照顾者协助下床活动、床栏未使用或使用不当,助行器使用不当、或轮椅、床的轮子未固定,是造成病人跌倒的因素。

2.6跌倒的评估。防范病人跌倒的有效策略,首先必须能正确的评估病人有跌倒的危险因素,了解造成跌倒的潜在因素,才能及早发现跌倒高危人群,如当病人再入院或转入时,应评估[病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

2.7在跌倒预防措施方面-用药部份。住院第一天给予镇静安眠药时,须详加说明药物可能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并且护理记录单上需详细记录给药前卫教内容及药物使用后病人情况。夜班护士主动提醒病人或协助病人临睡前入厕的需求,特别是睡前服用镇定安眠药的病人。病人若因服用药物造成步态不稳或跌倒,应立即报告医生并讨论是否需要调整药物。

3关注高危人群,加强预见性防范措施

明确高危人群,确定重点护理对象:临床上能自理的老年住院患者往往存有不愿意麻烦护士的心理,老年人常存在不服老的心态。护士的观察重点往往集中在急、危重症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身上。意外的发生恰恰多数出现在这些既能活动又身体虚弱的住院病人身上。因此护士应对年老体弱又能活动的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评估,筛出易跌倒高危人群,并做出警示等级标志。特别注意对安静卧床解除后允许下地活动的老年人,注意患者有无药物引起的头晕、性低血压。并提醒家属在患者下床活动时应给予照顾,同时增加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掌握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变化,在加深对患者了解的基础上,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跌倒。

切实有效地进行健康、保健知识宣教:关注平衡失调、有认知障碍、感觉障碍的高龄患者。帮助患者分析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向危险人群讲授跌倒的不良后果及预防跌倒的措施,提供其上下楼要扶扶手,转身动作要慢,以防跌倒。提醒老年人生活起居做到3个30秒,即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后30秒再站立,站立后30秒再行走。为了防止因性低血压而跌倒,上厕所最好用坐厕而不是用蹲厕,晚上在床边使用便器小便。从椅子中站起时动作应缓慢或扶稳椅把或有人搀扶,以减少跌倒。对于高危患者,日常活动如起床、散步、上厕所、洗澡等都随时有人照顾或有支持器具,以减少跌倒的发生。

创造有利于患者的安全环境:护士要评估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情况,对环境的改变是否习惯?光线是否太暗?地面是否保持清洁、干燥、无障碍等。要求穿防滑拖鞋。洗漱间增设防滑垫。病区的走廊、楼梯口要设椅凳,以备行走间短暂休息。走廊、厕所、浴室要设扶手,以防滑到。增加巡视病房次数及早发现,协助患者起床或下地活动。对身体移动困难的卧床患者、老年人,须采用床档保护装置。

4将安全护理纳入病房的管理

住院患者的安全防护应贯穿于整个住院治疗护理之中,管理者应把患者安全护理放在首位。建立护士长安全检查制度,要求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对重症患者的安全通过护理查房能够提出指导性意见,对病房的呼叫系统、地面、床的滑轮及位置、浴室等环境设施、患者行走路线扶手的稳定性、助行器、夜间照明等环节每周进行1次详细的检查,发现并解决各种隐患问题。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护士安全管理的意识,做到常抓不懈。

5重点加强夜间护理力量

从我院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情况看,大多是老年人群,并多数发生在夜间,由于夜班护理存在工作人员少、工作独立性强、工作量大、夜间病人病情变化不易发现等特点,同时,从人的生理特点看,夜间工作人员的精力不易集中,判断力也下降,要维持与日间相同的护理质量,除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的整体水平和素质外,适当调整夜间护理人员数量,是确定医院各项制度和职责落到实处,确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一项措施。

6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

护理工作面对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尽管现代医学迅速发展,但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还有许多未知数,医护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受条件的制约,也不可能达到顶点,患者病情又是错综复杂难以意料,故发生意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出现意外的后果往往造成医疗护理纠,纷医院处理纠纷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使正常的医疗秩序受到干扰。通过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使医院各临床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持续提升,一些可预见、可防范的医疗风险(如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可以有效地控制与杜绝。

7结论

病人跌倒虽然无法百分之百的预防,但是可经由事先的评估及预防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降低病人伤害。预防跌倒是医疗单位、病人及照顾者共同的责任。因此从制度方面要建立通报系统,凡是跌倒病人均应通报,是维护病人安全最基本且重要的措施之一;给予病人及家属预防跌倒的观念,强化病人认识自己具跌倒倾向;及早评估和认识病人跌倒的原因,制定预防跌倒的防范措施,可降低病人跌倒的伤害与合并症。

参考文献

[1]胡逢祥,译.因跌倒所致骨折的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医学分册,1999,15(1):18-19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血液透析;跌伤;原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6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39-01

跌倒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国外许多学者进行大量的研究,认为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5%~15%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2]。跌伤的危害性大,不但造成患者心理、生理的障碍,而且增加了家属经济上的负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在透析过程中还是在家中,因慢性疾病的并发症,如骨骼的变化、高龄、贫血、直立性低血压等,其发生跌倒的危险性可能较正常人高[3]。透析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低血压、肌肉痉挛、皮肤瘙痒等;透析结束起床穿鞋时可能会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等,以上种种因素均增加了发生跌倒的危险性。据文献报道[3],维持性血透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非透析时间分别有83.7%和72.9%处于跌倒低度危险,而分别有15.32%和12.6%存在跌倒高度危险,说明无论是否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都是跌倒的危险人群。本研究旨在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以便做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以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本血透中心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跌伤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型分析,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血透中心共发生9起患者跌倒意外事件,男6例,女性3例,年龄54~85岁;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2~3次/周,每次4h。其中2例无任何损伤,4例发生局部擦伤或软组织挫伤,3例发生骨折。

2跌伤的原因分析

2.1年龄因素:据报道每年有1/3的65岁以上老年人、1/2的80岁以上老年人都经历过跌倒事件[4]。本组跌倒患者都为老年患者,原因为老年患者体质虚弱、视敏感减退、反映迟钝、行走速度、易致体力不支而跌倒。

2.2患者自身疾病因素:①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是因为骨量下降、骨微结构发生破坏,导致了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它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会产生疼痛、易骨折、驼背等临床表现。②脑血管疾病大多数患者都是老年人,而高血压是造成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降血压药物容易造成患者性低血压,心排出量减少,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导致头晕,造成跌伤。③贫血: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大部分都有轻中度贫血,可使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受到危害,贫血容易引起头晕、目眩甚至晕厥,从而造成跌伤。

2.3环境因素:环境是导致跌倒发生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地面湿滑、室内光线不足、房间摆设不合理、地面不平整等。

2.4安全意识:护理人员对预防患者跌倒不够重视,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没有加强这方面的健康教育,以致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3护理干预措施

3.1健康宣教

3.1.1护理人员应向老年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同时医院也应为所有工作人员提供教育使他们具有预防跌倒的意识,能辨别高危人群,熟悉掌握护理干预技能。采用口头宣教、墙报、宣传小画册、录象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预防跌倒的安全知识,增强患者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了解。举办预防跌倒知识讲座,讲解透析患者的跌倒原因包括内在危险因素(疾病、年龄、认知缺损、心理因素、平衡能力下降、身体活动能力下降、视听能力障碍以及使用镇静催眠药、精神兴奋或抑制药、抗惊厥、抗高血压药物等)及外在危险因素(光线不足、房间小、房间摆设不合理、地面不防滑、不平整、及楼梯厕所浴室设施不合理,衣服或鞋袜不合适等)。宣教要持续性进行,不是一过性的说教,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连贯的、循环的过程。还要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保证患者步行、活动等生活起居的安全性。

3.1.2体育锻炼:是一种预防跌倒的最简便安全、迅速有效、并能被广泛接受的方法。大量研究证实太极拳对于预防跌倒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用授课指导的方式将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譬如危险因素、病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功能锻炼、预后等教于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及其家属对骨质疏松有正确的认识,明白只有长期坚持治疗和功能锻炼,运用正确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抵御骨质疏松[5,6],预防跌伤的发生。

3.1.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跌倒有预防的作用,尤其对维持性透析老年患者有重要意义。一般对具有跌倒危险的透析患者需要进行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记数、血尿素氮、肌酐、血糖测定等,以排除贫血、低血糖症、高血糖等可能引起跌倒的潜在疾病。跌倒与晕厥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有晕厥史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做心脑血管方面的检查,包括神经影象学检查、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脏监测。

3.1.4害怕跌倒的心理护理:害怕跌倒的心理,在有跌倒史和没有跌倒史的患者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它于患者的躯体、心理和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是比跌倒更常见、更严重的健康问题[7]。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在自身能力和控制跌倒方面充满信心,鼓励他们由自我恐惧转变为积极减轻害怕,主动提高自身身体水平来控制跌倒。

3.1.5合理使用药物:加强医患沟通,对使用可能增加跌倒危险药物,要经常检查是否仍有使用的必要,尽可能限制多种药物合用,避免低血压、低血糖的发生。

4小结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因跌倒而导致意外损伤(如皮外伤出血、局部血肿、骨折等),不仅让患者增加经济负担,还给患者带来机体创伤、功能状态衰退、心理创伤,甚至危及生命。对患者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针对跌倒因素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正确评估透析患者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创造适合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环境,可有效的减少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春梅,周巨林,李阳,等.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的国外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7,4(6):1014-1015

[2]李林涛,王声勇,荆春霞.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1,5(3):227-229

[3]孙慧娟.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危险的评估与干预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56-59

[4]徐建鸣.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最新护理实证[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7):38~39

[5]徐永能.老年性痴呆病人家居安全的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86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陪护人员;跌倒;原因;对策

由于住院患者的老龄化和陪护人员的老龄化,陪护人员在医院偶发跌倒不良事件,给陪护人员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家庭负担,降低了他们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有的可能引起医疗纠纷,严重的影响医疗秩序。做好陪护人员防跌倒安全教育管理势在必行。

1临床资料

本院干部病房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住院患者1518人,陪护人员75~85岁占6%(老伴照护),60~74岁占15%,其余年龄占陪护人员占79%,2012年陪护人员发生跌倒3人,年龄均在70岁以上,其中发生晕厥跌倒1人;1人如厕改变过快跌倒和1人在走廊滑倒,3人均无大碍。2013年至今未发生陪护人员跌倒不良事件。

2跌倒原因分析

2.1个体因素陪护人员年龄偏大,视力减退、反应迟钝,判断能力差,下肢肌肉收缩能力下降,平衡能力降低,步态不稳,有的是多病共存,服用降压药、降糖药,会影响平衡能力,再加上不服老的心理,过高估计自己的活动能力,容易发生跌倒;患者反复长时间住院,24h陪护得不到充分休息,造成过度疲劳,体力透支。

2.2环境因素和自身防护地面潮湿有水、灯光晦暗、地面有障碍物、没穿防滑鞋等。

2.3护理人员因素忽视陪护人员护理安全教育。

3护理管理对策

3.1强化安全管理意识,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经常查找不安全隐患,实行不安全隐患超前管理,防范措施到位,杜绝跌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发生跌倒不良事件要积极采取挽救措施,组织大家进行讨论,分析跌倒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跟踪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3.2营造人性化就医环境,保证患者和陪护人员人身安全病房规范化管理,物品放置规范、有序,地面平整、清洁干燥防滑、无杂物,病床设有护栏,床旁设有呼叫器,床头小灯,每个病房墙上都有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宣传板和挂小心跌倒提示牌;走廊、卫生间设有扶手,盥洗间有防滑垫,墙上均有防跌倒标识。室内设有长条纱发,提供护理人员休息用,给陪护人员创造良好的护理休息环境;病区光线照明充足,保洁员擦走廊、卫生间、盥洗间地面时,多个有防滑倒提示牌摆放,以警示人们注意防止滑倒。

3.3护理人员加强责任意识,提高陪护人员预防跌倒的依从性患者入院,除对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外,对陪护人员尤其是高龄、有头晕、跌倒史、行动不便、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高危人群高度重视,实施超前管理,对陪护人员也进行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宣教,各班经常检查预防跌倒措施落实情况,如是否穿防滑鞋,床挡、扶手使用情况、改变是否缓慢、有无过度疲劳者、头晕、身体不适等,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提高陪护人员防止跌倒的依从性,从而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3.4陪护人员也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营养、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抗跌到能力。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PDCA循环;住院患者;跌倒;应用

住院患者跌倒是院内伤害的主要风险之一,不仅会增加患者的住院天数,浪费医疗资源,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还给医院带来负面的影响,引起医疗纠纷,被列入JCI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之一,也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据调查,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3每年跌倒至少1次,跌倒的频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跌倒造成的伤害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1]。如何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己成为临床上日益关注的课题。本科运用PDCA循环模式科学的质量改进方法,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从而制定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有效措施,并组织实施,并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从而降低了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回顾性分析本院应用PDCA循环模式前后的1341例和127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1.2方法

1.2.1组建PDCA小组组织PDCA小组成员进行PDCA循环模式科学的质量管理程序相关知识的培训。

1.2.2利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导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①疾病因素。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癫痫、帕金森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意识障碍、偏瘫、平衡功能失调、认知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易导致患者跌倒。有研究[2]报道,平衡功能失调者跌倒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3倍。记忆力障碍、理解力下降也显著增加了患者跌倒的危险性。②年龄因素。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退化、骨质疏松、对应激反应能力下降,易发生跌伤骨折。③环境因素。有研究[3]报道,51%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与环境有关。患者对住院环境陌生、卫生间光线差、地面潮湿等因素,易导致住院患者跌倒。④药物因素。药物如镇静催眠药、止痛药、降压与利尿药、抗焦虑抑郁药、扩血管药等可对患者的神志、血压、精神状态、视觉、步态、平衡等造成影响,易导致患者跌倒[4]。⑤护士对跌倒危险因子评估不到位。护士对跌倒危险因子评估不够仔细,对跌倒危险因素预测不足。⑥防范跌倒安全知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护士对防范跌倒安全知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患者及家属没有完全理解,未引起患者和家属的警惕。⑦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差。患者及家属对跌倒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依从性差,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1.2.3制定质量改进方案,强化护理人员防范跌倒的风险意识,主要包括:①增强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内容包括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跌倒高危人群的识别和相应防范对策以及跌倒的应急预案和程序等,提高全体护理人员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意识和责任感。②加强对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的重要措施[5]。护士对中、高危患者及家属讲解可能导致跌倒的因素及患者跌倒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措施,将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材料发给每例患者及家属,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对预防跌倒安全知识的知晓率。

1.2.4实施防范措施①创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室整洁、光线充足,地面清洁干燥无水迹,走廊整洁、畅通、无障碍物、光线明亮;卫生间设扶手、防滑垫及紧急呼叫器,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使用方法。②制作预防跌倒“十大安全措施”告知宣传栏,挂于病房及走廊墙上。③采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评估表对每例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危险因素评分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确定为跌倒中危及高危的患者,在其床尾悬挂防跌倒警示牌,使用床栏,在腕带上用粉红色标识,加强预防跌倒健康宣教,告知防跌倒的“十大安全措施”,并按要求每日进行再评估;对高危的患者除落实上述措施外,还应签署《防跌倒告知书》,并要求进行再评估等。④加强药物指导及用药观察,对服用镇静催眠药、止痛药、降压与利尿药、抗焦虑抑郁药、扩血管药等药物的患者,护士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可多服、漏服,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进行再评估。

1.2.5检查①护士长定时检查护士对跌倒危险因子的评估情况以及跌倒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检查存在的问题,督促及时整改。②评价患者及家属对防范跌倒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护理前后跌倒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应用PDCA循环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降低了4.47‰,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

3小结

应用PDCA循环模式科学的质量管理程序,有助于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并指导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效地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林涛,王声勇,荆春霞.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研究.族病控制杂志,2001,5(3):227-229.

[2]李林涛,王声涌.老年跌倒的疾病负担与危险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8):262,264.

[3]范宝华,王秀平.老年人的跌倒问题及护理对策.护理杂志,2001,18(2):24.

[4]库洪安,詹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2.39(2):143-l44.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5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护理院住院病人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我中心老年护理院2000~2008年8年期间出现跌倒的56例病人的跌倒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高龄、体能状态差、患有慢性疾病、不良的外界环境、镇静安眠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变时陪伴人员照顾不当等因素均为造成住院老年病人跌倒的因素。结论:对老年高龄、体能状态差、原有基础疾病等病人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可防止或降低跌倒发生率,对保障医疗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护理院;住院病人;跌倒原因;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153-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中心老年护理院2000年12月~2008年8月期间在医院内发生跌倒56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2.24‰。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52岁1例,55~65岁5例,66~75岁11例,76~85岁13例,86岁以上26例,平均年龄74.6岁。跌伤24例中,肱骨骨折2例、股骨骨折3例,尾骨骨折1例,皮肤小裂伤7例,皮肤软组织挫伤11例;其余32例未受伤。投诉2例,发生医疗纠纷1例。

1.2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心功能不全14例,糖尿病9例,肺癌5例,胃癌3例,食管癌2例,肝癌3例,肝硬化肝性脑病1例,贫血3例,脑膜炎后遗症1例,精神分裂症2例,老年痴呆症6例,服用安眠药物的7例。

1.3跌伤后的治疗例肱骨骨折及2例股骨骨折患者经手法复位后予石膏固定3个月后愈合;7例皮肤小裂伤进行清创缝合后5~7天愈合;1例股骨骨折患者经手术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痊愈,1例尾骨骨折及11例皮肤软组织挫伤经一般外科处理等痊愈。

2讨论

2.1与跌倒直接相关的原因

2.1.1年龄及生理因素研究发现,65岁以上住院老人跌倒危险性增加,跌倒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80岁以上的住院老人呈高度跌倒的危险。

2.1.2疾病因素①高血压、冠心、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肿瘤等引起的衰竭:本组36例因全身衰竭,变换时大脑供血不足或活动时体力不支发生跌倒。②营养不足:患病后长时间进食减少或者因疾病需要禁食,可能出现贫血、营养缺乏、电解质紊乱或低血糖而发生晕倒或跌倒3例。③精神因素:本组因服用安眠药、老年痴呆、肝性脑病或精神分裂症出现幻觉、幻听或烦躁不安,行动不能自控而发生跌倒17例。

2.1.3环境因素地面湿滑、不平或遇阻碍易造成病人滑倒或绊倒。

2.1.4动作不当病人变换或活动时动作过快、取物时姿势不当或鞋袜过大造成跌倒。本组26例(46.4%)在排便后由蹲位向站立位变换或由卧位下床时跌倒;11例(19.6%)在取物转身时跌倒。

2.2跌伤造成的不良后果①增加病人身体、心理创伤。②病人生活质量因制动或卧床而明显降低。③延缓原有疾病的恢复,住院时间

延长,床位周转率降低。④增加病人及家属乃至医院的经济负担。⑤引发医疗纠纷。

2.3防范策略

2.3.1进行跌倒危险性评估对入院患者进行筛查,有高危跌倒倾向的予以全面评估,包括不稳定步态或不平衡坐姿、认知行为受损、年龄因素、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是否有肢体运动、感觉障碍等。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综合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51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86-01

本文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3年2月间的50例跌倒的老年人,并根据老年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50例跌倒的老年患者,其年龄在60岁以上,确定患者在签署护理干预同意书时,思维是处于清晰正常的状况。并根据老年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统计学无意义。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跌倒后的一般护理方式。在患者跌倒后,应当立即将患者搀扶进病房并同时通知主治医生。在医生到达之后,根据患者跌倒后的伤情,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紧急的处理措施。如患者的伤口是属于外部开放性的伤口,就需要及时的进行消毒杀菌,如已经损伤到了骨骼,就需要将老年患者受伤的部位固定住,防止二次受伤。并采用CT检查老年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在之后观测老年患者在跌倒后的生命体征情况以及受伤部位的伤愈情况,及时的做好记录工作,并将跌倒的情况记录在跌倒登记表上及时的上报[1]。

1.2.2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在给予老年患者跌倒后的一般护理的前提下,再给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其中主要包括身体锻炼、宣教以及饮食护理。①身体锻炼护理:在给予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后,医护人员除了需要定期的检查老年患者的基本身体情况,还需要为老年患者制定合适的锻炼方案。例如建议老年患者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运动,运动内容可以包括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等等。②宣教护理:进行宣教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措施,宣教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的穿着护理,锻炼指导、服药方法;如患者在家中,则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穿着进行护理与建议;如患者患有感知障碍,则需要针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生活物品进行介绍和建议,例如上街需要佩戴老花镜或是相关的助听器。由于老年患者的年纪大,所以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对老年患者进行讲解,直至所有老年患者明白为止[2]。③饮食护理:由于老年人在跌倒后急需要补充蛋白质,因此在饮食护理上就需要提供具有充足蛋白质的食物。但是又不能够太油腻,否则会对老年患者的心血管造成影响[3]。

针对在在家中的老年人,可建议家中摆设是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各项生活用品,老年人不用费劲就可以拿到,生活起居用品最好是有把手,并且在老年人跌倒后,家中需要有人照应。

1.3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一年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结论

老年人跌倒主要是在平地上进行行走时发生摔倒,或是从高处摔倒在地上的一种情况。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老年人跌倒后的死亡率在医院高达20%。老年人身体结构比青年人要更加的脆弱,因此在跌倒后更加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老年人跌倒后就更加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4]。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单单只是在医院中可以实施,在上文方法中了解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也是可以在家中实施。优于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空巢”老人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老年人独自在家中遇到跌倒的危险指数也在不断的升高。因此,为了能够保障老年人的独自在家中以及在医院中的行动安全,采用该种护理干预模式,是能够明显的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以及受伤率,是值得在临床护理以及家庭护理中应用的。

参考文献

[1]赵洁.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A].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31-32.

[2]邢润莲,封芳.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08(17:23-24.

  • 下一篇:量子力学核心理论(6篇)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6篇)
    相关文章
    1. 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整理16篇)

      15.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五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一百个励志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叫《行行出状元》。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状元,他..

      daniel 0 2025-01-01 14:27:00

    2. 暑假活动总结报告及范文(整理6篇)

      暑假活动总结报告及范文这次暑期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户外探险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与他人合作;在科学实验中,..

      daniel 0 2025-01-01 05:19:00

    3. 小学二年级日记范文每日一(整理6篇

      小学二年级日记范文每日一篇1今天,我尝试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烘焙。早上,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了面粉、鸡蛋和糖,我们要一起做小饼干。回到家,我洗干净手,穿上了小围裙,准备开始烘焙。妈..

      daniel 0 2025-01-01 03:02:00

    4. 销售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整理6篇

      销售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4一、对于老客户要经常保持联系,沟通,有时间和条件的情况下送些小礼物或宴请客户(根据个人喜好因人而异)。二、在维护老客户的同时要不断从开发新..

      daniel 0 2024-12-29 16:46:47

    5. 物业管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整理6篇

      物业管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4一、物业管理方面(一)积极做好物业管理地方性法规建设为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

      daniel 0 2024-12-29 05:19:00

    6. 初一作文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初一作文读后感范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此书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

      daniel 0 2024-12-29 03:02:00

    7. 《卜卜猫》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卜卜猫》读后感范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是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梦想,有些却是异想天开的梦想。刚读完《卜卜猫》这本书,就让我感觉特别有意思。讲述的是三个小男孩的..

      daniel 0 2024-12-27 21:18:00

    8. 四年级小学生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四年级小学生读后感范文《带路人》是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我读了以后十分感动。它记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一天,作者要回家,半路上遇上了一场骤雨。作者把一个人撞了一下,那个人..

      daniel 0 2024-12-27 19:01:00

    9. 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整理10

      12.2023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二 你是个聪明大方又可爱的小女孩。这学期你的表现很能干,能主动和老师说一些自己发生的事。你上课

      栏目名称:办公范文 0 2024-12-07

    10.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收集6篇)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篇1今年来,在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我们班始终以“”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政治合格、军事过

      栏目名称:办公范文 0 202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