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6篇)
简述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5)22-69-03
B族链球菌(GroupBStreptococcus,GBS),又被称为无乳链球菌,通常情况下寄居在人体消化系统中,一旦产妇感染B族链球菌,将会对母婴的健康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如导致产妇宫内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等。根据相关临床资料表明:我国约30%的产妇会感染B族链球菌,并通过分娩直接传给新生儿。为在临床中预防产妇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我院对2000例产妇孕期资料展开深入研究,总结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00例进行产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进行B族链球菌感染检测,其中B族链球菌阳性130例(6.5%),B族链球菌阴性1870例(93.5%)。阳性组产妇中年龄为23~36岁,平均(28.0±1.2)岁;孕周为35~39周,平均(37.0±1.5)周。阴性组产妇中年龄为24~35岁,平均(27.0±1.1)岁;孕周为33~40周,平均(37.0±1.8)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所选病例均为妊娠晚期孕妇,(即妊娠第28周~40周);(2)经B超诊断后确诊为单胎妊娠;(3)心肺功能健全,无全身性疾病;(4)在近期内未应用抗生素;(5)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检测方法
使用由珠海华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链球菌B族快速检测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测,获取研究对象阴道宫颈以及肛周带菌棉拭子,根究快速检测卡的步骤逐一检测,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判读结果,检测结果为阳性的产妇为B族链球菌感染患者。检测结果表明:2000例妊娠晚期产妇中,B族链球菌阳性130例(6.5%),B族链球菌阴性1870例(93.5%)。应用该检测方法具有诸多优势,如:(1)革兰阳性菌不会干扰检测的结果;(2)对B族链球菌具有敏感性,即使在感染初期也能准确检测出;(3)与传统的培养法相比,B族链球菌检测卡方法的检出率更高;(4)操作方法简便,能在短时间内得出检测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B族链球菌阳性产妇及B族链球菌阴性产妇的妊娠结局(包括宫内感染、胎儿窘迫、早产、羊水污染以及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感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病理性黄疸)进行对比分析,并由医护人员进行详实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通过分析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能够得知,B族链球菌阳性的产妇,其发生宫内感染、胎儿窘迫、早产、羊水污染以及产后出血的概率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的产妇,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新生儿健康状况比较
通过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能够得知,B族链球菌阳性组的新生儿发生感染、肺炎、窒息以及病理性黄疸的几率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组的新生儿,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产妇在怀孕期问,其阴道内的微生物菌群以及内分泌系统处于特殊状态,会增加生殖系统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几率。根据现如今已有的文献资料表明:在我国产妇带有B族链球菌的带菌率约为3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为从怀孕28~40周的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又被称为无乳链球菌,是革兰阳性菌的一种类型,主要寄居在女性生殖系统以及消化系统当中,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导致产妇产后出血、早产以及新生儿肺炎、脑膜炎等疾病。
我院对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结局方面,B族链球菌阳性的产妇,其发生宫内感染、胎儿窘迫、早产、羊水污染以及产后出血率为16.1%(21/130)、38.5%(50/130)、14.6%(19/130)、15.4%(20/130)、9.2%(12/130),明显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产妇的6.1%(114/1870)、25.8%(482/1870)、5.2%(97/1870)、3.6%(67/1870)以及2.7%(50/1870),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来,妊娠晚期的孕妇如果带有B族链球菌,将明显提升发生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以及羊水污染的几率,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产生该结果的原因为:(1)B族链球菌对于产妇的绒毛膜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会导致胎盘绒毛膜感染,随后引发宫内感染;(2)在产妇妊娠晚期,抵抗力比较弱,致使寄居在消化系统的B族链球菌发生逆行感染,与炎症进行反应的过程中产生蛋白水解酶,减少胎膜的张力,导致胎膜早破;(3)产妇一旦发生宫内感染,会影响到宫缩程度,引发产后出血。此外,B族链球菌感染还会威胁新生儿的健康,本次研究结果表明:B族链球菌阳性组的新生儿发生感染、肺炎、窒息以及病理性黄疸的几率为16.1(21/130)、8.5%(11/130)、10.8%(14/130)以及20.0%(26/130),均显著高于B族链球菌阴性组的6.4%(119/1870)、2.7(50/1870)、2.4%(45/1870)和4.2%(78/1870)。
简述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6(b)-0106-0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是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和黏膜等黄染的症状。病理性黄疸较之生理性黄疸有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黄疸消退后又出现的特点,如处理不当部分病理性黄疸进展为核黄疸即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法多样,而蓝光治疗以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成为目前临床应用的常规疗法之一[1]。本文选取近年来本院收治的进行蓝光治疗的261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与方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5月~2011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261例。患儿日龄27h~25d,足月儿197例,早产儿64例,男151例,女110例,体重2150~4850g。其中36h内发病27例,37~72h发病133例,72h以上至7d发病67例,7~25d发病34例。母乳性黄疸69例。以上病例检查血清间接胆红素均高于正常值,有蓝光治疗的指征[2],无蓝光治疗禁忌证。
1.2方法
用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双面照射光疗保育箱进行光照治疗,温度调节在32~34℃之间,光照距离大约为35~40cm,以蓝光波长为450~460nm,光照强度500~600W/cm2的光线连续照射12~24h不等,如出箱后监测胆红素又复升高,再入箱照射,最多照射不超过72h。同时针对患儿的病情给予其他相应的护理。
2结果
261例患儿通过蓝光治疗和精心护理,黄疸消退时间为12h~4d,其中12h消退28例,24h消退87例,36h消退79例,48h消退51例,72h消退16例;有效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也无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出现,均痊愈出院。
3护理措施
3.1光疗前的护理措施
3.1.1宣教和知情的落实蓝光治疗前要向家属介绍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可能对患儿的危害和不及时治疗的后果。说明光疗的目的、注意事项。获得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知情同意书。3.1.2环境及治疗仪器的准备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湿度在55%~65%,注意通风并定时消毒灭菌;做好光疗暖箱的清洁,尤其是灯管的灰尘的清除,以免灰尘影响治疗效果;监测灯管的亮度、每次照射后记录累计时间,保证灯管在有效期内使用。光疗前要预热治疗箱,使箱温升到30℃再入箱;湿化器加水至2/3,以保证光疗时箱内的湿度;为防止患儿活动时撞伤,用软棉布围在箱内四周。
3.1.3患儿的准备检查患儿皮肤有无破损,给患儿洗澡,剪指甲。为防止损害视网膜及生殖器,用黑布眼罩遮盖双眼,会阴、部位用尿不湿遮盖。
3.2光疗时的护理措施
3.2.1保持患儿舒适的护理新生儿光疗时全身裸睡在光疗箱的硬板上,与母亲分离且时间长,缺乏安全感,会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恐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尽量用轻柔的语调与新生儿讲话并给予抚触,使其产生如在母亲怀中的安全感。为了保持恒温,所有治疗和护理操作应尽量在箱内完成。每隔1~2h翻身1次。及时更换尿布,防止尿布皮炎出现。如出汗多应及时给予擦拭,防止皮肤破损。
3.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和调节蓝光箱中的温度和湿度,箱内温度为30~34℃,温度高低根据患儿日龄及体重而调整,日龄大、体重大的温度调节在30~32℃,如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则调节在33~34℃,每4小时测1次体温、呼吸、脉搏,保持体温在36.0~37.4℃,并根据体温调节箱内温度;箱内湿度保持在55%~65%;观察患儿黄疸的深浅和患儿精神状态,高度重视并密切观察患儿的吸吮力、肌张力、哭声有否改变,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观察患儿皮肤有无皮疹,有无呕吐、腹泻、呼吸暂停、嗜睡、惊厥等;观察患儿的排便次数以及大小便的颜色。
3.2.3合理喂养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所需液体量要增加10%~25%[3],因此除注意保持箱内一定的湿度外在光疗期间应保持水分及营养供给,应少量多餐、间歇喂养,尽量喂母乳(除母乳性黄疸外),充足的液体量还可以增加患儿尿量,促进水溶性胆红素随尿液排出,可降低血清胆红素,从而协助黄疸消退。
3.2.4输液的护理根据医嘱为患儿输液,为减少反复穿刺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尽量采用BD静脉留置针(Y型)给患儿穿刺输液;同时注意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注射局部皮肤有无肿胀等。
3.2.5要保持患儿的大便通畅如72h内发病胎便未转黄者均予采用温开塞露稀释液(取开塞露3mL及0.9%氯化钠溶液7mL混匀,灌肠液温度37~40℃)灌肠,促进胎粪尽早排净。其他患儿要保持大小便的正常排泄,胎粪的排泄可有效的降低肠壁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促使其黄疸的消退[4]。
3.3光疗后的护理
在光疗结束患儿出箱前,将包裹的被子和所穿的衣服预热,以备出箱后能用上暖和的衣被。出箱后小心地摘取眼罩,检查眼部有无炎症表现,及时的给患儿洗澡或擦身,同时检查全身皮肤颜色及有无破损。记录光疗时间,停止时间及黄疸消退情况,继续密切观察皮肤黄染有无反跳现象和患儿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四肢肌张力、吃奶等情况。及时清洁并消毒所用过的蓝光箱以备用。
4讨论
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措施之一,治疗的机制是光疗能使胆红素吸收特定波段光产生的光化学作用,使未结合胆红素在蓝光的作用下氧化为水溶性异构体,迅速通过胆汁至肠道及尿排出体外,也就是通过改变胆红素的结构、性质和排泄途径而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5]。光疗效果好,安全,方法简便,基本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极少数可出现较轻和易过性的并发症如发热、皮疹、腹泻、紫外线灼伤、核黄素缺乏、氧化应激反应、青铜症及低血钙等[2],由于蓝光照射治疗具有安全、方便、见效快、疗效好等特点[6],目前已普遍作为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首选方法。但光照强度、光波长、光照距离、光照面积、光照时间以及新生儿身体状况(胎龄、日龄、体质量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等对光疗疗效均可产生影响。其中光照强度、光波长、光照面积和光照时间是直接决定光疗疗效的主体因素;其他因素即新生儿身体状况、光照距离等均是通过影响上述主体因素从而影响光疗疗效。根据蓝光治疗的原理及可能影响的因素、副作用等,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了全面细致的观察、适宜的综合护理措施,使光疗的效果得到了有效保证。本组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副反应发生,患儿得到了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StokowskiLA.Fundamentalsofphototherapyforneonataljaundice[J].AdvNeonatalCare,2006,6:303-312.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3):184-187.
[3]华婢.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中增加舒适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0):48.
[4]郑肖玲,谢佐卿,郑雪芳.刺激和腹部抚触对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作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7):19-20.
[5]MaiseIsMJ,McDonaghAF.Phototherapyforneonataljaundice[J].NEngJMed,2008,358:920-928.
简述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称新生儿黄疸,是指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巩膜、皮肤、黏膜黄染,属于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临床研究表明[1],胆红素过高可引发胆红素脑病,进而严重影响新生儿听力、智力及肾脏,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蓝光照射疗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法,可有效降低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但该技术易使患儿出现烦躁、哭闹、发热、腹泻及院内感染,家长十分担心,引起的医疗纠纷亦较为常见。我院对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了一系列护理干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2]。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1~28d,平均(8.4±1.5)d,体重1500~3800g,平均(2305.3±367.5)g,剖宫产38例,顺产15例,足月儿32例,早产儿12例,过期产儿9例;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3~28d,平均(8.6±1.8)d,体重1500~3850g,平均(2312.6±389.6)g,剖宫产35例,顺产12例,足月儿30例,早产儿13例,过期产儿4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体重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为患儿佩戴护眼罩、清洁指、趾甲及皮肤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一系列护理干预,具体如下:光疗前对患儿家长进行知识宣教,使家长明白光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了解常见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同时安抚患儿,缓解患儿紧张、焦虑等情绪,协助患儿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嘱患儿舒展四肢,在其腹部均匀涂抹油,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抚触按摩,力度以感觉舒服为宜,促进患儿肠蠕动;采用柔软衣物或毛巾将光疗箱布置成一个类似子宫内的环境,以95%乙醇擦拭灯管,保持光疗箱温度和湿度适宜;为患儿佩戴黑色眼罩,防止蓝光损伤患儿视网膜,及时修剪指甲,防止指甲扯落眼罩[3]。光疗时及时清除患儿汗液、呕吐物及大小便,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出入水量,防止患儿出现不显性失水;密切监测患儿体温,使其控制在36.7℃~37.3℃,减少体温波动较大的不利影响。光疗后轻轻摘去患儿眼罩,检查皮肤有无破损及皮疹处,嘱患者出箱后迅速穿衣,防止着凉,同时观察黄疸消退情况,记录是否出现并发症。
1.3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护理前后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烦躁不安、失水增多、皮肤损伤、发疹)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胆红素水平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烦躁不安3例、失水增多2例、皮肤损伤2例、发疹2例,总发生率为17.0%(9/53)。对照组治疗期间烦躁不安10例、失水增多9例、皮肤损伤6例、发疹8例,总发生率为70.2%(33/4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60%的新生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研究表明[2],部分新生儿可因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而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导致核黄疸发生。目前临床上可采用换血、光照疗法及药物干预等方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其中蓝光照射疗法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该疗法需使患儿单独处于光疗箱内,多数患儿会因此缺乏安全感而哭闹、焦躁不安,亦会因为体温过高或过低出现生理上的不适,治疗依从性随之降低。
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光照治疗实施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包括光疗前心理干预、知识宣教及抚触护理,光疗时密切监测患儿体温、保证患儿营养及水分的供应,光疗后协助患儿保暖,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等。抚触护理可减少光疗对患儿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刺激,促进患儿神经发育,使其尽早将胎便排出,减低肠道内胆红素的重吸收,进而降低黄疸指数;为患儿提供鸟巢式的光疗环境,使患儿手脚能触及到柔软的衣物或毛巾,增加患儿安全感,消除焦躁不安情绪,减少哭闹;加强巡视,按需为患儿喂水、喂奶,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液,定期更换尿不湿,佩戴眼罩时确保松紧适宜,同时每日监测胆红素水平,一旦出现并发症,应及时进行处理。总之,上述护理干预措施可为患儿提供舒适的光疗环境,减少外界对患儿的不良刺激,缓解患儿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0%)明显低于对照组(70.2%),证实了护理干预可提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可作为蓝光照射治疗的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简述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早产儿护理
早产儿是指胎龄低于37周的活产婴儿。由于其脏器发育不成熟,功能差,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1]如何保证早产儿高质量地存活,是新生儿科护士面临的重要课题。[2]现就早产儿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早产儿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
1.1体温调节功能差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快;摄入能量少,体内糖元储存不足,产热少。汗腺发育不好,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极不稳定,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过低容易出现体温不升,环境温度过高又容易出现发烧。[3,4,5]
1.2呼吸不稳定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功能不稳定,肺和支气管发育不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容易并发肺透明膜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频发的呼吸暂停,导致呼吸衰竭,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3,4,5]
1.3消化功能低下早产儿吸吮、吞咽能力差,经口喂养困难;消化道和消化腺发育不全,消化功能差,不恰当的喂养会造成喂养不耐受,甚至坏死性小肠炎,出现进行性腹胀;胃容量小,贲门括约肌松弛,易发生胃、食道返流,出现溢奶、窒息现象。[3,4,5]
1.4免疫功能低下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来自母体的抗体、补体含量较少,故抵抗力差,极易继发感染危及生命。[3,4,5]
2早产儿的护理
2.1保暖护理保暖是对早产儿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护理措施,对早产儿采取的任何治疗和抢救措施均应在保暖的前提下进行。[6]
2.1.1控制环境温度由于早产儿体温不稳定,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早产儿体温异常,因此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应设早产儿专室,控制室温在24℃~26℃,晨间护理时,室温应提高至27℃~28℃,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5%,以防失水过多,并减少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湿度过低,会使早产低体重儿蒸发量加大而散热,影响保暖效果,故需每天检查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定期通风换气,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室内备新生儿保暖箱、蓝光箱、电动吸引器、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抢救车,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吸痰、心肺复苏等。[7,8,9]
2.1.2保持中性温度中性温度是指患儿处于该环境温度下,既能使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又能使其代谢率最低,耗氧量最少。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暖箱来提供中性温度的。暖箱的温度和湿度均是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出生日龄来调节。一般来说,体重越轻,胎龄越小,所需箱温和湿度越高。一般出生3d,箱内湿度可达70%~80%,1周后降至55%~65%。温度调节,一般体重在2000g~2500g者,暖箱初始温为28℃~30℃;体重1500g~2000g者,箱初始温度30~32℃;体重1000g~1500g者,暖箱初始温度32℃~34;
2.1.3皮肤接触取暖胡宝俊[13]报道:正常婴儿分娩后和母亲肌肤接触30min,除可促进母乳喂养、增加母子感情外,还可以借助母亲的体温取暖。经临床护理实践证明,母亲自身的体温比暖箱要好得多,并且使出生的新生儿在寒冷孤独、不适应的环境下,再次裸体接触母亲温度、湿度适宜的皮肤,接触胎儿期熟悉的母亲的心音、呼吸音,能使早产儿产生一种安全、舒适和满足的心态,有利于婴儿保持生命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同时还能促进母亲早泌乳,利于母婴健康。董俊梅[14]认为:如不具备暖箱条件,可采用肤温传热的方法,把早产儿抱于母亲怀中紧贴母亲皮肤保暖,一般1h~2h后体温能升至36~37℃,此方法既经济实惠,又利于增进母子间感情。
2.2呼吸管理生后6h内必须严格监测呼吸情况,观察患儿的面色、口唇、四肢末端的色泽,对有呼吸困难的患儿应给予氧疗。氧疗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要加温、加湿,氧浓度为30%~40%,不宜长期持续使用。一旦缺氧症状改善应立即停止吸氧。临床资料证实长时间吸入60%的氧可带来新生儿肺损伤,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近年来,国内早产儿视网膜病屡见报道。吸氧的同时应监测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如出现呼吸暂停应予以物理刺激,如拍打足底、托背等处理。对出现频发呼吸暂停或肺出血的早产儿应配合医生给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同时做好呼吸机管道护理。[15]
2.3喂养护理
2.3.1喂养方式对不伴有消化道疾病的早产儿,主张早期喂养,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上,无发绀、窒息者,吸吮反射良好的早产儿,可直接吸吮母乳;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吸吮反射欠佳,吞咽功能尚好的早产儿,可用滴管喂养;吸吮吞咽功能差的早产低体重儿,改用鼻饲管喂养。高玉先等则主张:①体重在1300g~1500g的小儿,吸吮能力和吞咽功能较差,但胃肠功能尚可者,可采用间歇胃管法,即用注射器垂吊式,操作时奶液自针筒利用重力作用自然流入,不可用力推入;②不能耐受间歇胃管法喂哺及有缺氧症状或呼吸困难者,可采用持续胃管法,即用输液泵将乳品1日量以1mL/kg·h~2mL/kg·h速度匀速注入,在使用该方法时,必须保证胃管的正确位置,加强巡回观察,4h更换奶液1次,并检查胃残余情况。对有发绀、窒息者,可适当延长喂养时间,由静脉补充葡萄糖,防止发生低血糖及高胆红素血症。[12]
2.3.2喂养量奶汁首选母乳,其次是雀巢早产儿配方奶或惠氏早产儿配方奶,出生体重小于1000g者1h喂1次,开始量为1mL~2mL,每天隔次增加量为1mL;1001g~1500g者1.5h~2.0h喂1次,开始量3mL~4mL,每天隔次增加量为2mL;1501g~2000g者2h~3h喂1次,开始量5mL~10mL,每天隔次增加量为5mL~10mL;2001g~2500g者,3h喂1次,开始量为10mL~15mL,每天隔次增加量为10mL~15mL,每日测体重1次,及时调整喂养量,使体重保持在每日增加10g~30g为宜。[12]
2.4预防感染早产儿实行保护性隔离,护士必须有严格的消毒隔离意识,从点滴做起,防止交叉感染而危及患儿生命。进入病房人员均应更换专用鞋、帽和工作服。每次接触患儿前洗手、带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患呼吸道疾病的医护人员不得进入病房。病室每天通风换气3次,每室安装空气净化器。每天使用消毒水擦拭暖箱内外侧面,每周更换清洁暖箱一次,每月对病房实行封闭熏蒸大消毒一次。每月定期做空气、物体表面以及医护人员手指细菌培养,发现疫情立即进行终末消毒处理。[9,10]
2.5康复护理
2.5.1抚触由专业人员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抚触。黄叶莉[16]等报道,婴儿抚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医疗护理技术,是通过医护人员或父母对婴儿非特定肌肤施以轻柔的爱抚。多年的国内外研究表明,抚触可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免疫反应性,同时也增进亲子感情,提高婴儿的情商。温和的抚触可增加迷走神经活性,伴随着胃肠道的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增多,使食欲增加,同时减少婴儿焦虑和不安,增加睡眠时间,两者均利于体重增加和体格发育。柯国琼[17]等对400名足月正常婴儿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420d时两组婴儿头围、身长、体重、神经系统等有极显著性差异,抚触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抚触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局部温度,改善营养,有利于凝固脂肪软化和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预防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抚触刺激通过一系列反应能升高5-羟色胺的水平,从而减弱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应答。汤丽娟[18]研究报道,新生儿抚触可以明显缩短新生儿第1次胎粪变黄时间和有效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高峰期的经皮黄疸指数,即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以及核黄疸发生的危险性。可见,抚触有助于婴儿体格生长发育,增强婴儿的免疫力,促进婴儿神经系统的完善,增进亲子感情等。总之,婴儿抚触是一种对婴儿健康有益的、简便、实用、安全有效且值得广大医护人员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2.5.2健康教育在早产儿出院时应建立健康联系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开通健康咨询热线,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和早期干预,并定期跟踪观察及早发现问题,改善远期成长目标,提高早产儿存活质量。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1.
[2]崔焱.儿科护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8-79.
[3]程玉娥,吴晓英,陈玉秋.早产儿的生理特点及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4,202:154.
[4]季武兰.浅谈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1:1342.
[5]王翠英,孙花,邵欣胤.出生低体重婴儿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4,207:155.
[6]赵时敏,孙建伟.小儿急救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
[7]费献民.518例早产低体重儿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3:108.
[8]李士娜.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3:359.
[9]王青.105例早产儿的临床护理经验[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7:834.
[10]李春兰.54例早产儿的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04,334:550.
[11]卓燕芳,郭惠敏.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温管理体会[J].海南医学,2004,151:105.
[12]高玉先,张葆荣,李春艳.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方式与体重增长关系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9:653.
[13]胡宝俊.30例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医结合杂志,2004,1318:2494.
[14]董俊梅.早产儿护理、治疗新观点[J].航空航天医药,2004,153:168.
[15]朱清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73.
[16]黄叶莉,霍世英,蔡伟萍,等.国内外婴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4,44:14-16.
简述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篇5
资料方法
我科2003年1月~2006年10月,早产分娩86例,其中34~36周68例,28~35周18例,男性49例,女性37例,存活83例,死亡3例,存活率97%,死亡率3%。
常见问题及护理
体温低: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全,皮下脂肪少,保暖能力差,易散热,加之棕色脂肪少,产热少致体温过低,调节能力差,易受到外界温度影响。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大,融点高,寒冷时易于凝固,易引起硬肿症。所以保温是关键,应特别注意保持体温,一般室内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55%~65%,病室每日紫外线照射1~2次,每次30分钟。其护理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一般体重2000g者应放在保暖箱外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因头部面积大,散热量大,头部应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和散热量。各种操作应集中,并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采用简易保暖方法,可选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详细记录。
缺氧和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全,调节能力差,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壁表面张力增高,肺泡逐渐萎陷,导致通气不良,易出现缺氧,发绀、呼吸困难。同时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导致脑损伤,易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
早产儿出生后应立即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缺氧或窒息者,立即吸氧或人工呼吸、给氧浓度30%~40%为宜,最好含有CO26%~10%,以刺激呼吸中枢而改善呼吸,应注意氧浓度不宜过高,持续时间不易过长,对呼吸窘迫综合征应持续正压呼吸用氧,早期可用呼吸机,持续吸氧时,吸氧最好不超过3天,或在血气监测下用氧,以防氧中毒、视网膜剥落失明等。同时实施正确的翻身拍背、有效吸痰,促进废液排出。
消化功能弱:早产儿吞咽反射差,贲门扩约肌发育不良,幽门扩约肌发育较好,胃容量小,易呕吐、溢乳引起呛咳窒息。因此置患儿头高脚低位,平卧头偏向一侧,或右侧卧位,防止误吸导致窒息。
早产儿多种消化酶分泌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且对脂肪吸收较差,故以母乳喂养为宜。有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祠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其营养液,喂养后宜取右侧卧位,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和呕吐现象发生。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晨起测体重1次,并记录以便分析调整营养的补充。
肝脏功能差:早产儿肝脏功能不完善,对胆红素摄取能力较差,其生理性黄疸维持时间长,而且较重;凝血机制不健全易出血,铁及维生素A、D的储存量减少,易患营养缺乏症;肝糖原变成血糖的功能减低,因而在饥饿时血糖易于过低而发生休克。对早产儿补充凝血因子可肌肉注射V~K15mg每日1次,连用3天,必要时输新鲜血液或血浆,同时早开奶防止低血糖。
抵抗力弱: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不健全,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弱,脐部为开放性伤口,细菌容易繁殖,并进入血液发生感染。因此预防早产儿感染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护理,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做好病房床单及日常用品的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讨论
简述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篇6
病案:10岁的小丽刚随妈妈来北京一个月就出现发热,两天后又出现恶心、厌食、尿色深黄,妈妈赶紧带小丽去医院就诊,抽血化验后医生说是“甲型肝炎”,还告诉小丽妈妈这病本来是可以用甲肝疫苗预防的。小丽妈妈忙不迭地向医生了解甲型肝炎的相关知识。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现阶段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住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第一位,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又有哪些特点呢?
甲肝的病因及传播特点有哪些?
甲型肝炎病毒(HAV)为微小RNA病毒,目前已定名为肠道病毒72型。这种病毒能在组织培养中生长,经连续传代后毒力逐渐减低,故可用于制备减毒活疫苗。这种病毒只有一型,并无亚型,故由这种病毒制备的疫苗和诊断试剂可以世界通用。本病毒的抵抗力较强,56℃30分钟仍不能将其杀灭;对一般浓度的清毒剂也有较强的耐受力。但100℃5分钟可将其杀灭。
这种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大便中,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即病人大便中的病毒污染了水、食物、苍蝇和手等经口传入,因此甲肝有时可呈水型或食物型暴发流行。例如中国某大城市就曾因食毛蚶而引起3次暴发流行。牡蛎引起的在其他国家也屡有报道。
但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还是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因此本病常易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流行,特别是秋冬季和春季。
专家提示:
甲肝病毒在大便中的存在时间不长,一般在潜伏末期在大便中出现,至黄疸出现后多迅速消失,因此认为黄疸越重越有传染性的看法是不对的。
甲肝病毒感染后,除能引起甲肝的明显症状(称显性感染)外,还能引起隐性感染,即感染后不出现明显症状,但体内可产生抗甲肝病毒的抗体,对甲肝产生了免疫力。甲肝病毒感染的发病年龄,不同国家和地区是不同的,一般在第三世界国家,粪-口传播的疾病较多,甲肝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儿童。而成年人大多数都已感染过甲肝病毒,有了免疫力,故患甲肝较少。而发达国家中,由于粪-口传播的疾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因此儿童时期甲肝病毒感染比较少,不少成年人对甲肝病毒没有免疫力,一旦被感染就会发病。
临床上是如何诊断的?
甲肝的潜伏期为15~45天,平均1个月,故托幼机构流行时,常常每隔1个月左右就有新病人出现。注射丙种球蛋白可使潜伏期延长。甲肝病人的症状轻重可有很大不同,但一般不转变成慢性。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病时常无黄疸,主要表现明显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同时常有疲乏无力。有时病初可发热。约一周左右后开始出现黄疸:先是小便发黄呈浓茶样,继之巩膜发黄,最后全身皮肤发黄。黄疸持续约2~4周后逐渐消退,肝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病人痊愈。肝功能试验中最灵敏而简便的是测定血清谷一丙转氨酶(SALT),此酶在病初黄疸出现以前即明显增高,故可协助早期诊断,常在黄疸消退后数周才恢复正常。故此酶异常时常提示病人未愈。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临床表现基本同急性黄疸型肝炎,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和疲乏无力,但不出现黄疸。因此凡无任何原因而突然出现明显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时一定要怀疑本病,应查血清谷一丙转氨酶,如明显增高常有助于诊断。甲肝病毒引起的急性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的预后均很好,一般均于3个月内恢复。
急性重型肝炎亦称暴发性肝炎或急性黄色肝萎缩。病初常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黄疸出现后病情急剧恶化,迅速出现精神症状,表现烦躁不安、尖声喊叫、精神错乱,类似精神病;亦可精神萎靡、高度嗜睡。精神症状出现后1~2日常开始昏迷,并有肝脏缩小,常于2周内清醒或死亡,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因此凡遇黄疸病人出现精神症状时,一定要考虑本病,积极抢救。
亚急性重症肝炎又称亚急性肝坏死。病初和急性黄疸型肝炎一样,但症状更严重。病人有恶心、呕吐、腹胀、不能进食、高度乏力、严重黄疸。不久即出现腹水、出血倾向(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及无尿等。晚期病人也常出现昏迷。病程可达3周以上。病死率常达50%~90%以上。因此凡遇肝炎病人出现高度乏力、严重呕吐及腹胀、高度黄疸时,应考虑本病,积极抢救。
淤胆型肝炎又称胆汁淤积性肝炎或胆小管性肝炎。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严重黄疸(血清胆红素常达10毫克/天・升以上),黄疸呈梗阻性:病人的大便呈灰白色,小便中只有胆红素而无尿胆原和尿胆素。血中碱性磷酸酶及转肽酶均明显增高,皮肤常有瘙痒等。梗阻时间常达3周以上,有时可达数月。因此这种病常被误诊为外科性黄疸。
上述五种类型肝炎不但甲肝病毒可引起,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戊肝病毒也均可引起。要确定是不是甲肝病毒引起,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查。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查病人血中的抗甲肝1gM抗体(抗-HAV-IgM),如为阳性,一般即可确诊为甲肝。其他如抗HAV-IgG在病程中有4倍以上的升高,大便中发现甲肝病毒颗粒等也可确诊,但临床使用较为受限。
如何有效地预防甲肝?
1、健康教育,卫生宣传,阻断粪-口传播途径,搞好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在流行地区不饮生水,消灭蚊蝇,妥善保管食物,不食生蔬菜和贝类食品。
2、饮食行业应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3、保护易感人群。对流行区和将要进入流行区的高危人群应尽快接种甲肝疫苗,甲肝疫苗接种后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有效地预防甲肝的发生。在有条件的地方对易感人群应推广接种甲肝疫苗,提高人群抗体水平。防止甲型肝炎的暴发流行。
4、卫生医疗机构一经发现、确诊甲肝患者后,应立即向当地传染病监测部门报告,并隔离病人,对周围接触人群进行病原学检查,防止大流行的暴发,对病人所使用过的器具、衣物要进行及时的消毒。
一旦患有甲肝将如何治疗?
休息急性肝炎的早期应住院或者就地隔离治疗休息。
饮食急性肝炎食欲不振者,应进易消化的清淡食物,有明显食欲下降或呕吐者,可静脉滴注10%葡萄糖。食欲恢复后注意限制饮食,避免体重增加过多,以免发生脂肪肝。一般比病前增加1公斤以下为佳。
药物治疗目前治疗急性肝炎的中西药物疗效无明显差别。各地可根据药源,因地制宜就地选用适当西药或中西药进行治疗。用药种类不宜太多,时间不宜太长。用药要简化,不主张常规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急性肝炎。淤胆型肝炎可采用中医中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茵栀黄注射液等。
-
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整理16篇)
15.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五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一百个励志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叫《行行出状元》。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状元,他..
-
暑假活动总结报告及范文(整理6篇)
暑假活动总结报告及范文这次暑期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户外探险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与他人合作;在科学实验中,..
-
小学二年级日记范文每日一(整理6篇
小学二年级日记范文每日一篇1今天,我尝试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烘焙。早上,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了面粉、鸡蛋和糖,我们要一起做小饼干。回到家,我洗干净手,穿上了小围裙,准备开始烘焙。妈..
-
销售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整理6篇
销售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4一、对于老客户要经常保持联系,沟通,有时间和条件的情况下送些小礼物或宴请客户(根据个人喜好因人而异)。二、在维护老客户的同时要不断从开发新..
-
物业管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整理6篇
物业管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4一、物业管理方面(一)积极做好物业管理地方性法规建设为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
-
初一作文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初一作文读后感范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此书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
-
《卜卜猫》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卜卜猫》读后感范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是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梦想,有些却是异想天开的梦想。刚读完《卜卜猫》这本书,就让我感觉特别有意思。讲述的是三个小男孩的..
-
四年级小学生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四年级小学生读后感范文《带路人》是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我读了以后十分感动。它记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一天,作者要回家,半路上遇上了一场骤雨。作者把一个人撞了一下,那个人..
-
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整理10
12.2023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二 你是个聪明大方又可爱的小女孩。这学期你的表现很能干,能主动和老师说一些自己发生的事。你上课
-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收集6篇)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篇1今年来,在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我们班始终以“”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政治合格、军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