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与教学的融合(6篇)

daniel 0 2025-06-15

浅谈多媒体与教学的融合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多媒体

结合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教学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得到普遍的认可,这主要是因为运用计算机教学使教师在“教”与学生在“学”的方面能够更好的融合起来,达到教与学理想的状态。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师在每一次讲课时,都必须有目的、有方向、有重点、有难点的进行课堂灌输,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之前必要的教学准备,而传统的备课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现在的教学而言,显得枯燥、单调,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而运用计算机网络,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为教师提供相关的资料已经优秀的案例分析,有利于教师的借鉴和论题的讲解。使教师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发散教师的思维,开阔视野,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从而发挥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可以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而计算机多媒体教课可以更有助于学生激发兴趣去学习,多媒体教课可以集听觉、视觉、想象力等一体来教育学生,利用视听交融、感染力强等特点满足学生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如:在对学生讲解“加法”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4只鸡在一起,后来又加入7只。经过学生观察的同时用自己的话表示出意义,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合并”的意思。多媒体可以更好的展示知识间的联系及知识的发展过程。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理解课堂知识。

(三)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适当增加课堂信息量。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是决定课堂知识容量的重要因素。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加直观、形象,使学生思维活跃,深刻理解学习内容,从而加快学习进程。另一方面也节省了教师用粉笔写字、画图的时间,多媒体的存储功能可以适时的调出这些题目、图形、问题理解过程,而搜索功能又增加了大量课外知识,加大学生的知识容量。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数学的素养。现代课堂多媒体信息技术极具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将教学内容在动静、远近、虚实、大小间转换,生动与直观的过程扩大了学生的认知空间。多媒体还可以把教学重点、难点一一展现,让学生快而准的将其把握,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学生学习知识就会化难为易。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措施

多媒体辅导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里规律,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从经验出发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让数学融入到生活中,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体现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优势。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灵活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灵活、多变、高效率。首先我们的教学目标决定信息技术在使用中,是用传统小黑板还是多媒体教室,还有在环节上的使用等,而不是所谓的“赶时髦”“搞花架子”。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可以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虚拟现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这样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虚拟情境,既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探讨、互动,又使学生很自然的跟生活相结合,从中学习数学。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的效率也会从中提高。

(二)利用信息技术积累经验,充实教材的不足。由于在课堂上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一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无法进行,从而限制了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弥补不足之处,如创设“虚拟超市“从中教会学生学习到元、角、分及重量的认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生活,学活如何节约用钱,合理花钱,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促使学生用脑想、眼看、耳听、嘴说、用心感悟。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教学要做到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由于个人基础和家庭条件的不通,学生对学习和操作电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给教学的整合带来很大的困难。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必须强化以人为本,充分去尊重每一位学生,从实际中激励并帮助他们主动学习,发掘并提高他们潜能。

(四)直观教学,启迪学生思维。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使学生快而准的掌握教学知识,极大地支持了学生对逻辑推理、问题解答和数学观念的寻求与研究。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启发思维,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

总之,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得到普遍认可,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好学性,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更加深刻理解,而且教师在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素质教育实施,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曹盘珍;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运用信息技术[J];广西教育;2011年16期

[2]王春华;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2期

[3]杜红梅;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年08期

浅谈多媒体与教学的融合篇2

2.加速产业布局争控主导地位——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出台前的博弈解析许可,冯橙

3.一种基于ARM&GSM的远程生命体征监测系统设计李卫红,周元隆,冯涛涛,邬杨波,LiWeihong,ZhouYuanlong,FengTaotao,WuYangbo

4.移动通信中的无线接入安全机制万彭,杜志敏

5.运营模式是无线城市发展的关键曹淑敏

6.基于无线控制器的"瘦"APWLAN组网方案谭学琴,郭姚,Tanxueqin,Guoyao

7.通信系统中SystemC可重用验证平台的设计王琛,陈永洲

8.通信电源的维护及发展趋势郭彦文,武渭民

9.信息动态

10.移动互联网研究与分析探讨徐晓童

11.无线网络中一种改进的TCP协议马晓明,奚博

12.电信机房视频监控系统从模拟到网络的过渡与融合杨威

13.达芬奇数字媒体片上系统架构分析廖明,方虎生,芮挺,朱经纬

14.视景仿真中大规模室外场景渲染技术孙磊,张金林,廖明

15.计算机病毒的变形技术及变形引擎研究吴卉,董卫宇,黄华星

16.基于能量约束的AdHoc网络混合路由协议吴少川,王常虹,沙学军

17.基于智能手机的电脑远程控制系统设计秦耕,程克非,张亚奎

18.基于.NET的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张庚世,杜韬,曲守宁

19.浅谈软件项目的工作量和进度估算王宁

20.基于FPGA的频率周期及相位差测量的多功能计数器的实现李虎成

21.嵌入式视频点播系统设计与实现陈吹信

22.世界手机电视标准发展状况分析徐伟

23.浅谈SDH技术在电力通信中应用及网络优化周雅,焦晓波

24.无线局域网在大型体育场馆中的构建及应用胡兆斌

25.中国光纤光缆产业发展趋势探讨耿皓

26.立足互动内容产业SMG谋定全媒体融合王薇

27.三网融合广电网络或会走进"末日"困局吴风

1.无线互联科技三网融合下的电信与广电比较研究王海良

2.PKI技术在安全电子邮件的分析及其应用张娴,ZHANGXIAN

3.物联网:后IP时代引领产业复兴的智能引擎吴开成

4.浅议3G时代通信设备商所面临的挑战张伟良,李希武

5.谈网络时代高校电视的生存与发展杨志勇

6.感知无线电的关键问题研究袁源

7.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要点探讨江洪源

8.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用户切换探讨周宇男

9.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田国栋

10.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网络体制分析张浩

11.探析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曹建平

12.关于NGN网络与智能业务网络的互通浅析冷德江

13.几种常见的网络存储技术的比较研究岳焱

14.如何在宽带接入网中融合现有窄带业务熊四皓

15.关于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在概念设计中的实现尹向东

16.ARMLinux启动过程分析姚成强

17.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策略黄果

18.Access数据库系统安全性分析及其防范对策侯思倩

19.谈无线网状网路由技术与协议分析陈志明,马志强

20.浅析CDMA系统无线网络优化李创洲HtTp://

21.无线通信设备防雷措施探讨马志强

22.基于ASP的CRM网络应用系统的研究和设计范瑞敏

23.基于EONStudio的数字展览室的设计与实现丁黎明

24.基于EDA技术的电子系统设计探讨解传军,刘宝华

25.谈无线通信技术在电网通信中的应用前景何超云

26.电信行业大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丘爱谊,李敏

27.浅析数据通信的发展前景无线互联科技龚箭

28.谈网络知识挖掘在数字参考咨询中的实现陈玉,张晓高

29.谈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知识体系设计郭风,杨玺

30.《网页制作技术》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李捷

31.我国手机报纸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贺宝庆

32.网络电视:在夹缝壁垒中生存孙光海

33.手机媒体:国际传播的"移动战略"周磊

1.五大移动电视商业模式成败剖析与未来模式探析张国斌

2.加速产业布局争控主导地位——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出台前的博弈解析许可,冯橙

3.一种基于ARM&GSM的远程生命体征监测系统设计李卫红,周元隆,冯涛涛,邬杨波,LiWeihong,ZhouYuanlong,FengTaotao,WuYangbo

4.移动通信中的无线接入安全机制万彭,杜志敏

5.运营模式是无线城市发展的关键曹淑敏

6.基于无线控制器的"瘦"APWLAN组网方案谭学琴,郭姚,Tanxueqin,Guoyao

7.通信系统中SystemC可重用验证平台的设计王琛,陈永洲

8.通信电源的维护及发展趋势郭彦文,武渭民

9.信息动态

10.无线互联科技移动互联网研究与分析探讨徐晓童

11.无线网络中一种改进的TCP协议马晓明,奚博

12.电信机房视频监控系统从模拟到网络的过渡与融合杨威

13.达芬奇数字媒体片上系统架构分析廖明,方虎生,芮挺,朱经纬

14.视景仿真中大规模室外场景渲染技术孙磊,张金林,廖明

15.计算机病毒的变形技术及变形引擎研究吴卉,董卫宇,黄华星

16.基于能量约束的AdHoc网络混合路由协议吴少川,王常虹,沙学军

17.基于智能手机的电脑远程控制系统设计秦耕,程克非,张亚奎

18.基于.NET的高校课堂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张庚世,杜韬,曲守宁

19.浅谈软件项目的工作量和进度估算王宁

20.基于FPGA的频率周期及相位差测量的多功能计数器的实现李虎成

21.嵌入式视频点播系统设计与实现陈吹信

22.世界手机电视标准发展状况分析徐伟

23.浅谈SDH技术在电力通信中应用及网络优化周雅,焦晓波

24.无线局域网在大型体育场馆中的构建及应用胡兆斌

25.中国光纤光缆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无线互联科技耿皓

浅谈多媒体与教学的融合篇3

>>反思编辑出版学:历史、学理与现实编辑出版学:“辑”各家之长编辑创新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协同创新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宏观编辑出版编辑出版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构建探究编辑出版创新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关系编辑出版学:高级的文字“搬运工”编辑出版学专业:博杂多能兼备专长马列文献信息编辑出版60年新媒介环境下的编辑出版创新2003―2011年我国编辑出版学相关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改革发展探索宏观编辑出版(1)编辑出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服务意识与鲁迅的编辑出版实践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学的教育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编辑出版类刊物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实现数字出版和编辑出版的数字化发展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探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3]邵益文.编辑学研究评述[J].出版科学,2002(S1):12-17.

[4]李建伟,董彦君,李天姣.社会化媒体编辑力初探——以新浪微博为例[J].中国编辑,2012(3):30-34.

[5]和.全媒体时代的出版“编辑力”探析[J].中国编辑,2012(3):24-29.

[6]郑爽,刘逸.“编辑力”——从中国近现代出版人的理念和实践谈起[J].现代出版,2012(1):48-51.

[7]沈瑞.也谈“编辑力”[J].编辑学刊,2012(6):102-104.

[8]张静影.说说编辑力[J].编辑学刊,2012(4):88-89.

[9]王振铎,高峻.编辑创新:出版传播的核心竞争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22-128.

[10]范军.大学出版与学术创新[J].现代出版,2012(1):11-15.

[11]姬建敏.当今编辑规范的建设与创新刍议[J].中国出版,2012(14):63-65.

[12]陈小平,徐晶.现代编辑与创新[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5):161-162.

[13]李林容.浅析网络编辑的媒介素养[J].出版发行研究,2012(10):44-46.

[14]徐明霞.期刊编辑应加强的五个职业素养[J].编辑之友,2012(5):78-79.

[15]王承志.做一个虔诚的编辑——论杂志人的综合素养[J].编辑学刊,2012(2):53-56.

[16]周家华.论党史编辑的基本素质[J].编辑之友,2012(7):81-82.

[17]张苗,李晓洵.融媒时代报纸编辑工作呈现的新特点及应对策略[J].东南传播,2012(7):98-100.

[18]张诚,张睛睛.浅谈语音识别技术对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现代化的作用[J].中国编辑,2012(5):39-42.

[19]彭晓玲.新媒体环境下报纸编辑工作的特点[J].今日科苑,2012(10):89-90.

[20]辛督强.完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三点建议[J].编辑之友,2012(3):78-79.

[21]杨栓保.学术编辑工作动力及其强化[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3):90-94.

[22]巢乃鹏.浅谈不同出版业态中的编辑主体、客体及其关系[J].中国编辑,2012(4):21-23,42.

[23]兰桂杰.论编辑主体的现代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4):84-86.

[24]王振铎.中国特色编辑出版学学科体系的建构——读刘杲同志的四部文集[J].出版科学,2012(1):5-11.

[25]钱俊龙,丁玉薇.网络(科技)期刊编辑学学科建设探讨——从纯网期刊的构建模式研究引出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4):556-560.

[26]林新华.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出版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2-66.

[27]丁锋,米玛扎西.新形势下编辑出版教育再探讨[J].中国出版,2012(12):48-50.

[28]王鹏飞.媒介意识:编辑出版教育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2012(4):11-13.

[29]宋艳丽.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讨[J].编辑之友,2012(11):76-77.

[30]宋艳丽.数字时代地方院校复合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出版科学,2012(6):62-65.

[31]周国庆.刘杲编辑思想论要[J].中国编辑,2012(1):32-41.

[32]贺圣遂.为出版灵魂的闪光奉献智慧——简论刘杲先生的编辑出版观[J].中国编辑,2012(1):29-31.

[33]于翠玲.刘杲编辑史研究思想述评[J].中国编辑,2012(1):42-46.

[34]郭德征.刘杲关于编辑的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编辑最高追求的论述与研究[J].中国出版,2012(5):51-53.

浅谈多媒体与教学的融合篇4

2.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洋灵,王枫

3.城市居住空间分异问题研究综述师春梅

4.两型社会视阈中的市民责任李高君

5.战后世界和平与构建和谐世界卞秀瑜

6.狂飙为我从天落——上海世博会对黑河旅游的几点启示王居卿,WangJuqing

7.关于农村文化设施及服务惠民、便民、利民问题的对策研究刘艳菊,LiuYanju

8.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危"与"机"郑千千,ZhengQianqian

9.湖北经济转型期的就业问题研究启示刘珺,胡荣芳

10.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关联李雪松,薛楠

11.风险社会视域下的阶级社会袁宝刚,YuanBaogang

12.先秦儒家礼学思想与社会秩序的构建王坤伦

13.心理学文化转向的哲学元理论探讨尹训红

14.诸子百家"和谐观"的教育价值丁胜利,姚炳明

15.阳明心学易简论张勇

16.解读英译中式菜单的文化传播马淑霞,MaShuxia

17.命运·过失·情结·仪式——关于俄狄浦斯悲剧根源的争论杨振喜

18.浅谈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翻译薛璟琰

19.当下中国影视价值选择的传播学分析刘涛

20.生态女性主义意识解读——以《父亲的微笑之光》为例马广勤

21.周昂在隆州时期边塞诗探析苏静

22."山寨"新义项的分析李凤玲

23.黑河学刊印刷媒介的消费——广告的表现与作用曾照军

24.浅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高春杰,雷景富

25.浅谈视觉采访在采访中的作用王月梅

26.广播电视和广电网站相互融合的实践与思考穆文志,崔维国

27.浅谈"情景再现"在播音表达中的重要意义杨雪,郑艳丽

28.温州模式与民间文化张玉霞,ZhangYuxia

29.民族主义视阈下东北亚问题的解读靳利华,胡洋,JinLihua,HuYang

30.关于党的思想建设条件探析赵欣,赵苹

31.渤海与新罗交往管窥侯震

32.试论西汉初期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曹春山

33.农村政治冷漠的政治传统原因分析周颖

34.浅析我国现行预算体制的腐败隐患郭曦,匡晟

35.通俗化、具象化、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的路径选择陈国富,杨瑛

36.波利比乌斯的历史编纂理论——以《通史》第十二卷为中心的探究邵大路

37.浅谈企业政工人员应具备的能力陈国亮

38.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李立菊,刘春雷

39.浅谈西方行政程序法制化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启示汪园超

40.泸州高层次人才支撑作用发挥的政策分析严光菊,李彦,王虹,赵成文

41.对县域保险业反洗钱工作的几点思考王明亮,刘家全

42.做好基层国库核算统计分析工作的几点建议裴瑞丽

43.关于边境贸易退出出口核销系统的建议冯雷,郭玉莲

44.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益研究王婧鸿,WangJinghong

45.嫩江县法律援助工作非诉讼案件的现状刘琳,赵伟

46.浅谈我军当前现役军人的法律意识黑河学刊郭嵬

47.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英语口语教学何牧春,HeMuchun

48.浅析我国传统的儒家诚信伦理冯淑慧

49.浅析高校新任辅导员心理调适的途径与方法孙静华

50.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究王雪晴,杜豪杰

51.和学生"谈心"的几点体会黄鑫

52.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曹慧敏

53.民族地区思想政治课主体性教学抽样调查研究黄勇樽,姚翠

54.谈课程标准校本化——读课标,说教材吴守垣,郑海燕

55.浅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技能型幼儿英语教师李光

56.试论高校哲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王敏,李丽红

57.高职院校《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王畅

58.浅析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顾祝文HtTp://

59.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李继辉

60.关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思考苗春刚

61.新形势下大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马绪亮,李姗,朱美龙

62.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张丽萍

63.大学英语口语竞赛式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赖守忠

64.基于结构主义的市场营销学教学研究钟叶飞

65.多元文化教育及其实施途径探析靳淑梅

66.基于构件的概念体系结构验证武艳,陈琪

67.浅谈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提高沈贺

68.黑河学刊试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周文忠

69.浅谈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吴春梅

70.民办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模式的思考沈学玕

71.国内教师话语研究中的问题探讨潘小波

72.信息动态

73.关于提高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教学效果的思考魏娜

74.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刘吉山

75.浅谈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胡晓华,HuXiaohua

76.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发展姜浩然

77.浅析社会性别在学校教育中的不均衡现象牟方志

78.优势视角下的青少年网瘾问题探讨黄卫湘

1.科学的社会文化属性刍议——兼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王萌,WangMeng

2.金融部门支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孙勇

3.对北安市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闫晓春,张铭

4.浅谈反假货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闫永明

5.浅谈欠发达地区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贷款的风险管理刘君,刘洋

6.关于黑河市金融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董志银

7.中俄边境口岸卢布现钞银行体外兑换的成因及对策姜立涛,张智洋

8.基层央行计算机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韩东录

9.对新形势下人民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的探讨蔡晓慧

10.关于完善国库业务系统应急机制的探讨黑河学刊史萌

11.黑河口岸人民币出入境调查及对策建议梁成

12.项目建设与信贷支持的瘀结及疏导途径周正

13.黑河市节能减排的难点分析与对策张国斯

14.对现代化金融支付清算系统的分析及建议邹淑娟

15.建立与农村信用社改革相适应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常建军

16.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防范与化解刘琳艳

17.置入式广告应用于品牌传播的对策与建议杨斌

18.边疆山区农村副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云南省麻栗坡县八里坪村为例李和

19.桂西北游艺民俗及其旅游开发刍议江日青,JiangRiqing

20.后WTO时代跨国资本对经济秩序的冲击高星华

21.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地理环境影响分析——以唐山市为例王淑娟

22.基于旅游资源学视角的文学艺术的特征与功能陈学军,ChenXuejun

23.老子思想中"常"的概念浅探任立

24.黑河学刊浅析《水绘仙侣》中的"逸乐"蔡爱国,于辰光

25.民俗世界与恋乡情结:汪曾祺小说的诗意书写陈善劝

26.评十七世纪英国诗人赫里克的两首诗袁帅亚

27.略论鲁迅的小说创作龙瑶,刘国庆,LongYao,LiuGuoqing

28.幸田露伴硬汉小说对学生人格教育的影响研究王昕

29.主位推进理论指导下的语篇分析陈红美,ChenHongmei

浅谈多媒体与教学的融合篇5

来华传教士跨文化传教策略的现实意义

空间理论视阈下的美国华人文学

新穷人的消费狂欢与焦虑

“买办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

瞽矇与“成相”——说唱文学探源

汤显祖《玉茗堂评花间集》新论

新世纪诗歌语言的整体考察与症候分析

中华古典诗词吟诵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解困皇明文治及明初文学境遇

唐诗学建设的一点回顾与思考

苏辙散文批评的审视及风格论说

八十年来的唐诗辑佚及其文学史意义

萧红香港居地及安葬地考辨

残酷:曹禺戏剧的现代性解析

生态诗歌写作的现状与问题

明清时期乡村演剧戏资体制初探

“中国通俗文学视野中的名著研究”笔谈

《清水里的刀子》的民间故事探源式分析

漫谈新世纪类型化小说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静水深流——陶诗达生下的忧生

女性文学审美日常化的合法性和局限性

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与网络传播伦理规范

浅析网络小说实体化原因、路径与影响

对《说文解字》中“晋”字源流的考辨

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浅析菲律宾史诗神话中洪水神话的人文特点

多元的诉求——中国古代海神信仰流变

多元的文化、开放的对话与活的文艺批评

卓然独秀南中国——论新世纪的广西文学

广西现当代作家的民族身份认同与主体建构

中国“影戏美学”视听形式的创制和埴固

白先勇小说创作与地方文化互动关系研究

浅析电视综艺节目群体主持形式的现状及发展

论《光明日报》记者唐湘岳的典型人物报道艺术

媒介融合时代报纸版面设计的演变与创新

网络人际传播与后现代公共领域建构

高校青年教师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动因分析

媒介融合时代古装宫廷剧创作的突围策略

商业语境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困境与出路

一曲冷调的哀歌——细读痖弦诗作《坤伶》

反思与进路:经学视野下两汉文学理论研究述评

对话聂震宁:数字化时代的文学写作、出版和阅读

偏重与并行——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述评

关于大众传媒在人的现代化建设中的理性审视

论“神性写作”及其话语启示——以谭延桐诗歌为例

印刷、网络、大数据:国学研究与传播的技术三时代

浅谈多媒体与教学的融合篇6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数学课堂作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由此可见,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三、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另外,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地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浅谈英语教学

景雅琼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而后完成每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能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抱着走”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几个结合:即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这对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为“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 下一篇:单元教学实施方案(6篇)
    上一篇: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6篇)
    相关文章
    1. 护士节活动总结范文

      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用无微不至的护理换来了患者的康复,她们的工作平凡、枯燥、劳累,却无比神圣——她们被称为;白衣天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节活动总结..

      daniel 0 2025-05-05 18:48:29

    2. 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听课学习、参与教研活动、看自习、批改作业等,真正感受如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支教实习工作总结..

      daniel 1 2025-05-04 22:34:58

    3.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食品是维系生命健康持续的首需物资,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彩阳光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和家长朋友们更加了解和重视食品安全,在本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各教研组根据..

      daniel 1 2025-05-04 22:31:56

    4. 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英语老师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有所思,思有所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书香世界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英语老师..

      daniel 1 2025-05-04 22:17:26

    5. 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加强行业作风整治,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

      daniel 0 2025-05-04 22:16:06

    6. 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了及时了解新教师课堂的真实状态,帮助新教师更好的规范教学,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

      daniel 1 2025-05-04 22:16:01

    7.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以落实学共体理念、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为抓手,以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深入推进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建设。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daniel 0 2025-05-04 22:14:29

    8. 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整理16篇)

      15.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五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一百个励志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叫《行行出状元》。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状元,他..

      daniel 1 2025-01-01 14:27:00

    9.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6篇)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篇1“1份关爱”:疾病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据调查,南丰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5950人,几乎达到建档立卡

      栏目名称:办公范文 0 2025-06-15

    10.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6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篇1一、农村文化发展基本情况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

      栏目名称:办公范文 0 202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