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育专题培训(6篇)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篇1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牢固树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机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和履职能力,决定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培训时间:根据工作实际不定期组织开展
二、培训方式:
1、外出培训: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西柏坡干部教育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知名大学或先进地区。
2、域内培训:邀请省市委党校专业讲师,省市委、省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专业人员到机关授课。
三、参训人员:全体机关干部分批参训。
四、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培训地点具体安排,包括并不局限于党的精神解读、重要思想解读、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干部素质教育、临空经济发展、园区经济发展、工作业务能力、接待礼仪等培训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进行培训,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五、责任分工:
1、秘书组负责联系培训基地并制定培训、授课安排方案;负责通知培训人员按时参加培训;负责外出期间的组织、签到工作。责任人:
2、行政组负责培训人员交通、用餐安排,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负责联系培训基地做好培训费用结算工作。责任人:
3、各组室负责安排组室人员按时分批参训,并做好人员外出期间的工作调配保障。责任人:
时间
教学地点
教学形式及内容
教学主题
D1
下午
北京西火车站19:15分乘坐Z133次(北京西至井冈山)
D2
上午
井冈山火车站10:44分接Z133次(北京西至井冈山19:15--10:44)
下午
会议室
开班仪式
颁发红军帽、授班旗、领导致辞等
会议室
专题教学: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学习井冈山斗争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D3
上午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现场教学:敬献花圈,吊唁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敢于牺牲的精神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现场教学:现场讲解井冈山革命斗争史
学习井冈山革命斗争史
下午
荆竹山
特色课程,野外红色体验教学:铁纪教育、穿越峡谷、突破封锁线、抢救伤员、自做红军粮、决战竹钉阵、胜利会师等团队挑战项目。
过半天红军生活,主要在三大纪律的诞生地,亲身体验当年红军的艰难历程,实现当红军的愿望,提升执行力,增强凝聚力
晚上
红军
剧场
场景教学:在新城区观看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
学习井冈山斗争史,感受十送红军感人场面
D4
上午
茅坪
现场教学: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会议旧址“八角楼”
学习毛泽东坚定信念、勇闯新路的精神
龙江
书院
现场教学:参观中国红军第四军官教导队旧址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领悟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会师
广场
纪念“朱毛会师”,井冈山斗争的关键点
学习朱毛会师这段历史,深入思考朱毛红军是如何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下午
挑粮
小道
体验教学:穿红军服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
踏上当年红军的足迹,追忆红色历史的痕迹再现革命先辈的无畏,汲取创业力量的精华
黄洋界
现场教学:会师黄洋界,集体朗诵毛主席诗词
学习革命先辈官兵一致、克服困难、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精神
D5
上午
茨坪毛泽东旧居
参观革命旧址群,再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军民开展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进一步理解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宽阔胸襟
主峰
场景教学:井冈山主峰
第四版人民币100元大钞背景图案取景地
下午
大井毛泽东旧居
现场教学:参观毛泽东朱德旧居、读书石、感情树
学习毛泽东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理论品质
小井红军
医院
现场教学:小井红军医院及红军战士——曾志墓
为理想而来,为信仰而战
D6
上午
会议室
真情在线:与王佐、曾志等井冈山红军后代座谈
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迹
下午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篇2
关键词:内函式产学结合特色学生红色德育
现阶段中职学校特别是民办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失学问题,每年将有%的学生流失。原因是多方面的:①经济上,极少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途退学;②认识上,个别学生或家长认为读中职只是为了找工作,一段时间后以感觉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就不学了;③个人行为上,部分学生受不了学校制度的约束;④教材使用上,教学内容陈旧,理论性强,实践性弱,可操作性差,实际训练少,学生不适应;⑤教师素质上,部分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加上从教时间较短,缺乏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方法就很难适应教学要求。
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到底如何发展,如何健康发展,振华职业学校从实施模块教学,加强产学结合,培养个性发展,定位服务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洪江市内争排头,怀化市内成一流,湖南省内争上游,国际要有知名度”。
一、实施模块教学走内函式发展之路
模块教学就是围绕一个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专题,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式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要求专业教师的教学首先要转变观念,打破固定式的教学形式,向动态、实用方向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一般来讲包括五个环节。第一是划分学习小组,形成团队合力,培养竞争意识。整个知识模块的学习中要求各学习小组对照教师的布置完成产品;第二是确定教学内容,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在“做中学,学中做,’;第三是布置任务,教师详细具体地讲清学习、实训任务,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是评价结果,教学内容完成后及时展示作品,针对作品及时进行讨论、总结、评比。
模块式教学要求有较多的师生、生生互动环节,教学的开放性明显增加,坚持教、做、学、查一体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不断的开发和提高,人才培养基本符合社会用人的标准,强化了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发展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只有被社会承认和接受才算是成功之路。
如本学期在机电专业开展的项目集中实训,我认为值得大家在模块化教学中去借鉴。项目实训的教学,要求教师制订出相应的实训任务和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将需加工的工件所涉及到关于图纸、预算、材料、工艺精度、测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明扼要的系统讲解,并要求学生在实训中一一进行掌握,完成相应的达标工件。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动手中思考,在动手中牢固自已的专业知识,树立师生新的产品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具体方法是任务下达—图纸(师生均备)—理论知识的学习、讲解—下料(学生)—系统安排工艺要求(学生有详细记录)—工件加工(注意安全)—教师指导—产品测量、检验(学生)—教师检验—打分、记录,并指出不足—实训完毕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安排学生写出实训报告并上交教务处—清理实训工件进行班级实训产品展。
二、融入市场以生产养实习,以实习促生产,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
职业学校的专业对口实习往往难在缺少流动资金、设备陈旧落后、导师对市场不熟悉。因此,中职学校的专业对口实习应该融入市场,走进企业,以生产养实习,以实习促生产。根据模块教学内容,积极寻求合作伙伴,进行优势互补,学会借鸡下蛋,把学校的教学实习内容就近找到对应的生产部门,学校的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企业的优势在于产品的标准化,工序的规范化,同时有做不完的活。
集中有限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搞好基础环节、关键环节的设备投人,合理安排,保证实习工位,延长学生的实训时间。因此建设投人上要有计划,基地使用上要增加课余时间的开放使用,成果检验上要多开展项目技能挑战赛,主题创作(或模型设计)比赛。
三、开辟主题活动,走特色学生个性发展之路
名校因名生而生,名生因活动而出。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校在教育教学中
班级主题活动周周有,教师活动月月有,活动让我们发现了自已的潜能、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快乐,活动让我们消除疲劳、忘记痛苦。学校的每次师生活动都主题鲜明、方案周密、准备到位、效果明显。如学校管理上有不同看法,我们正视问题,积极地去寻找问题,三月份坚持每周一场辩论赛,把学校的各种棘手问题作为辩题,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激烈的辩论。“学生先爱学校,还是学校先爱学生”的辩论,让大家明白了爱校的真正内涵;“不读书是学生的错,还是老师的错”的辩论让师生明白了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活动的开展与准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思维的拓展性,学生变得更加主动,更有质疑力和专注力,在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良性的发展,人尽其才,物尽其美的愿望得到了兑现。
四、定位服务社会,走红色德育发展之路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篇3
李红路与共和国同岁,“红色之路”的名字烙上时代的印记,也许这个名字浓缩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就是在这个名字的伴随下,他在长身体的时候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在学知识的时候又遭受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他的人生道路出现了重大转机。他的人生命运与共和国的发展同步共振,他的人生之路伴随共和国的昌盛而波澜壮阔。
上篇:职业教育的践行者
共和国发展之路就是红色发展之路,从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到“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从五八年的“”到史无前例的“”,从拨乱反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在摸索中前进,中国在前进中探索。李红路用自己的职业生涯见证着共和国的经济发展之路。
上山下乡历练人生
李红路,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父亲是铁路职工。他上小学期间正赶上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初高中时期父亲因患病不能正常上班,家中兄弟姐妹多,生活十分困难,他全靠享受国家助学金读完初高中的。刚念高一,时代开始了,1968年在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三十四团渔业一连工作。在兵团工作的十年期间,他在乌苏里江打过鱼,参加过边境反干涉斗争,组织过武装训练,武装连拉练,还种过地,参加水中捞麦子,雪中割豆子,扛麻袋,抬木头,还做过共青团等项工作,他把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第二故乡――北大荒。十年的光阴把他稚嫩的双手磨出了老茧;十年的时光培养出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格;十年的岁月使他懂得没有知识的支撑,精神上是多麽贫乏。十年的岁月让他积淀了北大荒三代人凝结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使他受益终身。
1978年是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所在的农场150余人参加考试,只录取了13人,李红路考上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政治系。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新的变化。
教书育人奋发耕耘
李红路在学院工作三十余年,期间从助教、讲师、副教授到教授,从办公室科长,副主任、到副院长、院长,他始终没有放弃教学和科研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教师最神圣的使命。为了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干部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不同需求,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了当好市政府国企改革的参谋助手,他需要不断地充实国企改革理论和实践前沿知识,在广博的基础上向精深拓展;他需要经常到企业调研、问卷,针对企业改革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经常组织参加市级国企改革科研课题,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科研报告,为国企改革建言献策。李红路为适应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加速知识积累和深化的过程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他抓住梦寐以求的上大学的机遇,学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培养目标是中学教师,政治系的学生,毕业后当然到中学学校做政治教师了。国家当时处于知识荒废,人才教育断层时期,也需要大批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充实到中学教育岗位上去。要把理想变为现实,他在政治上、业务上、教学方法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了明确的工作目标,李红路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克服困难,刻苦努力学习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法学、教育学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二年后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毕业分配出乎预料,他被分配到哈尔滨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社科部,做一名政治经济学教师。
第二阶段,他抓住千载难逢的进修机遇,全面提升学历,提高学识,做一个合格的企业管理干部培训教师。
进入哈尔滨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后,培训对象由中学生转向企业经营管理干部。改革开放后,企业经营管理干部也处于青黄不接的状况,大批企业管理后备干部需要培训。他承担的80级企业管理后备干部培训班学员,没有学历的有取得大专学历的需求,有学历的学员需要系统学习更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要求。教学实践使他深刻认识到,在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学习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层次浅,教材陈旧,已满足不了培训对象的需求,必须通过进修培训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学识水平,才能满足培训工作需要。学院领导具有远见卓识,82年上半年从学院选派部分教师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进修提高,李红路被选派到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助教进修班学习。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他系统学习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说史,西方经济学,《资本论》选读,美国经济专题,日本经济专题等精品课程,厉以宁、洪彦君、等若干知名教授讲课,既学习了理论和实践前沿知识,又学到了导师们的教学方法,开阔了眼界,真是有名师指点,受益匪浅。他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了《试论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贫困化的趋势》结业论文,受到了指导教师的好评。
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于83年考取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本科班,经过3年的学习圆满毕业,即夯实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学习了教育行政管理知识,为他以后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创造了条件。
第三阶段,抓住了到国家研究机构深造机遇,全面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
为了适应学院承担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国家各类公务员培训需求,1989年市委组织部选派李红路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融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国家一流高等学府,又是大师云集的国家一流的研究机构。第一年李红路在财贸经济所学习政治经济学专业知识,授课导师都是经济学领域专家,他们讲授国内外最前沿经济学理论,又把他们在经济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作专题报告。他既学习了专业理论知识,又学习了大师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第二年他转到法学研究所学习经济法学理论。那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尚未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迫切需要法律体系作保障。在梁慧星等导师指导下,李红路系统学习了世界主要国家和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及民法、合同法、劳动法等专业基础理论,经过两年的学习,91年圆满毕业。
这两年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极大地提高了他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他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原理》89年出版,并作为学院培训的教材;他主编的《中国经济法通论》92年出版,导师梁慧星亲自作序,该书也作为学院培训教材,并以此回报组织及导师的培养。
力主教改兼容并蓄
为了适应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更多应用技术型人才,哈尔滨市政府对七所成人高等院校进行资源重组,成立了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李红路出任院长,并对学院进行了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学院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是,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和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的方向;适度控制办学规模,适时进行办学结构、专业结构调整,突出产学研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掘学院办学优势,努力把学院建设成振兴老工业基地急需人才的培养基地。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阶段性目标是:
第一步:(2006年-2007年)
以迎接教育部办学水平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教育部办学水平评估“优秀”档次。
第二步:(2008年-2010年)
以建设黑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契机,全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加强专业建设和特色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创建产学研合作机制,形成人才培养优势,争创部级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第三步:(2011年-2015年)
学院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显著增强,办学特点和办学优势显著,学院整体办学水平达到部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水平。
学院2007年完成了第一步阶段性目标,教育部对学院办学水平评估为“优秀”档次。
学院2009年完成第二步阶段性目标,黑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已通过验收。
学院在新班子领导下,2011年进入部级高职骨干院校建设单位,2015年完成第三步阶段性目标,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单位已通过验收。
学院目前在校高职大专生一万余人,高职大专毕业生三万余人,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培训了近万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干部,近万名政府公务员,为区域行业产业提供技能培训6万人次。
下篇:经济理论的探索人
李红路搞职业教育是行家,搞职业教育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大家,这都是他三十多年来从事职业教育一线的心血付出。如果说搞职业教育是外在的,那么搞理论研究是内在的,是深层次的,这一切的取得固然与他的经历有关,更离不开他渊博学识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人生追求。
著书立说硕果累累
三十多年来李红路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法学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中国经济法通论》(香港工商出版社,1992年),《区域经济开发战略》(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改革开放与发展热点难点透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经济增长探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国经济法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市场经济大典》(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曾先后30多篇,主要论文有:《从哈尔滨市22个企业看解决国有企业债务负担的对策》(《中国工业经济》1996年第5期),《放开搞活国有企业若干问题的思考》(入编《中国社会科学文库――十五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央党校出版社),《中俄边境贸易前景分析》(《财贸经济》1998年第3期),《当前企业管理者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培训》1998年第3期),“培养和选拔企业家队伍的措施和途径”(《经济管理》1998年第4期)。有的论文获得部级学会、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社科联的奖励。他承担的哈尔滨市《现代企业制度初探》《培养和选拔企业家的措施和途径》两项重点科研课题,分别获市政府经济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市委组织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李红路曾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终身研究员。还兼任哈尔滨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哈尔滨市经济学会会长,哈尔滨市法学会副会长。2002年12月被批准为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2003年9月被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政府聘为哈尔滨市第五届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2008年被聘为哈尔滨第六届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另外,李红路院长所领导的学院荣获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黑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哈尔滨市发展型领导班子、哈尔滨市人才培养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荣誉称号。为学院2011年进入国家高职100所骨干院校打下坚实的基础。李红路教授忠于党的高等教育事业,发扬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坚苦奋斗、创新务实的良好作风,在经济管理干部岗位培训、政府公务员岗位培训、成人及高职学历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做出了卓有成就的贡献,为哈尔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中坚力量。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位老教育家、老经济理论家尽管已经退休,可他依旧兼任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市老科协分会会长、东北亚经济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培训专业委员会委员,他用自己的余热继续谱写着退休后的光辉篇章。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篇4
关键词吉安;旅游人才;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温林妹(1961—),女,井冈山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研究;陈满娥(1970—),女,井冈山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研究(江西吉安343009)
本论文为2013年吉安市社科规划课题“吉安旅游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是“吉市社字201316号”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收入增多,闲暇时间增加,旅游需求增长,这些都为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红色发源地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吉安,更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旅游的契机。但吉安旅游在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要使吉安的旅游快速发展,就要找出这些问题,并找到相应的对策,促进吉安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吉安市旅游发展遭遇人才问题
吉安市的旅游发展存在人才严重缺乏,服务质量不规范等问题。专业旅游人员缺乏,导致服务质量不规范,缺少必要的教育培训。旅游部门缺乏专家型管理人才,常常凭经验办事,缺乏发展红色旅游理论方面知识,实践研究不足,培训工作也不到位,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普遍较低。吉安市忽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致使旅游从业人员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对该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认识不够,这个方面集中表现在没有很好的制定培训计划。吉安市的旅游从业人员不能真正了解红色旅游的背景和内涵,不能把握红色旅游的本质,不能满足游客对历史的渴求,无法起到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重视程度不够
对人才资源开发重视程度不够,普遍重视旅游资源开发、资金项目引进、市场促销、经济指标的完成,重企业的经营管理,轻人才队伍的培训、规划和激励。吉安位于中国红色资源的发源地,其旅游发展的方向是红色旅游。而旅游的竞争,不是旅游景点的竞争而是旅游人才的竞争,因此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才是对吉安旅游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支撑。
(二)政策支持不够
目前尚无系统的旅游人才开发规划和配套政策,对已有的一些人才优惠政策缺乏有效的落实和监督。大多数旅游企业尚未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导致人才流动过快。
(三)市场作用不够
对旅游人才的引进渠道还没有确立,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人才利用率不高。人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些企业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发展。
三、吉安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是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旅游中心城市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高度,深刻认识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体制、管理、服务和思维方式上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一)抓好对重点人才的培养
紧紧围绕吉安市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抓好重点人才的培养是推进旅游业全面发展,提升旅游业整体水平的基础所在,也是决定吉安市旅游业大发展的关键因素。
1.行政管理队伍。要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旅游行政管理队伍”的目标,按照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有计划的分级分类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有目的地选拔年轻的有培养前途的专业人才从事旅游建设管理工作或到旅游发达的城市挂职学习,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的领导人才。
2.职业经理人。为适应参与旅游国际竞争的需要,培养一支熟悉国际经营规则、外语能力强的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的队伍。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吸引其他行业高水平的经理人才更多地进入旅游企业;优化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推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抓好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旅行社等企业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提高其开拓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3.紧缺专业人才。吉安要建设成为旅游中心城市,需要培养一大批既掌握现代工程技术,又善于经营管理,且能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尤其是要有旅游规划方面的专门人才。
4.导游员队伍。导游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对游客的服务质量,关系着一个地区的对外旅游形象。可在井冈山大学商学院设立旅游服务专业,大力培养不同层次、不同服务方向的导游员。探索改革导游人员年审、培训、考试制度,从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政策法规、服务意识、导游技能等方面加强对导游人员的教育、培训,同时导游也要通过工作实践来提高自身素质。
(二)构建一套完整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1.发挥高校红色旅游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红色旅游教育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作为吉安本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井冈山大学,可以从本地区的红色资源特色出发,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特征,根据校情、校史将革命传统教育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工作前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红色教育充分发挥红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红色旅游师资队伍
红色旅游人才的培养,师资是关键。一支高素质的红色旅游师资队伍,需要在地方政府主导,高校、企业参与的背景下才能造就。
3.加快编写红色旅游教材
红色培训教材在内容上应该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为主线,以旅游为载体,涉及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红色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等内容,既要注重理论性,又要注重实用性。
4.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红色旅游培训,形成有效的动态培训机制
对于在岗的红色旅游人才,除了工作前在校接受过红色教育以外,还必须在工作过程中接受各种类型的培训。
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中,院校教育、继续教育、企业培训三者互为补充、有机结合,完善学历教育和成人培训机制。各教育体系之间要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明确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和培养重点。
(三)创建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有效激励,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1.改革薪酬体制。目前旅游业尤其是饭店行业吸引力下降很大一个因素是薪酬水平偏低,切实提高普通员工的薪酬和福利水平是关系到旅游业长远发展的问题。对于普通员工,要在薪酬体制中引入薪酬与职位、绩效同时挂钩机制;对于高管层次员工,要构建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多元分配体系。要实行高素质旅游人才收入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拉开分配档次,允许他们获得较高的报酬,逐步实行年薪制、配股制、期权制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更好地调动高素质旅游人才的积极性。
2.创建员工参与管理体制。根据调查统计,现有一般员工所具有的潜能仍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而授予员工一定的权力之后,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员工主人翁意识增强,受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发挥,因而能更大程度的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平时要多和员工沟通,多为员工创造适于其发展的空间和不断成长的机会。
3.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机制。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要建立人才奖励制度,对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对员工培训工作中取得卓越成效的优秀企业予以奖励。
参考文献
1方世敏,赵金金.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管理体制比较研究——以井冈山和韶山为例J.TheConferenceonWebBasedBusinessManagement,2010.9.24
2毛曰清.老区建设与“红色资源”事业的发展J.求实,2002,(12).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篇5
2.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对中国船员教育与培训的影响和对策孟祥武,MENGXiang-wu
3.海船电子电气船员配员的影响及对策刘新建,程向新,王连海,王鹏
4.有效落实新颁《船员培训管理规则》师资规范探析胡一民,王建平,HUYi-min,WANGJian-ping
5.上海海事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策略研究胡志武,金永兴,杨万枫,高文胜
6.山东建设海员强省的几点思考马强,刘宪珍,张彤旭,张进堂
7.谈当前航海教育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周国华
8.航海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王宏波
9.基于新标准下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卢恒荣
10.大连海事大学2008~2009年就业工作分析石丽红,侯登凯,张军廷,刘益迎,孙忠华,赵帅
11.航海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吴波,WUBo
12.航海类专业学生全程就业指导模式研究徐红明,XUHong-ming
13.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构想刘伟,孔朝霞
14.基于"新大纲"的"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课程改革与实践张寿桂,郑敏杰,ZHANGShou-gui,ZHENGMin-jie
15.基于PSC检查改进GMDSS操作员培训王志昌,WANGZhi-chang
16.航运类高校专业课课程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袁象
17."育鲲"号轮机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初探仉大志
18.基于桌面型航海模拟器的"电子海图"教学模式何传恒,刘加钊
19.航海仪器的发展及其课程教学改革陈宇里
20.雷达标绘评估标准的确立与完善尹相达,YINXiang-da
21.基于新的适任评估大纲的航海模拟器教学蒋漪,李丽娜
22.油轮多媒体仿真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谢学明
23.高职类"轮机维护与修理"课程建设与改革杨忠
24.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双语教学张世平
25.研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宗小捷
26.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建构史兆光,林红霞
27.高校思政课视阈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孔朝霞,刘伟
28.课程教学中航海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周若虹,王志平
29.透视新加坡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王娜,杨院,WANGNa,YANGYuan
30.基于视导闪光册的教师评价研究郑淑清
31.海上专业英语平时成绩信度与效度实证研究顾玉莲,陈莹,GUYu-lian,CHENYing
32.轮机英语阅读测试与阅读教材的易读度抽样研究颜天明,翁洁静
33.语篇分析法在轮机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姜超
34.美国航海院校海事类数字文献资源调研那春光,张世平,BrentHall,RebeccaWhitney,CarlPhillips,董颖
35.基于辅导员视角的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初探赵文春,刘薇
36.校园危机事件与大学生自我应急能力的培养邢卓
37.大连市涉海院校学生健康观念与保健意识的调查分析王选强,赵健
38.大学生考试作弊刍论张常宾,于慧艳
39.提升大学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与服务能力的思考韩丰,HANFeng
40.高校仪器设备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徐国平,付玲
1.未来10年中国高职航海教肓发展趋势探究李勇,胡一民,LIYong,HUYi-min
2.信息
3.多元资助培养高水平国际航海人才刘家梅,LIUJia-mei
4.山东省航海教育的相遇与挑战崔向东,CUIXiang-dong
5.高校内部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曲凤霞,赵宏革
6.非航海毕业生海员培训现存问题调研任威,王涛,吕静,RENWei,WANGTao,LVJing
7.非航海工科毕业生高级海员培养中的几个侧重点陈富汉
8.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黄承,HUANGCheng
9.金融危机下航海类专业毕为业生就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侯佰林
10.STCW公约和规则的全面审查与培训机构潜在的培训项目鲍君忠,汪益兵,刘正江
11.加拿大航海教育的考察与借鉴吕红光,田佰军,尹勇,熊杰
12.环境分析: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与创业机会选择谭百玲,董广振,马丽波,TANBai-ling,DONGGuang-zhen,MALI-bo
13.本科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困境与出路姜世波,JIANGShi-bo
14.谈认知视角下的教师角色杨红
15.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市场化与公益性抉择张挺,杜萍
16.高职"航海学"说课探讨陈宏,CHENHong
17."航海学"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王宝阔,刘加钊,WANGBao-kuo,LIUJia-zhao
18.航海类专业青年教师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刘艳,张春阳,倪承世
19.海上专业开设"海盗防范"课程的思考史春林
20.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航海毕业实习成绩评定中的应用陈达森,CHENDa-sen
21."船舶辅机"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廖建彬,蔡振雄
22."船舶辅机"课程"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探讨陈秋成,CHENQiu-cheng
23.航海专业学生毕业航行实习成绩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蒋更红,JIANGGeng-hong
24."轮机自动化"网络考试系统的研发王春芳,马昭胜,斌,WANGChun-fang,MAZhao-sheng,WANGYi-bin
25.对"电工学"课程教学的再思考王荣杰,陈美谦
26.财经类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调研分析王绍媛,鄂立彬,王国红
27.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建设的对策分析徐庆利
28.实践性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衣庆云
29."财务管理"课程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刘斌,李伟
30.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兴趣激发鲁红英
31.也谈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李博
32."航运英语函电写作"教学探讨沈江,王石峰,SHENJiang,WANGShi-feng
33.海事英语免费网络姿源的利用马志波,MAZhi-bo
34.暗示教学在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丁自华
35.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鹿学军
36.船员职业倦怠分析及对航海教育的启示杨信红,滕宪斌,叶高,YANGXin-hong,TENGXian-bin,YEGao
37.影响海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心理援助对策李静,LIJing
38.加强船员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思考林德谦
39.航海类专业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孙莉萍,SUNLi-ping
1.开展全方位校企合作促进中国航海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高玉德,GAOYu-de
2.武汉理工大学-斯考根海员培训中心合作项目回顾与思考黄明,HUANGMing
3.航海高职教育实施订单式培养的创新研究施祝斌,SHIZhu-bin
4.订单培养在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的应用与实践沈苏海
5."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培养项目毕业生调查评析王艳华,刘莹,WANGYan-hua,LIUYing
6.新的海船船长适任评估大纲和规范述评张晓,韩杰祥,范济秋,ZHANGXiao,HANJie-xiang,FANJi-qiu
7.我国航海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邢辉,XINGHui
8.山东省非航海类专业工科毕业生海员教育现状分析马强,刘新建,常得上,MAQiang,LIUXin-jian,CHANGDe-shang
9.海事类院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张冬艳
10.国际化视野下高职航海类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徐超,XUChao
11.高职航海类毕业生的能力培养陈雪峰,陈俊华
12.我国高职类航海教育的困境与机遇刘刚
13.英国BP航运集团船员培训体系的借鉴与思考韩佳霖,鲍君忠,HANJia-lin,BaoJun-zhong
14.欧洲网络版MarEng与航海英语教学新理念单文博
15.高校制度型科技创新团队构建中的管理创新王心明,王华锋
16.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的构建崔小璐,陈小琼,CUIXiao-lu,CHENXiao-qiong
17.高校学生网络依赖状况调查林红
18.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刘新颜
19.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张莉
20.航海作业综合训练系统的建立及应用何立居,HELi-ju
21.我国VTS操作人员培训现状及改进对策王高耀,周佳禄,WANGGao-yao,ZHOUJia-lu
22.职业应用型本科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王新辉,黄橙,谢妙芳,WANGXin-hui,HUANGCheng,XIEMiao-fang
23.对"海上求生"课程的深度剖析陈金辉,杨爱民,邱晖,王咏
24.涉海类"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李舟燕,钟伟良
25.基于船舶操纵模拟器的海上实习训练方案王立军,王思思,WANGLi-jun,WANGSi-si
26.企业订单模式下驾驶台资源管理实训过程设计邓华,DENGHua
27.基于校企合作的海上认识实习教学张兴杰,张行涛
28.物理教学中的航运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程轶,彭勇,张秋红,张映辉,仲海洋
29.航海模拟器教学培训、考核和评估规范化初探吴金地,肖步洲
30.轮机工程专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探讨朱发新,丁天明,王伟军,龚雅萍,卢金树,张志斌
31."船舶操纵"课程教学改革探析黄锦鹏
32.04规则下的"船舶辅机(843)"适任考试分析郑仲金,叶诚敏
33.提高航海类专业函授教育质量初探李香琪
34.民事特别法教学的"财经模式"马得懿
35.大学英语自主阅读的有效引导陈丽君
36.轮机英语考证评估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严健武,叶伟强,YANJian-wu,YEWei-qiang
37.交互式教学法在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教学中的运用林红
38.轮机英语评估口语表达中的母语负迁移蒋更红,白继平
39.英语节律及语料构建训练与航海英语听说能力的相关性顾力豪
40.航海院校半军事化管理中的文化管理马云芹,唐洪鹏,杨传平,MAYun-qin,TANGHong-peng,YANGChuan-ping
41.高职轮机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李桂芬
42.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的误区与成因史兆光,陈伟
43.校园文化环境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谷秋颖
44.高校园区网的规划与构建白阳,BAIYang
1.沧桑砥砺筑盛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写在新中国高等航运教育60周年之际孙培廷,王跃辉,SUNPei-ting,WANGYao-hui
2.一种国际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办学新模式刘正江,王艳华,孙宏利,LIUZheng-jiang,WANGYan-hua,SUNHong-li
3.STCW78/95公约修改草案对船员教育与培训影响孟祥武,MENGXiang-wu
4.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培训管理规则》简析任德夫,徐一方,RENDe-fu,XUYi-fang
5.金融危机对中国航海职业教育的影响及应对汪益兵,孙峰,康捷,WANGYi-bing,SUNFeng,KANGJie
6.中国海员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的对策探析赵庆涛,刘艳,倪承世
7.山东省辖区航海教育现状与思考程向新,马强,宋修福,CHENGXiang-xin,MAQiang,SONGXiu-fu
8.航海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及改革思路黄志,邬远和,HUANGZhi,WUYuan-he
9.航海高职院校"船长治校"模式初探黄锦鹏,HUANGJin-peng
10.伦敦国际航运服务集群的直接教育和研究支持分析董岗,李翠,DONGGang,LICui
11.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置及启示何志波,HEZhi-bo
12.创新独立学院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鲍丽娜
13.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刘翠莲,刘南南,纪明珍,赵昕
14.轮机工程"船舶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范金宇,黄加亮,李品芳,FANJin-yu,HUANGJia-liang,LIPin-fang
15.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轮机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徐伟,蔡振雄,廖海峰,XUWei,CaiZHEN-xiong,LIAOHai-feng
16."船舶电力拖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孙旭清
17.散装化学品船舶见习生的培养建议何庆华,张吉平,刘新卓,HEQing-hua,ZHANGJi-ping,LIUXin-zhuo
18.探究性学习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卢金海
19.对轮机类专业实行"工程力学"模块化教学的探索涂婉丽,徐轶群
20.实操训练与职业意识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任威,王鹏,吕静
21.第48期"轮机维护与修理"海船船员考试试题分析闫锦,戴乐阳
22."航海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李永广
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篇6
云南监狱青年警察共有8000余人,其中75%工作在监管教育改造第一线。省监狱管理局党委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成长,坚持党建带团建,始终把“关心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作为工作重点来谋划部署。各级各部门按照局党委的要求,纷纷发挥自身业务优势,大力加强青年警察的管理教育培养。一名青年警察入警以后,首先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初任培训,其次在第一年工作时间内要参加转正培训,然后每隔三年均要参加省局组织的警衔晋升培训,警司转任警督时要参加省司法厅的专门培训。除此以外,还要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参观交流培训,可以说持续地“充电”是这支队伍成长壮大的传家宝。经过实践锻炼,再集中进行学习培训,青年警察的心智越来越成熟、经验越来越丰富、能力越来越强大。几经反复,那个愣头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名监狱管理业务的行家里手。下面,结合今年的工作计划列举几个典型培训案例。
照“老山精神”之镜,端青年思想言行
按照全省监狱共青团工作会议上局团工委的部署,全系统各级团组织以纪念建党95周年为契机,纷纷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云南省元江监狱全面分析青年警察队伍需求,结合实际开展了以“两学一做见行动,党团共建争先锋”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经过认真研究,监狱合理调配35岁以下青年干警共计164人,成立4个学习组,分批次赴文山麻栗坡烈士陵园、麻栗坡烈士纪念馆、老山主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闻名全国的老山位于祖国的南疆云南省麻粟坡县,主峰海拔1422米,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中越自卫反击战的重要遗址,很多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在这里,中国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凛然无畏的气概,筑起一道不可侵犯的长城,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谱写了以爱国奉献为核心,“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如今,老山精神仍然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展示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通过参观烈士纪念馆、观看一张张历史的照片,一件件战士们用过的武器和穿过的衣物,在讲解员的讲述中去感受那段艰苦的岁月。通过烈士陵园祭奠,去缅怀革命先烈。亲临战争遗址,登老山主峰、聆听驻地官兵有关“老山战役”、“老山精神”的知识讲座,组织团员青年开展重温入团誓词、入党誓词等活动,丰富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意义。让青年警察更加清楚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背景,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革命先辈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感悟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领会“不怕苦、不怕亏、不怕死”的老山精神及其时代意义。在思想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的同时,不断内化成行动的动力。
为保证教育活动扎实有效,确保学习组成员能够深刻领会“老山精神”,元江监狱党委要求所有青年警察以“老山精神”为镜,结合监狱工作,在学习行程结束后把学习体会、自身感悟形成书面材料168篇,交由监狱党委书记亲自审阅,挑选优秀文章,利用监狱网站、微信平台、报刊杂志,进行刊登宣传。半年时间,微信平台推送30篇优秀文章,点击量共计3057次。监狱工作会议上还针对团员青年警察多次强调要把学习心得内化于行,发扬“老山精神”攻坚克难,奉献青春,勇于担当,认真履职,助推监狱工作向前发展。
扬“井冈山精神”之风,传承红色基因
为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青年警察党性修养,传承红色基因,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6年8月,云南省玉溪监狱举办“2016井冈山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先后组织120名优秀警察赴革命圣地井冈山接受学习教育。这次培训是玉溪监狱历年来组织外出培训最集中、人数最多的一次,监狱党委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积极和井冈山红色培训学校联系。通过专题教育、现场教学、红色体验、访谈教学等形式,极大的丰富了教育培训内容和载体。历经9天卓有成效的学习,学员亲身体会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身先士卒、敢于牺牲的革命品质,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博大的胸怀和感人事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井冈山,不仅仅是一座山,而是一座精神宝库。云南监狱人民警察不远千里来此学习,不仅接受了革命主义的教育,而且完成了精神上的洗礼。年轻警官们回到工作岗位以后,纷纷表示要发扬井冈山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完全有信心完成上级党委交办的任务,努力推动云南监狱工作争创全国一流业绩。
重走长征路,不忘初心,永跟党走
2016年8月9日,云南省第三监狱组织监狱领导、各党支部、团支部书记和部分优秀党员、团员代表共计80人,来到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开展“不忘初心、永跟党走”的专题教育活动。1935年4月28日,中央红军长征进入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红军干部团先头连从这里出发,在不失一人一马的条件下,从容渡过金沙江。自此中央红军摆脱了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斗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就是凭借着红军不断的壮大,凭借着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凭借着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建立了新中国。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追寻红军长征的不朽足迹,本次活动是省三监党委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又一创新举措。意在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通过参观柯渡红军长征纪念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参观了中央红军总部长驻旧址去回顾那段历史,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以党员、团员宣誓,高唱红歌等方式去抒发对革命先辈的敬仰。
-
护士节活动总结范文
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用无微不至的护理换来了患者的康复,她们的工作平凡、枯燥、劳累,却无比神圣——她们被称为;白衣天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节活动总结..
-
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听课学习、参与教研活动、看自习、批改作业等,真正感受如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支教实习工作总结..
-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食品是维系生命健康持续的首需物资,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彩阳光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和家长朋友们更加了解和重视食品安全,在本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各教研组根据..
-
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英语老师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有所思,思有所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书香世界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英语老师..
-
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加强行业作风整治,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
-
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了及时了解新教师课堂的真实状态,帮助新教师更好的规范教学,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
-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以落实学共体理念、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为抓手,以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深入推进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建设。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
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整理16篇)
15.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五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一百个励志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叫《行行出状元》。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状元,他..
-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6篇)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篇1“1份关爱”:疾病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据调查,南丰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5950人,几乎达到建档立卡
-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6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篇1一、农村文化发展基本情况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