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美学设计理念(6篇)
风格美学设计理念篇1
随着各国人民的交流日益频繁,全球文化多元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也正在逐步侵蚀着民族文化的生存以及延续。因此,在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当中加入民族文化的特征不仅能够很好地去增强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同时也能很好地将民族文化进行更好的延续和发展。所谓的新中式”的设计风格并不是纯粹的将传统文化当中的设计元素进行简单的整合、归纳甚至于抄袭到设计当中,也不是将复古明清、照搬古典的进行设计,而是设计师能够更好地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理解之后,将民族文化元素运用到新中式室内设计当中,并与民族文化当中所蕴含的比较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能够通过动态的解读与现代人们的思想意识相结合,继而为以后提高人们的民族精神文化起到极为关键的积极作用。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来看,人们主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护国家文化特色,将民族文化赋予世界意义,民族文化也意味着,在任何国家都有不可或缺的理论意义。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当中的精神内涵是建立在宗教文化以及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之上的一种文化需求,在当今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风格仍位于有设计行业的主流地位,其重要的特点是讲究设计的功能性特征以及实用性的特点,而对于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而言,其表现手法通常是将中式的建筑结构进行重新的设计和组合,同时传承传统元素中的设计风格及其精神内容。随着人们对于民族认同感的提高,许多国人逐步开始重新定义隐藏在文化当中的文化价值,根据本地区的文化特征与世界的文化相结合,将中国人在以前文化建筑中的传统民居文化特点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结合,这方面的设计问题逐步成了现今中国设计界最为热门的探讨话题。新中式”的室内设计风格将中国的宗教文化很好地融入设计之中,分别表现出儒、禅、道三种不同的思想意境特征。在我国,促进和谐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因素,和”充分体现出本民族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和谐是表现一个社会和自然所生存的一种最为基本的状态。新中式的设计风格讲究纲常以及对称的特点,常通常是运用阴阳平衡的理论依据来对室内的生态进行调和,在装饰材料上则选用金、木、火、水、土”这几种元素来体现禅宗式的宁静和理性的生活状态,同时充分表现出本民族的特点以及所追去的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特征。
2现代人们审美意识的改变和需求
现代设计集中体现在通过艺术和设计去不断地改善和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同时也开始逐步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情趣。因此,为了提高艺术品位和设计的审美内涵,我们必须了解和掌握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变化发展。审美意识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由基本的认识和看法促使美感的形成。通过一定的社会群体和地区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因此,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心理特征以及其他审美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受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影响从而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和影响。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审美理念的差异随着不同时期所呈现出来的观念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以及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也都有所区别。在当代社会中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潮流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新中式”室内设计的影响同样具有有非常大的变化,对于民族文化上也同样呈现出不同程度上的缺乏。(1)缺乏对于优秀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其文化价值和意义的肯定以及认同感。(2)对于西方文化的过渡崇拜和盲目追求,从而互留本土文化特征。(3)对于比较朴质的本真的文化的一种冷落,对于异己文化的过度追求。(4)缺乏对先进文化的了解和对落后文化的判断。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人们更应该去发展和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时期的新中式风格,我们应该更好的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同时能为以后更好地提高民族文化知识,普及对后代的教育文化都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
3古典造型艺术的继承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中式风格在家具室内设计语言上充满理性特点而不失简洁的效果,线条干练而方直、整体的造型显得尤为的大方,同简约风格的现代家具的轮廓有共同的特征。同时,新中式的家具同时也吸收了明式家具中的特点,并且摒弃了古典家具中比较繁缛的装饰特点。古典西欧流行在17世纪,法国是古典文学的主流。因为它在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与古希腊和古罗马相结合,被称为经典”的例子。在法国,从早年的17世纪到1660年左右,已经到古典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文学语言去完成相关设计和建立各种文学流派,一直在欧洲流行了200年,可以说,许多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意义上说,有古典文学的时期。英国在17世纪后期形成的古典风格,但它不是直到18世纪初的发展;俄罗斯是第一个在18世纪,新古典主义一旦成为文学的主导倾向在那个时候。同样在中国的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中也继承了这一点,将古典主义中注重理性”至上的精神,要求逼真但又不能纯粹模仿等精神融合在新中式的室内设计之中。并运用新型的材料,各种型号的玻璃、树脂以及金属等材料并结合一些环保的材料和各种高强度的胶合以及具有优美纹理的迷彩等新型材料。
4结论
风格美学设计理念篇2
关键词:反传统;现代设计;抽象;印象派
在学术界,尤其是设计界和美术界业已认识和注意到,在现代派美术流派中,有些流派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等对于新的形式语言的探索深刻地影响到了产品设计领域,影响到了现代产品设计美学的形成。具体来看,现代派美术主要是在以下儿个方面对产品设计美学形成过程产生影响。
一、反传统观念的影响
现代派美术之前的美术是写实的,因为画面当中是我们熟悉的人物、事物和场景。即使以奇特、幻想的形象出现的浪漫主义美术也可以说成是写实的,因为画面形象是我们可以凭借自已的日常经验来认识和辨识的事物。但是在现代派绘画作品面前,人们看到画面的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所熟悉和能够辨识的世界,我们所熟悉人物和事物在这里已经变成了陌生的,甚至支离破碎,使人无法辨识的各种无物象形式,现代派绘画强调描绘美术家的心中所想,而非传统的眼中所见。印象派对于主观印象的推崇带来了对于传统绘画中的客观叙事性的否定;立体主义的出现带来了人们对传统绘画的客观还原性的否定,彻底改变了对于旧的美术语言的模仿:抽象派反对传统艺术只把点线面当作物象的构造元素,而是把它们作为直接表达情绪的符号,就连传统绘画中和谐的创作、审美原则也被否定了。这个阶段,产品设计面临的状况是,一方面,世纪转折时期一系列的科学发明为人们带来了新的功能,而另一方而,传统的审美标准还在影响着人们的对于什么是美的产品的判断。这样一来,具有新的先进功能的产品必须有传统的装饰样式才会让使用者觉得体面,而单纯由新功能所决定的简洁的产品样式是不能被人们内心所接受的。如未来主义者在当时反对机器,反对工业化的浪潮中对工业和机器进行热情讴歌,这对引导人们认识、承认与肯定机械化和现代化科技的进步作出了贡献;立体主义彻底改变了对于旧的美术语言的模仿,创造出了把三度空间实体分解为一系列平面形象的方法,这些抽象几何形象的出现及推广,对人们舍弃装饰性的产品形态、接受抽象几何语言提供了启迪作用;构成主义的“抽象的艺术与工业化世界相结合”的观念为把抽象的几何语言应用到工业产品的设计中指明了道路;风格派艺术语言到了无以比拟的极少主义水平,为进行以机械化生产为基础的产品设计提供了可以从实践上借鉴的形式语言。总之,以上这些反对传统、倡导创新的思想观念对于人们抛弃旧的美学观念的束缚,接受新的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机器语言起到了启迪作用。总的来说,现代派美术所表现出来的反对旧的创作理念、创作方式、创作形式等思想和倡导创造、革新的精神,有助于人们抛弃旧有的产品装饰观念和装饰风格,有助于产品风格走向净化,为产品设计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思想上的启迪。这里要指出的是,虽然各现代派美术流派注重表现“精神”性,但是,这里所指的对于大众产生启迪作用的,不是某一具体现代派作品所蕴含的精神性,而是“反传统的精神”这一现代派美术的出发点。
二、抽象几何语言的影响
画所思是现代派美术的宗旨。从印象派开始,现代派美术就开始表现出了对于主观感觉认可的艺术观念,其形式已表现为对于现实物象的概括:后来的后印象派又在感觉到的印象的基础上消解细节后对物象进行变形处理,其所描绘出的物象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强调:到野兽派,现实物象的还原性已经在画面上不再存在,而只是用创造的图案来表现,也就是说这时候画面抽象物象已经不是通过对于现实事物或者人们对现实事物感觉印象的抽象与概括,它们与现实事物无关,而是完全个人主观创造的图案;到了立体主义者的画面,尚可辨的物象完全不复存在,而是被肢解成了非物象的抽象几何形象:后来的风格派进一步把艺术形象抽象化,它主张采用最少限度的视觉元素――水平线与垂直线和无彩色,通过这些简单语汇的组合,融合一些神秘的思想,来表现和传达宇宙的真实。因此,从画面来看,其作品只是一些点线面和色块的排列。抛开其所要传达的精神性而言,这种艺术作品就连小孩也可以逼真临摹,极大改变了人们对于艺术的看法。这样一来,以前在人们的审美领域中没有一席之地的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点、线、面和色块,经过现代派美术家的创作和推崇,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就成为了“艺术的”。之前,人们为了得到美的产品,把古希腊的、古罗马的、拜占庭等的风格统统拿来,附加在机制产品上,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混乱的折衷主义和因为不适合用机器生产而造成的工艺浪费,甚至由于过分重视产品的装饰风格使产品的使用功能受到损害。现在,有了这种“艺术的”形式语言,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抽象的几何形式语言同时与机器的生产方式相适应,也与当时尤其是未来派崇拜机器
的精神性相吻合。与机器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带来了机制产品丰富的物质性和设计的民主性,抽象的点线面成了艺术语言为它们出现在产品形态上赢得了合法的地位。可以说,新的几何语言的出现,以艺术的手法解决了当时产品设计的造型难题,所以,这种语言完全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产品设计时要借鉴的语言形式。
三、对抽象几何语言崇拜思想的影响
现代派美术是崇尚精神、形式和权威的。蒙德里安的旨在表达“和谐”的油画作品被里特威尔德三维化成了“红蓝椅”,这件被称为椅子的作品,其笔直而倾斜的靠背和坐面,棱角分明的构件轮廓,不合比例的尺寸,应该是不会有人想把它作为坐具来看待的,更不会有人愿意在生活中使用这件日用品,当然,除了好奇之外。在这种推崇抽象形式的情境中,产生了一系列非常“工业”,但并不符合使用功能、不符合人体工学等基本设计原则的产品。虽然没有产生实际被人们广泛实用的产品,但这种把工业形式加到产品上面的夸张做法,对于当时仍处在历史风格、装饰主义状态的产品设计来说是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的。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将实用产品引到“工业”的形态上来,这就为机制产品形态在人们心目中合法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产品设计师身份的影响
一些现代派美术家对于产品设计和设计教育的积极参与,也使现代派美术的一些形式语言很快地被用在产品设计中。如著名的包豪斯设计学校的老师就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现代派美术家。如表现主义画家费宁格和伊顿、从表现派进入到纯粹抽象绘画的保罗・克利、构成派的追随者纳吉和抽象派的代表画家康定斯基等,都曾经是包豪斯的老师,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现代派美术家虽然所属派别不同,但对于抽象艺术语言的推崇与宣传,以及他们在包豪斯的相互交流,使得本来就抽象的形式更加几何化,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些几何化的形式最后成为一种成熟、定型的形式被大批设计者所接受,并借助于包豪斯这一强大的设计教育平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如风格派领袖杜斯伯格曾在包豪斯举办了“风格派艺术演讲会”,他的演讲主要是为推广风格派的重视结构和元素的理念,他所宣传的理性观念与抽象简单的艺术语言使当时侧重于神秘表现的包豪斯教学理念受到启发,从此,包豪斯由表现派走向理性。也从此开始,风格派理性的、秩序的、完全非个人的风格渐渐渗透到包豪斯的办学理念里,尤其对包豪斯的木工厂和金属制品车间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车间所生产的产品尤其强调造型和结构的纯粹性,常常采用平直的基本元素组成整体或主体,其形态体现出了机器的几何性和精确性。此外,“机器美学”最初产生于建筑界,即重视物质性、民主性设计观念的思想首先在建筑界兴起,而当时的建筑师往往同时又参与产品的设计活动,而且家具和日用产品往往被人们视为建筑的其中一部分,这样一来,建筑领域中新出现的建筑观念和美学特征往往会很快影响到产品的设计。自然,对于功能、经济民主化的追求的观念(“机器美学”的主要观念),以及其抛弃传统装饰、简洁、纯净的几何形式也会迅速影响到产品设计。当然,现代产品设计美学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其他的客观原因。如大生产方式带来了机制产品丰富的物质性和设计的民主性,加快了人们对于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几何语言的承认与肯定。物质生活方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层面,谁也不会拒绝物质生活上的进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关键性的发明不断地变成了消费生活中可以利用的东西,人们完全沉浸在享受这些新功能的乐趣中。现代设计者紧紧抓住“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的、理性的、客观的设计方法,创造性地探索出了清晰、抽象、标准的形式,这一形式剥去了传统产品表面繁琐的装饰,象征性地、物质性地与机器时代的批量生产技术相协调,最终为人们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物质秩序。这一秩序是以一种经济的、物质性的形式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当然会得到全世界的认可。现代设计者一直致力于改善全世界范围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努力,并最终借助简洁的抽象形式实现了这一目标,他们的设计体现出了强烈的民主性。柯布西埃曾在《今日装饰艺术》中写道,“当今是一个生产的世界,工业的世界。我们正在致力于寻找一个标准,我们的兴趣是规范,我们正在创造类型的物体。”这里的“类型的物体”就是“形式追随功能”“功能不变,形式就不变”(现代产品设计美学的核心)的产品。确实,在当时的条件下,这种讲求功能、外形简单、经济的物体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而人们的实际需求是设计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因此,这一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美学风格得到普遍的应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许佳,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先驱[J],艺术百家2006,03
[2]呼宇,试论艺术批评和现代派美术欣赏[J],甘肃社会科学2006,02
[3]梁梅,世界现代设计史图录,装饰,1998,01
风格美学设计理念篇3
立体主义诞生于1907年,其代表作品是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们》.立体主义自出现以后便迅速传遍了欧亚大陆.景观设计师受立体主义的影响,他们开始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设计出具有别致的美学风格的景观.当前人们对立体主义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在国际景观设计舞台上对立体主义深有造诣的是荷兰的高伊策.在高伊策带领下的荷兰WEST8事务所在国际景观设计舞台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2荷兰风格派
荷兰风格派本身也对建筑景观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荷兰风格派的创始人有两个,分别是:蒙得里安与杜斯堡.荷兰风风格派立足于荷兰本土特征,从荷兰本土的研究为基础创造出前卫的艺术流派.荷兰风格派是与立体主义相比肩的一个重要流派.荷兰风格派崇尚理性与秩序,在设计过程中更加重视均衡组织的原则.这一点深刻影响着当前景观设计理念.孟德里安与杜斯堡两人的理念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孟德里安看来绘画的基本元素只有红黄蓝基本色彩和黑线,而杜斯堡却着不同的理念.荷兰风格派在当今景观设计中有着重要影响.荷兰风格派本身的几何特征在景观设计领域中得到了直观体现.
3表现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与荷兰风格学派和立体主义不同,表现主义更加注重于人物内心精神与内心世界的表达.表现主义在德国有较大的发展.桥社的创建是表现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表现主义认为艺术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景观的外在特征而在于内心情感.因此表现主义主张在绘画中表现出个人的情感.表现主义对德国许多景观设计师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纷纷按照表现主义的原则来设计,在这些众多的景观设计作品中,犹太人博物馆就是其中经典代表作.犹太人博物馆一个最大特征就是不规则穿插的线性和具有强烈冲突感的铺装.这两个特征不仅体现出了犹太人博物馆外在风貌,同时更深刻地体现出了犹太人在战争中的苦难遭遇.此外在博物馆周围都种植着郁郁葱葱的植物,这些生机勃勃的植物象征着犹太人希冀和平的强烈渴望.犹太人博物馆是经典的景观设计,博物馆是表现主义的典型表现.由此可以看见,现代美术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4超现实主义
关于超现实主义这个美学流派至今仍然存在着较大争议.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出生于俄国的夏加尔.夏加尔本人深受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仔细观察他的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些美学流派对他的影响.夏加尔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能给人以亲密感,但同时又使得观众感到神秘遥远.超现实主义对景观设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超现实主义那种亲密又遥远,现实又梦幻地风格吸引了不少景观设计师,这些景观设计师创建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超现实主义在多年的发展中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对超现实主义的理解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当下环境下景观设计能否取得进步关键在于能否激发超现实主义的活力.
5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是现代美术学流派中又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未来主义本身其实是一场文艺革命.未来主义发轫于文学,最终影响到美术直至景观设计.相比于其他流派未来主义更加强调生活节奏,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运动感与速度感被前所未有地表现出来.未来主义对人们的生活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使得人们开始应用一种新的理念来观察事物,人们对机械、对速度的感觉发生了重要变化.当今未来主义在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表现主要体现在千禧年公园这一经典型的作品中.千禧年公园本身充分体现出了动感.与其他作品不同,千禧年公园体现出了前卫的景观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与未来主义提倡的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千禧年公园是当前景观设计中对未来主义精神的延续.未来主义本身仍然以不同形式影响着景观设计.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中要想取得不断进步就必须要加强对未来主义的研究.未来主义体现了伟大的人文精神,加强对未来主义的研究,挖掘出未来主义的人文精神是做好景观设计的必然要求.
6大众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大众文化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用世俗影响拼贴的形式来展现出强烈的美学特质.大众文化主要是运用拼贴手法来把日常生活中的产品,世俗影响引入到景观设计中.大众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改变一向呆板,怀旧的审情结.大众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复制、粘贴、拼贴和挪用.大众文化能够使得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重新焕发应有的生机.大众文化能够把最平凡的事物表现的最为经典.当前大众文化对景观设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大众文化对景观设计影响深远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亚特兰大里约购物中心.该购物中心表面上看上去会觉得并无新奇之处,但是当我们仔细考察这些建筑物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该建筑物也具有不同的特质.亚特兰大里约购物中心通过廉价塑料与涂料来进行建设,这些材料看上去虽然朴实,但是却能给我们以清新的感觉.
7大地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风格美学设计理念篇4
关键词: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
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是传统文化复兴的产物,也是中国民族意识日益复苏背景下的产物。室内设计师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本土意识越来越强烈,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探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研究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对促进中国本土化室内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及意义
1.1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内涵
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内涵侧重在“新”与“中式”。“新”是相对于“旧”而言,从时间角度来看,“新”明确了新中式室内设计的时间范畴,它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这体现出新中式室内设计在纵向设计上的深度,新中式室内设计具有极大的开拓性和前瞻性;从设计风格来说,“新”既是一种继承,更是一种创造。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不是对传统的复制,也不是对现代的临摹,而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基于当前国民文化、心理、审美、情感等营造出的室内环境。“中式”是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重要内涵,它规定了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本质属性,它以“中国味”为设计的主元素,主格调,无论是从外在表现形式还是在内涵上,都体现出“中国风”元素。概言之,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内涵在于继承与创新,它以继承中式风格为基础,但是又不拘泥于传统,它极大地折射出中国元素,体现出中国味道;但是新又赋予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以新的内涵,它是中国风格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向世界展示出中国人独特的室内设计个性,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个性背景下的新探索与新实践。
1.2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意义
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格调意义与时代意义。格调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属性,它体现出新中式室内设计的艺术品格与设计者的思想情操,是设计者综合素养的体现。在室内设计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显示出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同时也折射出国人的现代生活态度,追求优雅,崇尚庄重,同时又不乏时代感;从时代意义来分析,它体现出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折射出现代人的生活态度。新中式室内设计既尊重室内设计的一般规律,又注重室内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性,有机融合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营造出符合国情、又彰显个性的室内设计意境,带给国人以文化、思想、情感的归属感,在文化交互频繁的今天,对于重塑国人“中国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2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思考
2.1体现民族文化认同感
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要体现民族文化认同感,因为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本身就是基于国人民族意识日益觉醒。在长期的室内设计实践中,室内设计风格更多地被外来文化、外来设计风格所俘虏,丧失了自身设计的风格。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国力大幅度提升时代背景下,国人民族意识被唤醒,尤其是中国举办的奥运会,激起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中国元素的魅力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室内设计风格要进一步体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帮助国人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回归,从传统复制设计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
2.2融入时代人文因素
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新”,这就需要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要融入时代人文因素。当前人们的家居理念实现新的重塑,从注重功能性向注重功能、环保、生态等转变,建立起具有时代特色、富有时代人文因素的新理念。这就需要新中式室内设计能够关注室内设计的人文因素,体现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更注重人文性,从而形成既遵循室内设计科学又富有审美个性的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
2.3渗透现代技术因素
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新”不仅在于设计理念之新、风格之新,还在于设计技术之新。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要充分展示现代科技在设计中的运用,包括新材料、新技术等,进一步提升设计者的设计能力、设计理念,从而丰富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表现手段,更好地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实现最优化设计表达,实现新技术在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落地生根,成为一种现实,而不是停留在“技术”层面。
2.4关注现代审美意识转变
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发展与人们审美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要体现人们现代审美意识的转变,尤其是人们多元化审美需求。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要将艺术风格要注重设计的的文化内涵,从传统的追求形式美,向注重设计风格的内涵发展;要凸显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美学价值,室内设计不仅要考量设计的功能性,还要关注设计风格是否带给人们美感享受;最后要将新中式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等有机融合起来,形成和谐的、统一的意境,以极大的包容性凸显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多样性。总之,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研究对推动我国室内设计风格的多元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设计者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动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路径,不断丰富新中式室内设计风格的内涵,促进我国设计艺术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炳华.浅析新中式风格与现代室内设计[J].艺术科技,2014(01):98~99.
风格美学设计理念篇5
关键词:汽车;形式;造型艺术;美学风格
1.汽车的产生
卡尔·奔驰[Karl·Benz](1884—1929)——现代汽车工业先驱之一,人称“汽车之父”。1885年10月,他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油汽车;1886年1月26日,他又取得汽车发明的专利权,德国人便把1886年称为汽车诞生年,从此汽车作为一种工业产品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2.汽车的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汽车形式与功能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的设计美学风格,可将汽车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七个时期:
(1)汽车产生阶段(1885—1900);
(2)汽车发展阶段(1901—1915);
(3)汽车制造日趋成熟阶段(1916—1929);
(4)汽车引擎设计突破性发展时期(1930—1951);
(5)喷气式时代(1952—1964);
(6)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1965—1979);
(7)汽车式样的多样化时期(1980—)。
2.1汽车产生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885—1900)
在汽车产生阶段,设计师仅仅专注于技术层面的设计,设计仅仅是为了满足汽车的技术实现功能,是一种技术上的探索与发明,是完全向功能技术设计的“一边倒”设计,造型艺术则处于从属地位,是一种功能压倒形式的设计。尽管如此,汽车作为一件伟大工业产品的诞生,其本身就符合一种理性的、严谨的美学风格——机械美学风格。
1885年奔驰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在形式上给人的感觉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三轮马车。奔驰所注重的是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功能实现与制造技术之间的协调关系,主要是从功能、技术层面去考虑设计,在美学风格上则没有什么明显的痕迹,甚至根本没有加以考虑。一眼看去,该车只有一种机械加工所处理过的痕迹,符合机械美学风格。
1894年的BenzVelo只是将三轮改进成了四轮,虽然车身加装了翼子板,但在形式风格上却没有任何改变。这时的汽车只是一个粗糙的工业产品,还没有关于美学风格的设计理念。这时的发明家(也是设计师)认为将三轮运行方式改为四轮运行方式要远远强过纯形式上的改进,机械风格依然处于垄断地位。换言之,1885—1894年之间的汽车设计还是一种纯技术性的、功能性的探索,属于一种纯机械的美学风格,而且这种风格一直持续到了1900年前后。
2.2汽车发展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901—1915)
19011915年间,随着流水线生产方式的问世,汽车实现了小批量化生产。设计师开始注重汽车的局部装饰,在车的前脸使用了铝板、镏金板等质感较强的装饰性材料,使得该时期的汽车看上去装饰性很强,符合当时“新艺术运动”的流行趋势和趣味喜好,是一种注重局部装饰的装饰风格。
1900年产的MercedesBenz一改过去的“机械式样”,给人一种全新的面貌:发动机前置,就着发动机形状因地制宜地加装了一个发动机车罩;前脸安装了圆圆的前大灯,形式上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轮毂不再用圆钢条直接交织而成,而转向采用铸造成型的具有平面装饰韵味的轮毂,增加了车轮的形式美感;车轮上面的翼子板不再是一块简单的铁板,而是根据车轮和传动齿轮的位置,精心设计的圆弧形,这对整车有很好的装饰性;车座上增添了扶手和靠背,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905年产的MicheltouringCar与前者在整体形式上并无大的改变,但前脸、座椅、方向盘等局部装饰却远远超过了前者:车灯采用了镀金处理;前脸的通风栅栏周围镶嵌上了金黄的装饰性镶条;轮毂经过镀金处理,边缘喷上了鲜艳的红漆;车身也喷涂为鲜艳的蓝色,增添了该车的视觉美感,是一种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
1914年产的Ford-T小汽车在前脸、驾驶台、座椅等局部继承了这个时期的设计特点——细节装饰。繁琐的装饰是这个时期的最大趣味,甚至是这个时期审美的标准。尽管车身仍然是马车造型,但翼子板已开始采用整体连贯的弧型设计,车身的形式感得到了增强,造型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汽车发展阶段的汽车虽然在局部形式上有了些细微的改变与突破,但就整体形式而言,还是比较呆板。设计师只是通过增强汽车局部的装饰来美化车体,花哨的装饰成了这个时期汽车的“标准配置”,仿佛花哨的装饰就是美、就是时尚、就是真理。1915年左右“装饰风格”逐渐被“反装饰风格”所取代,从而沦为文化化石,被岁月所掩埋。
2.3汽车制造日趋成熟阶段的设计美学风格(1916—1929)
汽车加工制造在这个时期已日趋成熟,汽车零部件基本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拥有汽车,汽车的造型逐渐成为汽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前被奉为时髦的装饰,在此时被坚决反对,取而代之的是追求一种整体的形式美。
在1916年生产的PorscheTurbo车身上,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大量的细节装饰——前脸没有了金色的装饰性镶条,没有了夸张的前大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只有进气和散热功能的通风栅栏;翼子板、座椅以及方向盘周围也都没有任何装饰;每个零部件的存在都只是为了满足某种功能,整个车身都旨在突出“功能主义”,是一种反装饰风格。
在1919年产的Ballot身上,我们能明显地发现它和以前的车身有了很大的区别:
⑴以前的车头与车身在分布和衔接上是不统一的,缺乏整体感,而该车在设计上将车头和车身融为一体,已经开始注重整体造型,造型已成为了汽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⑵车身在色彩上采用了偏灰的色彩,不再像“装饰风格”时期那样偏好于鲜艳、明快的色彩。
⑶整车仍然找不到任何装饰,在设计上继承了这个时期的反装饰风格。
反装饰风格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渐渐地走向了低谷。从1928年生产的MercedesBenz汽车身上可以看出,该车的车身尽管符合这个时期的整体性特征,但在轮毂和前脸部分又开始出现细节装饰,整车充满了十多年前的那种装饰韵味。该车的出现,宣告了反装饰风格时期的结束。
2.4汽车引擎设计突破性发展时期(1930—1951)的设计美学风格
汽车引擎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汽车造型艺术的突飞猛进,汽车设计开始追求一种动感美,速度美,开始以空前的热情重视外修造型。此时外形具有流畅线条的汽车便被认为就是好的设计,“流线型风格”开始席卷全球。
1930年产的Ford-A型汽车,外形已与以前的箱型车迥然不同,它具有新颖的车身,前后翼子板、驾驶舱都呈圆弧形,就如一只甲虫。通过与以前的车身作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该车有以下特点:
1)车头、车身和车尾完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整车具有一种流畅的线条,从头部一直蜿蜒到尾部。
3)整车没有棱角分明的地方,任何面与面的相交处都力求一种圆滑、柔和的过渡。
1951年产MercedesBenz300在前脸和翼子板的设计上都采用圆弧型设计,使用内置式车灯,增强了车灯与前脸的融合性,使得前脸线条更加优美流畅。该车圆滑的前脸,柔美的车身,流畅的线条无处不体现了流线型风格所具有的特点。
由于流线型轿车在车内空间的利用方面有很大缺陷,在20世纪50年代,一种类似船形,带有引擎舱、乘员舱和行李舱的汽车逐渐代替了流线型风格的汽车,成为了时代的新宠。
2.5喷气式时代(1952—1964)的设计美学风格
随着喷气式时代的来临,汽车设计开始趋向在车后加上大大的尾翼,追求一种与飞机形式有紧密联系的风格。这种对有机形式比较重视的设计风格被称为有机风格,也就是一种更加注重富于雕塑表现味道的风格,这种风格慢慢地取代了流线型风格的统治地位,成为了设计美学风格的新标准。该时期的汽车造型有两大特色:一是车身的防撞设计;一是尾翼的流行。
在1953年的MercedesBenz180车上可以看到,流线型时期前脸和引擎盖所特有的夸张的流畅线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练的近乎平板的引擎盖和简洁的圆弧车灯;车身最大特点就是简洁明快,而且驾驶室空间比以前更大了;车的裙边外侧有了比较显眼的防撞保险杠;车侧身有两道仿佛特意雕刻出来的外凸有机形,属于一款典型的有机风格设计作品。
1960年产的Lincoln车,其整体造型就犹如用刻刀镌刻出来一般,有种简练的形式美,车身两侧也和前面两部汽车一样,有一刚劲的外凸有机形,行李舱上面有一对尾翼,整体形式非常接近机造型,是对喷气时代的一种具体反映。
20世纪60年代中期,喷气式飞机不再为人们所好奇,时代再次把有机风格遗忘,而将趣味投向了新的设计风格。
2.6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1965—1979)的设计美学风格
在汽车式样的个性化时期,受当时“波普”运动的影响,新奇、古怪、独具个性的造型赢得了消费者青睐,以甲虫为原形设计的小型汽车大为流行。汽车的造型艺术属于一种追求独特形式美感的波普风格。
1965年产的Corvette汽车造型比较奇特,车体较以前小了许多;车尾也不再有尾翼;前端的防撞杆也较以前隐蔽;车身两侧没有了外凸有机形。整车在风格上有了一种夸张而新颖的变化——即注重整体形式而不拘泥于局部刻画,美学风格上属于波普风格。
1975年产的Chevette汽车在形式上也是仿甲壳虫造型:两个前大灯就犹如两个眼睛;车体表面比较小巧、硬朗,形式感强烈;车身线条从圆滑走向了棱角,从柔和走向了硬朗,车灯从圆形变为了矩形……在造型艺术上一如既往地继承了追求形式主义的波普风格。
1979年产的通用Buick在整体形式上较以前有了大的改变,车身体积又开始出现长、大、宽的特征,车身风格抛弃了以小巧的甲虫为原型的波普风格,而转向采用硬朗、理性的造型风格,形式主义从此宣告结束。
该时期的汽车设计比较注重车的整体形式,外形大都取材于甲虫造型,汽车的形式非常丰富生动,具有美感。这种片面地强调汽车形式的设计风格虽然在形式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它同时也降低了汽车内部空间使用的有效性,因而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2.7汽车式样的多样化时期(1980—)的设计美学风格
从20世纪80年代起,汽车销售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形式成为了竞争的关键,各种风格的汽车式样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以一浪高于一浪的趋势淹没了整个世界,造型艺术已经完全沦为一种有力的促销手段。而对其设计美学风格来讲,则主要有以下四个:
(1)极简主义风格
LexusLF-A概念车就属于典型的极简主义风格,这种风格所追求的是一种简洁干练的外型,一种在整体形式上能取得高度协调的统一,倡导“简洁便是美”的设计理念。
(2)仿生风格
生物的外形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具有神奇而美丽的形式,把生物的形式应用到了汽车设计中能取得一种奇特的效果,能赋予汽车某种生物的灵性。Beetle是大众的一款经典轿车,其外形就像一只栩栩如生的甲虫,属于典型的仿生风格。
(3)雕刻风格
希腊雕塑分为两种风格:崇高伟大风格,即一种表现伟大、静穆、神圣、崇高的风格形式;优美典雅风格,即一种表现优美、典雅的风格形式。在现代的汽车设计中,这两种风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崇高伟大风格表现的是一种伟大、静穆、神圣、崇高的美,如果把这种风格融入到汽车设计中,便能使这些车具有一种神圣庄重、雄浑有力的形式感,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审美的功能性。ChevroletCamaro概念车通过坚实、健美、有力的车身线条,凹凸有序的块面关系,传达出一种庄重、雄浑、彪悍的气质。
其次,优美典雅风格是借助车体外形上灵动的线条,或是优美的弧线和曲面来得以体现,突显出一种优美典雅的外形气质,这种风格大量地被用在了轿车和跑车的造型艺术上。PorscheCarreraGT的车身就是由优美的弧线和曲面所构成,具有一种优美典雅的特质。
(4)高科技风格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设计也出现了一种倾向于表现科技,体现未来的风格,即:高科技风格。这种美学风格不但吸取了雕刻风格的优点,而且在外观上还具有强烈的未来气息和高科技韵味。AudiRSQ概念车就属于典型的高科技风格,该车在形式上吸取了优美典雅风格的精髓,加上概念化的夸张外形、银灰的色彩搭配,整车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未来气息和高科技韵味。
在近二十多年间,尽管汽车的美学风格是复杂多样的,但就汽车设计中的美学理念来说,却是有史以来被应用得最为成功的。
3.汽车设计美学风格的总结及未来发展
夏尔·巴托[CharlesBatteux],(1713—1780)将艺术分为三种,即:美的艺术、机械的艺术、居中的艺术。对于汽车设计来说,它既不完全属于“美的艺术”,也不完全属于“机械的艺术”,而应该属于“居中的艺术”,也就是说,汽车设计的本质是要做到技术与艺术的最佳平衡。从汽车发展所经历的七大阶段性美学风格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汽车造型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也发生了以下复杂的变化过程:技术>艺术,技术≥艺术,甚至技术≤艺术。从机械美学风格,装饰风格,反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新有机风格,波普风格到如今的极简主义风格、仿生风格、雕刻风格以及高科技风格,都直接反映出了各个时期设计师对这种平衡关系的理解。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汽车设计也从未停下过前进的步伐。汽车的设计美学风格也在不断地演变,也在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就汽车的设计美学风格来讲,雕刻风格、仿生风格以及高科技风格仍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刘世恺.汽车发展史话[M].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2005年7月版.
[2]王受之.世界现代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02年版.
[3][德]Dr.HarryNiemann.百年奔驰[M].朱华,电子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年11月版.
[4][英]贡布里希(E·H·Gombrich).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2003年版.
风格美学设计理念篇6
这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重工业的迅速崛起、现代科学技术广泛传播与发展。电力、金属、化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传统艺术中的再现和模仿产生了现代主义的特征,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设计理念再一次的发生了转变,建筑业首次把铁用在了房屋结构上。这一时期的审美仍然没有脱离权势、财富、地位的象征要求,复古思潮仍是社会审美的主流。但是新技术的进步无法阻挡,传统审美意识收到了极大的冲击,新锐艺术家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对后世的设计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古典美学迎来了最后的辉煌,随着旧形而上学的衰落,艺术领域的审美也发生了裂变。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走上了对立的道路,现实主义向自然主义发展,而浪漫主义进行了极端化的唯美主义蜕变。自然主义讲求的是从物体和现象出发,给人一种感受事物本质情怀和开放本性的表达,是一种抛却了审美的审美。唯美主义则是纯粹的观念,展现了对艺术的崇拜,是一种为了艺术而艺术的理念,主张形式就是内容。这一时期追求自然和纹样的哥特式风格大为兴起,讲求简单、朴素和实用功能,反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铺张、奢华,在平面装饰设计上,采用了卷草、花卉、鸟类等大自然主题作为装饰的母题。但是这一时期的设计理念仍然没有触摸到现代设计的主要问题,即在工业化的基础上,生产符合现代审美理念的产品。
二、二战时期的审美一室内设计
这一时期战争对于室内设计的影响十分巨大,艺术设计的中心有欧洲转向了美国。ArtDeco产生并兴起,成为了20世纪最成功的装饰风格。ArtDeco的风格是现代主义艺术风格诞生的一个过度形态,具有丰富的色彩和奢华的材料,以及商业化的艺术,包容性十分的强。这一时期是一个传统生活方式再也无法维持下去的时期,人类社会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艺术家开始改变审美观念和生活模式来适应工业化的需求。所以这一时期的审美观念很难统一,因为每个人都在探索现代社会的风格,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同样,这一时期的审美理念也最终走向统一,在不同风格艺术创作的情况下,心理真实、否定内容对形势有决定作用的理念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特征。室内设计的现代化特征愈加明显,首先,功能主义原则得到了体现,对于室内设计的本质和功能进行了再定义与明确,代表流派是美国的芝加哥流派;其次,随着人们对于世界认识的深入,空间、时间这一概念被提了出来,审美不在限制于特定对象的参照,而是有了生命力的流动,展现了时间的流动性;
三、二战后的审美与室内设计
这一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消费主义和大众审美的兴起。这一阶段,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大众的审美理念得到了宣泄,对精英主义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文化产品日益的商业化,消费者欲求成为了这一时期的审美主导。但是,消费者始终处于被领导的地位,思想受到设计风格和“时尚”的左右。这一时期,产生了对整个社会有重大影响的波普文化。波普文化反对现代主义无视群众的精英艺术,把美学、艺术、设计带入了现实生活,发挥各种生活元素的作用。第二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样化的审美需求不断被挖掘,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他非西方文化的巨大价值,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重新成为了设计师的参考因素。室内设计的风格出现了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地域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的理念。室内空间的设计上,多层次的空间组织方法和多元化的空间结构被人们所重视,在手法上运用了延伸、过度、包容、渗透等多种形式,应在多层空间的效果。室内装饰上,色彩、采光、艺术形态、装饰界面等更加的重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意识,进行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的多重融合。这一时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设计中有了大量的体现,设计师更加的注重细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小到插座、大到墙壁都体现了美感和实用主义,同时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把文化符号内化进空间环境。
四、结语
-
护士节活动总结范文
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用无微不至的护理换来了患者的康复,她们的工作平凡、枯燥、劳累,却无比神圣——她们被称为;白衣天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节活动总结..
-
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听课学习、参与教研活动、看自习、批改作业等,真正感受如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支教实习工作总结..
-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食品是维系生命健康持续的首需物资,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彩阳光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和家长朋友们更加了解和重视食品安全,在本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各教研组根据..
-
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英语老师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有所思,思有所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书香世界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英语老师..
-
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加强行业作风整治,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
-
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了及时了解新教师课堂的真实状态,帮助新教师更好的规范教学,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
-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以落实学共体理念、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为抓手,以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深入推进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建设。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
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整理16篇)
15.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五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一百个励志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叫《行行出状元》。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状元,他..
-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6篇)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篇1“1份关爱”:疾病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据调查,南丰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5950人,几乎达到建档立卡
-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6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篇1一、农村文化发展基本情况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