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概论(6篇)

daniel 0 2025-09-16

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概论篇1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金融市场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说明虚拟经济在我国已经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并且在将来一段时期内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正确地界定虚拟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趋势,探索虚拟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经济在加入WTO后尽快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非常有现实意义。

一、虚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分析

虚拟经济是一个现实,是总体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个现象。马克思关于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初级阶段的论述非常精辟。货币的功能主要是价值尺度、流通和支付手段;但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支付环节和实物环节发生了分离,货币经历了信用化、资本化的进程。从实质上讲,其属性利功能己发生了变化,它具有与实物或实体经济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两重性。实体经济突然成了货币信用的天然载体。

两者一旦分离,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就逐步超越实体经济的限制形成了全新的状态和运作体系。虚拟经济的发展便突飞猛进。经济发展到规模化和产业化以后,资本积累和生产集中成了生产力的内在需求,资本市场便以资金集中的体系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货币转换为股票、债券等各种有价证券。它是货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信用化,使以资金利资本流动为代表的金融业对与实体经济超越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航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化金融市场形成提供了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战以后,世界货币体系几经变动,使得金融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日趋扩大。

该体系的发展源于实体经济,但己大大地超出了后者,并且,体系的运作规律也部分地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限制,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操纵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如何认识这种背离,使之更好地为我所用,也许是我们对虚拟经济最本质和最具实践意义的理解。

二、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

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会后提出了虚拟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中的闲置货币变成了可以产生利息的资本。第二个阶段则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将人们手中闲置的货币借入,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用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是人们手中的存款凭证有价证券也就是虚拟资本。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跨国进行交易。

以上的阶段论客观地描述了虚拟经济发展的过程,对人们把握虚拟经济的运行趋势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三、何为我国所提倡和追求的虚拟经济

当前,在西方“虚拟经济”一词往往是指电子商务等“网上经济”活动。

国内一些学者也赞同这一概念,以有形、无形来确定和划分实物和虚拟两种经济形态。电子商务的兴起作为一种新的重大的经济现象,其本质也是经济活动信用化的表现。

十六大以来,我国学界关于虚拟经济的争论很多,大多集中在虚拟经济的界定上。关于虚拟经济代表性的论述围绕着信用制度展开,认为虚拟经济的内涵是信用制度膨胀下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偏离的那一部分形态,不能将建立在信用化制度下的全部金融活动视为虚拟经济。有学者认为:虚拟经济是指信用膨胀形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中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联系的金融交易活动。上述界定本身并没有经济学理论上的含义,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经济现象的描述,这种观点比较接近主流观点。国内还有一种观点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来划分,把非物质生产活动统统视为虚拟经济。这一划分引出了关于价值和财富创造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在认识虚拟经济的本质上很有帮助,但是并未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论及虚拟经济的具体运用。关于虚拟经济,我国的资本市场运作体系不完善,社会闲散资金投资渠道缺乏,风险投资进入和退出架构尚未具雏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必要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中介服务组织极度不发达。只有以这些事实为基础出发点,才能论及虚拟经济的实质和其重要性。

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概论篇2

关键词:虚拟水;虚拟水贸易;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010-04

“虚拟水”这个概念是英国伦敦大学教授TonyAllan在非洲研究学院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的,表明虚拟水是生产商品或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它以“无形”的形式寄存在产品和服务中,与实体水相对应[1]。1996年,TonyAllan教授正式定义了虚拟水的概念[2]。目前,虚拟水概念有两个实际方面的应用:虚拟水贸易和虚拟水消费[3]。虚拟水概念的提出,为人们水资源保护和水资源安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后来陆续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虚拟水贸易”这一概念。虚拟水贸易可以发生在国家之间、洲际之间也可以应用在当地或者河流盆地之间[4]。其最直接的积极效果是有利于进口国家和地区节约水资源[5]。国内对于虚拟水贸易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进出口贸易的方式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研究方向包括虚拟水产品的量化、虚拟水战略与粮食安全、虚拟水贸易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以及虚拟水贸易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应用等[6]。

一、虚拟水贸易的理论基础

(一)资源替论

资源替论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基本原理之一。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技术进步的意义是实现资源替代。从广义上理解,“资源替代”意味着在生产规模扩大当中,外部的资源替代自身资源、较高层次的资源取代较低层次的资源所起的作用(姚志君,2004)[7]。一般认为,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但就区域或者国家个体来说,水作为一种资源同样具有可替代性,一方面,缺水地区可以通过跨地区调水,用其他地区的水资源来替代本地区的水资源,更高层次上,缺水地区可以通过虚拟水贸易直接获得需要用水资源进行生产的产品,从而替代参与生产的那部分水资源。事实上,这种替代已不再是资源本身的替代,而是资源功能的替代(刘宝勤等,2006)[8]。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属于国际贸易理论的范畴,是以A.斯密的绝对成本论为基础,以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为核心,经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的补充和完善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马惠兰,2004)[9]。该理论认为,各国或区域在要素禀赋上存在的差异,使得生产投入要素价格也存在差异,进而用导致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差异来解释了国际或区域比较优势的差异。虚拟水贸易的实质就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10]。当虚拟水贸易的合法性在经济理论方面受到质疑的时候,ReimerJeffreyJ.通过澄清误区和开发新方案使得虚拟水贸易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1]。虚拟水贸易是同国际贸易相伴相生的,将这一理论应用到我国,可以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保障水资源安全提供一个新思路[12]。

二、虚拟水贸易研究的意义及其与生态的关系

(一)虚拟水贸易研究是保障水资源和粮食安全的需要

虚拟水贸易旨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向另一国家或者地区购买水资源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粮食但不限于粮食,从而保障粮食安全[1]。RobertoRosonandMartinaSartori运用虚拟水理论对地中海地区水资源安全做了分析[13]。TalebM.Abu-Sharar在约旦地区,分析了虚拟水在水资源管理的作用,特别指出,继续进口粮食是缓解粮食紧缺和节约水资源的有效途径[14]。

未来三十年中国将面临新增粮食需求1.4亿~2亿吨的巨大压力,如何保证粮食供给和保障粮食安全,成为摆在面前的大事。马静、汪党献等通过研究提出,虚拟水战略可作为跨流域调水的补充,在保障缺水地区水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5]。鲁仕宝、黄强等通过运用虚拟水理论对缺水地区进行研究,提出虚拟水可以作为一种调节手段,增加缺水地区的水供给,保障水安全和粮食安全[16]。对于水资源贫乏的国家,张志强、程国栋通过研究发现,进口虚拟水可以减轻本国水资源的压力,提出虚拟水是一项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作为保障水资源安全采用的战略工具[17]。在虚拟水和环境效益方面,张雄化(2015)通过测算发现,虚拟水进口越多的地区环境效益越差,提出要国内蓝水战略和国际虚拟水战略并行[18]。朱启荣(2014)[19]基于虚拟水贸易理论,利用2010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与44个行业数据,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虚拟水强度、进出口结构、外贸中的虚拟水流量与调整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节水效应及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整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能够产生巨大的节水效益。

(二)虚拟水贸易与生态的关系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知道,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利用其比较优势出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是有利可图的,但是如果过度开发水资源,对于虚拟水出口国的环境生态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比如美国奥加拉拉蓄水层,它的地下水抽取率远远高于自然补给率,超过90%的地下水灌溉了美国至少1/15的农田[20]。如果长期保持地下水抽取率高于自然补给率,蓄水层就会面临枯竭的危险,反过来蓄水层的枯竭会使地表水流量减少甚至枯竭。虚拟水贸易加剧了缺水地区的用水压力;水资源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漏斗,海水倒灌;影响土地的利用结构,导致土地沙漠化;挤占生态用水,影响生物多样性(夏汉林、刘渝,2014)[21]。王海兰、牛晓耕等通过研究发现,传统水资源配置手段只能缓解水资源的供求矛盾,不但不能从根本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还可能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虚拟水贸易,就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必然选择[22]。在生态环境的约束下,发展虚拟水贸易是发展生态农业、合理配置水资源以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的新思路(任海军、陈立梅,2010)[23]。严立冬、屈志光等(2011)通过运用“虚拟水”理论与“粮―水”协调度,分析了国内农业虚拟水区域间流动格局,提出了虚拟水生态资本权益补偿的水资源区域管理政策,通过“区域虚拟关税”模型的建构,对区域虚拟水生态资本权益补偿问题进行了探讨[24]。蒋雅真、毛显强等(2015)[25]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潜力的进口贸易部门进行辨析,发现货物进口贸易对缓解中国资源环境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合理地扩大进口,优化进口贸易结构,能进一步发挥进口贸易规避国内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要作用。

三、国内对虚拟水贸易的主要研究方向

国内现在对于虚拟水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缺水地区的省际虚拟水贸易研究和虚拟水贸易影响因子的研究。黄敏等(2016)[26]通过投入产出及IO-SDA等方法分解分析变化的影响,发现真实用水系数和真实中间投入技术是虚拟水贸易变化的主要负向因素,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在不同部门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直接用水系数和中间投入技术分解出的结构效应都不明显,中间投入进口比率效应也不明显。王红瑞等(2007)通过对各类农作物历年的虚拟水含量及其结构变化的研究,再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对北京农业虚拟水贸易进行了计算分析后发现,近年来,北京地区粮食作物虚拟水总量持续减少,经济作物虚拟水总量却呈上升趋势[27]。张宏伟、夏冰等(2011)等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分析比较了2007年我国第一二产业中各行业水资源的直接消耗、完全消耗和间接消耗,研究我国各行业间水资源消耗的间接拉动,发现农业和基础工业是主要的用水来源,减少消费端的物质消费是减少资源消耗的最终途径,仅仅考虑调整产业结构只是将资源消耗大的行业进行了区位上的转移[28]。马超等(2011)基于虚拟水战略视角,对2005―2009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我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依然存在较大逆差,由此决定了虚拟水净进口量的逐年增加,金融危机导致农产品贸易的内部结构发生了一定改变,而从贸易品种来看,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依然较为单一[29]。

四、虚拟水贸易中虚拟水含量的定量计算

虚拟水贸易最初用于对农产品的定量计算。农作物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思路基本都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彭曼公式,大多在这一公式基础上进行计算。目前对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ChapagainandHeokstra提出的研究不同产品生产树的方法(Chapagain,2003)[30],另一种是Zimmer和Renault基于对不同产品类型如农产品、工业品、畜产品等进行区分的计算方法(Zimmer,2003)[31]。国际上投入产出法被较早运用在虚拟水贸易研究中,比如Velazquez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西班牙Andalusia地区分部门的直接和间接虚拟水消费,指出了虚拟水消费最多的部门[32~33],他还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该地区的虚拟水贸易状况,发现每年90%的水资源消费来源于农业,超过50%的农业虚拟水出口,据此提出要减少该地区的农产品虚拟水出口[34]。我国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是在引进国际上主要计算方法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上述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中都不同程度地计算了所研究地区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程国栋、龙爱华、张敦强等众多学者对农产品中虚拟水的含量进行了计算,并扩展到动物产品和工业品等领域。高秋杰等(2011)对林产品中的虚拟水含量进行了测度[35],项学敏等人(2006)对工业产品中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工业品的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36]。周姣、史安娜(2008)提出了改进的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的计算方法:将新鲜水资源使用量和废水排放量纳入国民经济行业价值型,把传统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和水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描述相结合。这样不仅计算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虚拟新鲜水”,同时计算了“虚拟废水”对生产地或国家的环境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37]。

五、未来研究展望

在过去的发展阶段里,虚拟水理论获得了较快程度的发展,但还不算完善。目前国内外对于虚拟水和虚拟水贸易的研究,重心都放在农产业领域和虚拟水贸易影响因子的测算上,完善的数据共享体系尚未建立,这都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我国的虚拟水贸易研究起步晚,目前还不完善,未来中国虚拟水贸易的研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第一,建立虚拟水量量化模型,制度化规范化虚拟水管理;第二,建立虚拟水长效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T.Allan.Fortunatelytherearesubstitutesforwaterotherwiseourhydro-politicalfutureswouldbeimpossible[G]//PrioritiesforWaterResourcesAllocationandMa,London:ODA,1993:13-26.

[2]T.Allan,KarshenasM.ManagingEnvironmentalCapital:TheCaseofWaterinIsael,Jordan[R].theWestBankandGaza,1947―1995,inAllan,J.A&CourtJ.H.(Eds.)Water,PeaceandtheMiddleEast:NegotiatingResourcesintheJordanBasin.I.B.TaurusPublishers:London,1996:124-154.

[3]HoekstrA.Y.Valuewater:Anintroduction[A].InHoekstraAY.VirtualWaterTradeProceedingoftheInternationalExpertMeetingonVirtualWaterTrade[C]//ValueofwaterresearchreportseriesNo12.UNESCO-IHE.DelfttheNetherlands,2003.

[4]WorldWaterCouncilE-ConferenceSynthesisVirtualWatertrade-ConsciousChoices[R].SynthesisWWCPublic,2004,(2):6.

[5]Chapagain,A.K.andHoekstra,A.Y.andSavenije.H.G..Savingwatertroughglobaltrade.ValueofWaterResearchReportSeriesNo.17[C]//Netherlands,Delft:UNESCO-IHEInstituteforWaterEducation,2005.

[6]赵旭,杨志峰,陈彬.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的中国虚拟水贸易及消费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2):286-294.

[7]姚治君,高迎春,苏人琼,等.缺水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替代与农业发展――以津京唐地区为例[J].资源科学,2004,(2):54-61.

[8]刘宝勤,封志明,姚治君.虚拟水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J].资源科学,2006,(1):120-127.

[9]马惠兰.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4):246-250.

[10]TurtonA.R.SouthernAfricanHydropolitics.DevelopmentTrajectoriesofZambeziBasinStatesandSouthAfrica.MEWREWOccasionalPaperNO.7.WaterIssuesStudyGroup,SchoolofOrientalAndAfricanStudies(SOAS),UniversityofLondon.OriginallyPresentedAtthesecondSouthernAfricanWaterandWastewaterConference[M].97.15-19September1997.Harare,Zimbabwe,1997:78-85.

[11]RimerJ.J.Ontheeconomicofvirtualwatertrade[J].EcologicalEconomic,2012,(75):135-139.

[12]孙克.比较优势理论在虚拟水贸易中的应用――以中美农作物产品贸易为例[J].开发研究,2007,(6):53-56.

[13]RosonR.,SartoriM.WaterscarcityandvirtualwatertradeintheMediterranean[D].Venice:FoscariUniversity,2010,(10):1-14.

[14]TalebM.,EmadK.Haddadin:roleofvirtualwaterinpotimizingWaterresourcesmanagementinjordan[J].WaterResourceManage,2012,(26):3977-3993.

[15]马静,汪党献,A.Y.Hoekstra,夏海霞.虚拟水贸易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应用[J].水科学进展,2006,(1):102-107.

[16]鲁仕宝,黄强,马凯,张永永.虚拟水理论及其在粮食安全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0,(5):59-64.

[17]张志强,程国栋.虚拟水、虚拟水贸易与水资源安全新战略[J].科技导报,2004,(3):7-10.

[18]张雄化.水资源利用效率与虚拟水国际贸易关系分析――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J].云南社会科学,2015,(1):66-70.

[19]朱启荣.中国外贸中虚拟水与外贸结构调整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2):58-70.

[20]VirtualWaterTradeConsciouschoiceacontributionoftheWorldWaterCounciltotheDialogueonWaterFoodandEnviron-ment[EB/OL].http///fileadmin/wwc/programs/VirtualWater/VirtualWaterfinalsynthesis.pdf,2006-03-24.

[21]夏汉林,刘渝.虚拟水贸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2014,(24):1-2.

[22]王海兰,牛晓耕.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东北三省虚拟水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5):69-79.

[23]任海军,陈立梅.虚拟水贸易对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以民勤绿洲沙漠化地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76-79.

[24]严立冬,屈志光,麦琮翎.农业虚拟水流动的生态资本权益补偿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4-28.

[25]蒋雅真,毛显强,宋鹏,刘峥延.货物进口贸易对中国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J].生态经济,2015,(10):45-58.

[26]黄敏,黄炜.中国虚拟水贸易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4):100-106.

[27]王红瑞,王岩,王军红,等.北京农业虚拟水结构变化及贸易研究[J].环境科学,2007,(12):287-288.

[28]张宏伟,和夏冰,王媛.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国行业水资源消耗分析[J].资源科学,2011,(7):121-122.

[29]马超,许长新,田贵良.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分析[J].资源科学,2011,(4):729-735.

[30]ChapaginA.K,HoekstarA.Y.Virtualwatertrade:aquantificationofvirtualwaterflowsbetweennationsinrelationtointernationaltradeoflivestockandlivestockproduct[C]//HeokstarAY.Virtualwatertrade:proceedingoftheinternationalexpertmeetingonvirtualwatertrade,researchreportseries,IHEDelft:thenetherlands,2003:25-47.

[31]ZimmerD.,RenaultD.Virtualwaterinfoodproductionandglobaltrade:Reviewofmethodologicalissuesandpreliminaryresults[C]//

HoekstraA.Y.Virtualwatertrade:proceedingoftheinternationalexpertmeetingonvirtualwatertrade,researchreportseries,IHEDelft:theNetherlands,2003:93-109.

[32]VelazquezE.Aninput-outputmodelofwaterconsumption:analyzingIntersectoralwaterrelationshipsinAndalusia[J].EcologicalEconomic,2006,(2):226-240.

[33]VelazquezE.WatertradeinAndalusiavirtualwater:analternativeWaytomanagewateruse[J].EcologicalEconomics,2007,(1):

201-208.

[34]VelazquezE.,DietzenbacherE.AnalyzingAndalusianvirtualwaterTradeinaninput-outputframework[J].RegionalStudies,2007,(2):185-196.

[35]高秋杰.我国林产品虚拟水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概论篇3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会计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引起会计界对会计的诸多方面进行深刻反思和研究。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客观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本文试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核算、财务风险几个方面分析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的影响。

[关键词]客观经济环境变化会计影响

一、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影响

为了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和与国际财务会计趋同的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要求越来越重要。财务会计念框架作为会计理论范畴,是分析、评估和指导会计准则发展的一个规范性理论基础。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涵义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ofFinancialAccounting,CF)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6年12月2日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等3个文件中。FASB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定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一体系能引导出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做出规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主要是明确财务会计中一些基本的也是核心的概念,它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等的研究,形成一个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一体化使财务会计的空间变得更大,构建立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愈显必要

近十几年来,在世贸组织的自由贸易机制作用下,各国相继推行了不同程度的开放政策,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生产经营和消费日益具有全球性,如电讯业、银行和保险业、运输业等服务业的全球性特征尤为明显。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全球经济一体化将呈现如下特征:国际金融网络使国际商务在时间上连续,价格上联动,随着交易手段和方式的不断创新,交易额会迅速增长,竞争更加激烈,风险也加大。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传统的财务会计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它使财务会计工作的空间变得更大,常常出现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会计核算;而且,由于风险的增加,特别是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大,因此,必须构建立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引导出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有效规避财务会计的风险。

(三)对我国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建议

1.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

因为会计具有双重属性,既具有技术性又具有社会性。会计的技术性使得在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经验教训,从而节省制定成本,提高制定效率。会计的社会性使得在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要从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出发,立足中国实际,充分考虑我国会计环境的特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在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对财务会计需要提供什么质量的信及怎样提供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等内容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系统科学、逻辑严密并对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实务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3.确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机构

考虑到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多特有的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会计准则可能没有规定,但由财政部组织、学术界、实务界以及企业界共同研究制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这样可以具有法律约束力和较强的权威性,切实对会计准则、会计实务起指导作用。

4.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应当完整严密

在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对其构成概念框架的子系统都应涵盖,缺少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不是一份完整的概念框架。具体来说,由于我国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在构建概念框架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可以将其作为概念结构的一个边缘,然后将概念结构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会计假设、会计目标;第二层次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第三层次包括会计要素及确认、计量报告原则;第四层次为财务报告。这些内容层层推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严密的概念框架系统。

二、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客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导致了财务环境的新变化,财务边界变得模糊、核算重点多元、核算期多样化、本位币和币值不变假设弱化等等。这些都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无法解决的,只有依靠网络会计模式才能自如地应付。

(一)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会计核算重点由单一的有形资产向多元转移

知识经济是知识和经验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它一方面是指知识和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全面提高传统产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高新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增加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改变了企业的资源结构,它和货币资本一样,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无形资本。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货币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变化,知识资本包括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商誉、信息资产以及与此相关的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都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出现了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企业的新的资源配置结构,使如何对知识资本的价值进行计量和管理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课题,会计的核算重点也要单一的有形资产向有形和无形资产等多元化转移。

(二)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使会计主体由传统意义上的“实”的企业扩展为暂时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

20世纪90年代后期,虚拟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在经济生活中。所谓虚拟企业,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H.J.Bulliger认为虚拟企业是一种网络组织:通过网络,应用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分散的互利互惠的合作,一旦合作的目的达到,这种合作的关系也就解除了。这是一种暂时的,空间跨度很大的合作,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已突破了传统的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如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虚拟企业的出现也就产生了所谓的虚拟经济。由于虚拟企业充分地利用了网络技术,所以也有人把虚拟企业叫做网络企业,实际上虚拟企业的概念要比网络企业更为宽泛,网络企业只是虚拟企业的一种形式。

虚拟企业的出现,使得会计主体假设下的“企业”的概念变得模糊,会计主体的概念也就变得不那么确定,既实也虚。传统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是由以下两个条件来确定:一是能控制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经济活动的经济单位,二是特定的个人、集团或机构的经济利益范围。这两个条件中有一个共同之点是实际边界清楚的“单位、个人、集团或机构”,而虚拟企业的内涵和外延都是变化的。也就是说,能够用来确定会计主体的传统意义上的依据已有些不适应了。现在的会计主体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而且也是由某一共同利益结合起来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美国会计学者瓦尔曼指出:“虚拟企业使企业的空间能够根据迅速变化的市场灵活地重构和分合,从而使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并使传统的会计主体具有新的意义。”这里所说的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的“虚”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的“实”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

虚拟企业也是企业的一种更新潮的重构形式。企业重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当时还只限于企业内部的重构,如精简和调整机构、剥离企业的非核心业务等,其目的是使管理更为灵活,竞争力更强。到90年代又出现了企业之间的并构和重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重组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企业重构,而虚拟企业则是一种暂时的企业重构。企业重构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活动。不管是那种形式的企业重构,都给会计主体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三)会计核算期变得多样化,即时核算与实时报告将是会计核算期的主要形式

会计核算期是指将持续不断的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前后连续,时间相等的会计期间,定期地向有关方面提供财务信息。财务年度报告是我国长期以来最常见的一种报告形式。

持续经营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的基本特征,会计主体都将持续地,无限期地正常经营下去,而不会终止结算。虚拟企业是一种暂时的经济相关的联合体,有利则合,无利则分,也许会较长时间地延续下去,也许会很快解散,而更多的可能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合作方。有时即使合作方没有增减或解散,但没有持续的经营活动,这就使得持续经营的假设变得较为模糊。因此,它对会计核算期的要求也变得模糊,一般是某项经济合作一旦完成就要立即提供会计核算报告,根本不需要等到某一个固定的核算期如年、季、月的结束。一般情况下,虚拟企业也无须对社会提供财务报表,只须对虚拟企业内部各成员提供财务报告即可。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特别是虚拟企业和虚拟经济的兴起,会计核算期变得更加多样化。当会计信息成为一种重要资源而使经济活动增加附加值的时候,即时核算和实时财务报告将是主要形式,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三、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它是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延续已导致全球经济受挫,国际金融市场也正在经历着重组与改变。导致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就是对某些衍生工具的风险没有进行真实的披露。因此必须加强风险的披露和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

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本意是为了降低企业各种投资的风险。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IFRS7)对金融工具有全面披露的要求。披露不仅包含关于金融工具重要性的信息,还要包含相关的风险性质和程度。而对后者的披露,即是对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性质上要求披露每种金融工具所面临的风险,管理层的目标,政策和风险管理的过程等。程度上要求披露在报告日的风险暴露程度的定量的描述,这包含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风险集合的描述。

此次次贷危机中,对某些衍生工具的披露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次贷危机的核心是非传统贷款的爆发,包括次级抵押贷款。这些贷款由房屋抵押经纪人卖给华尔街的投资银行,而投资银行再次将它们包装成更加复杂的结构债券,将大量的信贷违约调期(CDS)及其它与债券有关的金融衍生产品销售给各种金融机构、对冲基金和投资人。由于CDS是场外交易的衍生工具,没有专门机构监管它的交易,另外持有者不愿对其风险进行真实的披露,导致CDS的市场有很大的不透明性。

信贷违约调期(CDS)是指违约调期的买方将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费用,一旦对应第三方信用违约发生,CDS的卖方就要向买方赔付损失。因此当信用违约率上升后,对于CDS的卖方而言,赔付的损失也就跟着上升。美国国际保险集团(AIG)自2006年以来,其CDS的成本就急剧上升,但AIG并未重视它的风险。在2007年第四财季出现亏损之前,AIG从来没有在其年报中披露过CDS。2008年初AIG宣称,根据内部估值模型,由于CDS产生的损失约9亿美元。但最终AIG在3月底宣布了因CDS而减记了超过110亿美元次贷相关衍生资产。2008年11月10日AIG了第三季度财报:该集团亏损245亿美元,其中,CDS业务当季的资产减记规模超过70亿美元。可见正是CDS导致AIG陷入了流动性和资本不足的危机中。

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概论篇4

【关键词】CROPWAT;农产品;虚拟水;水资源

一、引言

中国是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全球人均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约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陕西省是全国水资源最紧缺的省份之一①(表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关中地区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8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水平的1/8,陕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890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需水线,陕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相对较高,但水资源主要集中在汛期。陕西省水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66.5%(表2),其中,农产品生产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构成。陕西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产品生产对陕西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农产品生产耗水量较大,水资源短缺已对部分地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虚拟水是在研究水资源配置效率过程中伴随资源流动而提出的概念,被认为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策略。基于此,本文对陕西省农产品虚拟水进行分析,寻求缓解水资源短缺和陕西省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二、文献回顾

虚拟水是英格兰伦敦大学Allan[1]教授1993年首次提出的创造性概念,1996年正式界定虚拟水定义:指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虚拟水是以虚拟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但又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之一,产品之间贸易必然引起虚拟水的转移,这种转移被称为虚拟水贸易。若一个国家从另一个国家购买水密集型产品从而节约本国水资源,达到本国水安全的目标,此项措施被称为虚拟水战略。因此,虚拟水成为很多国家解决国内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新思路,虚拟水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领域。

目前,虚拟水的概念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都得到了拓展,Hokstra和Chapagain(2003)提出测算一国的虚拟水流量并不能真正反映一国水资源的真实需求,随即提出水足迹(WaterFootprint)的概念和测算方法[2]。通过水足迹将虚拟水概念与消费联系起来,拓展了虚拟水概念的范围,为水资源供给和需求管理提供了新视角。虚拟水概念横向发展也非常迅速,虚拟资源(如虚拟土地、虚拟氮、虚拟二氧化碳等)概念的出现是虚拟水概念的不断拓展。

国外学者对虚拟水的研究相对成熟,虚拟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领域,尤其是粮食问题上,但关于食物消费领域和流域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也有部分学者对虚拟水的研究提出质疑,JeffreyJ.Reimer(2012)提出是否将虚拟水作为一个严格的经济学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虚拟水贸易是否是国际经济学和比较优势的长期发展,这对一个国家的产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针对虚拟水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全国或分地区农产品、畜产品虚拟水含量的测算上,研究区域以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为主。国内对虚拟水关注较早的是程国栋[4],他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水资源社会化管理与水资源恢复重建的关系。靳军英(2011)针对虚拟水在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水资源富足地区应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和生产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水资源缺乏地区则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益特色农业,通过虚拟水贸易减缓水资源压力,实现生态—经济—水的良性循环[5]。可见,对虚拟水的研究在一定程度可以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这对水资源贫乏的地区尤为重要。

三、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CROPWAT方法

CROPWAT[6]是由FAO土地和水发展司(1992)建立的用于灌溉计划和管理的计算机程序,主要包括参考蒸散量(ET0)、作物需水量(CWR)及作物与灌溉计划的计算。本文利用CROPWAT软件对陕西省部分农产品的作物需水量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区域农作物的平均产量,计算出单位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VWC)。通过分析陕西省农产品生产的所需虚拟水量,为该地区农业节水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CROPWAT方法计算ET0、CWR、VWC的方法如下:

首先为参考蒸散量(ET0)的计算,ET0的计算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7]得出:

(二)数据来源与选取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包括气象数据、作物参数和农作物产量数据。其中,气象数据包括太阳辐射、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月降水量及土壤条件,该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作物系数是作物需水量与参考蒸散量之比值,该数据也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农作物产量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和《陕西统计年鉴》。

由于陕西省农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西安市则是关中地区典型代表城市,考虑到陕西省西安市气候数据的代表性和易得性,本文最终选择西安的气象数据作为计算作物需水量的依据,这与陕西省农产品的生产状况也是相吻合的。

(三)实证分析与结果

本文利用CLIMWAT2.0和CROPWAT8.0软件来处理数据,利用陕西省西安市的气候数据(表3-4)得出主要农产品的参考蒸散量(ET0)和作物需水量(CWR)。

由表3可知,西安市的参考蒸散量(ET0)在不同月份差异较大,参考蒸散量最小的月份是1月份为0.99毫米每天,参考蒸散量最大的月份是6月份为5.11毫米每天,平均蒸散量为2.70毫米每天。这与西安市的气候状况是吻合的。根据CROPWAT8.0软件的处理结果:西安市的有效降水量平均为509.4毫米(表4)。

选取的主要农作物为四大类,分别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及蔬菜。各种农作物的需水量(CWR)的结果如表5所示。其中,粮食作物主要选取小麦、稻谷和玉米3种,经济作物选取棉花和烟草2种,油料作物选取花生1种,还将蔬菜纳入主要农作物中。计算结果显示:在选取的7种农作物中,需水量最大的是稻谷,其次为小麦、棉花、烟草、蔬菜、玉米和花生。总体上,粮食作物的需水量大于经济作物。

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CWR)的测算结果,计算出的单位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表5)显示:粮食作物中小麦的单位虚拟水含量最高,为0.13,其次为稻谷和玉米,分别为0.08和0.06。经济作物中烟草的单位虚拟水含量较高,达到了0.15,棉花则相对较低,为0.07,油料作物花生的单位虚拟水含量为0.10,蔬菜作物单位虚拟水含量最低,为0.01。可见,7中主要农作物生产中,虚拟水含量最高的为烟草,其次分别为小麦、花生、稻谷、棉花、玉米、蔬菜。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CROPWAT模型对陕西省主要农作物的需水量和虚拟水含量进行测算,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在选取的7种主要农作物中,作物需水量最大的是水稻,需水量最小的花生,所选取的粮食作物需水量普遍大于其他农作物的需水量。(2)所选取的农产品中,单位产品的虚拟水含量最高的是烟草,最低的是蔬菜。(3)通过对比分析,稻谷和烟草是生产过程中耗水量最大的产品,花生和蔬菜则是生产过程中耗水量最小的产品(表6)。

因此,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使整个农业产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到,并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陕西省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的水资源世纪储存、利用状况,适当调整农产品的生产与种植。关中地区作为陕西省重要的粮仓,在人均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水稻、烟草的生产,增加其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蔬菜等的生产。陕南地区水资源相对充沛,可根据实际自然资源情况,必要时加大水稻的生产以满足粮食的需求,无需刻意考虑减少此种产品的生产,对于耗水较低的小麦、花生、玉米等可考虑增加播种面积。陕北地区干旱少雨,尽量少种植烟草、应多考虑蔬菜的种植,并尽可能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充分利用稀缺的水资源。

【基金项目】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2JK1051);西安翻译学院校级科研项目(12A11)

【注释】

①根据国际公认标准:1000m3

【参考文献】

[1]ALLANJA.Fortunatelytherearesubstitutesforwaterotherwiseourhydro-politicalfutureswouldbeimpossible[C]//PrioritiesforWaterResourcesAllocationandManagement.London:ODA,1993:13-26.

[2]AYHoekstra.VirtualWaterTrade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ExpertMeetingonVirtualWaterTrade[A].In:ValueofWaterResearchReportSeriesNo.12[C].2003.

[3]JeffreyJ.ReimerOntheeconomicsofvirtualwatertrade[J].EcologicalEconomics(75),2012:135–139.

[4]程国栋.虚拟水—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J].中国科学院刊,2003,18(4):260—265.

[5]靳军英,张爱静,袁玲.虚拟水在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4):206.

[6]FAO·CROPWAT,acomputerprogramforirrigationplanningandmanagementbyM·Smith·FAOIrrigationandDrainagePaper·Rome·1992.

[7]P.Steduto,M.Todorovic,A.CaliandroandP.Rubino.DailyreferenceevapotranspirationestimatesbythePenman-MonteithequationinSouthernItaly.Constantvs.variablecanopyresistance[J].TheoreticalandAppliedClimatology,2003,74(3-4):217-225.

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概论篇5

关键词:知识经济虚拟公司会计理论冲击创新

1、虚拟公司的概述

1.1虚拟公司的含义

对虚拟企业这一概念的提法有多种,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当市场上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通过利用网络卫星等高科技通信和流通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组成的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经营性组织或临时集团。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是虚拟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所以虚拟公司作为联合体是抽象的,看不到的公司,也称之为“影子公司”。

2、虚拟公司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2.1对会计目标理论的冲击

目前,会计的目标理论有决策有用观和经营责任观两种,但是这两种会计目标理论都没有考虑虚拟资本的投入特点。在虚拟公司中,在组合企业中的各个独立企业的资源和信息共享,虚拟公司与传统企业差别很大的地方的是知识资本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过程。很显然,现有的两种会计目标理论都无法合适地反映出虚拟公司的会计目标。因此,会计目标理论受到了挑战,需要进行拓展。

2.2对会计假设的冲击

2.2.1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

当虚拟企业成为会计主体,使得会计主体的假设发生了变化,似乎对于可能随时组合随时解散的现代虚拟企业不再适用了。当时我们仍然需要根据会计主体假设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假设必须存在,所以要对会计主体假设进行更新,以使其适应当今企业要求。

2.2.2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冲击

会计假设的四大假设之一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指的是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可以以目前的状况持续经营下去。虚拟公司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企业持续经营的概念,虚拟公司随着市场的机遇而存在并且随后解体。因此,传统的许多因持续经营假设而存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能适合于这类企业。

2.2.3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冲击

四大假设的另一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指的是在日常会计核算过程中为便于分期结算账目以及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将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过程化成为长度相等的较短的会计期间。它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虚拟公司经营的“临时性”或“短暂性”对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提出了挑战。就虚拟公司而言,由于其在未来的生产经营不能够正常的持续经营,违反了持续经营的假设。而会计分期假设又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会计分期假设在虚拟公司的运用上也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会计分期假设进行更新。

2.2.4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

货币计量假设有两层含义:一假设货币计量是诸多计量单位中最能够计量企业经济活动及经济活动产生的结果的单位;二是货币的单位价值是不变的。由于货币计量的先天不足,它的局限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显现。比如在一些企业当中存在着人类资源参与利润分配的现象,随之而来的企业的价值、盈利的计量等都是不能用统一的货币来计量的。虚拟公司的出现及发展,更能确切的反映这些局限性。同时,也给货币计量假设带来了更为突出的冲击。

3、会计理论创新对策

3.1会计目标的创新

虚拟公司的会计目标将更侧重于企业的“知识增进”。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虚拟公司中,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源等作为一种全新的资本和企业关键性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过程,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知识和创新。虚拟公司的会计目标将更侧重于企业的“知识增进”。因此,会计目标应由关心“一个企业未来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转向关心“一个企业的知识资本拥有量及其增进的能力”。

3.2会计假设的创新

3.2.1会计主体假设的创新

由于网络时代会计信息主体是一个相对主体,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而过去更加强调绝对的信息使用主体,因此网络时代应当是开放式的主体假设。为适应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会计主体假设应当定义为“与信息使用相关的利益联合体”。在这当中有两层含义:第一,与外部不存在关联而独立存在的企业,也就是不存在与其他方控制和被控制关系的企业第二,对于存在着共同经济利益而相互协作的企业联盟体,其企业之间为共同的利益持续而又协调的运作,也应当视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

3.2.2持续经营假设创新

虚拟公司开发风险很大,再加上虚拟公司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了联合公司的时间间隔,具有随时性和随机性。我持续经营假设变为项目经营期间假设,该假设也可以表述为“从经济利益联合体开始成立到联合体目标实现的期间”。在存续期内,企业是持续经营的。这样的假设有以下两个优点:1、该假设同样适用与传统企业,对于传统也来说,也符合其持续经营假设。2、该假设把持续经营定义为一个企业存续期间,表明了可能存在一些持续期间较短的经济组织。从而可以反映因为风险大、变动频繁和临时性而具有不确定型的企业,克服了原有假设的局限。此外,由于网络公司“适应性强”变化快的特征,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假设来适应如“暂时性假设”等。

3.2.3会计分期假设的创新

在虚拟公司会计核算中,我们以每次的交易时间(非等距)作为新的会计分期期间,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虚拟公司的“暂时性”与“短暂性”,当经济活动一旦结束就编制一次会计报告,将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而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普及,使得成本大大降低。这样就解决了缩短会计分期技术上的问题。另外,计算机技术还为会计分期提供了另一种创新的可能。

3.2.4货币计量假设的创新

虚拟公司的商业活动与行为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企业必须提供那些难以用货币计量却有参考价值的。为了提高所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可以在货币计量的基础上增加一种能够计量和反映企业人力、知识和信息等资本的计量单位,实现多元化计量单位。从而提高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的信息更加相关可靠。(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林莉莉.论虚拟公司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及其创新.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3(3).

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概论篇6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非理性繁荣

不管是经济系统还是现实生活活动,脱实向虚趋势并非天生,而是人创造的工具本身附属属性的演化物。数字化生存样式运转中,产生脱离实体的趋势,这种趋势也因为人类实践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效率的天然追求,体现到现实世界中。

一、虚拟经济及实体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近年来,有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报纸、文献和文件数量众多,但是少见在进行论述或论断前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这两个概念进行具体界定的,基本都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直接进行观点阐述。这样或多或少会影响到论述时的目的性和准确性,从国内外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认知进行梳理归纳,得出相对明确的定义有助于更好地论述当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及相关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党政机关为代表的、以营利和创收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在国内发展迅速,但经济实体主要是指以企业形式为代表的商业活动实体,是对社会认知的概括,并非学术上的抽象概念。政治经济学概念上关于实体经济的提法并未出现。紧接着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学界对于虚拟经济的关注增多。比如中国知网收录的虚拟经济相关主题论文,由1996年以前的年均约12篇增至1997年的30篇、1998年的49篇、1999年的78篇,2000年的146篇……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学界对于虚拟经济的关注迅速攀升。在国内,实体经济概念首次出现是在2000年,刘国光在《中国经济导报》上论述如何看待通货紧缩的过程中,以“供给”含义使用了实体经济一词。同年,曹红辉、宋翰乙等学者将实体经济作为与虚拟经济的对应概念使用。在国外,无论是《柯林斯高阶英语学习词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牛津高阶英语词典》都没有收录“realeconomy”一词,而在Elsevier文献库中,以“realeconomy”为题的文献截至2022年6月共计不到35篇,且发表时间最早是在2002年。由此可见,“realeconomy”一词不但是比较新的词汇,而且在国外并不常用。并且,国内将实体经济译为“realeconomy”并不严谨。刘晓欣认为,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实体经济(RealEconomy)也与名义经济(NominalEconomy)、符号经济(SymbolEconomy)、货币经济(MonetaryEconomy)以及金融经济(FinancialEconomy)相对应,实体经济和这些经济形态的区分往往是以能否计入GDP作为衡量标准[1]。“realeconomy”与国内所说的“实体经济”其实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在国际上,“realeconomy”主要有两种用法,第一种是与名义经济相对应,指的是去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的实际经济。第二种是与账面经济相对应,指的是除去房产市场和金融系统之外能够产生现实经济效用的经济活动。徐康宁认为,实体经济是一种从事生产的经济活动,不以经济为目的的服务部门,如教育、文化、艺术等部门,不应纳入实体经济部门[2]。而虚拟经济这一概念应该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虚拟资本”一次引申出的,国外学者相较于虚拟经济与虚拟资本的提法,更多地使用“去工业化”和“金融化”这两种说法。比如,美联储认为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合起来就是非实体经济的全部。刘骏民等认为,如果虚拟资产的价格是受实体经济的成本支撑的,则虚拟资产的价格波动与实体经济成本波动之间应存在比较紧密的关系[3]。田国强认为,所谓虚拟经济,一般有两种定义:一是指与虚拟资本有关、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循环运动……二是信用制度膨胀下,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相偏离的那一部分形态[4]。综上所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这对概念是国内学者的理论创新,目前暂未在国际上被大范围引用。国际上,类似于实体经济的概念可能是工业化,类似于虚拟经济的概念可能是去工业化或金融化。国内学者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概念的界定大多涉及到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这一界定实质上暗含着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对立的逻辑,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无所谓体力或脑力,关键在于财富增长背后的劳动与非劳动要素。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划分依照其中凝集的抽象劳动更为合适,经济系统脱实向虚实质是资本数字化的表征。

二、非理性繁荣的源起

理性繁荣有个前提:即使不是每一个个体都可以以理性进行商品交换活动,至少绝大多数市场中的主体可以以理性做出决策。由此提出的有效市场理论是:在平均利润率为零的时候,也就是没有人可以在金融市场中赚到钱的时候,市场才能达到理想均衡。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一方面,自市场诞生之初,差额交易就随之产生,人们对于商品的价值无法做出绝对切合的判断。同时,人们认识到存放于账户中的钱即使在数值上没有减少,在实际效用上却在贬值,让其进入流通环节是使资金保值增值的最好办法,基于这种预期进行的交易,本质上就倾向于从交易中获得顺差而非平等交换。另一方面,人天生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强行割裂这二重性在现实中与人的天然属性相悖。实际上,对立统一的感性与理性,成为了非理性繁荣的源起。与理性繁荣相对应,非理性繁荣类似于凯恩斯所提出的“动物精神”。凯恩斯认为,关于结果要在许多天后才能见出分晓的积极行动,人们的大多数决策很可能起源于动物的本能——一种自发的从事行动、而不是无所事事的冲动;它不是用利益的数量乘以概率后而得到的加权平均数所导致的结果[5]。即人们大多数的主动行为是出自对于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而不是一种基于理性的预期和判断。同时,非理性繁荣还与生产力发展的逻辑紧紧关联。经济系统中脱实向虚的过程并非现代才出现。比如,货币发展的过程,贝壳、铜币、金银等一般等价物逐步被契约、纸币等货币符号代替,到了现代,货币的实体形式也逐步消解,而这一过程中,货币的使用便捷度在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也能折射出经济系统发展的过程,甚至是生产生活样式的演变过程。虚拟形态由于其便利性逐步替代受到环境制约较多的实体形态,反映到现代社会,可以说是数字化的生产生活样式逐步替代实体生产生活样式。在此过程中,生产生活虚拟化的物质基础是不断发展的技术,而其心理基础是对于便捷和信任的追求,即使这种信任有时仅仅表现为人们对减少猜疑所能带来的便利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经济的虚拟化过程是人们追求便利的过程,这是虚拟经济肯定性的来源,但这种对于便利的追求是否在过程中使得便利走向自身的对立面——不便,值得我们思考。因为,虚拟经济在根本意义上从属于实体经济的外延。外延意味着非独立运转,虚拟经济必须依存于实体经济,正如房地产公司的生存根本在于一栋栋现实的房屋。经济脱实向虚是经济系统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之一,数字化样式的迅猛发展使得二者间的统一性式微,矛盾性突显。

三、当下经济系统脱实向虚现象的归因

对于便捷或效率的追求,促使实体经济系统具有向非实体发展的趋势。与脱实向虚进程所契合的文化、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一进程的非理性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协调与稳定。

(一)文化因素

1.新闻媒体。新闻媒体对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主要影响可以用罗伯特·J·希勒的一句话概括,“肤浅的观点比深刻的分析更受欢迎,这就是有声媒体的本质[6]。”总的来说有三大方面的影响:一是吸引公众注意力于投机活动;二是对虚拟经济前景的过度乐观推测;三是通过反馈机制放大繁荣与衰退的影响,大幅增加经济波动幅度。毫无疑问,在报纸、电视、手机问世之前就存在价格投机活动,但以往的投机活动基本上都具有实体基础,即使是哄抬物价或投机倒把,实物的存在还是必不可少的。虚拟经济的到来,使得实体的存在都变得不再重要,而新闻媒体一方面激发了大众投机的兴趣,另一方面为虚拟经济提供了默认的合理性阐述。2.全球化浪潮下的乐观主义。在经济市场中,人们对于经济系统现实情况的判断并不严谨,面对新生事物,人们很容易得出一般性结论:这个事物可能有带来时代变革的巨大潜力。例如,面对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众在众多非正式学者的引导下,普遍认为互联网将对生产力产生革命性的推动作用。但是,当思考由代码建构的互联网是否真的会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时,我们需要将它与过去的近似产物相对照,比如铁路、电话、汽车、飞机和高速公路等。所有的这些设施设备都对当时的经济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助力了经济和产业的升级。我们并不能肯定地说,互联网对当下经济的重要性高于上述的任何设施对那时的经济的增长作用。所以我们并没有理由认为,互联网会产生比过去更快的增长。然而,这种乐观主义已经反映到经济系统中,特别是虚拟经济系统。最为典型的是比特币,一连串由字符构成的代码,却能够吸引大众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投入。诚然,我们的经济在发展进步,但是远非如乐观主义所预期的那样。当世界经济增长3%的时候,往往市场中的预期能达到10%甚至更高,这一点从不合理飙升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可以轻易看出。

(二)心理因素

1.从众心理。整体上,人们难逃从众心理的影响。一是行业的繁荣总会刺激到人们对参与财富分配的欲望;二是人们在评估虚拟经济的可靠性与合理性时,往往不愿意选择复杂的思考和求证,而是诉诸于其他多数人与部分权威。很多时候,即使人们自身有着犹豫和怀疑,但对自己判断的信任程度并不比对他人与权威的高。比如油画,是否夸大了诸如《星空》、《蒙拉丽莎》、《格尔尼卡》之类油画的价值?我们如何判断一个油画作品比另外一个作品能好的多得多,以致其估价是另外一幅作品的数千倍甚至数万倍?人们心中有着疑惑,但是并不影响人们在做出最终决定时选择抛弃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在现实并没有与自身实质性的或直接性的关联时。但这样往往表现为恐慌的迅速传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公众态度出现截然相反的转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种怀疑的态度或观点早已预先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当支撑怀疑的事实出现了或者未出现能消解怀疑的事实时,人们的选择整体上体现出从众心理。2.赌徒心态。从全球角度看,平均每年5%~10%的货币贬值率使得人们对于存于账面的钱并不那么满意。对账户中“数值固定”的钱能转变为“聪明钱”的预期,促使人们选择性忽视市场经济中的多重风险。特别是出于幸运的繁荣助长了这种感性心态的滋生与漫延,比如自2022年初至年中,国内外黄金价格飙升,大量资金涌入黄金交易市场,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数据,黄金ETF持仓量迅速增加。然而自8月起黄金价格逐步回落,黄金ETF持仓量也出现快速减少。面对一段时期内的繁荣表象,人们的赌徒心态暴露出来。3.低投入、高回报带来的快乐。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增值恰恰就是利用了这一点。以启动资金、土地、设备等为代表的原始资本,以一种默认或部分公认的形式,成为了资产所有者“不劳而获”的物质基础。当人们只需要将银行里的存款投入股票市场,在焦灼的等待中发现“钱能生钱”的时候,这种快乐感就会愈发强烈。虚拟经济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并未在实体世界中创造出与其虚拟增长规模相当的价值。比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2022年经济增长率预计约为1.9%,经济增幅对比前几年出现明显的下降。与这种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证指数自2022年1月2日至12月初累计涨幅约10.89%,可以看出不少人对经济预估的乐观程度较高,远远超出年度实际经济增速。

(三)结构性因素

  • 下一篇:校园绿化景观设计方案(6篇)
    上一篇: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6篇)
    相关文章
    1. 护士节活动总结范文

      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用无微不至的护理换来了患者的康复,她们的工作平凡、枯燥、劳累,却无比神圣——她们被称为;白衣天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节活动总结..

      daniel 0 2025-05-05 18:48:29

    2. 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听课学习、参与教研活动、看自习、批改作业等,真正感受如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支教实习工作总结..

      daniel 2 2025-05-04 22:34:58

    3.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食品是维系生命健康持续的首需物资,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彩阳光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和家长朋友们更加了解和重视食品安全,在本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各教研组根据..

      daniel 1 2025-05-04 22:31:56

    4. 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英语老师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有所思,思有所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书香世界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英语老师..

      daniel 3 2025-05-04 22:17:26

    5. 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加强行业作风整治,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

      daniel 1 2025-05-04 22:16:06

    6. 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了及时了解新教师课堂的真实状态,帮助新教师更好的规范教学,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

      daniel 1 2025-05-04 22:16:01

    7.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以落实学共体理念、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为抓手,以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深入推进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建设。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daniel 0 2025-05-04 22:14:29

    8. 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整理16篇)

      15.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五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一百个励志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叫《行行出状元》。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状元,他..

      daniel 1 2025-01-01 14:27:00

    9.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6篇)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篇1“1份关爱”:疾病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据调查,南丰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5950人,几乎达到建档立卡

      栏目名称:办公范文 0 2025-09-16

    10.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6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篇1一、农村文化发展基本情况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

      栏目名称:办公范文 0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