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合理化建议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1-21

岩土工程勘察合理化建议范文

关键词:岩土勘察;测量工作;承载力;工程监测

中图分类号:U4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岩土工程勘察需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和取样、原位测试、室内实验、检验和检测、分析计算、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其勘察对象包括岩土的分布和工程特征、地下水的赋存及其变化、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等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近年来岩土勘察行业发展迅速,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岩土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1、岩土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勘察设计工作程序的协调和对勘察分阶段性的重视

对于一般单体建筑物及低层小区域建筑物,进行一次性详勘是可行的,但对于建筑群住宅小区及机场等大型工程和特殊性工程以及缺乏建筑经验的场地,勘察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配合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两阶段,分步进行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与业主对勘察程度、作用的认识不足,监管部门对勘察阶段划分不如对设计阶段重视等原因,绝大部分工程没有初勘直接进行详细勘察。许多应该分布勘察的工程,在建筑总平面图未出前就按方格网布置勘探点进行一次性详勘。不分阶段的超前勘察现象比较普遍,忽略了初步勘察成果对于建筑物后期地基处理方法选择、基础选型以至工程投资估算的重要作用。其后果是勘察方案缺乏针对性,特别是复杂场地,经常造成勘察工作量的浪费和不足。工作中经常发现勘察时钻孔深度按条形基础或独立基础考虑,而施工图设计时为筏板基础或桩基础,最后还得补充勘察,不仅多花了钱又耽误了时间。

1.2勘察手段单一,取样、测试工作量不足

资料整理时经常发现,取样测试工作量不足,测试工作目的不明确,不重视利用试验、测试资料等进行综合评价的现象很普遍。所用的勘察手段仅有钻探,为了降低勘察成本,许多有效的原位测试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取样间距过大,达不到评价场地均匀性的要求。取土样不管场地大小和工程情况、不论土层的分布变化或数据离散,只满足“6件”的要求,例如,土层厚度达到5m以上时,每层仅取一个土,还有的取样间距达到4m以上。

1.3原始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下降

从审查和检查中经常发现一些内容不实际的勘察报告,报告装帧漂亮,内容却无实质性陈述,更谈不上如实反映实际地层,本质上问题严重。同时还存在取样质量低劣、深度记录不准、地层描述不清、野外描述与实际不符、资料不齐等等,甚至个别单位和个人出现编假记录的情况。一些技术人员不去现场、不去试验室,编造数据,出假报告。

1.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算值不准确

在黄浦江两岸,由于河道变迁和附近沟汊的影响,常会有特殊沉积土层的分布。该土层岩性一般为粉土,物理性质与其他地区没有多大区别,但属新近沉积土,沉积历史短,工程性质较正常土较差,这一点尤其值得注意。在上海高桥地区局部区域就有这样的例子。如在某化工二厂装置区进行预制桩单桩静力载荷试验时发现,实际单桩承载力比正常估算值低30%分析其原因,其中就有上部部分浅层新近沉积土被错误地认定成正常沉积土。一般情况下,新近沉积土中粘粒(粒径小于0.005mm)含量要比正常沉积土多一些。

尽管有一些成熟的区域性经验,但是勘察单位仍应根据实验并结合地区经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地区的地区经验还是很不成熟。一些勘察单位及工程师在没有地区经验的情况下,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工作量,便以地区性经验为标准。建立地方经验不容易做到,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设计勘察等多个部门相配合。因此,各地区的主管部门和勘察单位应有意识积累这方面经验,建立权威性的本地区承载力确定方法。

1.5地下水的问题

有时会遇到建筑场地内存在多层地下水,通常情况下钻探揭穿多个含水层后,并未作任何分层止水措施,最后测得水位为混合水位。而当我们在评价地下水对地基承载力和基坑支护的稳定性影响时,采用混合水位将导致结论的偏差。所以规范规定“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隔开”。岩土工程中的许多技术问题和地下水有关,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直接影响力学计算;水位位于基坑以上,开挖时带来了复杂的基坑降水、排水等问题;同时渗流变形可能产生基坑失稳,严重时甚至发生严重事故。所以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1.6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有一定的随意性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是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在不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按规范先划分土的类型,再利用当地经验估计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值。但不同单位,不同技术员估计的剪切波速值差异较大。覆盖层厚度的确定除了极少数布置波速测试孔进行实测外,绝大多数仅是依据地区经验确定,给出的覆盖层厚度往往相差较多。因此场地类别的划分有时高有时低,有较大的随意性。甚至人为地提高或降低场地类别,致使建筑设计有时偏于保守、有时偏于不安全。

在许多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都明确写出,上海地区地基土一般属软弱场地土,场地类别为IV类。现在发现在一些潮滩地貌和河口砂岛地貌单元区,由于在浅层地基土以稍密~中密的粉土(一般为②3层)为主,致使20米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一般为150~160m/s,按国家抗震设计规范判应属中软场地土,覆盖层厚度大于50米,场地类别则为III类,与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中的规定的一般地区的建筑场地类别为IV类不相符。在上海南部地区星火工业园和漕泾化学工业园区的一些工程都有这样的例子存在。而建筑场地III类和IV类的不同将会很明显地影响工程的造价,因此,场地及场地土类型的判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7基础选型与地基处理方案建议缺乏科学性

勘察报告建议基础形式与地基处理方法时,缺乏深入的经济技术分析对比,过分考虑安全与依赖经验,过分考虑设计习惯或屈从业主意愿,缺乏科学合理性及可行性,常造成基础形式的不合理、施工困难或基础投资浪费。

1.8忽视环境地质条件和边坡、基坑的勘察

对地形地貌条件复杂或临近边坡的场地、高层建筑与深基坑开挖的场地,只进行地基勘察与评价,不进行或不认真进行环境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及基坑与边坡的勘察。基坑降水支护建议不明确,即使提供支护设计参数,也是经验性和主观随意性强,依据不充分。

1.9忽视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受阻

由于法制不完善,市场不成熟,勘察队伍迅速增加,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勘察市场无序竞争,竞相压价,严重缩短工期。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可以促进技术进步;无序的恶性市场竞争,不仅无助于技术进步,反而造成“以劣欺优”“以弱欺强”的反常现象。一些单位热衷于搞不正当手段,而对先进技术不感兴趣,阻碍了技术的进步。

2、对我市岩土勘察行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勘察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勘察行业的信誉,也威胁到了勘察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减少和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提出几点建议:

完善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

2.1提升勘察工作的重要性政府部门在这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应通过宣传、呼吁以及一些有效政策措施等手段,保证勘察工作在整个建设项目中的重要地位,监督和规范建设单位的行为,对岩土勘察市场进行整顿,强化对建设单位的法定程序监督,依法对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的不合法现象进行严格的惩罚,避免弄虚作假行为,杜绝先设计、施工后补勘,将勘察工作仅当作是审批手续之一的敷衍行为。

2.2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我国推行岩土工程体制进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岩土工程技术人才,而工程地质专业人员对岩土工程的理论、内容及方法等缺乏了解,习惯于工程勘察的原理及方法。因此,要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当务之急是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

2.3建立完善勘察见证监督制度

勘察见证监督,应该从勘察工作的初始阶段就介入,渗透到勘察工作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从源头抓起,保证勘察方案编制合理、野外勘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室内岩土试验严格规范严格操作,一直到勘察报告的提交完成以及后期的施工验槽,全程监控,并拍照及保留监督记录作为可追溯责任材料保存,确保勘察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勘察报告的合理性。

2.4加强岩土工程监测

岩土工程监测贯穿于工程施工和使用的每个环节,属全过程服务的范畴。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不可能全面揭露和掌握地下地质情况,由于地层本身的不均匀性、基地的起伏、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以及场地周边环境的变化,报告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不可预见现象。

结语:岩土工程勘察应按设计及工程需要分阶段进行。勘察报告需提供准确的地形、地貌,对场地类别及工程特性提出正确评价及合理化建议。为此,我们不仅需要提高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更需要多方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有序的勘察市场。

参考文献:

[1]梁婷婷.谈霍州煤电团柏煤矿东部山体边坡的勘察方法[J].山西建筑,2011,37(26):98-99.

[2]周小梅.浅谈岩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岩土工程界,2007(5).

[3]曾添华.浅谈岩土工程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4).

岩土工程勘察合理化建议范文篇2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对策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勘察成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

1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

1.1勘察的前期工作:资料收集不全,任务不明确

当前不少勘察公司为了减少成本,节约工作时间,报告前期资料收集不全,拟工程的结构形式、地面整平标高等情况不清,设计单位的勘察技术要求缺乏,不能很好地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1.2野外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勘探点布设不合理。目前很多时候由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改变原勘探方案,造成场地工程地质情况无法查明,埋下工程隐患。这种情况在工程勘察市场竞争剧烈而盲目压价的地区经常发生。

2)勘探工作量不够及测试取样不合理。取样、原位测试勘探孔数量过少,达不到强制性条文规定。一些勘察报告在取样、原位测试数量上不考虑取样、测试的代表性和均匀性,只求满足取样或测试6件(次)要求,对软弱下卧层不进行取样分析,甚至于为满足每层岩土6件要求而将应当分层的层位加以合并,对数据的变异性不作分析、剔除异常值。实际操作中不按规范要求布置勘探点的情况却十分普遍,比如在建筑物周边、角点无勘点,孔间距超过规范要求,孔深不符合要求等;一些对需要进行液化判别的场地勘探孔孔深达不到深度要求。

3)岩土和野外地层分类、描述欠准确。在目前业类中,很多勘察第一手资料的原始记录质量低劣极为常见,岩土分类、描述与相关分析测试结果不一致的现象突出,这些都已严重影响到勘察成果的质量,甚至导致错误性结论。

4)原位测试不翔实。目前在原位测试施工中常会出现如下一些问题:静力触探不按规定要求调零,造成数据采集不准,在气温与地温相差较大的冬天、夏天造成触探指标相差很大;标准贯入试验不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在缩径和孔底有残留时,不能发现标贯器是否没落至应测试孔底位置,造成标贯数据与实际相差甚大;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放弃连续贯入,使得对碎石土评价本来就缺乏相应手段的触探指标数据变得不够翔实,最终造成对碎石类土的评价相当困难。

1.3室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室内测试不规范。很多岩土样在送达实验室后,不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验操作,甚至不及时采样测试,很多单位对于高烈度地区在规定的抗震判断深度范围内的粉土不做粘粒含量测试,导致把高粘粒含量的粉土错定为可液化土,造成极大的投资。

2)内业资料整理不规范。很多相关工作人员对统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比如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不剔除异常值,将其参与统计分析,导致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最终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的错误结论;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比如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还有对于工程特性指标必须提供基本值或特征值、标准值,根据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

1.4勘察报告书编写方面的问题

1)报告内容表达不规范。2)所选参数不完整、矛盾多。3)只注重结论,不重视建议。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勘察市场相当不规范。目前各勘察单位几乎都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在市场上互相压价,导致中标的勘察费很低,致使勘察工作无法按相关规定进行,只能通过不合理的勘察手段进行,更有甚者凭经验进行报告的编写。

2)缺乏岩土工程专业人才。目前很多勘察单位大量雇用农民工来承担开钻机、取样、测试、量测地下水位等工作,甚至还做起了野外对土层鉴定与记录等重要工作,因为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所以难免会出现原位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诸多野外作业的不规范。只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才能正确的分析评价岩土工程,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做勘察,地基评价力度不足,基础设计参数不准确,造成工程的浪费。

3)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水平低。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勘察单位还采用传统的勘察方法和勘察手段,但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急需解决。很多岩土工程勘察人员没有掌握先进的勘察技术,还有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甚至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

3对岩土工程勘察改进的建议

3.1加强勘察市场规范、监督和管理

1)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盲目、无用的勘察。2)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勘察造假的产生。3)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严格审查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重点把关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结论不注重相关重要建议的提出。4)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防止恶性竞争的发生。

3.2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要想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就得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加强实施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3.3加强地区性工程地质研究,制定地方性勘察规范

目前所使用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是全国统一的勘察准则,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各种各样,同一名称的地基土,在不同的成因环境下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比如地基土的承载力,有的地区高,有的地区低,建议的指标可运用于大多数地区,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加强地区性研究,制定出地方性规范很有必要。

岩土工程勘察合理化建议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解决哪些主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要技术间题。在对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荷载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岩土工程勘察才能提高勘察成果质量,才能有较大的市场。

1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1.1勘察场地概貌

查明勘察范围内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岩土层的成因、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1.2埋藏物情况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旧基础、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范围。

1.3地质作用的影响

查明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活动断裂等)和特殊土(包括软土、填土、污染土、湿陷性土、膨胀土、红粘土、多年冻土等)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的建议。

1.4地下水埋藏情况

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评价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各土层的渗透性质,分析评价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及浮托力的作用和影响;预估产生基坑突涌、流沙(土)或管涌等地下水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提供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

1.5基坑周边环境

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基坑周边环境,提供基坑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分析评价放坡开挖的可能性和基坑边坡稳定性,适宜选用的支护结构类型及其稳定性,基坑开挖与降水对地基变形、周围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2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方法

2.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2.2勘探与取样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勘探工程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有些勘探工程施工周期又较长,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具有经济观点,布置勘探工程需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依据,切避盲目性和随意性。

2.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原位测试的优点是试样不脱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试验所测定的岩土体尺寸大,能反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好。试验周期较短,效率高尤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验评定其工程性质。缺点是试验时的应力路径难以控制、边界条件也较复杂有些试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不可能大量进行。室内试验的优点是试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边界条件明确,应力应变条件可以控制等入可以大量取样。

2.4现场检验与监侧

现场检验与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井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

3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的建议

3.1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

3.2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避免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可使用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为提高精确度,可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使用回归分析。岩土工程勘测资料的整理中,为了保证成果的正确性,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技术性问题是制约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向前发展的瓶颈,因此要高度重视勘察技术的提高和改良。在实际工作中,要尽可能地采用高科技的勘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加强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总之,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勘察工程中应用,地质勘察工作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赖惠明.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探讨[B].四川建材,2007.3

  • 下一篇:美食情缘范例(3篇)
    上一篇:习惯的作文常用[](精选8篇)
    相关文章
    1. 曲线空间设计范例(12篇)

      曲线空间设计范文1篇1这个为某高速公路公司设计的办公空间居于一栋不规则弧线柱状体建筑之中。设计师将建筑的特性延伸至室内建筑室内甚至家具本身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

      daniel 0 2024-01-21 16:40:12

    2.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范例(3篇)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范文篇1新中国成立后,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至今中国已经完..

      daniel 0 2024-01-21 16:08:12

    3. 媒体宣传方案范例(3篇)

      媒体宣传方案范文【关键词】新媒体;档案利用;宣传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直接促进档案价值能够发挥出来。在传统媒体环境下,音像档案、纸质档案等是主要的媒介载体,..

      daniel 0 2024-01-21 15:36:12

    4.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总结范例(12篇)

      新生儿科护理工作总结范文完成工作如下:全年共收治病人1120人,完成业务收入2710498元,西药费1331808元,治疗费853996.63元,床位费95261元,氧气费56336元,其余各项收入均较前有所增..

      daniel 0 2024-01-21 15:04:12

    5. 村组级财务管理制度范例(3篇)

      村组级财务管理制度范文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范文(一)近年来,我乡十分重视农村财务管理,把它视作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各种矛盾..

      daniel 0 2024-01-21 14:32:12

    6. 农作物栽培与管理范例(3篇)

      农作物栽培与管理范文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分析中图分类号:S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现阶段,严重的沙漠化进程在日益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地区受..

      daniel 0 2024-01-21 14:00:12

    7. 纺织业研究报告范例(3篇)

      纺织业研究报告范文王天凯:加快建立开放式创新体系王天凯在讲话中说,2012年以来,纺织行业整体运行压力较大,生产、销售、投资、出口、效益等与去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突..

      daniel 0 2024-01-21 13:28:12

    8. 纺织业的特点范例(3篇)

      纺织业的特点范文“纺织原料”展区在简要介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类纺织原料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国在纺织原料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2008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

      daniel 0 2024-01-21 12: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