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加工实训总结范例(3篇)
机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1.实训教学中规范操作流程
在实训教学中,指导教师按行业标准不断规范学生的操作流程、操作细节,让学生逐步改善行为习惯,规范做事,使其达到行业标准。具体操作如下:(1)实训前:学生必须统一穿工作服,女生戴工作帽,不许穿拖鞋、凉鞋。每天上班前教师要进行安全教育、考勤(相当于企业开例会),重点强调安全规范、检查着装、布置任务。其间不许讲话、吃零食、迟到,病事假按学生守则规定程序请假。这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规范行为。每时每刻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防患于未然。(2)实训中:指导教师严格按操作规程规范集中演示,测量姿势标准,工具、量具摆放整齐,要以身示范,从自身的一言一行做起。学生认真听讲,细心观察。尤其在初始阶段,教师要采用规范化、步骤化的教学方法,把实训过程分为几个步骤进行。学生的操作规范情况,教师要逐一检查并给予指导。根据教师当天布置的课题任务,学生首先对照加工图纸,去领材料、刀具、工具、量具(去仓库或班组长处),并分别安放在床台工具柜上,其次检查机床是否完好等做一切加工准备工作。机床启动后只允许一人操作,另一人站在尾架旁观察(切不可站在旋转工件的对面),有的学生上机前对各种操作规范以及测量姿势、工量具摆放很清楚,可是一旦操作起来,往往就专注于切削加工,对一些规范就不注意了,所以学生之间要相互提醒。加工完毕,零件要进行自检、互检、终检。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就习惯于规范操作、正确摆放物件及在头脑中树立质量意识和相互帮助精神。(3)实训后:实训结束后的“清扫”“整理”要按企业的6S管理的相关内容执行。清扫:每位学生实训结束后要清扫所属机床、工具柜、托盘铁屑和相应的实训场所。清扫要落实到责任区域和负责人,并且要有清扫基准,作为规范。机床和量具清扫后要保养,机床传动部位要按规定加油,,游标卡尺、千分尺表面用布擦拭干净,在金属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放在专用的量具盒内。整理:将加工件与毛坯分别堆放在指定区域,将无用的废品回收到指定的框内统一处理,绿色通道上严禁堆放任何杂物,保持畅通。工量具归放在床台工具柜相应的抽屉里。将机床尾架、拖板、刀架统一移到回定位置,工具柜标号与机床标号一一对应,有序摆放整齐,卡盘扳手与刀架扳手摆放在工具柜上层,以便其他班次的学生使用。总结:下班前,全班要集中,指导教师对当天的实训情况进行总结。对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表扬,对偷懒怕动、拈轻怕重的学生要多加督促。对加工不合格的零件存在的问题要让学生先思考、讨论,最后教师现场指点解决。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让学生明白实训结束的工作流程,而不是只重加工工件,加工结束就自己上交零件,教师评定成绩完事,根本不知道要打扫机床、整理环境。要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重视环境卫生。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在职业素养的培养上,应从卫生小事与细微之处着手,于细微之处见品行。
2.实训教学注重过程考核的细化
实训教学中的职业素养考核做到细化、量化,学生执行起来清晰明了,知道做什么,怎么做,目的性非常明确。笔者将根据平时的技能考核细则做成下表。联系通过实训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卫生意识等职业素养,但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不断完善与提升的过程。实训教学只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环节,在学校里还要通过各分院、系部、班级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作者:徐金凤
机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篇2
将“切削的基本知识及规律”和“各类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两大部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为8个学习情境:第一个学习情境“:切削的基本知识”。该情境的教学是与零件车削加工实训课程中的“车削基本技能训练———手动机动试车外圆、端面”项目一起实施的一体化教学。在实训车间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教师进行操作指导并结合多媒体演示,完成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切削层与切削方式的教学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此任务的完成,能够理解切削的基本概念及意义,会识别车刀角度,熟练绘制车刀图,掌握车刀角度正确刃磨的方法。第二个学习情境“: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该情境教学包含在零件车削加工实训课程的“车削基本技能训练———车光轴(端面、外圆、倒角并调头接刀)”项目中。该情境教学中,学生分组以45号钢进行操作训练,教师讲解及指导,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工作过程进行,学生观察分析切削层的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刀具磨损与寿命。要求学生通过此教学,能够正确操作CA6140机床,熟悉金属在三个变形区的变形过程,会熟练应用断屑方法、合理利用与控制积屑瘤,会合理控制加工硬化,会采取措施减小切削力和降低切削温度等。第三个学习情境“:切削基本理论的应用”。该情境教学包含在零件车削加工实训课程的“车削基本技能训练———车台阶轴”项目中。该情境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以A3、45钢工件材料的轴类零件加工为项目载体,通过教师的指导、自身的认真操作观察,掌握材料切削加工性的评判指标和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对策,会合理选择切削液与切削用量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第四个学习情境“: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该情境教学以实训车间的教学设备为载体,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机床典型零部件的拆装,教师则结合多媒体演示。要求学生通过此教学,会分析主轴箱的传动系统,能绘制传动系统图,了解液压、电气控制系统,会计算主轴的转速级数,掌握常用变速方法。第五个学习情境“:车床与车刀”。该情境教学是在零件车削加工实训课程的“车削基本技能训练———车简单轴”项目中。该情境教学中,学生分组操作加工,通过教师指导,熟悉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及主要结构特点,会工件及刀具在车床上的正确安装,掌握各类车刀的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能通过车削加工得到工件正确的加工表面及尺寸精度。第六个学习情境:“铣床、磨床、钻床和镗床等机床及其刀具”。该情境教学在铣削加工和磨削加工实训课程的“基本技能训练———铣平面、磨平面”项目中。该情境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训练,熟悉铣床的结构,铣刀的种类、材料、几何角度及应用,掌握铣削加工的操作方法;能据磨床结构特点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能据加工要求正确选择使用砂轮。另外,结合实训车间钻削等设备,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分组动手训练、观察,掌握标准麻花钻的刃磨及修磨方法,会对钻孔质量进行分析,熟知各类钻床的传动系统及应用,知道镗床、刨床、拉床等机床及刀具的使用要求及范围。第七个学习情境“:齿轮加工机床与刀具”。该情境教学以实训车间的设备结合多媒体演示,要求学生掌握齿形加工原理,会根据技术要求正确选择齿形加工方法,会对Y3150E型滚齿机运动进行调整计算及工作调整,会根据要求计算调整插齿机,能根据齿轮刀具结构特点合理使用与刃磨。第八个学习情境“:数控加工设备及刀具”。该情境教学以多媒体结合实训车间的设备,要求学生知道数控车床及刀具的结构特点与选用、刀具的快换和预调/检测,熟知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类别、特点、结构及操作要点。
二、课程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
(一)总体思路基于企业优质、高效、低消耗的机械加工生产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实际问题;能根据零件加工特点正确选用、维护机床设备和刀具。图1为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课程教学整体组织图。
(二)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上,灵活运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六步教学法、案例分析、操作示范、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为主角,实行互动式教学,做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三)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采用课程总成绩=平时表现(10%)+作业/项目(50%)+期末理论笔试(40%)的形式。平时表现主要考核出勤、纪律、态度、团队协作方面;作业/项目重点考核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团队合作完成项目的能力(考核结果可从项目作业、汇报,工艺问题实际解决中获得);期末理论笔试,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切削的基础知识和金属切削机床基础知识理论考核。
三、结语
机床加工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技能训练项目精选
《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知识内容多,技术更新快,并且要求学生能够非常熟练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一一训练,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训练项目的选择、先后顺序的设置、技能层面的衔接、训练方式和手段的采用、训练过程中的步骤实施,都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环节,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老师提供好的实训项目,理清好的训练思路,采用好的教学方法,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很好的教学目的。
一、课程训练项目精选
训练项目的精选是该课程教学的首要环节,课程从实际机床控制电路中抽取了适合教学的10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该课程的训练项目,内容涵盖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装接与调试,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维修。项目内容包括10个学习项目、课外扩展和顶岗实习。
二、技能训练项目之间的关系
理清训练项目之间的关系,有条理、有秩序地进行技能训练,做到不重复、不颠倒。
(1)各项目任务单元的衔接递进关系
每一个教学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每个任务单元涵盖着不同的能力目标,各项目任务单元之间呈平行、递进或包容的关系。
(2)技能训练项目的序化
本课程技能训练项目的序化遵循以下规则:载体选取从简单到复杂;技能从单一到综合;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符合职业成长规律。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接受任务自主学习操作示范同步实践总结提高”五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从“会”到“熟”再到“快”“准”不断提升,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教学”与“考证”相结合。通过反复训练,提高职业能力,达到岗位要求,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
训练方式:
(1)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宏观);
(2)视频教学,实际观摩操作法;
(3)小组讨论法,演示法(微观)
训练手段:实操综合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仿真教学、现场教学、录像、网络教学、课余活动等。
训练步骤:各个项目的操作是有所不同的,在单项技能训练中,先装再调,而在综合技能训练中,多了机床的功能分析与操作,项目的装调步骤具体分为:(1)分析任务;(2)制订计划;(3)实施计划;(4)通电试车;(5)总结与反思。下面以机床电气故障排除为例介绍其实施的具体步骤。
机床电气系统排故训练内容及步骤:
(1)机床功能基本操作:
根据机床的加工功能进行机床的基本操作。通过机床功能的基本操作,了解正常状态下机床各电器元件的动作过程和动作顺序,发现故障(非正常)状态下的异常现象或电器元件的非正常状态。
(2)故障分析:
根据故障现象或电器元件的非正常状态,通过电路原理图的读图和功能分析初步确定故障范围和可能的故障元件。故障分析涉及的元件和回路可能远多于实际的故障点与故障元件。
(3)制订计划:
根据可能的故障元件和故障回路制订故障排除的工作思路与工作计划。制订计划时,强调排故方法学习的重要性,在排故后需要及时总结方法,切忌凭感觉寻找故障,这样学习效果不理想。
(4)实施计划:
在遵守安全用电的基本规范下,按照排除法实施故障元件或回路的排除。具体操作时,先主回路后控制回路的原则。在排除故障时首先采取无压(不带电)排除方式,这种方式可排除因电路接触不良和触点损坏引起的故障现象,尤其是主回路的常见故障;在采用有压排除方式时,重点检查电路元件功能不良或损坏引起的故障。熟悉故障排除方法后,可以灵活运用两种方法,高效排除故障。
(5)通电试车:
每个故障点排除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与通电试车,如有问题,需要再次重复上边的各个环节。
(6)总结与反思:
为提高机床电气系统故障排除训练的效率,在任务结束后需要进行必要的总结与反思。为此要求学生针对任务实施的过程,描述现象、探究得失,撰写项目报告,交流排故技巧、检查方法。
(说明:读图练习在排故之前进行。)
四、结语
通过对《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精选与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好的学习平台,在训练中有任务、有目的、有思路、有比较、有结果、有层次,并且通过技能操作训练,知识内容无形中得到掌握和巩固,动手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分析过程能得到验证,故障现象直观而具体,能让人记忆深刻,实践技能迅速得到提高,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田淑珍.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
假期收获与感悟怎么写[范例](整理3
假期收获与感悟怎么写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作出应有的贡献。此次的“三下乡”暑期之行是理论与实践的佳结合点,使我的思想碰撞.. -
金融科技产业研究范例(12篇)
金融科技产业研究范文1篇1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普惠金融;金融体系;初创期科技企业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50832079引言2011年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
-
农业科学研究范例(12篇)
农业科学研究范文篇1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它的核心是学科建设,高校在国内外的地位取决于它的学科发展水平,而高校学科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科学研究为载体..
-
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性范例(12篇)
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性范文篇1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趋势;结构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贸易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如果一个国家在服务贸易上赢得先机和主动,那么其在未..
-
花茶包装设计范例(3篇)
花茶包装设计范文关键词:包装设计茶文化茶叶检索:.cn引言众所周知,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这已是被中外公认的事实。根据我国史书记载,西汉时期,四川地区就已经把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商..
-
可持续城市与建筑设计范例(12篇)
可持续城市与建筑设计范文【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相关性城市规划设计是整个城市功能具体表现形式,是城市建设当中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反映了城市的功能性,建筑设计则..
-
环境设计的要点范例(12篇)
环境设计的要点范文关键词:景观设计;预见性;适应性1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指设计者利用水体、地形、建筑、植物等物质手段,依据使用者的心理模式及行为特征,结合具体环境特点,对用地..
-
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范例(12篇)
美丽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范文关键词/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存在问题整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1、概况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农业大国之一,并产生了光耀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