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例(12篇)

daniel 0 2024-03-22

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篇1

【关键字】外固定架;创伤骨科;应用;效果

0前言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交通事故,也让创伤骨科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严重的骨科创伤能够威胁患者的生命,如何有效、方便地治疗已经成为骨科医生重要的研究课题。骨外固定是治疗创伤骨科疾病的一种方法,对骨折起到复位和固定作用。而用于骨外固定技术的机械装置称为外固定架或外固定器。

外固定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对于治疗由于交通事故等导致肢体高能量损伤因素造成的创伤骨科有着自身独特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外固定在创伤骨科的应用效果,笔者对本院的创伤骨科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应用外固定架治疗与使用内固定创伤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本文是挑选了从2009年2月到2014年3月本院患有创伤骨科患者120例,要求挑选的患者的创伤部位无广泛的皮肤病。将所有的患者按照医学研究分组的要求分为两组各60名,进行观察。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36.3岁;闭合性骨科创伤34例,开放性骨科创伤26例。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12-71岁,平均年龄37.3岁;闭合性骨科创伤31例,开放性损伤29例。要求两组除了治疗方法之外的其他影响创伤骨科治疗效果的因素要无统计学意义(P>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本文在对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前,需要与患者及其家人进行了沟通和协商并取得他们的同意,争取他们的配合术后管理。将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是使用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需要将外固定架运用于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将两组的术后基本情况和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1.3疗效评价

本次实验记录效果评定的相关事项:骨折愈合情况,畸形情况,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是否还存在疼痛情况等后遗症。效果显著:骨折愈合完全,无畸形,恢复创伤前正常功能,无疼痛等后遗症。效果一般:骨折愈合良好,无畸形,功能恢复良好,无或者存在轻微的后遗症。无效:骨折愈合部位延迟,有畸形,影响患者的基本生活功能,恢复部位存在疼痛等比较严重的后遗症。

1.4总治愈率的计算方法

每组的创伤骨科患者的总治愈率等于治疗效果显著的人数和治疗效果一般的人数之和除以总人数。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P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记录

组名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效果一般治疗效果无效总治愈率总数

观察组537099.15%60

对照组3819388.3%60

PP

3讨论

利用外固定架的方法治疗创伤骨科的方法,起源于1897年,是由美国一个医师发明设计的。最开始,外固定架仅仅用于骨折的固定,靠外固定架固定骨折远近端。经过一个多世纪许多医师的不断改进,如今运用比较广泛的外固定架主要有环形支架、单边支架、单边与环形组合支架和多平面支架。在治疗创伤骨科方面传统的使用石膏或者夹板的固定方式存在缺陷,特别是复杂且伤情严重的创伤骨科疾病。在针对创伤骨科方面,使用外固定架效果显著。

本文通过队形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总治愈率为99.15%,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95%。虽然治愈率相差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上却有着明显的差距。治疗效果显著方面:实验组为88.3%,而对照组为63.3,P

①有效缓解血液循环不流畅:患者骨发生创伤后,其周围的血管受到破坏,且由于接受手术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其运动量大量减少,导致创伤部位血液循环不流畅,可能引发深静脉血栓,严重危及生命。而应用外固定架进行固定时,能够减少对受伤部位组织的破坏,能够减小对对骨供血的破坏,从而缓解受伤部位血液不循环情况;

②外固定架的应用范围广:传统的内固定治疗方法对一些邻近关节或关节内骨折稳定性不好,一般不采用这种治疗方法。但是,若如使用外固定架则可以超关节固定,增加固定稳定性;

③疗效好,治疗时间短:采用外固定架的治疗方法手术的对肌肉组织的损伤小,采用闭合复位,最大的限度地降低手术的影响,让受伤部位外表恢复比较好;

④操作快捷:使用外固定架的骨外固定治疗手段是将内置物经过皮肤或者软组织穿过骨结构,再用外固定架来与内置物相连而固定的方法。其相对于内固定来说,在操作方面就显得比较简单、方便。

⑤固定可靠:经过不断地改进和研究,现代的外固定系统稳定性已经非常可靠。使用外固定系统不仅缩短了治疗时间,而且也让愈合后骨的强度相对传统治疗方法有所增强,对矫正畸形有帮助。同时,固定可靠也让患者可以在手术后能够早日进行功能性的锻炼,让患者早日恢复创伤部位的功能,恢复正常的生活。

总之,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治疗创伤骨科的一大进步,对于治疗创伤性骨科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同时,这种治疗手段治愈后的后遗症比较小,让患者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当中,值得我们大力推广期在骨科疾病中的使用。但是,我们也要合理应用使用外固定架,它也不是万能的。主要存在以下缺点:在应用外固定架时产生的针孔已发生感染;在胯关节固定时,影响关节的活动。所以,我们在应用外固定架让注意对患者进行经常性的管理,观察伤肢血液循环和肿胀情况,同时注意功能性锻炼,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固定架的应用效果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彭坤云,邹勇,廖宜春.多边外固定架在交腿皮瓣中的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杂志.2013,04:24-25

[2]展宝明,谢学升,谷增泉.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J]..2013,34(03):29-33

[3]李宗泽.外固定架在例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2012,15(14):118

[4]姜洪.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3,31(08):127-128

[5]秦国强,杨秋荟,仇志韬.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和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4(06):1230-1231

[6]杜旺民,郑木平,王杰等.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杂志.2013,16(20):55-56

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篇2

关键词:口腔;前牙区;人工即刻种植:牙种植体

中图分类号:R78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4-072-02

由于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包括口腔牙齿种植外科技术使得口腔种植义齿的适应症得到大大发展,现在已经可以修复牙列损伤,特别是前牙区损伤。人工即刻种植由于其不损伤邻牙,无须固位基牙,病人感觉舒适、美观,临床上颇受患者欢迎。我科2002年6月~2007年6月对52例患者实施了52枚口腔前牙区人工种植牙即刻植入及修复,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2例患者均为我科2002年6月~2007年6月的就诊患者,年龄18~74岁,男性22例,女性30例。失牙原因:外伤30颗,牙周炎12颗,残根伴尖周炎8颗,桩冠根劈裂2颗。所选患者皆无种植禁忌症,同时具备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较好地理解及执行医生的医嘱。

1.2手术方法

1.2.1材料与设备

人工种植体均采用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研制生产的REPLACE组合式柱状螺旋种植体和纯钛单件式锥状螺旋种植体及其配套工具。

1.2.2患者术前准备

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如有无内分泌病、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血液病、全身骨组织病、严重的心肝肾病、精神病等;有无吸烟史、酗酒史等。仔细检查口腔及颌骨情况,如缺牙区牙槽骨的高度密度,粘膜厚度,唇颊侧骨壁是否完整,以及口腔粘膜牙周情况等。对口腔卫生不良者,术前应进行洁治,根据患者缺牙数目、部位,将手术计划对患者交待清楚,详细给予解释,消除顾虑和恐惧心理,使之很好地配合手术。

1.2.3种植方法

根据所用种植体的不同规格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基本方法是患者常规漱口后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沿植牙区两侧邻牙龈缘经牙槽嵴正中偏唇侧作梯形切口,翻瓣。按照无创拔牙原则,明视下采用根挺等器械拔去牙根。用扭钻按控制方向在根尖周扩大牙槽窝并钻孔至拟植入深度,测量骨孔深度和方向,无菌盐水冲洗后,植入相应长度REPLACE种植体,直径一般选用上颌4.0mm、下颌3.3mm。对拔牙窝与种植体之间的空隙,局麻下在临近颌骨用取骨钻取1~3块骨质,碾碎骨块、与人工骨粉混和后给予充填,并裁取略大于牙槽窝口的钛膜覆盖。修整唇侧龈瓣,切去龈部分,呈外突弧形与腭侧窝口一致,松解唇侧粘骨膜瓣,滑行后关闭创口,覆盖创面形成良好屏障。部分窝不到1mm的不用钛膜,个别的甚至不植骨直接缝合。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术后9~10天拆线。四个月后摄X-ray片,检查种植体与骨质结合情况,按常规二期手术程序旋入相应愈合基台,形成袖口。二周后取出愈合基台,安上永久基台,贵金属烤瓷冠永久修复。

1.3评价标准

成功:①人工种植体在行使支持和固位义齿的功能条件下,无任何临床动度。②X线片检查,种植体周围界面无透影区。③垂直向的骨吸收不超过种植手术完成时植入体在骨内部分长度的1/3(采用标准投照方法x线片检查)。④种植后无持续和不可逆的下颌管、上颌窦、鼻底组织的损伤、感染及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失败:以上标准中任何一项未能达到者。

2结果

据上述评价标准,本组病例成功率为92.3%(48),失败率为7.7%(4)。失败病例为:上中切牙2枚,上侧切牙2枚;其中单件式锥状螺旋种植体3枚,组合式柱状螺旋种植体1枚。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种植材料学的不断发展,外科种植技术和修复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人工种植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获得了较满意的远期临床疗效。人工种植牙又称人工种植义齿,是90年代开展起来的口腔修复的一项新技术。与常规义齿相比,人工种植牙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无基托或基托面积较小,具有良好的舒适度,异物感较小;其次固位、支持和稳定功能较好;再次可避免固定义齿需做基牙准备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和给患者带来的心理负担。这些使人工种植牙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即刻种植是对于一些因外伤、牙周病且伴有局部感染的患牙,小心地微创拔除,尽量保持拔牙窝骨壁的完整,尤其唇侧及邻面骨壁,并用锐利刮匙彻底清除炎症组织,拔牙后即刻暴露牙槽窝植入种植体,避免了术后创口易开裂及感染的问题,同时可以取得与延期种植相近的成功率,也为患者缩短了疗程。即刻种植关闭创口时不必过度滑行唇侧粘骨膜瓣,基本能保持唇侧龈缘及膜龈联合在术前位置上愈合,义齿修复后牙龈能与邻牙保持和谐连续的龈缘曲线。而应用延期种植修复技术,缺牙区牙龈由于下方覆盖的牙槽骨吸收随之退缩,常造成种植义齿冠所在部位龈缘低,牙冠长,义齿与邻牙接触点下方牙龈退缩产生“黑三角”现象,影响种植义齿修复后的龈缘美观。

即刻种植技术的关键是种植体与牙槽窝骨壁间空隙的处理。即使采用根形种植体,与拔牙窝的大小和形状也不可能完全一致。REPLACE系统是圆柱状种植体,往往腔隙较大,需要在骨移植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膜覆盖技术,即引导骨组织再生。我们采用自体临近骨碎粒加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粉的混和物进行充填,必要时取纯钛膜覆盖。医用纯钛膜属不可吸收的生物膜,虽然有良好的屏障作用,但易于暴露、细菌聚集、骨增生较差,但不影响近期成功率。

在人工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手术细节,保证尽可能小的骨创伤和最大的初期稳定性。间隙式、渐进法的受植孔手术预备是避免高热产生骨坏死的有效方法。在间隙式钻孔的过程中要保证冲洗水对钻孔的充分注入,以利于器械和骨孔的冷却。尽量以两单位以上的种植体联合的方式制作修复体;单个种植体则采用与邻牙联合修复的方式,提高种植体稳定性,克服锥状螺旋种植体易产生自旋的缺陷。

本组病例有4枚种植体种植失败。分析原因:种植体颊侧骨板过薄,受力后产生骨吸收(1例)。查询原始病例记录,失牙后B2颊侧骨凹陷,属适应症选择不当(1例)。术者操作方位失误,重钻孔位(1例)。种植体周围炎(1例)。

总之,本研究认为口腔前牙区人工即刻种植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拔牙后牙槽骨的丧失,避免了大范围植骨,并可参照原有牙槽窝的长轴方向定位种植体,修复美学效果好。

参考文献:

[1]李兵.骨整合介绍[J].中国口腔种植学,2000,5(2):98-99.

[2]丁仲能,肖旭辉,王小彬.个别牙缺失的种植义齿修复[J].中国口腔种植学,2000,5(5):77-78.

[3]王兴,刘宝林.我国口腔种植学的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2001,36(5):321-323.

[4]黄建生,周磊,宋光保.前牙美观区单牙即刻种植修复[J].上海口腔医学,2003,12(3):174-177.

[5]陈辉,赵士芳.HE-涂层种植体不同种植问隙的组织学评价[J].口腔医学,2001,2l(1):11-12.

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篇3

股骨颈骨折一直是创伤骨科治疗探讨的重点。近年来,对于股骨颈骨折的认识和治疗有了很大进展,现述如下:

1流行病学及病因

近年来,股骨颈骨折发生率不断上升,我们分析原因是:①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原因引起骨折增多;②事故危险增多,尤其是交通事故和机械性损伤明显增加,逐年递增;③生活环境的变化,诸如家庭装修、路面硬化等,尤其是老年人跌倒因素增多;④生活日趋活跃,增加了受伤机率。股骨颈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一般滑倒等低能损伤即可引起骨折,所以有人提出把老人股骨颈骨折列为病理性骨折。年青人中股骨颈骨折主要是因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伤等高能损伤所致,常伴有合并伤。

2股骨颈骨折特点分析

股骨颈骨折具有解剖及临床上的显著特点,值得再认识。在解剖方面,股骨颈连接股骨头和股骨干,形成颈干角和前倾角;股骨颈内部骨结构有张力骨小梁和压力骨小梁,并形成骨小梁减少稀疏区(Word三角)和致密区(股骨矩);股骨颈的血供主要有四组动脉组成的囊内动脉环,分别供应骺与干骺端,由于骺板的屏障作用,使骺与干骺端之间在骨内无吻合支而只在骨外吻合;骨干营养动脉。一般只达股骨颈,与股骨头内无血管吻合。另外,股骨颈无骨外膜。上述特点就奠定了股骨颈不易愈合,股骨头骺易坏死的解剖学基础。在临床上,股骨颈骨折均为囊内骨折具有:①骨折后血肿“填塞效应”及滑液对愈合的影响;②发病年龄大,伤后并发症合并症多;③剪切力大,稳定性差,不愈合率高;④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的不良后果。诸如上述原因,所以股骨颈骨折治疗比较困难,一直是创伤骨科探讨的重点。

3分型逐步统一

股骨颈骨折可分为若干类型,过去常见分型如按骨折部位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基底型;按骨折线方向分型(Pauwels分型),根据Pauwels角(或Linton角)大小分为Ⅰ型(角度≤30°);Ⅱ型(角度30°—50°);Ⅲ型(角度≥50°);按骨折段之间的关系分型为外展型、中间型、内收型、及AO分型等,目前对于新鲜的股骨颈骨折常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即Garden于1961年提出的分型方法Ⅰ型:不完全骨折;Ⅱ型:完全骨折但无移位;Ⅲ型:部分移位的完全骨折;Ⅳ型:完全移位的完全骨折。

4治疗进展

无论GardenⅠ、Ⅱ型还是Ⅲ、Ⅳ型,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手术治疗。

GardenⅠ、Ⅱ型骨折约占股骨颈骨折的15%—20%,其对应关系虽然正常,但稳定性较差,即使是嵌插型股骨颈骨折,因常伴轻度内翻,骨折端嵌在松质骨中,其内在稳定性亦不可靠。有些作者主张保守治疗,主要基于避免手术风险、降低治疗费用等考虑,相对骨折发生再移位的危险,除非有明显的手术禁忌症,仍应手术内固定为宜,以防止骨折再移位并减少病人卧床时间,避免或减少骨折合并症发生。

GardenⅢ、Ⅳ型骨折的治疗原则是解剖复位、骨折端加压和坚强内固定。对移位股骨颈骨折如病人无手术禁忌症均应采取急诊手术治疗,因为股骨颈骨折多为老年人,其入院时状况最佳,另外急诊手术不仅可以尽快恢复骨折端的正常关系,缓解股骨头、颈血运的进一步损害,还可以减少卧床时间,大大减少骨折并发症及原有心肺疾病的加重恶化,并有利骨折愈合康复,降低死亡率。如由于某种原因无法急诊手术,可考虑术前皮肤牵引或骨骼牵引。

存在以下情况时,则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①闭合复位失败;②有股骨颈后外侧粉碎骨片可切开复位同时一期植骨;③年青人股骨颈骨折要求解剖复位,同时作关节囊切开减压;④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同时植骨。

近年来固定物种类很多,各种内固定均有自身的优缺点,我们应该对其技术问题和适应症熟悉掌握,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合格的内固定原则是坚强固定和骨折端加压,须特别强调解剖复位,因为无论何种内固定都无法补偿复位不良所产生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内固定材料有多针、螺钉、钩钉等,我们治疗21例中,除股骨头置换外,DHS应用最多,其次是空心加压螺钉,我们认为DHS及空心加压螺钉具有易于操作、创伤较小、固定可靠、加压确实、防旋转好等特点,提醒手术中注意的是内固定物宜置于股骨头中心偏下后方,深度距离股骨头关节面至少0.5cm。最近香港中文大学创伤学系梁国穗教授介绍亚洲型伽玛钉(Gamma—AP)治疗不稳定的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及粗隆间骨折),采用小切口、闭合处理、不扩髓,效果良好,有待研究应用。

关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我们掌握的原则主要是年龄,只要是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年龄超过60岁,又无其他禁忌症,我们多实施了双极股骨头置换术,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患者满意。

总之,成功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关键是:①急诊微创手术;②力求解剖复位,必要时切开复位,尤其是年青人;③坚强内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④复位、固定完成后行前路关节囊切开减压。另外,患者年龄、骨折类型、骨质质量等也影响着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参考文献

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篇4

关键词:骨科疼痛;护理;影响因素

创伤骨科患者术后最常见问题之一即为疼痛。疼痛不仅是组织细胞给予的病理暗示,同时也是机体自我保护意识发出的紧急提示[1,2]。骨科患者出现的剧烈疼痛可对患者机体产生不良影响,临床表现特征为呼吸急促、血压增高、心率加快、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着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近几年不断转变的医学治疗模式,以及采取的有效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骨科患者的疼痛感[3-5]。有效的缓解骨科患者的术后疼痛已经成为护理工作重要的内容之一。

1骨科疼痛护理满意度现状分析

1.1骨科术后疼痛系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创伤所致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多为较强的急性疼痛[6]。汤云仙等[7]在《创建骨科疼痛管理示范病区的实践及体会中》对骨科满意度现状调查显示,患者对疼痛知识掌握率为65%,对疼痛管理满意度60%,术后24内疼痛频率率>3次患者为75%。

2影响因素分析

2.1与创伤无关的影响因素

(1)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对骨科患者疼痛护理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术后及创伤引起的疼痛是必然的,护士对疼痛的管理持消极的态度,因而在临床中只是机械的执行医嘱,不愿意也很少注意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及止疼效果,导致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明显不足[8]。此外,护理人员对疼痛相关评估工具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调查显示仅5.31%的护士掌握“疼痛评估常用方法”,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只是依靠经验对患者的疼痛做出判断[9]。

(2)护理文件书写要求依据相关的护理文件书写要求,要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密切观测患者体征变化并进行及时记录,因此文件的书写占据了大量时间,从而减少了护士去病房的时间,最终导致基础护理的不完善,易引起医患纠纷[10-12]。护理质量的降低使得患者满意度下降。

(3)专业人员缺乏丁严明[13]在《危重病人生活护理落实现状调查分析》中发现,有72.2%的护理人员影响护理的主要原因是缺编加上负荷的工作量。在缺乏专业护理人员的现状下,要满意完成超负荷的工作量,显然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因此只能注重治疗方面的工作,忽略了在术前及疼痛知识宣教,对病人疼痛的评估不到位导致了骨科疼痛护理措施的落实不到位。有调查表明对降低骨科术后疼痛的发生而言术前进行疼痛宣教比只在术后进行相关宣教更有效果。

(4)患者的配合度由于骨科疼痛方面的护理会涉及到患者隐私,因此有部分患者会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同时也有部分患者认为洗脸、洗头等仅属于个人生活习惯,并不属于护理的范畴。护理人员涉及的内容太多,患者不易接受。术后由于创伤的疼痛患者不愿翻身、漱口水味道的不好闻等因素近而拒绝基础性护理[14]。不高的配合度使得正常护理无法正常实行,近而影响了患者护理满意度。

(5)患者自身原因由于性别、年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的不同使得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有显著差异。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大,术后发生疼痛的程度加重。个人经历和主观感受的不断丰富,同时伴随着体质和耐受度的下降,患者对疼痛的感受趋于敏感。性别: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女性患者耐受力远低于男性患者;性格方面:拥有外向性格的患者向他人主诉疼痛较多,而拥有内向性格的患者向他人表达倾诉较少,通常情况下给予初期镇痛治疗,性格内向的患者比较容易护理;性格心理:心理因素是影响患者疼痛感的重要原因之一,高度紧张的神经、产生的焦虑的不良情绪、其他人给予的暗示等,均有可能加重患者对疼痛感的关注度[16-17];职业类型:以脑力劳动者为主职业的患者出现术后疼痛的比例要高于体力为主职业的患者,一般来讲,体力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普遍优于脑力劳动者[15]。

2.2与创伤相关的影响因素骨科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手术及创伤,患者出现疼痛感大都出现在术后或创伤的1~2d左右,此后疼痛感日渐减轻。术后放置是影响疼痛的重要因素。骨科手术后的安置要求较严格,可防止压疮和肢体挛缩,保持关节的功能位,如果患者对此认识不够,无法理解和配合取正确的,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成为疼痛的影响因素[18]。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对骨折部位的牵引,固定,翻身,健肢的活动都有可能导致患肢位置和角度异常,手术后的并发症如骨折部位固定过紧,而影响肢端的血液循环,造成肢体水肿,神经功能受损,骨筋膜室综合征,均是疼痛不缓解或加重的原因[19]。由于患者对有关导致疼痛的原因不理解,护士对疼痛评估护理宣教不到位,均可导致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

3小结

手术是骨科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而疼痛又是骨科手术后患者共有的症状,是伤害性刺激对组织损伤及疾病本身病理改变所发生的一种机体反射性、复杂的生理反应和感知,依其性质而论属急性疼痛[20]。疼痛主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4个方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国际医学界非常重视疼痛的反应,将其列为人类第5大生命体征[21]。

若在初期疼痛期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持续的疼痛感可引起患者中枢神经的紊乱,对患者肢体功能产生影响,拖延了出院时间,增加了不必要医疗支出,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骨科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并不是十分满意,平均满意度仅为67%,未到标准。在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后,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由67%提高到了95%,整体骨科疼痛护理满意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2]。对骨科患者疼痛影响因素的分析,总体可分为与创伤有关的因素和与创伤无关的因素。在对骨科患者疼痛影响因素有了一定了解后采取具有针对性、个体化护理措施。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是依照正确的疼痛观察与评估之上的。通过对环境的管理、对患者术前加以指导、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给予术后护理以及加强患肢功能的锻炼等措施,可提高骨科患者疼痛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骨科患者应了解自我治疗护理的具体计划、目标,维持心态平稳,促使医患关系的融合,树立治疗护理的信心,从而促使身体机能的尽快恢复。

总而言之,骨科疼痛作为临床多发病症,对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如果早期未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控制,进而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加强对骨科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找出骨科患者护理中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提高患者健康管理意识,创建骨科疼痛示范护理满意病区,提高治疗效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BeckerR,SchefflerS.AllograftsinderSportorthopdie[J].Arthroskopie.2012,25(1):5.

[2]王美云,杜美英.骨科患者满意度调查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3)

[3]ChenX,BaiC,XieL,etal.Inflammatoryresponsetoorthopedicbiomaterialsaftertotalhipreplacement[J].JournalofOrthopaedicScience.2012,17(4):407.

[4]TheodoropoulosJ,DwyerT,WhelanD,etal.Microfractureforkneechondraldefects:asurveyofsurgicalpracticeamongCanadianorthopedicsurgeons[J].KneeSurgery,SportsTraumatology,Arthroscopy.2012,20(12):2430.

[5]赵龙桃,李宏,吴润莉,等.骨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过程中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J].护理研究.2012(2):120-121.

[6]李萍,郑惠英.综合疼痛评估图在骨科病人术后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6,13(9):4

[7]汤云仙,金钰梅,戴加平.创建骨科疼痛管理示范病区的实践及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2,11(1):78-79

[8]喻惠丹,MarciaPetrini,刘义兰,等.护士对老年人疼痛知识掌握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95

[9]张翠娣,黄铮.某院护理人员对癌痛认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杂志,2008,25(6A):20

[10]李燕,余新颜,席洪梅.骨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两年后患者满意度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5):330-331.

[11]吴惠.手术室对提供骨科手术植入物商进行满意度调查的效果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16)

[12]FiniM,GiavaresiG,SalamannaF,etal.Harmfullifestylesonorthopedicimplantationsurgery:adescriptivereviewonalcoholandtobaccouse[J].JournalofBoneandMineralMetabolism.2011,29(6):633.

[13]丁严明.危重病人生活护理落实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15-17

[14]AnagnostakosK,KohnD.HüftgelenkinfektionenErgebnisseeinerUmfrageunter28orthopdischenUniversittskliniken[J].DerOrthop?de.2011,40(9):781.

[15]王志强,林剑浩.影响骨科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北京40所医院调查[J].山西医药大学学报.2012,43(10):798-802

[15]BiberthalerP,SeifertJ,PostM,etal.IdentifikationvonRisikofaktorenanerkannterVorwürfevon?rztlichenBehandlungsfehlernausdemFachgebietOrthop?dieundUnfallchirurgie[J].DerUnfallchirurg.2011,114(9):768.

[16]DiazJ.ProportionateCancerMortalityinMethylMethacrylate-ExposedOrthopedicSurgeonsComparedtoGeneralSurgeons[J].JournalofMedicalToxicology.2011,7(2):125.

[17]ItekeO,BakareM,AgomohA,etal.Roadtrafficaccidentsand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inanorthopedicsettinginsouth-easternNigeria:acontrolledstudy[J].ScandinavianJournalofTrauma,ResuscitationandEmergencyMedicine.2011,19(1):1.

[18]王秀真.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医正骨,2007,19(1):80

[19]蒙小燕,湛浪,张雪梅.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个体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19-20

[20]陆琦,桂斯卿.骨科术后疼痛的原因、评估、护理现状及展望[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9):116-118

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篇5

髋关节是一个深在的杵臼关节,由于早期对它的病理及解剖知识的缺乏,使得髋关节镜的发展落后于其它关节镜的应用。1931年Burman第1次介绍了髋关节镜。后经历了漫长的时期,直到最近20年来,随着髋关节镜设备及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关节病变认识的加深,关节镜的应用才迅速发展起来,适应证也在不断的扩大。本文就髋关节镜在关节损伤、股髋撞击症、髋关节发育不良、骨关节炎等病变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1设备及外科技术

11患者体位及入路

患者体位可选择仰卧位或侧卧位。镜下可以将髋关节分为两区,即中央区(髂股连接区)和周围区,后者包括关节囊及盂唇侧壁结构。手术一般需要在特殊的牵引设备下进行,以获得关节镜操作时足够的关节间隙,合适、安全的器械操作空间约需要10mm。显然,只有在头臼分离的状态下才能进入中央区,在先行中央区检查的前提下,解除牵引,周围室可以得到良好的检查,患者仰卧和侧卧位均有成功报道〔1〕。且仰卧体位可以减少渗入腹腔内液的过度积聚。Mason〔2〕等认为牵引的力量有个体差异,术中可由助手依需要增减。研究表明:23kg的牵引力仅引起与入路毗邻的神经血管结构位置的轻微变化,在下肢的高达64kg的牵引力不会导致髋臼唇损害〔3〕。为关节镜的牵引量化提供了客观依据。持续牵引不宜超过2h,否则,更易出现相应的并发症。

标准的入路包括前侧入路,前外侧入路,和后外侧入路。除此之外,目前使用的入路还有后侧入路,近转子入路〔2〕。完整的关节镜的检查至少需要3条入路。在诊断性关节镜检查中,常首选近转子入路,并联合前侧入路、后侧入路。有利于观察股骨头,髋臼窝,髋臼唇前后结构〔1〕。

12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防治

适应证:常见的适应证:髋臼、软骨损伤,滑膜炎,游离体或异物去除,滑膜软骨瘤切除〔5〕等。关节镜的适应证在不断扩大:关节囊松弛,股髋撞击症(FAI),股骨头韧带撕裂或肥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先天性疾病,关节内症状性皱襞〔6〕,股骨头表面部分置换。禁忌证:关节强直、密集的异位骨形成、明显的关节内陷,病态肥胖等限制髋关节头臼分离状态为禁忌证〔7〕。

并发症:因牵引床的立柱引起的阴部神经及会阴损伤,牵引所致的坐骨或股神经损伤,间室综合征,多能在1~3周内恢复。Sampson〔8〕统计了22年中的1000例病人,并发症从最初的15%下降到目前的05%,多是与长时间手术有关的神经影响和腹腔内渗液。严重者为器械操作引起的软骨损伤,还有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多发生在牵引设备发展的早期阶段。Griffin〔9〕等采取了试验性牵引及量化牵引方法,治疗640例病人,总的并发症为16%,没有严重及长期的并发症,认为关节镜可以安全开展。

2髋关节损伤的诊治

21髋臼唇损伤

髋臼唇是附着在髋臼软骨边缘一个三角形的纤维软骨,它的作用是加深髋臼窝,维持股骨头在骨性髋臼内的稳定性。创伤,股髋撞击症,髋关节不稳,发育异常和关节退变均为其明确的损伤病因。髋臼唇撕裂最常见于前侧,好发于突然转身或旋转运动时,常合并与其相连的髋臼和股骨头的关节软骨的损伤〔10〕。

MRI的应用虽大大提高了髋臼唇损伤的诊断水平,但MRI对髋臼唇损伤诊断的敏感性并不高,对影像学检查阴性的病人,不能排除可以被关节镜诊治的重要的关节内病变〔11、12〕。Bruce〔13〕应用骨闪烁扫描方法发现在髋臼上部或上中部边缘的99MTcMDP吸收延迟是髋臼唇撕裂的特征,阴性则缺少这种特征。超声亦可用以诊断,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那些有慢性腹股沟区、下背部疼痛特别是有急性创伤史的病人,应高度怀疑髋臼唇损伤,有疼痛的临床表现,髋关节活动受限,屈曲、外展、外旋(FABER)试验阳性的病人,应建议先行磁共振关节造影,如有阳性发现应行关节镜检查〔12〕。

近来有证据表明:髋臼唇撕裂最常发生在无血管的软骨组织边缘,不能用保守的方法治愈〔14、15〕。髋臼唇撕裂的关节镜的治疗包括清创术及修复术。髋臼唇结构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应强调避免过多的切除。

22软骨的损伤

软骨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软骨损伤的程度,特别是在髋臼侧的软骨丢失和髋关节镜术后不良结果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在软骨损伤的治疗中,小的损伤与大范围的全层损伤应区别对待。对于小片软骨损伤,可以用切割器械或射频凿修切,大片损伤或全层剥脱的软骨,需先清创,然后将其复位固定到骨骼上。如系大块或全层软骨缺失,就要对软骨下的骨床行微骨折治疗或软骨移植。

23股骨头韧带损伤

股骨头韧带的损伤是髋关节疼痛原因,也是关节镜的适应证。镜下的病理学改变分为:股骨头韧带撕裂和肥大。Gray〔16〕把股骨头韧带撕裂伤分为3型,即完全断裂型、部分断裂型、退变型。股骨头韧带损伤的分型对预后有预测价值。治疗包括:韧带清创术或肥大韧带整修术。

24关节囊松弛

关节囊松弛并不常见,多见于创伤病人。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关节囊折叠术和热重建术。关节镜下关节囊的热重建术仍存在争议,原因在于既往肩关节松弛病人用同样的方法其疗效不佳。肩关节和髋关节毕竟存在差异,前者侧重于灵活性,而后者侧重于负重,且有强大的关节囊、肌肉、韧带支持。

Philippon〔17〕成功进行了髋关节囊热重建术。手术方法是:定位关节囊的多余区域,可弯曲的射频探针穿过软组织到局部区域,留下表层的健康组织,对内层的局部区域进行烧灼,避免在关节囊的同一部位行过高温和过久的烧灼,保留的大部分关节囊组织的表面皱缩可使关节稳定。髋关节囊的热重建术临床效果初显,Philippon〔17〕对病人进行了6a的随访无复发。

3股髋撞击症(FemorolacetabularImpingement,FAI)

FAI是由于髋臼或股骨近端,或两者兼有的形态学异常,而发生在股骨近端和髋臼边缘之间的桥接冲突。这种重复的机械性接触常常发生在运动期间,特别在关节屈曲和内旋时,导致髋臼唇病变,甚至与其毗连的髋臼软骨的损伤〔14、18〕。Tanzer〔19〕指出前部的股髋撞击是髋关节疾病的常见病因,其继发于来自握枪样畸形的股骨上端的补偿缺乏。重复的前髋部撞击导致了腹股沟区疼痛,髋臼唇损伤,髋臼关节软骨破坏及最终的关节炎等一系列损害。有临床证据表明股髋撞击症是早期OA发展的一个病理因素。

通过髋关节前后位、蛙位、侧位的X线片可以明确FAI的诊断。但FAI在没有经验的医生看来X线片往往是正常的,其实仔细分析可以看到头颈连接处前外侧的隆起,就象生长线的延续,Sampson〔20〕描述了这种明显的形态学异常。临床工作者提高对FAI的认识。

FAI可分为凸轮性和夹持样撞击,前者多发生在年轻男性运动员,后者见于运动活跃的中年女性。股髋撞击症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增加髋关节运动的空间,去除髋臼边缘与股骨头之间的桥接冲突。治疗方式除有切开手术外,近期有学者开展了关节镜下的直视手术。

4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HD)是一种多见的运动系统遗传性疾病,因其一定的迟发性及表型异质性被称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的病理形态变化表现为髋臼变浅、臼缘缺损、形态由杯状变为蝶形或三角形、髋臼唇内翻等。

关节镜的一个明确的适应证是治疗轻度DDH患者继发的关节改变,如关节镜下撕裂髋臼唇塑形,股骨头韧带清创,骨软骨缺失治疗,游离体取出等,可减轻机械性症状。已行髋臼扩大,再定位,切开复位,股骨近端截骨,腱切断术的术后患者,可治疗其继发的手术损伤,评价其术后效果〔21〕。McCarthy〔22〕报告了大量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人治疗的良好结果,这些病人常有继于软骨缺失的髋臼唇撕裂。治疗过度增生肥厚的髋臼唇,撕裂部分应小心切除,留下大部分髋臼唇组织,因为髋臼顶盖需要它的支持功能。

于儿童期发病的其它疾病,如LeggCalvePerthes病、股骨骨骺脱离(slippedcapitalfemoralepiphysis,SCFE)也适合关节镜治疗〔23〕。

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介入治疗、髓芯减压、带血管蒂骨移植,适用于FicatⅠⅡ期患者。如不曾治疗,疾病的进展常常需要股骨头置换。关节镜是一种微侵入、效果良好的关节保留手术,在有机械症状的年轻病人和早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髋关节镜观察股骨头关节表面的损伤情况,不仅可以了解股骨头关节软骨是否有断裂、塌陷,还可以判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程度,从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并根据镜下所见作相应的处理,使术后疼痛症状缓解〔21〕。并可在直视下准确的进行游离体摘除,滑膜炎,软骨、髋臼唇损伤的清理。此外,在进行上述治疗同时可行股骨头髓芯减压治疗。

6髋关节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

OA是指人体中轴关节及外周关节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以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和消失、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的反应性变化为病理特点的疾病。包括生化、遗传及后天性异常的多种因素都会导致OA。髋关节发育异常的OA的发病机理已经明确,人们也一直在探索原发性髋关节OA关节退变的病理机理。研究表明:FAI是多数非发育性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早期OA进展的一个发病机理〔18〕。另外,关节软骨、髋臼唇损伤如持续存在多年,不可避免的会发展为OA,对这些病变早期有效的治疗可以防治关节进一步退变,演变为终末期OA。

OA的关节镜治疗,即对关节行灌洗和软骨、骨赘清理,游离体摘除等。清理术去除了加重关节退变的机械因素及关节内的炎性介质,可能是其治疗作用的理论依据。对于年轻病人,关节镜治疗无疑会推迟关节置换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关节置换后的翻修。

此外,关节镜对化脓性关节炎、滑膜炎、骨软骨瘤、滑膜瘤、症状性皱襞、异物等髋关节病变显示了微侵袭外科的优势。髋关节镜必将在未来的外科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IlizaliturriVM,ManginoG,ValeroFS,etal.Hiparthroscopyofthecentralandperipheralcompartmentsbythelateralapproach[J].HipArthroscopy,2005,20:3236.

〔2〕MasonJB,McCarthyJC,ODonnellJ.etal.Hiparthroscopy:surgicalapproach,positioning,anddistraction[J].ClinicalOrthop,2003,(1):2937.

〔3〕ElsaidiGA,RuchDS,KuzmaK,etal.Complicationsassociatedwithtractiononthehipduringarthroscopy[J].JBoneJointSurg(Br),2004,86B:793796.

〔4〕ByrdJW,JonesKS.Prospectiveanalysisofhiparthroscopywith2yearfollowup[J].Arthroscopy,2000,16:578587.

〔5〕KrebsVE.Theroleofhiparthroscopyinthetreatmentofsynovialdisordersandloosebodies[J].ClinicalOrthop,2003,(1):4859.

〔6〕AtlihanD,JonesDC,GuancheCA,etal.Arthroscopictreatmentofasymptomatichipplica[J].ClinicalOrthop,2003,(411):174177.

〔7〕McCarthyJC,LeeJA.Arthroscopicinterventioninearlyhipdisease[J].ClinicalOrthop,2004,(429):157162.

〔8〕Sampson,TG.Complicationsofhiparthroscopy[J].HipArthroscopy,2005,20:6366.

〔9〕GriffinDR,VillarRN.Complicationsofarthroscopyofthehip[J].JBoneJointSurg(Br),1999,81B:604606.

〔10〕McCarthyJ,NobleP,AluisioFV,etal.Anatomypathologicfeaturesandtreatmentofacetabularlabraltears[J].ClinicalOrthop,2003,(1):3847.

〔11〕KeeneyJA,PeelleMW,JacksonJ,etal.Magneticresonancearthrographyversusarthroscopyintheevaluationofarticularhippathology[J].ClinicalOrthop,2004,(429):163169.

〔12〕MitchellB,McCroryP,BruknerP,etal.Hipjointpathology:clinicalpresentationandcorrelationbetweenmagneticresonancearthrography,ulitrasound,andarthroscopicfindingsin25consecutivecases[J].JSportMed,2003,13:152156.

〔13〕BruceW,VanDH,StoreyG,etal.Bonescintigraphyinacetabularlabraltears[J].ClinNuclMed,2004,29:465468.

〔14〕McCarthyJC,NoblePC,SchuckMR,etal.TheOttoE.Aufrancaward:theroleoflabrallesionstodevelopmentofearlydegenerativehipdisease[J].ClinOrthop,2001,393:2537.

〔15〕SantoriN,VillarRN.Acetabularlabraltears:resultofarthroscopicpartiallimbectomy[J].Arthroscopy,2000,16:1115.

〔16〕GrayAJR,VillarRN.Ruptureoftheligamentumteresofthehip:anarthroscopicclassification[J].JBoneJointSurg(Br),1997,79B(Supplement1):96.

〔17〕PhilipponMJ.Theroleofarthroscopicthermalcapsulorraphyinthehip[J].ClinSportsMed,2001,20:817829.

〔18〕LavigneM,ParviziJ,BeckM,etal.Anterior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PartI.Techniquesofjointpreservingsurgery[J].ClinicalOrthop,2004,(418):6166.

〔19〕TanzerMF,NoiseuxN.Osseousabnormalitiesandearlyosteoarthritis:theroleofhipimpingement[J].ClinicalOrthop,2004,(429):170177.

〔20〕SampsonTG.Arthroscopictreatmentoffemoroacetabularimpingement[J].HipArthroscopy,2005,20:5662.

〔21〕Ilizaliturri,VM,RevelesCastilloR,etal.Arthroscopyforhipdysplasia:indicationsandlimitations[J].HipArthroscopy,2005,20:5255.

〔22〕McCarthyJC,LeeJA.Acetabulardysplasia:aparadigmofarthroscopicexaminationofchondrainjuries[J].ClinOrthop,2002,(405):122128.

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篇6

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如处理不当或遗漏容易引起创伤退变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应用,关节镜技术日益成熟及普及,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尝试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式有了新的进展。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5月,作者所在科室将关节镜技术引入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采用膝关节镜检查治疗技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结合治疗该类骨折3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8例38膝,其中男23例23膝,女13例13膝;年龄19~56岁,平均38.5岁;采用Schatzker分型分别为Ⅰ~Ⅲ型,其中Ⅰ型8例,Ⅱ型18例,Ⅲ型12例。受伤后到手术时间4~7d。本组均为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中均无严重骨质疏松及关节腔狭小病例,亦无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病例。

1.2治疗方法

患肢抬高,石膏外固定、制动,给予消肿、止痛等处理,并完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MRI平扫等术前常规检查,肿胀减轻后予手术治疗。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平卧位,大腿止血带并支架固定,小腿垂于床缘,常规消毒铺巾。常规膝关节镜前内、前外侧标准入路进镜,先冲洗清理关节内凝血块再行常规关节镜检查,重点检查关节内有无游离骨片或软骨片,前后交叉韧带及半月板有无损伤,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的位置范围、程度。如有关节内合并伤酌情给予相应关节内处理。据术前检查结果及镜下观察所见确立骨折分型、明确骨折移位程度后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关节镜直接镜下复位、修复,Ⅰ型劈裂骨折挤压复位后选用松质骨螺钉或支持钢板固定;Ⅱ型塌陷骨折、Ⅲ型劈裂合并塌陷骨折在关节镜和C臂X光机监视下撬拨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塌陷下方骨缺损处植入自体松质骨或同种异体骨,行拉力螺钉+支持钢板固定;骨折处理后,对于合并有侧副韧带断裂者尽可能予镜下一期修补,合并有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张力较低者尽可能镜下一期修复。术后常规抗感染、抗凝。术后第2天开始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3~5d即开始逐渐行主、被动屈伸患膝功能锻炼,下床扶双拐行走,术后10周扶双拐部分负重。

2结果

本组38例所有患者骨折均临床愈合,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平台塌陷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疗效评定根据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1]进行疗效评定,其中优29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92.1%。

3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的一种高能量关节内骨折。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其关键在于使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以及塌陷骨块复位后的植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视和强调恢复膝关节的平整和稳定,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传统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手术创伤较大,容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和关节僵硬等不良后果。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关节镜监视下微创治疗方法疗效令人满意。关节镜监视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主要具有下列优点[2-4]:①关节镜能直接提供关节内良好的视野,于切开几乎没有区别,显示清晰,因此能在直视下判断关节面实际错位,获得较好的关节面显露,从而使骨折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保证了关节面的平整;②良好的镜下视野能全面了解骨折的形态、移位方向、塌陷程度、软组织损伤等情况,并配合C臂X线机监视,避免对塌陷性骨折复位的矫枉过正;③保证钢板及螺钉的准确置入,指导螺钉的进钉方向及拧入的松紧度;④胫骨平台骨折往往合并半月板、交叉韧带、关节软骨损伤及游离骨折块,关节镜因能提供良好的关节内视野,故对这些损伤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为关节功能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⑤关节镜辅助手术切口小,对骨块及周围组织的血供破坏较少,缩小手术创伤,对关节干扰少,避免了传统手术长切口打开关节腔对软组织的广泛剥离,减轻手术带来的创伤,减少术后关节粘连,有利于关节稳定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⑥通过关节灌洗,彻底冲出瘀血,游离的小骨块等关节内游离体,减少术野组织在空气中暴露,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本组病例治疗临床体会到,为减少关节不稳定因素,术中应尽可能修复损伤的半月板和韧带;合并半月板损伤者应根据不同损伤程度给予镜下修补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骨折处理后,对于交叉韧带损伤者可利用探针镜下检查韧带的张力情况,对于张力小的一期进行修补或重建。此外,还要求术者能熟悉掌握开放手术操作技术,并能熟练利用器械辅助手术操作。

参考文献

[1]王铭春,王治,杨铁毅,等.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8例.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10):776-777.

[2]程国林,朱爱平,李继春.关节镜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8):698-699.

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1篇7

对于粉碎性、压缩性、缺损性的髋臼后壁骨折,如果手术方法不当,往往造成头臼关系的不匹配,发生创伤性髋关节炎和关节功能障碍。如何重建髋臼后壁缺损?这是当前学者们面临的重大挑战。笔者通过复习有关髋臼后壁缺损的文献资料,探讨了应用自体髂骨解剖性重建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髋臼骨折;骨缺损;重建

【Abstract】Inappropriatetreatmentforacetabularposteriorwallfractureswithfeaturesofbeingcomminuted,compressiveanddefectiveoftenresultsinhighcomplicationratesandpoorclinicalresults.Therateofposttraumaticarthritisisgenerallyhigh,especiallywhentheanatomyhasnotbeenrestoredcompletely.Howtoreconstructtheposteriorwalldefectisoneofthemostchallengesforresearchers.Weperformedaliteraturereviewofposterioracetabulardefects,soastoassesstheclinicalutilityofanatomicreconstructionwithiliacautograft.

【Keywords】acetabularfracture;bonedefect;reconstruction

髋臼骨折为高能量创伤,后壁骨折最为常见。如果粉碎性、压缩性、陈旧性骨折累及后壁>40%,伴有髋关节后方的不稳定,我们称之为髋臼后壁缺损。如果处理不当,必将影响到关节的稳定性,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功能障碍,甚至给后期全髋关节置换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髋臼后壁的重建,重视恢复头臼对应关系。本文就髋臼骨折后壁缺损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分类

目前,髋臼后壁骨折普遍分型如下:A1.1型,即单纯骨折-脱位型,一个骨折块;A1.2型,即单纯骨折-脱位型,多个骨折块;A1.3型,即单纯骨折脱位合并臼缘压缩骨折,脱位的股骨头将部分髋臼关节面嵌入后柱的松质骨内。根据压缩部位的不同,A1.3型压缩骨折进一步分型:正后型、后上型或后下型。后上型累及主要承重区,处理非常棘手。根据压缩程度的不同,亦可进一步分型如下:Ⅰ型为包容性缺损,即腔性缺损,复位后髋臼后壁完整;Ⅱ型为非包容性缺损,部分髋臼后缘或髋臼后柱缺失,甚至累及髋臼顶壁。

2重建方法

对于轻度的后壁缺损,如部分压缩性骨折,可以通过撬拨植骨来填充缺损区,植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恢复和支撑塌陷的关节面,防止远期因关节面软骨下的骨量不足引起再次塌陷。植骨要充分、足量,以防止术后植骨区过早的骨吸收。

对于中度的后壁缺损,目前用来填充缺损的骨替代物并不多见,特别像髋臼负重部位的缺损。国外文献中同种异体骨移植应用较多,它的最大优点是数量充足、起始强度好,并且可以被修整成适合任何骨缺损的形状;缺点是价格昂贵,具有免疫源性。与同种异体骨相比,自体骨不具有免疫源性,易于诱导新骨形成,是修复骨缺损的“金标准”。Rommens等[1]发现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或者压缩性骨折采用松质骨填充缺损效果良好,可以作为标准的治疗方法。deRidder等[2]发现:>60岁的老年人粉碎压缩的后壁骨折(后壁空缺>1cm3),如果单纯采用松质骨移植内固定,术后易出现后壁塌陷等较多并发症。在这些病例中,移植的松质骨密度较低,不能对髋臼后壁提供足够结构强度上的支持,是造成不稳定和疗效差的原因。deRidder等[2]进一步采用了高强度、可注射磷酸钙骨粉,术后平均10周(8~11周)患髋负重无疼痛,而单纯松质骨移植术后平均14周(12~16周)患髋负重无疼痛。

对于严重的后壁缺损,Letournel等[3]认为,如果后壁骨折块“足够大”,即使股骨头复位,由于缺少后壁骨块阻挡,仍有后脱位不稳的倾向,因此只有手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以维持关节的稳定性,恢复关节面的平滑,同时可探查关节腔内有无碎骨块。但是,后壁严重粉碎骨折预后极差,碎骨块呈散沙状无法利用,如果清除碎骨块,易造成骨量丢失和关节面错位[4];如果清除无法修复的软骨面,会导致关节面的不完整,进而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甚至股骨头无菌性坏死。Kreder等[5]认为臼缘缺损和残留移位>2mm时,单纯解剖复位极可能导致关节炎的发展,造成髋关节功能降低和全髋关节置换。因此,他建议对于>50岁、伴有臼缘缺损或后壁粉碎的患者,可以直接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有学者提出利用自体髂骨进行结构性植骨。Ebraheim等[6]采用拱璧方法重建髋臼后壁32例,结果解剖复位28例(88%),该方法可以提供后壁稳定状态,有利于早期活动和负重。王钢等[7]根据缺失后壁的大小凿取髂骨块,将髂骨内板做为关节面朝向股骨头进行固定。肖增明等[8]发现髂后上棘附近的髂骨内板形状和正常髋臼的解剖形态接近,可以修整成较理想的形状,将重建钢板环抱骨块紧贴在髋臼上固定。孙立众等[9]根据髂骨后份边缘较厚而体部较薄、楔形截面、外凸内凹、接近正常臼面的特点,取同侧髂骨后份全层骨板,根据髋臼缺损情况,制成略大于缺损面积移植骨块,保证重建髋臼有足够的骨质覆盖。张春才等[10]临床应用自体髂骨解剖性重建法:测量髋臼直径,用与髋臼直径对应的髋臼锉,于髂前上棘后方40mm处为圆心,旋锉髂內翼为新臼关节面,其嵴外缘为新臼唇缘,凿取相匹配自体髂骨;在新的“髂骨臼面”的松质骨上钻洞,将带有关节面的碎骨嵌入其中;用ATMFS的后柱壁系列三维锁定,其固定点强调的是在前、后柱的力线上,以及小骨盆的弓状线、坐骨大切迹于坐骨结节中点的连线上。其臼前、后壁与柱间是三维锁定式固定并与力线发生联系,避免了局限性的桥接式固定。

3评估方法

术后常规摄X线骨盆正位片,可以观察钢板固定是否可靠,植骨材料是否骨性愈合,边缘有无骨质吸收或塌陷。CT检查从横断面了解髋臼骨折块移位,特别对关节内游离骨块、股骨头骨折、臼顶负重区和方形区的损伤有诊断价值。三维CT重建可以显示不同骨折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手术方法的设计和内固定的选择,特别有助于测量计算后壁缺损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术中凿取大小、形状合适的髂骨块,最大可能地恢复髋臼关节面的解剖形态。

影像学评定中,按照Judet标准分为:解剖复位(移位3mm)。Matta标准分级:髋关节形状正常者为优;仅有小骨赘,关节间隙狭窄9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

综上所述,根据后壁骨折缺损的类型,利用自体髂骨设计解剖性植骨块,重建臼后壁和头臼对应,可以恢复髋关节的头臼应力分布和后方稳定性,有利于同步实现骨愈合与功能康复,从而最大程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有关重建臼后壁的方法尚待进一步基础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RommensPM.Istherearoleforpercutaneouspelvicandacetabularreconstruction[J].Injury,2007,38(4):463-477.

[2]deRidderVA,deLangeS,KerverBJH,etal.Posteriorwallacetabularfractures:augmentationofcomminutedandimpactedcancellousbonewithnorianSRS,acarbonatedapatitecement[J].EurJTrauma,2003,29(6):369-374.

[3]LetournelE.Fracturesoftheacetabulum:astudyofaseriesof75cases[J].OrthopTrauma,2006,20(1S):S15-19.

[4]FurmanBD,OlsonSA,GuilakF.Thedevelopmentofposttraumaticarthritisafterarticularfracture[J].JOrthopTrauma,2006,20(10):719-725.

[5]KrederHJ,RozenN,BorkhoffCM.Determinantsoffunctionaloutcomeaftersimpleandcomplexacetabularfracturesinvolvingtheposteriorwall[J].JBoneJointSurg(Br),2006,88(6):776-782.

[6]EbraheimNA,PatilV,LiuJ,etal.Reconstructionofcomminutedposteriorwallfracturesusingthebuttresstechnique:areviewof32fractures[J].IntOrthop,2007,31(5):671-675.

[7]王钢,裴国献,陈滨,等.Letournel分型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14-1116.

[8]肖增明,詹新立,李世德,等.采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21-1123.

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

耳濡目染,从小立志学医

出生于一个医者世家的程灏,自小就经常听大人们讲: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医生这一职业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受到当医生父母的耳濡目染,让他幼小的心灵对穿上白大褂无比神往。

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程灏医师仍记忆犹新,“那时候我和父母住在医院宿舍,父亲经常夜晚被叫去做手术、抢救病人。第二天早上回到家总是带着成功的喜悦讲给我和母亲听,手术做得如何如何漂亮,抢救的怎样怎样成功。”这让他被医生这个能救死扶伤、讲仁慈、讲仁爱的职业深深吸引,并认为这是一个光荣神圣且富有成就感的职业。这也是后来他经常说“治好一个病人,我比你更高兴”的原因。

上世纪70年代,父亲参加了天津市早期的西学中学习班,开始学习中医,程灏那时刚上小学。父亲希望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医学,便让他一起学习。也是从那个时候,他开始接触到中医的很多名词和基础知识,并且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学习中医、治病救人。

1987年,程灏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从此便踏上了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道路,走上了从小梦想的从医之路。

创建医疗平台,打造一流团队

在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工作十年后,程灏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参与创建了望京医院创伤一科,目前担任该科室主任。在这里,他注重突出中医特色,继承发扬中医骨伤科事业。同时,融入创新理念,中西医并举,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不仅提高了科室患者的治愈率,更为传统医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据程灏主任介绍,望京医院创伤一科建科于1997年,到今天已经18年的历史。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医生14名,护士14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医学博士3名,硕士4名,高级医学顾问1名。目前有开放床位44张,包括创一科病区、专科门诊、全年24小时骨科急诊的完整科室,曾担任重大群体交通事故救治,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区的救援等工作,是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精湛、作风硬朗的医疗团队。

在程灏主任的带领下,创伤一科全体成员本着“突出中医特色,中西医并举”的原则,遵循继承发扬祖国医学传统骨科理论方法结合现代医学骨伤科理念技术的学术指导思想,为患者提供最恰当的治疗方案和方法。他们应用传统的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技术、中西医结合外固定技术、现代生物学固定理念微创技术和手术钢板髓内钉固定等技术治疗四肢、骨盆及关节的各类新鲜、陈旧的复杂难治性骨折,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骨折迟延愈合或不愈合;急、慢性骨与软组织感染等。同时,注重中医中药三期辩证施治(内服外用)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总体水平和同期国际接轨,已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科室的治病特点是:中医特色不拘泥,西医特点不落后。

多年来,创伤一科的医生们一直保持着高尚的医德,他们勤勉敬业,满怀仁爱之心,精益求精,把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敢于承担风险,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尽全力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凭借着娴熟的技术,高水平的理论,打造了一支卓越的护理队伍,努力为我国的创伤医疗事业发展做贡献。目前,该科室还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科研项目一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三项、院级科研课题三项,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创伤急救教研室工作,负责“三生”的临床教学任务。

因病施治,为患者谋福

“凡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任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任也。是以大凡医者,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为医也。”这是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对“医者”的界定,也是程灏主任始终践行的行医之道。

在程灏主任所在的创伤一科,多年来都保持着这样一个理念:做医生做该做的手术,给病人一个最好的、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法不一定相同的,但每一个方法对这个病人是最恰当的,作为医生就为患者提供这样的服务。“大多数疾病,包括骨折,治疗的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手术不是万能的,很多骨折也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解决。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据病情,根据患者实际需要,哪种方法对病人最有利就采取哪种方法。大多数病人是不懂医学的,作为我们医生要把治疗其所患病的各种治疗方法的利与弊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患者会权衡,提出他们最能接受的治疗方法。有些骨折需要赶紧手术治疗,比如需要早期下地活动的、关节内骨折等,医生就不能犹豫,必须果断做出判断”,程主任如是说。

去过程灏主任门诊的患者都知道,在他的出诊台上放着一个小册子,上面写着“在我们的医学帮助下,您能早日康复,我比您更高兴。”这是他及他的团队发自内心的感言,更是一位医者所不懈努力的方向。

“做该做的手术,做病人需要的手术。”是大医精诚、仁慈博爱的体现。当一些疑难杂症摆在医生面前,运用所掌握的丰富的中西医学知识和高超的技术,将最恰当、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医学帮助,是医生的一种本能。但是做到这些最基本的前提是,医生必须了解中医并掌握中医骨伤的精髓,同时还要对西医现有的先进技术材料了如指掌,真正做到学为所用。

一位来自北京朝阳区的患者,60多岁,没有工作,由于不小心手腕骨折了,经过北京的其他两家医院的检查,医生都说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怕手术治疗会留下后遗症且费用太高患者选择了放弃。后经人介绍,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创伤一科找到程灏主任,当时,他非常担心程主任也动员他做手术。没想到,在程主任看完片子并详细询问他现在的生活环境、工作情况后,极其自信的说:“我们可以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估计最后和手术效果差不多。”程主任的治疗方法让他的手腕在短短半年之内就基本灵活自如活动,不仅减少了很多痛苦,还节省了大笔医疗费用。

创新研究,追求卓越

创新驱动发展,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如果没有创新就意味着走向衰亡。中医学能够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一直屹立于世界东方,少不了我们的祖先在传承过程中的不断创新和突破。程灏主任也深谙此道理,为此,他在近几年带领科室推出了系列微创手术方法,他非常注重创新,对目前骨科医疗界普遍使用的小夹板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3202267560)和“发明专利”(专利号:2013101484267)。

程灏主任介绍说,微创手术是现代骨科的精髓,指的是在微创理念指导下采用的手术方法,是一种相对的根据不同病情所采取的方法。近年来,创伤一科运用微创手术方法,已经让许多严重股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朋友重新站立起来,提高了生活质量。另外,程主任曾多次参加关于微创手术的各种国际性、国内医学交流会、研讨会,创伤一科的微创手术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充分肯定。

从事中医骨科的医生都知道,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是我国著名老一辈骨科专家尚天裕等老先生总结出的一套理论和治疗方法。主要用于四肢骨干骨折,尤其对固定四肢中段骨折有明确的疗效,到目前为止已经被中医界使用了几十年。但是,在使用的过程,程主任发现有些小夹板的设计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近关节或关节内骨折的应用,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比如在固定肱骨近端的外科颈骨折时,内侧夹板下坠,前、外、后三板相互聚拢、向外开裂等,起不到固定作用。于是,程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对小夹板的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创新元素,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和技术创新。这一创新设计的新型小夹板,克服了原来小夹板的缺陷,对上述骨折起到了明显的稳妥固定的作用,为更多骨折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位30多岁的外科颈骨折的女性患者,在一次摔跤的过程中,导致非常严重的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程灏主任亲自施以治疗,并且使用了他发明的新型小夹板。不到8周时间,恢复情况很好。程灏主任还建议该患者,间断性地可以拿掉夹板,开始做一些功能锻炼。

传承颂扬,见证先进理念发展之路

中医骨伤科学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基于朴素唯物论的科学,它以人为本,注重整体观念的学术思想。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滞后性也不断凸显。因此,程灏主任非常注重在工作中结合实际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西医也一样,即使是在当今现代医学逐步发展到微观细胞、基因等研究水平,但仍有很多难关需要攻克,需要因时依症来治疗疾病,同时需要权威而正确的理论指导思想的引领。

程灏主任介绍说,AO理念和BO理念是当今西医治疗骨科疾病所遵循的主要理论指导思想。1958年,西医骨科确立了治疗骨折的AO原则,该理念强调坚强内固定。但这一理念并不完美,出现了大量失败病例。于是,骨科专家们经过二、三十年的临床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在近十年间逐渐形成了新的骨折治疗理念――BO理念,这是一种生物学固定理念,不仅损伤小,且治愈率高。

AO理念与BO理念的主要区别在于:AO理念采用绝对的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而BO理念是以保护骨折周围软组织为前提,不必以损伤骨折周围血运为代价的解剖复位,主张生理学复位和远离骨折局部的稳妥固定。中医治疗骨折主张功能复位和保留骨折上下关节功能活动的弹性固定。功能复位是指满足骨折愈合后肢体功能的复位方式,不必强求解剖复位而过多损伤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有中医专家将其称之为CO理念,“C”即是“China”,即中医骨科理念,其实也不为过。

一位来自江苏的患者,锁骨骨折,做完手术半年多后,仍有一些不舒服的地方,疼痛难忍。程灏主任在看了他一下片子之后,说道:“你这个手术应该不是在我们医院做的。”该患者说:“是在当地一家医院做的。”

为何能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源于程灏主任对骨科疾病治疗理论的了解以及创伤一科先进的骨科治疗技术,他说:“从钢板固定的方法来看,首先肯定不是我们医院做的,至少不是我本人或我科做的手术。该患者的手术方式是在AO理念指导下的方法,它要求骨折钢板坚强内固定,钢板贴敷越严密越好,螺丝越多越好,越坚强越结实越好。这位患者使用的钢板,在所有钢板钉孔上打满了螺丝钉,在骨折处中间再又加上2颗螺丝捆上钢丝,”这种骨折所应用的方式,是违背目前最先进的生物学固定BO原则,所以导致半年了骨折还没有愈合迹象,接下来钢板很快就会断掉,原因就是没有跟进学科的发展。

治病方法非常重要,选择的材料也很讲究,手术材料不是越贵越好,进口的材料不一定适合每位患者,比如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人体形健壮,其生产的人工关节质量确实很好,一个股骨头假体数万元,而台湾联合公司生产的人工假体(应该属于国产)一万多元,其使用寿命不相上下,但是台湾联合的人工关节质量也是世界一流的,其产品设计可能更适合中国和亚洲人群的体型特点。不适合的产品,再好、再贵也没有意义。

中西结合,博采众长

在多年行医过程中,程灏主任深刻理解到,无论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医中药文化,还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西医理论,都是能够治疗疾病、为人类健康谋福的医学,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他说:“中医、西医各自有各自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选用哪种方法治病不是医生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要看哪种方法对病人有利,中西医结合是理念的结合,绝不是方法的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临床工作中取其所长,避其所短。”

大多数人认为,医生所提出的保守治疗就是中医治疗,手术治疗就是西医治疗,且中医治疗骨伤相对便宜,西医手术治疗比较昂贵。程灏认为,一个东西的好坏,不在于价格、材料,关键是真正为病人解决多少问题,当然,能够达到好的疗效就是好东西。便宜的东西也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另外,程主任表示,其实中医的麻醉术和手术要比西医早几千年,查阅文献几千年前就有华佗拟行开颅手术的记载。但是由于麻醉技术的发展,无菌技术、抗菌药物的出现,使得西方医学和手术疗法发展更快。所以说,保守治疗并不等同于中医治疗,中医也包括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中医治疗骨折有独特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穿针外固定等。另外,骨折三期辨证施治,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等,都是中医骨伤科的特色原则和手段。

再比如,对于伤口、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医几千年就开始强调“提脓祛腐,煨脓长肉”,是说伤口有分泌物不一定是坏事,有分泌物伤口才能够长得更快一些。过去,西医一直认为伤口愈合一定要干燥,现在刚刚认识到湿性愈合的重要性。然而,这些转变都恰恰符合中医的理念和方法。程主任说:现代伤科的理念和治疗方法,似乎逐渐地向几千年前中医的理念和治疗方法转变和靠拢。我认为中医与西医的发展方向,是在一个平面上沿着两条不同直线发展,而不是平行线,总有一天会有相交点。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医和西医应该是不能够分家的,也不是对立的,中医也叫“汉医”,中国还有“藏医、蒙医”等,国外也有适合自己民情的民间的医学,虽然在理论系统上各有区别,使用不同药物和方法,但是都能治病。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怎样对病人更适合,医生就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这才是“中西医结合”的真正内涵。

淡泊名利,关注医改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作为一名医者除了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这才能被称之为一名真正的医者。在医患关系尤为紧张的今天,有些医生因夸大病情不被患者理解,甚至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报复,这让作为医生的程灏主任很痛心。

程主任说,其实医生夸大病情的现象有两种情况必须区别看待。第一种:医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学科,很多疾病的严重性往往被暂时的表面现象掩盖,然而这些难题患者是无法看到的,就像“扁鹊与蔡桓公的故事”。患者或家属不懂,也看不到,但是看不到并不代表不存在。第二种:医生受当前复杂恶劣的医患关系环境,和个别不良媒体故意夸张的虚假报导,和不公正的司法判决等等因素的影响,不得不把疾病可能发生坏结局所谓有义务的告知。否则哪一点没说到,医生就会被认为没有履行应尽的义务。其实,病情的发展、治疗的效果与告不告诉患者毫不相干,与病历写的好与坏也不存在因果关系。

但是,总是免不了会出现第三种情况,那就是在极个别医德不佳的人,他们故弄玄虚,拿回扣、要红包。但是“这不能代表整个医务界,不能让所有医生护士背黑锅。”这是中央电视台某节目中某著名主持人说的。

在中国几十年的医改过程中,这一现象并没有杜绝,甚至有的医疗机构变本加厉,这让我国的医患关系更为紧张。但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到底在哪里?程灏主任认为,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应该面向医疗群体,要考虑医与患双方的利益,绝不是仅仅依靠强行推行一个“医生与患者签署拒收、拒付红包协议”的规定,就希望将医改搞成功。所以说,国家投入不平衡,医保政策畸形,法律不健全,司法不公正,个别媒体虚假或不实报道,犯罪成本过低,法律保护意识滥解等等,都是导致今天医患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需要政府真正的重视起来,要让全社会包括医务人员都明白和理解,什么是“医学帮助”的真正的内涵。

精勤不倦,弘扬中医学

除了做好医学科研和教学工作,程灏主任还积极参加各种灾区救治活动。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建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专家指导组,程灏主任主动请战,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参加了专家组。在灾区,程主任成功完成第一例骨折救治手术,在后来十天的奋战中,他们圆满完成了地震伤员的医疗救治,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伤员进行心灵沟通,不仅治好他们身上的伤,还为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他主动为灾区的重建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由于程医师的积极参与及做出的较大贡献,他被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批准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奖并通报表彰。

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1篇9

【关键词】外固定架;创伤骨科;应用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1.045

在骨折部分使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其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以及手术时间少等优势,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1]。本文分析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160例创伤骨科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80例。研究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2.85±10.81)岁,其中46例下肢骨折、34例上肢骨折,44例为闭合性骨折、36例开放性骨折。对比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3.85±12.06)岁,其中有45例下肢骨折、35例上肢骨折,46例为闭合性骨折、34例开放性骨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比组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之前,首先要让患者平躺在床上,然后对患者进行轻度骨牵引[2]。手术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为了方便医生进行手术,可以使用X线透视观察骨折的情况,接着在患者骨折部位的两边使用2颗外固定螺钉,使其可以穿入骨头进行固定,然后复位骨折部分,当骨头复位完成之后,然后对患者进行局部手术。在手术结束后,在骨折部位固定支架,然后使用加压杆进行箍筋,同时也要保证螺丝完全拧紧。在医院确定为愈合之后,才能进行拆除[3]。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治疗优良率来评定治疗的有效性。优:治疗后骨折位置全部愈合,未发生畸形现象,患者功能活动完全恢复到健康状态;良:治疗后,患者骨折位置大部分愈合,功能活动得到一定恢复,未发生畸形反应;一般:治疗后骨折位置愈合时间出现延迟,未出现畸形问题,患者部分功能活动没有得到恢复,但未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差:治疗后骨折位置愈合时间出现延迟,出现畸形问题,对患者正常活动以及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优50例(62.5%),良22例(27.5%),一般8例(10.0%),差无一例,优良率为90.0%;而对比组分别为25例(31.3%)、26例(32.5%)、23例(28.8%)、6例(7.5%)、63.8%。研究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情况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7.6±6.3)min,住院时间为(71.2±11.8)d,骨折愈合时间为(19.8±5.2)周,切口长度为(1.4±0.2)cm;而对比组分别为(16.2±5.7)min、(98.1±18.4)d、(31.2±11.3)周、(7.9±1.8)cm。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显著优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小结

由于外固定技术的不断更新,所以扩大了临床使用的范围,而且也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外固定架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的部位的愈合,其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同时经过研究可知,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0.0%,对比组优良率为63.8%,研究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陈麒麟,朱乐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研究.中国当代医药,2013,20(9):38-39.

[2]熊绍勇.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和疗效分析.中国医学工程,2012(8):148-149.

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3~62岁,平均35.8岁。车祸14例,钝器打击4例,坠落伤3例,锐器伤3例,火器爆炸伤2例。

1.2临床表现伤后均有意识障碍,其中昏迷19例,GCS评分3~5分4例,6~8分8例,9~10分10例,11~15分4例,平均8.64分。呼吸困难15例,脑脊液漏16例,口鼻大出血6例,休克11例,脑疝6例,癫痫发作8例,创口有异物及破碎脑组织9例,伤后眼球突出5例,凹陷4例,破裂2例。合并肢体骨折7例,锁骨及多发骨折4例。

1.3影像学检查本组患者均行头颅CT和X线检查。发现颅内血肿16例,血肿量在10~55ml,多位于额颞部;其中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4例,脑内血肿3例。脑挫裂伤19例,气颅8例,眶底骨折7例,眶缘骨折13例,视神经受压不连续狭窄7例。额骨粉碎骨折14例。浅型骨折9例并有较严重的前颅底骨折。下颌骨骨折7例,上颌骨骨折4例,颧弓骨折6例,鼻骨骨折7例。

1.4治疗即行气管插管4例,气管切开11例,开颅行血肿清除11例,视神经管碎骨片清除减压6例。因前颅窝底骨折脑脊液漏硬膜缺损,行硬膜反转修补或生物胶粘合5例。请耳鼻喉科行鼻腔填塞止血8例,4例病情平稳后介入治疗,2例行颈动脉结扎。2例眼球破裂者行单眼球摘除术。

2结果

26例治疗后死亡5例。死因分别为脑疝3例,窒息1例和癫痫持续状态1例。3个月后按国际GOS预后评分标准评定:恢复良好18例,轻残3例;无植物生存状态,亦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发生。随访6个月~7年,21例完全恢复工作和生活,4例遗有轻微神经功能障碍,3例仍需服用抗癫痫药,1例有轻度面容改变。

3讨论

3.1受伤机制从解剖学上额眶为颅面结合部,是由多块薄而脆的骨板构成并有视神经管眶上裂交通于眶内。在暴力作用下,额部和额颞部颅骨粉碎骨折,同时外力沿眶板和筛板传导,导致眶板、筛板挤压变形,视神经管受损瞬间眼眶内压增高,损伤视觉通路[2]。该部位骨板薄弱且与硬膜关系密切,形成粉碎骨折后,多伴前颅窝底撕裂伤,甚至硬膜缺损。前颅窝底与眼眶、鼻腔相通,遭暴力后很易使碎片游离重叠,有时可刺入脑内、眼眶,造成眼眶内血管、神经及眼外肌损伤,额底挫伤及大量鼻出血。但该处易骨折的特点,可有缓解外伤力的作用,使脑组织受损减轻。受力点对侧为内面较平整的枕顶部,不容易形成对冲伤,脑损伤多在额叶及颞极为非功能区,所以较原发脑损伤相对较轻。

3.2救治措施重症颅面颌损伤的特点是伤情危急,变化快且复杂,出血多,呼吸障碍明显,休克发生率高,视路损伤常见。早期病情凶险,后期易造成面部畸形,眼球活动障碍和脑部后遗症。救治原则是保持呼吸道畅通,止血抗休克,并依病情轻重,合理安排救治。要求早期彻底清创关闭硬膜及伤口,促进视力恢复,颌面骨折采用适宜方法复位固定。

治疗的关键是防治继发性脑损伤:(1)保持呼吸道畅通是急救过程中所采取的首要措施。对仍有活动性鼻出血、上下颌骨折软组织肿胀明显,呕吐误吸舌后坠者应尽快行气管切开或插管,开颅手术应选择气管插管全麻,防止术中引起窒息缺氧。(2)早期快速扩容、维持正常循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头面血运丰富,开放伤易发生休克其合并休克发生率达26%~68.8%[3],本组为11例(42.3%)。防止因休克而导致脑缺血和重要脏器的缺血,加重继发损害。休克一经纠正,输液量应控制。(3)鼻出血的处理:多数鼻出血为骨折及粘膜出血引起,有自限性,使用立止血及鼻腔填塞等方法可达到止血目的。但如为喷射性出血则可能是颅内动脉损伤或创伤性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假性动脉瘤。应立即快速输血输液,用纱条重点填压鼻腔外侧壁,特别是中鼻道,出血减少或暂时止血后,尽早行DSA及CT、MRI检查,明确诊断后行栓塞治疗或颈部动脉结扎[4]。我们所遇鼻腔大出血6例患者,4例行DSA,2例证实为颅底骨折至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1例为右侧颈外动脉分支颌内动脉分支破入同侧上颌窦形成假性动脉瘤,分别予以栓塞。另1例未见明显出血点,根据临床出血特点将患侧颌内与咽升动脉前支栓塞,止血满意。另2例患者年龄大,全身状态差且上颌窦严重骨折,行颈外动脉结扎,亦取得良好止血效果。(4)修复颅底硬膜防治颅内感染。颅眶复杂损伤有额窦开放,筛骨、蝶骨平台蝶鞍和眶内侧壁骨折。硬膜撕裂范围大甚至缺损。伤后常有大量持续血性液外流,难以自行愈合,加之颅眶交通脑脊液可流入眶内,一旦颅内感染,引起广泛颅眶炎症,加重视力和其它颅神经损伤。因此,应早期及时地进行修补硬膜。本组16例脑脊液漏患者,6例用带蒂额骨骨膜或颞肌筋膜修复颅底缺损,并用生物胶(IBCI)将颅底硬膜与骨间膜加强固定,用延长颞肌瓣填塞开放之筛窦或上颌窦,均无感染或脑脊液漏发生。术中尽可能清除坏死脑组织血肿,同时将异物一并清除,尽量不使用明胶海绵等,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经CT或MRI随访观察,未见有明显脑膜脑膨出。(5)视神经减压和鼻眶筛区骨折的处理。额眶复杂损伤中,视路损伤常见。本组对7例视神经管受压者6例行减压术,有5例在术后6周视力明显恢复,1例术前失明者无恢复。术中应除去神经孔道处骨折及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眶内段和颅内段视神经损伤恢复良好,而骨性视神经管损伤恢复较差[5]。我们认为,凡影像学显示与骨折有关的眶内神经损伤无论压迫与否均应行手术探查。但Seiff[6]认为,在伤后视力即刻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没有进行性加重者应采取保守治疗;鼻眶筛区受外力打击后,多块骨发生骨折可造成移位、塌陷、失去对称,并有视觉、嗅觉、泪道的损害常导致严重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此类病人应与有关专科医生相互协作,合理安排。颅脑伤轻于颌面伤,处理重点是颌面伤,但要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开颅准备。颅脑伤重于颌面伤,应迅速开颅清除血肿和减压,颌面伤做简单处理。颅脑及颌面伤均重,应合理安排相应抢救措施,但颅脑伤是面颅救治中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应优先处理[7]。鼻眶筛区骨折者病情平稳后,争取进行以解剖复位和固定为目的的初期手术(1周内进行)或延期手术(2~4周)及后期手术。但对爆裂型骨折存在眶壁塌陷,眶腔扩大,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眶内组织与眶骨分离,软组织嵌顿在骨折间隙内者,伤后应急性期一次性手术整复;否则晚期会出现眼球活动障碍,眼球内陷和复视。至于颅颌面皮肤和软组织开放伤,目前认为应尽早彻底清创早期修复缺损伤口,既避免再次手术又达到减少伤后瘢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章翔,张建宁,张志文,等.颅面颅底穿透伤的急救处理.中国耳鼻咽喉外科杂志,1997,3(3):160.

2kobagashiH.Thetreatmentoforbithlow-out.NeurologicalResearch,1986,8:221-224.

3邵柏,马连官,崔业江.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的治疗.中华创伤杂志,1996,12:198-199.

4杨新建,吴中学,王忠诚,等.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反复鼻衄的诊断和治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3):165-167.

5孙海峰,吕涛,李厚泽,等.八例复杂性颅眶损伤的早期治疗.中华外科杂志,1999,6:347-349.

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篇11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2~45岁。部位:头顶部4例、额部2、耳部2例。缺损范围4cm×6cm~8cm×10cm。加用全厚皮修复6例,中厚皮修复2例;全部病例合并感染,并合并不同程度的颅骨坏死。

1.2手术方法:先切除病灶,凿除坏死的颅骨外板,如遇感染的板障骨,也予彻底清除,使创面为较健康的组织,再用双氧水和1%洗必泰溶液消毒创面。根据创面缺损情况设计出以颞浅动静脉为蒂的颞筋膜瓣。先作皮肤切开仅达筋膜浅层并向两侧游离,暴露足够的范围,以颞浅动静脉为蒂,形成较骨创面为大的筋膜瓣,旋转颅骨创面,边缘缝合固定。掀起的供区皮肤复位缝合。修复颞筋膜瓣上移植全厚或中厚皮片覆盖。

1.3结果:本组8例颞筋膜瓣均成活,均获随访6月~2年效果良好(如图1)。

2讨论

2.1钻骨引髓,待肉芽生长后植皮是治疗头部电烧伤颅骨外露的传统方法[1],此方法简单,但等待时间长,有继发硬脑膜外积脓感染的危险,同时植皮容易失败,而且仅限于板障层的颅骨。若缺损过大,可用大网膜游离移植覆以中厚皮片的方法修复面[2],或用游离肌皮瓣修复巨大的颅骨外露,这两种方法均可以提供大面积的移植组织使疗程缩短,但要求技术条件高,操作复杂,血管吻合也有失败的可能性。而且行大网膜移植时需开腹切取大网膜,有引起肠粘连、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因此认为游离大网膜和游离肌皮瓣移植的方法,不宜作为常规手术推广[3]。

2.2局部旋转皮瓣修复颅骨创面是较好的方法,如创面太大,供瓣区常需植皮修复,遗留秃发区,皮瓣转移形成的瘢痕也影响效果,且额部、耳部等非毛发区不宜选用头皮瓣转移修复。所以,头皮瓣仍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近年来报道使用皮肤张扩术早期修复头部电烧伤和深度烧伤,虽然头皮扩张术提供了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但费时较长,又极易感染而致手术失败,在选用时一定要慎重。

2.3颞筋膜细密而薄,柔软,富有弹性和伸延性,是坚韧而滑润的结缔组织,其基质由成纤维细胞构成,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较强,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在颞筋膜瓣上植皮容易成活。颞筋膜瓣转移后对供区局部不会引起畸形和功能障碍。本组由于电烧伤后致颅骨外露坏死、合并有感染,在同侧的颞筋膜蒂完好并可利用者可选用本法修复。该手术简便易行,损伤范围小,创面愈合快,效果良好,为颅骨外露修复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方法,遗留秃发区还可择期行头皮扩张术修复。

[参考文献]

[1]常致德.电烧伤的治疗与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

[2]陈宗华,蔡永捍,付晋凤.头部电烧伤致颅骨长期外露一例[J].中华烧伤杂志,2007,23(4):313.

[3]张立明,王润秀,刘达恩,等.头部电烧伤并颅骨外露的治疗[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2):264-265.

创伤骨科和骨科的区别范文篇12

【关键词】LISS钢板;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多为高能量暴力所造成的较严重损伤,并发症多,治疗要求解剖复位及有效的内固定。笔者所在科2007年3月~2010年3月对20例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行切开复位、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23~68岁,平均36.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6例,重物压伤2例,高处坠落伤2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16例。按AO分型,其中B3型4例,C1型5例,C2型5例,C3型6例。开放性骨折病例先行清创缝合加骨牵引,内固定均在伤后7~10d内进行。

1.2治疗方法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位,患侧臀下垫高,健侧下肢外展蛙式位置固定于托架上。患肢大腿根部上结扎气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于髌前外侧做纵行切口,直接切开皮肤、皮下至股骨髁,充分暴露股骨髁间骨折,借助对抗手法牵引、骨折远端穿Schanz氏钉和使用尖嘴复位钳等复位技术完成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和临时固定,使用C型臂X线机明确骨折复位及维持情况。满意后沿股外侧肌的深层紧贴骨膜插入已装配好的LISS钢板。钢板位置和骨折对位对线满意后,分别在远、近端钻入定位导针,检查调整复位情况,最后分别在近端和远端各拧入4枚锁定螺钉,骨质疏松者视情况在骨折远、近端各上5~6枚螺钉,螺钉行双皮质固定。彻底冲洗伤口,依次缝合关节囊、髂胫束、皮下和皮肤。全部病例术后均无需任何的外固定或制动,3~4d后开始患膝关节活动,6~8周开始患肢部分负重练习,以后在随访过程中,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做进一步的康复训练。

1.3疗效标准疗效标准按Kolment疗效评定标准[1],(1)优:膝关节完全伸直,屈曲>120°,无疼痛;(2)良:膝关节完全伸直,屈曲活动90°~120°,无或偶有轻微疼痛;(3)可:膝关节活动范围>60°,常有轻痛;(4)差:膝关节活动

2结果

20例患者随访7~1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9个月。疗效优16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0%。

3讨论

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原则为解剖复位及有效内固定,内固定物有AO角钢板、动力髁螺钉、股骨远端解剖钢板和逆行股骨髁上交锁钉等。AO角钢板自身强度高,其抗弯、抗扭、抗剪力和抗旋转性能好。其U形剖面的刃板可控制股骨髁的旋转,钢板符合股骨远端的解剖形态。但对于髁间的压力不足,拉力不够,置入不当易使髁间分离。DCS的抗压刚度、抗弯刚度、抗扭转刚度均较强。但其髁螺钉较粗,加重股骨髁的部分骨量丢失。当髁部骨折线距关节面小于3cm或关节面严重粉碎性骨折时,由于远侧骨块太短小,这两种内固定物均无法有效地将骨块复位并坚强固定。且因其为偏心固定生物力学强度不佳,影响术后功能锻炼[2]。股骨远端解剖钢板依照股骨远端及髁部的解剖形态制作,适合股骨远端骨折。配有各种型号的松质骨螺钉,可实施有效固定[3]。螺钉方向可实施30°旋转,对粉碎骨折骨块固定方便。远端松质骨螺钉能做到骨折块加压,达到牢固固定的目的[4]。术中钢板预弯有时因骨折粉碎难以贴敷,术后膝内翻钢板断裂的机率相对较大。以上三种内固定手术需要过多的剥离骨膜与周围组织,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感染及骨不连机会增多。钢板固定后直接干扰接骨板下方骨的血运,造成接骨板下方骨皮质典型的结构性改变。逆行股骨髁上交锁钉可用于简单的关节内骨折,但其不利于关节面的复位和固定,不宜应用于关节内粉碎骨折。

LISS是基于AO/ASIF微创外科原则,在MIPO技术基础上最新发展的一类新型的内固定系统[5]。它吸取了髓内钉技术、生物接骨板技术及外固定支架的优点。LISS接骨板形状与骨的解剖形态相适应,手术中无需预弯、塑形,应用方便,节省了手术时间。手术中避免了广泛切开暴露,减少了软组织的损伤。同时,由于LISS钢板靠近膝关节端有密集的螺钉固定孔(5~7个孔),而且旋入的螺钉在不同方向,LISS骨端区域的自攻型锁定螺丝钉的位置与角度均经过精确的设计,其固定的稳定性由自锁型螺钉与钢板锁定后的成角稳定性来维持,固定可靠。LISS骨端区域的锁钉不仅能以最佳方式支持和固定骨折部位,而且不会穿越髁间沟或穿至髌骨关节面。LISS接骨板的每个锁定螺丝钉可借助于精确瞄准器经皮拧入。因此在不暴露骨折区域的情况下,经皮插入接骨板并完成锁定螺丝钉的固定,体现了微创外科技术的原则。而且LISS位于肌下骨膜外,与骨膜之间有一层薄薄的缝隙,其对骨面无压迫,可看作是一种不接触钢板,对骨折端血运无干扰,肌肉下置入减少了伤口的并发症与感染率[6]。

在使用LISS钢板过程中笔者体会到该系统是一种相对安全、固定可靠、创伤小、操作简便的内固定方法,在治疗严重粉碎或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股骨远端与胫骨近端骨折方面,其生物力学性能较传统的内固定器材更加优越。但由于LISS钢板不能对骨折断端产生提拉和加压作用,不具有辅助复位骨折的功能,必须先使骨折达到良好的对位对线之后才能安装LISS;关节内骨折复位后打入的拉力螺钉必须不会影响到LISS插入和导向手柄中螺钉的拧入;注意拧入螺钉的方向,防止螺钉对血管和胫神经造成损伤;注意螺钉头应完全拧入接骨板;尽量减少钢板与骨膜间的间隙,以增强稳固性。

综上所述,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对局部血供破坏小、软组织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YoungJW,BurgssAR,BrumbackRJ,etal.Pelvicfracture:valueofplainradiographyinearlyassessmentandmana-gement.Radiology,1986,160(2):445-451.

[2]李强一,张秋琴,韩擎天,等.股骨远端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生物力学比较研究与临床应用.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4):276-278.

[3]JensenT,JensenJ,NorholtSE,etal.Biomechanicalanalysisofdistalfemurfracturefixation:fixedanglescrewplateconstructversuscondylarbladeplate.OrthopTrauma,2007,1:43-46.

[4]ThomasPR,ChristophS.从AO传统加压接骨板到新型内固定器原则.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3(5):216-217.

[5]危杰,刘,吴新宝,等译.骨折治疗的AO原则.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2-63.

[6]黄长明,胡喜春,王剑敏,等.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近期效果观察.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9:1373-1375.

  • 下一篇:大学生活的三年总结(整理8篇)
    上一篇:管理人员的班组安全心得体会大全(整理10篇)
    相关文章
    1. 沟通技巧含义范例(12篇)

      沟通技巧含义范文篇1[关键词]财会人员沟通技巧上司把握分寸现在社会的沟通技巧显得日益重要,作为一个公司的财会人员,在熟悉自己工作业务之外还要有和各种各样人员打交道的经..

      daniel 0 2024-03-22 15:04:13

    2. 翻转课堂教学形式范例(12篇)

      翻转课堂教学形式范文篇1翻转课堂的定义什么是翻转课堂?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

      daniel 0 2024-03-22 14:32:13

    3. 电子商务企业的盈利模式范例(12篇)

      电子商务企业的盈利模式范文篇1在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发展中,国美、苏宁在2004年至2007年间迅速崛起,并逐渐形成两大巨头对立的局面。它们能迅速扩张的原因在于它们在资本运作时..

      daniel 0 2024-03-22 14:00:13

    4. 骨科医院行业前景范例(12篇)

      骨科医院行业前景范文篇1曾经在张耀南的微博中看到这样一条记录:每天早上忙碌的起床,上网,查邮件回邮件,做早餐,让老婆孩子起床,设计一天的工作,该走了……电脑显示的时间是早上7..

      daniel 0 2024-03-22 13:28:13

    5. 项目安全应急预案范例(12篇)

      项目安全应急预案范文1篇1[关键词]消防工作;应急演练;措施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消防工作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

      daniel 0 2024-03-22 12:56:13

    6. 投资与营销论文范例(3篇)

      投资与营销论文范文篇1随着开放式基金在我国的逐渐发展,如何迅速提高开放式基金的销售量和增加开放式基金的需求,已成为我国开放式基金能否迅速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而我国开..

      daniel 0 2024-03-22 12:24:13

    7. 投资与理财范例(3篇)

      投资与理财范文一、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合理安排支出投资最重要的是要有投资意识,有正确的投资观念才会赢得更多的财富。其次,要分析自身实际情况,为投资规划做好准备。第一步就..

      daniel 0 2024-03-22 11:52:13

    8. 电网安全生产管理范例(12篇)

      电网安全生产管理范文篇1【关键词】营配合一模式;农村配网;安全管理探索1引言2012年7月,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电力公司党组战略决策部署,我公司实施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在新..

      daniel 0 2024-03-22 1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