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范例(3篇)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探究
[中图分类号]S4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10-0084-01
引言
近年来,大棚蔬菜的种植非常热门,在城市郊区或者在农业基地都可以见到大棚蔬菜的种植。但在很多大棚,蔬菜病虫的产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由于农户的技术限制和知识水平的影响,蔬菜的产量并不高,很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病虫的侵害、农药产生的高抗性,因而对于病虫的防治在大棚蔬菜的种植上显得极为重要。
1大棚无公害蔬菜病虫的防治技术面临的问题
1.1病虫发生的品种和频率增加。由于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和种植规模的扩大,培育蔬菜的方式也不断更新,但是从另一方面种子的引进种类也不断增加,同时气候的不断变化,附加在蔬菜上的病虫的品种也在不断扩大,病虫的危害也在不断加大。
1.2病虫的抗药性增强。由于长期农药的喷洒式灌溉,病虫的抗药性大大增强,普通农药的威力自然大打折扣,有害病虫加快繁殖,加大了蔬菜损失。
1.3病虫的防治方式单一。许多的大棚蔬菜种植基本上采取的都是农药防治,没有先进的防治技术,这不仅对人的身体带来巨大危害,同时也会增加农药在蔬菜的残留量,对种植蔬菜的土壤也会带来严重的污染。
1.4菜农的种植防治水平不高。许多菜农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较低,再加上缺少相关的专业人员知识宣传以及培训,因而在病虫防治技术手段单一,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防治的效果并不好。
2大棚无公害蔬菜病虫的防治途径
2.1建立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预警机制。引进先进的病虫预防技术,并根据当地种植蔬菜的土壤、温度、湿度等条件,进行蔬菜病虫防治的发生特点研究,对蔬菜的病虫实行监控,设立检测站,定期对蔬菜观察进行记录,录入数据信息档案,及时发现无公害蔬菜的的出现的异常问题,这有效的预警机制可以为蔬菜的病虫危害进行防治。
2.2防治技术。在无公害蔬菜的播种或移栽前,要对种植的土壤进行清理,如果发现带病的蔬菜株和叶子也应及时清理出去。在选择蔬菜的种子时要选择质量优良、产量高,而且抵抗病虫性能强、存储简单、能够适合本地培育的品种。同时,要消灭附在蔬菜的病虫和“埋伏”在地下的害虫,减少用药的次数,为大棚蔬菜的创造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下就几种常见的大棚种植蔬菜进行说明。
比如在冬季种植辣椒,在苗期时很容易滋生病毒、枯萎、猝倒的病害,因此,在种植之前需要使用消毒剂对土壤进行喷洒消毒。而后对于辣椒的育苗,使用温水浸泡十分钟和用粉剂拌种使得辣椒的育苗能够更健康。同时,对于土塘施以氮、磷、钾有机肥料,提高辣椒植株的抵御病虫能力。如果辣椒植株前期出现病虫害时,要及时拔出予以烧毁,对产生病虫害的辣椒植株穴撒以石灰粉消毒,控制病虫害的进一步扩散,一般辣椒常出现的病虫害会有苗叶的变黄、枯萎的明显表现,棚户人员要保持周期性的对辣椒植株进行检查,发现辣椒植株有不健康的表现时,要立即对植株进行处理,找出辣椒病虫害种类,如果是猝倒或者枯萎病虫害,可以使用百菌清、敌克松进行喷洒,最好10天左右间隔周期喷洒,两次左右即可。
冬季大棚种植胡萝卜,常常会遭遇到地下害虫、黑腐病和软腐病,如果胡萝卜遭遇地下害虫的时候,要对种植胡萝卜土塘进行处理,可以使用辛硫酸颗粒剂对种植土壤均匀的施撒,或者使用敌百虫粉剂混合水慢慢浇灌到土壤中。如果胡萝卜植株遭遇到了黑腐病,胡萝卜植株会呈现出暗褐色的色斑,叶子上的色斑多为长条形状,黑腐病进一步加深的话则会将胡萝卜根腐烂,导致胡萝卜植株枯萎致死,因而在种植胡萝卜植株时,对胡萝卜种子进行福美双或者代森锰锌的拌种,保护胡萝卜种子的抵抗病虫力,在产生初期,要及时使用百菌清溶液进行十天左右周期的连续喷洒防治。如果胡萝卜植株遭遇软腐病,产生特征主要是茎叶变黄枯萎,整个肉质根的组织软化,而且腐烂液体会往外渗。对于胡萝卜植株要加强检查,出现软腐病时候要立即进行拔出清除,喷洒氨铜水。
冬季大棚种植茄子,常常会出现红蜘蛛病虫害和美洲斑潜蝇病虫害,威胁到茄子的生长和收获。红蜘蛛病虫发生时,红蜘蛛会在叶子后刺开植株吸取茄子的汁液,被吸取的茄子植株会慢慢出现小斑点,整个植株的颜色会慢慢由绿色转为黄色或是白色,甚至整个茄子植株的叶片会出现干枯像火烧过的红色,茄子植株叶片会凋零脱落,结出的茄子品质较差。美洲斑潜蝇以幼虫为主,也是通过吸食茄子植株汁液,潜入叶片,让茄子叶片出现虫道,破坏茄子植株的光合作用,使叶片脱落。出现红蜘蛛病虫害时,可以将茄子周围清洁辅以三氯杀螨醇液或者灭螨猛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重点喷洒叶背区域;出现美洲斑潜蝇病虫时,要将病叶进行清理销毁,个别出现的病虫可以逐个杀死,在受害区域较大时,可以使用爱福丁乳油或者巴丹原粉进行病虫害区域的喷洒防治,可以在早晨或傍晚选择在美洲斑潜蝇幼虫低龄期进行喷洒,
2.3提高蔬菜的大棚资金投入,加大菜农的种植技术的培训。技术的背后是资金的保障,只有资金的投入保障,才能做好蔬菜害虫的防治工作。同时,要提高菜农的害虫防治意识,加大对菜农的技术培训,比如说聘请专家实地来大棚进行防治的教学,举办害虫防治讲座,或者大棚区域的划分负责等等来提高菜农的害虫防治意识和技术。
3结语
随着人们对于无公害蔬菜的需求日益增加,大棚蔬菜的市场在不断扩大。大棚菜农需要抓住发展大棚蔬菜的“黄金机会”,在无公害的蔬菜中种植上也要符合国家的种植标准,为广大百姓提供“吃得放心”的健康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
参考文献
[1]陈庆河.我国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研究与探讨[J]福建农业学报,1999(14):55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大棚蔬菜
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8-0043-02
1农业网物联网及大棚蔬菜种植概述
物联网,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形成了农业物联网系统,农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为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平台。
大棚蔬菜种植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山东寿光,甫一推出,迅速席卷全国,一场冬季蔬菜生产的“绿色革命”由此发端,毫不夸张的说大棚蔬菜种植是当代中国农业的第二次革命,大棚蔬菜种植对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可持续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它的出现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使人们吃上反季节蔬菜成为现实,深受人们喜爱。然而,由于大棚蔬菜生产自身特点所致,蔬菜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过度重茬现象,导致土传病害严重,另外盲目滥用肥料、管理靠不住跟不上等容易造成病害加重,另外还存在高毒农药使用过度、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大以及蔬菜品种单一、大棚功能单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棚蔬菜的生产和发展,导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生产潜力不能有效提升,经济效益低下,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2现阶段大棚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现阶段大棚蔬菜种植遇到较多问题,生产发展受到限制。这些问题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重因素叠加效应导致,具体来说现阶段大棚蔬菜种植存在如下问题:
2.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大棚蔬菜种植时间越长,生态环境问题越突出,特别是土壤质量的退化问题日趋严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药残留直接限制了大棚蔬菜优质化的发展。大棚环境极为特殊,特殊的环境条件使得病虫害较易发生,因而农药施用量相应上升。但同时特殊的环境改变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消解过程和行为,农药大棚土壤里的消解速度明显下降,这一升一降导致农药在土壤中积累加剧,形成土壤残留性农药。这类农药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因而在较长时间内残留于土壤中,施用过量或不合理,会被蔬菜吸收,在蔬菜中造成积累,影响蔬菜品质,进而影响食用者的健康,成为发展优质大棚蔬菜的制约因素。
二是重茬导致土传病害严重。大棚蔬菜种植中存在严重重茬现象,每年或每季都种植同一种蔬菜。重茬现象主要是由种植习惯、市场性逐利、生产条件受限等造成的。重茬对土地的危害极大,先是会造成土壤中营养元素平衡被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异化,而后会导致土壤性能恶化,病原在土壤中积累增多,使得根腐病、茎基腐病、青枯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等各类土传病虫害逐年加重,最终导致蔬菜产量逐年降低。
2.2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科技化、信息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
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发展,我国大棚蔬菜种植设施和种植技术已较为先进。但大棚蔬菜竞争力的强弱最终取决于其科技水平的高低,我国大棚蔬菜种植还主要是散户种植,存在着科技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如人工灌溉,既费时费力,效果还差,与微喷微滴灌技术比较,差距较大。这些不足不但不利于蔬菜品质的提升,而且直接导致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菜农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的问题较为突出,加之受大棚封闭小环境的影响,菜农常受各种职业病的困扰,致使他们的健康质量和生活质量双双下降。同时,这种粗放种植、粗放管理的方式也相应增加了蔬菜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大棚蔬菜的竞争力。
2.3大棚蔬菜种植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生产较为脆弱
大棚蔬菜种植处于较为密闭的小生态环境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生态系统脆弱。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气象条件,大棚的温度、湿度、降水、风强度、日照程度等与大棚蔬菜种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低温、强冷空气、大风、大雪、冰雹等恶劣的天气,将会危害大棚内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更有甚者还会对大棚的棚膜造成伤害。另外,恶劣的天气也会诱发病虫害,造成大棚蔬菜多方面受损。
此外,大棚蔬菜也存在着过分注重初级产品的销售,深加工少,附加值低,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链条尚不完善等问题。
3农业物联网在大棚蔬菜种植中的应用
农业物联网在大棚蔬菜种植中有应用广泛,从种植准备阶段、种植和生长阶段以及蔬菜收获阶段,都可以应用农业物联网的技术。
在种植准备的阶段,我们可以在大棚布置很多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大棚内的环境因子,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光照强度等数据信息及视频图像信息,再通过GPRS网络传输到设施农业智能专家系统,选择合适的蔬菜种类,并对不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自动告警,为后续处理提供帮助。
在种植和生长阶段,可以用物联网的技术手段采集温度、湿度的信息,进行高效的管理,从而应对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建立设施农业病虫害发生模型,利用智能算法,实现对病虫害预测预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指导;可以通过远程设施控制系统实现对加热器、卷膜机、通风机、滴灌等设备远程控制,实现农业设施的远程手动或自动控制,提高效率,节省人工;可以通过蔬菜生长适宜时间累积,病虫害适宜时间累积,及生产活动跟踪状况对大棚蔬菜管理情况进行动态监控;也可以通过设施农业专家和大棚蔬菜长势信息平台的便捷互动,实现信息的及时沟通、反馈;如遇到灾害性天气,如低温天气,农业物联网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一方面通过手机短信向种植户发送预警,另一方面通过远程智能控制方式操控加温设施,实现增温,化解低温带来的不利因素。
在农产品的收获阶段,我们也同样可以利用物联网的信息,把它传输阶段、使用阶段的各种性能进行采集,反馈到前端,从而在蔬菜收获阶段进行更精准的测算。同时利用农业物联网延伸大棚蔬菜产业链条,指导蔬菜深加工,提高蔬菜附加值,对接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链条。
4结语
在大棚温室这个小环境里,每个温室都可以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一个测量控制区,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采用不同的传感器节点和具有简单执行机构的节点构成无线网络来实现大棚蔬菜的综合测控,如测量土壤湿度、土壤成分、pH值、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和气压、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来获得大棚蔬菜生长的最佳条件,通过模型分析、自动调控温室环境、控制灌溉和施肥作业,同时预警信息,实现温室集约化、网络化远程管理。总之,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既可以增加蔬菜产量,又可以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菜农收入。
参考文献
[1]文黎明,龙亚兰.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现代农业科技,2010(15):54.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范文
首先,加强通风,降低棚温。菜农在种植越夏蔬菜时,为了避免棚内蔬菜出现高温障碍,要注意将大棚的上下放风口全部打开,让棚外的冷空气进入棚内后,与棚内的热空气形成对流,以加速热空气的排出,从而有利于棚内温度的降低。需要提醒菜农注意的是,在放风时,要在放风口的下方设置挡风膜,以防冷风直吹到蔬菜的果面上,导致果实出现皴皮、裂口等。
其次,使用遮阳网降温。当通过放风方法还不能将棚内温度控制在适宜蔬菜生长的要求范围之内时,菜农最好使用遮阳网遮阳降温。菜农应在上午棚内温度接近适宜蔬菜生长的最高温度时将遮阳网放下,在下午棚内温度低于适宜蔬菜生长的最高温度时将遮阳网卷起即可,但是要注意在将遮阳网放下时不能挡住放风口。在选购遮阳网时,菜农可以选购遮光率在60%左右的,因为这种遮阳网即能起到遮光降温,预防日灼果的作用,又能让部分光线照射到大棚内部,有利于蔬菜叶片光合作用的提高。
再次,中午喷雾降温。在夏季中午时,因为棚内温度较高,叶片蒸发量大,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蔬菜蒸腾作用的需要,而使西红柿叶片出现上卷现象。菜农可以在棚内安装微喷头喷雾的方式来降低棚温,这样做还能起到增加棚内空气湿度,预防蔬菜花柱柱头干燥,促进授粉,预防蔬菜落花落果的作用。
最后,菜农还可像棚内蔬菜叶片上喷洒甲壳素、氨基酸、海藻酸等叶面肥的方法,促进蔬菜健壮生长,提高其对高温的抗逆性。
蔬菜种植土壤耕作特点要求深耕、起垄。耕地深度应根据蔬菜种类和土壤性质决定,一般要求深耕25厘米-30厘米,种植萝卜、南瓜等必须深耕。粘性土壤必须深耕,疏松土壤和新垦地开始宜浅耕以后再逐渐加深,深耕细作、扩大根系,是保证蔬菜丰产的关键。
菜地翻耕后,在直播或定植前需要起垄,垄的大小高低应依土壤性质、地势高低和蔬菜种类来定。一般垄的高度为15厘米-18厘米,宽1-1.2米。为便于排水灌溉,平地整高些,浅根性蔬菜,如叶菜类等整低些;春夏雨水多,宜整高垄,秋冬季可整平垄。起垄应东西横向,以在夏季到来时减少强烈日光的伤害。另外,在倾斜地起垄,垄长须与斜坡呈90度直角,才能挡住水流和减少灌水的困难,减少养料和土壤的流失。
选种适时播种
依照蔬菜对光照和温度的不同要求,蔬菜播种时期分为春播和秋播。
蔬菜播种方法有两种,即苗床育苗移栽和露地直接播种。凡需移栽的蔬菜,如甘蓝、花椰菜、芥菜、茄子等,应先育苗,再移栽,而不便移栽的蔬菜,如萝卜、豆类等移植后易伤害根部正常发育,应该直播。直播时,对细粒种子,如小白菜、菠菜等应将种子混和草木灰或细沙进行撒播,保证种子分布均匀;对胡萝卜、小白菜、菠菜等也可按一定距离开沟分行条播,这比撒播花工,但蔬菜生长期管理较方便;对蚕豆、豌豆、萝卜、马铃薯等大粒种子都用点播,即按一定的行株距挖穴播种。播种后盖土不能太厚或太薄,不然不利于种子发芽。也可盖土后盖草,保证土壤温度和湿度,促进发芽,但注意发芽后适时揭开盖草。
把握时机移栽
在苗床育成的秧苗到达一定大小时,应及时移到大田栽植,如番茄、茄子等,一般在6-7片真叶时,瓜类不超过3-4片真叶,甘蓝类、白菜类在5-7片真叶时,必须准确把握。
为提高移栽成活率,应注意选择移栽时间。一般晴天宜在傍晚,可减少菜苗地上部分的蒸发,而阴天无风时不必限定时间。为减少菜苗根部损伤、增加吸水力、栽后成活快,在挖苗前应对苗床充分灌水,使根部多带土壤。
栽植时,应按预定行株距,开穴沟,施基肥与土壤充分拌匀,再放一层细土,然后将苗带土放入穴内,加以扶正,同时用手将土壤向根际压紧,浇定根水,使根部和土壤密接。有条件的浇定根水后即灌“跑马水”,促进成活。
中耕除草培土
蔬菜秧苗定植成活后,进行中耕除草,使土壤保持疏松,增加土温,流通空气,促进肥分分解,调节土壤水分,减少病虫害。
中耕深度一般蔬菜宜浅,以4-7厘米为度。但不同的种类、生长期和土壤性质等中耕深度也不同,浅根性蔬菜,如洋葱、黄瓜等中耕宜浅;瓜类(除黄瓜外)、番茄、根菜类等深根性蔬菜,中耕可稍深。
播种后第一次中耕宜浅。幼苗在根分布处中耕应浅,行间应稍深;长大植株,根系扩大,为避免伤根,中耕宜浅些。中耕以生长前期为主,在蔬菜栽植恢复生长后开始中耕,以后间隔10-15天中耕一次,每次降雨或灌溉后也必须中耕一次。
生长中期叶片覆盖地面、根系布满表土层,应停止中耕。通气好、透水性较大的沙质土,中耕宜浅,粘性土可较深。气温低时可稍深,使地温升高快;天气温度高时,水分蒸发快,且杂草较多,一般中耕宜浅。
-
全国人大代表提案范例(3篇)
全国人大代表提案范文热案背后,是社会各阶层参政议政的热切心情和群众智慧;提出热案的代表委员受到公众关注,则是人民对推进国家民主与法治建设热望的折射。关注两会,关注热案,..
-
全国作文范例(3篇)
全国优秀作文范文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这是鸟儿的感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是人类的感恩。因为懂得感恩,他们拥有了一颗金子般的心,因为懂得感恩,他们创下了人世间温..
-
高层建筑抗震规范范例(12篇)
高层建筑抗震规范范文1篇1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多的不断增多,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促使高层建筑发展..
-
全国经济分析范例(12篇)
全国经济分析范文篇1一、从发展中国家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出现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经济全球..
-
财税制度论文范例(3篇)
财税制度论文范文篇1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税法研究过于强调税收之“权力性、强制性与无偿性”,因而使税法异化为侵犯(私人)财产权的“侵权法”,与作为“维权法”的私法形成..
-
财税体制范例(3篇)
财税体制范文篇1经济决定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经济保持一个稳定快速的发展状态。财政税收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从新中国建国起,经过多..
-
初中地理学习辅导范例(12篇)
初中地理学习辅导范文【关键词】中专;初中;数学;衔接从初中进入中专之后,不少学生在起步阶段会感觉数学学习非常吃力,其中原因,除了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之外,中专数学与初中数学衔..
-
经理助理求职信范例范文(整理13篇)
经理助理求职信范例篇1尊敬的领导: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查阅我的求职信。从网上获知贵公司的招聘信息,特写此封求职信推荐自己。今天我应聘的职位是销售经理助理。希望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