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工程论文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4-13

防雷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防雷图纸审核;现状;对策;宁夏银川

2008年4月,银川市雷电防护技术中心成立,对全市境内的高层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工业企业、医院、银行、学校等多个部门的建筑物进行了防雷图纸审核。在审核过程中,深刻认识到防雷图纸审核是一项责任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来进行图纸的审查。

1防雷图纸审核现状

1.1专业知识水平不高

目前,银川市及三县从事防雷工作的人员大多是转岗而来的,有些是搞地面气象观测的,有些是搞气象服务的,而且大多数都是专科生,没有一个是科班防雷专业出身的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严格正规的专业培训,专业技术骨干严重匮乏,以现有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专业技术水平只能承担防雷常规检测工作,难以适应防雷图纸审核工作的要求,严重制约了银川市及三县防雷减灾工作和防雷图纸审核工作的开展。据统计,2009年银川市局雷电防护技术中心共审核了44个单位的68套图纸,审核率只达到49%;贺兰雷电防护技术中心审图20套,永宁雷电防护技术中心审图1套,灵武雷电防护技术中心还没有开展此项工作。从以上防雷审图情况来看,目前全市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发展极不平衡,审核率极低,给整个防雷减灾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

1.2从事防雷专业技术的人员变动较大

防雷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县局由于气象业务任务重、人员紧缺,每位职工都需兼顾多项工作,造成从事防雷专业的人员业务技术不精,规范、规定掌握不熟练。

随着防雷减灾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防雷工作已从单一的检测发展到防雷图纸审核、隐蔽工程的跟踪检测、防雷工程设计施工、防雷工程检查验收等工作,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一支专业技术精、业务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专业队伍。

1.3防雷图纸审核服务程序不规范、不统一

防雷图纸审核的技术服务大多采用手工操作,工作流程随意性大,大多没有电子档案,给服务用户出具的图审技术报告简单且不统一,工作流程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

1.4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受地方政策影响,开展困难

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为了招商引资,纷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投资商进行政策保护,要求对一些服务性收费实行减免政策,甚至要求只服务不收费,导致气象部门在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开展中存在困难,存在一些不见手续就开工建设的情况。

2对策

2.1加强学习和培训

任何一项业务都要经过认真学习才能熟练。因此,从事防雷图纸审核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吃透各类标准、规范,以及相关方针政策,对防雷图纸审核要熟记于心。并加大防雷图纸审核的培训力度,单位要选派从事具体工作的同志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培训要保质保量,注重实效[1]。要有针对性的强化专项培训,同时还要实行培训、比赛、考试一条龙的学习流程,每个环节必须紧密相扣,坚决杜绝“花架子”、“走过场”。讲究互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要注意交流,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促使防雷图纸审核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2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服务

市县要联合、上下联动,集约化管理,资源整合共享。针对目前全市防雷图纸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技术整合机制,充分把有限的网络技术资源利用好。建议市级防雷审图中心网站,让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形成完备的审核流程,建立分级审核机制,保证审核质量,规范审核标准,严格审核程序,严格按照有关防雷“规范”、“标准”出具有根有据的审核结论[2]。

依法履行防雷管理职能,在服务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全社会落实防雷安全措施提供优质、周到的技术服务。要尊重他人,善于团结,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加强内、外工作的协调,要注意掌握与服务对象及单位的沟通技巧,选择适合的交流方式,建立客户档案,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更新服务管理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将服务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活,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前进,以提高防雷减灾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2.3强化防雷行政执法宣传教育,加强联合执法

当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积极、主动地开展一些一定规模的防雷安全执法行动,用具体、形象的形式去感化广大社会公众,如利用“3.23”世界气象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科普周活动等,进工厂进企业进农村宣传防雷图纸审核的重要性,以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雷意识[3]。

加强气象、城建等相关管理部门的联合执法,严肃查处违反防雷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对防雷安全责任事故的执法检查力度,把日常执法和防雷执法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执法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各种防雷安全隐患,维护防雷检测、防雷图纸审核、防雷工程的规范,为今后更好地履行防雷安全社会管理职能奠定基础。

2.4加强和相关单位的联系

加强防雷图纸审核工作,离不开各级人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处理好与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的关系,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工作配合,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以实现防雷图纸审核工作的良性循环,营造良好的政策大环境,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

3小结

防雷图纸审核对新建建筑物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这对建筑的规范化管理有一定帮助,但作为防雷管理机构,这项工作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在审核过程中出现设计问题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纠正,确保防雷设计方案能够做到合理有效防止或者减少雷电事故的发生。

4参考文献

[1]张雪峰,何清林.建(构)筑物防雷图纸审核方法及要点初探[j].科技,2010(2):60-61.

[2]闫景东,苑晓磊,汪鲁刚.建筑物防雷图纸审核中的常见问题[j].山东气象,2009(b09):82-84.

[3]陈永,杨红春,何晋升.建筑物防雷图纸审核浅析[j].中国科技博览,2009(5):34.

防雷工程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智能电网雷电监测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配电三大部分构成的,架空输电线路作为这三大部分的重要组成,它的安全与稳定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而目前无论是用规程法还是电气几何模型法都无法很好地解释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跳闸率以绕击为主的事实,因此对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进行研究,对于优化特高压线路设计,使其防雷保护技术更趋完备,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在目前没有设计、运行经验的情况下,如何针对绕击雷害的特点做好1000kV特高压线路的防雷工程设计,以提高线路的安全可靠性,并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护对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试验技术、无线通信技术、雷电模拟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对电网雷击的认识提高,非常有必要系统地对电网雷电的参数监测与防护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究。

1国内外电网雷电监测水平现状

1.1雷电参数测量

关于雷电参数测量和输电线路闪击路径测量,国外曾进行了相关研究,早期采用磁钢片进行定点测量。目前,雷电探测是利用闪电辐射的声、光、电磁场特性来遥测闪电放电参数:时间、位置、强度、极性、电荷、能量等。由于声、光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很难用于精确测量雷电参数。因此,基于雷电辐射电磁场传播特性的全新数字化雷电监测系统是未来研发的重点。美国、瑞士等国家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根据雷电电磁波的辐射特性,可通过雷电定位系统得到大量估算雷击大地的雷电流峰值、上升时间和雷电电磁场数据反演等的重要参量。但是,现在的研究因模型简单、只能由近场测量值进行雷电流反演计算等限制原因,还不能充分发挥雷电定位系统数据量大、测量范围广等优势。

1.2雷电参数分析与雷害评估

关于雷电参数分析与雷害评估研究,世界上发达国家对雷电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视。美国是首先将雷电定位监测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国家,并在2000年对第一个10年全国的雷电定位监测运行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日本在90年代末采用在输电线路上加装直击雷记录设备的方法进行雷电流参数,并对雷电定位监测系统测量的雷电流进行校核精度圈。我国特高压线路建设中也非常重视雷电危害的评估,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多家研究所、高校及国外电力研究部门对特高压线路雷击跳闸率进行了分析计算,但由于未能很好地认识雷电物理过程及掌握雷电参数,各单位得出的研究结果也是差别很大,很难用于工程设计。

2待开展的关键技术

2.1直接测量雷电流

现在国内外对防雷的研究一般只精确到雷击区域或点的大置,并无对输电线路遭受雷击过程进行真实描述,使防雷工作长期无法得到突破。因此,十分有必要对雷击输电线路造成绝缘子闪络的路径进行研究。通过开发出输电线路雷击在线监测系统,实测雷击避雷线、导线和杆塔的电流幅值、波形、极性等参数,直接判断遭受雷击的杆塔位置和雷击形式(绕击或反击),为采取准确灵敏的防雷措施,提供坚强的技术保证。开展输电线路直击雷电流实测研究,可为我国电网获取和积累雷电流实测参数,激活海量雷电定位系统雷电流教据,并为电网防雷工程设计提供依据,降低电网雷害发生,推动我国电网防雷技术的发展。

2.2雷击输电线路模拟与绕击计算方法的设计

在特高压与超高压系统中,因反击耐雷水平升高而造成的绕击跳闸问题十分的突出。并且根据对特高压线路上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防雷运行经验的研究发现,绕击仍是雷击跳闸事故中高压输电线路跳闸的主因。在输电线路往更高电压等级发展和出现新的线路结构时,原有以电气几何模型(EGM)为基础的输电线路直击雷电屏蔽保护,在指导新线路的防雷屏蔽设计时也表现出一些局限性,所以建立适当的输电线路雷击模拟与绕击计算方法能够有效的监测线路的雷击故障。

在输电线路往更高电压等级发展和出现新的线路结构时,原有以电气几何模型(EGM)为基础的输电线路直击雷电屏蔽保护,在指导新线路的防雷屏蔽设计时也表现出一些局限性,所以建立适当的输电线路雷击模拟与绕击计算方法能够有效的监测线路的雷击故障。目前,以模拟电荷法为基础,计及线路的运行电压和雷电先导通道在地而和线路上的感应电压,建立雷电先导通道模型和输电线路模型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2.3建立雷电数据库

关于基于雷电参数数据库和全波过程模拟的电网“防雷差异化设计”研究,IEC已经开始使用近十多年来的雷电定位系统的监测数据,推荐了典型的防雷设计和校核用雷电参数,但是,仍然是沿用无差别化优化设计思想。随着超高压电网的迅猛发展,尤其特高压输电网的出现,必须利用雷电参数库,根据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特殊结构和各区域特点,对特高压线路雷害进行正确评估,并找到输电线路容易受雷击并发生闪络的薄弱线段,针对输电线路易闪段重点提出防护措施,实现输电线路的“差异化防雷设计”,可以大大减少电力系统雷害事故,提高系统可靠性,特别是在特高压输电系统,建立一个完整、可靠的雷电数据库显得尤为重要。

2.4雷电屏蔽模拟试验技术

雷电屏蔽模拟试验技术的主要思想是用长间隙放电来模拟自然雷击的过程,其理论基础是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因通过长间隙放电来模拟雷击过程是不可行的,所以可以利用长间隙放电来模拟雷击的自然放电。通过对不同长度间隙进行冲击放电试验,可观测雷击放电过程并得到各种物理参数的变化规律,用于雷电屏蔽的各种仿真研究。

3结论与展望

在电力系统中,防雷工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目前,虽然在智能电网的雷电监测与防护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不少关键技术难题亟需解决。只有结合各种系统的实际情况,并综合应用本文讨论过的各种防护措施,才能提高智能电网的防雷水平,减少各种雷害事故对电网的影响,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除此之外,通过对本文讨论的各项关键技术开展分析与研究,还会为我国相关防雷标准和规程的制定与修改提供一定的依据。

防雷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防雷

引言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因此在现代的房屋建筑中,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从而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近几年来经报道的雷电灾害屡见不鲜,由于雷电的袭击给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地影响,甚至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现代建筑的防雷措施都非常完善,然而由于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智能化建筑的不断涌现,从而使得现代建筑必须要进行电气工程防雷,从而才能提高建筑的防雷水平,确保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中各种先进的技术层出不穷,从而为建筑电气工程防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就目前建筑电气工程防雷的实际情况而言,传统的防雷方式和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建筑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水平,还必须要加大对建筑电气防雷的分析研究力度,从而才能够总结出更加科学完善的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技术,进而才能够为社会的安居乐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雷电的形成及其危害出发,对建筑电气工程防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对建筑电气工程防雷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的建筑电气工程防雷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雷电的形成及其危害

1雷电的形成

雷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当太阳把地面晒得很热时,地面的热空气携带大量的水汽不断地上升到高空,形成大范围的积雨云,积雨云的不同部位聚集着大量的正电荷或负电荷,形成雷雨云,而地面因受到近地面雷雨云的电荷感应,也会带上与云底相反极性的电荷。当云层里的电荷越积越多,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把空气击穿,打开一条狭窄的通道强行放电。当云层放电时,由于云中的电流很强,通道上的空气瞬间被烧得灼热,温度高达6000—20000℃,所以发出耀眼的强光,这就是闪电,而闪道上的高温会使空气急剧膨胀,同时也会使水滴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这种强烈的冲击波活动形成了雷声。

二、建筑防雷

1外部防雷装置与内部防雷装置

国际电工委员会编制的标准(IEC1024-1)将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是指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它位于建筑物的顶部,其作用是引雷或叫截获闪电,即把雷电流引下。引下线,上与接闪器连接,下与接地装置连接,它的作用是把接闪器截获的雷电流引至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位于地下一定深度之处,它的作用是使雷电流顺利流散到大地中去。内部防雷装置的作用是减少建筑物内的雷电流和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止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二次雷害。除外部防雷装置外,所有为达到此目的所采用的设施、手段和措施均为内部防雷装置,它包括等电位连接设施(物)、屏蔽设施、加装的避雷器以及合理布线和良好接地等措施。

2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

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因此被保护建筑物内的金属物接地,是防雷电感应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做好等电位联结。对一、二类防雷建筑物内平行或交叉敷设的金属管道,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是防止电磁感应所造成的电位差能将小空隙击穿,而产生电火花,每隔≤30m做好接地。

由于雷电对架空线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因此,做好进线端的防雷保护,做好均压环及防侧击雷是防雷电波侵入的主要措施。一、二类防雷建筑低压进线全线采用直埋地引入,将线路架空引入户内时不少于15m的一段应换电缆(金属铠装电缆直埋地,护套电缆穿钢管)进户,并在架空与电缆换接处做好避雷保护。二类防雷建筑当架空线直接引入时,除在入户处加装避雷器,并将进户装置铁件做好接地外,靠近建筑物的两根电杆上的铁件也应做好接地,且冲击接地电阻≤30Ω,所有弱电进线的保护应同强电进线。防雷建筑要做好均压环及防侧击雷保护。均压环从三层开始,环间垂直距离≤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与环可靠连接,均压环可利用结构圈梁内的钢筋(钢筋必须贯通成环路)。一类防雷建筑30m以上,二类防雷建筑45m以上,三类防雷建筑60m以上,要做好防侧击雷保护,沿建筑物外墙做一周水平避雷带,带与带间垂直距离≤6m,外墙上所有金属栏杆,门窗均与避雷带可靠连接,避雷带再与引下线可靠连接。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目的是在于等电位,并且由于两端连接使其与引下线形成并联线路,使雷电流更讯速的入地。

3防雷电流经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高电位对金属设备或电气线路反击的措施

目前建筑物内大多采用共同接地装置,当雷直击于本建筑物防雷装置时,假设流经靠近低压电气装置处接地装置的雷电流为20KA,当冲击接地电阻=1Ω时,接地装置上电位升高为20KV,而一般室内低压装置的耐冲击电压最高为8KV。其结果就使低压电气装置绝缘较弱处可能被击穿而造成短路,发生火灾、损坏设备,这是非常危险的。

  • 下一篇:精细化学论文范例(3篇)
    上一篇:防雷工作方案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防雷工作方案范例(3篇)

      防雷工作方案范文篇1一、提高认识,形成合力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性气候现象频发。我县地处雷电活动高发区域,年雷暴日在60天以上。近年来,我县农房、古木、通讯等遭受雷击的情..

      daniel 0 2024-04-13 12:56:13

    2. 防雷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范例(12篇)

      防雷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范文篇1为加强拆除、爆破作业时可能造成重大事故后抢险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处理,使事故救援工作能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保..

      daniel 0 2024-04-13 12:25:20

    3. 防雷击安全预案范例(3篇)

      防雷击安全预案范文篇1【关键词】油库;安全;防火工作油品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在油品接卸、储存、转输和设备检维修作业过程中,须严格按规范化、标准化作业流程操作,作业..

      daniel 0 2024-04-13 12:24:13

    4. 高层建筑消防法范例(12篇)

      高层建筑消防法范文篇1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系统设计;相关要求Abstract:inthehigh-risebuildingfireprotectiondesign,theneedtoconsiderthefactorscomparedtomore,morecompre..

      daniel 0 2024-04-13 11:53:04

    5. 与患者的沟通技巧范例(12篇)

      与患者的沟通技巧范文篇1【关键词】护生沟通分析对策前言护患的有效沟通是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活动中与患者及其家属在信息、情感方面的交流[1],是护理工作者..

      daniel 0 2024-04-13 11:52:13

    6. 广播电视特点范例(12篇)

      广播电视特点范文[关键词]数字电视;广告传播;广告效果;经济效益广告效果是广告传播对消费者所产生的影响,即广告所达到的既定传播与促销目标的程度。增强广告传播效果,避免无效..

      daniel 0 2024-04-13 11:21:04

    7. 初创企业财务分析范例(3篇)

      初创企业财务分析范文【关键词】初创型企业;内部风险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和落实,全国掀起了创业的热潮,其中不乏未有社会经验却敢于努力尝试去实现心中所想的大..

      daniel 0 2024-04-13 11:20:13

    8.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范例(12篇)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篇1由于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异质性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与制造业明显不同,服务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能采取线性的方式逐步推进,而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

      daniel 0 2024-04-13 10: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