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例(3篇)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文
关键词:北方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主城部分。我国南北方气候与地域存在明显的差异,然而从目前的景观设计来看,北方居住区与南方似乎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往往采用相同的设计准则,而忽略了南北方不同的景观差异。分析东北地区的北方居住区,发现北方居住区存在着普遍的景观设计不合理的问题,严重影响小区人民生活的质量。文章结合东北地区景观设计的例子,分析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景观规划设计的构成元素对北方居住区的设计进行展开讨论,探寻北方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环境发展道路,希望能够对我们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有所帮助,满足人们心理、视觉上的享受。
1北方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整个北方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缺乏一定的文化地域特色,北方有许多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往往只是模仿其他的设计方式,换汤不换药,没有深入挖掘北方的景观资源,不仅破坏了北方的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没有充分反映北方寒冷的地域特色。例如北方冬季很冷,一些设计者生搬硬套南方的设计方法,没有在北方寒冷的环境中增加一点靓丽的色彩,偏偏采用灰白的色调更加突出北方的寒冷。第二,没有充分考虑到北方的寒冷气候,北方寒冷,四季分明不同于南方,但是由于北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起步太晚,一些城市设计者往往没有新意,仿造南方,例如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上,忽视了阳光与建筑格局的关系,忽视了建筑物的位置与风向的关系,忽视了季节性变化等,一些在夏天看着很美的景观,到了冬季就成为摆设;另外北方具有广阔的空间,却忽略了这样广阔的空间如果没有建筑物的遮挡,势必会使冬天深受冷风的侵袭这些都忽视了北方的寒冷。第三,北方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不合理。首先植物的种类较单一,有的小区没有树木只有植被,有的小区却只有树木,缺乏一定的草地,很少有将花草树木组合在一起的景观,这种单调的设计形式,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其次只注重视觉效果,忽视实用性,只在居住区内种植成片成片的草坪,这样夏天看着很美,但是到了冬天,草坪根本无法遮挡凛冽的寒风,草坪就无能为力;最后盲目引进热带植物,导致植物的成活率降低,总之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就是存在植物单一,缺乏多样性的问题。第四,北方水景建造不适合,例如夏季使用的喷泉在冬天就得闲置起来,如果缺乏一定的维护,就会很容易产生冻裂。
2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北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
北方地区总体存在以上的景观设计问题,下面以东北地区为例,详细分析北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现状。以长春市为例,首先植物的设计景观不合理,盲目追求居住区的绿化覆盖率,缺少本土树种,缺乏文化地域的景观特色和民族特色,导致一系列单调乏味的景观没有一点特色可言而且小区植物植物种植较单一;除此之外长春市居住区内植物的位置设计不合理,有一些较高大的乔木与建筑物离得太近,严重威胁人们出行的安全;第三,由于长春气候较寒冷,水景观包括喷泉等虽然在夏季有很好的观赏效果,但是到了冬天,缺乏维护,导致喷泉出现冻裂;第四,通过调查发现,长春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缺乏人文气息,人性化设计较弱,主要表现在缺乏休闲场地,设施单一,从而导致居民的活动单一,很大程度上降低可居民之间的沟通,另外长春市景观设计有的与居住区的整体设计不协调,风格混乱,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景观设计。
3针对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解决办法
3.1景观设计的原则首先,针对北方居住区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北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首先应该遵循突出北方城市的地域化原则,在进行景观设计时,结合当地的文化气候、风俗,从而为当地城市的居住景观设计确定主题,即以地域特色为中心,设计的风格和形式都要围绕主题进行展开,不能毫无目的移植,应该因地制宜,突出北方特色。
第二,对于北方夏季炎热、冬天寒冷、春天温暖、秋天凉爽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对北方居住区的设计的原则还要遵循季节性再设计的原则。例如,可以在北方寒冷地区多设置一些较高大的树木,例如乔木等,还可以在冬季多设计一些冰雪活动,这样不仅体现北方人的热情,还能够体现北方气候所体现出的特有的文化底蕴。基于此,从景观设计季节性的原则来看,应该重点突出冰雪的重要性及应用,如冰灯、雪雕的设计和使用,设计人员井盖让冰雪资源成为北方城市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第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此原则要求我们应该根据北方现有的居住区的环境来进行景观设计。为配合北方的文化气息,景观设计的风格应该简约大方,朴实无华;尽量利用现有地形进行植被的设计,不破坏原有的环境;景观设计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在本地选取,这样也节约额设计成本,有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四,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不能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应该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除此,在小区内进行景观设计时,应该适当添加一些人文因素,例如可以多设置一些桌椅板凳,娱乐休闲场所,设置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们活动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增进人们的交流,体现景观设计的亲和力。
3.2从构成要素上进行景观设计主要从水和植物的构成要素来探讨。
3.2.1水的要素给予北方居住区的现状调查,景观区设计缺乏水景,而水是景观设计中重要的构成要素,笔者认为,北方居住区的水景布置应多采用点状、线状水体,在景观设计中卡伊设置喷泉或者水景小品,并以此为焦点展开植物的布景。另外,采取流线型的循环大型水体,更有利于水资源的净化处理,也能体现出北方文化的大气和磅礴。因为北方地域广阔,更适合造面积很大的水面,到了冬季,就会上冻,我们充分利用北方寒冷气候,大力开展冰上运动,即可充分体现北方城市的特色,还能更好的丰富冬季人们业余生活,应该说,使其发展成一个特色。
3.2.2植物要素第一,培育色彩丰富、姿态良好的多样化树种;第二,充分考虑季节的变化,春天我们可以选择适合于春天生长的积极向上的植物,如桃花和梨花。夏天最重要的是避暑,我们可以选择树叶繁茂而树荫阔大的植物,如柳树和榆树。秋天可以选择杨树,体现那种枯黄的感觉。冬天最重要的是欣赏雪景,因此,可以选择松树和梅花作为景观。雪后的梅花,风情万种,为寒冷的冬季带来了一片妩媚。第三,植物栽培形式应该多样、合理;第四色彩丰富,北方城市居民区应该选用色彩鲜艳的植物,为漫长而色彩灰暗的冬季带来一些亮丽。
4结语
综上,文章通过分析东北地区景观设计,指出北方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而问题,并结合北方的环境特点和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北方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应该独具特色,突出与南方的景观差异,因地制宜,提高北方居民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城市建设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付根.薛金国.尤扬.城市园林设计.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张国栋.园林构景要素的表现类型及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文
居住区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植物配置,形成了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所采用的植物材料本身就具有很多功能,它能改善居住环境小气候,降低噪音、增加空气湿度、降低风速、美化环境。同时还能起到遮阴、防晒、净化空气,减少小区内的灰尘。居住区内的植物还可以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憩娱乐环境,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遇到积极情况或受到灾害时还可以起到疏散人流的作用。
2、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及其植物配置的原则
2.1居住区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在进行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盐碱等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节约投资和用地。同时还要利用好坡地和洼地等,利用好当地的地形创造出好的景观,对居住区规划范围内的名木古树也要加以保护和合理的运用。以人为本原则。居住区居民平时生活的主要场地,居住区内的植物配置、亭廊花架、广场、休闲娱乐器具等附属设施的建设都是服务于居民的,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的目的也是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必须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化的设计。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游憩、活动交流的环境。经济性原则。居住区的设计要注意节约资源,降低经济成本。在景观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当时的成本费用,还要考虑后期的养护费用和管理费用。合理地进行植物配置后,一定要注意后期的栽培养护管理;如果水景的设计,要考虑水泵运行和关闭时不同的视觉效果,根据视觉需求合理的开关水泵,避免资源和经济的浪费。居住区的景观节点宜少而精,满足居民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和成本。
2.2居住区进行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多样性原则。植物品种的选择必须在统一的基础上追求多样性、丰富多彩,选择合理的配置方法,使住宅景观更加多样化,更加丰富和精彩,为居民营造一种接近自然,轻松舒适的居住环境。保证植物多样性的同时还要注意选择无污染,无毒害的植物。有些植物的枝叶、果实和分泌物有毒,会对人们的身体或呼吸道产生伤害,因此一定要注意不要选择这些植物,在进行植物选择时,一定要调查好植物的特性。适地适树原则。要充分了解居住区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土壤的理化性质、光照和水文条件等,根据当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同时要了解植物的物候特征、植株的高度、开花展叶期和抗逆性等,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3、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及其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3.1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植物配置的方式不合理。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不同种类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目前,许多设计师往往忽略了这一问题,在进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植物组合在一起产生的景观效果,随意的进行配置,结果导致乔灌草的搭配不合理,没有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3.2居住区在景观设计的细节上处理不到位
有的居住区只追求高端的气派,想吸引更多的住户买房,为了加大宣传,居住区里设计了许多广场。虽然表面上居住区环境看起来很宏伟,但缺少了自然的美感,让人感觉很僵硬,而且缺乏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的小区拥有比较大规模的旱地和音乐喷泉,但除非领导检查或社会团体参观的情况下,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居民几乎无法享受其环境优美。有的小区在铺设路面时为了追求美观,多处铺设大理石路面,下雨天和冬季路面光滑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都体现了设计师在细节问题上没有考虑到位。在今后的设计中,在设计居住区环境的一些配套实施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其功能需求,以免给居民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在展现居住区优美环境的同时一定要在处理细节时小心翼翼。
3.3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急于求成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整体环境规划和设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重点。但目前有的居住区在进行绿化设计时急于求成,过分的强调观赏植物,急于追求景观效果,根本不考虑气候、土壤条件,盲目的进行植物配置和铺设草坪,建成初期景观效果还可以,但一段时间之后植物生长就出现问题。常常使居民无法感受到植物季相变化的丰富美景。一些外来引进的植物,由于不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往往无法保证其成活率。
4、改善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搭配的一些方法
4.1合理的选择植物,优化植物配置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一定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选择适宜种植的树种。同时,要考虑好植物组合在一起的景观效果,还要考虑植物季相变化的特点,最大程度上满足小区内四季有景。要使小区绿化显得休闲,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合理的配置植物,选择不同的种类进行搭配,是物种丰富更多样,尤其是高大的灌木和小乔木搭配,不仅增加了绿量,而且不是单一地以草坪的形式来增加绿量,避免了单调。
4.2优化园林设计,突出设计特点
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整体性原则,要考虑到整个城市的特点,居住区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它的设计要符合整个城市的风格。居住区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的景观设计从整体环境出发的同时也要注意有自己独特的布局和规划,利用已有的地形地貌进行富有特色的设计。同时,设计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要时刻考虑到居民的需求,营造出亲切自然,让人感到舒适放松的居住环境。
5.结语
居住区景观设计导则范文篇3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居住区景观构成
大部分的居住区景观都由绿化、道路、驳岸、小品、铺地等组成。绿化是小区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早期的居住区绿化大多属于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缺乏独特性和艺术性。现在居住区景观绿化呈现多元化趋势,内容丰富,层次多样,功能齐全。如将乔、灌、花、草配合种植,营造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道路作为居住区的主要构成框架,既具有组织空间、疏导交通的功能,又能成为居住区景观布局的一部分。河道驳岸主要是起防洪护堤的作用。小区景观设计中,可根据河道的形态控制水的流速,营造动静结合、错落有致的水景,同时配以灯光、绿化、栏杆等装饰,形成全天候、多视线的景观。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小品往往会成为视觉焦点,甚至于成为小区的标志。广场铺地是居住区中人流最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可以通过改变地坪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等,创造出极具特色的路面和场地景观。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
1.居住区绿化景观设计。绿化景观是任何景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居住区也不例外。绿化的美感来自于植物对人们心理和生理所产生的美学效应,这种美有助于增进人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并对社会和经济产生良好的影响,就居住区本身而言,绿化景观还可以美化小区景色、衬托和加强小区面貌。对居住区景观绿化主要要看居住区绿化的丰富度、绿化的功能效果及绿化的适应性等。根据生态园林原理,在满足居住区绿地使用功能基础上,还应努力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生态园林的景观性应该体现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和谐。设计者对绿化景观的合理设计应建立在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顺应于自然规律,包括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土壤、地形、气候等影响与植物的相互关系之上,只有这种认识同园林美学的融合,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群落的绿色之美,从而达到绿化景观的效果。
合理的植物配置。绿化是植物配置和草坪的结合。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如在住宅前后,合理布局高低不同层次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高层种植常绿乔木各种松树、蜀桧、侧柏、洒金柏等;在中层则布置金银木、鸡麻、小花搜疏、珍珠梅、铺地柏、紫穗槐等;在底层则布置紫花地丁、金银花、常春藤等。这样高中的三层错落有致,植物景观充实,又充分利用了空间,变相提高了绿化面积。
2.居住区水景观设计。人的生活离不开水,感觉上也离不开水,寄情山水绿色之间,是每个居民的想法。在居住区配置水景观的难点就在于用别样的水的形态,声音,对水这种流体进行控制。居住区的水景观设计往往也依赖于大自然本身,否则只能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实现水景观。居民区中水的形式有闹静之分,闹者有喷泉、流水、瀑布等静者则采用大面积的水面,以静制动。现实中往往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如水池、流水、喷泉和瀑布。
(1)根据自然水进行水景观设计要点。首先,是保护水体完整性和生态环境,自然水景观是多个居住区,甚至整个城市共享。其次,遵循水流体的形式,营造水环境,避免生硬的水泥浇筑而成的渠道等形式,而应辅以鹅卵石,水中植物,甚至鱼等;引水用途的强度不得超过土地和水域的承载能力或生物耐受力,保护水系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当辅以人工水流,自然水景观不可能满足全部审美要求,将认为的景观辅以大自然,保证两者风格的统一,保证水景观的一致性;水景观周围要有适当的绿化面积,保证居民与水接触的空间,但又不至于破坏水景观。
(2)人造水景观设计要点。以瀑布、涌泉为主的水景观,应注意水的落差,只有足够落差产生的溢水、跌水、紊流才能体现水流的动感;水流体不能单独存在,而应增加与沙石,水中植物结合的机会,提高含氧量,保持水的动态生态,否则人工水会变成死水、腐水,对居住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水景观可以充分和居住区的水循环利用起来,引导雨水沿着起伏地形渗透、流淌,汇而成河减少电能的使用,同时起到排水的作用,在干旱时,还可以人工灌溉水,保持水景观不断水,给人舒适安逸感。
3.居住区入口景观设计。研究表明,居住区入口景观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他们工作身心疲惫,通过入口景观设计,可以让他们近居住区就可以感受到温馨。入口是居住区与外部环境的连接点,它不仅能够改善和丰富住宅小区的整体环境,提高环境质量,还能美化街道和增加街道的特色和吸引力,甚至于为城市带来繁荣与活力。居住区入口的景观设计一般比较显眼,有的依赖于地形,水源,更多的则通过人工方式增加相关元素,如水、植物、灯光、雕塑、门体、围栏、广场、铺装、建筑物等以及它们的质地、色彩等。但是总体上讲,居住入口的景观设计要点有:
(1)功能性原则。入口的产生是人类为了防御和通行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居住区入口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通行和防卫功能到如今衍生出的标志、象征等功能。但是即使到了现在,小区入口的基本功能依然是通行和防卫的需要。所以构思入口最基本的就是以实用、适用为目的,进一步讲就是构思适合人们行为、活动的场所,与其空间使用上的需要。
(2)整体协调性原则。如小区的入口尽量做到闹中取静,这就需要预先考虑小区在城市中的入口开设的方向,使小区和城市较方便的融合。对于居住区入口景观设计来讲,入口景观形态不仅反映了入口空间的围合关系和功能的组合状况,它也包含了每个局部节点的处理效果。局部节点设计反应出设计的严谨性,同样,入口形态的形态特征也大多通过局部的节点设计来达到协调和强化。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设计随意,与施工脱节
一些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对现场空间特性进行分析,全凭感觉和意识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又不及时与施工方沟通交流,导致小区景观在设计图纸上往往表现得美妙绝伦,一旦置身于完工的景观现场,却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用意所在。同时,一些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注重细节,设计粗糙、空泛,缺乏品质。
3.2重平面,轻立体
合理的景观规划应避免大面积华而不实的绿化,应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与立体布局有机结合。目前,居住区绿地结构层次单一,多为乔草两层或灌草两层,不能形成有效的乔、灌、草复层混交结构。一些小区为使“黄土不露天”,大面积铺设草坪。夏季草坪生长旺盛,每3d就要浇1次水,每30d就要对草坪进行1次刈割,既增加了养护成本又引起了噪音污染。同时,由于现在铺设的草坪多不耐践踏,人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大面积的草坪挤占了人们的活动休息空间,使居民只能“望绿兴叹”,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一些小区偶尔也种上一些乔木树种,但仅为点缀而已,种类也单一,无法形成垂直绿化景观。
3.3铺装材料过多
一些小区为了追求视野广阔的广场效果,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减少绿地面积,增加铺地面积,导致这些铺地在夏季出现强烈的反射效应,从而形成“人造沙漠”,既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也让居住其中的人们感到单调和疲惫。现在多数小区的铺装材料还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铺装材料多具有不透水性,降水很难渗入地下,只能形成地表径流,由下水管道流走,这为暴雨季节内涝的形成埋下了隐患;二是铺装材料的种类、图案、色彩与居住区环境、植物不相协调。
3.4疏于管理
现在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和小区业主关系紧张,矛盾重重,物业费难以收缴,物业公司日常工作难以为继,更不愿意多花钱去维护小区绿化,使得本来整齐美观的居住区绿地杂草丛生、枝残叶败、病虫害横行,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一些物业公司对于小区绿化的日常管理也仅限于浇水和除草,而对于病虫害防治及季节性修剪更无从谈起。
四、改进措施
4.1转变设计思想
明确居住区特性,减少人为成分,充分利用地质因素和自然资源,以人为本进行设计,将居住区的景观功能性、地域性、生态性及文化艺术性融为一体,有机结合。景观设计师在景观设计占有主体地位,但不能独断专行,而应该邀请规划师、建筑设计师、环境保护工作者及相关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使设计作品能够满足各方需求。同时,设计者应时常以普通游览者的身份和视角来审视和修改自己的作品,这样的设计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才具有和谐之美。
4.2丰富植物种类,应用垂直绿化
多元化是一种趋势,在选择园林植物时应避免种类和结构单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及不同植物的习性进行多样化配植,建立复层混交群落结构,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在复层混交群落构成中,上层的乔木树种可选择圆柏、云杉、油松等常绿树种和国槐、白蜡、新疆杨等落叶树种;中层的灌木可选择金银木、连翘、小檗、榆叶梅、紫丁香等,由于它们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有所不同,有的宜配植于疏林下,有的宜配植于林下蔽阴处,有的宜配植于林缘;群落下层的地被植物可选择石竹、玉簪、萱草、地被菊、鸢尾等草本植物或山荞麦、地锦、铺地柏等木本植物。地被植物的广泛使用既可避免只使用草坪的单调,又解决了地面问题。复层混交群落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不仅能够防风、降温、滞尘、隔音、提高空气湿度,而且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而这些功能都是相同面积的草坪所无法比拟的。
垂直绿化在现代小区景观布局中极少得到应用,但垂直绿化具有占地面积少、绿化面积大、见效快、遮阴降温效果好等优点,有利于滞尘、防污,繁殖容易,养护简单,因此应在小区景观绿化中适当地进行推广应用。垂直绿化主要有墙面覆盖、篱垣绿化、棚架绿化、栏杆绿化等形式。牵牛、红花菜豆、忽布、小葫芦等草本植物,地锦、葡萄、山荞麦、五叶地锦、蔓性蔷薇类等木本植物都可用于垂直绿化。
4.3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
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技能,加强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等社会公德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绿化美化知识,提高居民素质,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小区景观绿化管理工作中。
五、结语
景观设计于居住区而言,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意义,如居住楼房销售前的广告宣传,居民本身美的享受,和谐小区的标志等。总体上看,景观设计要求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而越来越高,但是绿色景观,入口设计是不能避免的两个景观设计,未来的绿化景观中,还可能增加诸如游乐景观,聚居景观(如小型放映厂、舞台等)。提高景观设计的标准,遵循人性化的原则,改善居民生活舒适感应是未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徐冲.浅析居住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J].北京农业.2009(15)
-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范例(3篇)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点范文>>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思考浅谈现在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论城市居住区的绿化景观设计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
-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范例(12篇)
酸性土壤改良方案范文【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而引起的含量过高。土壤重金属..
-
酸性土壤的特点范例(3篇)
酸性土壤的特点范文1果园土壤现状招远市属于低山丘陵区,土地瘠薄,土壤类型为棕壤土、褐土、潮土、水稻土4个土类,其中棕壤面积最大,占88%~93%,其次是潮土,占10%~37%,其余是褐土和水..
-
智慧教室方案范例(12篇)
智慧教室方案范文篇1若将教育视为舒展心灵、放飞个性的完整而健康的师生生活,则呼唤智慧的加盟,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教师实践智慧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
-
美丽乡村的意义范例(12篇)
美丽乡村的意义范文1篇1今年,省委省政府首次明确提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并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前一阶段的调研和思考,我们认为在以后进..
-
高校场馆管理办法范例(12篇)
高校场馆管理办法范文篇1关键词:财务管理;高职院校体育场;运营管理模式高职院校体育场馆,是高校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业余经营性强,消费对象稳定性好,比较适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
空间流言范例(3篇)
空间流言范文篇1关键词灭弧防雷间隙;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过电压中图分类号:TM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5-0079-01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35kV架空输电线路提高耐雷水平..
-
渔业养殖技术范例(3篇)
渔业养殖技术范文篇1渔业科技示范基地在科技示范带动方面作用十分显著,结合新干县实际,充分整合相关项目资源,把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体系建设示范、阳光工程项目与基层农技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