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5-02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范文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概况与影响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中国正在向城市化加快前进,党的十又把城镇化定位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的动力。中国古代园林别具一格,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的展现,代表着浓郁的文化色彩和审美理想,因此,中国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和城市住宅园林设计都受到了古典园林的影响,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创新,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理念,体现了现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笔者结合多年的市政园林实践和研究,在此探讨一下中国古代园林对当代城市园林和住宅园林的影响。

1我国古典园林分析

随着人们眼界不断开阔,对美的理解程度也日益加深,因此对生存环境美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这要求我们不但要从园林的形式上去理解天人合一的意思,还要从更加科学、理性、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园林是一种为人类营造优美环境氛围的艺术,为人们提供享受自然乐趣的氛围是其最主要的任务。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尤以自然风景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享誉世界,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重要的篇章。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特点,且园林中的植物搭配相得益彰,堪称人间仙境。

2现代景观设计概况

2.1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景观设计中的景,即物质世界之内的所有可观摩之物,一般指环境,如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景观设计中的观,即人在环境的范围内,对其所具有的感受,包括触觉、知觉。

景观设计指的是根据特定的思想内涵、社会功能及审美趋向而进行的景观规划。

2.2现代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

①经济原则,具体指费用、空间与时间均得到合理的利用。②适用原则,指的是要以使用者的需求为设计导向,各种设备、配置与动线满足人性化要求。③美观原则,包括在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的享受,一般主要指视觉上的美观。

3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3.1古典园林的自然观营造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

(1)自然重构,具体指既要做到“效法自然”,又要对自然进行新的诠释,甚至要做到古典园林所提倡的“高于自然”。

(2)自然重现,意指现代都市远离自然的趋势逐渐增强,为了满足人们这种靠近大自然的需求,在进行现代景观设计时应将自然重现得到切实体现。

自然重构与自然重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同时出现,是古典园林的自然观营造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继承。所以,“效法自然”的自然观营造理念为现代景观设计结合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建筑提供了可能,现代景观设计不仅要吸收西方的现代美,更要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美,将两者有机结合,再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便是现代景观设计要走的创新之路。

3.2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理念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手法有几千年的历史,并在古典园林中取得了优秀的成果,现代景观设计者应该充分运用我国传统的意境营造手法为现代景观的设计服务。以下是我国古典园林常用的几种意境营造手法。

3.2.1因地制宜。这是意境营造最基本的手法,不同的地域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会造成人们的精神属性与自然属性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域景观所需意境的特征,进而有效解决了景观设计雷同的问题。

3.2.2欲露先藏。这是我国古典园林最常用的意境营造手法,也是较重要的一种手法。该手法一般较易掌握与实现,在现代景观中使用概率较高,且是使景观达到移步换景效果的前提条件。

3.2.3植物造景。意指植物会随着季节而变化,景观中的景也要做到随着季节变换,这是进行景观创造、营造意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进行现代景观的设计时,可结合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法进行设计,对营造意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4曲径通幽。实际是欲露先藏,先通过藏把美景隐藏起来,待继续行进才发现美的所在。曲径通幽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惯用的意境营造手法,也是取得较高效果的手法之一。

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曲径通幽是被应用得最多的手法之一。为了有效增加景观的趣味性,并增长游客观览的时间,现代景观设计者通常会在景观中设计有“曲径”。经过现代的人体工程学研究,结果发现人一般不会直线行走,因为人体重心有偏差,所以几乎走的都是曲线。因此,景观所设计的曲径是和人的潜意识相符合的。如果景观设计中均是以直线为主,将不符合人们的潜意识,也不符合人的习惯,甚至让人产生疲劳、厌倦的感觉。

中国古典园林源远流长、文化深蕴,是我国人民智慧的体现,是我国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我国文人墨客、工匠智慧的结晶,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继承了古典园林的优秀成果,将古典园林中的许多优秀理念应用于现代景观的设计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范文篇2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现代园林;设计

1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营造法则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原则主要有:“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构造;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借景对景、引申空间”,具体到造景手法有:抑景、借景、添景、夹景、框景、对景、漏景等。造园内容包括: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故中国园林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以小见大、一步一景的艺术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这些方法既可以作为造景手法,也可作为观赏法则。

2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表现形式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国园林恰是利用了山石、植物、建筑,因地制宜,对大自然之美进行再现,体现了一种怡然、闲适的自然之美。中国园林也追崇“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意境美。而这种意境美是一个最能体现和代表中国艺术精髓的美学范畴。园林中的意境美讲究“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正如宗白华先生在其《美学散步》中谈到:“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这准确地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所以,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所在。

3在继承中发展中国现代园林

3.1学习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的造园思维

中国园林造园手法追求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恰恰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破坏自然环境是独特的手法,强加线条于其中,大搬西方“一览无遗”的园林风格。其实,现代园林设计应从古典园林的造园观念出发,在提倡生态学、自然学和人类学的基础上建造园林的观念,可以善意地去改变和重塑自然界。设计师要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溶于大自然,尊重自然才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法则。另外,在设计时应充分去分析方案实施后是否真正能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存。认真校正园林中的乔、灌、草的植物配比合理性,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真正能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基本生态功能;园林的道路、广场设置是否比例得当,能否兼顾景观与功能使用等等。

3.2抱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去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和“虽是人为,宛自天开”的美学境界,实际体现的是一种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种思想观念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日月、山河、森林,无不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再次论证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科学性。虽然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以经济发展为背景的,但经济的发展同样影响着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正如《淮南子・本经训》上“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典故,指出发展经济以不能破坏山林、水体等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所以,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园林设计中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和道德之美。

3.3学习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园意境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范文

关键词:苏州园林;造景艺术;现代景观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其独特的造园思想先后对日本园林、欧洲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影响到现代景观。本文主要就江南私家园林的造景艺术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江南私家园林的造景艺术主要分为借景艺术、叠山造景、理水艺术及花木造景等主要方面,本文主要就这几大方面中最主要的,也是现代景观这几种应用最多的几种造景艺术进行深入地讨论。

一 设计中的借景艺术

借景是我国古典园林造园造景中追求空间的无限外延的重要手段,《园冶》中有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借景艺术包含内借、外借、复借等手法,不仅起到扩大空间效果的作用,而且加强空间之间的联系,使各个空间相互渗透,形成整体。

外借又称巧于因借,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把场地的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山脊线、天际线或地平线等作为空间的参照,通过借景形成园林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或把周围的地域性景观类型引入园林。比如华润置地开发的平门府项目,就将园外远处的古塔纳入到景观之中,正好顺承了平门府的古典园林风格,形成局部大环境的完美统一。

巧于因借需要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客观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内借这种造园方法在现代景观的应用更加广泛。

举例来说,框景是把园林中的精巧实景巧妙地收放到特殊的窗、门框、亭台楼阁门框内,让“画框”中的画鲜活起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何园的月牙门,这种月形门已失去其原有的门的作用,主要作用就是在园中塑造一处月形画面,使不透气的隔断墙有了呼吸的地方,同时可以让让对面的景物若隐若现的展现在游者面前,起到空间的引导和指示作用,这种“引而不发,显而不露”的巧妙布置,也使得园林中的景致令人目不暇接。

现代景观中也常借用这种手法,如图1,苏州博物馆中有一面方形的落地玻璃窗,室内没有设置过多的灯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阴影画框,画面主体是室外栽种的竹林,窗前设置的座椅使游人常坐在这里休息,就不自觉地入到画中,成为一个人形剪影。小小的一处景观,却因为人们的驻足停留欣赏增加了游览时间,最后形成的感受量也与游览了一个大型景观基本平衡了,得到了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这就是中国园林能够做到小中见大的秘诀所在,被苏州博物馆很好的诠释了。

二 设计中的叠石造景

在园林中将山石零星布置,称为置石,是重要的造园素材,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之说。园林中常用置石创造意境,寓意人生哲理,使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真实原野山林的空静之美。

苏州园林中常根据主人欣赏意境的不同,预先设定一个意境主题,然后借助建筑、山、水、花木所搭配成的物境来表现预定的主题。如苏州个园,设定了春夏秋冬四个主题的园子,在春园中栽植竹林,竹林中散置有石笋与太湖石,石笋掩映在竹林中象征竹笋破地而出,太湖石则在比喻一幅百兽争春的景象,小小一片竹林去传达出了各种春天的信息。上海世博中国园中的石笋园也是借用了这种置石方法(如图2),把石笋穿插于竹林之中,结合粉墙等设计元素,以现代简洁明快的设计语言,引申竹笋的美好寓意,来表达对世博园的美好祝愿。同样的手法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传递出了新的意义。

三 设计中的水石结合

庭园理水和山石一样,水也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之一,园林无水则不活。“水随器而成其形”古代造园十分注重水型、岸畔的设计,而聚水最常用的材料就是石。这就是为什么苏州园林中的水离不开石,这两者必然相伴而生。

现代景观设计中,只有水和石的景观未免显得过于单调,所以通常要有植物作为中间的过渡,荷花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留得残荷听雨声”这种宁静的意境,也只有荷花可以诠释出来。现代设计中的林间宅这处私人庭院就将这三者完美结合,(如图3)同时进行现代化变形,同样也是将原来的自然石转化为现代的几何石板,通过不规则的拼接使整个景观活跃起来,荷花与睡莲点缀其间,宁静雅致。

四 设计中的花木造景

花木造景中比较常用的是利用植物的光影美,制造粉墙花影的剪影效果。粉墙花影具有黑白对比的视觉冲击力,因此在现代设计中常作为一个中心景观出现。

苏州博物馆中的一处粉墙花影山水画就是这种手法在现代设计中的成功应用。这处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就很好的诠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境界,运用不同石材错落摆放,根据颜色的不同形成了虚实远近关系,将这宏大的画面融于这秀气的苏派园林之中,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的幽美境界,是“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

五 设计中的材质的替换移位

古典园林中的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材质在现代设计中也被拿来广泛应用,只是使用的方式与位置发生了转变,材料已失去其原有的功能和作用,更多地转化为一种文化符号与象征传达设计的意义。又或者更为抽象的是对古典园林中的一些事物进行意向转化,是完成的作品看似具有古典意味,但实际上并没有采用任何古典材料,这种手法也更为巧妙。

材质的替换与移位这种设计手法更为被现代设计所接纳,因为其手法更具现代性。奥运公园地铁进站口的景观墙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将古典的瓦片移位到墙上和石凳上,古典建筑上的建筑材料与现代装饰手法相结合散发出别样的古典味道。

东湖九号会所运用的是意向替换的手法,将苏州园林中的竹林形象概念化,抽象成纵向的密集线条,运用于建筑的装饰中,同时点缀睡莲水景,塑造出一种竹林中水潭的古典景观意向。(如图4)

六 小结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现代设计师更要开拓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遵从古代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王雷,王建国.浅析现代景观设计中对古典园林的继承和发展[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4):73-74.

[2]周伟,王佳,蔡平等.苏州古典园林漏窗之美[J].南方农业,2009,3(8):42-45.

[3]刘天华.画境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4.142-150.

  • 下一篇:正规借款合同范本范例(3篇)
    上一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英语(精选8篇)
    相关文章
    1. 电工初步入门基础知识范例(3篇)

      电工初步入门基础知识范文1、投资特点(1)投资金额大,持续性强电信企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金额巨大。近年来通信市场迅猛发展,一个省级公司年度资本性支出均在数十亿甚至上百..

      daniel 0 2024-05-02 15:54:30

    2. 电工的培训目的范例(3篇)

      电工的培训目的范文论文关键词:农电员工;标准化建设;实训设备;教务管理江苏省电力公司“十二五”培训规划明确要求着力构建“开放式、全覆盖、高层次、精品化”的“大培训”格..

      daniel 0 2024-05-02 15:53:38

    3. 土壤盐渍化解决方法范例(3篇)

      土壤盐渍化解决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黄河风情线;柳树穴;全盐;pH;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1],是陆地生物圈的重要碳库[2]..

      daniel 0 2024-05-02 14:44:15

    4. 如何做好阅读教学范例(3篇)

      如何做好阅读教学范文篇1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素养阅读方法2015年上半年,我们语文教研组在学校做了一项关于阅读的调查,结果表明: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主要是..

      daniel 0 2024-05-02 14:43:07

    5.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范例(3篇)

      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范文篇1【关键词】乡村建设;实践模式;经验总的来说,美丽乡村建设体现的是生态与经济、富民与美丽的统一,它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试图从浙江省..

      daniel 0 2024-05-02 13:56:06

    6. 如何欣赏古典园林范例(3篇)

      如何欣赏古典园林范文关键词:园林建筑小品;种类;用途中图分类号:TU98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绪论人类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努力提高自身的生存环境,写下了来自自然、索取自然、..

      daniel 0 2024-05-02 13:54:09

    7. 足球射门的教学方法范例(3篇)

      足球射门的教学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角球进攻战术第15届亚洲杯足球1/4决赛阶段比赛1.引言作为定位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角球进攻战术的作用、地位日益显示出来,越来越..

      daniel 0 2024-05-02 12:46:09

    8. 建筑工业化特征范例(3篇)

      建筑工业化特征范文关键词:旧建筑,改扩建,空间元素,空间意义,建成环境,线索与脉络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旧建筑改扩建旧建筑一般指在建成于先前的时间段,并且在空间利..

      daniel 0 2024-05-02 12: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