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5-03

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范文篇1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渝东南;高校;教育资源;开发利用

重庆渝东南地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当地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周边的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有针对性地将其融入艺术教育实践中,拓展艺术教育内容,创新艺术教育方式,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同时,民族地区高校立足区域特色,通过对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构建出富有渝东南少数民族风格的特色艺术教育。

1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艺术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艺术教育并没有充分意识和挖掘其周边少数民族艺术的资源优势,“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在中国美学学科建构中的缺失,不仅使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得不到美学的关注与阐释,也使中国美学缺少了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美学应有的鲜明的内在丰富性、本土智慧和特质。”[1]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应做出积极响应,充分认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艺术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1)开拓学生视野,促进文化传承。渝东南地区聚集了众多少数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浓郁的民族艺术。这些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丰富的美学价值。将少数民族艺术纳入高校艺术教育,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内涵,接受民族文化熏陶,有助于加强其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文化情感,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和胸怀,提升精神层次和境界。艺术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的功能,高校对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寻找和发掘其内在活力,使其焕发出更多、更新的美学价值,对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传承、保护和平衡大有裨益。

(2)丰富教育资源,探索教学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高校艺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缺失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对高校艺术教育而言,不仅是不完善的,而且还有可能对发展高校艺术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少数民族艺术高校,能够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符合艺术教育多元化的要求。学校是弘扬民族艺术的主阵地,教师就是这一阵地的引领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将富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艺术融入教学中,构建新的艺术教育体系,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结构,同时通过少数民族艺术教学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体现高校艺术教育的民族性、思想性、情感性、教育性。

(3)形成学校特色,增强办学活力。民族艺术要获得发展,必须以当地高校为依托,将地方高校作为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地。同时,地方高校要在文化传播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应肩负起对本地少数民族艺术保护与研究的重责。民族地区高校的艺术教育,在充分尊重艺术教育的共性之外,还应该有自己的个性,挖掘教育的深刻性与丰富性。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优势,深入发掘各少数民族的艺术资源文化和审美价值,无疑会成为民族地区院校艺术教育系统中一支建构性力量,同时也使得这些院校比其他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更有特色和活力。

2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具有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教育规律。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照搬普通艺术教育的做法,其必须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同时又要遵循自身的一些特殊规律,必须弄清楚它究竟能满足怎样的社会需求和发展定位并以此探寻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博大精深、包罗庞杂少数民族艺术,应广泛收集,适当筛选,积极创新,以保证选用的少数民族艺术内容适合学生学习。

(2)定位区域特色。开发利用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还要考虑区域特色和区域优势,从而形成既有主导,又多元共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民族特色的艺术教学活动中,有效结合富有区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为师生构建学习、表现的舞台,从而丰富学校民族文化生活,营造民族文化氛围,体现学校民族特色教育,进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使民族地区的高校艺术教育走出新路子,做出新亮点。

(3)立足学生本位。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学生,民族艺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立足学生本位。目前,对于民族艺术资源的利用,有些高校尚满足于举办节日庆典、展示民族装饰,华丽背后,潜伏着问题,丰富的民族艺术没有真正走入教育,走入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要想加强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正确认识,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拓展、创新具有地域性、多样性等特征的民族特色艺术教学方式,展示少数民族艺术独有的魅力,传达少数民族文化精髓。

3少数民族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内容与形式

渝东南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艺术资源。仅以音乐舞蹈为例:土家族歌曲种类有摆手歌、哭嫁歌、山歌、挖土锣鼓以及劳动号子;器乐种类有打溜子、咚咚喹、牛角、土号与吹木叶等;舞蹈种类有摆手舞、铜铃舞、茅古斯围猎舞、跳丧舞、八幅罗裙舞、西兰卡普舞、梅嫦舞、跳马舞、团鸡舞和合飞舞等。苗族歌曲种类有苗歌;器乐类有唢呐与打击乐等;舞蹈种类有鼓舞、跳香舞、芦笙舞、调年舞、采桑织锦舞、摘茶子舞、打鸡舞、盾牌舞和苗傩舞等。[2]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艺术源都可作为高校艺术课程的内容,我们必须在浩繁的资源库里撷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加以转化改进,并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实现少数民族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1)开设特色艺术课程。在艺术专业教学中,融入当地民族艺术文化教育内容;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少数民族艺术特色课程;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类选修课程。

(2)组建学生艺术社团。学生社团是学生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摇篮,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有艺术专业特长学生牵头组织各种艺术社团,如合唱队、舞蹈队、民乐队、绘画协会、调研小组等。通过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文艺创作演出和民风调研活动,将当代艺术形式和现存的少数民族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

(3)举办民族艺术展演。在课余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专业汇报会,如民族声乐演唱会、民乐演奏汇报会、民族舞蹈展演以及少数民族风格绘画展等,并将活动过程刻录成光盘作为教学成果和参考资料。将民族艺术元素融入创作实践,把民族艺术精华搬上舞台,既增强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主动性,又营造了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4)深入民间艺术采风。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走访民间艺人,收集民歌民乐,参与民族节日庆典,感受当地风土人情,亲身体验民族艺术的魅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民间艺人为学生表演或传授民族技艺,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族风情。

参考文献:

[1]范秀娟.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J].南方文坛,2008(3).

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范文

一、东北满族民间艺术的现状

东北满族民间艺术发源地之一是长白山,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特色之一。根据记载,从肃慎至勿吉、邑娄、女真,满族的祖先们在长白山地区繁衍生息了三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创造了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作品与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有剪纸、绘画、服饰、刺绣、建筑、木雕以及家居艺术等。随着历史的发展,满族民间艺术在满族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扎下了深深的根,并且一直延续着,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异样的艺术表现,更是满族民间艺术文化的精髓。满族的先人们采用了不同的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运用不同的色彩与不同的艺术造型方法,创造出各种精彩绝伦的满族民间艺术作品。其主要的民间艺术剪纸是以纸作为载体,亦有使用皮革、鱼皮、金属薄片、树皮、树叶、玉米叶子等材料作为剪纸载体;刺绣则是以布、绸、缎、麻线等为载体。这些载体一般都是随手可得,方便自然和可再生的素材。随着时间的推移,造就了异样的艺术文化。

二、满族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

满族民间艺术的造型之美。从造型方面来看,满族民间艺术的造型方法有对称与通感联想、散点透视等。对称与通感联想之美。满族民间艺术的作品有很多都具有对称之美。这种造型方法在中国古代民间艺术中均有体现。东北满族民间艺术中对称运用得行云流水一般。散点透视之美。散点透视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的画家以自己的眼睛为透视点,随着自己的运动而运动的绘画方式,是典型的散点透视绘画,区别于欧洲的一点透视法。这种绘画方式可以自由地组织画面结构与物体结构,不限于客观世界的一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种自由的组织方法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也深深影响着满族民间的创作艺人。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之美。东北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从色彩方面来看,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主要有三种形式,如下所示。

1.高纯度色彩之美。

运用高纯度的互补色进行色彩对比作为色彩应用的原则,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主要色彩倾向。如满族的八旗色,采用的色彩都是极其高纯度的色彩,这正是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特点。满族人们还用风干了的玉米叶子、桦树叶子、桦树皮、鱼皮等天然材料剪纸,这种天然的色彩具有无比的自然色彩美感。然而在入关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沿袭了汉族的审美观,多色彩的剪纸作品应运而生。

2.色相对比色彩之美。

在色相对比中,任何一个色相都可以构成主色相,并与其他色相组成类似、对比、互补的关系。正确把握色相的关系,才能把色彩的情感和内容表达得更加丰富,效果对比才能更加突出。

3.主观性与观念性的色彩之美。

满族民间艺术的色彩比较简单自由。通常运用普通易得的缎子、纱、麻、棉、粗布等作为主要底布,用中棉线、麻线、绒线等进行刺绣。色彩既具主观性又具观念性。其次是以客观物象的颜色为依据,图案中色与色的搭配主要取决于绣者的喜好与配色经验,也有传统观念、传习经验的影响。

三、满族民间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在现代设计中,不管是哪一门学科的设计,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材料的好坏能直接影响设计作品的质感与美感。在满族民间艺术中,满族人民在创作作品时选择的材料一般都是比较天然的材料。如剪纸时,会采用天然的鱼皮、桦树皮等作为素材进行创作。此法在现代的设计中可以运用。综上所述,如果长白山地区的设计采用满族特有的刺绣工艺与绸缎作为装饰,不仅能够突出长白山土地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还能够弘扬东北满族文化。将以上几个优点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充分发挥满族民间艺术色彩的魅力,把这些色彩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不仅具有民间意义,还具有创新意义。满族民间刺绣中还利用互补色和明度的强对比之法进行绣作,以达到效果鲜艳大方而不刺眼,图案主次分明的效果,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方法。采用满族民间艺术的配色方法,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色彩斑斓,美丽诱人,还富有独特的艺术感与民族特色感。

四、结语

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范文

一、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及其分类

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各个少数民族在为满足其自身物质需求所进行的生产劳动以及为满足其精神需求所进行的文化艺术创造中,被本民族所认同(即通过视觉所能感知并在心里所能接受的)且体现本民族文化精神的一切形象符号。我国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简单地说就是华夏各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并体现共同心理特征、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的可视形象、符号以及风俗习惯等。“包括外部形式、内部精神以及文化本源。外部形式指的是用以表达这种元素的载体的外表形态。内部精神指的是其外部形式及载体外表形态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含义。文化本源指的是这种元素产生的历史过程,及其所受的中国文化的影响。”[1]

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各少数民族数千年以来在他们自身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和形成的。这些色彩、样式以及风俗习惯,往往以相对固定的形式在人们的审美习惯中成为传统并流传下来。它不仅是本民族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结晶,而且通常也具有识别该民族特征的文化标示作用。在视觉艺术中,色彩和图形样式往往是最先抓住人们视线的,正是因为少数民族的这些不同的视觉元素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可以以此来区分各民族之间的视觉差异。也就是说人们往往通过各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特有的形态来识别其民族特征。就像西北回族的白小帽、黑坎肩,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囊坑、麦西来普、热瓦普,具有新月标志的伊斯兰清真寺,哈萨克族的毡房、奶茶,蒙古族的马头琴、蒙古包,藏族的转经筒、酥油茶、布达拉宫等,都是本民族的标示形象。说到馕,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新疆维吾尔族,说到蒙古包自然而然想到蒙古族,说到转经筒自然想到藏族等等,这些少数民族的视觉元素实际成为各民族的形象代码,是我们通过视觉感受来认知该民族特征的文化要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各少数民族的视觉元素成为艺术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源泉,更是创作富有民族意味艺术设计作品的根基。

一般来讲,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有三大类:文字符号、色彩符号、图形符号。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其本身也是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符号的设计是将概念性的语言转换为可视的视觉性语言的一个途径,是将设计内容的文字语言给予形象化、条理化,并建立起整套的视觉形象化符号。”[2]通过文字不仅能很好地传递、传承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含义,而其在表述内涵的同时也通过其自身的外在形式表现视觉的审美意义,具有多方面的综合的能效。

文字在设计中的适度和创新应用对于丰富设计本身,拓展其应用元素,增强视觉效果作用明显。色彩符号对于设计本身来讲是重要的手段和元素,色彩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它所体现出的色调和色相、彩度、明度给人心理上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也是各少数民族表达心理和审美的重要方式。如红色表示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激情、斗志,在许多国家和一些民族中,红色有驱逐邪恶的功能。比如在中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黑色则代表稳定、庄重,也表示凄惨、悲伤、忧愁,像“黑色的星期五”,黑色在绘画、设计、文学作品和电影中常用来渲染死亡、恐怖的气氛。而白色在汉文化中与死亡、丧事相联系,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但也表示洁净,如伊斯兰丧葬中用白布包裹尸体就是如此。绿色是一切万物的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颜色,表示环保和希望,它可以代表生命以及生命的状态,等等。但不同的民族有时对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寓意和偏好。

图形符号本质上也是人类认识和审美情趣的外在表达和固化。与文字符号和色彩符号相同,都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自然、对人自身的认识和心理感受的审美表达,是文化的历史积淀。由于各民族所处自然环境、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精彩绝伦而又具有自身特色的本民族文化,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家具、器皿、乐器、兵器、各类劳动和生活工具,以及风俗习惯、宗教仪式、各类纹饰图案等等,都成为艺术设计中极具特色的民族图形符号。这也是最为广泛的一类视觉符号。

二、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的应用

我国幅员辽阔,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数千年的社会实践中,各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构建了华夏文明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其中当然也蕴含着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养分。“现代设计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美术学科,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研究生产技术、艺术、社会生活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如何既符合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又符合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研究怎样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生产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新型产品。”[3]由此可见,设计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设计。设计是人们在每天的实际生活中的一种设想、构思、计划和打算,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做任何事都需要预先的设计和计划,因此设计是未来的事,其目的是达到预期目标和为人们创造未来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前面已经提到,少数民族视觉元素是各个少数民族在为满足其自身物质需求所进行的生产劳动以及为满足其精神需求所进行的文化艺术创造中(或者说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些少数民族传统的色彩、样式以及风俗习惯,为民族文化融入现代艺术设计,走具有中国民族和民间地域特色的艺术设计之路提供了契机,因此我们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对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加以有效利用,使现代设计创作更具地域和民族特征或本土风格,不仅有利于我们华夏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有利于发展我们民族本土化的艺术设计。

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哪个国家、地域和民族,其优秀的艺术设计都是扎根于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人类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中国要想成为设计强国,就需要自己的设计,需要具有自身特色或本土风格,如果一味跟从西方,学习和模仿别人的套路,那么必将失去自我。数千年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一直保留着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文化大海,自然是我们设计发展和创新之路上可研究利用和吸取养分的源泉。在少数民族视觉元素中,如很多织锦图案及抽象的几何构成纹样、造型、色彩等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去借鉴的设计元素,设计师在自己的设计中对少数民族视觉元素自觉加以应用,正确体现和把握好民族内涵就可以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和思想。因此,现代艺术设计要想富有特色、极具创新,就必须走民族化和本土特色化的艺术道路。作为当代的艺术设计师,在设计中紧密结合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的视觉元素,注重和强化少数民族文化素材和视觉元素的挖掘,积极推进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艺术设计的相结合,无疑对丰富和发展现代艺术设计具有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一批批设计师的不断努力,利用民族元素进行设计的成果也得到世人的充分认可。如中国红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成功应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的“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和奥运火炬上祥云图案的应用,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凤凰图案,甘肃武威出土文物“马踏飞燕”作为中国国家旅游标志等都是成功的案例。近年来以靳埭强为代表的一批设计师,成功地将中国传统的水墨应用到设计制作之中,在设计界掀起了一场“中国人自己的设计”的一场革命,使作品散发出浓郁的东方神韵。日本是设计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把本民族独特的一些视觉元素,如武士道、茶道、和服、樱花、红太阳等糅合到现代设计中,极大地丰富了日本的设计内涵,把传统日本文化意蕴、意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我国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的应用同样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少数民族文字和图形符号在书籍封面和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维吾尔族植物缠枝纹在服装、家具用品、建筑装饰、首饰上的广泛应用,云南苗族蜡染花纹图案在服装上的应用等。这一切都说明民族视觉元素中蕴含着极其丰富和珍贵的艺术设计源泉。

少数民族视觉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是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艺术设计创作中,对少数民族视觉元素的应用,绝不是简单意义上对传统的少数民族视觉元素中的造型、色彩、以及样式和表面形式上的简单模仿,更不是对色彩和样式的重复与堆积,而是根植于中国民族根性之中的,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文化心理、审美趣味、风俗习惯的融合和深入的挖掘、升华及创造。要想在艺术设计中对少数民族视觉元素进行合理应用,大胆而科学的创新,除了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在思想上给予重视以外,在实际的应用中,还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 下一篇:岩土工程勘察知识范例(3篇)
    上一篇: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范例(3篇)

      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范文篇1(一)楼盘表提出的背景2013年3月10日,经过全国两会授权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首次提出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2013年11月20日,国..

      daniel 0 2024-05-03 06:01:56

    2. 金属家具范例(3篇)

      金属家具范文自黄金市场近年来步入熊途,贵金属行业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获得长足发展?金秋时节,顶金贵金属董事长兼总裁夏宇飞接受了本刊专访。夏宇飞..

      daniel 0 2024-05-03 06:00:13

    3. 体育竞赛制度范例(3篇)

      体育竞赛制度范文关键词:体育竞赛;校园文化体育事业与社会事业联系最为密切,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身体保障。奥林匹克精神带动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提高青少年的体..

      daniel 0 2024-05-03 05:30:38

    4. 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范例(3篇)

      初中数学教学特色总结范文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建议;计划复习课作为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否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

      daniel 0 2024-05-03 05:28:13

    5. 水电工技术培训范例(3篇)

      水电工技术培训范文篇1Abstract:Trainingbaseconstructionisanecessarywaytocultivatevocationalstudent'spracticalability,andabilityofapplyingtechnology.Itrealizesthep..

      daniel 0 2024-05-03 04:57:16

    6. 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范例(3篇)

      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范文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参与范围;参与主体;信息公开文/朱谦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环境影响评价法》确立的公众参与制度为基..

      daniel 0 2024-05-03 04:56:14

    7. 智慧校园建设意义范例(3篇)

      智慧校园建设意义范文关键词:Spark;数据挖掘;智慧校园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2163(2016)06-0106-021智慧校园数据挖掘的意义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

      daniel 0 2024-05-03 04:24:46

    8. 电工基础实验教程范例(3篇)

      电工基础实验教程范文电工技术课程体系由基础知识、应用技能、综合测试和课程评价四个模块组成。其中,基础知识模块包括电工技术的最基本内容,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

      daniel 0 2024-05-03 04: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