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产生的原因范例(3篇)
电信网络诈骗产生的原因范文
马涛于家富
[摘要]本文由两个网络诈骗方面的典型案例引出,通过对近些年兴起的网络购物过程中诈骗犯罪几个突出特征的揭示,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新型犯罪形式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治理措施进行有效应对。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购;网络诈骗;治理
[中图分类号]D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3-0022-0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lC)于2010年7月15日在京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全国网络购物用户达到1.4亿,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半年用户增长率均在30%左右,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网络电子商务给商务行为带来的诸多便利毋庸置疑,但它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风险。网络诈骗犯罪就是其中之一。CNNIC调查发现,仅2010年上半年,就有59.2%的网民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30.9%的网民账号或密码被盗过;电子商务网站访问者中89.2%的人担心假冒网站,其中,86.9%的人表示如果无法获得该网站进一步的确认信息,将会选择退出交易。当前,网络商务深层次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网络安全和信任问题,因此我们急需建立更加可信、可靠的网络环境。
一、由两个典型案例引出。
近年,随着我国网络购物的广泛发展,网络诈骗犯罪数量也逐年激增,而且手段花样不断翻新,总给人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请看下面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虚假支付平台
想在网上买书的张先生,找到一个卖家,对方要求他进入“新世纪购物网站”.下载一个1分钱的订单。张先生下载订单后,按要求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收到书。后到银行查账发现银行卡上的一万多元钱都没了。还有许多网民与张先生经历相似。后警方将以李波为首的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李波供认,他们以1分钱的网上订单为诱饵,诱骗网民将银行卡号和密码输入虚假的支付页面,盗取卡号和密码后,迅速提走现金。
案例二:低价诱导
刘先生在某电子商务网站上浏览到一部摩托罗拉手机只要780元,该机市场售价要在2000元左右。刘先生在网站上获得了卖家的QQ号,便与对方取得联系。刘先生想了解一下浚网站商品“低价的内幕”,卖家告诉他,因为产品为“海关没收的走私产品”,所以价格比“水货”(走私货)还低。这个解释让他放松了警惕,因为刘先生要购买两部,最后以750元一部的价格成交。对方要求刘先生先将部分货款汇到账上,他们会在两天内通过快递发货,待收到货以后再付余款。刘先生在汇出了一半货款750元后,很快就接到了卖家的电话,说款已收到,他们将尽快将手机寄出。但是刘先生等待多日后也不见送货上门,就打电话过去询问,此时卖家的电话号码已经变为空号,同时QQ也不再上线。
以上的两个案例都是买家在网购过程中所遭受到的诈骗行为侵害。需要强凋的是,在现今网购过穆中“买家”与“卖家”的界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有的买家同时也是卖家,即“消费者对消费者”(Consumer-to-Consumer)模式,这也是现在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和新趋势。鉴于当前网购过程中各种形式的诈骗犯罪案件多发.实有必要仔细梳理一下这类犯罪的突出特征。
二、当前网购过程中诈骗犯罪的几个突出特征
(一)表象特征
1.欺骗性强,成功率高。由于行为人一般不与被害人直接接触,其主要是利用网络技术虚构出事实,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而且,被害人没有对行为人的直观感性认识,行为人更易掩盖其实际情况,使自己编造的事实更加逼真,使被害人更易于上当受骗,损失钱物。
2.成本低,危害广。进行网络诈骗犯罪的物理技术条件极易实现,现在建设一个普通的电子商务网站大致也就需要1000多元人民币,这样低廉的犯罪成本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往往采取开没假网站骗取对方银行账号、密码的方式来诈骗钱财。中国电子商务这个市场正在不断扩大,而通过互联网进行诈骗犯罪要比以传统方式进行诈骗的范围广大,速度更快,犯罪受害者也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
3.不确定性强,发案率高。网络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虚拟的、消除了国境线的、打破了传统时空界限的虚构电子空间,这使得行为人在进行网络诈骗时有极高的渗透性和不确定性,这也决定了这类犯罪客体不会完全局限于某个城‘市或某个国家。发案率高也是一个相当突出的表象特征,日本2000年利用互联网诈骗的为19件,到了2001年增到671件,到2002年剧增到2103件,是所有网络犯罪中增长最快的一种。
(二)构成特征
1.客体特征
网络诈骗犯罪中行为人通过网络实现其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目的,从表面上看,其行为侵犯的无疑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这一点与普通诈骗犯罪是一致的。但是应当看到互联网是靠电脑的连接关系而形成的一个虚拟空间,它实际并不存在。就互联网而言,这种连接关系是靠两个支柱来维系的,一个是技术上的TCP/IP,另一个是用户方面资源共享原则。正是这两个支柱,才使得国界、洲界全都烟消云散,才使得虚拟空间得以形成。因此,网络诈骗犯罪在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的同时,更严重的侵犯了网络商务活动的正常秩序。
2.客观方面特征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利用互联网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客观方面有两个特征:一是工具特征,犯罪行为人利用了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二是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刻意隐瞒真相,或虚假信息来虚构事实。行为人通过上述手段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使被害人“自愿地”交出财物。表面上看,被害人交出财物是“自愿的”,其实这是由于行为人的欺骗行为所引起的,被害人“自愿地”交出财物并非被害人的真实意思表达。
3.主体特征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从网络诈骗的具体表现来看,犯罪主体大多为14岁至40岁左右的年轻人,并且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
4.主观方面特征
网络诈骗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在本罪中,犯罪行为人具有明显的“非要侵占不可”的念头。而且,这种故意常常是直接的非法占有对方钱物为目的。
三、如何有效治理此类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网络诈骗犯罪一般是按照现行《刑法》第287条等相关法
律条文,并根据案件的性质、事实和情节按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法定罪名来定罪量刑的。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和不断普及应用,网络诈骗犯罪在犯罪构成上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电子商务的突飞猛进发展也暴露出我们在立法上的不足,而且侦破这一类案件的难度较大,取证也比较困难,对办案人员的网络知识水平要求较高,这都促使我们要投人更多力量来研究如何更有效地治理和防范该类犯罪的发生。
1.不断密织“法网”,依法严厉打击。要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制定出一部专门的规范电子商务相关活动的综合性法典,对于电子合同的生成及其效力认定、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消费者维权等问题都要进行更加细致的法律规定。针对网络消费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相当突出的现状,要不断完善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中关于网络消费侵权、电子合同认定和电子证据固定提取等比较突出的司法实践问题,尽快弥补国家法律层面的漏洞。对于利用网络虚假信息、建立以诈骗等犯罪为目的的电子商务网站,要联合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等部门开展有效的整治活动,形成部门联动的严厉打击网络犯罪的有效工作机制,对情节严重的行为人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
2.公安机关要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警队伍。各地公安机关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大财力、人力投入,加快建设本部门的网警队伍,使这支队伍能够不断应对我国网络诈骗犯罪高发的客观实际情况。各地的110报警中心也要实现对网络犯罪类案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打击该类犯罪的主动性,发现群众的举报线索,并在掌握了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做好依法立案、侦查等相关工作,形成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压态势,对于举报和打击网络诈骗大案要案有功的干警和群众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
3.不断推进电子商务网站电子实名认证建设进程。推进电子商务网站的电子实名认证,对于遏制当前网络诈骗犯罪异常猖獗的形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犯罪嫌疑人之所以在网上屡屡得手,就是因为不知道其真实的姓名等个人基本的真实信息,这也和部分电子商务网站为了更多的吸引注册用户、提高自身网络的影响力的初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相关的电信监管部门对这些电子商务网站要严格要求,在电子实名认证问题上毫不含糊、寸步不让,把好了准入这一关就为公安机关侦破网络诈骗这一类犯罪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持,也可大大提高办案效率。
4.要形成理性、健康、有节制的网络消费观念。网络购物由于其自身的便利性、快捷性、利好性等优点使其在与传统商业销售渠道的竞争中独占鳌头,发展的速度近年来相当迅速。然而.网购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一些不能理性地控制自己购物、消费欲望的“网购族”深深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一些心理不够成熟、自控能力较差的网购成瘾者往往因为网上的一个自己十分喜欢又无钱购买的商品而走上犯罪道路。这也提醒网购族们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状况理性、有节制的网购消费,形成正确、健康的网络消费观念。
电信网络诈骗产生的原因范文篇2
据广州警方介绍,近年,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诈骗也相应进入多发期。为此,广州警方收集汇总6种最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法:
手法一:以购物为由实施诈骗。骗子往往通过制作假冒的购物网站实施诈骗,且通常以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产品、游戏虚拟物品等购物网站为主。这些网站看似正规,产品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且信誓旦旦向网民承诺可以“送货上门”、“货到付款”。一旦网民相信了,就会说“出于安全需要,你要先付一半钱”,然后又以“保证金”、“税款”等名目骗取网民的钱财。
手法二:虚假中奖信息实施诈骗。骗子利用QQ或移动飞信等即时聊天工具,以一些知名公司或网站的名义虚假中奖信息,利用一些人贪小便宜或好奇心态、侥幸心理等,以“特等奖”、“幸运奖”、高额奖金和笔记本电脑或其他数码奖品为诱饵,借“公证费”、“手续费”、“保险费”等名目骗取网民的钱财。
手法三:利用“钓鱼”网站实施诈骗。“钓鱼”网站通常伪装成银行网站或电子商务网站,一旦访问者通过该网站进行交易,其账号和密码就会被窃取。一般通过电子邮件或网上聊天工具传播。
手法四:假借提供中奖预测实施诈骗。通过提供类、股票类、类等预测实施诈骗,其方法是以“预测信息”、“内部消息”为诱饵骗取会员注册费或股票账户资金。由于此类案件涉案金额大,给广大彩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手法五:网上冒充亲朋好友实施诈骗。诈骗分子使用QQ视频欺骗器等专用软件,在与QQ用户聊天时截取该用户的聊天视频,并使用木马等黑客技术秘密盗取该QQ号,再与QQ号中的好友们进行聊天,并播放之前截取的视频录像,伪装成该QQ原用户骗取事主信任后,以“急需用钱”等各种借口向事主借钱,实施诈骗。由于作案过程中使用了“视频”聊天,作案成功率极高。
手法六:网上冒充贸易客户实施诈骗。此类诈骗主要针对利用电子邮箱、QQ等方式进行贸易活动的用户。骗子通过窃取有关公司的商贸洽谈内容,随后仿冒或伪装成收款方公司的电子邮箱或QQ号,向交款方公司发送信息提出汇款到指定账号的需求,骗走汇款。
记者了解到,广州一周内就发生了两宗此类案件,被害人被骗取巨额资金。
5月3日中午,广州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收到一封署名为LAMIALIMITED的电子邮件,被对方以冒充该公司客户要求支付货款的方式,骗取了存入对方指定银行账户的24万美元汇款。直至5月6日,当该公司与客户通过QQ核对情况时方才发现被骗。
5月6日中午,在某贸易有限公司上班的简女士,被诈骗分子冒用该公司总经理QQ号,要求简女士汇款60万元人民币到指定银行账户。简女士按对方要求汇款,后发现被骗并报警。
电信网络诈骗产生的原因范文
据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长李睿懿介绍,近年来,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的诈骗犯罪现象比较突出。不法分子设立电信网络诈骗窝点,利用网络改号电话、“伪基站”设备等,通过拨打电话、发送手机短信,针对不特定群众,跨省、跨境大肆实施诈骗活动,受害者分布区域广,人数众多。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透支”“医保卡异常”“涉嫌违法犯罪”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设计骗局,花样百出,迷惑性强。诈骗一旦得手,往往给群众和被骗单位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诈骗数额上百万、千万的案件已不鲜见,甚至已经出现了诈骗数额上亿元的案件。有的企业被骗巨额资金导致破产倒闭,有的普通群众被骗走“养老钱”“救命钱”,导致轻生自杀。
此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还滋生了灰色产业链,诱发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出售银行卡、非法开办“地下钱庄”转移赃款等大量上下游关联违法犯罪。由于此类犯罪空间跨度大,犯罪链条长,组织化色彩明显,犯罪手段及过程具有远程非接触性的隐蔽特征,且被骗赃款一般流往境外,给司法机关的破案工作和追赃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李睿懿介绍,此次的九个案例,共同特点是诈骗数额大、涉及地域广、被害人数多、犯罪手段多样,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代表性。既有东部沿海地区的案件,也有中西部地区的案件;既有较为传统的电视节目中奖诈骗、冒充QQ好友诈骗,也有新近出现的谎称推荐优质股票诈骗、考试改分诈骗;既有在境内实施诈骗的,也有在境外设立诈骗窝点的;既有针对境内人员行骗的,也有针对境外人员行骗的。案例之一:虚构推荐优质股票
在江西省,周文强通过中介注册成立公司,招聘50余人,下设“客服部”“业务部”“操盘部”等部门,分工负责实施诈骗活动。其中“客服部”负责群发短信、接听股民电话、统计股民资料;“业务部”负责电话回访股民,以“公司能调动大量资金操纵股市”“有实力拉升股票”“保证客户有高收益”等为诱饵,骗取股民交纳数千元不等的“会员费”“提成费”;“操盘部”由所谓的“专业老师”和“专业老师助理”负责“指导”已缴纳“会员费”的客户购买股票,并安抚因遭受损失而投诉的客户,避免报案。
自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不到一年的时间,该犯罪团伙共骗取344名被害人钱款共计376万余元。人民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依法判处周文强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财产100万元,同时对其他十余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十年至二年六个月不等有期徒刑。案例之二:推销假冒保健产品
在河北省,谢怀丰、谢怀骋二人从网络上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聘用多人冒充中国老年协会、保健品公司工作人员,以“促销”“中奖”为诱饵,向一些老年人电话推销无保健品标志、未经卫生许可登记的所谓“保健产品”,累计达3000余人次,涉及全国20多个省份,骗得钱款高达188万余元。
人民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谢怀丰、谢怀骋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同时对其他十余名被告人分别判处三年至一年不等有期徒刑。案例之三:发送“医保卡出现异常”虚假信息
在福建省,被告人吴金龙等人在老挝万象设立诈骗窝点,通过网络电话向中国大陆各省市固定电话用户群发语音信息,谎称“医保卡出现异常”。待被害人回拨时,由冒充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的团伙成员谎称被害人医保卡涉嫌盗刷违禁药品,随后由冒充公安人员的团伙成员使用预先更改好的“公安局号码”(来电显示为被害人所在地公安机关对外公布的号码)骗取被害人信任,套取个人信息,谎称被害人银行账户存在安全问题。随后再由冒充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团伙成员要求被害人将银行卡内的存款转到指定账户进行“资金清查比对”。吴金龙参与诈骗犯罪数额高达1019万余元。
人民法院经审理,以诈骗罪依法判处吴金龙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同时对其他十余名被告人分别判处十二年六个月至二年不等有期徒刑。案例之四:假冒QQ好友诈骗
2014年8月至11月,同样在福建省,被告人罗仁成、罗仁胜利用在互联网上盗取的QQ号码或者将其申请的QQ号码信息更改为被害人亲属的QQ信息等方式,冒充被害人亲属的身份,以“亲友出车祸急需借钱救治”等理由,诱骗被害人汇款至其指定账户。罗仁成、罗仁胜用此种手段实施诈骗二起,骗得金额共计65000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罗仁成、罗仁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QQ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罗仁胜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行为还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据此以诈骗罪判处罗仁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一万元;以诈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罗仁胜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五千元。态势疯狂:一人竟被多个团伙骗了4次
虽然我国对电信诈骗进行严厉打击,但骗子们并未因此销声匿迹,一方面“中大奖”“手续费”等传统诈骗招数依旧猖獗,让不少老年人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另一方面,骗子们的诈骗手法也不断翻新,与“微信”“二胎”等相关的电信诈骗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据媒体3月初报道,日前香港警方接获了一宗假冒内地官员的电话诈骗案,事主共损失约4900万元人民币。警方透露,事主为一名53岁香港本地男子。去年10月20日,他接获自称为速递公司职员的来电,指事主寄出的包裹藏有虚假文件。其后,骗徒将电话转至自称为内地执法机关人员的同伙,对方指控事主涉嫌清洗黑钱,要求事主到内地开立一银行户口,再将款项存入该户口作扣押以证清白。事主按指示先后共存款约4900万元。事主于今年2月19日开始与骗子失去联络,怀疑受骗后于3月4日向警方报案。
最近,昆明市公安局则公布了一起“奇葩”诈骗案:80多岁的老人被骗4次后才报警,正规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竟倒卖客户信息、骗子的手机号被泄露后也常接到诈骗电话。
在这起案件中,昆明市民王大爷先是接到上海一家“收藏拍卖公司”的电话,称要以100多万元收购其收藏的工艺品,但需要支付手续费。不久老人收到了一份快递来的小礼品,就以货到付款的方式支付了7万元“手续费”,但后来对方电话就再也打不通了。
此后的3个月老人又3次被同样手段诈骗,先后4次共被骗走了42万元。
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刑侦大队警察杨碧波介绍,警方侦破案件后抓获了盘踞在上海的王亮亮(化名)犯罪团伙。但侦查后发现,王大爷被骗了4次,只有1次是王亮亮团伙所为。“我们又对多名受害者进行了调查,没有哪个受害者是只被一个团伙诈骗的。”他认为,这足以说明电信诈骗之疯狂、后果之严重。
昆明市公安局破获的这起诈骗案中隐藏着明显的利益链,其顶端就是公民信息的售卖者韩某。作为上海一家宅急送公司的工作人员,他利用职务之便,从宅急送客户资料里选择有电视购物习惯或喜欢购买收藏品的人,并把名单提供给王亮亮团伙。“韩某也是整个诈骗团伙的组织者,从团伙诈骗的钱中分成75%。”办案警官说。
除了使用这些信息,王亮亮团伙还从网络上以1元1条的价格购买公民信息,同时又把韩某提供的公民信息再转手倒卖给另外一个诈骗团伙。
可笑的是,为了反侦查,王亮亮团伙在快递单收件人一栏填的都是自己成员的电话,“结果,这些成员之后就经常接到其他诈骗公司的电话。”
办案警官说:“说明他们作为快递单上的收件人,自己的信息也被物流公司拿去卖给了其他诈骗团伙。”
此外,云南省发生的多起“生二胎补贴”诈骗中,接到诈骗电话的人都确实刚刚生育了二孩,说明他们的信息也被泄露了。
电信诈骗与公民信息泄露密切相关已为公众熟知,但是,公民信息泄露的随意和严重程度仍足以令人吃惊。
“电信诈骗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犯罪,牵涉到方方面面。”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孙文杰分析,这就是公安部打击电信诈骗的专项行动要联合22家成员单位共同进行的原因。比如,诈骗团伙往往有多个非实名金融账户,这牵涉到银行;诈骗团伙拨打电话要用到网络电话、“移动座机”、非实名电话卡等,这牵涉到电信企业;诈骗对象的选择则依赖于公民信息,这涉及掌握了大量公民信息的物流公司、商场、电信运营商等。防不胜防:新诈骗招数紧随社会热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涉嫌洗钱”“医保、社保异常”“解除分期付款”等常见手法外,电信诈骗团伙正紧跟新政策和社会热点,不断“推陈出新”,一些新的诈骗手段不断出现。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至少出现了以下几种与微信有关的诈骗方式。
一是伪装身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二是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在微信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等拿到货款后就人间蒸发。
三是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等内容以“爱心传递”的方式在朋友圈,不少善良网民都会转发,其实里面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通讯诈骗。
四是点赞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商家“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后,即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五是利用公众账号诈骗。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后,“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等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
上文提到的“生二胎补贴”诈骗中,云南省曲靖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以“生二孩领取国家补贴”为由的诈骗案。骗子称刚生完二胎的家庭可以领计生补贴,但要到自动柜员机上进行验证,受害人按照提示“验证”后即被骗数千元。此外,还出现了二维码等诈骗方式,受害人一旦扫描了二维码,手机就会被植入木马病毒。新的动向:诈骗对象转向年轻白领
随着警方对于电信诈骗打击力度的加强,电信诈骗的方式、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从一开始的短信诈骗、刮刮卡中奖诈骗到利用网页种木马,随后是利用任意显电话,再到网页和电话混合型,最后发展到目前的移动端诈骗。
“您的手机银行即将失效,点击进行认证。”2月22日下午1点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某金融公司任职的戴小姐接到了一条“95588”发来的短信,提醒她进行手机银行更新。因为手机显示为“95588”发来的短信,与此前的消费提醒短信在一个短信页面内,戴小姐毫不怀疑有诈,直接点击链接。“页面也和真的工行网银一样,我按照要求输入卡号、密码、还有验证码。”
输入信息后,等来的不是升级成功的提示,而是疯狂的转账短信。“我连续输了三次验证码,后来发现卡内余额近20万元分三次被转走了。”
“从报警情况看,骗子应该是使用了最新的伪基站模拟出任意短号,比如模拟工商银行官方客服号码95588,手机显示短信时甚至与正规银行短信放在同一个对话框内,十分具有迷惑性。”浦东公安分局陆家嘴治安派出所所长张翼飞介绍,过去诈骗短信显示多有前缀,比如“02195588”,经过广泛的防骗宣传后,不少市民都已经知晓。“新的短号让不少白领都信以为真,点击虚假钓鱼链接后,骗子就能轻易获得被害人输入的银行卡号、密码及相关验证信息,从而完成盗刷。”
通过梳理接报信息,浦东警方意外发现,多名被害人均为陆家嘴高学历的年轻白领,70后占比约60%。他们普遍对网络十分熟悉,尤其是网银及手机银行。没想到,就是因为这一特点,反而成为骗子下手的重点。“年纪大的一般不会使用网银,我们发现通过手机银行、网银被骗的被害人中,不乏高学历、高智商的金领。”张翼飞说。
以往的电信诈骗中,老年人是主要目标;而最新骗术频频对准年轻人,70后、80后、90后成为重灾区。“老年人上当受骗一般是短信和电话诈骗,经过大力度的宣传,老年人的警惕性也在提高。反倒是年轻人警惕性不高,容易上当。”而这也和年轻人的消费特点有关,年轻人习惯于使用网络和手机,开通网银和手机银行的比例很高,对骗术的警惕性又不高,而新型骗术就对准这一特点,从网络下手,年轻人稍一疏忽就会上当。
-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心得范例(3篇
物业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心得范文关键词:物流发展物流人才对策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综合性强、操作性..
-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范例(3篇)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范文篇1【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教学策略数学概念是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在小学阶段学生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有500多个。牢固掌握这些概念,..
-
幼儿卫生保健的目的范例(3篇)
幼儿卫生保健的目的范文【关键词】应用型;学前保育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涉及学前儿童生理发育、健康评价、营养膳食、事故预防与..
-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计划范例(3篇)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计划范文篇1龙游龙游县2018年高中段学校录取分数线如下:衢一中统招分数线:568.5分;衢二中统招分数线:581分;龙游中学统招分数线:564分且语数外≥318.5分。上述3..
-
血管超声诊断学范例(3篇)
血管超声诊断学范文【关键词】血管超声;脑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诊断价值DOI:10.14163/ki.11-5547/r.2016.01.023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缺血性脑..
-
对老师的感谢范例(3篇)
对老师的感谢范文感谢我的导师杨成教授,能成为您的学生我一直倍感幸运与自豪。杨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一直激励着我前进!感谢杨老师对学生慈父般..
-
对老年护理的建议范例(3篇)
对老年护理的建议范文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趋势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
-
医疗保障的意义范例(3篇)
医疗保障的意义范文论文关键词医疗保障全民医保公平论文摘要“全民医保”目标的提出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解决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不足引发的公平问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