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与有效沟通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6-01

家校合作与有效沟通范文篇1

作者:郝洪光单位:长春市职业技术学校

家长只有主动配合老师,同班主任在思想方法上保持一致,共同致力于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学校教育才能更富成效。班主任只有求得学生家长的全力支持,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开展。如果家长对孩子都放弃了,单靠班主任的努力也将无济于事。

班主任要和学生家长加强日常性沟通。日常沟通是“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班主任通过同家长的日常沟通,可以侧面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状况、社会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等。因为学生在学校的现实表现、思维动向和这些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往往会比较孤僻;家境比较富裕的孩子,往往就比较傲气。只有掌握了每个学生家庭和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班主任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教育不同的学生。同时,班主任通过日常沟通,还可以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校的平时表现,可以同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既让家长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也可以使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上同学校保持一致。因此,班主任一定要主动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日常沟通中解决好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家长也一定要重视班主任在沟通中反馈的情况,协助老师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要创新家校合作的方式。班主任有效与家长沟通,可以采取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到校面谈、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在充分利用上述沟通方式的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家校通”就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方式的创新,就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这个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问题、通报情况,实现家校间信息的即时传递。班主任可以用“家校通”向家长征求意见,商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有效办法;可以用“家校通”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状况,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可以用“家校通”向家长通报学生成绩,告知放假日期和发放补助情况。“家校通”让家长与老师之间沟通便得更加容易、更加便捷。因此,班主任一定要学会利用“家校通”这一有效信息平台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校通”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在注重和家长沟通中的细节问题。沟通是一门学问、一项技巧。家校合作中,班主任一定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细节问题,只有这样工作中才能做到收放自由,游刃有余。一是要和家长以诚相待。尊重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班主任与家长交流,语气要委婉,态度要诚恳,不能只站在学校一方讲话,不能把家长当做学生来训斥,要和家长交朋友。只有互相尊重,合作才有基础。二是要尽量多报喜少报忧。学生在学校表现的好,老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家长听说孩子有了进步,心情自然高兴,可以增进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就能够更加支持老师的工作。班主任如果经常打电话向家长告状,不但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时间长了家长也会很厌烦,既不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也不利于家校的长久合作。因此,要多报喜少报忧,能在学校解决的,尽量在学校解决。三是轻易不要找家长到校。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作为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而言,自尊心强,爱面子,如果班主任一旦把家长找到学校,就会把问题扩大化,学生会感觉受到羞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怨恨恼怒的心理会更严重,不但没有起到教育的目的,还造成了学生与教师的对立,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其二,作为学生家长,他们都有自己的一摊事业,或者都在为生活而忙碌,班主任因为一点小事动辄就找家长到校,家长会认为教师小题大做,时间长了家长就会反感,即使到校了也是敷衍了事,根本不在意,同样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班主任一定不要轻易找家长到校,要在校内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尽可能在学校把问题妥善处理。万不得已找家长时,也一定要想好怎么同家长沟通,要取得怎样的沟通效果,要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总之,中职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班主任掌握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教育和管理中职生。

家校合作与有效沟通范文

【关键词】家校;合作;观念;沟通;育人

现代教育是一种开放性全方位教育,它要求改变以单一的学校教育影响为主的框架,突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总和交互性教育影响。“家校联系”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处理好家与校的关系,会使班主任的工作事半功倍。教师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应当认识到与家长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却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

然而,我们也看到当前家长与教师之间在教育观念方面还存在分歧。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还流于表面,缺少实质性的沟通和交往,家校合作内容单一,偏重的是低层次的、临时性的、单向性的合作。为了切实提高家校合作的实效性,结合相关家校合作的实践经验,特提出一些家校合作的实践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和谐氛围

1.家长应该正确定位

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家庭与学校合作的观念落后,尤其是家长方面,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家长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或者认为自己教育不得利,心有余而立不足,干脆就不管了。有这种思想的家庭一般不会热心参与对其孩子的教育,相反他们会把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家长应该认识到参与家校合作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家长要同学校一起承担起育人重任,共同肩负起学校发展的重任,要与学校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对孩子的教育优势,主动与学校、老师有效地交流沟通,主动学习,提高家教能力。在合作中应该尊重教师,给于学校力所能及的支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只有这样,才能家校一体,形成合力。

2.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学校是唯一提供正规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只是辅助学校教育。因此,不少的家校合作教育中,家长与教师往往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成了合作教育中的组织管理者、指导者,而家长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一种陪衬,很难发挥出主动性。

现代家校合作是共同服务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体现“以孩子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倡的是全面性、经常性、双向的和伙伴性的家校合作。既然学校和家庭是伙伴关系,学校和教师就应该尊重家长,创建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全体教师要树立家校合作中的双主体意识,并自觉把这种意识落实于日常的家校合作工作中去,以积极热情的态度主动地接纳家长为合作伙伴,真心诚意地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班级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二、提高沟通实效,达成目标共识

1.改进沟通方法

传统的家校沟通,主要是教师在发现学生的问题后,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形式以教师一对一地向家长“告状”为主。交流的内容通常用“你要怎样”,“你应该怎样”的句式。学校、教师很难或者根本没有想过要站在家庭、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些家长从来不愿意到学校来,说是怕丢脸,这恐怕跟我们教师的方法有很大关系,家长来了之后,教师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学生,弄得家长脸上挂不住,下不了台,于是就变成教师训家长,家长训学生。有的教师不仅训斥学生,还会训斥家长。这样一来家长再也不愿意到学校来,因为来了每次都被弄得灰头土脸的,憋着一肚子气回去。长此以网,家长会觉得无脸见老师,进而对老师畏惧、远离。

2.丰富、优化沟通渠道

在现代家校合作中,学校和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家校合作,拓宽家校合作的渠道,让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之间能全方位、多层次的充分交流沟通,为家校合作良性发展打下基础。然而,当前家校之间沟通渠道比较单一,缺少互动。我们要切实改变传统沟通模式,变单向为双向,变被动为互动,变对象为伙伴。

三、搭建学习平台,提升家教能力

1.组织家教培训

有个教育家曾问总统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做驾驶难呢?还是做父母难?”总统很奇怪:“这还用问?当然是做父母难!”教育家也很奇怪,为什么做驾驶就必须先通过培训,还要考个驾驶执照才行;而做父母的却可以不接受培训,更不用通过考试呢?

现在社会上一个普通的现象就是,很多父母深深感到,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可孩子越来越难管了;孩子的孝心越来越少,冷漠越来越多;孩子的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讲吃讲穿的越来越多,学习动力越来越少……以至于造成现在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之紧张。

2.开展家教研讨

传统的家校沟通,以家长会为主,而家长会绝大部分涉及学生的成绩状况,家长会信息的流动大多是单向的,缺乏有针对性的信息互动交流。学校要提高家长素质服务,就必须创新模式。

(1)经验交流共享

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懂得不少,说起道理也头头是道。但缺乏的是理论转变为实践的方法,不知道具体到孩子的某个行为、某一情境、某一问题时应该怎么做?他们非常渴望的是有机会多听听同龄家长的心声,对比了解同一阶段的孩子有什么共性、困惑和问题?其他家长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有过什么经验或是教训?因此我们将家长中的经验丰富者请上讲台,开展“家长上讲台”活动,让优秀家长长作经验交流,推广成功经验,榜样带动,这样的经验交流很接地气。

(2)热点互动研讨

开设家庭教育研讨前,教师和家长委员会成员要充分利用各种家校渠道调查了解家长的困惑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形成一套主题目录,根据家长的需求,确定家庭教育研讨的主题、时间、形式等。教师和家长结合实际,准备相关主题所需的讨论材料,包括专家建议、教育类书籍的摘录等。

这种模式气氛轻松、活跃,家长是活动的主体,人人参与、全程参与,每位家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家长间实现优势互补、平等对话,提升了家长素质,推进了家校共同教育过程。

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良好的学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建立有赖于学校和教师对家长进行大量的深入细微的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稳妥、长足、和谐、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璞.“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J].天津外科院,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

家校合作与有效沟通范文

[关键词]寄宿制家校沟通联合育人

一、家校联合育人的含义

家校联合便是指家长和学校为了实现共同的育人目标而联合在一起,家长和学校之间彼此合作、相互了解,通过多种手段实现联合,进行思想与信息上的交流和沟通。家校联合育人便是指在相互合作、了解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进行教育和辅导,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家校联合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与家长对于家校沟通的错误认识

有些老师将与家长的沟通错误地认为是告知家长学生在学校所犯下的错误,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其主旨便是向家长“告状”,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引起家长的共鸣和重视,却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小学生还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时期令学生形成一种对家长和老师的逆反心理,会使得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易出现不服管教的现象,因此,将家长的作用力纳入到学校对学生的问题的处理中是不当的。与此同时一些家长也无法与学校正确的沟通,在与老师沟通时也仅仅是问问孩子的学习和身体状况,对于学生的心里健康状况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同时,他们往往还形成一种教育是学校的事情的心理,因此将教育的重担完全压在学校身上,对于学校所开展的活动消极应对。[1]

(二)家长会的形式参与多于实质参与

由于家长的时间安排、具体需求和兴趣的不同,使得学校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各个层次的家长的需求,因此,家长会的开展大多流于形式。家长与学校的参与层次和类别主要有开放日、家长联系薄和家长会等。但是家长在参与学校的诸如此类的活动时往往流于形式或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参加,这便使得家长会和其他活动丧失了实质性的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没有的绝对性的意义。

(三)学校和家庭都没有为家校沟通创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家长来说,虽然家长很乐意与学校沟通,但是由于家长工作较忙或是外出务工,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更无法抽出时间来与老师联系。因此,尽管学校采取诸多的措施来加强学校与家长间的联系,以使得学生可以更多的与自己的父母接触,获得更多心灵上的慰藉,但是却往往有一部分家长难以抽出时间参加。[2]

三、寄宿制学校中家校沟通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建立平等合作的家校关系

由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家庭背景较之普通学校要来的复杂,并且家长大多缺乏较高的学历和较深的文化水平。因此在实际教育中老师便往往忽略了家长所起的作用。其实家长也希望为学生和学校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所以,首先学校应重视家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当学生刚刚入校时,老师便应带领家长来参观校园,让家长对校园有一个认识,并且老师应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的开设,并将各项活动告知与家长,耐心解答家长的疑问;其次,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重视与家长的互动,给予家长以充分的参与权和尊重,让家长形成一种“教育责任感”,变教育“旁观者”为教育“参与者”。这不仅可以使得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加强,而且可以分担学校的压力,使学生更好的成长。

(二)优化家校沟通方式

要想增加家校沟通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一个方法便是建立家校预约卡制度,在家长来学校前一个月左右便告知家长,让家长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并且日期可以设置三至四个,以共家长选择,使得家长可以有效的安排好工作,来校参加活动。并且在家长参与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家长明确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责任,使家长可以有效的参与进孩子的教育中来。建立预约卡制度可以避免家校沟通的随意性,符合寄宿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令家长有时间安排自己的工作,从而不至于因工作而耽误与老师的沟通。[3]

(三)家长委员会运行策略

由于家长大多外出无法照顾孩子,也无法及时有效的参与进学校的教育中来,因此寄宿制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家长委员会一般由各区域的家长代表和关注孩子教育和成长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成员由每班的一位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运作和发展,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的策划实施,为学校教育做出贡献。并且各班还可以组建家长合作工作小组,家长合作小组及时将家长的意见反馈给学校,协助班主任共同完成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成为老师和其他家长沟通的桥梁。

四、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最完善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只要在寄宿制学校中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与家长沟通,为孩子做好护航,经常与孩子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样家长对学校也会更加的信任。

五、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M].窦卫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一篇: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范例(3篇)
    上一篇:夏日开场白(精选5篇)
    相关文章
    1. 电镀含铬废水处理方法范例(3篇)

      电镀含铬废水处理方法范文篇1论文关键词:铁屑,电镀废水,石灰,污泥量电镀行业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其产生的废水具有极大的毒性和危害性。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

      daniel 0 2024-06-01 15:36:13

    2.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范例(3篇)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范文1.1我国海岸带生态保护管理取得的成绩(1)关于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日益增多。随着人类对于海洋环境的日益重视,不同层级、不同部门政府都通..

      daniel 0 2024-06-01 15:04:13

    3. 生物质的来源及其特点范例(3篇)

      生物质的来源及其特点范文篇1PM10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PM10作为空气污染的苇要影响成分,其复杂的理化组成、多相反..

      daniel 0 2024-06-01 14:32:13

    4. 纺织品市场前景范例(3篇)

      纺织品市场前景范文篇1一、2011年3月份外贸景气指数呈一定幅度下滑走势。1、北非中东局势不稳,给绍兴县外贸出口产生影响。2010年,绍兴县对北非动荡诸国合计出口额约3亿美元,..

      daniel 0 2024-06-01 14:00:13

    5. 水电工专业知识范例(3篇)

      水电工专业知识范文关键词:电力行业;输配电工程;专业改革作者简介:倪良华(1966-),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副教授;杨志超(1960-),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daniel 0 2024-06-01 13:28:13

    6. 母婴护理的内容范例(3篇)

      母婴护理的内容范文1.凡住院分娩(阴道或剖宫产)的产妇及新生儿,除不宜母乳喂养者外,均应收住母婴同室。2.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暂不宜母乳喂养,待病情好转后酌情转入母婴同室..

      daniel 0 2024-06-01 12:56:13

    7. 电工知识范例(3篇)

      电工知识范文篇1论文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专业知识要素;多方向定向培养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工程需要一大批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经济、会管理,兼..

      daniel 0 2024-06-01 12:24:13

    8. 母婴护理的工作内容范例(3篇)

      母婴护理的工作内容范文1.凡住院分娩(阴道或剖宫产)的产妇及新生儿,除不宜母乳喂养者外,均应收住母婴同室。2.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暂不宜母乳喂养,待病情好转后酌情转入母婴..

      daniel 0 2024-06-01 1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