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现状范例(3篇)
能源与动力工程现状范文
关键词:电源管理;WDM;PCI;IRP
中图分类号:TN30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4-0196-03
DriverDevelopmentofPowerManagementforPCIDevice
CHENGHai-quan1,2,HUJun1,XUShu-yan1,XIEAi-ping3
(1.SpaceOpticsResearchDepartment,ChangchunInstituteofOptics,FineMechanicsand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Changchun130033,China;
2.GraduateSchool,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39,China;
3.CollegeofCommunicationEngineering,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32,China)
Abstract:Thecooperationofoperatingsystem(OS)anddriverisneededtocontrolthepowerstatusofequipmentsformakingPCIdevicetopossessthefunctionofpowermanagement.BytheaidofthestudyonthepowersupplyofsystemsanddevicesunderWindowsOS,apowermanagementschemeisproposedtocontrolthepowerstatusofequipmentsthroughprocessingsystempowerIRPinWDMdriver.WDMdriver'smechanismofprocessingthepowermanagementIRPiselaborated.AnexperimentshowsthatWDMdriverbasedonthisschemecanworkwellwithWindowsXP.
Keywords:powermanagement;WDM;PCI;IRP
0引言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要求设备能够从待机或睡眠中快速启动;要求在不使用时,移动设备能够保持待机或休眠以节省电能的情况越来越多,传统的冷启动或热启动(复位启动)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微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设计了电源管理构架,为系统和设备的电源管理需求提供了广泛的支持。目前Windows系统下的电源管理支持(advancedconfigurationandpowerinterface,ACPI)高级配置和电源界面工业标准。
根据微软的WDM驱动程序模型,很容易写出具有一定功能的驱动程序,可是在设备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当系统要进入待机或休眠状态时,就会发现桌面上弹出一个窗口――禁止待机。出现这种现象是由操作系统的默认电源管理策略所致,实际的原因在于驱动程序中没有写关于电源管理的代码。本文中研究的WDM驱动就是为了使设备配合操作系统支持系统的待机和休眠。
1系统和设备的电源策略
电源管理主要涉及操作系统和设备,系统电源状态指示整个系统的总体电源使用,而设备电源状态指示鞲霆设备使用多少能量。PCI设备支持的电源等级是由PCI配置空间中的电源管理能力结构描述的[1]。PCI总线电源管理接口规范描述了电源管理能力结构寄存器和电源管理事件信号以及辅助电源,这些寄存器和信号让操作系统可以控制PCI总线以及总线上每个功能的电源[2]。
电源管理器管理着系统级的电源策略,设备电源策略主负责设备的电源策略,它们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系统和设备的电源状态转换。
1.1系统和设备电源状态
Windows操作系统定义了6种系统状态S0~S5,S0称为工作状态,S1~S4属于睡眠状态。S5是关闭状态。设备按照ACPI规范定义了4种设备状态D0~D3。在D0状态中,设备处于全供电状态。在D3状态中,设备处于无供电(或最小限度的电流)状态。中间的D1和D2状态指出设备的2个不同睡眠状态。Microsoft规定了不同类型设备的类专用的电源需求,该规范要求每个设备至少要支持D0和D3两个状态[3]。
1.2电源状态转换
应用程序请求、系统活动/电池级别或用户按下电源按钮会导致电源状态的改变,例如系统在响应待机(standby)命令过程中,电源管理器首先向每个驱动程序发送带有IRP_MN_QUERY_POWER副功能码的IRP_MJ_POWER请求以询问设备能否接受即将到来的电源关闭请求。如果所有驱动程序都同意,电源管理器将发送第2个带有IRP_MN_SET_POWER副功能码的电源管理IRP(I/Oreequestpackage),然后驱动程序把其设备置入低电源状态以响应这个IRP[3-4]。
前文中驱动程序不能待机的原因,也就在这里,不符合电源管理要求的驱动程序否决了电源管理器发来的要求改变电源状态IRP,导致系统不能待机。
1.3PCI总线驱动程序与电源管理能力结构
总线驱动程序在电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可以是电源策略主[5]。PCI电源管理能力结构为操作系统提供了一种标准机制来控制设备的功耗管理。对于某一个PCI设备来讲,设备本身直接由PCI总线驱动程序管理[3]。总线驱动程序通过存取PCI电源管理能力结构的寄存器直接控制设备运行,达到物理上改变设备的电源状态。
2驱动程序设计过程
要使WDM驱动程序具有电源管理功能,首先需要在DriverEntry入口函数中注册IRP_MJ_POWERIRP的派遣函数例程[6-7]。
pDriverObject->MajorFunction[IRP_MJ_POWER]=PowerDispatchRoutine;
驱动程序的电源管理例程围绕电源IRP_MJ_POWERIRP进行处理,这些例程处理这个IRP,并在需要时产生这个IRP。这个IRP有4个电源管理次功能代码,如表1所示。
表1IRP_MJ_POWER次功能代码
次功能IRP代码描述
IRP_MN_QUERY_
POWER查询系统或设备状态变化是否可行
IRP_MN_SET_POWER设置系统或设备电源状态
IRP_MN_WAIT_WAKE唤醒计算机,响应1个外部事件
IRP_MN_POWER_SEQUENCE发送这个IRP,确定设备是否真正进入特定的电源状态
大多数驱动程序要求必须处理表1中前2个IRP,具有唤醒能力的设备驱动要处理IRP_MN_WAIT_WAKE。这里对IRP_MN_WAIT_WAKE和IRP_MN_POWER_SEQUENCE做默认处理。
NTSTATUSPowerDispatchRoutine(INPDEVICE_OBJECTfdo,INPIRPIrp){
PAGED_CODE();
KdPrint(("EnterPowerDispatchRoutine\\n"));
NTSTATUSstatus=STATUS_SUCCESS;
switch(stack->MinorFunction){
caseIRP_MN_SET_POWER:
status=SetPowerState(fdo,Irp);
break;
caseIRP_MN_QUERY_POWER:
status=QueryPowerState(fdo,Irp);
break;
caseIRP_MN_WAIT_WAKE:
caseIRP_MN_POWER_SEQUENCE:
default:
status=DispatchPowerDefault(fdo,Irp);
break;
}
returnstatus;
}
电源管理器,维护一个单独的电源IRP内部队列,这保证在系统中只有一个“设置系统电源”IRP在处理,还保证每个设备只有一个“设置设备电源”IRP在运行[5]。
设备在完成一个电源IRP的处理时,必须告诉电源管理程序,使得它可以开始下一个电源IRP的处理。一般的默认处理就是简单地把一个IRP沿设备栈向下传递(没有完成例程),在跳过或复制当前IRP栈单元之前,应调用PoStartNextPowerIrp函数,如果使用完成例程,通常也必须调用PoStartNextPowerIrp。
NTSTATUSDispatchPowerDefault(INPDEVICE_OBJECTDeviceObject,INPIRPIrp)
{
PDEVICE_EXTENSIONpdx=(PDEVICE_EXTENSION)DeviceObject->DeviceExtension;
PoStartNextPowerIrp(Irp);
IoSkipCurrentIrpStackLocation(Irp);
returnPoCallDriver(pdx->LowerDeviceObject,Irp);
}
2.1设备电源能力结构
PnP管理器在启动设备后向设备发出查询设备能力的请求,该请求的参数是一个DEVICE_CAPABILITIES结构,PCI总线驱动程序通常填充DEVICE_CAPABILITIES结构,该结构包含了与电源管理有关的几个域。功能设备驱动程序应该首先向设备栈下转发该IRP,等待IRP完成后,在必要时可以更改DEVICE_CAPABILITIES结构。
电源策略主负责检查DEVICE_CAPABILITIES结构中的DeviceState域来确定每个系统电源状态对应的设备电源状态。这个结构中指出了对应于一个系统电源级设备可以处于的最高电源状态。功能驱动程序可以在设备扩展中存储这个结构中相关的域,在这个IRP完成以后,驱动程序不能改变它的内容[3]。
2.2处理系统电源IRP
如果驱动程序收到一个“设置系统电源状态”IRP,首先必须确定等效的设备电源状态,如果当前设备电源状态与要求的设备状态不同,必须改变设备的状态。通常总是把设备设置成与设备的当前活动、设备的电源能力以及系统的电源状态相一致的最低电源状态。
在向底层驱动程序传递“设置系统电源状态”IRP之前改变设备状态,在所有底层驱动程序处理后再给设备加电。必须给自己发出“设置设备电源状态”IRP以改变设备电源状态,然后等待这个IRP完成,然后可以继续处理“设置系统电源状态”IRP。以处理系统将要管理为例说明这个过程[4],如图1所示。
图1降低系统电源IRP处理过程
2.3处理设备电源IRP
如果收到“设置设备电源状态”IRP,在调用低层驱动程序前,必须关闭设备的电源。在所有低层驱动程序启动后,再启动设备。这意味着应设置一个完成例程,并在那里给设备加电。这里以处理降低设备电源状态为例[5]说明这个过程,如图2所示。
图2降低设备电源IRP处理过程
2.4实验结果及分析
在WindowsXP系统上加载采用这种电源管理方案的虚拟设备驱动程序,使系统从全功耗运行转向休眠,再从休眠中恢复,用DebugView工具得到驱动打印的Log信息如下:
EnterHelloWDMPower
PowerManagerquerypowerstate
EnterDispatchSystemPowerIrp
EnterCompletionSystemPowerRoutine
SenddevicepowerIRPaccordingtosystempowerIRP
EnterHelloWDMPower
PowerManagerquerypowerstate
EnterDispatchDeviceQueryPower
Devicepowerstatequery
newDeviceState=4
ReadytopassdownIRPfordevicepowerstatequery
EnterPowerDownPrepCallback
EnterDevicePowerCompleteCallback
EnterHelloWDMPower
Systemordevicepowerisgoingtobechange
EnterDispatchSystemPowerIrp
Systempowerstatechange
newSystemState=5
EnterCompletionSystemPowerRoutine
SenddevicepowerIRPaccordingtosystempowerIRP
EnterHelloWDMPower
Systemordevicepowerisgoingtobechange
EnterDispatchDeviceSetPower
Devicepowerdown
newDeviceState=4
ReadytopassdownIRPfordevicepowerstatechange
EnterPowerDownPrepCallback
EnterDevicePowerCompleteCallback
EnterHelloWDMPower
Systemordevicepowerisgoingtobechange
EnterDispatchSystemPowerIrp
Systempowerstatechange
newSystemState=1
EnterCompletionSystemPowerRoutine
SenddevicepowerIRPaccordingtosystempowerIRP
EnterHelloWDMPower
Systemordevicepowerisgoingtobechange
EnterDispatchDeviceSetPower
Devicepowerup
newDeviceState=1
EnterCompletionDevicePowerUp
EnterPowerUpCallback
EnterDevicePowerCompleteCallback
上述结果表明使用这种电源管理方案的驱动程序能和系统配合休眠,并能够成功从休眠的状态下启动,另外具体应用到硬件上时要在说明的地方加上与设备相关的代码。
3结语
本文介绍了PCI设备电源管理驱动程序的开发,电源管理在PCI规范中是可选的,现在PCIExpress设备越来越多,而PCIExpress设备必须实现电源管理能力。由于PCIExpress与PCI软件上兼容这里研究的电源管理方案同样适用于PCIExpress设备[8-10]。限于篇幅本文只给出了部分实现代码,完整实例请参考WDK给出的toaster程序。
参考文献
[1]PCI-SIG.PCIbuspowermanagementinterfacespecificationrevision1.2[EB/OL].[2004-03-03]..
[2]李贵山,陈金鹏.PCI局部总线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Microsoft.Windowsdriverkit7600[EB/OL].[2009-10-01]..
[4]ONEYWalter.Programmingthemicrosoftwindowsdrivermodel[M].US:MicrosoftPress,1999.
[5]ChrisCant.WindowsWDM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指南[M].孙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PCI-SIG.PCIlocalbusspecificationv3.0[EB/OL].[2010-03-10]..February3,2004.
[7]张强.CompactPCl板卡硬件设计与传输速率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09,17(8):2049-2050.
[8]PCI-SIG.PCI.Express.Base.Specification.v1.1[EB/OL].[2005-03-28]..
能源与动力工程现状范文篇2
关键词:学校体育资源;体育师资;
场地器材;非均匀分布
一、研究目的
当学校体育资源呈现非均匀分布状态时,位于薄弱地区或学校的学生接受正常体育教育的权益将被推向学校体育的边缘,因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对体育资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体育师资、场地器材等有形的体育资源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状况具有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我省人口总量巨大;农业人口比重较高;GDP总量在国内名列前茅而人均数量落后;经济发展不均衡,这些基本省情与我国的基本国情高度相似。因此,以我省为例,对其学校体育资源分布状况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对于清醒认识我国学校体育资源分布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通过调查了解和查阅文献资料(以河南省教育厅的“河南省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及国防教育基本状况白皮书”为主要资料来源),掌握河南省中小学校体育资源分布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学校体育资源均衡分布的相关策略。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体育资源与非均匀分布的概念解析。学校体育资源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丰富校园文化所必须的各种基本因素和条件,包括师资、场地、器材等有形资源和体育传统、学生的体育经验储备、体育与健康信息等无形资源等多种资源形态。其中以物化形态存在的体育师资和场地器材等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育资源。
(二)学校体育发展对体育资源的依赖性。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学生的运动实践来实现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身体练习是运动实践的基本形态和体现方式,也是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手段。身体练习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当学校体育的活动内容与现代竞技运动密不可分,当体育课程中的身体练习已不再是各种简单的徒手操作时,学校体育对体育资源的依赖性就已经生成并逐渐增强。
(三)体育资源的非均匀分布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影响。学校体育资源的非均匀分布对学校体育工作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1.体育课改新理念和教育公平面临尴尬。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新的体育课程标准还分别提高了中小学体育课的周课时。在体育师资严重分布不均的情况下,部分学校的基本体育课时尚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体育课程理念与新课时标准的落实更无从谈起。体育资源的非均匀分布使处于贫困地区的学生被严重边缘化,享受不到正常的体育教育。当学生在不同的地区或学校所能获得的体育资源大相径庭,当他们受到的体育教育截然不同甚至缺失,教育的公平性陷入尴尬境地。
2.非均匀分布产生改善学校体育资源分布状况的潜在动力。学校体育资源的非均匀分布是一种无序的失衡状态,由于分布不均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和负面影响。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种体育资源的非均匀分布会成为一种动力,一种促使体育资源重新分配的潜在动力。分布不均将会引起社会、各级有关部门和学校的重视,教育资金的流向会有所调整,同时,发达地区或学校的体育资源增长速度将会放缓,于是,随着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参数的涨落与调整,一种新的趋向于相对均匀的分布状态将会出现。例如,2007到2008年,我省教育厅向农村中小学投资五千八百万元,用于购置体育器材,直接配发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这样举措已使这些学校的体育资源状况得到大大改善。
(四)促进学校体育资源均衡发展的策略。
1.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体育师资分布现状。体育师资是学校体育资源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目前的状况是,城市学校体育师资基本饱和,而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大多不愿到农村工作,致使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极度匮乏。有关领导决策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变这一困境。如:城市体育教师在晋升职称前必须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一段时间;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待遇和保障其工资发放;实行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走教或借教制度等。
2.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政府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的投资力度,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状况。我省教育厅在意识到农村中小学体育资源相对贫乏的状况后,已决定实施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器材配备工程,加大对农村学校,尤其是乡村小学的体育投资,重点改善这些学校的体育场地与器材现状。凡是存在体育资源非均匀分布的地区,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学校体育资源的均匀分布和均衡发展。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兼职体育教师水平。短时间内使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达到国家要求是不现实的。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农村学校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上好体育课和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是一个能较快产生成效的举措。从2007年开始,我省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培训中增添了8个学时的体育教育专题,并专门编写了培训教材,对兼职体育教师进行如何上好体育课的培训,取得初步成效。
四、结论与建议
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对体育资源,尤其是有形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而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学校体育资源呈现非均匀分布状态,这种体育资源的非均匀分布导致学校体育工作受到严重负面影响,使学校体育工作发展失衡,体育课程改革进程和教育公平性面临尴尬境地,但同时也产生改变非均匀分布状况的潜在动力。在现阶段,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体育师资分布现状;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兼职体育教师水平,是改善学校体育资源非均匀分布状况的当务之急和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及国防教育基本状况白皮书[R],2007
能源与动力工程现状范文
关键词:民营阶层绩效考核
从系统学的观点来看,任何民营企业都是由企业高层、中层、基层三阶层所构成的,因此,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是由企业高层绩效考核体系、中层绩效考核体系和基层绩效考核体系有机构成的。这三阶层的绩效考核体系又分别由各阶层的静态考核体系与动态考核体系组成。
静态考核体系起源于企业三阶层的岗位职责。我们将岗位职责根据其所处的岗位阶层的不同和运营流程中的价值差异,可区分为高层岗位职责、中层岗位职责、基层岗位职责。三阶层的岗位职责与企业产生最终绩效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高层重在决策,中层重在协调与管理,基层重在执行。因此,它引致的最终绩效也呈现出三维判断。高层绩效体现为企业整体运营绩效的提高,中层则是考虑部门协调与部门团队的绩效提升,以上两层的绩效评估可以归纳为一类,即,团队静态绩效评估。而基层更体现于个人工作执行效果评估,它更体现于个性的特征,它隶属个人静态绩效评估。
动态考核体系主要起源于企业的信息流的流动。从中国民营企业经营现状来看,企业整体运营信息传播过程的核心就是由上而下。企业高层更多地承担着启下的信息功能,企业基层承担着承上的信息接收职能,而中层则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信息转化职能。因此根据三阶层在信息转播与转化中的作用定位,我们把高层动态评估定位为启下评估,把基层动态评估定位为承上评估,把中层动态定位为承上启下评估。
企业高层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
企业高层承担的是领导职能。作为企业高层,其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取决于两个核心支撑点:其一,静态考核核心支撑点:市场判断的合理性与决策的良性评估;其二,动态考核核心支撑点:团队的配合程度评估,即启下性评估。
(一)静态考核体系的建立
首先,必须对其的行业直觉判断能力与行为结果实现对应式评估。其具体操作的方法为:企业高层领导根据过去行业内的工作经历将过去的有效感性判断、外部环境判断、市场判断、团队判断、执行效果判断等与曾经的经营业绩进行对比评估。值得提出的是,此项评估工作只有通过第三方评估才能达到比较合理的效果:历史的感性判断合理推理对于现时行业的感性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感觉判断体现在对于人力资源评估来说有效期一般为三年,对历史感性事件的评估必须在事件发生后的三年之内。
其次,必须对企业高层拥有的有价值人脉资源数目与质量实行动态价值评估。我们在实际评估工作中,可以通过相关的工作流程所涉及的外部人脉资源,建立关系型人脉资源网络图,对企业高层人脉资源进行系统性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集中于网络节点人脉资源的质量评估与完善性评估。对于价值型人脉资源的拥有与发展巩固,可以考虑实际的量化考核指标。
再次,必须强化对企业高层实施动态学习能力评估,学习分为经验式学习和感悟式学习两类,由于经验式学习多是一种继承,而感悟式学习是一种发展,适应只有靠发展才能解决。因此,在这里,学习能力评估多集中于感悟学习能力评估。感悟学习能力测评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测评:无领导小组讨论法,也就是说几个平级的高层领导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各抒己见,在过程中去把握其处理事情的灵活能力与感悟能力;模拟危机事件处理测评,即通过危机事件的人为制造来判断企业高层领导在面对新的危机时其悟性及事情的处理能力。值得提出的是,感悟学习能力评估重在过程测评,对于企业高层领导而言,其感悟式学习能力测评要逐步形成无痕迹的定期测评体系,从而有效的保证企业高层的良性成长。
最后,必须对企业高层实施工作能力评估与判断。对于企业高层而言,其工作能力主要体现于对资源的整合或利用过程。具体而言,可以包括:资源互换;资源配合;资源的配对;资源的延伸;资源的发展;资源的利用。对企业高层而言,首要的评估工作是评估资源利用效果,具体评估指标是资源利用价值率,具体操作是将资源原则上分为三类:市场资源;顾客资源;物力资源,形成三大资源的利用价值,其中市场资源能否形成有效地延伸,也就是说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资源延伸与利用是否良性。人脉资源主要涉及企业环境资源与企业内部人脉资源,主要考查其人脉资源利用状况,其价值产生的力度如何。物力资源主要是反映企业所掌握的相关物质资源能否产生价值,是否存在浪费,其次是资源配比效果评估,主要是衡量物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配比状况以及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配比状况和物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配比状况。最后是资源的延伸效果评估,主要是强调企业获取资源是否良性。这里面既包括市场资源的不断扩大,也包括人脉资源、物力资源的不断扩大以及现金流入资源和现金流出资源。企业在此可以利用销售收入、销售利润、销售利润率、市场占有率、投资回报率等指标实施资源延伸与发展的考核工作。
(二)动态考核体系的建立
企业高层的动态考核主要体现于其信息的有效上。换句话讲,是否有效实现“启下”的职能。值得提出的是,高层的沟通能力评估与干部选用和配置能力评估是动态考核体系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高层沟通能力评估,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中层干部信息反馈系统,对高层的信息沟通能力进行动态的把握;其次,对干部选用与配置能力评估,企业可以通过中层的绩效考核进行反向评估,来把握高层的合理有效管理人员布局能力。
企业中层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
中层干部承担的是管理职能,所以我们叫中层管理。其承担的核心职责是协调管理与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其绩效评估体系建立也明显存在两个核心支撑点:
(一)静态考核体系的建立
协调能力是企业中层干部的核心岗位职责。因此,协调能力评估是中层干部实施静态考核体系建立的关键。协调能力评估是合理考查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协同性。在实施考评中,对于协调能力的考核,主要是考核某一工作项目的合作状况,称之为目标项目考核机制。在具体考核中,可以将目标项目用工作流程区隔的方式让部门参与,并进行角色合理分工,从而实现项目角色绩效评估。目标项目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区分为实际工作项目考核与虚拟工作项目考核。实际工作项目考核主要是根据企业实际的工作内涵实施考核,但由于工作项目本身的局限性,对于干部考核并不全面。而虚拟工作项目考核,也称为活动项目考核,可以采用拓展活动、娱乐活动等方式逐步展开考核。必须清楚,工作和活动存在着公与私的分别,但其考核的效果是一致的。企业应该有计划的安排工作项目考核与活动项目考核,对于干部协调能力实施综合有效的考核。
(二)动态考核体系的建立
中层干部在企业信息流动方面承担着关键性的桥梁职能即“承上启下”的职能。因此,企业对中层干部的动态考核应该主要集中于承上能力考核与启下能力考核。
首先,对于承上能力考核,主要是考核中层干部的领悟能力。领悟能力其实就是指对一种纲要式的命令进行充分理解,并用心的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与行为的能力。因此对中层干部的领悟能力考核又细分为理解能力考核和自我转化能力考核。其中,理解能力考核主要考察中层干部与高层领导之间的理解度与默契度。在具体实施考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中层干部对高层领导的行为、语言进行判断测试以及高层领导对其配合程度的评价来实现考核目的。自我转化能力测评主要测评对领导平时的命令或工作要求进行自我语言与行为转化。具体考评时可采用问答型测试方式来完成。一般来说,这种测评可以在中层干部集中会议时间实施测评来判断其落实计划的有效性与其讲述的完善性。总之,领悟能力的测评其实就是领会能力测评,因此其测评的工作地点多数都在会议中完成,因此企业只有不断强化对干部会议的监控,逐步实现根据干部会议中干部的表现实现动态测评,中层干部合理测评系统才会有效建立。
其次,启下能力考核。干部对员工层面的启下能力考核核心在于将领导相关的要求和命令通过自己合理的部署与转化,督促员工有效地完成。对于干部的启下能力的考核,应该具体分为:对干部工作现场考核,主要是考核其对工作一线实际工作状况的了解与把握,可以采用员工对干部的评分考核以及现行工作环境的书面描述及沟通描述来实施考核。值得注意的是,干部面向基层,对一线工作情况的具体了解状况直接决定其启下的能力,这也就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对团队员工的了解考评。主要通过员工对干部的评价体系(无记名评分方式)以及干部对员工生活及工作状况的评估了解,可采用答辩的方式来判断其对团队人员的把握状况以及对核心员工的分布状况的理解;对干部要实施危机事件评估,通过计划性危机事件与随机性危机事件来评估其随机应变能力。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随机性危机事件考评是企业真实面对动态危机,干部面对危机的能力对企业绩效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而计划性危机事件考评是根据企业发展的现状,由企业高层有计划地、有部署地、分步骤地、人为地设计危机事件对干部实施考评,从而判断其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是否良性以及再学习能力是否合理提高。至于部门的资源利用效果与业绩,完全可以通过以上三个指标考核加以综合体现。因此,此时的部门业绩指标考核仅仅是考核的参考,不作为考核的核心依据。
企业基层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
基层员工具体承担的是执行职能,所以叫基层执行。其承担的核心职责是服从执行与承上作用,因此,其绩效评估体系建立也存在两个核心支撑点:
(一)静态考核体系的建立
基层员工的执行能力评估关键取决于其工作能力评估。工作能力测评除了应进行常规的量化绩效考核以外,还应对基层员工的工作方法、创新实现动态考核,主要是关注员工对基层工作的流程、工作步骤、工作方法是否进行良性的反思,能否归结出更有效的方法。在具体实施考评的过程中可以阶段性进行。通过召开月度工作建议会和递交工作建议书,实现对员工的书面与口头考核。从而有效挖掘有价值的基层员工,完成良性基层核心团队建设。
(二)动态考核体系的建立
基层员工在企业信息流动方面主要承担着承上与服从的职能。因此,企业对基层员工的动态考核应该主要集中在承上服从能力考核。而对承上服从能力评估应主要集中于对员工工作态度的评估和工作习惯的评估。工作态度考核是基层考核的基础,而工作态度考核的关键是考核员工对待工作是否以合理的衡量方式,用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去完成工作。因此心态阳光性的衡量是对员工工作态度评估的关键点。在实际工作之中,我们可以通过员工的无记名的相互评价,干部对其的隐性评价和显性评价以及服从性与义务性加班等关键事件表现等方法来实施考核。
工作习惯的考核主要考核其行为习惯,行为习惯考核最重要是考核其责任心与恒心。责任心考核关键在于其对工作是否表现出完成不了的忧虑性和及时完成的渴望性;而恒心考核重在考核其是否敢于面对困难与解决困难的持久性。因此在实施考核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施员工月度计划与月度工作总结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在总结中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地总结方法予以调整的员工,可以予以责任心较高的评价。而对于在总结过程中总以粗略的大话进行总结的员工,其责任心评价应该多打折扣;对于恒心考核可以通过问题讨论性会议进行行为测评,判断其对困难的态度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来实施评估。对于那些积极面对困难、勇于尝试的员工应予以较高评价。而对于只说困难,不强调如何去调整的员工,应该予以较低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曾仕强.管理思维[M].东方出版社,2005
-
钢铁智能冶金技术范例(3篇)
钢铁智能冶金技术范文篇13、物联网在冶金行业应用模式创新(1)冶金物联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思路下产生的全产业链的平台式运作的物联网创新的商业模式。工信部的《“十二五”物..
-
幼儿卫生保健内容范例(3篇)
幼儿卫生保健内容范文篇11.1主要研究内容本次调查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河北省私立幼儿园的营养卫生方面的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2)私立幼儿园的在园幼儿营养卫生..
-
近视眼研究报告范例(3篇)
近视眼研究报告范文篇1现象一:课题内容华而不实有的课题内容华而不实,为研究而研究,为功利而研究。主要表现在,有的课题大而不当,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很远,学生很少有实力、有精力去..
-
光电隔离技术范例(3篇)
光电隔离技术范文关键词:A/D接口;CPCI;电压;隔离引言随着工业控制领域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会经常用到采集和控制功能,因此会使用到A/D模块,该设计中的A/D模块是一种加固型A/D转换..
-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范例(3篇)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范文篇1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必要性分析(一)网络化发展是当前社会的普遍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而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发..
-
合规履职承诺报告范例(3篇)
合规履职承诺报告范文关键词人大工作法律监督思考监督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职能之一,人大监督范围、内容具有广泛性,监督的效力具有最高权威性。人大法律监督是指对“一..
-
电子电工基本知识范例(3篇)
电子电工基本知识范文关键词: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一体化技能训练;层次化;双证;模块化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121-03一体化技能训练内容设计理念和思..
-
审计考核细则范例(3篇)
审计考核细则范文篇1[关键词]审计项目;精细化管理;内部审计;管理[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200战略、风险导向、管理绩效审计等新的审计理念近年来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