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护理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6-29

婴幼儿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哭闹婴幼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14-01

现将我们在婴幼儿实际护理工作中总结的一些观察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正确判断婴幼儿非疾病哭闹的原因

从临床观察,实际护理,我们大体上可将婴幼儿哭闹分为两种:一方面,非疾病因素:包括饥饿、口渴、情绪变化、尿布潮湿、睡眠不足、过冷、过热、蚊虫叮咬或大便前哭闹等生理或外界刺激引起;或是因为要抱、要哄等心理需要未给予满足等。非疾病因素哭闹其临床特点表现为:为哭声响亮、婉转有力、时间短暂、有一定节奏感.哭时面色正常而红润。不同的生理要求有不同的哭闹时间及伴随症状。最常见的集中表现形式有:饥渴性啼哭,婴儿饥饿或口渴时常会啼哭。表现为哭声宏亮,面色正常,在啼哭间隙中有吮指、啃拳的动作,哺乳喂食后哭声立即停止;需求性哭闹,哭声有力,面色正常,可伴有不适部位的肢体扭动。常在护理不当时发生,如养成让人抱的习惯、衣着过紧或粗硬、过热或过冷、尿布打湿以及离开了亲人等,婴幼儿会用哭声表示不满;要挟性哭闹,属于“有意识”哭闹,哭声时大时小,有人时会大声哭,无人时可能哭声小些。当不能满足其某种要求时,婴幼儿常以哭为手段,并有耍赖等动作;惊吓性哭闹:在受到强大声响刺激或见到害怕的事物时,婴幼儿会忽然发出哭喊,同时表情有惊恐状。

2婴幼儿疾病因素哭闹的临床表现

另一方面,疾病因素:任何疾病凡能引起小儿不适或疼痛都可发生哭闹。其中以腹痛、头痛及口腔疼痛等较为多见。其次可为耳部疾患和皮肤损伤或皮肤病变等。其临床特点是哭声不连贯。突然而剧烈,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可有尖叫或不停嚎叫,伴有极度不安,面色苍白,表情痛苦,不能用玩具逗引或饮水、进食等方法止哭。此时应注意哭闹的声调、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体征。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水肿等所致,患儿可出现音调高、哭声急的脑性尖叫。此时应观察有无神经系统其他症状体征,并及时通知医生。如怀疑颅内出血,应尽量少搬动头部;感染,多种感染亦可引起患儿烦躁、哭闹,特别应注意隐藏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灶或损伤,如颈部、腋窝、背部、臀部、肛周等有无破溃等。如有,应给予温水清洗,晾干后涂以百多邦软膏等,必要时应用抗生素;营养不良症,较常见的是低钙性哭闹,多在夜间惊哭、惊叫或烦躁不安,可伴有佝偻病体征。全身性营养不良所致的哭声多低弱或似猫叫;五官疾病,婴幼儿最易患鹅口疮和中耳炎。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患儿会因吮乳疼痛而导致啼哭,多数是进食即哭;服用某些药物,如婴幼儿服用阿司匹林,因药物中的咖啡因有兴奋作用,可导致躁动不安,哭闹不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啼哭声音较小或伴有声音嘶、唇周发紫、发育状况不佳。

作为一名儿科护理人员,应该细致、认真的观察患儿病情,根据临床表现作出患儿哭闹为疾病因素或是为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判断,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若发现哭闹伴有异常表现时,再适当护理的同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尽早诊断、及时治疗,防止延误病情。

3采取正确的哭闹护理措施

首先针对非疾病性哭闹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哭闹的原因,及时给于患儿合适的护理。如注意饮食量是否足够,吸吮母乳是否够时问,勤喂水,使患儿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加强基础护理,保持患儿身体及床铺清洁、平整、干燥,同时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使患儿感到舒适;对于要挟性的哭闹,要用温柔和蔼的态度他讲话,分散其注意力,要耐心讲道理,鼓励他做听话的好孩子,而不能有求必应。无条件迁就,更不能为了一时的安静而用种种谎言来恐吓。

其次针对婴幼儿疾病性哭闹要提高认识,通过细致的观察掌握婴儿哭闹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引起哭闹的病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原发病灶积极进行处理,防止增加痛苦和延误病情。如腹痛时。应仔细观察腹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并结合病史,腹痛时的伴发症状如发热、呕吐、吐出物性质、便秘、便血、大便性质等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处理;口痛时应加强口腔护理,多喂开水以冲洗口腔并冲淡体内毒素,避免吃热硬等刺激性食物。护理过程中,在不影响病情观察之下,根据医嘱可适当应用镇静药物。如果要进行各种穿刺治疗,护理动作应轻巧、娴熟,提高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婴幼儿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哭闹是婴幼儿表现自己状态的一种形式,甚至莫名其妙的啼哭,可引起家长的焦虑不安、束手无策,因此作为护理者要,指导家长从婴儿哭闹声调高低、强弱、时间、面部表情及伴随症状来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哭闹。同时,随着年龄增长以及性格的形成,其哭闹表达的方式及内容也有变化。做为家长应掌握宝宝哭闹的特点与规律,学会将哭闹转化为与宝宝交流感情的特殊语言,使宝宝在安全、幸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彤.观哭闹查病因[J].启蒙(0-3岁).2009(11)

婴幼儿的护理范文篇2

【关键词】婴幼儿;烫伤;护理对策

婴幼儿烫伤是近年在城市中最常见的伤害原因之一。不仅导致患儿身体、心理、情绪的变化,还增加了家庭所承受来自生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1]这种危害出现的突然且病程较长,家长往往没有心理准备。事情一旦发生,父母往往产生自责埋怨,担心后遗症,担心经济、时间等,以致情绪难于控制。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扮演监护人的角色,还要善于沟通,给他们予鼓励、支持,让他们树立信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选2008所1月至2012年1月,在本科住院80例8个月至4岁的烫伤婴幼儿为研究对象,男36例,女44例,平均年龄2.8岁。其中2岁以上的52例,占65%。

1.2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婴幼儿烫伤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的受伤的场所、生活环境及家长的生活习惯,以及患儿性别、年龄、发生的季节等。

1.3数据处理采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

2结果(见表1、表2)

烧伤严重程度依据儿童烧伤诊断标准[2],烧伤严重程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

3讨论

3.1婴幼儿烫伤的主要原因:发生烫伤的婴幼儿中,其中59例为打翻盛热液的容器(烧煮中的水壶、粥碗、汤碗及水杯);跌于热液容器上(汤水、洗澡水)。

10例为汤水烫伤,其中7例在家中,3例在外就餐。主要是小儿在相互玩耍嬉戏中不慎跌坐在地上的汤水上;洗澡水烫伤6例,1例在幼儿园,5例在家中;其他意外原因5例。

3.2原因分析:

3.2.1一般8个月大的幼儿可通过爬行移动,经常2岁以内的小儿刚学会走路,活动范围大,接触周围事物的机会增多且好动,但识别危险的能力尚不足,易造成意外伤害,如把手放在桌子上的热汤、热菜、开水等造成烫伤;且此年龄段小儿步态不稳,常撞翻热水瓶或跌坐在热液容器上而致伤。[3]

3.2.2居住场所: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房50例,城市30例。监护人文化程度及烧伤救治常识缺乏:大学以上学历30例,初、高中文化程度40例,小学文化程度10例。大多数家长缺乏烧伤救治常识,烧烫伤后自行涂抹一些民间传说的治伤物,如牙膏、酱油等,导致皮肤污染、深度加重。

3.2.3烧伤程度:烧伤面积为1%—9%TBSA45例,10%—29%TBSA20例,30%—49%TBSA12例,50%以上TBSA3例。

3.2.4伤后救治情况:伤后直接入院55例,由其他医院转入20例,由非医疗机构转入5例。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患儿,家长为了节约费用,将患儿送往一些费用低、条件差的小诊所治疗或者中途终止治疗,导致患儿病情恶化。

3.2.5小儿皮肤特点:皮肤薄,在同样热力作用下较成年人烧伤程度深,易致残。小儿烧伤大多数与其家长疏忽有关,多可预防,因而针对小儿烧伤的致伤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3.2.6尽快建立国家监测网,对儿童烧伤进行动态的流行病学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

4小结

本组80例烫伤小儿,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婴幼儿烫伤中绝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如烫伤后应积极应对,疼痛、心理、康复护理,减轻患者的病痛,增加患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烫伤处理五字诀:冲、脱、泡、盖、送。作业治疗科提醒:烫伤后,家长们要及时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并用干净的棉布包裹伤口切勿在伤处涂抹植物油或者其他油脂。[4]如果伤口严重,立即到医院去诊疗。发生烧伤、烫伤请记住:冲、脱、泡、盖、送”五字秘诀。冲:立刻用冷水冲洗;脱:脱掉着火或沾水的衣物;泡:将烧伤或烫伤的肢体泡于冷水中至不感觉到疼痛;盖:用干净棉布盖住伤口防止感染;送:及时送医院进行处理。提高治疗依从性,更有利于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案的实施。可降低伤情的进一步恶化,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成.儿科护理.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杨宗城主编.烧伤治疗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93~397.

婴幼儿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婴幼儿;心理学;家庭护理者;信任;自主发展

一、前言

在家庭护理中护理婴幼儿的无论是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都会遇到这种情景,当家庭护理者拜托别人暂时照顾一下孩子时,有人就会趁机逗孩子,“宝贝,你的某某走了,他说不要你了,把你送给我了,跟我回家吧,我给你买好多好吃的”;还有这种情景,家庭护理者照顾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婴幼儿,尤其是看到环境稍微不清洁时,就会很自然的抱过来说“宝贝,这个不能动,用手摸太脏了”,当婴幼儿看到蝴蝶,刚想跑过去追逐时,护理者又说话了“宝贝,慢点,这样跑太危险,不要追,我帮你”。这种情景,相信在家庭护理者护理婴幼儿的时候都遇到过,针对以上情景,作为一名护理专业教师同时又是一个年轻妈妈,很想与大家简单探讨一下心理学在婴幼儿家庭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二、婴幼儿的年龄界定

首先说说婴幼儿年龄阶段,每个学说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这里根据艾瑞克森[1]心理社会发展学说,婴儿期是指0-18个月孩子,幼儿期是指18个月-3岁孩子,那么我说的婴幼儿期就是0-3岁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婴幼儿大部分还没有上幼儿园,都由家庭护理者亲自护理。

艾瑞克森在年龄分段的同时就已经指出了每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社会冲突中心,婴儿期最大的冲突就是信任对不信任,幼儿期最大的冲突就是自主对羞愧或疑虑[2]。

三、婴儿期的信任建立

老人有一种说法叫做小孩第一次和谁见面就像谁,这种说法作者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婴儿与家庭护理者之间建立的信任感,婴儿刚刚出生面对的是一个全新世界,第一次见面的家庭护理者对婴儿非常友好,喜欢与婴儿接触,在经常的接触中家庭护理者与婴儿的信任感就不知不觉建立起来,以后婴儿与这个家庭护理者接触的更多,就会更加依赖他,自然就与他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刚刚出生的婴儿,医院工作的护士在半个小时内尽量做到早开奶,一方面是为促进乳汁分泌,另一方面是为让婴儿与母亲早早进行皮肤接触,通过皮肤与皮肤接触加之后期不断母乳喂养,婴儿就在这种接触中悄悄的建立良好信任感。

现在比较流行月嫂照顾婴儿,曾经亲眼见过婴儿在家庭护理者由月嫂转换为父母时,无论父母做什么,婴儿都在不停哭闹,年轻父母则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是因为婴儿最初在与月嫂接触之中建立起信任感,一旦月嫂离开,家庭护理者转换为父母,与月嫂比较起来,婴儿更信任月嫂,婴儿的这种心理不会表达,表现出来就是不停哭闹,针对这种情况,父母从最初与婴儿的接触时就该注意与月嫂共同照顾婴儿,譬如一起帮婴儿洗澡、一起帮婴儿换尿布、一起帮婴儿做抚触,这些操作的完成过程就是与婴儿之间的交流,不要认为花钱请月嫂,就把所有婴儿的事情都推给月嫂去做,在身体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与月嫂共同照顾婴儿,这样信任感才能在婴儿与月嫂和父母之间共同建立,一旦月嫂离开婴儿还可以在父母那里寻找到信任感,寻找到安全感。这就是最简单的心理学在婴儿家庭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四、幼儿期的心理自主发展

走是一种本能,一岁左右的幼儿最大的发展就是走,为了探索新的感兴趣的物质,她们不得已学会了走,正爬着的孩子,这时候沿着沙发或台阶往前寻找新的感兴趣的物质,在快要站起来走时,家庭护理者就说孩子危险,不要爬或不要站,顺势就把幼儿抱下来,伴随着婴儿期的信任,幼儿相信这是危险的,这时候幼儿探索的好奇心被打破,伴随好奇心而发展的走也顺势被护理者打破,这也是为什么在孩子本该自己学走的时候,很多家庭护理者用学步车或者整天辛辛苦苦的架着,让幼儿被迫学走,其实走本来就是孩子的一种本能,不用专门学习。

这种情景家庭护理者如果能很好应用心理学,就会换种方式来疼爱幼儿,应该结合幼儿心理特点把这种本能还给幼儿,让幼儿自主发展,现在要做的就是提供给幼儿自己做决定的机会,鼓励幼儿探索,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首先观察环境安全程度,如果环境安全,家庭护理者就应该让幼儿自由探索,如果感觉环境不安全就在旁边做好防护措施,万一摔下来让幼儿摔在你的怀里或者垫子上,这样就能在不打破幼儿探索的好奇心同时保护幼儿一切本能的自主发展。

家庭护理者也不能过度保护幼儿,如果总认为幼儿小或者操心幼儿做事情慢,处处替代的话,幼儿的独立性就不能很好发展。譬如吃饭,家庭护理者就要学会等待,幼儿吃饭慢并且有时候为了把勺子送到嘴里,食物撒的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是,家庭护理者这时就不要训诫幼儿浪费或看着幼儿吃力就帮助幼儿吃饭,要耐心等待幼儿自己把饭吃掉,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大的独立过程。譬如穿衣,穿衣不整齐,鞋子反穿着,帽子反戴着,家庭护理者要等待要鼓励,不要说你看你都穿反了,我来吧,要等待幼儿有一天自己能穿整齐穿正,这是幼儿成长的必经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拔苗助长或者包办,因为不能包办一辈子,有很多事情从小就应该让幼儿亲身去体验,只有很好体验,才能得到很好发展,作为一名家庭护理者,必须得陪着幼儿慢慢体验,在这个处处讲究体验的社会里,我们也应该把体验机会还给幼儿,让幼儿在体验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康健全心理,为青少年期健全心理的发展打下夯实基础。

五、结论

第一种情景,如果家庭护理者能很好应用心理学知识,家庭护理者就会拒绝别人对婴幼儿的然后很认真的告诉婴幼儿,别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抛弃婴幼儿,这样就会给婴幼儿一个很好信任感。

第二种情景,家庭护理者能很好应用心理学知识,就不会轻易打断婴幼儿,手脏可以再洗,探索心被打破,就不会再连接,所以家庭护理者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同时可以与婴幼儿一起去追逐蝴蝶,为婴幼儿心理自主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结合心理学针对以上实例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婴幼儿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个体,我们要遵循婴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注重婴儿期信任建立和幼儿期心理自主发展,把婴幼儿当做一个平等个体去对待,根据婴幼儿心理特点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家庭护理之中。

参考文献:

  • 下一篇:母婴护理的培训范例(3篇)
    上一篇:扫墓感想作文(精选13篇)
    相关文章
    1. 园林绿化设计规范范例(3篇)

      园林绿化设计规范范文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园林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逻辑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以工程建设为基础。这决定了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区别于其他工..

      daniel 0 2024-06-29 15:36:12

    2. 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例(3篇)

      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关键词:艺术设计创新思维作用措施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195-01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艺术设计是艺术和科学相..

      daniel 0 2024-06-29 15:04:12

    3. 幼儿园安全保健知识范例(3篇)

      幼儿园安全保健知识范文幼儿园春季卫生保健工作计划范文一春暖花开的季节,迎来了新的学期。本学期仍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做好卫生保健的后勤管理工作。提高幼儿保..

      daniel 0 2024-06-29 14:32:12

    4. 教育教学管理措施范例(3篇)

      教育教学管理措施范文篇1关键词: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效益;管理对策教育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言而喻。近来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国家在教育事业中的投..

      daniel 0 2024-06-29 14:00:12

    5. 社区儿童心理辅导范例(3篇)

      社区儿童心理辅导范文篇1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意义1.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

      daniel 0 2024-06-29 13:28:12

    6. 企业诚信自评报告范例(3篇)

      企业诚信自评报告范文一、恢复和重构社会信用环境的举措及成效近两年来,全州以改善信用环境为切入点,以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政府主导推动、金融合力促动..

      daniel 0 2024-06-29 12:56:12

    7. 动物防疫个人总结范例(3篇)

      动物防疫个人总结范文关键词:动物强制免疫;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8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1-0069-01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防制形势日益严峻,各级..

      daniel 0 2024-06-29 12:24:12

    8. 体育竞赛对学生的作用范例(3篇)

      体育竞赛对学生的作用范文摘要: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只注重培养技能尖子,忽视了提高学生的整体职业技能的做法会产生“教育不公”的问题。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一项教育教学..

      daniel 0 2024-06-29 1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