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名句范例(3篇)
孔子名言名句范文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吾日三省吾身。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2、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5、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8、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0、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21、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2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3、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6、礼之用,和为贵。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3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2、巧言令色,鲜矣仁!
3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6、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1、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5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6、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9、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6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6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6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9、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7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7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74、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8、不迁怒,不贰过。
79、小不忍则乱大谋
80、过,则匆惮改。
8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5、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7、听其言而观其行。
88、不迁怒,不二过。
89、不学礼,无以立。
90、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91、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9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3、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9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9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97、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8、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名言名句范文
一、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1.和文学常识结合在一道题中考查,以选项肢的形式呈现。
例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选项略)
湖北卷近几年一直以这种形式考查。名著内容与文学常识可以糅合在一个选项中考查,也可以单列为一项考查。所以以这种形式考查的可能性最大。
2.单独设置一道选择题直接考查名著内容。
例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013年江西卷)
A.孔子让他的学生谈谈各自的志向……最后,曾皙的发言得到了老师的赞许。(《论语》)
B.小说主人公大卫的母亲改嫁后,继父……并把他送到伦敦的寄宿学校。(《大卫・科波菲尔》)
C.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哭向金陵事更哀。”(《红楼梦》)
D.堂吉诃德沉迷于骑士小说……折断了长枪。(《堂吉诃德》)
此例直接考查了“识记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的能力。2013年高考江苏卷和福建卷也是单独设题,重点考查名著故事情节或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的能力,形式上则是五选二。
解析这类选择题多是选“非”式,即题干表述常常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解答这类题没有多少技巧,较可靠的方法就是逐项审核选项肢对名著内容表述的正误。对选项肢中包含的每一个判断(包括判断表述中的每一个信息点)都要认真审核,不能走马观花式地浏览。这要求我们对教材中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和课标推荐阅读的名著要读细、读透,关注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主要内容和主要特色。如果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可适当运用排除法以确定选项。
二、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
1.直接考查
例3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2013年福建卷)
媳妇们回说:“外头派了焦大,谁知焦大醉了,又骂呢”
焦大因何事醉后骂人?宁国府怎样处治焦大?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例4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2013年福建卷)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请概括出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解析像例3这种对于名著情节的考查题,关键是要简洁明了地把情节要点表述出来。答题既要具体又要有所侧重,重心要落在所问上,要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但不要面面俱到。有时还需要关注一下有无字数的限制。例4属于比较阅读,这类题重在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鉴赏。先要读懂原文,知晓大意,再根据具体问题一一作答。答题时,应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观点要准确全面,表达要简洁,不要照抄原文、含糊其辞。
2.间接考查
例5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2012年湖北卷)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亦未为不可。”
本题考查的虽是修辞手法,但在拟写对偶句时要考虑主要人物形象,实际上也间接考查了名著阅读。这种形式有时还可能与语言表达简明、仿句等知识点结合考查。
解析名著阅读一旦融入语言文字运用题,可以说形式就更加多样了。这类题使得课内和课外的知识结合更加紧密,更加灵活。就本题而言,解题的顺序是“内容――句式――修辞”。先找好符合要求的内容,即宝黛见面的情景,然后要组织好语言,最后看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否符合要求。
除以上几种形式外,今年纳入高考范围的《孟子》和《论语》这两部名著还有可能在文言文断句材料中出现,或与名句名篇默写结合考查,或以填空题形式呈现。
例7①子曰:“知者不惑,,。”(《论语》)
②爱人者,;敬人者,。(《孟子》)
解析解答这类题,一要平时重视,化整为零,识记准确、娴熟;二要书写工整清楚,不因同音、形近或义近而写错别字,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倒字。临考时,遇有暂时遗忘的,可根据上句或下句语境来推导。湖北卷对名句名篇填空的考查形式相对稳定,为8选5。8个小题中可能适当地对两部名著中的名句进行考查,应引起我们注意。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孟轲晚年编纂的语录体论辩著作,言辞雄辩,用语警辟,比喻精当,说理透彻,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
B.《雷雨》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生活悲剧。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纠葛,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上层社会生活的腐朽与罪恶。
C.王熙凤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协理宁国府”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逼死尤二姐表现了她心狠手辣的一面;逗贾母开心,又体现了她机变逢迎的一面。
D.保罗・戈埃罗是继马尔克斯之后最受世人欢迎的拉美作家,他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善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有意味的哲理。
2.“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本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的什么地方?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论语》)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论语》)
(3)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孟子》)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人皆有之,。(《孟子》)
5.某校要举行“走进名著”推介活动,请从下面所给的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写一段推介词。
名著:《论语》《红楼梦》《雷雨》《哈姆莱特》
要求:①推介时有鲜明的主题;②表达得体,语意连贯,语言有文采;③不超过100个字。
1.A(《孟子》是孟轲晚年和弟子们一起编纂的)
2.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
3.(1)①贵人贱马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孔子名言名句范文篇3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7中孔子相关知识的复习。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孔子游春》一文中对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以及孔子和学生之间浓浓的师生情谊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伟人的风采。在练习7中“语文与生活”部分,介绍了孔子的6句名言;“诵读与积累”部分则向我们介绍了与孔子有关的12个成语。这组成语写出了孔子知识的渊博,学习、做人的方法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近六年的学习生活,绝大多数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搜集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平时,我们对学生古诗文、名言警句的背诵与理解也抓得较实,学生对《论语》中孔子的言论也不陌生。因此,综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安排了这次学习专题。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孔子的言论影响深远。怎样从与孔子有关的浩瀚的内容里筛选出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知识呢?这是我在一开始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就面临的难题。结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7的相关内容,最终确定“名句――成语――故事――练笔”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既能复习巩固书本中已有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时,有明确的目的,拓宽文本,让学生更深、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精髓。
(二)寓教于乐
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针对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阶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无论是小组竞相背诵名言警句,还是小话剧表演的引入,目的都是让教学活动多一些情趣,让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起情感的共鸣。
(三)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学生所学的知识仅仅停留在背诵积累的层面,必定会流于肤浅。只有将所学与所思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升华的效果。让学生结合孔子的名言写一个片段的作业设计,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将知行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巩固知识与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四、教学准备
搜集与孔子有关的故事,整理出自《论语》的成语,选背孔子的名言。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出示孔子的图像
2.你认识他吗?他是什么样的人呢?(学生交流自己眼中的孔子)
3.教师小结过渡:“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的一个旅游口号。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的鲁国人,现在的山东曲阜人。千百年来,历代帝王都尊孔诵经,有的封以官爵、有的尊为先师,民间更是把孔子当做读书人的祖师。是什么使孔子被后人尊为圣人?孔子用什么打动了亿万人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板书课题)
(二)复习孔子的名言
1.看来同学们对孔子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只可惜,孔子不能亲自来到这里和同学们交流。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来给孔子代言。
(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轮流背诵孔子的名言,一人背诵一句。大家比比,坚持背到最后的就是获胜组)
2.大家知道得真不少。孔子在学习、做人等方面都有许多的名言警句,比如“不学诗,无以言”等。现在谁来谈谈,孔子的哪句名言在我们的学习、交友或其他方面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学生讨论交流后发言)
(三)复习与孔子有关的成语
1.孔子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赢得了后代的敬仰。谁能用成语来说一说孔子精辟的教育思想或对我们的深远影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偏不倚……)
2.在孔子的言论里,也有很多成语直到今天还广为运用,大家读一读这些名言,看看里面有哪些大家熟悉的成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3.这些成语给你什么启发?你还知道哪些出自《论语》的成语,与大家一起交流。
(四)交流有关孔子的小故事
圣人孔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呢,这些故事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位伟人。
1.学生表演小话剧《两小儿辩日》
在刚才同学们表演的小话剧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讨论交流)
2.你还搜集了哪些有关孔子的小故事?可以演一演,也可以说一说。
3.小结
孔子一生都是自己学说的坚决执行者。他正直乐观、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他的安贫乐道、与人为善、有教无类、克己复礼等思想,几千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直到今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片段练写
-
孔子删诗说范例(3篇)
孔子删诗说范文语文课的“灵魂”是什么呢?或者说,语文教学的本体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的本体:一是以语言教学为本体,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体。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教学,主要是..
-
医院优质服务理念范例(3篇)
医院优质服务理念范文篇1【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考核制度;服务意义【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08-011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1.1转..
-
孔子世家范例(3篇)
孔子世家范文关键词:曾子;曾晰;孔子;孝道中图分类号:B222.3;B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曾子是先秦儒家学派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上承其师孔子之学,对孔子学说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继承..
-
小农经济的意义范例(3篇)
小农经济的意义范文篇1新中国成立后,也照搬这一体制。建国伊始,我国其实是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在1950-1952年恢复国民经济的过程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
-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程范例(3篇)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程范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高职教育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属于多专业的共识。这是因为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专业的用途不断扩..
-
园林绿化设计原则范例(3篇)
园林绿化设计原则范文【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成本,控制,原则,措施1.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非盈利性的社会工程,为了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实现资..
-
绿化园艺设计范例(3篇)
绿化园艺设计范文篇1关键词:园林园艺;城市绿化;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园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与其他工程比较,园林园艺市政工程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园林..
-
财务型风险管理方法范例(3篇)
财务型风险管理方法范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能源面临过度的消耗,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迫在眉睫。与传统能源企业相较,新能源企业是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对诸如风能、太阳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