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7-05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范文篇1

1个性化的体育教学

任何事物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个性是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性,个性反映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共性是事物的普遍性,它来源于个性,又存在于个性当中。在我国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地强调了共性,要求统一的课程内容,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评价方式等等,按照共性来塑造同一规格的人才,使学生失去了应有的个性。个性(personal)是指人在一系列活动中经常能够表现出来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化体育教育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气质、性格、兴趣等个性因素加以影响,使其更加完善,形成健全的人格。

2个性化体育教学的策略

2.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成不变的思路,这或许是一部分教师的真实写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就是照本宣科,把教师看着是一种职业,教师只是一个搬运工,把以前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灌输给自己的学生,兢兢业业地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材内容以及自己习惯的教学方法来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任务式的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而个性化的教学需要打破常规,突破自我,甚至超出大纲教材,运用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去重新审视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手段,根据教学实践,个人特点和学生情况来完善个性化的教学体系。教师要善教、乐教、创造性地教,形成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师不但要个性化的教”,还要引导学生个性化地学”,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目标任务和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地去学,发挥自己的长处,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根据自己的风格去学,按照学生的特点去学,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2拓展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尽管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也提出了终身体育”,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教学思想,但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还是局限于强身健体,增强学生体质上,更多地关注了运动技术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提高上,忽视了学生在体育活动的情感体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发挥。我们需要把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思想贯彻到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去,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把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人格放在首要位置。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安排教学计划设计,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随时根据学生情况加以调整,也可以根据学生切身需要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运用自己的特点和特长创造性地学习,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2.3完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统领教学实践,引导教学过程的一种设定,我国原先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存在着一些不完善方面,教学就像工厂里制造产品一样,都是一个标准,一个目标。机械化地培养学生,培养的人才也是统一的模式,不符合社会的多样化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才,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在体育教学中也都是按照统一的目标去培养学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化,统一以相同的目标来量化要求学生,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喜好、特长和思考去完读成学业。高校体育课程的个性化教学目标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激发体育学习的主体和性积极性,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来塑造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健康人格。

2.4拓展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统的过多过死,多以竞技体育的内容为主,缺乏新颖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个性化的体育教学要求不断开发课程资源,引进学生喜爱的、符合学特点、启迪学生思维和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编合适的校本教材,教学内容要弹性化"自主化和灵活多样化,将共性和个性有效的兼顾起来,发展个性,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高校体育个性化教育,要求学校必须形成地方特色,个人特色,并以学生群体特点来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在保证满足教学要求情况下,大力激发学生个性中具备的潜能。

2.5钻研多种体育教学方式方法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多以讲解、示范和练习的教学模式一统天下,教师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客体,缺乏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课堂上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教师始终权威者的角色主宰整个课堂。个性化的高校体育教学当然也离不开讲解、示范和练习,但又更多地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将成为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要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学会到会学。体育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学实践当中去,增强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充分展示学生自己的能力,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完善学生个性人格。

2.6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手段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个体评价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用统一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来测量每一个学生,注重的还是达标和技术,强调体能和技能,忽视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无视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和情感体验,评价时也突出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思维和个性发挥,强调在实践过程中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进步,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条件和不同特点。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具备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只有找准学生的优点,才能更好的实施个性化教学。

3结语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范文

一全程体验式教学简介

(一)体验式教学的定义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有着较大的区别。体验式教学法注重对于体验的应用,体验教育被称为是最富有人性化的教育,它注重对人的关注、尊重、触动以及感染,体验是教育的整个过程,也是教育的最终结果。体验在教育中不断地引感的变化,从而促进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感悟和吸收,从内心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实现共鸣和触动。通过新的认知情感图式来加强教育的效果,使教育教学的内容通过外在的体验进入内心,并通过内心的感悟表现在自身的行动上,这就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征

1沉浸性

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对教学内容的亲身体验,好的体验性教学不仅要达到体验的程度,更要向沉浸迈进。学生在体验和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有着大量的丰富经历和体验,对这种亲身感受做进一步的推进,就形成了体验式教学沉浸性的特征。在沉浸性方面做得更好的体验式教学,也就更能体现出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2情感性

一种体验往往伴随着一种或者多种情感,体验的过程需要情感的支撑。而情感在体验的过程中又能得到升华,二者相辅相成。大学生在参与体验式教学的过程当中,带着自身的真实情感,往往会使体验式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所以体验式教学应该包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比较真挚的感情。

3主体性

体验式教学的主体并不是教学的引导者,而是教学过程本身的参与者。体验式教学注重体验的过程,所以在开展体验教学活动之前应该注重对于体验式教学活动的准备,比如使体验式教学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等等,使其体现出应有的意义,能够让体验式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体验的过程中丰富情感、学习知识、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4反思性

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环节就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对体验的过程进行反思,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的体现。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的总结有利于找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找出需要在哪些地方进行提升,得到哪些启示等。通过及时地反思和总结,才能使教育者真正地受到教育从而有所成长。

(三)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简介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行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就是指在大学生原有的情感价值观基础上,通过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实现思想政治的教学要求,从而实现政治教育要求和自身的情感价值观及内在认知相结合的目的。通过大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产生的心灵触动来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点和政治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于体验情景的反思和批判来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正面的影响,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

(四)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和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的体会和实践,对教育的内容产生较为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从内心产生认同感,指导受教育者在社会中按照合适的思想道德观念进行实践和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总结来说,高校中的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是以被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作为最直观的教学材料,通过被教育者的情感特征变化和行为的潜移默化影响体现出教学的外在效果。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以及生动直观的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得到的效果,它的目的和要求都是在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将社会上普遍的正确思想观点、政治观点和一些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进而使大学生的品德行为得到规范,最终目标是实现大学生在道德思想修养上实现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对象就是在校的大学生,因此要注重大学生本身不同于其他社会成员的特点,从而实现完善的体验式教学情景和体验式教学过程的构建。大学生具有接触新鲜事物较多、思维比较活跃、主体意识比较强烈的特点,因此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大学生本身的这些特点入手,通过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情况来因材施教,提供合适的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环境。

二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一)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1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缺乏引导

目前体验式教学的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合适和正确的引导。学生以自发的分散体验为主,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仍旧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把体验留给课下就导致了体验式教学的不全面和不完整。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实践,导致体验式教学的水平没有一个统一的监控,不利于实现大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时大量分散的实习也增强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验的难度。

2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缺乏合适的目标规划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在很多时候被认为是空泛的,目标设置的本身也存在着较为宏观而无法得到具体实行的问题。这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化要求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相当多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大部分教师在使用体验教学法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特点,甚至不去考虑文理生的不同特点,导致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是对某些理论知识进行片面地记忆,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和体验,缺乏内心情感的共鸣。同时这些目标也很少包括学生在内在体验过程中产生的意外情况的处理和应急预案。

3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的教学内容不符合现代化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以理论性较强的东西为主,课本资料的选取也较为陈旧,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所以体验式教学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和过时,在体验中仍旧存在着灌输式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1提高体验式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要提高体验式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首先要立足于生活。教育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了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层面上,而要搞好体验式的教学,就必须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实际的生活上来,通过实际的生活内容创设体验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使得大学生在关注自身以及社会热点的同时得到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中体验内容和体验资源的选择要以关乎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课题为重点,使大学生能够在社会热点的关注当中得到对自身和对社会的双重认识。

2对体验式教学的目标进行细化处理

当前的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目标过于宏观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大到小设计不同级别不同要求的目标,这样才能把实际的工作做好,实现教育所能达到的效果。在制定具体目标的时候,要注重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形成良好的人生审美情趣。

制定目标要细化,比如说要做到对每场体验的目标、反思和所要求达到的效果有一个提前的预测。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要制定每节课的目标,每节课设计的每个情境、每个环节的目标,以及布置课前预习和课后的活动目标。教育者要制定课前预习的目标,指导大学生课前亲自收集资料,预习教育内容,通过大学生亲身体验资料收集的过程,能够对教学内容提前有个大致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

3增强实践环节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在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作为体验的重要环节就是实践。一般情况下高校的实践活动可以分为校园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如果组织校园实践活动,那就要考虑好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组织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是有可行性的。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则一定要注意主题和安全,并且可以做一些延伸性较强的比如说军事活动、参考观察等一系列的学校没有条件的体验性工作。

4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体验式教学的反思

讨论、交流经验和事后的反思是体验式教学得到升华的重要环节。在体验式教学的优化策略中,要注重大学生体验内容和结果的交流,大学生们在交流过程中也能得到一定的新体会,并且由于某些思想的交换而产生了更加准确的认知,这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有很大帮助。同时对于体验的反思也能很好地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在以后的实践或者说个人生活中对这方面进行改进,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

总之,全程体验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在学生中间得到开展。

参考文献

[1]曹山娜.加强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陶源.心理咨询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3]王健,王海霞.体验式教育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

[4]李良虎.高校全程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3(43).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内容;开发与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目的在于探索具有高职体育教育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模式,加强体育课程的优化整合。为此,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开发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将职业实用性体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体现出体育教学的职业面向功能,创造性地搭建富有基础课性质、专业课性质、娱乐体育为一体的专门性职业体育课程。同时,挖掘存在于我们身边、同学中间的部分易于在学生体育活动中广泛开展的民族特色、民间体育活动,并将这些活动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形成一整套具有职业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就目前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内容改革进行专题分析,以便为进一步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模式,构建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技术能力训练、课外体育活动比赛及运动队训练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从而为专业建设服务。本文采用了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问卷以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农牧一线在岗职工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3份,其中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94.6%。

二、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模式创新

1.建立“课堂教学、运动训练及课余体育锻炼”“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据我院近三年统计,有47%的学生反映自己在体育上没有目标;82%的女生甚至根本不喜欢、没有兴趣;86.7%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一下,对所安排的内容兴趣不大,感兴趣的项目参与,不感兴趣的仅仅是被动参加,有近84.6%的学生由于专业课程较多,教学、生产实习实训任务较大,对体育课无暇顾及,更谈不上系统学习。总体来看,91%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单调、枯燥,体育课堂内容均是被动接受。因此,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创建出适应我院学生特点,适合学院示范校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非常迫切。调查发现有76%的学生在学习中最认同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快乐、趣味性体育情感模式,因此,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了“课堂教学、运动训练及课余体育锻炼”“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2.把“体育教学融入生产实训,课堂搬到顶岗实习单位”的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调查有60%的学生认为企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有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的要求,36%的学生反映在顶岗实习中有相关体育的比赛和活动,79%的学生认为需要在生产实习中进行体育锻炼,有52%的学生认为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需要有体育老师指导下的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企业对学生身体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与标准,掌握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制定职业岗位能力训练目标、计划、内容,使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教学组织与生产管理相一致,把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使“工”与“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职业技能”共同递进。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初步构建了多样化、立体化、网络化的教学新模式

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体育课建设的新载体,已经成为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示范校课程建设中,将先进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运动锻炼的手段、实践教学相融合成为了体育课程内容建设新的着力点。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开发

1.针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设置学年课程内容

有60%的学生认为素质项目对所学专业身体素质要求最有帮助。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体育心理、生理教育课等体育基础理论和基本身体素质为主。课堂设计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学生易于接受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重点掌握1-2项科学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掌握疲劳的恢复调整、劳动损伤与预防等相关理论。紧密结合专业课程特点,主要以“工学相交替”、“技能递进五段式”、“季节轮岗”教学模式,结合专业要求开设专项体育选修课和职业体能训练课,突出专项体育素质,提高职业岗位能力。

2.课程类型的设置与分类

(1)必修课。新生必须在第一学年完成健康体适能学习任务,获得“通过”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规定学习内容有基本身体素质训练、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

(2)选修课。主要以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形体课、体育舞蹈等项目为主,各项目均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喜爱自主选择。

(3)职业体能训练课。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素质练习内容。

3.教学内容的整合

(1)整合与专业技能动作方式相近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根据职业工作身体行动方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门职业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内容。比如:兽医专业和动检专业,由于专业特点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躬身操作,就应该结合职业的需要,发展他们的平衡能力、下肢支撑能力、左右换站立耐久能力等,以提高他们对今后所做工作的职业适应能力。经济管理和计算机专业,根据其运动特点,重点发展手腕、上肢和躯干的力量和耐力,以适应职业岗位需要。

(2)整合与专业技能反映特点相近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根据职业技能反应的特点需要,体育教学中选择与职业技能反应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职业反应能力。比如:畜牧机械专业,在加强上下肢配合的同时,更侧重培养学生的听信号或看信号迅速反应的能力,以适应职业岗位特点的需要。

(3)技能技巧项目与游戏的整合。由于技能、技巧项目在教学时单调、枯燥,如果和游戏组合在一起就显得丰富而活跃。如篮球运球单元教学,教师可根据篮球运球技术的特点创编游戏运球接力,把运球技术的要领和游戏整合在一起,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既提高了奔跑能力又掌握了篮球运球的基本技能,同时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4)整合预防一般职业病生成的教学内容。这种内容是在认真研究职业病生成的特点和人体生理解剖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职业病生成的原理,强化有关骨骼、肌肉的训练,提高对职业病的预防能力和抵御能力。比如:文秘、会计、计算机等专业,由于经常伏案,低头工作,容易造成弓肩、含胸、驼背等职业疾病,那么,体育课就应该多采用一些俯卧体后屈等动作练习,此外,教学生多做扩胸、体转、体侧等练习,以防止职业疾病的生成。预防职业病,还要教会学生自编徒手操等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创造性地编排各种徒手体操、防止职业病的生成。

(5)整合缓解职业性疲劳的教学内容。从长远观点看,就是要掌握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并且能够经常坚持,要采取身体放松和精神放松相结合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掌握1-2种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4.单元计划构建框架

各单元计划包括课时学习目标、理论知识、动作技术要领、技术动作的整合、竞赛、游戏等运动形式、运动安全知识、评价指标几个部分。

(三)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创新

高职学院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根据体育课程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学方法根据学院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职业岗位需求,创建新型的教学方法体系,引导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1.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分层次教学法。按照专业建设和岗位能力要求,体育课程分为体育综合素质课、选修课+体能训练课、俱乐部体育活动课、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四大模块内容。对不同体质、能力和特长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在选修课程中进一步把该课程分成2-3个水平层次,因材施教制订相应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授课计划等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和俱乐部(各单项运动健身协会),教师依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水平层次进行重点辅导,考试也采用分层考试的形式,促进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运动健身技能的提高。同时针对有需求和特长的学生群体,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田径、健美操等运动队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潜能,提高运动技术和成绩。

(2)专门性教学法。根据职业活动对身体素质、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特殊要求,针对专业特点,选择与职业活动相似的辅或针对性练习,提高职业活动时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发展颈、肩部、上肢力量、指碗灵活性和静力性耐力素质。如采用肩部的拉伸、柔韧性练习和指关节操等方法。

(3)网络自主学习法。该方法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手段,面向所有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生。通过校园网建立教学健身辅导站,将电子教案,部分健身技能视屏教材和讲课录像置入网站,学生根据大纲内容和个体需要,自主学习与自主健身实践。该方法有效地延伸了课堂教学,达到了课内外一体化互动的教学效果。

(4)学生互导法。在课堂内外,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健身技能,相互之间开展互相指导,互相启发,互相评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自然环境锻炼法。主要采用与自然条件相似或相近的环境,如爬山、野外训练等方法提高机体的适应力水平和抵抗职业活动特殊条件的不良影响。

2.课程组织形式

(1)“三自主”选课模式。学生自第二学期起,按照体育教研室规定的授课内容和时间范围让学生不分专业、不分班级、不分年级,可凭个人的学习能力、特长和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和学习层次,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和地点。以专项体育为内容、在具有专项特长的教师指导下的专项班课程组织形式。形成了以专项教学组教师为主导、专项教学班为主体、学生专项协会为延伸的课内外一体化专项教学模式。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必然延伸,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具有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自主锻炼的能力,建立课内外紧密结合,以课堂带课外,两者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潜移默化的陶冶,将给学生更多方面的信息,真正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使得课外成为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的课堂。据调查有68%的学生希望课外活动时间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因此,有教师指导的课外体育活动形成了体育课的时空延伸。课程教学中,课堂注重方法与技能教学,课外注重实践与运用体验,并通过指导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和实施课内与课外统一。加强早操、课间操的管理,制定两操管理考核办法和学生的体育成绩挂钩,对促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强化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尤其是第三学年学生没有体育课,将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一个学分的规定,推进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四)课程评价的设计

高职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围绕高职院校职业的特点,突出综合素质和终身体育。在评价范围上,不仅停留在体育课上还要向学生课外活动、课间操活动拓展,以学生在校内外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以及身体机能发展为依据,使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形成。据调查我院学生有56%的学生认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最合理,有30%的学生选择集体评价,只有14%的学生选择自主评价。因此,需要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1.体育成绩的考核内容

学生的体育成绩从理论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包括创新能力)、出勤情况(包括体育课、两操、课外体育活动出勤情况)、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身体素质和技术考核并重。

2.综合评价的方法

综合评价体系反映了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和技能状态,将体育学习的结果评价与体育过程结合起来,将课内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看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和上课的认真程度,对学生的体育能力、学习行为、表现、体育参与能力、锻炼后的技能变化、合作和交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向过程化、弹性化、综合化转换。

(五)高原民族民间和休闲娱乐性体育内容的融入

1.高原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

高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取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由于多民族聚居,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些共同喜爱的体育项目。因此,探索和挖掘传统体育和现代流行休闲体育项目并将其融入体育教学过程已实在必行。它满足了学生学习和娱乐的需要,丰富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内涵,使得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灵活化、特色化。

2.休闲娱乐体育健身项目的开发

现代休闲娱乐体育是一项深受高职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进行运动的积极性,满足对健与美的追求。

三、结论与建议

高职学院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和“健康第一”“以职业岗位素质”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围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建设了适合高职学生特点、专业特点、体现高职院校职业性特点的新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的设置上以社会需要、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为三个基点,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置及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在加强体育课程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改革,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对深化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建设,提升体育教学内涵质量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歌声.“课内外一体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6,(2).

[2]李力.高职院校自助式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9,(12).

[3]陈勇.高职实用性体育教学纲要的理论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3,(7).

  • 下一篇:(经典)我懂得了友谊作文(精选4篇)
    上一篇:我懂得了坚持作文范文好作文推荐(精选2篇)
    相关文章
    1.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范例(3篇)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范文篇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阶段,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daniel 0 2024-07-05 22:00:12

    2. 家庭理财最佳方案范例(3篇)

      家庭理财最佳方案范文篇1赵安歌本人及其律师虽然对于法院一审认定的部分犯罪事实存有异议,但对于基本事实表示认可,因而没有提起上诉。目前,赵被关押于北京秦城监狱。与赵安歌..

      daniel 0 2024-07-05 21:28:12

    3. 数字化教学的概念范例(3篇)

      数字化教学的概念范文篇11从关键字、词入手剖析概念1.1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化学概念中的字和词都是很严密的,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

      daniel 0 2024-07-05 20:56:12

    4. 电气专业技能培训范例(3篇)

      电气专业技能培训范文【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骨干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063-03一、国家骨干专业建设项目背景及意..

      daniel 0 2024-07-05 20:24:12

    5. 楼宇经济措施范例(3篇)

      楼宇经济措施范文一元街地处中心城区,面积0.85平方公里(含防洪大堤内0.5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内,以市直行政机关居多,商业网点稀少,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辖区内以怡东大厦为首的8栋写..

      daniel 0 2024-07-05 19:52:12

    6. 社保基金资金来源范例(3篇)

      社保基金资金来源范文关键词: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工作意义现状问题措施一、加强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工作的意义随着社保参保人数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和安全运行..

      daniel 0 2024-07-05 19:20:12

    7. 企业文化宣传设计范例(3篇)

      企业文化宣传设计范文企业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当今的企业管理正在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安徽省旅游集..

      daniel 0 2024-07-05 18:48:12

    8. 资产保值增值率分析范例(3篇)

      资产保值增值率分析范文关键词:保费收入;经营绩效;经济附加值;价值创造中图分类号:F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3-0022-06一、引言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代保..

      daniel 0 2024-07-05 18: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