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主体范例(3篇)
体育教育的主体范文篇1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主动体育”
1.前言
体育教育的改革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从过去的“体操体育”到“选手体育”再到传统式体育教学。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其核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脑思考问题,培养创新能力。新课标的实施,给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教育教学改革的舞台,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根本的定论和模式。笔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主动体育”教学进行研究与实验,略有些心得与体会供同行们参考。
2.“主动体育”教学的概述
2.1什么是“主动体育”教学
所谓“主动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试图建立一个有明确的学习启发动机,学习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的体育教学。它重在学生体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打破过去“教师说,学生练”的被动式教学。这样学生既明白动作技术原理又掌握技术动作,让学生深刻的体验到运动的乐趣,积极的参与到运动中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
2.2“主动体育”教学模式
在了解“主动体育”教学模式前,先来看看传统式体育教学:
传统式体育教学法的一般模式是:教师对本次课所要学习的运动项目进行概况介绍教师对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讲解示范学生按动作模仿练习教师纠正动作学生改进提高动作技术。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要学生去练”,学生被动式地接受知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式的位置上。此教学模式在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历史,对学校体育的发展的确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本身就爱好体育,基础相对比较好的学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种模式在教学中使用的时间一长,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味,易产生逆反心理,就会出现“喜欢体育活动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主动体育”教学的模式:
老师对本次课所要学习的运动项目概况介绍教师的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学生讨论学生实践教师总结并讲解示范动作学生改进提高动作技术。这种模式最大特点是学生要练,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此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学习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主动的参与到运动中去,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终达到运动能力的形成及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学生既懂得技术动作原理又掌握动作技术。
3.实验与研究
3.1实验的对象、教法与时间
3.2教学内容的确定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与场地、器材的情况,认真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表,做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单元教材内容与教学时数相同。
3.3根据教学工作计划,按教材内容制定教法,进行实验。
以初一的足球教学内容为例,具体做法是:
实验组:首先是教师对足球运动项目的概况进行介绍,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与要求分组比赛,同时教师提出“如何打好一场比赛”、“如何传接球”、“如何射门”等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比赛,让同学们去思考,去讨论,寻找答案,最后由教师对同学们所回答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教师讲解示范基本动作,学生再进一步学习动作技术。
对照组:对足球运动项目的概况进行介绍,而后教师讲解示范“传球”、“接球”“射门”等基本的动作技术,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模仿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学生进一步学习改进动作技术。
3.4实验结果
3.4.1从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共发出174份,收回168份,回收率达965%。对照组的同学60%认为喜欢体育活动不爱上体育课,上体育课枯燥无味,技术动作很难学。实验组同学85%认为爱上体育课,最好能每天上一节体育课,体育课有趣,动作技术很难学,不动脑筋还真不行,班级同学之间团结协作,集体荣誉感强,同学间的关系比较融洽。
3.4.2从学生的考核成绩来看,在体育课考核中,实验组的同学在动作技术与技能的掌握上明显要好于对照组,944%的同学基本掌握了所学习的内容。情况如下: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体育课考核
3.4.3从教师方面的情况来看,实验组的班级,课堂的学习气氛比较浓,课堂组织纪律性强,同学自觉认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同学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表现明显,教师上课的劲头大,比较有激情,爱上这两个班级的课。
4.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有几点建议,供同行们参考
4.1“主动体育”教学实质上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科学地运用“主动体育”教学,要求教师本人要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内容,课前准备要充分,认真编写教案,备好课,选择设计好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失时机的抓住机会,启发引导学生,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式教学法相比较,对教师自身的要求就更高了。
4.2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在课中所提出的问题,积极动脑思考,教师布置的任务才能认真完成,有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并不是所有教材内容都适用“主动体育”教学法,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精通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统领教学的全局。
总之,体育教学的改革,就是要打破过去传统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主动体育”教学则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位的精神要求,做到培养学生能力与发展运动技能的和谐统一,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人,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肖晴.陈琦.关子明《体育教学原理与方法》2000年2月
体育教育的主体范文
一、通过学习目的来教育培养爱国信念
通过学习目的来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信念,就是把“希望”和“结果”转化成坚信不移的观点,进而成为一种信念。首先把学习体育和国家利益相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懂得体育和国家的关系;其次把体育和民族精神相联系,初步树立民族意识,知道体育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民族质量的体现;最后把自己学好体育和国家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小树立学好体育,增强体质;用好体育,服务社会;终身体育,报效祖国的好思想,逐步培养关心自身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二、通过培养集体意识增强爱国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集体视为国家的一个“细胞”。由此可见,集体和国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在体育课中,“集体”是教师教学、学生练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学生的一些活动和练都在集体之中完成。由于教学的特殊性和组织形式的多变性,导致集体与集体,个人与集体的频繁接触,学生对集体间的竞争和对抗,胜与负比较敏感,情感流露比较真实。因此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念,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
三、通过行为训练培养良好习惯
在体育教学中,能表现行为活动的内容莫过于队列队形练习了。队列队形练习统一性强,动作一致规范,一举手,一投足,都给人们留下一种严肃、神圣、振奋之感,它是精神的象征,行为的写照。军人的队列队形和各种规范动作,更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崇拜心理、好胜心理,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的同时逐步给他们灌输战士的爱国主义行为和思想,让他们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像战士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能使学生受到教育,同时对形成正确的形体姿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四、通过游戏教学创设情境
游戏是小学生比较偏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小学游戏教材中,多数游戏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思想性,有情节,又有对抗和竞争,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很受学生欢迎。但是,这种教育要根据游戏的内容和特点切合实际地进行,做到既要挖掘游戏的思想内容,又不牵强附会。教师对游戏的选择要准,渗透要实,方法要多,可采用“故事法”、“演练法”等,创作出一定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教“冲过火力网”这一游戏时,教师可先用收录机放一段密集枪炮声的录音,接着对学生讲,今天我们都来当一次,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宁,夺取战斗的胜利,我们要机智勇敢地冲过敌人的“火力网”。然后,在播放的枪炮声录音中做游戏。还可以通过讲英雄人物的小故事,介绍英雄人物事迹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做学生很投入,爱国主义情操在游戏中得到陶冶,情感得到升华。
五、通过相关事物引申教育内容
小学体育教材多数思想性不明显,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与有关事物相联系就可能产生一定的思想性,并可能派生出新的意义。如在教“耐久跑”这一教材时,我们可以利用祖国的名胜游览地进行象征性的长跑,如跑北京的“长城”,跑南京的“中山陵”等,以此来培养兴趣,丰富知识,激发爱国热情。
六、通过体育名人效应激发学习主动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从一张白纸走向辉煌,涌现出大批体育名人,这些都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俗话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善于把握儿童的心理,充分利用“讲、看、说、仿”等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行有目标。所谓讲就是给学生介绍一些我国优秀体育名人。例如,排球队长郎平;体操玉子李宁;水中蚊龙林莉;篮球国手郑海霞;乒乓皇后邓亚萍;体操新秀莫慧兰等。“看”就是给学生看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体育比赛的图片,如“精彩瞬间”、“明星英姿”等,也可以适当看一些相关的电视录相。“说”就是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体育名人。“仿”就是让他们模仿一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体育名人的动作。这样做学生容易理解,心境真切自然,学习主动性得到较好地发挥。
七、通过环境布置营造渗透氛围
体育教育的主体范文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主体性表现
1、大学生的主体性的一般表现
第一,能动性是大学生能够成为主体根本特征主体之为主体,就在于他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觉能动性。
第二,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是主体最宝贵的品质,包括观念的创造和实践的创造。
第三,自主性是主体具有不依赖外界力量,自由地支配自身一切活动的意志和能力。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概念的界定,是由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它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对应,对一定的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分为两类,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特殊性
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任务被社会力量规定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一种角色主体,这决定了它必然为自己的角色所制约,它的活动,不是单纯自主的个人行为,而是由社会力量支配的。这种社会力量在我国的表现就是社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用党的纲领、路线所武装,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主体。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活动受教育对象的审视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否具有素质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管理教育对象,而教育者是否具有相当的资格和能力,教育对象是否会从教育者那里受益,教育者必然受到大学生的审视。
第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言行是否一致。在开展教育活动中,信任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大学生彼此沟通的一个基础。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信任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防御心理,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困境。
第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否易于和大学生沟通。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否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进行沟通的一个前提,大学生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对思想政治教育者采取的态度。
第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的具体评价如何。大学生往往会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具体评价。他们经常会会从思想政治教育者语言、情绪、心理、行为、表情等每一个细节中获取评价的信息,每个一细节都有可能被看作是有某种特殊含义的暗示。
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是自查反省的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活动,在受到社会力量支配、制约和工作对象审视的同时,还借助这种支配、制约和审视反馈的信息,进行自检、自查、反省,使主体作用成为自检、自查、反省的对象。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者是主体,然而它的主体使命为社会力量所支配,它的主体活动处于客体审视和自检查反省之中,这就使它同时具有客体性的属性,是一种带有客体性的主体。
三、主体性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的原则
1、人本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具有强烈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竞争意识的学生个体。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2、互动观念
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为主体、互为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平等地与他们进行沟通,双向交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互动。
3、开放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趋势,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单一的封闭的教育手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确立开放观念,以变应变,全方位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发展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始终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台阶、见实效。
四、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教育的意义
1、增强教育管理中民主平等意识的基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民主和平等意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着单纯的“行政化”的观念。我们必须在尊重大学生主体个性的前提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科学引导,加强管理,通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活动,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悟出人生,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者要树立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启发和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前提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方式多采取做报告、开会、讲课等由外部灌输的方式。但长期地使用这种方式就会使教育对象产生逆反心理,从而造成不良后果。我们要明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有助于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摆到平等的地位上,进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过“换位思考”、共同探讨、素质拓展、心理游戏等活动等双向交流,使大学生增强主体感和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观望为渴望,化理想为行动,促进思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3、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活动向对象施加影响和教育对象选择、理解、内化过程的统一。这种双向交流能否和谐并达到教育目的,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否愿意真实地把自己的认识、情感、要求、希望等信息反馈给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要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这一特点,通过信息有效反馈,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性,使大学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较强的独立性、自主性,这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范例(3篇
低碳经济对工程建设的要求范文关键词:施工管理;基建工程;低碳经济;绿色环保1引言目前来看,随着世界发展速度加快,因此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与资源问题。比如资源浪费、全球变暖、..
-
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总结范例(3篇)
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总结范文一、基本情况南江县辖48个乡镇522个村70万人,已修建1285条村社道路,全长4200余公里。在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1782名(不含低速载货汽车驾驶人员),各型拖拉..
-
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例(3篇
农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农业综合执法现状及难点分析浅谈城市综合执法之现状及对策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济南市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利用现状及..
-
意式设计的美学特点范例(3篇)
意式设计的美学特点范文篇1【关键词】吴冠中;绘画;图形元素;团扇;扇面设计一、工艺团扇概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代诗人杜牧这..
-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范例(3篇)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范文关键词:南方地区;水稻;高产;栽培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79-01我国在水稻种植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水稻的质量也较高,并且..
-
水稻生产技术标准范例(3篇)
水稻生产技术标准范文关键词:优质食味粳稻;选育;技术措施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水稻育种的目标是主攻产量,对品质重视不足,近10年来虽然加强了品质育种工作,但着眼点主要是稻米外观品..
-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范例(3篇)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范文关键词:水稻病虫害;常见种类;防治措施;分析中图分类号:S435.11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1.当前水稻常见的病虫害种类近年来水稻病虫害对于水稻种植的影响逐..
-
村级廉洁文化建设范例(3篇)
村级廉洁文化建设范文篇1进一步提升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根据《中共*省纪委关于开展“评星晋级”活动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通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