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7-27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范文

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等现象。创设出“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思维开放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例如,教学“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时,我们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与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等等。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提出了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问老师等多种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开放性。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特征

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探索活动,一是要组织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等等问题,我们都不是先公开结论,而是指导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调查访问等方法。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学生主体特征

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特征,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主动学习。

例如,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影响因素,再设计检验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践(实验)检验,最后写出研究报告。学生提出了温度、空气湿度、气候、液体表面积、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的质量、体积都能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等许多猜想,做了“比较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蒸发”“比较用电吹风吹和不吹的两杯水的蒸发”“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发”等大量实验,查阅了管道输水、动物散热等大量资料,写出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讨”“‘蒸发’研究实验报告”等大量研究报告和小论文。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特征。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教育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索真理的方法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应体现物理学研究方法教育的特征,对学生适时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初中物理教材中,潜存着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中的控制变量法;“研究电压”中的类比法;“研究物体不受力,将会怎样”中的推理法;“研究力的概念”中的归纳法。另外,实验、观察、假说、比较、尝试、模型、理想化、抓主要因素等,也都是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上述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特征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66—03

高校教师胜任力是高校竞争力的基础,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是目前高校管理研究的热点,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为了了解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其发展方向,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很有必要。

一、高校教师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概念内涵

高校教师胜任力也称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是指能将高校教师岗位上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它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根据胜任特征是否能够区分绩优者与绩效普通者,将高校教师胜任力分为两类:一类是基准性胜任力,是指高校教师岗位上达到最低限度合格所需要的但不能区分绩优者和绩效普通者的一些基本的胜任特征,这通常是指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上容易感知和改变的知识技能特征;另一类是能够区分绩效优异者和绩效普通者的鉴别性胜任力,这类胜任力对应于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下的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等特征,难以感知和改变,但却是决定个人绩效的关键因素。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是指承担高校教师岗位所应具备的胜任特征要素的总和,即针对该岗位表现优异所要求结合起来的胜任特征结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胜任特征的名称、胜任特征的定义和行为指标的等级。

二、目前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研究成果

虽然之前有许多学者单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探讨了高校教师胜任力(素质),但是运用实证的方法探讨高校教师胜任力,构建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却是最近10年的事情,现将目前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的实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Dineke等的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

Dineke等(2004)运用德尔菲法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并验证了一个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含如下四个维度:(1)作为教师的人,包括:擅长沟通、对学生态度积极、尊重所有学生;(2)主题知识专家,包括能够为自己的教学运用来自专业文献的相关信息、对自己的学科有彻底的/完全的知识、有学科新进展的知识;(3)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包括在设计教学材料时以学生为中心、能设计活动性教学材料、能以使学生逐渐学会以自我指导模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能够给予反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能使学生活动起来、能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能基于评估结果重新调整教学实践、能设计适于测量期望的学习结果的测验;(4)组织者,包括能够与同事合作、与同事合作时善于沟通、能对课程有所贡献;(5)学者/终身学习者,包括: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能从对教学成效的反思中得出结论、对创新持开放的态度。

(二)VanderRijst的大学教师科学研究胜任力模型

VanderRijst(2009)采用现象学方法,对Leiden大学23位数学和自然科学系的大学教师实施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对访谈文本的现象学分析,最后发现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特质可归为六个不同的方面:求知的倾向、分享的倾向、批判的倾向、取得成就的倾向、理解的倾向及创新的倾向。

(三)王昱、戴良铁和熊科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

王昱、戴良铁和熊科(2006)采用测验编制法,即基于文献综述和对部分教师的行为事件访谈,编制大学教师胜任特征问卷,然后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和验证问卷的信度(主要是同质性信度)和效度(主要是结构效度),构建的我国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由以下因子构成: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人际理解力、责任心、关系建立、思维能力和成就导向。

(四)段华平的师范大学教师胜任力模型

段华平(2006)运用测验编制法发现大学生视角中师范大学教师胜任特质由7个维度30个具体项目构成,即(1)知识特征,包括上课具有启发性、紧跟学科研究的前沿、教学内容的更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与洞察力;(2)学生导向特征,包括主动发现学生中的问题、对学生和蔼可亲、情绪、懂得学生的心理、沟通能力;(3)教师形象特征,包括:注重形象、有危机与忧患意识、教师自身的同事关系、主动承担责任、乐于助人、管理能力;(4)人格特征,包括自信心、适应性、应变能力;(5)教学技能特征,包括学历、教学经验、教学策略;(6)责任特征,包括尽职尽责、责任心强、严谨认真;(7)沟通技能特征,包括上课时师生互动、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五)牛端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

牛端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和验证分为三步:首先,在文献综述及对高校教师岗位进行()*NET工作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编码初步词典;其次,对从广东省各高校根据绩效标准抽取的24名教师(其中优秀组15名、普通组9名)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并用此前形成的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编码初步词典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对编码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发现,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包含31项胜任特征,其中8项鉴别性胜任特征、23项基准性胜任特征(见表1);最后,采用团体焦点访谈法、编制和实施高校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问卷、高校教师胜任特征领导评价表,对所构建模型进行多侧面的效度验证,研究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发现高校教师的31个胜任特征可以简化为三个因子(表1)。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范文

国内对教师话语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很大成果。赵晓红、贾爱武、胡青球等对课堂话语理论进行了探讨和实证研究。刘学惠、马萌萌、张辰等则从目标与输入、知识呈现、课堂互动、话语量等分析英语专业实习生课堂教学的话语特征。②

纵观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鲜有涉及微格授课中的教师话语。英语师范生在微格授课中的教师话语有何特点?与学生互动情况是否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1研究设计

1.1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对英语师范生微格授课中的教师话语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其话语特点。为便于考察和分析,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语言特点:①词汇特征、②类形比、③句法特征。

(2)互动特征:④提问方式、⑤反馈方式。

1.2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外语系4名英语本科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该年级某一次微格授课实践中,研究者从监控室随机抽取到该4名同学(以T1,T2,T3,T4)的教学视频,进行考察。

1.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自然调查的方法,即研究者在毫无干预的情况下,对自然发生与发展的现象进行研究和观察。课后对该4名同学进行了简单访谈。

1.4数据采集与分析

研究者采集研究对象的微格授课视频并转写成文字。之后,运用AntConc等软件对词汇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各变项的数量及其百分比对句法特征及互动特征进行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词汇特征

表1

(仅英语词汇计入考量范围。表中二级、五级、八级词汇表均为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二级、五级、八级的词汇要求整理而成。)

从表1可以看出,英语师范生在微格授课过程中,向学生”输出的词汇以二级词汇为主(59.5%),即主要选取在小学六年级范围以内的词汇,适当扩展一些新词汇,符合i+1的条件,说明师范生大部分都具有降低词汇难度的意识。

2.2类形比

表2

教师话语是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教师词汇规模及词汇密度对学生语言习得产生很大影响。类形比是指教师课堂中话语的不同词汇量与总词汇量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教师话语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表2可以看出,四名英语师范生在微格授课中的平均类形比为0.299。T1的类形比最高,达到0.36,但通过转录材料发现,她在课堂中使用了较多的汉语,词汇总量比其他人低,从而导致类形比较高。这个数据要高于英语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类形比,③也高于中小学教师英语课堂的类形比。④

2.3句法特征

对英语师范生微格授课中的句子类型采用传统分类,即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三种。结果表明,英语师范生在微格授课中以陈述句主。

表3

数据表明,四名师范生的陈述句使用率最高,达到53.1%。其中T1使用陈述句的比例高达61%。

根据句子功能,陈述句主要用来进行讲解与演示。陈述句占据大多数的情况反映了英语师范生在授课过程中用于讲解和示范的时间较多,以教师主导课堂。

疑问句的问题功能不仅在于征询意见”或获取信息”,还可以激发听话人的兴趣,引起注意。在四名师范生的课堂中,疑问句所占的比例约为30%,反映出师范生试图通过提问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

祈使句的作用为要求、请求、命令或建议。课堂上教师使用过多的祈使句,会使学生感到一种压力和焦虑,影响学生的语言习得。表3说明,师范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较多的祈使句(19.06%),反映教师倾向于指示学生做事情,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指令。

2.4提问类型

提问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是教师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大致可分为参考性提问和展示性提问。

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展示性问题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参考性问题的比例。这表明师范生在微格授课中,使用目标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际的活动仅占很一小部分。在转写文字过程中也看到,大部分时间课堂都是由教师主导,进行词汇及句型训练或者语言示范,忽略了学生的语言输出。

2.5反馈方式

教师反馈,即教师对学生言语表现作出的反应,是教师话语中一项重要内容。Cullen(2002)把教师反馈步分为评价性反馈和话语性反馈。评价性反馈对语言习得的支持性作用主要在于对学习者语言形式的纠正,而话语性反馈则在于教师提供了大量具有信息含量的语言输入并进一步激发话步。⑤

表5

从表5可以看出,英语师范生的评价性反馈占93.8%,而话语性反馈仅占6.2%。而且他们的反馈大多是机械性的语言,诸如OK,perfect,right,goodjob等。四名师范生中,仅T4采用了少量话语性反馈,而且主要采用详述策略,其它策略几乎没有使用。如:

T:What’stheweatherlikeinspring?

S:It’swarm.

T:Yeah,it’swarm.Sotreesturngreenandflowerscomeout;it’sverybeautiful,right?

过多地使用评价性反馈,会阻碍师生之间对话的发展。英语师范生应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回答选取恰当的反馈形式,并在课堂中取得两种反馈形式的平衡。

3结语与启示

从对四名英语师范生微格授课中教师话语特征的总体上看,课堂教学词汇量和类形比适合学生语言习得的需求。但话语简单,句子结构比较单一;从互动特征来看,提问方式和反馈方式都还不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目的语的输出。

对于英语师范生的培养而言,应该加强教师话语意识,增强对微格授课中的教师话语的分析与反思能力;授课前应加强教案的推敲和探讨,充分设计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形式,提高提问和反馈技巧;同时应该增加英语师范生参与教育见习的机会,了解小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从而能够准确设计教学中的课堂话语。

基金项目: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课题英语师范生微格教学中的课堂话语研究”(XYS12S21)

注释

①Szendroi.TeacherTalkintheESPClassroom[J].WoPaLP,2004(4):39-57.

②郭新婕.英语实习教师课堂话语特征分析——个案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8(6):37-44.

③范晓敏.小学英语实习教师课堂话语类次比分析[J].语文学刊,2011(6):103-106.

  • 下一篇:新媒体艺术的特征范例(3篇)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优点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多媒体教学优点范例(3篇)

      多媒体教学优点范文【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高中的教学之中,成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我国推进教学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

      daniel 0 2024-07-27 12:56:13

    2. 发展党员工作制度范例(3篇)

      发展党员工作制度范文篇1一、深化认识,切实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各党支部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要求,遵循十六字方针,在2009年..

      daniel 0 2024-07-27 12:24:13

    3. 医美美学培训范例(3篇)

      医美美学培训范文关键词医疗美容技术;岗位;能力培养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培养具有较高技能的、从事医学美容、生活美容和美容卫生保健的应用型、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为顺应美..

      daniel 0 2024-07-27 11:52:13

    4. 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范例(3篇)

      适合女生朗诵的诗歌范文关于国庆的朗诵文章一举国上下庆国庆,遥想当年战鼓惊.全国人民齐祝兴,皆出儿女爱国心.关于国庆的朗诵文章二龙腾马啸,与时俱进。月白风清,共酒开怀。..

      daniel 0 2024-07-27 11:20:13

    5. 森林防火自救知识范例(3篇)

      森林防火自救知识范文一、切实加强领导1、为了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镇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由镇长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山陈村防火指挥部。..

      daniel 0 2024-07-27 10:48:13

    6. 适合学生的理财方法范例(3篇)

      适合学生的理财方法范文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大学生;理财;措施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2.034理财对于现代社会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既重要又必要的..

      daniel 0 2024-07-27 10:16:13

    7. 绿色产品行业报告范例(3篇)

      绿色产品行业报告范文绿色印刷认证意义重大从宏观角度讲,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规范绿色环保产品的认定、推广先进企业的产品环保性能及环境保护经验的举措,对..

      daniel 0 2024-07-27 09:44:13

    8. 实验室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范例(3篇)

      实验室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范文篇1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近几年来。以积极参加市政府组成部门绩效评估工作为抓手,大抓财政绩效管理,初步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绩效管理..

      daniel 0 2024-07-27 0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