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循证医学的认识范例(3篇)
对循证医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循证医学;性医学;关系;应用
【中图分类号】R167【文献标志码】A
医学的研究方法一直遵循由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认识的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医学方法从主观观察到经验医学、科学实验一直到今天的更加注重科学证据的循证医学\[1,2\],推动了医学各学科的发展。因此,掌握先进的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对于更好地掌握性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规律,促进性医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性医学与循证医学的关系
性医学(sexualmedicine)是现代医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医学是研究人类性生物学及性临床医学的学科,它既是医学科学的分支,又与其它许多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以及各临床学科等有着广泛的联系,性医学所提供的医疗保健技术有利于解除人们与性相关的疾患,对于提高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3\]。性医学的发展也和其他医学学科一样受到了从古代的自然医学模式到生物医学模式、一直到今天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影响。由于人们对性的认识,尤其是对、性心理乃至性疾病及其诊治的认识受到人类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性医学学科的发展和其他医学学科相比还不够完善,学科地位也不够坚实,因此,引入科学的医学研究方法有利于促进性医学的发展\[4,5\]。
循证医学(evdiencebasedmedicine,EBM)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派生于临床流行病学、并在医学领域迅速兴起的一种新的医学方法学体系。在过去传统的临床医学实践中,医生多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实践等经验医学知识,加上零散的、非系统的文献报告的临床研究成果来指导病人的诊断和治疗。随着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许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randomizedclinicaltrial,RCT)的结果发现,在临床实践中,一些理论上有效的治疗方法实际上无效或弊大于利\[6\]。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都要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依据,包括医生对病人的诊治、专家制定医疗指南、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从而推动着医学方法学从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的转变[7],它是一个高效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临床医学模式。在“循证”这种医学模式下,证据必须是来源于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临床研究结果。除了强调证据的获取之外,循证医学还强调对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的作用,即利用严格的方法学去评价这些证据,如对这些研究证据进行的Meta分析等[6]。
循证医学这一新兴学科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它在临床医学实践、科研卫生管理以及医学教育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循证医学的发展和特点也已成为从事性医学的广大临床医生、科技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由于性医学学科的特点,很难采用合理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等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但要充分意识到循证医学研究在目前的医学研究方法中是有着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的优势,因此性医学研究也应尽量遵循“循证”的原则,并结合性医学的学科特点,在性医学的研究中灵活使用循证医学的有关方法。因此,认识到循证医学与性医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完全可以将循证医学应用到性医学的研究工作中,促进性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水平的提高。
2循证医学在性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践
循证医学对促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适宜技术的发展和使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世界卫生组织曾组织过不同国家的十多个中心参与的大规模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比较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与雌孕激素联合给药法的紧急避孕效果,并通过专家工作组会议对循证查询获得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综合提炼和评价后出版了包括《避孕方法选用的医学标准》等一系列计划生育指南,在每次指南修订中都需要在循证的基础上,取得各国各领域专家的充分共识,提高了指南的权威性和适用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各国紧急避孕的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8]。由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共同实施和赞助出版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也是采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式,对直接导致怀孕、艾滋病病毒感染以及其他性传播感染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后得出的研究成果,这适合于指导学校、教师和性健康教育工作者开展性健康教育活动[9]。
国际上对性骚扰、性暴力或不安全堕胎等社会影响因素的研究也采用了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在性医学临床常见疾病如疼痛的预防、控制的研究上,除了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对患病个体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系统地研究外,也借鉴了流行病学的方法,在群体中探讨疼痛的发生、发展和分布原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疼痛的预防控制的对策与措施[10];在男科的临床诊治指南方面循证医学的有关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1]。
我国也曾经按照循证医学的基本原则寻求最佳的临床依据,给广大妇女提供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生殖保健服务。上海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单位在1989年通过随机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研究来选择脱落率低、避孕效果好的避孕环,此研究成果使近十万的已婚妇女避免了因意外妊娠造成的人工流产。1993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把上海的经验推广至全国,使更多的全国妇女受益[8,12]。
我国近些年来也开展了性病和艾滋病防治效果的循证医学研究,为我国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性病及艾滋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13,14]。
3循证医学在性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性是一个可以具有非常丰富内容的主题,牵涉到社会、心理、临床有关学科等多个方面,由于社会禁忌、文化习俗、个人隐私和偏好等因素,许多性学研究无法充分应用合理严谨的流行病学等科研设计方法,如双盲、随机、对照等。所以,性学研究多以经验医学和个体观察为主,一些用于临床实践的性治疗方法还缺乏生理学和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特别是有些方法是以个人经验、理论推理为主,用于指导当代的性保健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科学验证。按照经验模式制定的的临床决策或推广的性健康保健方法可能是错误的,因此,循证医学通过结合性医学的学科特点应用到性医学研究当中,能够为性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由于性医学的许多研究和临床实践不可能都进行大规模临床RCT的研究,这时临床个人经验和个案研究也显得非常重要。循证医学的作用是通过收集最新的科学证据用来解决临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每一个具体问题都必须是在仔细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基础上做出了临床判断之后再寻找当前最佳证据。可见,循证医学并不排斥个人经验,它要求在临床实践中将个人经验、病人个案的诊治信息与当前文献报道的最佳证据结合起来。所以个人经验和病人的个案信息可以从日常临床实践中获得,通过对个案信息的收集也为今后利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等流行病学研究能够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素材。
多选用适合性医学研究特点的一些循证医学研究方法。一些社会学调查的资料也是循证医学证据的的依据之一,人群调查等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可以形成大样本群体水平的证据,美国著名科学家金赛的《人类女性》、《人类男性》等性学报告也是获得性医学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重要资料。性医学的一些研究指标和结局多使用观察方法,循证医学不能脱离观察获得的证据,但是通过观察后,需要一个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时间更长的检验和印证过程后进行提炼总结才能得出更科学、更严谨、更可靠的能够在性医学领域推广的医疗实践方案\[15,16\]。在性医学的研究中,尽可能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或实用型随机对照试验。例如,在不同地区和文化里男性障碍的发病率、致病因子等影响因素都有很大的不同,即使西地那非和相关药物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确切评价其上市后在不同人群的临床疗效,对于指导医生指导临床用药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由于多种原因,在心理学和性学领域要获得相当规模的样本来进行标准实验设计和统计计算是颇有难度的。性医学研究中,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进行的临床研究论文所占的比例很少,因此利用有限的文献开展系统性的循证医学综合评价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统合评价分析是将若干研究的结果或案例等汇总在一起,与单一个案研究相比,这种分析能产生更大量的数字、更为稳定的比率和比例,可用于统计分析以及显著性检验之用。它克服了在许多心理学或性学研究中碰到的样本数大小的难题,并使假设检验更为科学可靠,还可以弥补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的不足\[17,18\]。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Cochrane协作网及中国Cochrane中心的合作,目前,Cochrane协作网已有性病、艾滋病和障碍的系统评价组,这为性医学的循证医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来源.
总之,尽快在性医学领域引进循证医学、系统性评述的方法进行性医学的研究,虽然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问题,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快速变迁以及医学科学的进步,特别是随着性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性健康意识理念的增强,许多在性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障碍将可以逐渐解决和克服。循证医学方法的引入将给性医学注入新的活力,也将给性医学的科研工作带来新的局面,以使性医学得到堪与其他学科比肩的更为完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晓曼,刘秦.循证医学对医学不确定性的影响.医学与哲学,2004,25(8):35.
\[2\]张桂芝.医学方法的演进与循证医学.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11):30-31.
\[3\]吴阶平,等.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76.
\[4\]邹燕,王琨.循证医学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内的应用.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8):565-567.
\[5\]吴泰相,刘关键.关于循证医学的问题与思考.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8):636.
\[6\]EvidenceBasedMedicineWorkingGroup.Evidence-BasedMedicine.Anewapproachtoreachingthepracticeofmedicine.JAMA,1992,268(17):2420-2452.
\[7\]RosenbergW,DonaldA.Evidencebasedmedicine:anapproachtoclinicalproblem-solving,BMJ1995(310):1122-1126.
[8]吴尚纯,邹燕.计划生育的四大循证基石性技术指南.计划生育,2008,27(1):62-64.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2010:4.
[10]查建中,王淑范,李颂霖,等.进入性()疼痛控制研究.中国性科学,2011,20(9):57-62.
[11]董强,赵晖,魏强.循证医学在男科领域应用.中国男科学杂志,2007,21(5):1-4.
[12]程利南.生殖健康领域中的循证医学.上海医学,2004,27(3):143-144.
[13]薛大奇.梅毒预防控制问题的思考.中国性科学,2013,22(3):40-45.
[14]薛大奇.梅毒防治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中国性科学,2013,22(4):34-36.
\[15\]梁远波,刘杏.对循证医学兴起和发展的哲学思考.循证医学,2001,1(1):46.
\[16\]ScottRSehon,DonaldEStanley.循证医学论争的哲学分析(上).医学与哲学,2004,25(2):21-24.
\[17\]吴敏伦.性的统合分析.中国性科学,2010,19(11):37-41.
对循证医学的认识范文
探讨一种基于医院循证医学小组信息服务的循证医学实践模式,以满足医务工作者对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日益增长的需要,对于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和医师诊疗水平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循证医学小组;信息服务;实践模式
循证医学是20世纪新兴医学的分支学科,对促进临床医学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被认为是为每位患者做出最佳诊疗决策的一种医疗模式[1],其实质是利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临床研究后发表的大量论文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为疾病的治疗找出最佳证据,从而帮助医师进行临床决策[2-3]。循证医学价值的实现过程是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检索、阅读和评价相关的医学文献,科学地寻找能有效解决临床问题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并将成果用于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从而科学地指导临床实践。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不仅使患者获得最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治疗,也会有助于提高医师自学效果和诊疗水平,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医师[4-5]。
1传统循证医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循证医学必须通过医学工作者的循证实践才能实现,这就意味着医师需要敏感地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检索资料和评估文献,得到现有最好的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这也是早期循证医学的重点任务。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依靠医学实践者自己检索文献、获取证据的方式在循证医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并不是实现循证医学最有效的方法[6]。①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循证医学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同时新的诊疗方法和药物制剂研究文献也层出不穷,医学文献出版量每天达到8000篇[7],但文献质量存在良莠不齐、驳杂分散的问题[8-9],由于检索平台和模式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中筛选出最恰当和最优质的证据成为循证医学实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②作为主要循证医学实践者的医院医务人员,其首要任务是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医学实践,而不是放在收集、整理和评估文献。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医疗实践者更希望由专业的循证医学评价人员或者高职业素质的图书馆情报人员进行证据检索和评价工作[10]。③循证医学实践者大多没有足够的时间检索文献[11],并且缺乏各种平台和检索方法技巧,无法收集和选择循证医学信息资源[12],甚至无法找到循证医学资源的出处。这种矛盾必然导致现行医学模式仍然停留在经验医学的状态,严重阻碍临床实践向循证医学模式过渡的进程。
2循证医学教育及实践在国内外差异
欧美医学生培养体系是精英式教育[13],需要经过11年甚至更长的学制,经过严格的实习和资格考试才能够成为具有处方权主治医师[14]。在长学制的精英式教育中,医学生需要规范地学习流行病学、统计学、文献检索和循证医学方面的知识[15],以便掌握搜索、评价医学文献的技能,为未来的临床循证决策打下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由于欧美就医大多实行预约制[16],临床医师每周就诊量相对较少,所以除了诊疗工作,医师有相对充裕的时间针对临床问题进行循证医学研究,以发现解决临床诊疗问题的方法。在我国,医学生在经过5年的本科学制、3年的硕士学制和3年的博士学制学习后,工作一年后,如通过临床医师资格考试,就可以进行临床诊疗。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大多数的情况是,文献检索是选修课,流行病学和统计学虽然是必修课,但是学时都比较短[17],循证医学课程也是在21世纪后才逐渐开设[18]。这些情况使得本科学历的医师很难具备循证技巧用于临床决策诊疗,所以当面对临床问题时,常常向专家咨询后做出决策。硕士和博士学历的医师虽然因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掌握更多的科研思维和技巧,由于我国高级别医院的门诊量大和工作量繁重的原因,高学历医师没有时间查阅文献,常常根据经验或者向上级医师、专家或者导师咨询后进行决策[19](表1)。
3基于医学图书馆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的局限性
医学院校的图书馆有着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和网络资源,是获取现代医学信息的主要场所[20]。同时,循证医学证据收集与传统的医学检索相比,不仅需要较高的检索方法和技巧,并涉及图书情报方面的技术,而医学图书馆员具有图书情报专业的优势和长期工作积累丰富的检索经验,所以图书馆为循证医学服务的模式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支持[21-23]。循证医学实践服务过程需要具有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和检索方面的知识的人员共同参与完成。而图书馆情报人员在知识背景、检索和评价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和循证医学资源等方面还存在局限性,特别是缺乏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背景[21]。循证医学实践要求图书馆员积极参与到医疗活动中,提供切实可行服务。要成为合格的服务医学实践的临床医学图书馆员,不仅要为临床医师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信息,还要参与查房、病历讨论,帮助临床医师妥善解决问题,更要针对医师的信息服务要求,主动提供咨询服务,以满足临床医师应用最新证据进行治疗决策和管理决策的需要。显然,图书馆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尚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广大医务人员日益增长的循证医学信息服务需求。
4基于医院循证医学小组医学信息服务的模式的探讨
4.1医院循证医学小组的素质要求基于临床循证过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建议建立专业化的循证医学小组为临床提供信息服务,这个小组应具备以下要求。①有一定的临床医学背景,对循证医学理解更透彻;②扎实的流行病学、统计学知识,能对证据等级有充分的认识,能按照证据评价标准对医学证据进行科学的评价;③具有良好的文献检索基础,能对检索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搜索。同时,循证医学小组要建立在医院,这样小组人员可以定期参加临床查房工作,依据临床实际诊疗情况进行科学的证据的评价,也便于小组人员及时与临床医师对循证过程进行商讨和调整。临床查房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小组人员的临床知识水平,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医护人员的循证医学意识和思维。
4.2医院循证小组信息服务流程建立在医院的循证医学小组医学信息服务模式国内尚未见报道。将以往的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流程与实际医院的临床工作相结合,提出基于医院循证医学小组的信息服务流程。①循证小组成员参加临床医师的定期查房工作,了解临床方面的知识,并主动提供最新的临床诊疗信息;②临床医师进行查房讨论,发现诊疗问题,循证小组人员参与查房讨论,便于后续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提供服务,临床医师制定PICOS(PatientInterventionCon-trolOutcomeStudydesign)并提交给小组成员;③小组根据PICOS制定检索策略,依据“5s”证据等级金字塔[3](系统、总结、摘要、综述、研究),从上至下寻找最佳证据;④对检索证据结果进行筛选和评价;⑤如果没有公认的最佳证据,如临床指南、《临床证据》等,对原始研究证据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并形成初步总结;⑥与临床医师对总结进行商讨,形成最终书面报告;⑦临床医师依据循证报告,做出最终临床决策(图1)。
5循证医学服务的改进方面
5.1循证医学的全方位检索需要丰富的数据库资源[24]现在,只有医学院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医学信息资源[20],而大多数医院图书馆经费有限,资源不是很充足[25],限制循证医学证据的获取。此外现有的被动的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循证医疗实践的需要。
5.2强化医务人员循证医学知识的普及医务人员需要有循证医学思维,以便有利于循证医学小组与临床医师对决策报告进行探讨,所以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增加医务人员的循证意识,做到广泛宣传、全员培训、积极引导。建议可以通过系统规范的医院培训班向医师传授循证医学知识。
6总结
对循证医学的认识范文篇3
1在妇产科教学中引入循证思想的重要性
传统的医疗模式的运作过程是医生知识经验的临床再现、验证和重复运用的过程,强调知识的吸收和经验的积累,实质上属于经验医学的范畴;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与之相一致,强调以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为目的,以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目前,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传统教学工作由于教科书从编写、印刷、出版和发行历时较长,妇产科教学仍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即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材的顺序和内容,以课堂知识的灌输为主,临床实践为辅进行教学,学生主要忙于记笔记,来不及主动思考,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记忆过程,很少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教科书和专家意见成为绝对权威;学期末通过强化记忆,考试即可顺利过关。如此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可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好,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自我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不足,同时依靠陈旧过时的知识和有限的个人经验进行医疗决策,其后果是某些有效、安全、廉价的医疗措施未被临床医师常规使用,相反一些无效甚至有害的措施却被长期广泛应用,造成有限的卫生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有损患者的身体健康。现有的这种教学,一定程度上受教材质量、教师专业素质及授课技巧的限制,所传授的知识和经验难免过时,甚至存在误区,有其局限性;因此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应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将循证医学的原则、严谨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强调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使学生掌握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育技巧和方法,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设计者和主动者,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鼓励学生自觉并勇于探索,学会学习,使学生终身受益[2,3]。
2如何在妇产科教学中实施循证医学教育
2.1正确树立循证医学的观点
循证医学对传统的经验医学有巨大的冲击力,可能会使一些教师和学生产生误解,认为循证医学可以忽视临床经验,忽视临床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直接获取最新的治疗方法及方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进行循证医学学习和教育的同时,我们要正确认识到传统的临床经验有局限性,必须根据最新的大规模的证据进行医疗决策,但临床经验和基本技能是临床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构成医生良好素质的前提,不能忽视。循证医学讲究的是两者的完美结合,医生在掌握好扎实的临床基础知识、积累临床经验、具备娴熟的临床技能的同时,加强循证医学意识,在实践中实施循证医学。两者的关系见图一。
2.2提高教师对循证医学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循证医学是教育的发展方向,实施循证医学教育的首要工作是提高教师对循证医学的认识,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积极通过继续教育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更新和学习相关知识。教师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习和掌握了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并已经在临床医疗工作和科研项目中逐渐开展,运用了循证医学。通过循证医学的实践,使教师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模式发生转变,掌握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即以问题为中心、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思维模式。同时将循证妇产科学编入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或了解的教学内容,以4学时介绍循证医学基本概念、与妇产科学的关系以及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如循证医学与早产、循证医学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循证医学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2.3循证医学知识的训练
循证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训练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之一,就是对现有理论、方法和结果进行提取、分析和判断,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其基本步骤如下:①提出临床问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疾病的复杂性,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②收集有关证据:根据提出的具体问题,搜集文献资料寻找最佳最新证据;③评估证据:严格评价资料的有效性和可用性,然后作出临床决策;④实施证据:临床医生可将其用于患者,在临床实施这些有用的证据;⑤效果评价:评价应用当前最佳证据指导解决临床具体问题的效果如何。
我们在妇产科教学阶段,对临床医学院的学生按照实习小组进行了循证医学的训练,各组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提出妇产科相关问题,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了查询、分析以及判断,对照书本知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通过循证医学知识的训练,使他们初步掌握了循证思维方法。
2.4指导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医学
妇产科的教学和实习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教学中注重循证医学的教育十分重要。我们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体征、各种检查发现并提出有关疾病预防、诊断、预后、治疗病因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按照解决问题的需要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检索策略和途径全面地寻找相关证据;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价值,帮助学生运用研究证据并结合临床专业知识及患者的选择指导医疗决策。如我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腹腔镜手术后的药物治疗问题上,临床常有一些不同观点。那如何用药能够提高受孕率就成为一个问题中心。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找出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有关的中英文文献,选出所有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大部分文献为保守手术治疗后,应用达那唑治疗以预防复发,疗程为3~6个月。分析文献发现,多项的临床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提示,应用达那唑对保守手术后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复发率在随访12~36个月有明显的下降,且手术后及时使用药物巩固治疗效果较好。检索其他的医疗文献发现,有4篇文献得出了上述相似的结论,证明我们在查找文献、分析和判断文献,并得出结论的过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文献的方法,又进行了循证医学的实践,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后药物治疗的时间有了全面的认识。通过循证医学实践,极大地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下,改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使学习过程由被动吸纳变为主动获取[4,5]。
参考文献:
[1]周波.建立医学生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4,3(3):51-53.
[2]陈虹.临床教学医院循证医学教育理论应用评价[J].医院管理杂志,2006,13(2):185-186.
[3]陆俊羽,钱桂生,陈维中,等.以研究型教学法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学探讨[J].西部医学,2006,18(4):258-260.
-
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范例(3篇)
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范文关键词: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前言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这是党的一贯政治立场,也是广大人民关注的重大政..
-
作风大整顿心得体会范例(3篇)
作风大整顿心得体会范文一、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工作主题,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基本要求,对照犍为实施“产业发展年”和“十大..
-
作风大整顿剖析材料范例(3篇)
作风大整顿剖析材料范文篇1一、基本做法1、抓好思想再动员,继续深入学习讨论。学校*月*日召开了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建设第一阶段总结暨第二阶段动员大会。会上,再次学习了市委..
-
对生物医学工程的认识范例(3篇)
对生物医学工程的认识范文篇1[关键词]法医学;问卷调查;教学研究[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68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
-
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范例(3篇)
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范文关键词:生物学;原则;基础知识;主干知识高三生物学复习备考,是以生物教材、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依据,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梳理,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
-
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范例(3篇)
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范文篇1一门课程的学时终究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应有的课程教学,同时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就必须..
-
创新意识的定义范例(3篇)
创新意识的定义范文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文化;传承创新;途径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17-04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
城镇农村污水处理方法范例(3篇)
城镇农村污水处理方法范文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问题;对策Abstract:Theenvironmentquestionis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importantorigin,mustprocess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