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训练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8-09

逻辑思维训练汇总范文篇1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研究生;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提出: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否满足能力培养的需要

批判性思维译自英文criticalthinking(CT)。根据恩尼斯的定义,它是“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批判性思维培养已在国际高等教育界形成共识。20世纪末世界首届高等教育会议在宣言中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教会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分析社会问题”,从而使之承担起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掀起的“批判性思维运动”浪潮实质上是一场教育运动,旨在通过加强逻辑学教学,纠正学生消极、保守、多错、低效的不良思维习惯,培养批判性地阅读、聆听、观察、演讲、写作、创造的能力,使之能够从容应对当代社会的种种严峻挑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由此造成两大弊端:一是智育凌驾于诸育之上,忽视其他素质培养;二是在智育之中,与考试、特别是高考无关的学科不教不学,而所教所学的学科又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智能(智力和能力)训练。在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另一种不良倾向。它导致的后果是: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智能;重理论,轻实践;等等。所有这些,不仅妨碍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也破坏了学生知识和智能的协调发展,危及教育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10年至2022年我国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了顺利达到这一教育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三大战略主题之一就是“坚持能力为重”,即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具体能力并不独立于智力之外,不能离开智力的训练而独自地加以培养。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智力、能力和知识三者的关系中,智力处于基础地位。智力的构成要素有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通常认为,想像力指形象思维能力,思维力大体相当于批判性思维能力或逻辑思维能力。后者几乎成为智力的标志。一般的基础智力的综合运用,便产生、发展了各项具体能力,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凭借这些具体能力,相应的知识学习、知识创新、思想实践……才得以实现。钱学森说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智力。”缺乏一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各项具体能力的发展便失去依托,思想的表达,知识的习得和创新也无从谈起。以学习能力为例:学习者为了进行意义学习,杜绝机械学习,必须理解学科知识,即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命题(表达原理、定律或公式)的确切意义。批判性思维的解释、分析、评估、推理等技能,为各学科的意义学习提供了通用的学习方法;如果缺乏这些技能,意义学习就难以实现。钱伟长晚年回忆说:清华老师们教会他批判性地思考问题,使他掌握了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他强调:“我们所有教师要求学生概念清楚、会逻辑推理就行了,不是把公式背得滚瓜烂熟,这种学生没用。我们处理所有问题靠逻辑、靠基本概念。”只有进行意义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到有用的知识,为发明创造和思想实践做好准备。可见,包括研究生的各项具体能力的开发、训练和提高,密切依赖于作为基础的一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问卷调查:我国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

为了解我国研究生和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我们展开了问卷调查。采用的问卷是《批判性思维技能调查问卷》,它是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000年版《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加以修订得到的。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10月,用配额抽样方法,对我国高校3,032名学生(其中专科生672名、本科生1,652名、硕士研究生426名、博士研究生282名)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汇总如图1:

由图1可见:

第一,从各级学生的平均分看:以60分为及格线,那么,只有博士生的平均分刚好及格,硕士生和本科生一样,均不及格。

第二,从各级学生平均分的比较看:硕士生57.5分比专科生47分高出10多分,但与本科生55.9分几乎没有差距;博士生60.4分比本科生高不到5分,比硕士生高不到3分,没有显示明显差距。

第三,从各级学生的及格率看:每100名学生中,博士生及格者近60名,硕士生、本科生均不及半数,专科生不到16名。

第四,从各级学生及格率的比较看:硕士生44.6%比专科生16.5%高出约30个百分点,但与本科生42.2%没有什么差异;博士生59.2%比本科生和硕士生最多高出20个百分点,差异较大。

经过分析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博士生、特别是硕士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偏低。这说明,当前我国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能力培养,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各项重要的具体能力培养的迫切需要。

三、原因分析:导致我国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偏低的原因

逻辑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开展逻辑学教育。下面我们试从我国逻辑学教育的现状来分析造成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偏低的原因。

二十多年来,我国逻辑教育发展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我国各级学校逻辑学教育大受削弱

基础教育中,逻辑学教育已名存实亡。小学没有逻辑教育。中学语文课本里原本有限的逻辑知识受到削减,仅余一节。据调查,虽属必修课,由于高考不考逻辑知识,这节课不为师生所重视,老师不教,学生不学。多年前教育部组织逻辑学者编写的以逻辑为主干内容的中学素质教育课程《科学思维常识》,其教学已经陷于停顿。高等教育中,几乎所有专科学校不开逻辑课,本科学校逻辑课地位下降(缩减课时或沦为选修课),甚至索性取消;研究生教育,无论是硕士研究生教育还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几乎全由外语、政治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所占据,没有逻辑课存在的空间。

(二)逻辑师资队伍弱小

三尺讲台、一尺刊物构成教师活动的学科平台。直到今天,全国还没有一家逻辑学专业核心期刊。由于学科平台缩小,逻辑学教研人员流失严重。为了解我国高校逻辑学师资队伍情况,我们对逻辑教师人数进行了抽查。从全国七大行政区各抽查一个有代表性的省份,其逻辑教育水平居于中游,不是该区最佳者,也不是最差者。调查项目是:这七个省份有多少所本科高校,有多少位逻辑教师从事逻辑教育工作。调查数据汇总如表1:

由表1中可见:

第一,七大行政区的七个省份中,平均每所本科高校逻辑教师多于1名的省份仅有贵州和福建,多数不足一名。贵州最多,逾2名;福建次之,逾1名;最差者不足0.5名。

第二,七个省份共有本科高校144所,担任逻辑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共有132人,平均每所高校不到1人。即便计入因种种原因没有开课的教师的人数,平均每所高校仍然不足1人。

第三,每所高校每年入学新生有3000名,再假设每名教师每学年开4个班(每班70名学生)逻辑课,那么,每所高校每年接受逻辑教育的学生平均为280名,即每10名学生中不足1名有条件接受逻辑学训练。

硕士生和博士生几乎都经历了中小学教育和本科教育,由于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各阶段逻辑学教育薄弱,不可避免造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偏弱的后果。逻辑课的降位或取消,必然造成逻辑师资队伍萎缩;而逻辑师资队伍的萎缩,又反过来减少逻辑课的开设,阻碍逻辑教育的开展。如此恶性循环,直接导致我国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低下,最终后果是科研后备人才队伍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主要能力上的全面削弱。

四、设想和建议:如何加强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借鉴国内外逻辑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提出若干具体的设想和建议:

(一)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

高考对基础教育有导向功能,研究生入学考试对高等教育也有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导向功能。受到传统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的影响,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在内容上背诵的东西多,理解的东西少,而体现考生个人学术见解、特别是有创见的东西更是少之又少。这样,就很难把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强,因学习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学生选拔上来,经过培养后,充实到我国的学术研究后备队伍中去。研究生考试增设一门逻辑学的考试科目,这恐怕不符合实际,但是应当对现行的考试办法大力改革,将批判性思维知识真正融入到常规课,即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考试中去,将逻辑标准作为评价、选拔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在研究生阶段开展逻辑学教育

据初步调查,我国大多数研究生在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阶段没有接受过逻辑学教育,自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那些尚未接受过逻辑学教育的研究生有必要开展逻辑学教育。可以采取三条途径:一是开设逻辑课,进行专门的逻辑知识训练;二是把逻辑课与常规课教学结合起来,在常规课教学中贯彻逻辑知识,培养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三是开辟隐性课堂,在学术沙龙、学术辩论、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中训练和提高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中,第一条途径是根本途径。只有如此,才能促进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工作

如果说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是为了把好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入口”关,那么,加强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工作则是把好这一阶段的“出口”关。作为申请学位依据的学位论文,反应了学位申请者的学术水准。学者们普遍认为,学位论文是否达到申请相应学位的水准,说到底,除了要看学位申请者,即论文作者的语言功底——语法修养和修辞修养——之外,最主要是看思想水平,即是否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证明。简单说,论文写作实质上是学术创新工作。教育家杨叔子院士说,创新“如果没有逻辑作为基础不行,新的发现必然突破原来的思路,然而随后的推演和论述必然符合逻辑,否则必然荒谬”。对作者来说,提出新观点、证明新观点,这需要借助专业知识和逻辑知识。对论文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委员来说,分析、评价作者是否提出新观点、证明新观点,同样需要借助专业知识和逻辑知识。只有标举逻辑知识和逻辑标准,才能加强、完善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工作,严把“出口”关,从而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Robet.H.EnnisCriticalThinking:AStreamlinedConception[J].TeachingPhilosophy,1991,(1).

[2]陈华新.集大成得智慧——钱学森谈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钱伟长.钱伟长文选[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逻辑思维训练汇总范文

关键词:学前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学前儿童一般是指3-6岁的儿童,在学前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对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可以使其逻辑思维更加缜密。社会上对学前儿童是否应该接受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有着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学前儿童本身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只是初级的,为了对儿童的这种能力进行开发,教育工作者必须改进教学方法,要对学前儿童进行逻辑上的引导,使其多思考多动脑。

1培养学前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逻辑思维是指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是建立在理由充足的基础上,学前儿童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的儿童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在对儿童的大脑进行开发时,可以使其思维能力更加强大。学前儿童在掌握逻辑运算能力后,对抽象概念有了一定认识,在进行逻辑运算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思想上的跳跃。学前儿童正处于感知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是逻辑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学前教师一定提高教学水平,要培养学生逻辑思考的能力,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对孩子今后的数字成绩也会有一定影响。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其语言表达会受到思维的影响,通过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使其语言表达更加流畅。当前社会,对学前儿童智力的开发比较重视,所以,幼儿园一定经常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掌握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儿童的思维与思考能力。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工作,很多孩子在小学数学中,表现出了突出的能力,可以找到数字之间的规律。在学前阶段对儿童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儿童具有缜密的思维能力,可以促进儿童心智的全面发展。

2学前儿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学前儿童由于年龄的原因,在思维以及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时,要保证其动作与思维的协调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介绍几种学前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2.1由浅入深操作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学生对看到或听到的知识可能会忘记,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会加深记忆与理解。所以,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时,可以通过多练习的方式实现,教师通过实物练习,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在教学的过程汇总,要注意知识由浅入深,一开始不能涉及过难的内容,这会打击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学前儿童逻辑思维能力时,要助于对知识的概况,可以使儿童接触数字,寻找数字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律。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儿童通过摆弄实物,可以避免出现思想开小差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2.2游戏激发兴趣法

学前儿童逻辑思维的培养依托于具体的事物。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在生活中、在与身处的人群的相互交流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在早期的逻辑思维培养中,为学前儿童提供和创设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杜威在其教育生活论中提出,最好的学习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该利用学前儿童现实的生活背景作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应把教育与学前儿童眼前的生活结合起来。学前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探索都是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为出发点的,对知识的探索与学习需要自然的引入,学前儿童生活环境为背景,将生活情景作为活动情景更能让学前儿童有亲近感,更易吸引学前儿童的兴趣。例如在幼儿园环创方面:利用幼儿园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资源融入数学元素,墙面的环创把数字与图形等融入进去。班级的区域角落就可以布置成超市、服装店、厨房、动物园等等生活情景。充分利用这些生活场景,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就具有更广泛的空间和多样的活动内容,在模拟生活场景中以游戏的活动方式引导学前儿童探索发现逻辑关系,逐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3家庭参与互动法

幼儿园对学前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能做到系统而有计划的进行,却也不能忽视家庭的作用,毕竟学前儿童在家庭呆的时间也有大半。前面我们提到坚持生活情景中培养学前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但真正的生活情景更多的是在学前儿童的家庭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很有必要迁移到生活中去,所以家园联系更显必要,在家庭生活中开发和训练学前儿童逻辑思维的将更具实效。建议幼儿园定期向家长出示一份阶段性学习培养计划和目标,让家长随时掌握孩子学习的内容,了解学前儿童当前阶段思维发展特点,以便在实际生活中有目标地进行引导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情景中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才能让学前儿童的学习更自然更具实际意义。

2.4重视个体差异性的原则

学前儿童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的差异性比其他领域更为明显。首先,这是由数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其次,家庭教育因素也影响着学前儿童经验积累的差异性。第三,在数学领域,学前儿童个人天赋的差异。诸多原因导致:学前儿童即使在同一年龄段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设计逻辑思维训练教学活动时,老师必须根据学前儿童发展水平,从材料准备到操作要求都能有不同层次和不同难度的选择,真正做到让学前儿童自主选择,自由操作。

结束语

对学前儿童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可以为儿童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找规律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首先培养儿童的兴趣,使其对逻辑思维知识更感兴趣。学前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一定差距,在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实现学前儿童教育的综合性。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强,还可以使儿童的动作与思维更加协调,促进儿童心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丽敏.关于学前儿童民族舞蹈教育的价值探寻及规范路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逻辑思维训练汇总范文

听、说、读、写,在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听”字首当其冲。特别是进入初中阶段以来,听力教学不再成为隐性的能力培养与训练活动,而是大方地进入学生英语考试范围。由此,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听力兴趣,发展学生的自主听力能力,成为教学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尝试以问题串起听力文本,构成听力线索,带着问题去听,去思考,寻踪觅迹地找出材料的关键词,辨析材料的类型与主题,从而树立学生的听力信心,夯实学生的听力基础。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7A七年级《Unit3Welcometoourschool》时,由于这个模块的主要教学任务围绕“talkingandlistening”展开,主张在听与说的训练中帮助学生感知新词汇,融入到学校生活的语言情境。因此,我在课堂导入环节,以学生们喜欢的科幻大片“HarryPotter”穿针引线,以“What’syourfavoritemovie”为逻辑主线,引导学生寻找线索,提高学生的听力辨析能力,然后让学生们在句型的变换中,引出“Whichofthesubjectdoyoulikebest?”这个重点句型。在这个听力辨析活动环节中,我主要以学生们感兴趣的听力材料入手,引发学生们对“What’syourfavorite…”这个句型的关注,循序渐进地导入关于“subject”的讨论。

二、归类串联,逻辑线勾出单词识记新天地

单词就像构成英语的机体细胞,看似零零碎碎,却是支撑英语这栋高楼大厦的根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关注学生词汇的储备量,尤其关心学生单词的识记与运用能力的培养。我尝试以逻辑线的教学策略,通过头脑风暴法、首字母猜测、思维导图等方式,将机械学习变为意义学习,帮助学生对词汇进行有意义的归类串联,由此及彼,开拓出单词学习的新天地,使得反复枯燥的单词学习乐趣彭生。在教学牛津版初中英语9A《Unit5Films》时,我在教授完新单词后,设计了一个词类串联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SaysomethingaboutAudreyHepburn’slifeaccordingtothetime.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并不忙着下指令,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出相应的图片提示,呈现出不同时期奥黛丽.赫本的职业及成就。引导学生们采用头脑风暴的记忆搜索方式,以“time”的逻辑线,寻找出记忆中未被激活的单词,并尝试应用表达。于是,水到渠成,actress,balletdancer,model,charm,theleadrole,markthebeginningof,thefinalappearance,passaway.这一连串的生词,词组都得以巩固,并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简单,易操作地为学生词汇学习降低难度,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们根据时间去尝试介绍我们熟识的影视明星,同时也为向语篇过渡做好铺垫。

三、辩词识意,逻辑线找出阅读理解好方法

如何将纯粹的英语阅读,尤其是对英语词汇、句子的表层认读转化为有意义的英语理解,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以为,认读是理解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首先要通过活泼的认读活动,抓出文本的关键词,同时,根据以关键词形成的逻辑主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通篇的理解,在把握大局的基础上,根据问题对细节进行深入的剖析,攻破文本,实现从阅读到理解的转变,使学生获得自主阅读的技巧,形成符合自身学习风格的策略。教授牛津版初中英语7B《Unit2Growingsmart,growingstrong》这个单元时,我考虑到“usedto”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教会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过去常做的事,过去的爱好以及过去与现在的变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因此,教会学生使用“usedto”句型,掌握过去与现在变化的反差词汇,是打开本单元文本阅读教学的钥匙。故在文本阅读教学前,我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中主人公过去与现在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句型,如:Iusedtoeattoomuchmeat.Now,Ieatmorevegetablesandfruit./Iusedtosleepalot.Now,Iexercisemore.如此,让学生在逻辑变化中很顺利地掌握句型结构,教师则无需再加以赘述。

四、总结

  • 下一篇:逻辑学的基本功能范例(3篇)
    上一篇:家庭投资理财计划书范例(3篇)
    相关文章
    1. 家庭投资理财计划书范例(3篇)

      家庭投资理财计划书范文吴女士希望通过合理的规划来达成未来的家庭目标:(1)吴女士期望儿子能去美国读书,准备为此筹集儿子18岁时的子女教育费100万元。(2)夫妇两人也期待自己退休..

      daniel 0 2024-08-09 02:16:12

    2.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范例(3篇)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范文Abstract:Thisarticlearguesthesignificancefromthepointofconstructionoflaboratoryinthetrainingofapplication-orientedtalents.Thenthearticleanal..

      daniel 0 2024-08-09 01:44:12

    3. 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范例(3篇)

      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范文【关键词】课堂设计;新课标;教学模式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且新的教学方法没..

      daniel 0 2024-08-09 01:12:12

    4.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例(3篇)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一、科学素质的含义与特征分析目前学术界对科学素质”尚无公认的确切的定义,但有关科学素质的论述却有许多。科学素质(scienceliteracy)一词源自英..

      daniel 0 2024-08-08 22:32:12

    5. 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范例(3篇)

      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范文关键词:教学概念;意义;形成过程;常见问题文章编号:1005-6629(2013)7-0003-05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教学概念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不少一..

      daniel 0 2024-08-08 22:00:12

    6.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特点范例(3篇)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特点范文篇1【摘要】审计机关如何确保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主体的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与完整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核心问题。为了全面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daniel 0 2024-08-08 21:28:12

    7. 设计美学的研究方法范例(3篇)

      设计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

      daniel 0 2024-08-08 20:56:12

    8. 安全培训意义和重要性范例(3篇)

      安全培训意义和重要性范文【关键词】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法》安全培训教育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D92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180-022002年颁布的..

      daniel 0 2024-08-08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