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入门知识范例(3篇)
金融理财入门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目前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农村理财市场的发展。如何培养大量的农村理财技能人才,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多更好的理财服务和理财收益,需要清楚地了解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途径,以推进我国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开发。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理财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需要有一批了解农村实情和现代经济知识的投资理财人才,帮助农民群众放心投资理财,确保财富留得住、增值快,使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实惠受益人。而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目前相当缺乏,成为制约农村理财市场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试图研究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途径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
1。农民迫切需要理财技能人才的帮助或者提升自身的理财技能,以促使其资产得到保值增值。随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在持续增长,农民的理财观念正在转变,投资理财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大多数农民缺乏投资理财知识、缺乏农村理财技能人才、农村理财渠道单一等因素,农村理财市场发展缓慢,农民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不强,如国家统计局2007年10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为84元。
2.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是提供农村理财服务的重要平台,需要大量的具有农村理财技能的工作人员。过去,由于利益问题各大银行似乎对农村理财市场兴趣不大,收缩农村网点,限制向农村贷款,理财产品主要针对城市人口,证券、期货、保险公司也难以深入农村,使大部分的农民无缘享受城市居民“大众化”的理财服务。其实我国农村理财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各级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承担起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投资理财知识普及和教育的责任,积极聘用和培养大量的理财技能人才深入到农村,搭建农村理财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和乡村企业提供良好金融理财服务。
3.农村乡村企业、农民私营企业以及乡、村委也需要理财技能人才。大部分农村企业资本金小、抗风险能力差,这就需要具有企业理财技能的人才帮助企业解决投、融资等经营管理问题。比如农村民间资金借贷、地下钱庄这种高风险投融资活动,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理财质量,需要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正确引导。各级农村管理者如乡、村委,为了发展本地农业经济,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更需要理财技能人才来参与乡村经济的建设,提高村级理财水平。
二、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
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体现在:一要有较丰富的农村金融、经济、投资等基础知识;二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须具备实际的操作能力。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农村客户的沟通能力,理财服务的营销能力,财务策划书和文字表达能力及风险的预知和平衡能力。
农村理财技能人才主要的培养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院校面向农村大力培养和输送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目前,高等院校的金融理财专业非常热门,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学习这个专业。但是绝大部分理财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的金融机构或企业工作,主要面对大中城市的理财市场,为城市企业和居民提供理财服务,这造成了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匾乏。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大力培养为农村理财服务的专门人才,建立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开设针对农村理财的课程。
例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与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共同组建了“浙江农村合作金融学院”,针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农村金融岗位现有员工的知识结构和在校大学生学习状况,在高校中率先创设了“农村合作金融专业”,并在现有的专业中,设立农村金融方向,如财会专业设置农村金融柜台方向,保险专业设置农业保险方向,理财专业设置农民理财方向,营销专业设置农产品交易方向等;同时,增加与“三农”经济有关的课,编写《农户经济行为》、《农村金融》、《农村信用社综合柜台业务》等特色化教材,制定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专业教学计划,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农村、了解农业、熟悉农民。学院每年还落实20%的毕业生到农村金融部门工作,并建立奖学金,对到农村金融系统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给予鼓励。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也积极培养理财技能人才,建立和利用金融服务实验公司平台,开设金融服务公司岗位认识课程,在各模块老师的指导下对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融服务实验公司直接引入各大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作为理财实践的对象,由金融机构的专家直接参与产品和专业的辅导和培训,再辅以校内指导老师的辅导和管理以及创新的课程考核手段,所以学生基本上在就学期间就可以开展相应的理财业务。学院还通过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证合一”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就学期间能够考取保险、证券、期货、会计等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胜任理财工作岗位。
2.各级金融机构应积极搭建农村理财服务平台,积极聘用具有农村理财技能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宣传和提供理对月又务。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农村理财市场的发展,开发和聘用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积极拓展农村理财市场。如在县城设立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农村理财部门,搭建功能完善的理财平台,承担专业化管理和服务;在乡镇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营业网点为主设立农村理财服务柜台,聘用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积极创造条件为农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理财服务,推出满足农民特征化要求的“农民理财顾问”,为农民答疑解惑,在提供生产贷款、搜集市场信息、参谋致富项目过程中,将通俗易懂、具体实用的理财知识宣传到农户家中,从而大大提高农民的理财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参与生产、流通、理财、投资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参与发展浙江省农村理财市场的主力军。
3.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的理财意识和技能,使一部分农民逐渐提升为理财技能人才。金融机构、乡镇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应该相互联合,组织农村理财技能人员进村入户,向农民开办理财讲座和培训班。利用宽带网络、电视、报刊和发放资料等多种载体,组织农民开展金融投资理财知识的学习和宣传。金融机构在农村开设网点的同时,还要积极对广大农民进行“金融理财扫盲”行动,开办乡村技能培训学院等,如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省淳安县农村共同开办的“幸福学院”,不仅使当地农民能够提高素质,学到有用知识,而且使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突显,增强了农民群众的金融、理财、风险等基本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自身素质,使农民成为自己的理财专家,充分发挥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也改善了农村的理财环境,繁荣农村理财市场。
三、士音养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建议
下各级政府应重视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开发,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农村理财技能人才落户农村、扎根农村,并解决技能人才住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后续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为留住农村理财技能人才、发展农村理财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
金融理财入门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社会需求培养涂径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理财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需要有一批了解农村实情和现代经济知识的投资理财人才,帮助农民群众放心投资理财,确保财富留得住、增值快,使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实惠受益人。而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目前相当缺乏,成为制约农村理财市场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试图研究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途径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
1。农民迫切需要理财技能人才的帮助或者提升自身的理财技能,以促使其资产得到保值增值。随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在持续增长,农民的理财观念正在转变,投资理财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大多数农民缺乏投资理财知识、缺乏农村理财技能人才、农村理财渠道单一等因素,农村理财市场发展缓慢,农民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不强,如国家统计局2007年10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为84元。
2.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是提供农村理财服务的重要平台,需要大量的具有农村理财技能的工作人员。过去,由于利益问题各大银行似乎对农村理财市场兴趣不大,收缩农村网点,限制向农村贷款,理财产品主要针对城市人口,证券、期货、保险公司也难以深入农村,使大部分的农民无缘享受城市居民“大众化”的理财服务。其实我国农村理财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各级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承担起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投资理财知识普及和教育的责任,积极聘用和培养大量的理财技能人才深入到农村,搭建农村理财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和乡村企业提供良好金融理财服务。
3.农村乡村企业、农民私营企业以及乡、村委也需要理财技能人才。大部分农村企业资本金小、抗风险能力差,这就需要具有企业理财技能的人才帮助企业解决投、融资等经营管理问题。比如农村民间资金借贷、地下钱庄这种高风险投融资活动,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理财质量,需要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正确引导。各级农村管理者如乡、村委,为了发展本地农业经济,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更需要理财技能人才来参与乡村经济的建设,提高村级理财水平。
二、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
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体现在:一要有较丰富的农村金融、经济、投资等基础知识;二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须具备实际的操作能力。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农村客户的沟通能力,理财服务的营销能力,财务策划书和文字表达能力及风险的预知和平衡能力。
农村理财技能人才主要的培养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院校面向农村大力培养和输送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目前,高等院校的金融理财专业非常热门,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学习这个专业。但是绝大部分理财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的金融机构或企业工作,主要面对大中城市的理财市场,为城市企业和居民提供理财服务,这造成了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匾乏。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大力培养为农村理财服务的专门人才,建立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开设针对农村理财的课程。
金融理财入门知识范文
对于农民工来说,享受老家金融机构服务他们是鞭长莫及,而想获得打工所在地金融机构的服务,他们往往又是“身在异乡为异客”,被告种种条件所限,难吃“家乡菜”。
不少农民工有这种经历:打工一年拿回“一张银行卡”,卡在老家却“无法变现”,想用钱,需坐车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到县城ATM机上取,费时又费钱,叫苦连天。
这只是一个方面,农民工金融服务还有许多“难言之隐”。如何为农民工这一庞大而特殊群体提供全面、综合、优质的金融服务,这是摆在金融服务机构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无论是农民工户籍所地的金融机构,还是创业所在地的金融机构,都要切实关注农民工在就业、创业、生活等方面存在金融服务问题,努力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避免成为“全覆盖”中的“太阳黑子”。
加强宣传,让农民工“都知道”。对于农民工集中的务工区,当地金融机构应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企业、社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民币、银行卡、金融理财、银行信贷、结算等金融宣传,对于农民工输出地,当地金融机构要利用农民工集中返乡时节大力开展金融常识宣传,了解和掌握农民工的金融服务需求。在形式上,可采用电视、广播、专题讲座、板画、发放宣传资料等农民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农民工全面了解银行业务的品种、办理手续和操作技能,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整体金融意识和金融知识。
量身定做,让农民工有“对口”信贷产品。金融机构要以个人征信体系为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结合农民工的特点,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推出适合不同类型农民工的相关金融产品。“异地创业贷款”是农民工渴望的一个贷款品种,对于异地创业的农民工可利用区域集中、行业集中的优势组成联保体,向创业地金融机构申请联保贷款,对于一般农民工的小额资金需求,可通过用工单位担保的方式发放专门的小额贷款。另外,建议务工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关注农民工的生活、生产状况,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支持农民工创业,如组建政府出资的外来务工人员贷款担保公司,妥善解决借款人抵押担保难问题。
满足理财需求,让农民工也能“钱生钱”。针对农民工经济生活和金融知识水平等实际情况,研制开发出符合农民工理财需要、迎合农民工心理的金融理财产品,让其轻松理财,稳定收益。如针对目前关注的子女上学、养老门题,适当降低教育储蓄产品的准入条件,设计专门针对农民工养老的投资理财产品,农村金融机构可加大开放式基金、分红保险、国债等理财产品力度,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村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
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减轻农民工“负担”。金融机构要合理布设ATM和POS机,使银联从城市走向农村,增强农民工使用银行卡跨行、异地取款和消费的便利性。同时,降低基层农村银行卡存取款的手续费标准,降低农民工银行汇兑、邮政汇兑的手续费标准,切实减轻农民工汇款的费用负担。
-
初二生物知识点范例(3篇)
初二生物知识点汇总范文篇1[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一、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思维导图由学习方法研究领域的专家托尼伯赞提出,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层..
-
小农经济的地位范例(3篇)
小农经济的地位范文篇1关键词:城镇化;中小企业;农村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050-02城镇化是对于广大乡村地域而言的,有点类似于城市化的概念,实现..
-
冶金科学技术范例(3篇)
冶金科学技术范文篇1关键词:有色金属冶金,体系改革,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b)-0149-021有色金属冶金课程体系的现状有色金属是目前的高新技术发..
-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例(3篇)
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范文关键词:地方传统媒体;哈尼族;作用;传播策略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145-02哈尼族,是主要生活在哀牢山和无量山,云南南部红河..
-
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范例(3篇)
传承传统文化重要性范文乡村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梁漱溟认为,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
-
建筑的文化性与艺术性范例(3篇)
建筑的文化性与艺术性范文篇1【关键词】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审美;探究1“文化建筑”与“审美”的科学内涵①文化建筑质量水平的高低与否直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水准,..
-
一体化技术论文范例(3篇)
一体化技术论文范文篇1(一)教学实施过程在实施模块一电路中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板书和多媒体对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介绍,在此之后,给学生大量时间,让他们独立地对电..
-
生物常识知识范例(3篇)
生物常识知识范文篇1【关键词】生物教学;生活;联系知识来源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就告诉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将二者之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