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8-22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范文篇1

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很大,如果经过合理、及时的教育和培养,幼儿会形成好的常规习惯。但是,对孩子进行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简单事情,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常规习惯,我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以兴趣为出发点,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故事法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将幼儿需要养成的常规编成一些小小的故事,以此来强化,使孩子的良好常规习惯的意识。如:针对幼儿饭前、便后洗手的情况,我给幼儿讲了《小象波波》的故事,通过故事中小象波波饭前、便后不洗手,吃饭后肚子痛的例子,告诉小朋友小象是因为没有洗手而将手上的细菌吃到了肚子里,又将小象波波游戏前不打香皂洗手和游戏后打香皂洗手的情况进行对比,强化孩子们手脏了也要随时洗的意识。由于故事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形式之一,而且他们经常会百听不厌,所以通过故事法,孩子们饭前洗手的意识有了很明显的增强。

2榜样示范法

设立“小班长”请做的好的孩子来担任,以此树立榜样,调动其他孩子的积极性。如:遵守游戏规则、上课专心听讲、主动捡垃圾的小朋友等等,当幼儿做出某种良好的行为时,应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可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同时让其也轮流当“小班长”,使每个孩子们都有机会参与,常此以往就会使幼儿产生一种光荣感和满足感,促使幼儿的良好常规习惯得到巩固和发扬。

3自定规则法

利用教育活动结束后的10来分钟组织一个小小的“讨论会”,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个话题,大家展开讨论。如:《玩滑梯时应该怎样做?》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得出:“玩滑梯时应排队,不拥挤。”“不能从下往上爬滑梯。”“要在老师看得见的地方玩。”“不能倒着滑滑梯。”……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有的方面连我都没有想到,我对孩子们的发言进行了肯定的总结,我发现从那以后,户外活动时孩子们之间就会相互提醒“这样很危险,”“刚刚吃完饭不能乱跑”等等,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一日活动中,我经常让幼儿先讨论,然后引导他们确定几条便于操作的规则,同时进一步引导他们讨论出犯规后的惩罚方式。一旦幼儿违反了规则,我会及时提醒:“这可是你自己制定的规则,你必须遵守。”当听到这样的“提醒”后,正在犯规的幼儿马上就会自觉纠正错误,自定规则达到了让幼儿自我约束的目的。

4标记提示法

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我们可以用一些标记来提示,比如,为了提醒幼儿在医院等游戏区域不大声说话,在区域贴上“大嘴巴”的标记,告诉幼儿在游戏时轻声讲话。一开始,他们无动于衷,进入游戏区就开始大声交谈,我多次用手指着标记提醒他们,慢慢地他们形成了习惯,一看见标记就停止了大声喧哗,如果有个别幼儿忘记了,区域里的“管理人员”就会不说话,用手指着标记提醒。

5细心法

习惯是在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绘画、写字的姿势很难看,拿笔的姿势不对,扭着身子,他的作业也很难看,一旦成为习惯就很难改了。你说坐正,他坐正了不会画、写。因此在幼儿练习书写时要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书写时要坐端正,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鼓励孩子向书写姿势正确的孩子学习。同时还要要求幼儿遵守书写纪律。书写时不说话,不东张西望,一心一意写好为止。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幼儿书写、作业的质量也就会随之而提高,更有利于幼儿养成学习用心不随便的好习惯。所以说,幼儿的教育要讲细节,从细微处着手进行训练,有目的增强幼儿的学习意识,让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坚持法

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几次的重复巩固练习和长时间的练习所能养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长期培养、持之以恒才能有意控制行为,达到自动化过程,因此,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这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该按要求做,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形成习惯。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样强,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严格要求幼儿,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也是意志的培养,有坚强意志力的孩子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就会勇敢,不畏缩,这将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石。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范文

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容易改变。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习惯的培养室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整个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磨练,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等是良好的学习性格最主要的特征。其中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又是随着习惯的形成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性格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习方法只有以习惯的形式固定下来,才能真正成其为方法,显现出应有的价值。

习惯基本上属于非智力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培养非智力因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能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改善个体智力活动的环境,提高智力活动效率的条件和手段,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标准”在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指出: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整洁、专心听讲、认真观察、善于质疑、合作学习等的学习习惯。

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一、传统学习习惯培养。

(一)培养孩子学会“看”

学会“看”即学会观察。良好的观察力是孩子们学好数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观察能力就像巴甫洛克所提倡的“观察、观察,再观察”那样,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他们要观察什么,该怎样去观察。

观察的条理性

数学学习中对数学对象的观察往往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达到目的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能杂乱无章地进行观察,而应逐步养成观察的条理性。例如:分门别类地观察,或注重对象间联系进行观察,或从特征上进行观察等等。

如:教师收集大量的各种形状的物体,让孩子们对收集的物体进行观察。面对一大堆的各色实物,孩子们看得眼花缭乱,一时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提示,引导他们进行有条理的观察。首先,观察哪些物体的形状是相同的,并把它们放在一起,接着再观察各类相同形状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最后再观察比较各类形状的不同之处。

(二)培养学生学会“听”

专心听讲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

教给听的方法:要求孩子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听时,要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把注意力集中到将探讨的问题上,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做积极地信息交流。倾听时还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请您把......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听的结果。

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一定要付诸行动。例如:在课堂中,可以随时请学生复述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看学生不注意时及时提示:小小耳朵――认真听。小小眼睛――仔细看,小小头脑――仔细想等。

(三)培养学生学会“说”

“说”即语言表达能力,它包括回答老师提问,修正他人发言和参加小组讨论三种情况。无论哪种情况都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逐步做到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即回答老师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能听见。修正他人发言时态度要诚恳,先要肯定对方发言中对的方面。而被修正意见的同学,应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如果意见不正确,也要等对方把话说完后再发表意见,可以说“谢谢,不过我还是坚持我的意见,因为......”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在孩子们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孩子错误的读音和用词,还要教会他们长句短说,用示范的方法调控语速,使孩子们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良好习惯。对于胆子小、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教师积极引导,多多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说多练,逐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培养创造性学习习惯

进入新世纪,时代的发展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计算技术和解决常规问题为重点的数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比获得了多少知识更重要。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培养创造性学习习惯

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展、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自助探究、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从模仿开始,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如: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从情境图中找出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范文

首先,我们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这要求孩子们认真的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的听他人说英语,这是学习英语的起步——听。只有听的清,听的懂,才可以把英语说好,说的准。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性强,但缺乏自控能力。课堂上,常有学生一听老师示范发音,就急于模仿发音,但是往往没有听清楚老师的教学发音,不仅影响了自己发音欠准,还影响了他人的发音。对于这点,老师可以采取“手势暗示法”,培养好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要求学生不可急于自己练习发音,老师通过手势“一、二”引导学生“听清”,当手势打到三时,引导全班学生齐读,要求学生注意老师的嘴型,注意嘴型的大小扁圆。

二、良好的说的习惯

关于“说”,则要求学生要大胆的说出口,不怕错,不害羞,音度适量,仪态动作均自然大方。从心理学上来看,三年级的孩子们内心比较害羞,相对于高年级孩子们来说,他们更怕错,不敢开口说英语。但是同时他们也对英语有着更为好奇的心理,所以这更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大胆的开口说英语。在学生说英语时最好不要打断,暂时允许他们存在的发音或语法错误,等待孩子们讲完再予以纠正,讲解。这样不仅可以给孩子们一个很好的理解过程,思维缓解,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给孩子们自信,让他们更加大胆的说出英语。

三、良好的读的习惯

所谓的“读”,顾名思义,就是朗读。会写不会读的话,那学的就是“哑巴英语”。大声的朗读,对于学生记忆单词、课文都是有很好的帮助的。但是,若是没有良好的朗读习惯,有些学生拖音,慢读等坏习惯都是极为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小学英语课文句短简单,通过多次朗读,便于记忆,针对学生不好的朗读习惯,老师应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读”英语习惯。

四、良好的写的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在如今社会,随着电脑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敲着鼠标,摸着键盘,而手上功夫已经逐渐淡忘。但是,现在的教师和家长绝不应该忘记这学习的根本——书法。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书写,都是对孩子的内在培养,应该对孩子从小抓起。但是时至三年级,仍有部分学生书写坐姿、握笔方法不正确。这要求英语教师及时予以纠正,不能让孩子放任自由。无论是坐姿还是握笔姿势,都是关注的重点,特别要向学生指出,书写英文时,纸稍向左斜放,纸的下边与桌面边缘成10°角,不要正放。

总之,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不是孩子自身带来的,它需要孩子自己、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在生活中培养,在教学中培养。

最后,必须来说说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这样,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愿意学习英语,喜欢学习英语,才会学好英语。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下是我的几点观点。

一、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创新

丰富的想象力是孩子们学习的优秀条件,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肢体语言或多媒体教学等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水果apple、grape、banana、等单词时,可以制作水果卡片面具,让学生们面带水果面具,表演水果精灵,在情景表演中,在想象中创新。

二、在共同合作中创新

当今社会是合作的社会,个人的才华如何卓越,也抵不过众人的精诚合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动口、动手、动脑,彼此进行沟通,从而取得成功。例如,在教学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

Ican……等句型时,可以排练英语小品,让学生们共同合作,排练,而后进行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创新中锻炼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语言能力、合作能力。

三、在生活中创新

  • 下一篇:物理教学个人总结(收集3篇)
    上一篇:小小动物园字作文四年级(整理16篇)
    相关文章
    1. 文化宣传工作总结范例(3篇)

      文化宣传工作总结范文学习贯彻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聚焦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道路自..

      daniel 0 2024-08-22 15:04:12

    2. 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范例(3篇)

      体育课程核心素养范文篇1关键词:核心素养;青少年宫;音乐教育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是我国学生培养与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性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其核心思想。核心素养是..

      daniel 0 2024-08-22 13:35:12

    3.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范例(3篇)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范文当前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面对日益增加的贫困生数量,国家和高校对贫困生工作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多,并为此出台很多政策和措施加强对贫困生的扶..

      daniel 0 2024-08-22 12:06:12

    4.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范例(3篇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范文篇1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的场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

      daniel 0 2024-08-22 11:04:50

    5. 研究性学习的教案范例(3篇)

      研究性学习的教案范文进行地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研究开始于2003年,当时,内师大徐宝芳教授指导的一名地理教育硕士生主要研究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她撰写的学位论文为《初中地理..

      daniel 0 2024-08-21 22:53:12

    6. 海外市场营销课程范例(3篇)

      海外市场营销课程范文论文摘要:本文以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体会为起点,在总结该院市场营销专业项目化教学成功之处的基础上,探索了项目化教学在中职营销专业中实施的..

      daniel 0 2024-08-21 21:00:12

    7. 牛顿力学三定律范例(3篇)

      牛顿力学三定律范文牛顿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

      daniel 0 2024-08-21 19:31:12

    8. 牛顿定律范例(3篇)

      牛顿定律范文篇1一位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自测“人缘”好坏的便捷方法。举个例子说明这种方法吧: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在你的寝室里还住着另外3个同学,在这个小环境中,如果你想知..

      daniel 0 2024-08-21 18: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