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作风建设的意义范例(3篇)
能力作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培育务实作风创新作风战斗作风
作风建设是部队的根本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部队作风建设,是促进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履行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部队作风建设的新探索、新思路。
一、用科学发展观培育部队的务实作风
培养务实作风,要从克服形式主义入手。务实作风与形式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哪里存在形式主义,哪里就不可能有务实风气。形式主义是部队建设的大敌,它使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在部队得不到认真扎实地贯彻落实,并以虚假情况欺骗上级,容易造成上级决策的失误;它会带坏部队的作风,给部队建设和长远发展埋下隐患。只有彻底铲除形式主义,才能形成务实的作风。
当前,部队形式主义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形式主义在领导机关的表现为一般号召多,具体指导少;会议、文件多,亲自深入实际少;检查评比多,帮扶培养少;提出要求多,解决实际问题少。形式主义在基层部队的表现为满足于保安全、不出事,畏难于谋发展、打基础,习惯于对上级指示照抄照转,缺乏针对本单位实际解决问题的行动;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报喜藏忧。
产生形式主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私心杂念,有封建主义的讲面子、重排场,等等,但更直接的原因则是与官僚主义相联系。上有所好,下必盛焉。从某种意义上说,形式主义是官僚主义培养形成的。上级机关检查工作时如果走马观花,不深入实际,下边就会迎其所好,搞一些花拳绣腿的东西;上级机关对下级反映的情况乐喜厌忧,下边就会报喜藏忧,甚至粉饰缺点,把问题说成成绩;上级对形式主义只管喊打,而实际上不动真格的,下边就会心领神会,仍让形式主义大行其道。所以,克服形式主义要从官僚主义开刀,要从上级机关自身抓起。对那些存在形式主义而发现不了形式主义,暗示下边搞形式主义,肯定、表扬搞形式主义的领导干部和上级机关,要毫不留情地给予严肃处理。
培养务实作风,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要起表率作用。首先,要切实端正工作指导思想,解决好“干工作为战,还是干工作为看”的问题。领导干部要站在对党和人民、对部队建设高度负责的立场,出谋划策,要用战斗力标准衡量一切工作。凡是与提高部队战斗力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的,不管是什么“亮点工程”、“特色工程”、“标志工程”,都应当统统下马。要在工作指导上,想实招、使实劲、求实效,一切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一切为打赢信息化战争。其次,要扑下身子下基层搞好调查研究,切实掌握真实情况。有些领导干部和上级机关,每年下基层的次数不少,但是掌握不了真实情况,干扰部队有余,解决问题不多,部队并不欢迎他们。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扑下身子,踏踏实实地在基层搞调查研究,而是走马观花,听听汇报,心不在焉地这走走,那看看,用套话、空话讲一通意见。这就是漂浮作风,也是一种形式主义。所以,下基层搞调研,就要沉得下、蹲得住、听得全、看得深,不留死角,不单纯听汇报,多同基层官兵交谈,多分析情况,多掌握第一手材料。再次,要狠刹虚假风,敢于揭露矛盾,积极解决问题。作为领导干部和上级机关,要有树立正气、求实效的气魄,对任何搞形式主义的单位和个人,不留情面地严肃批评,坚决纠正,对基层官兵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设身处地给予解决,或有一个负责任的答复,真心实意地估计大家讲实话、报实情,揭矛盾,提意见。领导干部和上级机关工作组,走到哪里,就要把正气树到哪里,把求真务实的作风带到那里,努力为部队做出表率。
二、用科学发展观培育部队的创新作风
发展离不开创新,不创新无以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创新求得发展,创新是推动部队建设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是新世纪新阶段部队必须树立的优良作风。
一是强化事业心,责任心,为创新提供动力源泉。要从教育入手,打牢官兵事业心,责任心的思想基础。有些同志认为,部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自己究竟能干几年,说不准。所以,只求守成,不思进取;常怀后顾之忧,缺少创新动力。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必须加以克服。要组织官兵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主席提出的“三个提供,一个发挥”我军历史使命的深刻内涵,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责任,解决“入伍干什么,当兵为什么”的问题,改变“安于现状混日子,等待退伍熬日子”的精神面貌,安心部队,热爱本职,把工作当事业干,依靠创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要克服单纯保安全,不敢创新的消极思想。有些同志认为,这成绩,那成绩,发生事故就没有成绩;这创新,那创新,确保安全就是创新。这是一种片面的思想认识,其错误之处就是把保安全与创新发展对立起来了,要害在于以牺牲战斗力和部队建设的发展为代价,消极地保安全。在这种认识支配下做工作,有弊无利,既延误了部队建设的发展和战斗力的提高,又未必能真正保证安全。因此,要正确认识创新与安全的关系。创新是科学思想指导下的改革,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最大限度地认识规律,运用规律,促进部队建设不断发展和战斗力的进一步提高。它不是盲目蛮干,不是不顾安全,相反,创新成果在工作中运用,会更有利于保证安全。安全工作必须为提高战斗力服务,为部队建设的快速发展服务,以放弃创新和发展,从而牺牲战斗力提高而单纯保安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能力作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一、以制度建设保证和促进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60年前的运动,开党的制度建设与作风建设相统一之先河。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党的历史上“左”右倾错误及其严重危害的基础上,领导全党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不仅注重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和思想解放,理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思想根源,而且注重从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干部制度方面研究问题,总结主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制度根源,从而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在全党的形成。正是这样一种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高度统一,合全党面貌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地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同志仍然十分注重党的作风建设。针对党成为执政党之后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他反复告诫全党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时刻保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在1962年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就是说,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文集》第8卷第291页)他认为,只有切实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在党内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才能调动党内外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以健全的制度确保优良的作风,可以说是从到执政初期我们党在党风建设的探索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50年代后期直至“”的十年浩劫,党在作风建设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关键也是由于制度方面出了漏洞。“”结束后,邓小平同志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总结,特别注重于制度层面。他深刻指出,党内存僚主义等等不良风气,以至使党的优良传统破坏殆尽,“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和切产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革履,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有可能重新出现。邓小平高度重视制度改革对党的作风建设的作用,可以说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辟了新的境界。
在新历史条件下,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注重制度建设的思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他指出,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包括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充分发展党内民主,从制度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他特别强调:“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制和监督机制。关键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保证他们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今年5月31日,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再一次精辟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即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一科学论断,是我们党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指针。
二、党风建设的任务和现状警示我们,关键在于制度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核心问题是要进一步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确保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围绕两大历史性课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八个坚持,八个反对”,都是解决党的作风问题的,但是无论哪一个方面,都要以制度建设作为基础和保障。要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在全党蔚然成风,除了要切实加强全党的理论学习,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高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回答现实问题、指导新的实践的水平和能力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各项工作制度,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实践、与时俱进获得制度保障,合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受到制度制约。否则,某些制度和体制中的惰性和漏洞,就有可能阻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不从那些不合时宜的体制和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不切实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创新,理论创新也很难有大的突破。要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党遵循的准则,除了要在党内经常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教育外,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保持清正廉洁的权力动作制度。权力运作制度不合理、不规范,存在漏洞,就会直接诱发形式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党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和纪律,也直接包含着制度建设因素,也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改进和加强。只有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才能在党内形成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自由又有纪律的生活活动局面,才能有效地抑制和防止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自由主义、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的滋生。总之,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内在地包含着制度建设因素,亟需把制度建设提到关键位置上来。
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也迫切要求在作风建设中高度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客观地讲,许多作风方面的问题,都是与某些制度、体制上的弊端密切相关的。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一些领导干部不是把功夫下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上,而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搬、得过且过,这固然与理论素养和精神状态有关,但是归根到底,是由于在领导干部选拔、评价、考核过程中、民主、竞争机制还不到位,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对那些平庸者缺乏应有的制约力,可以说,这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作风蔓延的一个根本原因。有的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这也与现行干部选任制度的弊端有关。在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任领导干部的民主程序形同虚设,甚至根本不讲民主规则和程序,欠民群众对干部的评价很难贯彻到干部选任过程中去,这样,就容易导致干部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人民负责的问题。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一些领导干部搞家长作风和自由主义,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较突出,这也与民主集中制的领导体制不健全、缺乏健全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贪图享乐等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就更需要从制度和体制方面寻找原因,推动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将滋生腐败,就对的权力绝对地滋生腐败。以上分析警示我们,党风方面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归根到底是与制度和体制上的问题相联系的,党风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建设。
三、切实加强党和国家各项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保证和促进党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同志多次强调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根本意义和全局意义的重大问题。在“5.31”重要讲话中;同志再次强调,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些重要思想,深刻指明了以制度建设促进党风建设的方向。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征途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表现为在理论原则上确认人民群众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表现为以健全的政治运行机制确保人民当家作利的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原则包括:(1)民主原则。即人民群众按照民主程序对从事政治和社会管理理的人员进行选择和监督。(2)社会原则。即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同社会进步发展保持一致,为社会进步发展服务。(3)公开原则。即增强政治生活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严格防止公共权力被少数人滥用。(4)程序原则。即遵循选举、协商、讨论、监督、罢免的程序,使政治运行进入科学民主程序。(5)法制原则。即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能力作风建设的意义范文篇3
(一)把党的制度建设提到统领全局的关键地位,是胜利回应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的内在要求。
经过长期发展,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个具有根本意义的新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迫切要求全党以对全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着重从制度层面切实解决好能否执政、如何执政的重大课题。
首先是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挑战和考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愈益凸现,政治多极化不可逆转,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现代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在如此丰富多彩而又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大变化中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要求我们党必须改革那些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相对封闭状态中所形成的某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尤其是体制和制度,真正按照现代化大生产规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要适应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提升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现代文明内涵,以真正地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显然,这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的一个时代性课题。
其次是经济市场化深刻变革迅猛发展的挑战和考验。经济市场化的伟大变革,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正在全方位地加快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然而这仅仅是走了第一步。究竟如何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创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崭新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形态?究竟如何运用现代市场经济规则搞活国有企业,增强公有制的生机和活力?究竟如何把现代市场机制追求经济效率的优势与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公平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既有高效率又有真公平的社会主义真正优势?如此等等,都是摆在我的党面前的,既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又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大局的历史性课题。
第三是经济社会多样化的挑战和考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条件下,党怎样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思想文化多样化、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条件下,党怎样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利益结构和利益分配多样化、甚至某种利益矛盾剧化的条件下,党怎样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稳定,领导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如何适应这种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
以上三大挑战和考验,都涉及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以高超的能力和水平执政兴国。而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关键,不仅取决于我们党以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作风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发展变化着的世界、对待发展变化着的实际,而且取决于我们党以什么样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以及一系列运作体制和工作机制来适应形势,承负起时代的考验和历史赋予的重任。
(二)把党的制度建设提到统领全局的关键地位,是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鞭辟入里地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一精辟论断,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党内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尤其作风问题,都可以从制度层面找到原因;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虽然直接地是解决党的作风问题,然而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积极完善的制度建设作为基础和保障。要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在全党蔚然成风,除了要切实加强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高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外,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就是必须在党的各个层面建立和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各项工作制度,由此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实践、与时俱进者获得制度保障和张扬,使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搬、本本主义者受到制度制约和谴责。否则,某些制度中的堕性,某些体制中的漏洞,就有可能形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强大滞障力量。******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这三大创新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理论创新是前提,关键因素又在于制度创新。不从那些不合时宜的体制和制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切实地推进党的各项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就很难有大的突破,甚至有可能因某些制度的阻碍而扼杀创新理论的生命。这是历史与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要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遵循的原则,除了要在党内经常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懂得手中的权力从何而来、为谁而用、归谁所有等基本问题外,关键是在于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保持清正廉洁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尤其是权力运行制度。否则,权力运作制度不严谨、不规范,甚至存在严重漏洞,则有可能直接诱导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这也是历史与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党的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和纪律,更直接地包含着制度建设方面因素,更需要从制度层面改进和加强。只有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才能在党内形成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自由又有纪律的生动活泼局面,有效地抑制和防止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自由主义、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的滋生。这样一种规律,同样是历史与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总之,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内在地包含着制度建设因素,亟需把制度建设提到关键位置。党风建设的实质是制度建设。
从当前在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看,也必须十分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作风建设始终。因为许多作风方面的问题,是与某些制度、体制中的弊端有着密切联系的。比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一些领导干部不是把功夫下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上,而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搬、得过且过,这固然与这些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精神状态有关,但是归根到底,是由于在领导干部选拔、评价、考核体系中,民主、竞争机制还不到位,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对那些思想平庸者和懒惰缺乏应有制约力。再比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这些都与现行的某些干部选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比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甚至出现领导干部集体****的严重现象,这就需要我们从制度和体制方面深入思考、寻找原因。以上种种,归结到一点,无不是“官本位”的体制弊端。“官本位”即是一个意识问题,又是一个体制和制度问题;既是一种历史积淀,又是一种现实弊端;“官本位”意识归根到底来自于“官本位”的体制和制度。以上分析深刻警示我们,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归根到底是制度和体制的问题。党风建设的要害是制度建设。
(三)把党的制度建设提到统领全局的关键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同志在多处场合强调政治文明问题。在“5·31”重要讲话中,他又一次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的明确提出与实际推进,表明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品格和追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征途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不仅是因为,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政治文明,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封建政治残余的深重影响,由于民主政治实践还较短,我们在政治领域还存在着不少漏洞和弊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历史与现实反复警示我们,不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就会遇到来自政治领域的障碍而难以顺利进行,甚至会延缓现代化的步伐。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高度民主政治,实现政治资源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地合理配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是实现政治运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由于工人阶级执政党在整个国家政治运行中的特殊地位,因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实现制度文明,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最关键部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表现为从理论原则上确认人民群众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表现为以健全的政治运行机制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这就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范运行原则包括:(1)社会原则。即党和国家的各项政治运行必须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为社会发展服务。(2)民主原则。即按照民主程序实现大多数公民对一小部分专门从事政治管理的公民的选择,并施之以严格的监督。(3)公开原则。即增强政治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严格防止公共权力被少数人滥用而产生的****政治和“暗箱操作”行为。(4)程序原则。即遵循选举、协商、讨论、监督、罢免的程序,使政治运行进入程序化状态。(5)法制原则。即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上述原则的实际贯彻,也就是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实际推进,其结果必将有力地提高党和国家政治文明的程度,从根本上保证和促进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和发展。
-
能力作风建设年总结范例(3篇)
能力作风建设年总结范文【导语】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范文》,供您查阅。近一年来,我社区在街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始终坚持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科..
-
非遗雕刻技艺范例(3篇)
非遗雕刻技艺范文篇1关键词:工艺美术;木雕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中国工艺美术的现状传统工艺美术作为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术。它作为一个传统技艺,蕴含着不可估..
-
发财范例(3篇)
发财范文我想了三个方案,分别是长期,中期和短期。长期就是用三百块,置一身行头,买个破碗,驻个拐杖。加上利润合理投资的话,一二十年间,大概给结余三十万。中期的话,去金碧辉煌夜总..
-
市场营销渠道管理范例(3篇)
市场营销渠道管理范文篇1【关键词】烟草企业;营销渠道;渠道管理由于我国烟草行业长期处于专卖专营的垄断体制下,烟草企业的营销渠道也相对较为稳定。但是随着入世以后外国烟草..
-
科技创新的目的和意义范例(3篇)
科技创新的目的和意义范文关键词:弘扬雷锋精神高举创新旗帜弘扬“三大精神”(雷锋精神、北京精神、中关村大中企业创业精神),发挥“三大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实..
-
预防医学的定义范例(3篇)
预防医学的定义范文【关键词】医院感染;监测;危险因素;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5-0115-03doi:10.14033/j.cnki.cfmr.2016.15.061医院感染已成..
-
审计报告审计建议范例(3篇)
审计报告审计建议范文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具有周期长、时效性强和审计过程持续等特点,需要及时发现被审计事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但是《国家审计准则..
-
体育赛事范例(3篇)
体育赛事汇总范文5月12日,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动手做报》报社、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