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故事范例(3篇)
司马光的故事范文
一、往往是开车的司机或过路的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
1、在马路上,我们常常看到有车辆闯红灯或行人横穿马路。有时,我们明明看到两旁没有车辆,可车速是非常快的,你看得见吗?也许刚刚走到马路中央,一辆车就飞驰而来,便会造成交通事故。车辆闯红灯就更危险,行人明明走的好好的,却莫名其妙地被撞倒、撞伤,从而引发交通事故,而行人是无辜的,白白搭上了健康,这太冤枉了!
2、行人马路上打闹、嬉戏。放学后,常常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几个同学在一起走,说说笑笑,时而甩掉别人的帽子,扔到马路对面,那个同学便到马路对面去拣……灾难往往就会在这时发生——由于着急,这个同学也顾不上环视四周的车辆就跑,如果有福气,那还好;可如果正好有一辆车经过,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3、行人翻越护栏。比如说有人要到马路对面坐车,但要绕好一段路才能过斑马线,而此时对面电子显示牌上显示他要坐的车马上就要来了,所以他便“不怕危险”,翻过护栏过马路。想想,假如在他下来时,正好一辆车驶过,后果怎样?
4、是因为司机酒后驾车。报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事:酒后驾车,司机神志不清,昏昏沉沉,使得车辆失控,引发车祸。
二、是因为司机素质差、心胸狭隘造成的。比如说《齐鲁晚报》上曾刊登的“宝马撞人案”,那“宝马”的主人实在是野蛮:别人不注意把葱挂在车主的车头镜上,又不是故意的,再说也没有人员受伤,并向车主道歉了,车主竟然故意开车撞那个人!结果呢,就引发了交通事故。
其实看看,有些交通事故完全可以避免,比如因开车的司机或过路的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交通事故,只要注意一些,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就不会发生。
在此,我想提醒所有的人们,不管是司机还是行人:前人发明红绿灯是有原因的,不要怕麻烦,有句话说得好“红灯无数次,生命只一次”。所以,在红灯没有灭的时候,也绝对不要因心急而冒险闯红灯或横穿马路。建造护栏也是有原因的,所以,大家不要怕麻烦绕过护栏吧。另外,在马路上一定要严肃,千万不要在马路上打闹,这样太危险!
另外,我还想提醒广大的司机叔叔阿姨们,希望您们少喝酒,酒后一定不要逞能,要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回家,避免交通事故给您带来麻烦;而且,心胸应开阔一点,不要为小事而斤斤计较,或许就可以避免许多交通事故!
司马光的故事范文篇2
还是从那个著名的“司马光砸缸”讲起吧。这个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不用我再复述了,从这个故事里看,小时候的司马光机智沉着,显示出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他的仕途也显得比常人要顺得多,他二十岁中进士甲科,到了宋神宗上台以后,他官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如果非要比照的话,相当于政治局委员兼中纪委副书记这样的大员。从这点看,他不仅早慧,而且早熟,还早发达,确实非常人可比。
翻看流传下来的司马光事迹,还是令人感动的居多。他一生好学,发明了“警枕”,就是用一截圆木当枕头,“警枕”一滚动,他便起来读书,并始终保持着刻苦学习的习惯。南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记载了他苦学的故事,还留下了他的话:“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可见,他的成功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孝顺双亲,中进士后,朝廷授他以奉礼郎,华州判官之职,他申请随他父亲到苏州做官,好侍奉双亲。母亲和父亲相继病逝后,他按制度丁忧五年才回到京师任职;随后,他在他父亲生前好友、时任宰相的庞籍不断举荐下一路提拔,前期一直随着庞籍,庞籍死后,司马光拜他的妻子为母,像抚养自己的亲兄弟一样抚养庞籍的儿子,堪称知恩图报、有情有义;他为政地方的时候,能倾听百姓声音,同情百姓疾苦,为官清廉,受到百姓的尊重好评,他死后若干年,蔡京要把他刻入“奸人碑”(元祐党籍碑),连刻石的工匠都流泪反抗,可见民众对他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
他的人格魅力还体现在他的不事奢华。司马光生在官宦之家,从小家教很严,养成他不爱慕虚荣的性格。当然,这应该也与他从小就认真领会并遵守书本知识的习惯有关。比如考中进士参加闻喜宴的时候,按规矩大家都要戴一朵红花,他却以为这是矜夸的行为而不戴,直到一个同年告诉他,花是皇帝所赐,必须戴的,他这才也佩上。尽管后来他官儿越做越大,但是在生活上却仍然能保持俭朴,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里说他“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这样的作风在古代的官宦之家是极其少见的,这也说明了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真正身体力行儒家精神的实践者,而不是对自己一套、要求别人又一套的伪君子。
司马光值得称道的地方还在于他公仇私怨一一分明。尽管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但并不影响他对王安石个人品行的推崇。他在《辞修起居注第四状》中说:“如臣空疏何足称道,比于王安石相去远甚……使臣之才得及安石一二,则臣闻命之日,受而不辞。”《传家集》里也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可见,他并不吝啬对王安石做中肯而客观的评价,甚至还有那么一丝的过誉。当然,王安石也一样称赞司马光为“君子人也”。可以说,这两个政见不同的对手是惺惺相惜的。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司马光重新掌权,认为新法害民,立即全面否定了王安石的变法。但是后来王安石病故,正在病中休养的司马光特地写信给吕公著,要他“优加厚礼”,丝毫没有因为政治上的敌视而交恶。从中可以窥见,他的心胸相当宽广,退一步说,即便这只是装模做样,也与我们现代人所见到的许多因政见不和而反目成仇的故事成了鲜明的对比,何况皇帝最后还是采纳了他的意见。
他对于自己信念的坚持也是少有的,真正体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安身立命原则。我们暂且不谈王安石变法的对错,在宋神宗与王安石搞这个变法时,司马光在位的时候就固执地加以反对,犯颜直谏,面折廷争,甚至因此贬官外放。看到无法改变神宗的观点,他并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搞阴谋诡计,而是就潜心研究历史,足足十五年时间闭口不谈时政,埋头编著多达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万字的《资治通鉴》。在这本书里,他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分析他们的得失,把自己的执政理念和政治观点都溶进了他对历史的评价里,在我看来,这正是“穷则独善其身”的表现。关于这本《资治通鉴》的历史价值,在这里不打算细说,但它无疑是一部划时代的历史巨著,包容万象,堪称国之瑰宝。而他终于起复之后,仍然坚持废除新法,最后虽然失之于严,但那另当别论。总之,他的这种契而不舍、始终坚持自己信念不动摇的精神,确实相当不容易。
用我们现代的眼光看,司马光在政绩上谈不上出色。尽管在地方官的任上,他颇有政声,但那毕竟是一时一地的作为,不能与他的身份相符。作为北宋前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在起复之后,以六十七岁的高龄、身负君民厚望,可惜在执政的理念上过于保守,在清算新法的过程里也造成了一部分的矫枉过正,甚至在用人方面也犯了与王安石一样的毛病。他的固执的性格也造成他听不进反对的意见,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从而给社会造成了些许的动荡,尤其是对北宋官僚阵营里的党争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
司马光的故事范文
第一个学生提问:老师,什么是缸?
我晕!你初中生了,不知道什么是缸?哎!也是,现在的城市哪有缸了,难怪孩子们不知道。看到大多数学生都用同样迷惑的神情望着我,我只好在黑板上画了个缸的形状,告诉大家,缸是一种常见的家用容器。
第二个学生的问题是:哪买的缸?多少钱一个?
我说,这个问题不重要,下一个!
可那个学生还问:很重要的,老师,如果那个缸很贵,我总不会舍得砸了吧。
我瞪了他一眼,那缸不是司马光家的!下一个同学!
第三个同学问:缸是干什么用的?
又是一个超幼稚的问题。一个学生抢着说:“我知道,我爷爷奶奶家用缸腌泡菜。”
如此出色的学生是谁教出来的?我只好解释说明:古时候每家都有一口缸是专门用来存水的。
第四个学生马上问:那缸为什么没有盖子?
若有了盖子小孩就不会掉下去了。再说古代人也应该讲卫生啊,没有盖子,灰尘昆虫脏东西什么的都往里掉,人吃了会得病……
我……这都哪跟哪呀!有盖子的,掉到一边去了。
我意识到这样提问下去不是办法,弄不好会被这帮家伙扯得昏掉,只好拿出屡试不爽的老办法,提问领悟能力强的好学生。我示意体育委员。
体育委员:“那缸有多高?”他也昏头昏脑随着前面的思路走。
大概……到我肩膀这么高吧!本来想说和我一米八的个头一般高,可我也没见过那么高的缸,可说太矮了司马光也就不用砸了。
劳动委员看到我的示意:那么高,小孩是怎么上去的?有梯子还是从高处跳进去的?换了我可上不去。大石头多大?司马光多大?老师您讲了司马光当时也是个孩子,那他抱得动大石头吗?那缸里的水要是不够深,小孩掉进去也不会有危险,就不用救了。这家伙不顾我已铁青的脸色自顾自地说下去。
既然要救人,证明缸里的水足够深或者是满缸水,能承受那么多水的压强而缸没有破说明缸壁是够厚够坚固的。司马光既然只是小孩子,抱不动大石头,那么他拿小石头能砸破那够厚够坚固的大缸吗?不可能!就算他拿出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一下下耐心地砸,直到砸破为止,就算他最终把缸真的砸破了,那小孩估计早就淹死了,所以……
Stop!我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这小子的物理学得真不错。
我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班长身上: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
疾病科普小知识范例(3篇)
疾病科普小知识范文关键词:农村;育龄妇女;妇科病;检查【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329-011引言在我国农村开展已婚育龄妇女妇科病检..
-
疾病查房护士长总结范例(3篇)
疾病查房护士长总结范文1.复习巩固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专科医学知识,护理学知识及专科技能。3.护理专业理论,临床教学、护理管理等综合知识。二、继续教育..
-
疾病护理论文范例(3篇)
疾病护理论文范文【关键词】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疾病不确定感;护理【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08-02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为常见的..
-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范例(3篇)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范文篇1关键词:教育适应;教育改革;新课程;课程体系一、教育适应的含义教育适应是指教育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对象所做出的反应。教..
-
乡村文化艺术范例(3篇)
乡村文化艺术范文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可喜成就近年来,我们抢抓库区移民搬迁补偿机遇和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机遇,围绕“活动设施完善、文化特色鲜明、组织规范有序、社..
-
仿真电路设计总结范例(3篇)
仿真电路设计总结范文【关键词】MultiSIM;电子线路;教学;应用一、前言传统电子线路的实验教学是使用电子线路的分析方法,在最简易的电路图上,根据需要的指标设计电路、选择元件..
-
海外婚礼策划书范例(3篇)
海外婚礼策划书范文篇1根据全俄舆论研究中心近日的问卷调查,俄罗斯人最希望第二代或第三代成为医生(12%)或律师(10%)。与三年前相比(那时这两个比例均为6%),希望后代从事这两个..
-
融资投资渠道范例(3篇)
融资投资渠道范文【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投融资渠道一、高校体育馆建设现有的融资渠道分析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不断扩招,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