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教学论文范例(3篇)

daniel 0 2024-10-17

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作物种质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基金项目】本文受浙江农林大学校级教学项目(KG14016)资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90-01

作物种质资源学是农学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重点使学生了解作物种质资源在遗传育种工作中的应用价值。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作物品种分类及其近缘种在形态、生态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多样性情况,并结合各国农业领域对种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情况,加强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从事遗传育种与农业生产工作的能力。

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且生态环境多样性,拥有丰富的作物遗传资源[1]。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实际应用体现在作物的分类和遗传关系分析、比较遗传学研究以及作物核心种质构建,这些都为作物遗传育种提供丰富的优良基因,如抗病虫性、抗逆性、优良品质、细胞雄性不育及丰产性等[2,3]。无论是常规育种还是分子育种,目前来说比较好的改良的性状仍是那些遗传上比较简单的性状,利用的基因多为单基因或寡基因。而对于产量、品质、抗逆性等复杂性状,育种改良的进展相对较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在现代品种中针对目标性状的遗传基础狭窄,因此,进行作物种质资源的整理与鉴定对提高育种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作物种质资源学这门课程对于农学类相关专业学生认识种质资源在作物遗传育种方面的重要地位以及学习作物的分类和遗传关系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农学类培养计划中作物遗传育种课程对作物种质资源的内容和课时较少,不能完全体现作物种质资源在遗传育种中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基于上述对该项研究内容的深入,迫切需要在农业科研院校农学类专业加强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现状的课程内容,让农学类学生充分了解作物种质资源在遗传育种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对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野生近缘种的了解和学习,掌握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现状。本文对作物种质资源学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一些探索并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应用。

1.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作物种质资源学课程内容在农学类专业课程作物育种学总论中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强调了作物种质资源在现代育种工作中的重要贡献以及现阶段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情况[4,5]。对农学类专业学生单独开设作物种质资源学这门课程,需要补充和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

1.1教材建设:以董玉琛和郑殿升版主编的《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教材为基础,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质资源进行分类介绍,重点突出种质资源在作物育种工作中的收集整理与应用价值。同时,参考国外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和评价分析现状,对课程主题和内容进行优化和再选择,突出作物种质资源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重要性及利用现状。

1.2课程前沿信息获得: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参与中国植物学会举办的学术年会和科普活动计划,交流植物多样性研究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探讨植物多样性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学来我国植物多样性研究的最新成果,获得当前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最前沿信息,丰富作物种质资源学教学内容。

1.3课程辅助信息获得:通过考察学习,获取民族植物学与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情况;传统知识与社区遗传资源保护;民族植物学、种质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遗传资源获取与分享等相关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广博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2.探索合适的课堂教学方式

2.1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的方法,结合实例详细准确的讲解相关概念,使学生对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遗传多样性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实际应用中有初步的认识。

2.2设置自主学习和课程讨论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重要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种质资源自学内容,并进行课程示范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选择具体某一种感兴趣的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为学习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取资料查阅收集、小组讨论和分组限时PPT试讲的形式,总结自学内容,强化学生对作物种质资源的认识及研究利用情况;课程讨论设置提问和解答环节,加强学生关于知识点的交流与互动,同时,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3尝试引入网络化教学手段,在BBC纪录片等网络媒体中搜集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的视频资料,经过筛选整理,在课堂上播放,使前沿的媒体资源融入课堂,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认识和了解作物种质资源的兴趣。

3.构建合理的课程成绩考核评价方式

3.1加大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将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列入平时成绩评价体系,增加这部分的比重;从综合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自学内容的各个环节均有较高的积极性,特别是最后的PPT试讲环节与提问互动环节。通过合理分布平时成绩、出勤率和课程论文等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使学生均匀用力,避免期末考查的应试学习。

3.2课程论文考察内容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课程论文作为最后课程考查的环节,将自主学习内容与课程论文结合起来。以自主学习内容为主线,加大开放性内容的设置,不断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自主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4.结语

作物种质资源学课程通过一年的课程建设创新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较好的课堂学习和课下自主学习效果。结合课堂分组讨论和试讲形式,不仅加强学生作物遗传育种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利用优良种质资源从事遗传育种与农业生产实际工作的能力。在今后的课程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探索更积极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殿升,杨庆文,刘旭.中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4):496-500,506.

[2]董玉琛,郑殿升主编.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粮食作物卷.2006.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3]方嘉禾,常汝镇主编.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经济作物卷.2007.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遗传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150-02

遗传学是一门探索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科学,对于推动整个生物科学和有关科学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作用[1]。遗传学是我院各专业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课,学好遗传学将会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遵循遗传学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探索。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施过程中最基本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讲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式。好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理论知识,使知识的掌握不再成为枯燥的乏味的单纯的知识灌输。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了以下课堂教学经验及体会。

1.教学内容。①根据不同专业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遗传学是我校农学、种子工程与科学、生物技术、园艺、植物保护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授课学时也不同,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不应该按统一的标准一概而论。比如,对生物技术专业来说,除了讲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研究方法外,还需详细地讲解现代分子遗传学概念、理论、技术以及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②在课堂教学当中适当结合国内外学科前沿,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关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手段之一[2]。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遗传学中的理论和技术也在迅速不断更新。在进行遗传学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能只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应以教材为基础,补充和完善遗传学学科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等新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注重把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引入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3],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准备,注重多媒体的正确使用。同时使用的课件要灵活、内容丰富,再复杂的内容也要想方设法用简单的途径和方法展示、通过具体例子很生动的表达,善于归纳总结,并注重与教学内容的结合。

3.安排单元测验,提高教学效果。目前遗传学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而过程考核没有量化。为了帮助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和及格率,培养学生的遗传学综合应用能力。每个单元之后应安排一次小测验,测验内容反映教学目标及突出教学重点,同时要注重遗传学综合应用能力。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及计算题等。每次对测验成绩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实时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和掌握状态,并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适时安排讨论课,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教学单元讲授后安排讨论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首先要拟定讨论题目,题目应该难易适度、面向大多数学生。题目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具有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的问题。按题目的要求写出发言提纲,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教师注意倾听和发现典型的、代有普遍性的问题,并重点记载学生发言的优缺点,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最后针对学生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把学生理解不深刻、不正确的问题给予纠正和深化。学生做报告和参与讨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

遗传学实验教学是遗传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遗传学的快速发展给遗传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遗传学实验教学不仅应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科学思维的训练,而且还应加强应用技术和实际操作的训练,特别是近代遗传学新兴技术的训练。

1.实验教学内容。①注重遗传学实验的先进性,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内容,瓦特森(Watsen,J.D.)和克里克(Crick,F.H.C.)于1953年提出DNA分子结构模式理论后,遗传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20世纪70年代初,分子遗传学已成功的进行了人工分离基因和人工合成基因,开始建立了遗传工程这一个新的研究领域。90年代后,遗传学的研究进入了基因组学。由于遗传学广泛应用近代化学、物理学、数学的新成就、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因而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到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从事遗传学研究首先要掌握遗传学研究方法、技术理论基础、应用等内容。传统遗传学教学中,实验内容安排大都以经典遗传学和细胞遗传学为主,在实验安排上跟不上遗传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因此,为解决这种现象,应根据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逐步的安排分子遗传学研究技术,帮助学生了解遗传学研究方法,同时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创新能力。比如讲授完DNA复制时就安排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技术;在真核生物表达调控时,讲解从真核生物体内如何提取不同RNA的方法、DNA微阵杂交等内容。②实验课内容要凸显高校遗传学研究方向,不同高校在同一个领域的研究材料和方法都有一定的区别。比如,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在“核算测序”中测定拟南芥热休克转录因子的核苷酸序列。实验课内容的这种安排,一方面有助于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当前的遗传学研究方法、技术,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高校的研究方向,如果学生在本校继续深造,就会很容易的进入研究工作。

2.教师和学生的充分准备,保证顺利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因为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实验教学内容也是当前的遗传学研究技术方法。由于实验的内容先进,因而也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有充分的准备。实验课的主要准备内容包括:一是实验教师的准备,教师提前在学生做实验的同样条件下,从头到尾把实验做一遍。二是学生的准备,教师应在第一次上课时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实验记录本,每次新的实验开始前一周让学生预习,了解实验内容并将相关问题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学生必须在做实验前要了解每个实验的目的、方法、操作步骤、作业等内容。有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准备,实验教学效果就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3.撰写高质量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及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实验报告是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反映,也是实验课的继续。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是学生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及教师教学成果的综合体现。加强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力,不仅利于实现实验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本身的专业素质,而且也能促进学生理论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传统的实验报告格式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此,要求学生的实验报告的书写按论文格式进行写作,包括引言、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步骤、实验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这样有利用于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加强学生的逻辑推导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地批改实验报告,如果实验报告有不清楚、错的部分,教师应该书写自己的要求并还给学生,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按照教师的要求更改。从而,学生也就会很重视从实验课的准备、进行、到实验报告的书写等部分,这对培养学生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高职院校;保护;传承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见证,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日趋恶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存续困难,濒临消失。长期以来的自然传承模式日益显露其不足之处,而“教育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职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使命,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责无旁贷。艺术类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具有天然的人才优势和教育优势,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自身办学特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

其一,专业优势。艺术类高职院校一般开设音乐类、美术类、设计类专业,这类专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在长期的专业建设过程中,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民间艺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注重技能传授,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特别注重传授实践技能,这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脉相承。艺术类高职院校可以依托专业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其二,人才优势。艺术类高职院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和文博单位相比,在师资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专业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文化素养外,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研究,有能力为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供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艺术类高职院校具备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拥有积极向上、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专业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学生实践技能较强,能有效地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三,地缘优势。受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艺术类高职院校一般分布在地市区域,可以融入地方本土文化,就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教师多来自本省,接触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有一种熟悉感和本能的亲近感。有学者提出:“家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①艺术类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这一支点的传承作用。其四,资源优势。艺术类高职院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和文博单位相比,在资源配置上具有突出的优势。高校普遍配置有图书馆、档案馆、校园网等硬件设施,艺术类高职院校还配置有各类实训室、展览室、大师工作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展示展览提供了更加专业的场所。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多与地方相关企业长期合作,企业资源丰富,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走向市场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1.依托专业优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

其一,设置非遗专业。艺术类高职院校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结合学校专业特点,开设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特色专业,既能凸显学校特色,又能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专业的设置是一个庞大的工作,在专业设置前,必须开展一系列规范的调研活动,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编写相关教材,制订合理的教学大纲。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湖南省的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湖湘特色,聘请湘绣大师刘爱云,开设了湘绣专业,成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其二,开设非遗课程。艺术类高职院校在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基础上,应立足专业实际,广泛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一是将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专业教学,让学生接受民间美术、地方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针对通道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鼓励各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通道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加深了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二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或实践选修课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华经典选读、民间美术等,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认识。其三,建立实践基地。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师生大多来自本省,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提供了人力资源优势。学校可以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校内建立大师工作室,也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建立实践基地,由教师带领学生集中调研,鼓励学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学生在实践考察过程中可以零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在实践运用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达到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2.依托人力优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下一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收集14篇)
    上一篇:文体委员工作总结(收集11篇)
    相关文章
    1. 分子遗传学基因的概念范例(3篇)

      分子遗传学基因的概念范文[采用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以下定义的方式直接学习概念的关键特征。如等位基因的定义:在遗传学上,把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

      daniel 0 2024-10-16 22:29:12

    2. 企业文化活动宣传方案范例(3篇)

      企业文化活动宣传方案范文为积极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氛围,提升经信系统单位和企业诚信..

      daniel 0 2024-10-16 21:00:50

    3. 理财规划设计方案范例(3篇)

      理财规划设计方案范文关键词财务工作;规范化;管理“规范出效益”,这在我们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共识,但如何进一步推进规范化管理。确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就财务工作而言,规范化..

      daniel 0 2024-10-16 19:31:12

    4. 完整节能减排方案范例(3篇)

      完整节能减排方案范文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工作安排,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将在本月召开的第三十四次会议上听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节能减排情况的专项报告》。..

      daniel 0 2024-10-16 18:02:12

    5. 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例(3篇)

      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范文论文提要:本文回顾了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对我国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从理论与实践上总结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并提出开发一..

      daniel 0 2024-10-16 16:33:12

    6. 完整版校园封闭管理制度范例(3篇)

      完整版校园封闭管理制度范文-----罗山县竹竿初中2022年秋季开学教学情况汇报2022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daniel 0 2024-10-16 15:04:12

    7. 完整版资金保障方案范例(3篇)

      完整版资金保障方案范文一世界发达国家社保基金监管的经验借鉴(一)根据国情,依照法律,确立行政、监管分立或统一的监管结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较成功的国家在推进社会保险制..

      daniel 0 2024-10-16 13:35:12

    8. 口腔诊所污水污物处理方案范例(3篇

      口腔诊所污水污物处理方案范文摘要:目的:提高直肠肛管损伤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例直肠肛管损伤病人的诊治经验。结果:17例痊愈,2例死亡,总的死亡率10.5..

      daniel 0 2024-10-16 1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