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工作经验总结范例(3篇)

daniel 0 2024-10-19

测试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试验检测;技术;应用

1我国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单位的自检准确性较低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因为检测资金投入额要远远小于预算资金,高速公路施工部门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无法配置足够的专业检测人员,也无法购置相关的检测仪器和配套设施,这就会导致试验室的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甚至不能正常运转。另外,在考虑建筑单位利益时,高速公路管理人员、工程项目负责人经常会人为干预试验检测结果,这都会对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严重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在施工的过程中,作为检测主体之一的高速公路建筑单位,对于高速公路工程的自检结果的准确性较难保证,是直接影响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结果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1.2检测人员缺乏责任心

有部分检测人员的责任心并不强,总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工作。这些人从来都没有想过公路质量检测的意义以及重要性,所以在检测操作中都很随意,并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度。这部分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不专注,这样就有可能导致数据记禄不及时,造成数据遗失,但是为了交报告这些人就会选择伪造数据,这样就很容易使得存在质量的公路不能被检测出来。

此外,公路试验检测中,其主要工作就是抽样及样品检测,所以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总是重复的,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尤其是那些本身就缺乏责任心的人就会更加散漫。从而对于检测只是敷衍了事,并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测,这样就导致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甚至错误。所以,检测人员的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埋下隐患,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1.3操作不规范

操作不规范这一问题主要针对两种人群,一种就是初入该行业的人员,这部分人员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对于业务并不熟悉,在实际操作中就很容易出现操作不当,甚至是操作错误,这样就会对测试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一种就是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的人,这类人在工作中就容易倚老卖老,总是认为自己的工作经验很丰富,在操作过程中并不够谨慎,有的甚至为了快速完成实验就会投机取巧,不按操作规范进行,这样也很容易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差错。

1.4监管制度缺陷与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相关部门虽然已经制订了许多的监管制度,但是由于我国在现代化公路建设方面发展的相对较晚,所以在有一些方面仍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的现象。此外,随着现代化道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有一些制度也已经落伍,其监管效果已经不力。目前监管部门很少对检测操作过程进行全程监管。虽然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设立有专门的质量监管制度,但是在监管部门实施过程中,经常大打折扣,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监管。

1.5监督单位的抽检缺乏对公路建设情况的真实反映

在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质量管理制度中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结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非常强。这就要求监督管理部门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工程施工现场、施工进度、施工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在具体的施工实践分析过程中,我们看到,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监督抽样的试验数量较少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抽检次数不多所致。

2公路试验检测中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检测人员的优化

检测人员的优化要从两方面做起,首先是在聘请检测人员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要保证这些人员在入职前就对基本的检测工作熟知,考核不合格的人员是不能入职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对在职的检测人员进行培训,这个培训不仅仅在于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思想培训,要让每一个检测人员认识到公路质量检测的意义及重要性,并要求每一位检测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具有责任心,不能随心所欲,只有保证了技术人员的水平和思想觉悟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健全监管制度

由于在监管的部分方面存在制度缺乏的现象,所以相关本门应该及时补全监管制度,这样才有利于监管工作的实施。此外,还要定期对监管制度进行审核,在此过程中要结合发展状况进行审核,对于一些有问题或者落伍的监管制度进行改进,以此保证不会出现监管盲区。

2.3制度的实施

在健全的监管制度下,更重要的是监管制度的实施。所以监管部门要严格实施监管制度,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公路施工的质量。比如在检测人员的配备上要有严格的要求,无论是人数要求,还是检测人员的资质水平都有具体标准。

2.4加强对高速公路试验检测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高速公路试验检测过程中,为提升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一方面,高速公路试验检测人员应当转变观念,加强对试验检测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对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的职能和责任的认识,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试验检测人员;另一方面,试验检测人员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监督者,要做好各项试验检测工作。

3结语

总之,高速公路试验检测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从严抓起。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高速公路建设易受环境、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明确了高速公路建筑单位作为施工过程中检测的主体,必须要具有全局眼光、大局意识,通过完善试验检测制度,创新使用试验检测技术,做好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以此来提升我国高速公路试验检测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石磊,孙立军.公路工程施工实验检测的主要内容及加强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

测试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压水试验;压力计算零线;帷幕灌浆体

Abstract:Themaintaskofwaterpressuretestinboreholeisthedeterminationofthepermeabilityofrockmass,providebasicdatafortheassessmentofrockmasspermeabilitycharacteristicsanddesignoftheseepagecontrolmeasures.Someofthedetectionprocessfordeterminingthepressurevalueisnotaccurate,leadingtodetectionresultsgeneratedcontroversy,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waterpressuretestpressurevaluesdeterminedthatsomeproblemsshouldbepaidattentionto.Keywords:waterpressuretest;pressurecalculationzeroline;curtaingrouting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钻孔压水试验是指用栓塞将钻孔隔离出一定长度的孔段,并向该孔段压水,根据压力和流量的关系确定岩体渗透特性的一种原位渗透试验。该试验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岩体的透水性,为评估岩体的渗透特性和设计渗控措施提供基本资料。钻孔压水试验是目前水利检测工作中对水利工程基岩帷幕灌浆体渗透性能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试验基本方法可参阅《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或相关文献,在此不做累述。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检测工作中压水试验在压力确定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问题

1.1压力过大

在钻孔压水试验中压力值的确定是非常关键的,有些检测人员由于对试验目的及原理了解的不够透彻,未能将现场提供的资料与试验进行有机结合,人为确定试验所用压力,且在深孔分段试验中未能及时计算、调整压力,使试验压力超过帷幕灌浆总压力,可能会导致对已经达到设计要求的帷幕灌浆体遭到破坏,使达到设计要求的帷幕灌浆体失去防渗效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压力过小

如果试验中压力达不到规范要求,就不能有效的对帷幕灌浆体进行有效的检测,可能会导致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工程未被有效检测,为工程埋下隐患。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用实例进行剖析,探讨试验中压力如何确定。

2实例分析

2.1针对1.1中的问题,我们看一个实例,再做具体分析。下面是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压水试验部分试验数据: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压水试验计算表

根据设计资料,该水库设计的基岩帷幕灌浆的最大灌浆压力为0.5MPa,依据检测规范要求,检测时的压力范围为最大灌浆压力的60%~80%,即检测压力范围为(0.3~0.4)MPa。但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检测人员在检测时用的是规定压力的中间值70%,即0.35MPa。问题是检测人员在深孔压水试验检测时忽略了水柱产生的压力,使总压力超过规范要求的检测压力范围,甚至超过了设计要求的实际帷幕灌浆压力最大值。例如在“检4-4”检测孔,压力表无法加压。

当然,压力表无法加压可能的原因有:1、该试验段确实存在问题;2、过大压力使原本达到设计灌浆要求的该试验段产生裂隙或破碎。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第二种可能更大一些。因其在3号、5号、6号检查孔虽然也是检测时未考虑水柱压力,但试验结果是满足设计要求的。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施工方在了解整个试验过程后产生不必要的分歧,不认可该试验段数据有效。致使在检测结果数理统计时产生会使整个帷幕灌体浆发生完全不同检测结论的可能性。例如:设计要求是检测试验段合格率为90%,即可判定整个帷幕灌浆工程为合格,但可能就因为该有争议的该试验段使该帷幕灌浆工程的合格率大于或小于90%。由于由此产生争议时很难做出具体的判定,会给工程的最终验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检测人员能够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做出具体判断,理解检测压力是总压力,其中包括水柱压力,而不是单纯的压力表压力,该帷幕灌浆工程的结论判定就不会出现有争议的结果。

2.2针对1.2中的问题我们再看一个实例: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压水试验计算表(部分数据)

该帷幕灌浆工程因为检测时试验压力过小,未达到规范规定要求,不能有效的对帷幕灌浆体进行有效检测。在帷幕灌浆工程验收时,业主提出该次压水试验对帷幕灌浆体的检测结果不能有效说明帷幕灌浆体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不对该帷幕灌浆工程进行验收。经长时间的讨论,最终由第三方再次按规范进行检测,产生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使该工程无法按预定时间交付验收,影响了其它后续工程的施工,整个工程工期被延误,给施工方和业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对帷幕灌浆体进行检测的压水试验中,压力表压力值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并考虑水柱压力的影响(确定压力计算零线,根据P=ρ•g•h确定水柱压力),根据公式:总压力=压力表压力+水柱压力,使总压力在实际灌浆压力的60%~80%之间,最终确定压力表压力值。这样可以有效的对帷幕灌浆体进行检测,避免压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杜绝不必要的技术上的纠纷。

【参考文献】

[1]SL31—2003《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测试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分析

Abstract:Combinedwiththeauthor’spracticalworkexperience,thispaperpointsoutsomemisunderstandingintheroadtestdetectionwork,foryourreference.

Keywords:roadengineering;testdetection;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道路是城市范围内的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交通设施,并有形成和促进发展城市结构布局,随着城市人口和车辆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速度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通向现代化迅猛发展,那么市政道路建设的施工技术也备受重视。随着工程质量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加强,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检测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有关检测的标准、规范的实施,使检测工作进一步规范,这对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工程试验检测过程中,每一个试验检测人员都会遇到的问题是希望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却在客观上又总是存在着检测误差。所以,只有仔细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严格控制产生误差的各种因素,才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下面本人就在多年的试验检测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几点误区进行浅析:

1沥青含量与沥青油石比

试验规程中以Pa表示油石比: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计,即沥青含量=沥青质量/沥青混合料总质量(%);

Pb则表示沥青含量: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总质量与矿料总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计,即沥青油石比=沥青质量/矿料总质量(%);

二者之间的关系式为:Pb=Pa/(100+Pa)×100。

但在施工过程中,沥青含量与沥青油石比通常被概念混淆,部分沥青拌和站的操作人员甚至误认为二者为同一个概念,进行了失误的拌和操作;而在试验检测工作中,也有试验人员因为理解错误而出现大量的计算错误,以至试验结果无法真实客观的反应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质量检验结果。例如在表干法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中,当已知试件的油石比时,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可按公式

rt=(100+Pa)/(P1/r1+P2/r2+…+Pn/rn+Pa/ra)计算

公式中ra表示沥青的相对密度,P1…Pn表示各种矿料占矿料总质量的百分率(%),r1…rn表示各种矿料对水的相对密度;而当已知试件的沥青含量时,公式则应该转换成

rt=100/(P'1/r1+P'2/r2+…+P'n/rn+Pb/ra)

公式中P'1…P'n则表示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由以上两个公式可以看出,沥青含量和油石比应对应不同的公式,如果混用则导致计算结果错误。此外还有计算沥青体积百分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指标的公式也与该两项数据紧密联系,环环相扣,这就要求试验人员不仅试验操作时细心谨慎,记录数据和计算结果也要认真仔细。

2剂量与质量

水泥稳定碎石和二灰级配碎石是本市道路工程中最常用的路面基层材料,以某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为例:路面底基层采用20cm厚二灰级配碎石,设计比例为石灰:粉煤灰:碎石=5:15:80(%);路面基层则采用20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员都会把二灰级配碎石中的石灰剂量按照5%进行控制,如同按照4%来控制水泥稳定碎石中的水泥剂量一样,其实这是个误区。《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第3.1.2条明确了剂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粗细土颗粒(即砾石、砂砾、粉粒和粘粒)的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即

水泥剂量=水泥质量/干土质量(%)。

而设计中的石灰:粉煤灰:碎石=5:15:80表示的是各物质之间的干质量比例,石灰剂量应该等于石灰/(粉煤灰+碎石)=5/(15+80)=5.3%,也就是说,实际施工中应该按照大于或者等于5.3%的石灰剂量标准对二灰碎石进行控制,按照5%进行控制显然是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需要强调的是,以上公式里都是不计含水量的情况下干燥质量比,实际运用时应计算含水量。

3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的计算误区

该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路面施工中无机结合料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配合比设计提供数据,同时也用此方法检验路面结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预定的干密度制件、对现场摊铺使用的无机结合料进行强度检测;而制备一个预定干密度的试件,需要的稳定土混合料数量m1(g)随试模的尺寸而变。

m1=ρdν(1+ω)式中:V一试模的体积;ω——稳定土混合料的含水量,%;ρd——稳定土试件的干密度,(g/cm3)。

假设预定的干密度为2.39g/cm3,这时候应当注意的是:公式中ω——稳定土混合料的含水量(%),指的是实测该批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含水量,而不是通过击实试验预定的最佳含水量,这个实测值是应该在现场取样后及时测定的;而且如果计算结果m1=2.39×V×(1+ω)也是不准确的,因为计算时还要考虑该层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设计或规范规定的压实度是多少,假设按照97%的压实标准计算,制备一个预定干密度的试件需要的混合料数量为m1=2.39×97%×V×(1+ω)。实际操作和计算过程中,很多试验检测人员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人为的造成了误差的产生。

此外制件后养生过程中应注意试件的质量损失应该符合规定:小试件不超过1g;中试件不超过4g;大试件不超过10g。质量损失超过此规定的试件,应该作废。最终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最终结果用下列的相应公式计算:对于小试件Rc=P/A=0.0005lP(MPa)对于中试件Rc=P/A=0.000127P(MPa)对于大试件Rc=P/A:0.000057P(MPa)式中:P——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N;A——试件的截面积(A=丌×D2/4,D为试件直径,mm)。精密度或允许偏差:若干次平行试验的偏差系数Cv(%)应符合下列规定:小试件不大于10%;中试件不大于15%;大试件不大于20%。

4结束语

开展城市大建设,工程项目是支撑,而支撑工程项目的生命是工程建设质量,试验检测工作正是进行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的一种有效手段。道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也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道路工程质量控制和评定验收的一个主要环节。一个产品或一项工程质量的好坏必须依靠试验检测这种手段得以检验;且试验检测工作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造价、推动施工技术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了政府监督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人民交通出版社。

[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人民交通出版社。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人民交通出版社。

[4]黄嘉卫.公路路基施工的压实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08,(1).

  • 下一篇:国培学习总结(收集9篇)
    上一篇:图书室工作总结(收集10篇)
    相关文章
    1. 测试实训总结范例(3篇)

      测试实训总结范文关键词:振动;最大力量;踝关节肌力;爆发力;力量耐力;快速力量中图分类号:G80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6-0066-05TheExperimentStudyofVib..

      daniel 0 2024-10-19 09:08:12

    2. 测试主管述职报告范例(3篇)

      测试主管述职报告范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的方针,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法规文件,积极探索新..

      daniel 0 2024-10-19 07:39:12

    3. 测试的基本原理范例(3篇)

      测试的基本原理范文摘要:基于热平衡原理,设计了沥青混合料比热容测试系统,阐述了系统各参数的确定方法及热量损失的标定方法.采用已知比热容的黄铜,验证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利用该..

      daniel 0 2024-10-19 06:10:12

    4. 遗传学的研究范例(3篇)

      遗传学的研究范文篇1关键词行为遗传学,抑郁,焦虑,行为偏差,双生子研究。分类号B8451情绪与行为问题的行为遗传学研究现状行为遗传学是在遗传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

      daniel 0 2024-10-19 04:41:12

    5.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例(3篇)

      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范文一、走向国际市场:民企拓展空间的必然选择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与国际体制接轨的新阶段,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前的竞争压力将民营企业推上..

      daniel 0 2024-10-19 03:16:42

    6.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范例(3篇)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范文关键词:学校体育;健康与体育课程;课程改革;台湾义务教育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0-0078-03近年来台湾为顺应国际课程改革..

      daniel 0 2024-10-18 22:29:12

    7.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范例(3篇)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循证检验医学;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96-03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

      daniel 0 2024-10-18 21:00:54

    8.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范例(3篇)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篇1高等医学教育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进入了规模、数量、效益的快速发展时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办学规模呈..

      daniel 0 2024-10-18 19: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