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的前景范例(3篇)

daniel 0 2024-11-13

预防医学的前景范文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卫生服务模式逐渐由以疾病为主导转向以健康为主导,医学模式正在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新时期军队卫生工作的任务也从保障官兵健康逐渐向复杂作业环境下保障军人战斗力拓展[1]。

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体现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未来联勤军医,改革临床医学专业学员预防医学类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建构学员合理的预防医学知识体系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1积极教育和引导,提高学员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

临床医学专业学员对于预防医学课程普遍存在两个认识误区,一是将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工作者的职责割裂开来,认为预防和控制疾病只是预防医学专业人员的任务,和临床医生无关。二是认为预防医学都是空话套话,在实际工作中用处不大。因此,应该从第一堂课开始,有针对性地纠正这两种错误认识,提高学员对预防医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

1.1让学员明确学好预防医学的意义要引导学员充分了解预防医学与未来工作之间的联系,告诉他们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医生对患者进行简单的疾病预防教育,其效果可能远胜于预防医学专业人员苦口婆心的宣教。另外,作为临床医生必须有三级预防的观念,即除治疗已患疾病外,在日常诊疗工作中,积极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轻病向重病进展,其本身也属于预防医学工作的范畴[2]。

1.2让学员端正预防医学的学习态度要通过教员的课程推介使学员认识到预防医学的精深内涵和宽广外延。如在军队卫生学绪论课上,可让学员举例说说“哪些有害环境因素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或者“对近期某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看法和感受”等。待学员发言完毕后,教员应从专业角度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补充、归纳和总结,继而提出“卫生学在医学中处于什么地位”、“包括哪些研究范围”等话题进行讨论。使学员认识到预防医学是一个宽广的知识体系,以前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需要进一步系统认真的学习钻研。

2创新预防医学教学内容,做到“有所教,有所不教”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员,预防医学类课程学时有限,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精挑细选。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围绕学员专业特点,立足于夯实基础理论、强化能力培养、培养创新精神。

2.1授课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员预防医学的思维方式预防医学的核心是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工具是流行病学、毒理学和统计学等,落脚点是各种卫生学措施和标准。尽管存在上述丰富的学科知识体系,但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员的教学应将培养其预防医学的观念放在首位,其重要性要远大于掌握某些机制或记住一些措施。具体来讲,要通过教学重点培养和强化学员的环境友好观、预防疾病的群体观、防治措施的系统观、健康到疾病的连续观等。

2.2教学内容要体现出大预防的特点预防医学涵盖了广泛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产生活,因此要注重培养学员用联系的思维方法综合分析复杂公共卫生问题的能力。如军队卫生学这门课由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几部分组成,在教学中既要分别讲解各部分知识要点,又要打破学科界限,注重各部分间的交叉和贯通,也包括和其他医学课程和人文课程间的联系。此外,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预防医学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以及日新月异的军事技术革命的密切联系,通过视频、图片等直观地展现于课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员真正认识到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自觉形成将预防医学理论应用到工作生活中的意识和习惯。

2.3精简课堂讲授内容,引导学员自主学习军医大学本科学员综合素质较高,针对预防医学知识点零散但难度不大的特点,应鼓励学员利用教材进行自学,并利用互联网资源、学术专著期刊等广泛获取知识。当前,包括预防医学在内的生物医学知识呈指数级的增长,教员限于课程学时和自身知识面,不可能将本学科的知识悉数传给学生,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员掌握了获取新知的本领,才能不断将预防医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

3借鉴建构主义知识观,革新教学观念和方式

传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以理论讲授为主,灌注多、启发少,不仅遏制了学员主动学习、探索未知的热情,也使学员的知识结构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不到现代卫生防病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此,应借鉴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员的主体地位,充分重视学员已有的知识背景,创设建构新知识的学习环境,并重新定位教员的职业角色,即将重点由教员“如何教”向学员“如何学”转变[3]。

3.1增加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通过提问、小组发言等形式启迪学员的思考,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如在空气卫生这一节教学中,将空气污染物来源、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防治等几个知识点分别安排几个学员小组,在充分的课前准备基础上以结合多媒体讲述的形式进行课堂交流,并允许大家开展讨论。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将学员课堂交流的表现计入课终成绩。

3.2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或组织PBL学习以课程知识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设定案例或问题,进行案例教学或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4]。如利用夏季某部队食堂发生食物中毒的案例,可以引导学员探讨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食物中毒的类型、临床表现,制定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方案,最终落实到日常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上。学员普遍反映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而获取新知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预防医学的前景范文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成书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明确地提出了“治未病”的主张,昭示了“防重于治”的医学思想,并有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自然是中华民族的原创,其在世界预防医学发展史上无疑居于先进地位,影响深远。我们不能不为祖先们的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赞叹不已,且引以为荣。

中医“治未病”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大方面。所谓“未病先防”,即是指人体在未病之时,应注意防止疾病的发生,保持身心健康。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内经》可以说是肇其端者,书中代表性的论点有:“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涵盖了饮食、起居、劳作、心理、体育锻炼、顺应自然和避邪护身诸多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方面的内容。

后世医家秉承《内经》之旨意,对此作了不少发挥,如元代名医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专列“不治已病治未病”节,尝云:“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

所谓“既病防变”,乃指人体在罹患疾病之后,须及时予以控制,阻止病情的不良传变和蔓延。这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明确的记述,如《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又云:邪气“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古代有二个真实的故事很值得玩味和思考:《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桓侯使人问其故。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桓侯遂死。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甲乙经・序》载:“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扁鹊、仲景,乃医中之“上工”,诊病能见微知著,治疗主张“得蚤从事”,观此二案,足以证之。

后世医家受此启发,在医疗实践中十分重视“既病防变”,如清代名医叶天士在《温症论治》中强调“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其注重预防性治疗,跃然纸上。现代名医姜春华教授遵照“上工救其未萌”之古训,提出了“截断扭转”的观点,极力主张在疾病传变过程中,须采取果断措施和特殊功效方药,直捣病巢,及时阻止和扭转病势向不良方向蔓延和扩散,不能被动地等待出现什么病证后才用什么方药,这显然是属于预防性的治疗措施,应予以积极评价。

应当看到,在《内经》“治未病”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和方法,内容极其丰富多彩,实用价值很高。如在养生具体措施上,华佗发明了五禽戏,据《三国志》记载:“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此外古人还创造了八段锦、太极拳等锻炼身体的方法。在药物养生上,历代医籍中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方药,堪称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在疫病预防上,就有避瘟丹、普济解疫丹、屠苏酒、辟秽丹等名方。在针灸方面,艾灸足三里是养生保健的一种妙法,谚云:“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在按摩方面,擦涌泉穴亦不失为增强体质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它如吐纳导引、叩齿、栉发、咽津、药浴、提肛、足浴、药膳以及民间流行的“冬令进补”等等,都是我国自主创造、富有特色的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方法,至今沿用不衰,有的还流传国外,为世人所掌握应用。

诚然中医养生保健方法适合于广大人群,但在具体运用上,又当区别正常人群、亚健康人群、中老年人群和有病人群等不同情况以及个体体质如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和瘀血质等差异,采取相应的针对性较强的措施,不能不分对象,千人一法。以冬令进补为例,应根据具体对象处方用药,不能投人之所好,概用补剂。若遇到纳呆腹胀、舌苔厚腻者,不加辨证地投以滋补之剂,与身体不仅无益,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笔者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愈趋激烈,工作和精神压力增大和饮食结构改变等原因,“亚健康”在人群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当前“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的重点应放在该类人群方面。因为“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被人称之为“第三状态”,如何增强其体质,调整其机体潜在的不平衡状态,以免疾病的发生,或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之时,确实显得尤为必要,更为迫切。再者中年人群的养生保健也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人到中年,多系社会的中坚力量,加上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因此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较大,易使机体正气受到损伤和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病变,近年不少名人英年早逝,应引以为鉴。这些人群大可借助于上述中医“治未病”的养生保健诸多方法,以增强体质、改善亚健康状态,使机体恢复正常,防患于未然。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内经》“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的名论,对于养生保健特别是对疾病的预防和抗老防衰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医宗金鉴》发挥说:“五脏真元之气,若通畅相生,虽有客气邪风,勿之能害,人自安和;如不通畅,则客气邪风,乘隙而入,中人多死。”即是说,只要五脏真元之气畅达无阻,机体抗病能力强,就能抵御外邪的侵入,使人平安健康。近年颜德馨教授也提出了“生命在于流动”,认为气血瘀滞是导致人体疾病和衰老的主要原因。联系当前实际,社会上有不少人对补品的作用产生误解,片面追求和迷信补品能强身健体、延缓衰老,坚持常年服用不懈。诚然,对于体质虚弱者来说,因人制宜地服些补品确实有一定益处,无可厚非,但须慎防滋而呆胃,补而壅塞,导致人体气血阻滞,反生它变的不良反应。对此清代医家王孟英早就提出告诫,他针对当时“不知疗病,但欲补虚,举国若狂”的局面,大声疾呼“一味蛮补,愈阂气机,重者即危,轻者成锢”,极力反对滥用补剂。鉴于目前市售的保健品大多偏于滋补,或补肾,或补脾,或气血双补,却缺乏“以通为补”的品种。因此笔者提议在保健品的开发上,应针对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和疾病谱的变化,特别是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富贵病”日益增多,需重视疏通气血一类方药的研制和开发,这对预防上述疾病和改善亚健康状态会有所裨益,这无疑是“治未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预防医学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标准预防;认知;职业损伤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05(2014)14-0075-03

InvestigationonCognitionandOccupationInjuryofStandardPrecautionsofOperationRoomNurse/HUANGZhu-jiang,LINHui-rui,SONGTao,etal.//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2014,12(14):75-77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operationroomnursecognitionofstandardpreventionandthestatusofimplementationandanalyzerelatedinfluencingfactors.Method:Thesurveyusedarandomsample,selectedatotalof60operationroomnursesin3secondclasshospitals,and5tertiaryhospitalsrandomly,gottheinformationofstandardpreventionandoccupationexposurethroughquestionnairesurveyaboutoperationroomnurses.Result: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incognitionofstandardprecautionamongnurseswithdifferentseniority,academicbackgroundandlevelofhospital(P

【Keywords】Preventionstandard;Cognition;Occupationinjury

First-author’saddress:GuangdongProvinceWomenandChildrenHospital,Guangzhou511442,China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长时间暴露于多种危害因素中,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存在感染或者患上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即职业暴露[1]。1999年中国引进由美国疾控中心在1985年提出的新医院感染预防策略,于2000年编入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也就是标准预防,其定义是指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均需隔离,不论其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者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都需要隔离。为了解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认知,提高标准预防能力,对广州市8家医院手术室护士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州市二级医院3所,三级医院5所,注册一年及以上手术室护士60名。二级医院31名(51.7%),三级医院29名(48.3%);女55名(91.7%),男5名(8.3%);平均年龄(29.45±4.72)岁。

1.2方法

1.2.1调查问卷采用周阳的《标准预防调查问卷》[2],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医院级别、工龄情况等)。标准预防的认知(标准预防概念)和职业暴露、职业损伤情况(损伤的方式、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成5个条目,以“是”、“否”、“不知道”回答,“是”规定为1分,“否”和“不知道”规定为0分,满分为5分,≥3分计合格,最后得分越高说明认知情况越好。

1.2.2问卷调查方法2013年5月,由调查员向手术室护士长介绍问卷内容和填写要求,然后于1周后由护士长负责回收问卷。对6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暴露经历及标准预防(standardprecautions,SP)执行情况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2份,剔除无效问卷(条目缺失大于10%)12份,最终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83.3%。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60名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60名研究对象的工龄、职称、学历、职业防护培训来源、院级等一般情况见表1。

2.2不同背景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的认知情况

80%以上的手术室护士能正确认知及执行标准预防,详见表2。不同学历与院级的护士标准预防的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不同工龄、职称和医院级别的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年、主管护师以上和三级医院的护士认知较好,见表4。

2.3不同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与职业损伤比较

对于术中曾暴露与艾滋病和乙肝的次数上看,两个级别的医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医院护士1年内被锐器损伤的次数要高于三级医院(P

表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类别人数(名)构成比(%)

工龄1~5年2745.0

6~10年2236.7

11~15年711.7

>16年46.7

职称护士2236.7

护师3151.7

主管护师610.0

副主任护师11.7

学历中专35.0

大专2440.0

本科及以上3355.0

职业防护培训来源无23.3

1~23355.0

≥32541.7

院级二级3151.7

三级2948.3

表2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及执行人数

问题人数(名)构成比(%)

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都有传染性5490.0

标准预防既保护医务人员又保护患者5286.7

标准预防既能防止血源性疾病又能防治非血源性疾病60100

标准预防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5998.3

把所有患者当作有潜在的血液传播疾病进行防护4981.7

2.4不同等级医院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锐器伤的场景比较

二、三级医院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被刺伤的场景中,二级医院护士的发生率要高于三级医院(P

表3不同背景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得分情况名

类别人数认知得分

字2值P值

工龄1~5年271262.8820.410

6~10年22319

11~15年707

>16年404

职称护士222200.7110.871

护师31229

主管护师606

副主任护师101

学历中专3127.0890.029

大专24321

本科及以上33033

院级二级314274.0000.045

三级29029

表4不同背景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认知情况的比较

类别人数(名)正确名(%)错误名(%)字2值P值

工龄1~5年2718(66.7)9(33.3)3.9720.046

6~10年2216(72.7)6(27.3)

11~15年77(100)0

>16年44(100)0

职称护士2211(50.0)11(50.0)10.2110.001

护师3127(87.1)4(12.9)

主管护师66(100)0

副主任护师11(100)0

学历中专31(33.3)2(66.7)7.5300.230

大专2415(62.5)9(37.5)

本科及以上3329(87.9)4(12.1)

院级二级3117(54.8)14(45.2)13.6710.000

三级2928(96.6)1(3.4)

3讨论

3.1广州地区手术室护士对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的认知

此次接受调查的护士中对标准预防认知的正确率及执行率较高,表2~4显示,不同工龄、职称、医院级别间,分别是工龄>10年、主管护师及以上和三级医院的护士认知较好,认知程度的提高有赖于政府有关部门对院感知识普及和重视,每年在我国各大城市均有举办各种大型感控知识教育大会,临床工作人员均有机会参加。不同的工龄、职称、学历等均会影响护士学习感控知识,包括参加培训的次数、对感控认识的程度及接接受能力等。三级医院除参加一些大型的公共会议之外,一般在院内也有定期的院感知识培训,使三级医院对护士对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的认知会更深刻。

3.2手术室职业暴露与职业损伤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危险性较高,无论在何级别的医院,护士均有较多机会接触到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医院对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仍有不足,1年内被刺伤见血的比例仍然较高,暴露的原因中“防不胜防”和“疏于防范”占主要地位。该现象表明尽管护士对职业防护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防护的执行远远不够,说明职业暴露的普遍存在。尽管操作不熟练和繁忙、疲劳所占比例较低,而在北京的一份调查中却显示疲劳是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3],反映了手术室工作量大、人力资源配置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矛盾,直接影响了职业防护的有效实施。器械护士时被锐器刺伤的机会最高,这与传统的职业防护观念直接相关,现在大部分医院依然直接用手传递锐器,另外护士的熟练程度、与手术医生配合均有一定关系[3]。从表5、6中可看出二、三级医院对职业暴露具有一定的影响,无论是被刺伤见血的次数还是发生锐器伤的场景,二级均多于三级医院,尽管对于医院对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上的回答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3.3针对目前广州地区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措施

根据不同医院的级别,卫生行政部门应调整对于手术室职业暴露与损伤培训的工作重心,重点加强对二级医院手术室护士的强化培训,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以医院内部培训为主,并定期考核,达到熟练掌握锐器的操作。同样在三级医院更应加强对护士的院感知识培训,重点放在新入职和低年资的护士,并定期考核。

采用全新防护模式,如传递锐器时使用弯盘传递,用硬质锐器收集盒,锐器盒的使用可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4]。手术室护士应主动学习传染性疾病的知识,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有必要采取行政手段强化和规范操作[5],提高自我防护意识[6],对确诊携带感染因素者按标准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对急诊或未确诊患者均须要按阳性处理,接触有感染血液或体液时均应有个人保护装置。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洗手和巡回工作的次数,既要保证工作,还要注意缓解护士因长时间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减少无效工作。实行弹性工作制,根据次日手术情况,合理调整,灵活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制定护理对策,能明显减少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发生,可在手术室推广。

为加强规范护理工作,各医院感控部门须加大职业防护与培训的力度,更新防护设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法规和技术规范进一步细化手术室的感控措施,加强对手术室护士及其手术室全体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的培训,规范职业防护工作流程,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阮征,刘芳.护士职业防护新进展[J].现代护理,2008,14(3):333-335.

[2]周阳,李映兰,郑悦平,等.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及标准预防的管理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37-739.

[3]成健,杨洋,宋妍春,等.北京三所综合性医院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调查[J].护理杂志,2011,28(11):30-31,41.

[4]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573.

[5]徐爱梅,叶培英,卓青,等.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认知与执行现状调查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941-943.

  • 下一篇:设备科工作总结(收集10篇)
    上一篇:一年级小学生暑假日记大全(整理16篇)
    相关文章
    1. 小学传统文化总结范例(3篇)

      小学传统文化总结范文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管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7.04.067OntheEffectivenessofMoralEducationinPrimaryS..

      daniel 0 2024-11-13 18:42:12

    2. 学校环境建设规划范例(3篇)

      学校环境建设规划范文【关键词】和谐校园;生态化近年来很多高校纷纷置办新校区,举校搬迁、易址而建。然而建设优质和谐校园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即人与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如..

      daniel 0 2024-11-13 16:07:12

    3. 社区文化建设设计范例(3篇)

      社区文化建设设计范文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文明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区域划分,只有真正体现建筑设计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的..

      daniel 0 2024-11-13 13:32:12

    4. 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例(3篇)

      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范文一.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关于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有人归纳为两点,有人归纳为三点或五点,等等。[59a.29a.58.42a.64.50b]不管具体表述如何歧异,人们的..

      daniel 0 2024-11-13 10:57:12

    5. 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范例(3篇)

      农作物虫害防治技术范文篇1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农民增收、农作物增产,保护农作物资源的重要保证,对农业生态坏境的改善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综合..

      daniel 0 2024-11-13 08:22:12

    6. 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内容范例(3篇)

      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内容范文关键词:土地资源城乡规划利用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1、引言城乡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

      daniel 0 2024-11-13 05:47:12

    7.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例(3篇)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一、智能农机中的信息技术(一)农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指的就是利用各种仪器仪表进行实时显示或者是作为相关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的物联网,其具有调节生长周..

      daniel 0 2024-11-13 03:12:12

    8. 文化展厅的设计方案范例(3篇)

      文化展厅的设计方案范文关键词:中式餐厅;格栅;审美在中式餐厅的空间设计中,设计的理念将会引导设计的实践。文化设计的理念必然就会使类似于格栅的等装饰材料的应用大行其道..

      daniel 0 2024-11-12 21: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