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范例(3篇)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范文
[关键词]化学除草剂影响药效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S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6-0054-02
一、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
1.气候
凡是播种后出苗前施药,统称为土壤处理剂。这类除草剂如果用药后半月20天不下雨,土壤中的杂草种子不发芽,除草剂也无法发挥作用。茎叶处理剂如果施药后遇雨冲刷影响效果,连续阴天低温效果也差。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时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
1.1水分
水分对除草剂药效发挥有很大的影响,必须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大多数除草剂的药效才能良好的发挥。
1.2温度
温度明显影响除草剂的药效,使用除草剂时,低温或高温均易导致药害发生。例如,高温时使用扑草净,由于扑草净未能及时被作物降解,容易导致药害发生。气温低时使用恶草灵,会使水稻秧苗产生轻微药害。气温过高应停止使用易挥发的除草剂,例如:氟乐灵、2,4-D丁酯、二甲四氯、禾大壮等,以免周围敏感作物被挥发飘散的药剂感染药害。
1.3光
光对某些除草剂的影响十分明显。如除草醚等是光活化性除草剂,在光的作用下才起杀草作用。
1.4土壤条件
土壤的质地、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等因子对除草剂的药效都有一定的影响。土壤酸碱度对除草剂活性有一定影响,一般除草剂当ph值在5.5~7.5时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1.5风
除草剂要在无风或微风时施用,风大喷洒除草剂雾滴易飘散,危害周围敏感作物。尤其是易挥发的除草剂如2,4-D丁酯等,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2.用药剂量不足
除草剂是按单位面积计算用药量,即每亩用药多少克或多少毫升,给的剂量不够将影响效果。
3.用药面积不准确
施药面积(即地亩数)一定要准确,按地亩数计算药量,药效才有保障。
4.喷药不均匀
喷药一定要均匀。如果喷药不认真,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有的甚至喷不到,这样的情况效果不会好。
5.用水量
一般以每亩用水50公斤为宜。生产实践中,很多用户为了省事、省时、省力,每亩只用水25公斤,甚至更少。水量太少了就无法保证均匀,甚至喷的多的地方出现药害。
6.除草剂要对路
根据需要防除的对象,选择对路的除草剂品种。并要熟悉除草剂的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如何提高除草剂的效果
因为杂草种群数众多,生命性广,适应性广,生命力强的特点,化学防治工作带来了复杂性,除草剂正确使用才能使药效得到充分的发挥,以达到更好化除效果,并且打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1.正确选择除草剂
选择除草剂应具有以下三个原则:首先去到正规的农药销售部门购买除草剂,应及时到当地农业部门咨询化除技术和除草剂用法,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除草剂的同时使用,应当谨慎谨慎。其次,购买的药品要合适,应根据作物和杂草发生的类别购药。第三购买除草剂要核实其完整的信息,购买除草剂要具有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号这三证;完整的商标、标明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
2.用药技术要规范
准确计算药物使用的剂量和实际面积的比例。最好地利用狭缝式喷头进行药液喷洒,产生扇形喷雾,直线行进喷药,液体被更均匀地分布。在喷、撒时,无论土壤处理或叶面处理,不可重喷或漏喷,要均匀喷、撒。用水量也要适当,一般以喷布周到而未流淌时适宜。喷洒茎叶处理剂要求雾滴大小适当,以便均匀喷布到杂草茎叶上。有些可以采取毒土法施药的除草剂。毒土数量一般每亩25kg左右,便于工作于撒施均匀。拌毒土选用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适度,所以筛过的湿润细土最为合适。
3.提高整地质量
药物制剂在土壤的分布受整地质量的直接影响,所以要将地面耙平、整细。稻田列要整平,否则低洼处水深容易产生药害,高处露出水面除草效果不好。凡是播种后出苗前施药进行土壤处理剂,这样的方法要在播种完毕后立即进行喷药,另外在苗出来之前不要进入田间进行任何作业,最好的效果就是喷完要后下一场小到中雨,其效果更佳。
4.保持适宜水层和土壤湿度
在水田使用除草剂要求保持一定时间的水层,使除草剂分布均匀和易被植物吸收。在旱地使用土壤处理剂,除草剂一般的水溶度比较低,必须经常供给一定的水分,一般均要求有较高的土壤湿度,才能发挥药效,才能不断地少量溶解供植物吸收。而在在干旱的情况下,土壤胶体大量吸附施入土壤的除草剂,使其不能发挥作用。但是,当土壤湿度过饱和甚至积水时,许多除草剂会淋溶到土壤下层作物根部,引起药害。
5.根据气象条件,寻求最佳施药时机
除草剂的吸收和传导受气温和日照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气温高、日照强,杂草吸收养分、水分和光合作用均较旺盛,因此除草剂被吸收和传导也较快较多,毒杀作用增强。应根据除草剂对湿度、日照的要求,把握最佳施药时机,取得最佳防除效果。除草效果受空气湿度的影响也较大。空气湿度大时,杂草叶面气孔张开,有利于药剂被吸收,可以达到良好的除草效果。旱地施用土壤处理剂事适量的雨水对发挥药效也有好处。而大风天气则不宜进行喷药作业,大风造成雾滴飘移,导致施药不匀,使药效降低。
6.根据除草剂对杂草生育期要求,确定施药适期
对茎叶处理剂而言,幼苗期(3叶期限前)防除效果较好,随着草龄增大,效果将有不同程度降低。生产实践中应根据不同除草剂的特性选择杂草敏感的生育期施药。
参考文献
[1]张路生等,化学除草剂合理使用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2,(4):31.
[2]吴志利,使用化学除草剂的问题及防对措施,[J]农村科技发,2004,(11):25~26.
[3]崔长胜,化学除草剂的科学应用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6):21~22.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范文篇2
【论文摘要】化学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品种使用不当或施药方法不对,给当季或后茬作物造成严重药害,特别是对(瓜)蔬菜药害非常严重。
当前,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化学除草剂已成为高效农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除草剂已经象化肥一样被广大农民接受。但是,化学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品种使用不当或施药方法不对,给当季或后茬作物造成严重药害,特别是对(瓜)蔬菜药害非常严重。尤其在使用玉米除草剂的时候,正是我市(瓜)菜育苗移栽的集中期,瓜菜幼苗很容易遭受除草剂的危害,因此,为了预防和缓解除草剂对瓜菜产生的药害,必须熟练掌握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施用方式,施用剂量以减轻或者消除药害。下面我就谈一下关于除草剂药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一、除草剂使用存在的四种问题。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多种多样,既有环境方面和使用方面因素引起的,也有除草剂本身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选择药物品种不当
主要是农民对药物性能、使用方法不了解,盲目滥用导致药害。除草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其防除对象范围很小,一旦用错就会产生药害,对于敏感作物只要微量的除草剂就能造成药害。如大田除草剂错用于蔬菜田,移栽田除草剂用于直播田、抛秧田。
2.不按说明书使用
目前在使用除草剂时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总觉得使用药量越大浓度越高除草效果就越好,不按规定用药量使用除草剂,有的加大用药量、有的施药不均匀、要求作物苗前用药除草却用于苗后用药除草等。这是很危险的,每一种农药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按说明使用,使用浓度过高或用药量过大、用药时间不对最容易引起药害。
3.使用残留期长的除草剂
因上茬作物使用残留期长的除草剂引起下茬作物的二次药害。特别是一些选择性除草剂对上茬作物安全,而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如每亩施用38%的莠去津悬浮剂350毫升对后茬玉米、高粱没有影响,施药后24个月内不能种小麦、水稻、谷子等,施药后40个月内不能种黄瓜。
4.不科学施用除草剂
不少农户在气候条件不适宜的时候施药:如高温,高湿,雨后等天,很易引起药害发生;还有的农民不看说明书,不按照操作要求使用除草剂。如使用禾大壮等类型的除草剂,稻田里必须有浅水层,并保水5-7天,如不按要求的方法操作,极易导致药害。可湿性差的化学除草剂,必须要用力摇晃瓶体,使药物混合均匀,这样才能正常使用,要不然下面沉淀太多,喷药不均匀极易对作物造成伤害。
二、药害的几种表现症状
除草剂造成的药害症状与某些病害症状类似,诊断时往往造成误诊。
除草剂的药害表现以豆类、西红柿幼苗、瓜类等受害最重,豆类作物受害时常表现叶片卷缩、生长点不伸展、生长速度慢、坐荚率低等症状,尤其是生长点及叶片表现的卷缩甚至类似于豆类的病毒病;但是此种情况与病毒病有本质的区别,这种情况可以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恢复到正常生长的状态,病毒病如果不加防治,会日趋严重,甚至减产绝收。西红柿幼苗受害后子叶最先表现受害症状是先从边缘表现失水症状,并在短时间内整个叶片变干,真叶卷缩、不伸展,与幼苗干旱的反应相似。但是受除草剂为害的幼苗,浇水后幼苗也不能很快恢复。瓜类幼苗受害后,叶片急速萎蔫下垂,以幼嫩的叶片受害最为严重;但是此种情况与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不同,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一般出现在极度高温的情况下,失水萎蔫的植株在通过补水或温湿度适宜时可以自行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受除草剂药害的瓜类植株叶片,即使补水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并且受害严重的叶片会在短时间内失水变干,对植株的整体影响较大。
三、如何预防除草剂药害
1.正确选用药物类型
除草剂使用范围很严格,有时只差一个字,就能酿成大祸。如:丁草胺和乙草胺、苄嘧磺隆和氯嘧磺隆,虽然都只差一字,却一个是在水田用,一个是旱田用。水稻、大豆、玉米,不同种类的蔬菜需要不同的除草剂;同种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不同的下茬(季)作物,需要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因此,购药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因素。
2.妥善保管防止错用
有的农户对除草剂不注意妥善保管,导致包装标签脱落或标签腐蚀,错将除草剂当成杀虫剂、杀菌剂施用,或不按说明施用,以至发生药害。
3.掌握用量和浓度
除草剂的施用量和浓度更为严格,若超量施用,极易发生药害,所以不得擅自加大用量或提高浓度。
4.施用方法要得当
许多除草剂施用时,沾染到种子上,易造成药害。
5.禁止盲目混用
除草剂混用具有节省农药,省工、省时、省成本等优点。但若盲目混用,则不但无增效作用,反而会使药效降低,造成药害。
四.救治措施
1.反复灌水洗田冲地稀释排毒
对施药过量造成药害的,可灌水洗田冲地,稀释排毒,降低药害。
2.使用适用的解毒剂解毒
根据药害的性质,可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解毒补救。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作为除草剂的解毒剂。如喷洒适度的“九二0”,可以缓解药害的程度。
3.连续喷水洗苗
因使用浓度过大或叶面吸收过多而引起的药害,可连续喷水冲洗,减少植株上的药物浓度。
4.追施速效肥料
及时摘除受害叶,增施腐熟人畜粪尿、尿素等速效肥,可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和新叶再生。
5.喷施叶面肥
叶面喷肥,植株吸收快。如使用0.1-0.3%的磷酸二氢钾或磷钾精、喷施宝等进行叶面喷施,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尽快恢复生长。
综上所述,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只有在实际生产中熟练掌握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才能有效避免除草剂造成的药害损失,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范文
关键词:除草剂;使用方法;药害;补救措施
1坚持先试验后推广应用的原则
新的除草剂必须进行生物测定,以便明确该除草剂的适用范围、除草对象、防除适期、用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应用技术。在推广应用这些技术时,仍然要先进行试验,然后由点到面,逐渐推广使用。除草剂的使用剂量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质地、耕作状况等有直接关系,如40%莠去津,在东北地区的用量为3.00~3.75kg/hm2,而华中地区用量超过2.25kg/hm2时,对后茬小麦就有影响。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对除草剂敏感性也不同。为了扩大除草剂使用范围,应扩大试验作物,同时要特别注意试验作物及该作物不同生育期对除草剂的敏感反应,以便制定避免药害产生的安全措施。
2严格掌握除草剂使用方法
2.1合理选用除草剂
选用除草剂既要对防除对象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又要对应用的作物安全无害,还要考虑对邻近作物是否安全。例如:拉索、稳杀得、盖草能、拿扑净、草甘磷等除草剂,对禾本科作物较敏感。因此,在选用除草剂品种时,要考虑作物的敏感性,切不可使用对作物敏感的除草剂[1]。
除草剂种类很多,每一种除草剂对不同杂草都有很强的选择性。因此,只有针对主要杂草选择适宜的除草剂,才能起到除草增产的目的。如:野燕麦、长芒棒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宜选用骠马、绿麦隆等茎叶处理剂,针对野燕麦还可选用野麦畏土壤处理;以荠菜、播娘蒿为主的麦田要选用二甲四氯、2,4-D丁酯等;以麦家翁、猪秧秧、荠菜、播娘蒿为主的麦田要选用巨星、拌地农等;以毛儿眼为主的要选用使它隆。切忌盲目使用秋作物(大豆、棉花等)除草剂。
2.2要称准剂量,配准浓度
一般除草剂活性较高,如巨星只用15g/hm2,稍增大剂量就会造成药害。因此,除草剂要求用药量准确,不管采用哪种施药方法,都应均匀喷洒,做到不重不漏,才能安全有效。
除草剂与杀虫剂、杀菌剂不同,很多品种超过推荐使用剂量,不仅成本增加,还会对作物正常生长产生严重影响。如:56%二甲四氯钠盐超过1.5kg/hm2,72%的2,4-D丁酯乳油超过1050mL/hm2都会造成小麦旗叶畸形、抽穗困难;25%甲黄隆可湿粉性剂超过30g/hm2,就会抑制下茬玉米、棉花等作物的出苗。若使用量低于推荐用量,又起不到应有的除草效果。随着杂草叶龄的增加,要适当增加除草剂的用量,以提高除草效果。如:6.9%骠马乳剂除禾本科杂草,在杂草二至五叶期用750mL/hm2,而在杂草五叶期后要增加到900mL/hm2;用75%巨星干悬浮剂除阔叶杂草,在杂草二至五叶期用15g/hm2,而五叶期后要增加到18.75g/hm2。
2.3掌握好施药时期
在作物具有抗性时期内,选择对防除对象较适宜的阶段用药,也是避免产生药害的有效途径。如用二甲四氯防除麦田杂草时,宜选在分蘖后到拔节前进行,过早或过晚都易产生药害,温度过低也会影响二甲四氯药效的发挥。因此,越冬期不能施药[2]。
杂草在不同生长时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正确选择除草剂使用时期是保证除草效果和避免小麦产生药害的关键。苗前除草剂主要是在杂草出土前施药,在土表形成药膜或药土层,使杂草不能出土。如用来防除野燕麦的野麦畏,在播种前均匀喷施土表,后浅混土,使土表形成药土层,抑制野燕麦出土。若在野燕麦出土后施药,将没有防效。
茎叶处理剂主要是通过杂草叶片吸收后,破坏其生理、生化系统导致其死亡。杂草对这类除草剂的敏感叶龄为二至五叶期。因此,使用这类除草剂要在杂草二至五叶期施用除草效果最好。
某些除草剂在土壤内残留期较长,在使用时要考虑其对套作作物或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如巨星在土壤内残效期有60d左右,所以计划套种西瓜、花生等作物的,就先要考虑巨星的有效期,再作安排,否则将会影响作物出苗及生长。
2.4采用恰当的施药方法
第一,根据农药性能及对作物的敏感性来研究施药的方法;第二,根据农药剂型确定相应的施药方法,如在大风天,不宜用喷雾方法施用广谱性除草剂,可用涂抹的方法,以防雾滴漂移引起药害。
2.5注意施药质量
药害的产生与施药质量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施药质量,首先要平整土地,这对芽前除草很重要,避免沟沟洼洼影响药物均匀分布而产生药害。配制农药时要搅拌均匀,对已产生分层或沉淀的农药不要使用,喷施时要恰当的选用喷幅,采用直走式平衡推进法,行走的速度要一致均匀,停止行走要关掉喷头,防止重喷或漏喷,避免药害产生。同时,气象条件对除草剂效果也能产生影响。杂草叶片对茎叶类除草剂的吸收速度与温度成正相关,使用这类除草剂时若温度高,则杂草死亡速度快且死亡率高。使用除草剂时要注意风力和风向。风速8~10m/s时喷除草剂,防除杂草效果降低1/2左右,而且雾滴有可能飘移到邻近的敏感作物或林木上,造成药害。
此外,土壤的墒情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土壤处理类除草剂的效果,墒情差效果就差。
3抓好施药后避害措施的落实
(1)彻底清洗喷雾器。如施用某除草剂之后不清洗喷雾器,又接着用来喷雾防治病虫害,如果巧遇对该除草剂敏感的作物,就会产生药害。因此,应彻底清洗喷雾器。清洗方法:塑料桶喷雾器可用5%碱液浸泡半天,再用清水冲洗2~3次[3]。
(2)妥善处理喷雾余液。施药完毕,余下的药液不可乱倒,以防产生药害。
(3)施药后降雨。应及时排水,切不可出现雨后积水现象,以免发生药害。
(4)严格保管未用完的除草剂。一般要求用多少购多少,如一次使用不完则应妥善保存并保证标签完好,且与其他农药分别放置,以防错用。使用时注意有效期。
4发生药害的补救措施
(1)施肥补救。对产生叶面药斑、叶缘枯焦和植株黄化等症状的药害时,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如小麦出现绿麦隆药害后,可追施人粪尿,根外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促使植株恢复生长[4]。
(2)灌排补救。对于一些除草剂引起的药害,适当灌排可减轻药害程度。
(3)激素补救。对于抑制或干扰植物生长的除草剂,如2,4-D、二甲四氯、甲草胺、禾大状等发生药害后,喷洒赤霉素可缓解药害程度。
5参考文献
[1]武中庆.化学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53,157.
[2]金环宇,田平,张湘.除草剂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及科学使用方法[J].种业导刊,2008(7):26-27.
-
法律专业知识分类范例(3篇)
法律专业知识分类范文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法竞争法保护和限制知识产权属于一种智力成果权力,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知识产权层出不穷,生产社会化..
-
最好的未来简谱范例(3篇)
最好的未来简谱范文关键词:《词海评林》;词谱演进;毛晋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5-0161-008《词海评林》(抄本)为明末清初著名藏书家、学者毛晋编纂..
-
最好的融资方式范例(3篇)
最好的融资方式范文论文关键词:税收筹划;资本结构;财务杠杆资金的筹集过程都是企业财务工作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融资活动对企业的资本运作与经营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所..
-
模糊数学论文范例(3篇)
模糊数学论文范文关键词:地基承载力;抗剪强度指标;模糊可靠度中图分类号:TU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2-00132-021引言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中,现有方法主要是利用地..
-
树木调查报告范例(3篇)
树木调查报告范文篇1关键词:文山松毛虫;监测;防治方法文山松毛虫是文山州主要的病虫害之一,也是日者镇最主要的松林病虫害。通过对文山松毛虫10年来的监测防治,松毛虫每隔3~5年爆..
-
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范例(3篇)
高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范文目前,全国上下兴起以改革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已经续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的研..
-
树木的调查报告范例(3篇)
树木的调查报告范文治数有其实先说说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吧。统计人治数,不可能完全像郭橐驼种树那样“顺木之天”,因为统计人要恪守“真实可信,不出假数”的职业道德,要求填报..
-
树木的作用范例(3篇)
树木的作用范文篇11、支叶扶疏:支:同枝”。枝叶繁茂四布,高下疏密有致。形容树木茂盛。也比喻宗支繁衍鼎盛。2、盘根错节:盘:盘曲;错:交错;节:枝节。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