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研究背景范例(3篇)
绿色建筑的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滨水,城市设计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toworld-classwaterfrontcityfunction,traffic,green,publicspace,theskycontourlineofresearch,sumsuptheworld-classwaterfrontcityofcommoncharacteristics,anditsapplicationsinPearlHarbornewtown,inthepracticeofsinceredesign,emphaticallyfromthefunctionorientation,formcontrol,trafficorganization,landscapegreeningaspects,urbandesignforwaterfrontprovidesanewtrainofthought.
Keywords:waterfront,urbandesign
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温哥华、悉尼、新加坡、香港、巴尔迪摩、上海……一座座充满文化和时尚气息、景色迷人的滨水都市,在城市与水的交织和共鸣中,散发出独特的城市魅力,令无数人为之向往和陶醉。这些城市,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特质?是哪些因素构成了它们无可抗拒的独特魅力?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在《汕头市珠港新城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中,我们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世界级滨水城市的塑造,进行了一次积极的探索和演绎。
2.项目简介
2.1发展机遇——汕头市全力打造世界级滨水城市
汕头,位于广东省东部,是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全国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承担着引领粤东地区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的职能。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浪潮中,城市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功能优化、形象提升等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汕头市委市政府力图通过珠港新城的打造,树立起城市转型发展的示范标杆,从而推动汕头向世界级滨水城市迈进。
2.2基地位置——城市核心,海上门户
本次规划的基地位于汕头城市中心区东南部,榕江出海口北岸,原是城市重要的货运港口。随着城市东拓南进战略的实施,将对其进行功能置换,建设成为汕头市“一湾两岸“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海上门户。
2.3基地特征
规划区占地面积351.25公顷,主要为港口和仓储用地,其余为少量的市政用地、公共绿地和道路用地。汕深高速、主干道中山东路及规划的过江隧道、地铁和城市轻轨将基地包围,对外交通条件极为优越。
3.世界级滨水城市研究
针对汕头城市发展背景和基地特质,我们对世界级滨水城市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总结出其共性特征:街区尺度——小尺度方格网街区(120—150m);功能构成——以商务商业、文化娱乐、居住和休闲旅游为主;交通组织——多样化、立体化的交通系统,支持高强度的土地开发;绿化体系——绿化由陆地向滨水区渗透,沿滨水岸线展开;公共空间——水体向陆地渗透,商业、文化、旅游设施沿水岸密集分布,形成富有活力和特色的滨水空间;城市形态——由前景标志性建筑、背景标志性建筑及一般性建筑,形成层次丰富的天际轮廓线。
4.定位及策略
综合考虑汕头城市发展背景、空间拓展方向及基地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在对世界级滨水城市特质进行研究之后,规划将珠港新城定位为:以总部经济为主导,集会展、商务、文化、旅游、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汕头经济核心区,成为引领汕头市乃至粤东地区快速转型和发展的新服务集中区、新文化展示区、新经济培育区和新生活示范区。
(注:﹡该项目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中标方案,编制单位为豪张思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围绕该功能定位,规划提出五大策略,对珠港新城的设计进行控制和引导:
活水聚商——将滨水生活引入城市,打造城市经济增长引擎
将水系引入规划地块,沿滨水区设置商业中心、商务办公中心、商贸金融中心、创智会展中心、文化休闲中心五大经济增长引擎,通过对滨水区功能的复合及岸线的亲水性设计,加强城市与水的互动,最大限度激发水岸公共空间活力。
文化传承——编织“文化珠链”,构建“文化地标”
以滨水区为纽带,串联独具潮汕特色的风情商业街、潮汕新天第、南洋渔人码头、文化娱乐中心等特色区域及飞翔之塔、滨海艺术中心、航海博物馆、文化主题酒店等精心设计的文化地标建筑,形成空间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滨水文化艺术长廊。同时,将汕头传统建筑元素(如骑楼、“四马拖车”民居布局模式)与现代建筑技术的融合,创造出现代骑楼街区、现代围寨住宅区等既富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具艺术感和时代感的城市空间景观。
高效交通——整合交通资源,优化地区联系
充分整合基地内外的优势交通资源,构建起由地铁、轻轨、过江隧道、轮渡、公交及立体化步行系统支撑的一体化、零乘换交通体系。
生态绿城——构筑网络化、多层次的生态绿化系统
通过滨海绿带、中央公园、滨水生态区域、林荫步道等构建连续的海岸线和公共开放空间,营建网络化、多层次的生态绿化系统,既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休憩和交往空间,又建立起水体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屏障,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土地价值。
宜居生活——营造高品质的滨水生活环境
通过对建筑的交错布局和建筑高度的阶梯式控制,建立可看海景的高端住宅;创造步行可达的滨水开放空间及环境优美的组团绿地,为城市高品质的居住生活提供了保障。
5.世界级滨水城市的演绎
5.1功能结构
以商务核心岛为中心,设置商住混合区,商业办公区和创意会展区,以滨海休闲带串联特色滨海公共活动设施,历史文化带串联商业休闲活动设施,形成“两带,四区”的总体功能结构。
功能结构的设置与地块开发及城市空间景观的营造一脉相承,环环相扣,突出体现世界级滨水城市紧凑布局、高强度开发的用地特征、高复合的立体开发模式及水绿盎然、充满活力和人文气息的高品质滨水开放空间和景观环境。
通过用地的紧凑布局和高强度开发,在保证开发强度和经济指标的前提下,留出更多的水系和绿地空间,营造出高品质的滨水休闲、游憩和交往空间,进一步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土地价值。
高复合的立体开发模式,综合了立体交通系统和立体式功能混合的概念,顺应核心区高强度、高标准的城市开发模式,从地下、地面、地上三个层面将商务办公、商业购物和高尚居住等功能进行合理的叠加渗透,真正体现了用地的高效性。
绿色建筑的研究背景范文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经济评价
一、引言
人类世代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地球资源也消耗殆尽,人类不断的发展给地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环境破坏,近些年的资源环境问题频频发生,因此对于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追求也迫在眉睫[1-2]。而绿色建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几年绿色建筑事业发展迅猛,但绿色建筑不断增加的初始成本也给各个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单位造价的大幅度增加会让开发企业或者建设企业很难下定决心是否要进行绿色建筑[3-4]。绿色建筑本质上要求达到在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一种平衡,这样的绿色建筑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因此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更要将绿色建筑全寿命期的成本考虑在内,使得绿色建筑具有可行的经济性,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这些背景,从全寿命周期理论为起点,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二、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
1.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概念
全寿命周期成本从字面来看,无疑就是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成本,这个概念最早有美国国防部提出。产品的初始成本并不能真实的反应出产品的真实消耗,而全寿命周期成本考虑的是产品从原材料到包装、销售整个过程产生的费用,置于建筑领域,就是指项目从决策阶段开始一直到最后建筑拆除的整个过程发生的所有费用。在我国的《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中,对于全寿命周期的定义很符合我国现在的实际建筑市场,在这本教材中,特别指出建设项目全寿命期成本是工程从设计阶段开始到开发建造、使用最后运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2.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
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就是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就是对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所有运行的一切成本费用进行评价。随着绿色建筑越来越多的被人所接受,我国已经迎来了一个属于绿色建筑的时代,而对于绿色建筑的施工以及全过程来说,我们应该基于全寿命周期更加长远的对待其经济性,不仅要分阶段考虑目前的费用支出,更要看重项目的长远利益。这就必须具有全寿命周期评价的眼光,绿色建筑在进行成本评价时与一般建筑的成本评价最大的不同就是绿色建筑要考虑初始投资与全寿命周期成本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检验各项绿色技术的使用在各个方面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是分阶段进行评价,其次是全面考虑全寿命周期的成本。
三、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1.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概念
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在现有的生产力条件下,为了增加产量而增加的成本就是增量成本,其实也就是一种边际成本。从微观角度来说,关注点应该是增加的成本所能带来的效益,因此在对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进行评价时,应该将重点放在使用过程中,增量的成本所能带来的能源、资源等经济效益,以及采用绿色建筑技术之后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所得到的边际效益。绿色建筑之所以会出现增量成本,是因为绿色建筑在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正是为了满足这些特殊要求才会出现增量成本,这与传统的建筑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规划设计以及往后的运营商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具体项目来说,建筑增量成本就是基于建筑节能标准,与同时期建筑成本比较,这是因为绿色建筑的特殊性设计而导致成本发生了改变。
2.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测算
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IC绿=C绿—C参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为:C绿是绿色建筑的成本,而C参是参照建筑的成本。对于参照建筑成本的确定,参照建筑应选取开发商开发的同类型的普通建筑作为参考建筑。如果选取《绿标》为评价的标准,对于绿色建筑必须按照这个标准,只有在满足绿色建筑的建造条件,因此引起的成本的增加才能称之为增量成本,在这套标准下,应该按照实际的建筑的类型以及不同建筑区域以及节能设计等规范的不同,选取合理的建筑成本。本文根据绿色建筑的评价细则将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以及运营管理。本文从以上的六个方面,将为达到标准所引起的成本的增加作为增量成本,并且对于成本的考虑要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出发,对于项目前期的成本也纳入考虑中。那么成本的增量成本可用下面的公式来表达:
IC绿=IC前+IC建
IC建=IC节地+IC节能+IC节水+IC节材+IC室内+IC运营按照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四、结论
人类不断的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严重,资源越来越贫瘠,这给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在这个背景下,绿色建筑作为节约能源资源、节水、节地、节材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绿色建筑的推行对于生态和社会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绿色建筑大大高于普通建筑的成本支出也同时成为了绿色建筑更进一步发展的阻力。因此,要想更好的推行绿色建筑,必须更好的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进行评价,本文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进行的写作,围绕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对全寿命周期的成本进行研究,以期更好的控制绿色建筑成本,为绿色建筑在国内更好的推广贡献一份力量,并推动整个建筑行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学英,王恩茂.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体系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29(1):100-102.
[2]陈国芳.浅析绿色建筑经济评价指标[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187-188.
[3]徐涛.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4(27).
绿色建筑的研究背景范文篇3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老城区的历史景观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历史景观风貌正在消失。因此,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现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的课题。论文从国内外优秀城市历史景观的研究与保护入手,以“庞贝古城”、“上海外滩”为参考实例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沈阳中街历史景观的现状、保护与开发利用所产生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景观设计历史景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一、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历史景观保护的背景: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历史文化景观逐渐被社会重视起来。沈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现如今仍然存在很多历史景观,对其加强保护和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对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
2、历史景观保护的意义:
通过对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可以更好的保护历史景观,为以后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使地区悠久的文化历史继续传承。让历史景观与城市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可以让人们对这些历史景观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优秀案例分析
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国家对本城市中的历史景观进行较好的保护,以下是对历史景观保护的优秀案例。
庞贝古城
庞贝城――是保护最为完好的古罗马城池。它位于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一座人口稠密,商旅云集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它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于公元79年被维苏威火山灰无情地湮没。由于被火山灰掩埋,所以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而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古城略呈长方形,有城墙环绕,四面设置城门,城内大街呈“井”字形纵横交错,街坊布局方正整齐,有如棋盘,仿佛是我国唐代的长安城。城内最宏伟的建筑物,都集中在西南部一个长方形的公共广场,广场周围设有神庙、公共市场、市政中心等建筑物。这里是庞贝城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广场的东北方是繁华的集贸市场。它们都按行业分街坊设置,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
三、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现状
1.现状调研范围
沈阳中街即今沈阳路、中街路、朝阳街、正阳街。项目的研究范围是以中街路为主线,沈阳路为辅线,东起东顺城路,西至西顺城路,通过与中街路及沈阳路相交的路段向两边辐射,形成一个“井”字形的历史景观。(
图3.1
2.历史景观现状调研
(一)历史建筑现状
中街商业区共有五处历史建筑。道路左侧沈阳老春天与之对应右侧荟华楼、运动汇、第二百货商店、鹏达体育四座古建筑形成的建筑群(如图3.2)。这几座建筑有近百年的历史。
图3.2
中街商业步行街五座老建筑正在被当成商业建筑利用,历史建筑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原有的建筑韵味被现代建筑的装饰材料替代,外立墙面被雨水侵蚀铁锈滋生,墙皮脱落、破损,新旧电线在建筑周围穿插杂乱无章,转角立面建筑装饰广告、牌匾密集混乱。墙面乱涂乱画,垃圾成堆、水渍污渍斑驳可见,严重损坏了整体建筑形象。
(二)历史景观现状
①故宫老牌坊。
位于沈阳路上的“文德坊”“武功坊”是沈阳故宫的一种纪念性、标志性的建筑物,由于两座牌坊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对其保护和修缮历来受到重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两座牌坊更经历多次严重的损毁,直至2004年沈阳故宫“申遗”成功,“文德”“武功”两座牌坊才真正意义上的被视为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得到保护和修缮。
②沈阳路历史老街
一条毗邻沈阳故宫南面的商业街――沈阳路,据说当时因临近州衙,一般为诉讼、报告的人歇息侯信的地方,因此,这条街全是旅店、饭馆和茶楼。1996年被定义为“清代文化一条街”,这条位于沈阳市正中的沈阳路意图打造沈阳的“文化极”。街路两旁古色古香的清代小楼,一座座重檐翘角,每层檐下都是漆栋画染,精美的图案,五彩斑斓,在当今时代,尤显满清时期的建造魅力,是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标志性景观。
③“东西”大门
在沈阳路和东顺城路的交叉口坐落一座城门,即抚近门,又称“大东门”。是清代的沈阳城九门之一,于1998年复建,是沈阳标志性建筑。与抚近门相对而望的是在沈阳路与西顺城路交叉路口的怀远门,又称“大西门”,始建于1631年,为沈阳老城垣之重要标志。1930年拆除怀远门,1994年,沈河区政府拓其原址,增其旧制,重修了怀远门。过去,它是内城的门户,是清朝官员们进出的必经之地,也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今天,以新的方式被保留在了城市历史街区之中。
四、沈阳城市历史景观的再设计研究
如今国际和国内对于历史街区景观保护的理论研究以景观整体性为趋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体系。而沈阳的一些历史景观记录了沈阳各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变迁,它是近代中国一个历史时期的代表,独具特色。因此,对于沈阳历史景观的再设计研究我们应多去考虑并在实践中找寻经验。
因此,在做到景观的在设计研究时,应着重以以下标准为主:
(1)增加书画廊功能,可以将适合的场地租给当代的艺术家们,重现当年的空间场景,恢复其原有的功能,这样对古建筑艺术氛围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2)延续原有功能,与展览功能相互结合。
在修复过程中也应该遵循新旧对比、新旧交织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将街区景观总体的目标定位为复兴,通过不同的景观要素,对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设计:
(1)以故宫作为背景依托,结合特有的文化特色,进行文化资源的整合,复兴方城,建设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历史街区。
(2)目前方城的边界比较模糊,首先对方城模糊的边界进行界定,通过边界的界定来唤回历史的集体记忆。形成方城地区最特别的地段。
(3)打通阻碍方城的中轴线,打开南部帅府、中部的故宫和背部的城墙遗址通道、恢复被阻建的方城中轴,形成南北贯通的方城历史文化走廊。
(4)沈阳方城的生态环境具有探索性的意义,应实行节能减排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从环境上保护了方城、更广泛的关注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更有利于方城的发展。方城街区内的绿化系统主要由绿地系统由环形绿地、道路绿带、开放绿地、社区绿地形成“一环、一心、一轴、四带、多点”的整体构架。
五丶主要结论
历史景观是城市最值得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形象和文化底蕴,负载着城市的精神与文明,传承着城市的历史与形象,因此当前社会对历史景观的保护需要越来越关注。因此本项目对于沈阳老城区的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再设计的研究显的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冼宁.沈阳商业历史性商业街区的保护性设计.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探讨,2012.7
-
矿业投资范例(3篇)
矿业投资范文关键词澳大利亚矿业投资环境金融危机机遇风险投资策略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重要阶段,高品位矿石资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运行的障碍,海外矿业投..
-
农业机械化分析范例(3篇)
农业机械化分析范文[关键词]农业机械化问题分析[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6-0219-01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整体起步较晚,..
-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范例(3篇)
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范文摘要:中华传统文化现在是日益得到重视,它是语文教育的根和魂。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
-
集成电路发展条件范例(3篇)
集成电路发展条件范文篇1【关键词】电子技术;发展;应用;信息技术【Abstract】ElectronicTechnologyintoday''sscienceandtechnologyinthelifetothewideapplicationandirreplac..
-
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范例(3篇)
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范文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方向第一,社会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正直青春年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有可塑性,但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不良..
-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范例(3篇)
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范文[关键词]旅游资源范畴;社会旅游资源;分类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7-0144-03[作者简介]毛卫东,南京师范大学..
-
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例(3篇)
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中图分类号:B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3-0116-05从上世纪末开始,在全国范围掀起了传统文化热。关..
-
班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例(3篇)
班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随着供电企业制度变革的结束,它们在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同时,同样需要履行重要的社会责任,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然而,在我国城镇化不断推进..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