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收集3篇)
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篇1
关键词医药产业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现状
中图分类号:F42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9-0043-03
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pharmaceuticalindustrialparks
YINLei,WUYou-ping
(ResearchCenterofPharmaceuticalIndustry,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Nanjing211198,China)
ABSTRACTWiththeadvancementofthebiomedicalindustry,theconstructionofpharmaceuticalindustryparksinChinahasbeenbooming.Therearestillmanyproblemsinourpharmaceuticalindustrialparks.Thedevelopmentandcurrentsituationofthepharmaceuticalindustrialparksareanalyzed,andsomesuggestionsareofferedforthefurtherdevelopmentoftheparks.
KEYWORDSpharmaceuticalindustry;industrialparks;industrialagglomeration;currentsituation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地位的提升,医药工业园区在全国迅速发展。各地政府纷纷设立医药产业园区,规划园区的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以期紧紧抓住国际医药产业转移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机遇,在政策大力扶持下,引领生物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众多医药工业园区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但在医药工业园区迅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各类医药工业园区发展迥异
医药工业园区是大量医药生产企业、医药技术创新机构、医药科技企业相关中介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的聚集,通过合作竞争,形成强大的企业规模、产业链和增值链,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模块[1]。近几年,在原有的众多医药产业园区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地区加入到了产业集群的建设热潮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省级以上的生物产业园有400多个[2]。笔者根据目前我国医药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近70个市级以上的医药工业园区进行了梳理,按照工业园区的设立与发展形态,将我国现有的医药工业园区归纳为以下3类:
1)部级医药工业园区。该类园区一般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部级部门批准建设或立项资助的。这类园区或者是综合性的、大规模的医药制造业集结地,或者是有特色的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如:石家庄、长春、深圳、长沙和上海等城市的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这些园区规划起点较高、产业定位科学,通过空间上的接近,形成了产业配套。而且园区实力雄厚、设施齐全,很容易吸引大量企业进驻发展,聚集大批高质量的企业和高素质的人才。其中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务院批准的医药高新区,区内的中国医药城是近年全国发展最为迅速的医药工业园区之一。
2)省市级医药工业园区。该类工业园区一般是由省市级政府规划、依托地方性大型医药企业而建立的,如邹城、以岭、涪陵、菏泽和淮安等。这类园区一般规模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拉动了医药产业发展。其中,有些特色园区竞争优势明显,如连云港医药科技产业园,在抗肿瘤药物、医用消毒灭菌设备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方面就较有优势,发展较好。而有些园区由于缺乏竞争优势,只能凭借较大的优惠政策吸引资金和人才,以谋求进一步发展。
3)部分市级及市级以下医药工业园区。该类园区是由当地政府规划、大部分只是依托个别大中型医药企业,规划一片区域形成的,如大同医药工业园区。由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区域竞争,为拉动短期内的本地医药产业,园区设立可能缺乏长远规划,如有的园区只是当地政府将企业项目上调为政府规划项目,规划起点较低,园区的产业定位可能不甚合理,发展前景模糊。而且,更严重的是有些企业只是借着生物医药工业园的牌子,享受着医药工业园发展的政策优惠。
2我国医药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2.1紧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布局
在笔者梳理的近70个市级以上医药工业园区中,以生物医药产业园命名的有37个,占50%以上。这是因为国家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要按照生物产业集聚化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加快推动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在此产业思路指导下,我国的医药工业园区借生物产业迅速红火。目前,我国拥有的100多个部级高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均涉及生物技术产业,园区内设有众多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同时,国家层面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与发展,也带动了省市级设立医药产业园的热情,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的1300多个省级开发区中,就有300多个涉及生物技术专业[3]。
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篇2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业现状问题政策建议
生物、医药产业属当今世界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些产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规划和指导衡阳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我们对近5年衡阳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情况作了全面的调查,并对未来7年(到2023年)衡阳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谋划和思考。
1.衡阳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衡阳市生物、医药产业经历了近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中成药制造、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兽用药品制造、卫生材料、医疗器械、医药用品制造以及生物技术的产业链。
1.1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利税总额稳步增长。2008―2013年间,衡阳市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由17.62亿元增加到67.0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5%,工业增加值由5.44亿元增加到14.2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01%。其中,生物、医药制造业占全市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43%和1.63%。
2008年至2013年间,衡阳市生物、医药企业的利税总额由1.83亿元增加到13.53亿元,年均增长62%。税收总额由0.71亿元增加到4.65亿元,年均增长46%。
截止到2013年底,衡阳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95%,从业人员数量为6182人,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1%。
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优势企业逐步崛起。从地域分布来看,衡阳市的医药企业主要集中在白沙工业园、衡阳县、衡东县和祁东县。从细分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中成药制造业的企业个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润总额、利税总额等各项指标均排在首位,其总产值占全市生物、医药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88%,中药饮片加工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次之。而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处于萎缩的发展状态。
截止到2013年底,衡阳市总产值过亿的生物、医药企业共有11家,累计总产值为29.37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4.61%。尤其是通过近年来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大量民营资本被引入医药行业,一批优势企业快速发展。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研发能力提升较快。从研发人员队伍情况来看,衡阳市医药制造业拥有的研发人员数量从2008年的302人增加到2013年的337人,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由855人增加到903人;从实验平台的数量来看,医药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较大。截止到2013年底,医药制造业拥有的省级技术中心2个,占比为11.11%。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占比为50%。湖南省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1个,占比为100%;从专利申请和授予情况来看,也是比较可喜的。
医药服务业加快发展,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提升。目前,衡阳市医药服务业主要集中在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零售与批发领域。2013年全市医药流通企业商品购进总额为21.42亿元,较上年增长18.5%,商品销售总额约为22亿元,较上年增长21.6%。衡阳市现有药品流通企业有1320家,其中零售企业有1296家(含县市区),居全省之最。由于企业个数的不断增加,医药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不断提升,尤其是限额以下的零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增长较快。限额以下的批发及零售企业从业人员数量由2008年的2421人增加到2012年的5532人,年均增长22%;限额以上批发及零售业从业人员数量由2008年的1221人增加到2013年的2071人,年均增长12%。
1.2衡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虽然衡阳市生物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实力不强。目前,衡阳市医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医药产业整体实力也不强。2013年医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为14.23亿元,仅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63%,占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2.9%。2013年湖南省重点医药企业有51家,而衡阳市仅2家,在湖南省14个市州中占比最少。衡阳市最大的医药企业是紫光古汉,2013年销售收入也仅为2.56亿元。目前一批“低、小、散、差”的企业生存相当困难,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可以说,医药产业是衡阳市的弱势产业。
专利授予量不足,专业人才匮乏。2013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的专利申请量25件,仅为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的1.03%。专利授予量5件,仅为全市专利授予总量的0.48%,专利授予量明显不足;从专业人才来看也相当匮乏。生物医药产业是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其涉及领域包括生物工程、机械工程、制药工艺、化工工艺等。而这样一种交叉产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正是制约衡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目前,发改委负责制定医药行业发展规划、经信委负责医药行业的立项,商务局负责医药行业的招商引资,而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看起来好像“权责明晰、分工合理”,实则不然。由于这种“分块”管理模式,使得企业更愿意到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去“跑”项目,而忽视行管办对行业的统一协调和管理。而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局又不是某个行业的管理机构,并不会重视医药行业的发展。
医药服务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模式落后。2013年,衡阳市限额以上的医药服务企业仅14家,商品销售总额仅7.6亿元。衡阳市的医药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销售药品和医疗器械领域。从批发业来看,8家限额以上企业年商品销售总额4.2亿元,户均销售总额5000万多一点。从零售业来看,由于医院门诊药房作为特殊的、具有垄断地位的零售环节,占据了80%以上的药品零售市场份额,市区几家连锁大药房年销售在5000万左右,约30%的药店营业面积才40m2左右,全年营业额为200-500万,约70%药店全年销售额不到100万。
从经营管理模式来看,首先,衡阳市大部分的医药服务企业都没有属于自己的零售终端,或者是零售终端数量有限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其次,衡阳市大部分的医药服务企业都没有建立详实的上、下游客户档案,没有制定严格的客户管理制度和客户服务规范。
2.衡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目前衡阳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和发展现状,未来7年(到2023年),衡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2.1实施五个重点项目
生物技术项目。衡阳市农科所计划在2013-2023年投资5.9亿元建设生物育种项目,包括建设南方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库、创建湖南北大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档优质稻和双晚超级稻的研发等项目。
湖南创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13-2015年投资5亿元用于实施100万头无抗生猪冷链物流及无抗猪肉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和建设微生物发酵无抗生素饲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生物制药项目。南岳制药公司计划在2013-2023年投资10亿元,生产年投浆300吨,年生产2600万瓶血液制品。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在2013-2023年间投资4亿元用于新建6个单采血浆站及其配套辅助设施,用于解决南岳生物生产原料紧张的困难。并着手基因工程重组人血白蛋白、纤维蛋白胶和疫苗研发。
中药新产品生产项目。紫光古汉集团中药公司立足开发滋补类中成药。计划在2013-2023年投资3.7亿元,建设口服液提取和制剂车间及锅炉房等配套设施,以达到年产4亿支口服液的生产能力;新建年产1500吨丸剂、2500吨颗粒剂生产线车间。
化学药品项目。恒生制药在衡阳县西渡镇投资6亿元用于生产青霉素类粉针剂、青霉素类口服固体制剂、部分头孢类粉针剂等产品。同时还将投资4亿元用于冻干粉生产线的续建。
爱民制药将投资8亿元建设生产感冒欣喷雾剂、甘花茶、加伊健等医药产品。
医疗器械设备项目。湖南乐福地医药包材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5亿元用于扩大软包装输液材料生产线二、三期产能、产量在原来基础上扩大10倍。
春天制药设备制造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主要生产蒸馏水机、反渗透管、中药提取等方面的器械。
2.2构建支撑平台
积极构建科研机构支持平台。加快建设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衡阳中心,积极促进重大医学成果的产业转化,提高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积极促进新药GMP中试平台的建设,加大新药的研发和试用。加强对医疗实验系统软件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支持力度,提升医疗实验系统软件服务水平。同时要支持中国科学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衡阳基地的建设,大力推广生物技术成果在医药产业中的转化实施。
重点构建企业支撑平台。构筑以项目孵化、设备共享、信息服务为主体的面向全国的技术服务中心,通过支持建设汉森制药企业技术中心、紫光古汉企业技术中心、湖南创新微生物技术研究院和湘南中药材研发中心,建立生物医药企业技术平台。
促进集聚发展。依托清华紫光古汉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基地,建设1个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并大力推动我市医药相关企业向医药产业园区集中,形成我市医药产业的集群发展。
3.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
3.1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保障。一是成立衡阳市生物医药产业专门管理机构,对衡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专业管理和指导作用,避免政出多门和管理真空的现象。二是建立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联席协调机制,统筹各部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产业发展重大政策,协调各领域要素资源投入,形成合力,促进产业全面协调发展。
完善政策保障。一是加强产业发展政策指导。完善发展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结合衡阳实际,尽快出台《加快衡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在税费减免、土地要素、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二是完善相关专项规划。在本规划的基础上,抓紧编制全市现代中医、新化学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医疗器械等专业领域相关产业指引。三是推进相关政策的配套改革。积极研究与医改、新农合、政府采购等政策衔接,探索建立创新药进入医保基本目录的绿色通道和谈判、议价、定价机制,设立试点地区(五大城区),改革和完善医保准入制度,形成医保与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提供投融资保障。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挥公共资金引导作用。二是争取社会支持,构建多渠道投入机制。三是支持企业拓宽资本市场,引导企业市场融资。
构建人才团队。一是引进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充分利用衡阳市关于引进人才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吸引、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的相关政策待遇,积极引进国内外生物医药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二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三是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3.2政策建议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一是将医药企业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二是加强行业指导与服务。市有关部门要帮助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医药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组织企业积极开展行业技术交流,收集产品、技术信息,推进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帮助企业包装策划,提升行业形象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抓好政策服务。
引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加大力度建设衡阳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促进衡阳医药相关企业向园区集聚。鼓励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以品牌、品种、技术、市场为纽带,进一步整合市内医药企业和行业资源。
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县委建设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的决策部署,以构建健康为目标,以建立健康产业发展区为着力点,壮大医疗卫生服务产业,延伸服务链条,集群发展医疗、康复、整形、养生、养老等健康相关产业,打造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健康产业发展区,以满足县、周边区(市)县乃至(以成南、成德南高速为轴线的)成渝经济发展带不同层次健康服务需求,为全域健康产业发展做贡献。
二、奋斗目标
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总体要求,加快发展民营特色医疗产业、康复养老产业、健康促进产业。到年,基本构建起与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相适应的健康产业体系,将打造为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集健康保健、养生康复与健康旅游为一体的健康服务聚集地。
三、推进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原则。合理规划布局县内医疗机构,规划健康产业发展区,促进健康产业科学发展。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推动健康产业发展。坚持政策导向原则。按照省市相关政策落实好用地、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健康产业发展,鼓励开发新型增资服务,刺激健康消费。坚持项目带动原则。通过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规划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促进健康产业区快速发展。坚持产业互动原则。促进健康产业与农业、加工业、旅游、房地产等其他产业协调互补发展,形成三次产业化互动的健康产业发展格局,营造新兴经济增长点。坚持改革开放原则。打破区域、所有制的界限,促进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的有序竞争和融合发展,促进多元化的、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健康服务体系的形成。
四、重点工作
(一)规划健康产业发展区。利用紧临成南、成德南高速的优势,在县城赵镇及周边区域规划健康产业发展区,结合地域条件,按民营特色专科医院、康复(养老)产业和健康促进产品研发等三个功能区进行规划布局。
1.规划民营特色专科医院发展区。在赵镇云绣片区,集群发展民营医疗、整形等机构,形成具有专科特色的民营医院发展区。在发展区内举办的各类医疗机构,统一基本准入条件,原则上应为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特色专科医院。区内各类医疗机构,可以依照程序申请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执行与同等级公立医院的报销项目和标准。
2.规划康复(养老)产业发展区。在赵镇、三星镇、官仓镇、栖贤乡等区域,依托北河、龙泉山脉、白马氡温泉等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吸引民间资金发展康复、养老、养生等健康产业。
3.规划健康促进产品发展区。在赵镇杨柳片区,配合成金复合发展工业新城建设规划,引入民间资金在工业总部发展基地中建设健康相关产品研发基地,发展健康促进产业。
(二)实施医疗机构上档升级计划。到年,全面完成县、乡两级公立医疗机构的改扩建工程和升级达标。其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县精神卫生保健院实施整体搬迁,县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分别实施门诊和住院楼改扩建工程,规划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亿元。同时,将县第一人民医院打造为国家三级医院,县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升格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县精神卫生保健院升格为二级乙等医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升级达标为载体的软实力的提升,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发展中医药产业。实现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创建达标。以创建工作为载体,重点抓好三大方面的工作:
1.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县乡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主体、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全县中医药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为群众提供简、便、廉、验的中医药服务。
2.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产业。鼓励开办养生、康复、按摩、足疗、药膳、健身等各类与中医药应用有关的服务业,不断提高群众的保健水平。
3.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和加工业。利用我县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资源和有一定规模与特色的中药材种植优势;利用土地资源自由流动的优惠政策;争取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引导群众和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中药种植和加工,形成产业链条,带动农民增收和中医药产业发展。年前,分别在淮口、隆盛、官仓等乡镇规划建成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并争取引进1-2家中药加工企业。
(四)实施全民健康管理。
1.实施全民健康体检。认真落实《市实施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方案(试行)》,对县域内居民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系统采集居民生活信息、病史信息、体格检查信息、放射检查信息、心电图检查信息、超声检查信息和生化检查信息,夯实居民健康管理基础。
2.建立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切实做好居民基本情况、居住条件、健康状况与卫生、既往病史、家族史、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个人爱好、健康意识、生活起居与体力劳动、传染病防治、妇女保健、儿童与学生保健、生态环境与地方病防治、外伤及意外伤害、心理与精神卫生等信息计算机录入及更新工作,建立动态的居民家庭电子健康档案。
3.实施全民健康干预。(1)实施居民健康评估。搞好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分析,明确健康或疾病诊断,分析居民健康或疾病影响因素,科学判断居民健康状况,作出综合评价。(2)开展健康指导。依据居民健康危险因素和疾病发展程度,针对性的实施居民健康维护、促进、康复、治疗,全面指导居民维护健康和治疗康复疾病。(3)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全民行动计划。以预防保健为切入点,推进健康教育社会化。制定全民健康素质教育计划、教材及宣传手册,推进健康教育进学校课堂、进社区家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讲座等方式,在群众中广泛深入宣传个人卫生习惯与卫生行为常识、饮食卫生与营养知识、家居环境卫生与城乡环境保护知识、妇女保健与生殖保健知识、儿童保健与学生保健知识、心理与精神卫生知识、传染病与寄生虫病防治知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地方病防治知识、劳动相关疾病防治知识、药品常识与家庭急救护理知识和社会卫生公德知识,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意识。(4)深入开展居民健康干预“九大行动”。建立和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在社区和乡镇培育一批家庭医生团队,因地制宜的建设一批健康小屋,拓展健康干预。在全县城乡居民中深入开展居民生活方式改善促进行动、改善膳食结构营养指导行动、预防保健与就诊指导行动、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调节行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家庭管理指导行动、灾害性疾病家庭管理指导行动、疾病康复与残疾康复家庭管理指导行动、生活生产环境维护与改善指导行动、劳动条件改善与劳动安全防范指导行动,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五)建立健康产业发展信息平台。以我县与大学华西医院共建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示范县为契机,按照全市卫生信息网络建设的统一要求,加快建立我县健康产业发展三大信息平台即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健康产业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县域所有医疗卫生资源,完成医疗、预防、保健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共享,实现全县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全面整合和互联互通,实现全县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康复保健、专科特色医疗、远程会诊、远程健康教育与教学、医疗卫生保障等信息网络化,实现与医保、社保、民政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共用。
五、推进方式
(一)搞好规划。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县委、县政府建设丘陵地区城乡统筹示范县的要求,紧密结合县情,搞好推进我县健康产业发展的六大规划,即:县域医疗机构布局规划、健康产业发展区规划、医疗机构基本建设与升级达标规划、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全民健康管理工作规划和健康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为推进我县健康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南。
(二)落实好政策。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落实好有利于推进我县健康产业发展的引资引项、行业准入、用地、税收、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筹集各级各类资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推进我县健康产业发展。
(三)抓好项目。抓好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重点项目的挖掘、规划、包装工作,建立健康产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库。抓好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与国家、省、市健康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对接工作,千方百计争取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性和开发性项目资金。抓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抓好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的规范管理。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县、乡镇分级负责的健康产业发展推进工作体系。成立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统筹、发改、规划、国土、建设、经济、农发、卫生、旅游、民政、税务、物价、工商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系会议,研究解决推进工作的重大问题。相关乡镇要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负责本地区健康产业发展推进工作。
(二)加强服务。对健康产业的重点项目,实行县领导和部门“一把手”联系制度,协调推进项目实施;相关部门在立项审批、规划选址、用地、环境评价、建设管理、行业准入等方面要建立“绿色通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加快项目推进。
-
初中毕业典礼校长致辞文本精选
作初三毕业感言,此时此刻思绪万千。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初三学生向老师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的全心付出,感谢你们的辛勤耕耘。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毕业典..
-
班级管理方法和措施(精选4篇)
班级管理措施与方法 一、班级概况本班有学生62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31人,学生结构较小,有利于管理。但学生年龄小,自理能力弱,一时还不能适应校园生活和学习,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
-
让我感动的作文(精选3篇)
让我感动的作文篇1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让我感动的人,也的许多让我感动的事。有一件小事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照在我的.心头,让我永远也不能忘记。那天,放学后,我像往常一样在学校..
-
学校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方案范文(精
学校疫情防控封闭管理方案篇1为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全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学生生命安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校园安全稳定工..
-
一个陌生人的作文(精选2篇)
一个陌生人的作文篇1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学校的公交终于缓缓地进站了。我每次上车的时候都会看一看司机叔叔,与他目光相遇,眼神交流或微笑着打招呼的同时,我的心里总暖暖的。记..
-
物资储备方案范文(精选2篇)
物资储备方案篇1为确保全体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防范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力保消防安全事故发生时损失减少,危害降低,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
-
有关工程师辞职报告六(精选3篇)
有关工程师辞职报告六篇在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程师辞职报告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
我的舅舅作文精华(精选8篇)
我的舅舅作文篇1我有一个爱钓鱼的舅舅,他有点肥,身材不高,声音有点沙哑,对人很亲切,他喜欢抽烟,也非常喜欢钓鱼,钓鱼技术也很高,还经常到一些地方钓鱼。而我也是很喜欢钓鱼,所以,每次..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