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续写的作文(4篇)

daniel 0 2024-10-28

滥竽充数续写作文篇1

南郭先生从皇宫连滚带爬的逃回家乡。可刚到家,消息不胫而走:一个人不会吹竽却装模作样的给齐湣王吹竽,诡计败露,逃出皇宫,齐湣王大怒……南郭先生听到这儿,心中想:不行了,这家也呆不下去了,若官兵追到这儿我的脑袋搬家不说还要连累家人。

南郭先生窜到了秦国。听说这里有座云观山,山上住着一位须髯花白的老人,他吹竽的本领极高。但他不知怎的,从不收弟子。南郭先生心想:这是我脱胎换骨的好机会,无论多难,我也要上山拜师。

南郭先生收拾好行装,离开了家。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云观山,由于一路奔波劳累,他眼前一黑,昏了过去。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耳边传来一阵竽声,如百灵鸟的歌声那样动听。他向外望去,只见一位慈眉善目老人在吹竽。老人见他醒了,便说:“你醒了,你晕倒在山脚,我把你背回来了。”从谈话中,南郭先生知道他就是那位自己要找的人。

南郭先生立刻跪下,唏嘘着将自己不堪的过去告诉了老人并希望他能收自己为徒。可老先生面露难色说自己从不收徒弟,让他回去。南郭先生长跪不起边磕头边苦苦地恳求,直至夕阳西下。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老先生被他的真诚感动了。他想,虽然破了规矩,但他觉得能拯救一个迷途知返者也值。于是决定收他为徒并约法三章。此后,他跟师傅勤学苦练,吹竽的本领提高得很快。

春去秋来,时光如梭,一晃三年过去了,他想起了故乡,想起了受苦的妻儿,想起了几年前自己所犯下的错……他觉得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在征得师父的同意后,再次回到了皇宫。

看守的侍卫怎会忘记这个欺君罔上的家伙,二话没说就把他押到了大殿,齐湣王一见这个人,脸上的青筋就爆了出来。南郭先生忙劝皇帝息怒,恳请皇上听他独奏一曲,如若惊惹圣上,愿砍下头颅示众。看到湣王默认,他拿起了竽开始熟练吹奏,那悠扬的竽声引来蝴蝶飞舞,恰似“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一曲终了,引来雷鸣般的掌声。齐湣王也开心极了,毕竟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好听的竽声。

从此,南郭先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从那个欺君罔上的人变成了“天下吹竽第一人”。

滥竽充数续写篇2

南郭先生自从逃走之后,生活得很不开心,朋友们都离他远去,连他的孩子都越来越瞧不起他了。他感到很伤心。他听说,最近又要招乐师了。他有了一个新的打算。

南郭先生决定先去学习吹竽的地方学吹芋,学成之后再去宫廷报名。于是南郭先生便去学习吹芋的地方报名了。一周南郭先生要上三次吹芋的课,虽然时间很紧,可他一天还要练六到七小时的芋,都快没时间吃饭和睡觉了。过了几个月,南郭先生想:如果这样的话,再过一两个月我就可以去宫廷报名当乐师了。过了一个月,南郭先生去报名当乐师了。想要当乐师,为齐湣王吹芋的条件是给齐湣王吹一曲,齐湣王同意才行。南郭先生在给齐湣王吹芋的时候,齐湣王连连赞叹,立刻让他留下来当乐师。没过几天,南郭先生就成了出色的乐师。

后来南郭先生的朋友和他和好了,他的亲人也和他恢复了关系。

《滥竽充数》续写篇3

〔设计思想〕:

1.立足本文,抓重点词句,通过对课文前后描术的对比理解寓意。

2.超越文本,链接古今文化,构建立体语文,充分展示成语故事学习的特质,让学生感受其魅力,获得语言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会用“总是”等词语造句。

3.运用查成语词典和联系课文等方法,理解“滥竽充数”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读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小黑板、词语卡片、练习纸(印有故事原文和拓展阅读片断)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智能回音

1.做游戏

2.引出课题

二、初读故事,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容易错的词,相机理解。

3.齐读全文,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读全文,其他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有哪些?

(板书: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涽王)

三、深入阅读,明白道理。

(一)探讨“滥竽充数”的意思。

1.联系课后t5,交流“滥竽充数”在成语词典中的解释。

2.默读全文,看看文中哪几句话说了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划下来,并读一读。

1)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①你读懂了什么?

②联系这句话理解“滥竽充数”。

③指导朗读。

2)出示:“每当演奏时。样子”。

①师范读,生想象。

②生表演,理解南郭先生的装模做样,并指导朗读。

(二)了解“滥竽充数”的不同结果。

师:在齐宣王和齐涽王时期,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结果一样吗?

1)齐宣王时,“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指导朗读)

2)齐涽王时,逃走了。

3)学生质疑。

(三)同样的“滥竽充数”,为什么前后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1.出示:a.(齐宣王)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b.可是(齐涽王)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2.比较一下,从哪里可以看出两位君王的爱好截然不同?

3.分析南郭先生的心理,从而获得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四)总结“滥竽充数”的寓意。

1.师范读古文。

2.自由读,对照注释,自己尝试读懂。

3.学生用现代的语言说说文言文的内容。

五、选择性作业

阅读:《鱼目混珠》

写作:《南郭先生下岗后》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常态课,没有多媒体的介入,教者希望通过深入地阅读、冷静地分析,使文章的内在道理得以明晰。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通过精读阶段的三读(一读,探讨“滥竽充数”的意思;二读,了解“滥竽充数”的不同结果;三读,理解同样的“滥竽充数”,为什么前后会有极大差别。),逐渐走入了故事的情境,走近了故事的人物,懂得了蕴含在故事中的道理。同时,教学《成语故事》的课堂上更多成语的交流,文言文的引入,都使这节课更具有文学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对进一步学习古典文学充满向往和期待。

附:〔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③食④以

数百人。宣王死,涽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

①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②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③廪:粮食仓库。

④食(sì):供养,拿东西给人吃。

鱼目混珠

从前,有个叫满愿的人买到一颗珍珠,把它珍藏起来。他有个邻居叫寿量,非常羡慕满愿有颗名贵的珍珠。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一颗鱼眼珠以为是珍珠,也把这个珍珠收藏起来。一天,有个人生病了,医生看后说需要用珍珠和在药里才能医治。于是,满愿拿出珍藏的珍珠,寿量拿出珍藏的鱼目,鱼目和珍珠很相似,结果把它当成珍珠和在了药里。这个成语故事出自《玉清经》,用来比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滥竽充数续写作文

南郭先生自从逃走以后,生活得很不开心,朋友们都离他远去,连他的孩子都越来越瞧不起他了,他感到很伤心。他听说宫廷最近又要招乐师了,他有了一个新的打算,于是,他告别了妻子和儿子,坐上了马车,向宫廷奔去。

就当他已经离宫廷不远时,一位老人走了过来,说:“要想吹好竽,可不能瞎骗人啊,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回报。”原来,这位老人虽然不在宫廷,但却是位吹竽大师。南郭先生急忙下马车行礼,说道:“师傅,请收我为徒吧。”

就这样,南郭先生整整努力吹了一年多,虽然很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终于有一天,南郭先生被请去了宫廷。齐湣王很纳闷,说:“哈哈,就你也能吹成什么样子。”南郭先生没有回答,而是认真地吹起来。刚吹完,齐湣王就赞不绝口,说:“好,好,实在太妙了,我马上就安排你去表演。”表演结束后,大家发现南郭先生真的变成了一位认真踏实的人。

后来,南郭先生成为了一名吹竽大师。

  • 下一篇:校园大扫除作文(3篇)
    上一篇:拥抱的作文(9篇)
    相关文章
    1. 《鹬蚌相争》续写作文(4篇)

      《鹬蚌相争》续写作文河滩上,一只蚌张开壳在那儿晒太阳,正在觅食的鹬一见,张开嘴,就去啄蚌的肉,蚌急忙把壳合上,夹住了鹬的嘴,于是它俩争吵起来。这时,来了一个渔翁,一下子把它俩捉..

      daniel 0 2024-10-15 11:42:00

    2. 《穷人》续写作文整理(6篇)

      穷人续写200字篇1好人果然有好报,傍晚十分,渔夫回来了,手里拿了一大袋黑面包和几个白面包,另外还有几张大钞。“桑娜,我回来了!”渔夫脸上写满喜悦。“回来了,今天捕鱼捕的怎样?”..

      daniel 0 2024-10-10 19:27:00

    3. 老师描写作文(5篇)

      描写老师的作文篇1王老师打扮得很年轻、时尚,一点都看不出快奔50了。她心直口快,看见我们犯错误,直截了当,不留情面。“我是不是忘了什么?”这句话正是王老师的口头禅。很多老师..

      daniel 0 2024-09-18 10:32:00

    4. 人物描写作文收集(6篇)

      描写人物的作文篇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活中处处是学问,只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我们的老师,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

      daniel 0 2024-09-16 13:17:00

    5. 《狼和小羊》续写作文(6篇)

      狼和小羊续写篇1说完,狼就向小羊扑去,就在狼准备要把小羊吃掉那一刹,小羊说:“狼先生,我太瘦小了,不够您填饱肚子,您让我回去一趟,我还有礼物要送给你呢。”狼想了想,说:“好吧。”于..

      daniel 0 2024-09-07 05:04:13

    6.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8篇)

      幼儿园大班教学反思100篇1【】根据本次开展的主题“真好吃”因此我们开展了“小吃店”主要包括“我喜欢吃什么”、“我经常吃什么”、“我学着做”和“我会吃”等几个方面..

      daniel 0 2024-08-28 06:28:05

    7. 观潮教学反思(4篇)

      观潮教学反思600字篇1《观潮》是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中的一课写景的记叙文,作者通过对农历十八钱塘江大潮的描述,寓情于景,赞美了这一“天下奇观”,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

      daniel 0 2024-08-25 09:37:00

    8.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优点缺点收集(4篇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优点缺点篇1曹冲称象的方法是: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

      daniel 0 2024-08-24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