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内容范例(3篇)
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内容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兰州市幼儿园的在园儿童和前来妇幼保健机构体检的入托前儿童,年龄3~6岁。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80份,收回有效问卷1214份。
问卷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儿童的基本情况、日常表现及口腔不良习惯的表现部分,由儿童家长填写;口腔疾病的检查部分由口腔科主治医师先对被调查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询问,再根据检查结果按照临床症状分类分别填写相关记录。
统计分析:对所收集的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运用X2检验和分析。
结果
口腔不良习惯状况:在被调查的儿童中,存在各种口腔不良习惯739例(60.9%),具有3项或3项以上口腔不良习惯的儿童为260例(21.4%)。在各个分项中,具有“托腮、脸贴桌面读写、偏侧睡眠等不良姿势”的儿童最多,有343例(28.3%);其次为“夜间或睡眠时磨牙”的儿童251例(20.6%);喜欢“咬文具、衣物或啃指甲”的儿童有230例(18.9%),排在第3位;其他口腔不良习惯从高到低依次为吮指221例(18.2%);口呼吸195例(16.1%);偏侧咀嚼173例(14.3%);咬唇160例(13.2%);吐舌120例(9.9%),下颌前伸102例(8.4%)。从口腔不良习惯的总体情况来看,4~5岁的儿童比3~4岁儿童严重(P
口腔疾病状况:本次被调查的学龄前儿童中,存在各类口腔疾病872例(71.8%)。各类口腔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龋病共438例(36.1%),具有3颗以上龋齿的儿童207例(17.1%),因龋缺失牙齿的儿童38例(3.1%);其次是乳尖牙磨耗不足402例(33.1%);排在第3位的是乳牙反颌,有254例(20.9%);其他口腔疾病的患病率依次为深覆颌127例(10.5%);上颌前突69例(5.7%);上牙弓发育不足42例(3.5%);颌面异常34例(2.8%);下颌前突16例(1.3%);开颌12例(1.0%);双颌前突3例(0.2%)。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看,女孩比男孩高(P
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状况:能够每天坚持刷牙的儿童977例(73.4%),从总体来看,男孩663例,每天刷牙527例(79.8%),女孩551例,每天刷牙449例(81.6%),女孩口腔卫生略好于男孩,但无统计学意义(P=0.652);城乡比较,城市儿童口腔卫生好于农村(P
家长对口腔保健的重视状况:共调查学龄前儿童家长1196例,认为“儿童口腔健康非常重要”的家长918例例(76.7%);认为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对儿童口腔健康非常重要的家长828例(69.2%);认为自己知道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的家长94例(7.8%),认为知道一些但不全面的家长914例(76.4%);有37.5%的家长希望社区及医疗保健机构经常进行儿童口腔卫生及保健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有58.1%的家长认为应当加强宣传,还有4.2%的家长认为无所谓。调查中城市家长及独生子女的家长比农村家长及非独生子女的家长更加注重儿童口腔保健,两者之间差异非常明显(P
社区宣传与服务情况:对社区或医疗机构是否在你所在的社区进行过幼儿口腔保健知识方面的宣传或培训的问题,有1%的家长认为经常,有17.8%家长认为有过,其余81%的家长认为从无。在社区宣传与服务方面,城乡社区并无明显差异(P=0.986)。
讨论
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的社区宣传,提高儿童口腔疾病的家庭防病意识:调查中大部分的家长都不了解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知识,也不清楚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对口腔疾病的影响,所以并不懂怎样有效的预防口腔疾病并破除不良习惯。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积极联合社区及辖区幼儿园开展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活动,向广大居民普及儿童龋齿、错颌畸形等口腔疾病的预防知识,使广大居民认识到口腔不良习惯的危害,帮助家长们在宝宝发育的早期就预防和纠正吮指、吐舌、咬唇等口腔不良习惯的出现,从而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
建立社区普查制度,降低儿童口腔疾病发病率: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实施,社区基本医疗保障日趋完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结合社区服务,定期开展社区、幼儿园及学校等口腔疾病高危人群的普查与保健,引导儿童形成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出现问题早发现、早阻断、早治疗,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重视社区培训,提高家长口腔保健的综合素质:儿童口腔疾病与口腔不良习惯密切相关,具有饮食不良习惯的儿童,还常常伴随着紧张、焦虑、抑郁、偏执、强迫、固执、自卑等心理问题。儿童心理发展不成熟,家长过于严厉的处罚或不当斥责,往往会加重其不良心理反应,出现对立情绪和抵触行为,造成饮食不良习惯反复出现,难以矫治[1]。所以,对待儿童的口腔疾病及饮食不良习惯问题,不但要积极矫治其不良习惯和行为,还要注意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2],从而通过改善儿童的不良认知和情绪状态,提高儿童饮食不良行为的矫治效果。因此,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还应当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口腔保健与心理卫生方面的讲座与培训,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儿童的心身健康和发展[3]。
参考文献
1马迪,张丽梅.儿童功能性厌食256例治疗及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35(32):5014.
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内容范文
从2005年开始,韩永成在医院领导和北京市卫生局的支持下,带领科室同事将口腔卫生纳入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先后开展了为学龄儿童免费窝沟封闭预防龋齿、为低保老人免费镶牙、为学龄前儿童免费氟化泡沫预防乳牙龋齿等项目。目前已先后为126万名学生提供免费服务,对216万颗易发生龋病的牙齿实施保护,为75万人次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免费局部氟防龋服务,为3000多名低保老人提供了免费镶牙服务。自2005年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工作纳入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后,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于2009年和2012年先后两次纳入北京市政府实事工作;同时,韩永成还带头组建了市级、区县和社区三级口腔疾病防治网,形成了北京市“横到边、纵到底”的口腔健康网。对此,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价:北京市起到了引领全国口腔卫生工作的作用。
底子薄,
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任重道远
1974年10月,作为北京口腔医院第一批赴远郊区平谷县的医疗队成员,韩永成来到了黄松峪公社卫生院。他回忆说,当时医护人员每天背着牙科电机和器械,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到塔洼和附近大队的医务室,为农民诊治口腔疾患。说是医务室,其实只是一间能遮风挡雨的破房子,有个消毒用的高压锅,一些中草药,几种常用的西药片和针灸用具;其医生就是经过几个月医学基本知识培训后,身背药箱,边干活边看病的“赤脚医生”,这样的赤脚医生却解决了当时农村医疗的大问题;说是补牙,其实就是简单的“干尸固定和银汞充填”,根本没有条件做牙髓治疗,更不可能做复杂的牙齿根管治疗了……
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门派专家考察了平谷县黄松峪公社的防病工作,对赤脚医生和医疗队的工作形式很感兴趣,后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就与当时考察中国的农村卫生工作有关。
1975年至1976年,韩永成跟随医院医疗队先后在平谷山区的黄松峪公社卫生院和镇罗营公社卫生院工作。当时的平谷山区连一个牙科医生都没有,农民牙疼只能忍着,实在忍不了了,就步行或搭乘手扶拖拉机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县医院去拔牙。整个平谷县只有几名牙科医生,还是北京口腔医院培养出来的。那时,山区没有通公共汽车,医疗队员也是靠步行或搭乘手扶拖拉机巡诊。医疗队有一辆破旧的26女式自行车,算是在山区拖运器械或行李的唯一交通工具了。医疗队员们身背牙齿的解剖挂图,到各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牙齿的结构和口腔卫生知识,并告诉人们,没有条件刷牙,起码吃完食物后要漱漱口。
韩永成主任记得,当时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要拍一部《保护牙齿》的科教片,他扮演一名工人刷牙。摄制组在黄松峪大队一户农民家里拍摄农民镶牙后照着镜子、乐得非常开心的镜头,这体现了农民盼望有牙能吃饭的高兴心情。后来,这部科教影片作为“加片”,在各电影院里放映了很长时间。
在医疗队工作期间,包括韩永成主任在内的所有医疗队员们都目睹了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情景和防病知识的匮乏;而在40年后的今天,包括山区在内的各卫生院都建立了口腔科,平谷区(原平谷县)也成立了牙病防治所,人民的口腔医疗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
1978年,由北京口腔医院和北京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当时名称为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积水潭医院等部门组成的氟病调查组,先后在延庆县、门头沟区及河北省承德市等地开展氟骨症、氟牙症的调查工作。在延庆山区的一个村子,饮用水中含氟量过高,接近17ppm,20多岁的人关节就出现不同程度的强直,40多岁的人腰就无法挺直,病情严重的患者头部几乎抵到膝盖,被人们形容为“三不见”:走路不见天,对面不见人,回家不见门。患者的口腔表现为牙齿呈深褐色,严重缺损,牙面上就像被麻雀啄过一样,形成很多小坑。严重的牙病使他们很早就丧失了咀嚼功能。“调查中发现,农村几乎没有人刷牙,农民没有基本的口腔卫生保健条件和卫生保健知识”。韩永成主任感慨地说。2008年10月16日,韩永成主任在《北京晚报》发表了题为《为无牙老人提供镶牙关爱》的呼吁文章,促成了为低保老人免费镶牙的市政府2009年实事项目。
“1976年至1978年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北京市学生龋病非常严重,90%以上的龋齿没有得到治疗。”韩永成主任说,当时,我们到学校为学生治牙,每补一颗牙仅收两毛钱,如果治疗3颗以上的牙齿,最多只收取五毛钱的费用。即使这样,还是有学生因负担不起而放弃治疗。1982年全国第一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小学生乳牙龋齿患病率达到89.72%,得到治疗的龋齿仅为11.64%,平均每人有4.49颗龋齿;12岁刚刚换完恒牙的孩子,平均每人已经有1.41颗龋齿了,在全国为最高的地区。
改革开放给牙病防治工作
带来了生机
韩永成主任介绍说,40年前,中国每十几万人口中仅有一名口腔医生。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国内的口腔保健状况,我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任重道远。当时北京的两所口腔专科医院仅有口腔预防组,没有正式的口腔预防科。1979年北京口腔医院成立了口腔预防科,周大成教授成为第一任科主任。40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在三任院长的支持下,预防科也由以医院预防门诊为主的科室,一步步发展到可承担全市牙病防治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的责任;预防科的医务人员也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近30人,形成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科室,并协助区县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牙病防治网,为日后承担全市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奠定了基础。
韩永成主任进一步介绍说,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注下,北京市积极组建牙病防治机构,促进口腔公共卫生工作。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山西省运城地区召开了牙病防治现场会。1982年至1983年原卫生部疾控局(当时叫防疫司)开始组织《中小学生龋病、牙周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口腔和公共卫生医务工作者一起,共同完成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基线调查。
1986年,原卫生部在天津召开全国口腔预防保健工作会议,这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就口腔保健问题以卫生部的名义召开的专题会议。那次会议探讨了中国老百姓患病率最高、涉及人口最广泛的口腔疾病如何防治的问题,对促进和推动全国口腔预防保健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年,韩永成主任参加了北京与河北、辽宁等北方六省市一起合作的六省市成年人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民口腔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除感冒外,牙病成为学生请假看病,影响上课的主要原因。
1988年,原卫生部成立了牙病防治指导组,并与、、全国妇联、国家教委等9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确定每年的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全面展开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工作。1989年,北京市卫生局成立了“慢病领导小组”,下设牙病防治等8个防病办公室。“从那时起,我有幸一直兼任市牙病防治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北京市第一次有了专门负责全市牙病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韩永成主任感慨地说,“市卫生局负责全市组织协调工作,我院负责全市牙病防治的具体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朱宣智院长、王邦康院长、孙正院长和白玉兴院长等历任院领导,都对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1989年,北京市第一次制订《北京市口腔保健规划目标(2000年)》,提出了2000年要将青少年龋齿控制在平均每人1.0颗以下的目标。就是在那一年,韩永成主任在接受《健康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一定要“将居高不下的龋病降下来”的目标。1990年,北京市牙病防治办公室开始协助各区县陆续成立牙病防治所或牙病防治中心,主要目的是将口腔临床医学向社会口腔医学转变――由从以治疗为主转变为防治结合;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教育,通过大众传播的形式普及口腔卫生知识;根据当时的条件,积极提倡使用含氟牙膏和保健牙刷等公共卫生措施。1995年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青少年平均每人由1982年的1.41颗,降到了0.97颗龋齿,平均每人减少0.44颗龋齿,全市青少年减少了80多万颗龋齿,提前完成了2000年的预定目标。
2005年,我国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由于北京市牙防办自1997年开始积极推广窝沟封闭预防龋齿措施,青少年龋病得到有效控制,由1982年的每人1.41颗龋齿,下降到0.47颗,平均每人减少龋齿0.94颗,成为全国下降幅度最明显的城市,为社会直接节省医疗费用9亿多元;与30年前相比,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明显得到改善。
将口腔保健纳入公共卫生体系
在采访中韩永成主任表示,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全民健康体系”的要求,北京市已将口腔保健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实践证明,这是控制口腔疾病流行的有效措施。自2005年开始,北京市政府已拨出4000多万元专项经费,为适龄儿童免费做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现在已经成为儿童口腔保健的公共卫生措施。全市各级牙病防治所和近百家医疗机构共同承诺承担起为儿童口腔保健服务的责任,确保适龄儿童及时接受免费预防龋齿服务。近年来,已有126万多名儿童免费接受了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的医疗服务,216万多颗易患龋齿的第一恒磨牙得到了有效保护。
韩永成主任介绍说,儿童后磨牙咀嚼食物的面上,有很多凹凸不平的窝沟,根据口腔健康调查结果,北京市青少年92%以上的龋齿发生第一颗恒磨牙的窝沟部位,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在牙齿刚刚萌出后,将那些发育不好的深的窝沟封闭上,以预防龋齿的发生。这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半个世纪的成功经验了。北京市已经开展此项工作近10年,现在政府免费为儿童提供预防龋齿项目,将有效预防儿童龋齿,使他们受益一生。北京市实施的口腔公共卫生措施,得到了原卫生部的肯定,2007年年底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口腔卫生工作会议暨窝沟封闭预防龋齿现场会,向全国推广北京市口腔防病中坚持政府主导的工作经验。原卫生部领导和各省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及口腔医学专家还分别到北京市朝阳区、怀柔区和北京口腔医院现场参观。此后,北京市根据乳牙龋病上升的趋势,又将预防乳牙龋病的干预措施,即氟化泡沫预防乳牙龋齿项目于2012年纳入到北京市政府实事。
韩永成主任认为,从口腔预防保健工作中可以看出全民健康的意义。他说,在我从事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近40年中,亲身经历了“人人享有口腔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形成的全过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口腔保健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青少年常年居高不下的龋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北京市逐步开展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针对对人们健康影响最突出的口腔健康问题,开展预防和干预措施,为市民提供免费服务项目。如:为避免牙病的母婴传播提出“不要带着牙病去怀孕”;为有效控制乳牙龋病上升趋势,“免费为幼儿进行氟化泡沫预防龋齿”;为确保儿童新换的恒牙免受龋病,“免费为学龄儿童提供窝沟封闭预防龋齿”;为有效控制中青年人群中广泛流行的牙周疾病,“将洗牙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申请后获得批准“为低保老人免费镶牙”等专项服务。至此,北京市已经形成了生命全周期口腔保健的卫生保健品牌。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一部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中,将“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作为其中之一。许多发达国家提出,80岁的老年人口腔中至少要有20颗有功能的牙(简称8020),以承担人们正常的咀嚼功能。“对此,我们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口腔卫生保健事业任重道远。”韩永成主任指出,今后,口腔公共卫生应该包括的主要内容为:促进口腔健康,减少口腔疾病,提高全身健康和生命质量。减少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与慢病共同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慢病形成一个整体。通过有效的口腔公共卫生项目,全面提高市民的口腔健康水平,并加强或调整口腔卫生保健政策与策略,达到与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一体化的要求。
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内容范文篇3
关键词儿童龋齿病因预防对策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为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龋齿如不及时治疗,除引起患牙疼痛,咀嚼不便外,进一步发展可致患牙丧失,影响儿童的消化能力,有时还可能引发牙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等疾病;龋齿的继发感染还可能形成病灶,导致或加重风湿热、心肌炎、关节炎、肾炎等全身性疾病,对儿童的身心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66.0%;12岁年龄组儿童,恒牙患龋率28.9%;可以看出,我国儿童龋病的患病状况虽较以前有所下降,但仍然较为严重;调查结果也显示,两个年龄组龋齿充填比率都很低,5岁3.3%,12岁11.2%,提示家长对龋病的治疗重视不够。因此,防龋工作应从小抓起,重在预防,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助防,以防促治”的指导思想。本文仅就儿童龋齿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儿童龋齿的预防对策。
病因分析
主要因素:“细菌-食物-宿主-时间”是目前大多学者普遍认同的龋齿形成的主要因素,也称“四联”因素:①细菌:细菌在龋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导致龋齿的细菌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某些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②食物: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食物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糖类食品是致龋的重要因素。食物中如含糖量过多,为细菌生长提供了充足能量。如果口腔中糖类食物残渣积蓄过多过久(如不刷牙、睡前吃糖),则可加速上述过程。致龋的糖类很多,最主要的是蔗糖。此外,饮食提供牙齿发育的必要营养,也为龋齿发病创造了重要条件。③宿主:(例如牙齿、唾液等)牙齿的结构、形态和位置对龋齿形成也有明显作用。临床中经常可以发现,牙列不齐、牙齿咬面的窝沟过深、牙缝过大等,很容易使细菌和食物残屑滞留在牙齿上,不易清除,容易诱发龋齿。国内外口腔学专家认为,含氟量过低的牙齿抗龋性也低。年轻恒牙和乳牙的结构和钙化程度都还不够成熟,患龋齿的比例较高。此外,唾液在龋齿的形成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唾液是牙齿的外部环境,对牙齿有着缓冲、洗涤、抗菌或抑菌等重要作用。量少而稠的唾液很容易造成食物滞留,进而诱发龋齿。与此相反,量多而稀的唾液则能够较好地洗涤牙齿表面,从而减少细菌和食物堆积,也就不易致龋。④时间:龋齿的形成,上述3种因素必须要有足够时间进行相互作用才能达成。若口腔内细菌和食物残屑积蓄过多过久,可加速龋齿的形成过程。
社会因素:①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常为龋齿的发生提供条件。儿童未养成口腔清洁习惯,口腔环境差,则细菌易于滋生,容易诱发龋齿;爱吃甜食、睡前吃糖、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造成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患龋率增高。②防龋意识淡薄或偏差:家长或儿童防龋意识淡薄,认为坏几个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未能自觉采取各种防龋措施,致龋齿发生;亦有些家长防龋意识有偏差,尤其是对待乳牙患龋,认为终究要换牙,即使患龋也没有关系,对防龋工作及龋齿的治疗未予足够重视,致龋齿发生或龋病加重。③防龋知识缺乏,未能有效防龋:由于防龋知识来源不足,有些家长或儿童虽然知道龋齿的危害,但防龋做法不当,如以不正确的“横刷法”刷牙,选用不合理的牙膏、牙刷等,虽然表面上似有洁牙行为,但因刷不净牙缝里的食物残渣,未能达到有效防龋的效果。针对以上病因,龋齿的预防应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预防对策
保持口腔卫生,减少或消除牙菌斑口腔不洁,细菌滋生是龋齿发病的主要原因。有效洁牙,防止牙菌斑形成是预防龋齿的关键。应教育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漱口和刷牙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清除口腔内的大部分细菌。一般来说,幼儿从2.5~3岁起就应该开始学习刷牙,早晚各刷1次,每次3分钟。不能自行洁牙的幼儿,家长可用柔软的毛巾或绒布帮其擦洗牙齿。刷牙时要使用正确的方法,简要总结如下:“下牙由下往上刷,上牙由上往下刷,里里外外都刷到,咬合面上来回刷”。另外,应该特别注意牙刷的选择,不同年龄的儿童应选用与年龄相符合的儿童保健牙刷,不宜选用成人牙刷。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或控制糖类的摄入:家长及学校应合理安排儿童膳食,保证儿童营养摄入均衡,尤其对牙齿发育有益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应充分供给;对牙齿健康不利的糖果、糕点等甜食应减少或控制供给;对有利于清洁牙齿、且不易发酵的粗糙或纤维性食品,如蔬菜、水果等,应鼓励儿童摄入。此外,应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教育孩子少吃零食、不偏食、睡前不吃糖等。
增强牙齿的抗龋性:除饮食中提供钙、磷、维生素等促进牙齿钙化外,尚可通过各种氟化法增加牙齿中的氟含量,增强其抗龋性。比较有效且易于推广的氟化法有:饮用水氟化法、含氟牙膏刷牙、氟溶液漱口等。不过应注意不管何种氟化法防龋,均应在低氟区使用,且应注意氟剂量的控制,以免发生氟斑牙。近年来有报道显示,在一些地区开展多种氟化法防龋已取得明显成效。此外,据测,茶叶中含氟较高,常喝茶水,或用茶水漱口,不仅能除污解腥、抑菌消炎,还能起到护齿功效。
保证或促进唾液分泌:为保证牙齿良好的唾液环境,应注意摄入足够的水分以利于唾液的产生,对于任何可引起唾液分泌减少、唾液成分、性质改变的疾病均应予以积极治疗。
积极开展防龋卫生宣教:在家长及儿童中大力开展防龋健康教育,对保证防龋工作有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组织防龋知识讲座,发放资料、画册等科普读物,广播、电视、网络教学,开展健康咨询、牙科义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普及防龋知识,提高人们的防龋意识,纠正儿童的不良生活方式,纠正防龋意识偏差,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切切实实地抓好儿童防龋的各个环节,做到行之有效地降低龋齿的发病率,保证和促进儿童牙齿及身体健康。
加强儿童口腔保健,定期口腔检查: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定期到幼托机构和中小学进行健康体检,或建议儿童每半年或一年到正规医院口腔科看一次牙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降低龋齿的发病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降低龋齿的发病率,以确保儿童牙齿及身体的健康。总之,龋齿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复杂的因素,只靠某种单一的预防方法是不能完全预防新龋发生的。因此,应该针对龋齿的发病因素做好综合预防。同时,还应注意防治结合,既要防止新龋发生,又要对已发生的龋齿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确保儿童牙齿及身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分析范例(3篇)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分析范文篇1关键词:网络环境;消费者;购买决策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311前言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
-
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范例(3篇)
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范文新时期的推动,信息时代的来临,新行业、新理念的不断涌现。人们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家庭教育,但是在进行家庭教育的同时,也将出现诸多的问题,必..
-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范例(3篇)
对孩子教育的认识范文篇1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与激烈变革,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地位也在这个宏大的社会背景下日益凸显。现代教育理论表明:家庭是人类发展、互动的第一..
-
创意活动策划方案范例(3篇)
创意活动策划方案范文1企业开展营销策划的必要性1.1开展营销策划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利益关系相互..
-
交流会策划书范例(3篇)
交流会策划书范文"携手扬帆,风采艺苑。"二、活动目的:促进社团交流,展现社团优秀文化,促进社团友谊。三、活动时间:11月17日晚7:00--9:00四、活动地点:学术交流中心五、主办单..
-
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议范例(3篇
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议范文篇1【关键词】社区工作人员;儿童心理健康;干预策略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势必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自身会面临一些困境,长期缺少亲子..
-
土地规划理论范例(3篇)
土地规划理论范文篇1传统城市土地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构筑在经济—技术体系基础上的官僚制度为依托,这个制度的核心原则是功能理性,调节方式是效益,即以最少的成本换回最大..
-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范例(3篇)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范文关键字:初中生物教学途径兴趣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在课堂上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途径,来使教师的授课更精彩、更吸引人。生物这门课程,学..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篇1在紧张与忙碌之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整个学期,我们班老师都能认真遵守本园的规章制度,热爱幼儿,
-
拆迁工作总结(收集11篇)
拆迁工作总结篇1xx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xx乡党委政府坚持以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突出工作重点,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