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影像(6篇)
立体影像篇1
关键词: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虚像实像影子
光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丰富多彩,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现象,都与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有关。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像”和“影”、“虚”和“实”的认识是片面的,在描述上也有许多不科学和不严谨的地方。这对于刚刚系统的接触物理知识的初中生来说是一种误导。因此,对光现象的中一些相似或容易混淆的现象进行辨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像”和“影”
1.光沿直线传播时形成的“像”和“影”。
光在沿直线传播的时候,如果通过小的孔洞,就会出现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光屏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光屏的上部,所以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若光在直线传播中遇到了不透明的障碍物,在障碍物后面就有光不能到达的黑暗区域,这就是影子。如物体在太阳下的影子、人在路灯下的影子、小孩们喜欢玩的手影、民间艺术中的皮影。
天文现象的日食和月食,实际上也是影子现象。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三个天体在一条直线或近于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在地球上的某一部分出现月球的影子,在这个影区里的人就看不到太阳,这就是日食现象。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离太阳的一面时(地球处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在月球上就出现地球的影子,在这个影区里的人看不清月亮,这就是月食现象。
2.光的反射现象中的“像”和“影”。
有一首明朗欢快的少儿歌曲唱到:“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水中的“白塔”即我们常说的“倒影”,这种“倒影”究竟是岸上白塔所成的像还是影呢?这就要从平面镜成像说起。
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是良好的反射面。光源发出(或物体反射)的光若被它反射,就会形成一个和光源(或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平面镜成像。抛光的金属面和平静的水面也能反射光,因此也能像平面镜那样成像。这一特点在遥远的古代已经被我们的祖先所知晓,唐太宗李世民就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而贫苦的农户家无力购买铜镜,只能打一盆清水,对着自己在水中的虚像进行梳妆。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也更为广泛: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来矫正舞姿、牙科医生利用平面镜观察牙齿、眼镜店利用平面镜来拓展空间、反射式望远镜利用平面镜来观测天体……
二、“虚”和“实”
1.虚像。
(1)光被反射形成虚像。①平面镜成虚像:如前面所提到的“镜花水月”。②凹面镜成虚像:物体在凹面镜焦点以内成正立的虚像。③凸面镜成虚像: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2)光被折射形成虚像。①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折射现象。光在折射时会形成虚像。比较常见的是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由于折射形成虚像的现象,如:海市蜃楼、池水变浅、筷子变弯、钢笔错位、星光闪烁、叉鱼时要偏向下方等。②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即u<f)时,在光屏找不到物体的像。但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时,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这就是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虚像。
2.实像。
(1)光沿直线传播形成实像:小孔成像。
(2)光被凸透镜折射成实像:①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应用:照相机、摄像机。②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即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粗测凸透镜焦距时,可以利用这一性质。③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即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综上所述,尽管生活中由于光的反射、折射和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种类繁多,但我们只要从其形成原理入手,剖析其实质,就不难发现“像”和“影”、“虚”和“实”只不过是光在不同条件下所产生的不同现象,从而也就很容易把它们区分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1月,第一版。
立体影像篇2
【关键词】3D电影;二维动画;2转3技术
引言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众多转制3D版电影在国内各大院线上映,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更是凭借12.46亿元取得了2013年票房冠军(截至2013年11月1日),支撑它如此优异的票房业绩,究其原因,除了要归功于周星驰对电影一贯的品质追求以外,3D版的上映也功不可没。这部电影的3D版就是凭借2转3技术实现的,在上映之后出现了各种质疑,观众对其褒贬不一。由此,关于真立体、伪立体的议论再次被摆到了我们面前。不管其真、伪立体的是与非,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我们可以把3D电影转制技术在应用在二维动画的立体制作中去。
一、为什么要把二维动画立体化
二维动画作为历史最悠久、表现方式最丰富的动画形式,其制作技术经历了各种变革和改进,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在三维动画已经和传统的二维动画分庭抗争,并且势头大有超过二维动画的今天,我们应该找寻新的路子,来发展这种独特的动画形式。201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再次将中国传统二维动画《大闹天宫》这一经典用3D的形式搬上银幕。这一回《大闹天宫》插上3D翅膀,其精彩和经典程度毋庸置疑,3D二维动画电影开始被中国观众所熟知。中国的动画市场基本还没有被开发,中国动画产业还没有形成较大规模,3D动画电影行业更是羽翼未丰,中国动画人应当加紧脚步,有待争取在短时间内制作出优秀的动画影片、精良的3D二维动画片。
二、我们是如何看到立体图像
人们之所以能看到大千万物、缤纷世界,这是因为我们的极其高端的智能的成像系统――双眼。人的左右眼观看同样的物体,因两眼所见视觉角度不一致,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也有所差异,这种左右眼成像的差异就是我们所讲的双眼视差。人的视觉能分辨远近,这靠的是两只眼睛的差距,人的两眼瞳孔之间的距离约5厘米左右,两只眼睛除了观察正前方物体以外,观看所有同的样东西,两只眼睛所处的角度都不会相同。尽管差异很小,但图像经过视网膜传送到大脑之中,人脑就用这一微小的差异,产生景物在远近上的深度感受,近而产生立体感。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成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通过佩戴上立体眼镜,看到相应的左右眼的影像,再通过大脑呈现出3D心理图像,感受到似乎是触手可及的立体感觉。
三、二转三技术在二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1、二转三技术的概述。所谓的2D转3D技术,简言之就是将原本只有XY方向两个维度的2D图像,经过人工或计算机处理而得到画面内各被摄物体的景深信息,然后通过计算机运算重新合成出两个具有水平立体视差的左右眼图像,由立体电影放映机的放映,在观众的大脑中呈现出具有立体深度的3D影像。2D转3D技术的关键点在于通过2D的画面获得该画面内容的深度信息,通常会根据此深度信息,将2D图像的各部分在水平方向上偏移与扭曲,按前后景深顺序在三维空间中重新排列分布。因此,在二维动画的立体制作过程中深度信息的制作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绘制出一个具有深度信息的镜头,就是立体动画制作的魂。
2、立体制作的主要步骤。第一步,画面的分析与分解。分析就是动画的前期策划与导演一起做3D立体的故事板设计,将2D画面的各个元素的纵深层次关系准确处理,预估出该镜头的空间效果。然后,分解描绘出不同层次中画面元素的轮廓线,利用软件将各个元素物体逐个从图层中分离出来,设定参考线,标明空间关系。第二步,制作深度图,绘制出各个角色与物体的深度效果,力求画面中各个元素在深度效果上的饱满性。采用专业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例如NUKE和AfterEffects中的变形工具,将这些角色与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扭曲变形,模拟出人眼的左右眼视差,生成相应的左右眼画面。第三步,调节视差,在制作完成了左右眼图像后,为了使观众更舒适的观影,会调节视差的关系,通常会把零视差的位置设定为画面的焦点中心。立体导演将会亲临指导,对于立体画面中的元素的深度效果和相对位置关系做出相应调整,实现出导演要求的艺术效果。
3、立体二维动画制作的基本原则。(1)立体空间的真实性原则:3D动画电影制作是将双眼的图像差异使人类产生深度视觉,形成真实的三维空间立体感受。这就要求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必须使观众所获得的影像感受合理的可浮现于银幕之前或之后的空间之中,虽然影像也是投射在二维银幕上,但观众却得到的是不真实的立体空间。(2)立体空间的虚与实原则:在观看传统2D动画的时候,人们在识别景物空间关系时,主要通过影像的重叠、大小、色彩和相对运动速度来判断获得,银幕空间与真实空间没有明显的任何对应关系,例如我们为了表现镜头的空间关系,通常观众可以在画面中可以看到较实的角色和较虚背景与前景。但在3D电影中看到的却是几乎接近于真实世界的图像,否则会对观影的舒适度产生影响。(3)角色与物体的匹配原则:3D立体动画与2D的画面不同,其景物具有明显的体积感,甚至观众在变换观看位置和角度时,比如左右摇动身体,可以感受到两眼的视图会发生改变。3D立体画面中正是利用这一现象,来创造出物体与角色超强的体积感和空间透视感,进而获得超出平常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刺激感受。(4)剪辑的空间流畅性原则:立体动画的镜头剪辑是调控影片叙事的整体艺术风格、空间节奏的重要手段,在传统电影与二维动画的制作中人们积累了众多镜头组接手法和理论,在3D立体动画的剪辑中很多手法和理论至今仍然可以适用,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过来,其中最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需要对整部影片空间深度进行全局规划,做到立体电影的完整性。
四、结语
在新的影视市场格局中,二维动画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制作出一系列优秀的立体影片,这是当今二维动画制作人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常规动画将近百年的发展史相比,立体动画电影在近几年才开始起步,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如果我们把3D电影转制技术成功的应用在二维动画电影立体化中,这必将是二维动画这门传动的艺术形式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立体影像篇3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迷了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时医院影像学科管理模式变革的决定性意义和作用,大型综合性医院通过组建医学影像中心在专业化、标准化、综合性基础上充分发挥全院医学影像科室的整体优势。
医院的医学技术装备建设是医疗、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整体经济技术实力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医学影像学科体系是现代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中,医学图像信息量占医疗信息总量的70%左右,医院影像科室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设备配置、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以及与临床的分工协作问题对全院影像技术功能的发挥、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科技实力的增强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结构决定功能,效益取决于管理。对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说,通过组建疗影像中心,从人才、设备、技术标准和管理效能等方面加强医学影像科室建设,在专业化、标准化、综合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1.成立影像中心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对影像科室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
技术决定战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影像科室的管理模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影像技术的数字化、计算机化、网络化趋势和介人医学的兴起,医学影像学已经由传统的形态学检查发展成为组织、器官代谢和功能诊断及治疗为一体的,包括超声、放射性核素影像、常规X线机、PEI,一CI’,CT,MRI,DSA,CR,DR以及PACS、电子内镜等多种技术组成的现代影像学科体系,成为与外科手术、内科药物治疗并列的现代医学第三大治疗手段。医学影像学科已经是现代化医院的支柱之一,影像学设备占医院固定资产三分之一以上。医学影像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必将改变医院对影像科室的管理模式,促进影像学科的发展。
1.1影像学科医技人员的专业化和临床实践的标准化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成为学科发展的立足之本。随着数字化、计算机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技术和设备进步的新形势下,影像学科的发展需要理、工、医的紧密结合,影像科医技人员按系统分专业将进一步强化,并且逐步向纵深专科领域扩展,影像科人员的工作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向着人员专业化和临床实践标准化方向不断发展、完善、提高。这种专业化、标准化构成了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础,也是影像学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随着影像学科医技人员的专业化进程,影像学科的亚专业与各临床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临床与影像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使彼此界限逐渐模糊,工作配合得更好,效率更高,使由于设立临床、影像科室和划分不同专业而引起彼此工作和知识脱节的问题得到解决。一方面影像学科医生的临床专业知识更加深人,另一方面临床学科医生对医学影像学知识的了解更好,或一人具有两个学科的行医资格,可以身兼两职。同时,影像学科亚专业各科在理论与实践上出现了许多交汇点,在诊断与治疗上相互借鉴、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在一个新的、高层次上协作共进。
1.3数字化成像、存储、传输的实现,PADS系统的建立,使各种影像技术手段得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资源共享,使诊断综合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LS)是医学影像技术与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对医学影像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管理的综合性系统。它使得影像设备不再是孤立的一台设备,而是PACS网上的一个节点。科室间数据流的屏障被解除,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医院内数据流的无缝连接。
诊断的综合化是影像学料发展的一个方向,即在诊断台上比较多种诊断设备的图像,发挥各种设备的综合优势,进而可以用工作站将不同检查设备的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大幅度提高诊断准确率。随着诊断综合化的实现,在影像学科内部管理模式上,必将改变目前以诊断设备为主的“分工”分组,转向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主的专业化分组,充分发挥影像技术人员和装备的系统性、整体性优势,进一步提高技术一经济效益。与技术进步相适应,在管理模式上影像科室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专科化发展阶段~专科协作发展阶段~系统专业化发展阶段。
当前,国内外医院PACS的规模有四种类型:
1.4成立医学影像中心是优化医院诊疗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根本保证。在传统的影像科室管理模式下,医学影像信息在医院各影像输出科室之间以及影像输出与输人科室之间传输、存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流程环节多、周期长、通道狭窄、手工作业化程度高,经常发生诊疗工作的延误和堵塞,影像信息的丢失和误差率也居高不下(有关资料表明:即使一个管理制度十分完善的医院,由于借出、会诊等,X光片丢失率也会在10%一20%之间)。通过对全院医学影像(输出)科室的服务与管理模式调整与改革,组建全院医学影像中心后,就可以通过PACS网络改造和优化医院诊疗工作的作业流程,简化医学影像流通环节、提高效率,为临床一线提供快捷、优良的医学影像信息服务,可以有效地缩短平均住院日、手术待诊时间、提高住院病人的三日确诊率,降低病人的诊疗费用,“把时间还给医生、护士,把医生、护士还给病人”成为现实,力争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争取最佳诊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标。以先进的技术包装陈旧的医院影像科室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
1.5组建医学影像中心可以大幅度提升医院的学术水平和整体实力,通过组建全院医学影像中心,实现“强强联合”,使医院影像学科体系更加完备、科学、合理,影像学科体系和影像技术装备体系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医院医学影像(输出)学科实力的增强也将带动全院学科建设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医、教、研能力。
2医院组建医学影像中心要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掌握标准、注重实效
立体影像篇4
然而,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的立体摄录设备又让人们望而却步,不敢问津。
拍客李纪正(网名丑老鸭)是一个自由广告摄影师,自从爱上立体摄像之后,便一直尝试使用普通摄像机和软件拍摄制作立体视频,颇有收获。
李纪正希望让更多普通拍客也能体验到立体影片的拍摄乐趣,也能用立体影像记录日常现实生活,下面我们和他一起来探寻立体摄像世界。
双机托板的使用
首先我们需要两台相同型号的DV,运用它们的两个镜头模拟人的两只眼睛。
将两台DV并排放置,使用双机托板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双机托板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使用的DV体积和拍摄需要进行选择。
将托板固定在脚架上,保证两台摄像机水平高度一致。
夹角的调整
双眼在看事物时,两眼的视线延伸到被观看的物体,会产生一个夹角。所以在放置两台DV的时候,不能让它们完全平行,而是要有一定的夹角,两台摄像机就能分别拍到既“相同”,又有差别的视频画面。
两台机器之间的间距也需依据具体拍摄来调整,通常拍摄近处的景物时,间距要尽可能小;反之,拍摄远处景物时,两台机器之间的间距要尽可能大,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立体感。
同步控制
两台DV的拍摄要尽可能保持同步,最好使用同种型号的机器,采用同步遥控器来实现同步拍摄。根据人眼视觉结构的要求,两只眼睛只能容许12帧差别,即两台机器同步误差应控制在半秒之内,因此,摄像师一定要配用质量好的遥控器。
如果DV上配有有线的线控接口,摄像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同步控制器。只需一次操作,便能对两台机器同时发出命令。
后期制作
拍摄完成后,就要将两台DV中的视频都采集到电脑中,一起放到后期剪辑软件中进行处理。
目前,有许多视频剪辑软件都能实现立体影像剪辑,例如人们常用Vegas、Premier软件等,这里介绍一下Premier软件,让我们看一看如何通过分色类合成方法,很快制作出所需的立体视频影像。
打开Premiere,将采集到的左右两台DV拍摄的视频分别拖到两条时间轨道上,将起始时间对齐。并将右边机器拍摄的视频放置在上方。
点击左边机器拍摄的视频(下方时间轨中的影像),添加“色彩平衡”效果,将“阴影绿色平衡”、“阴影蓝色平衡”、“中间调绿色平衡”、“中间调蓝色平衡”、“高光绿色平衡”、“高光蓝色平衡”等选项都调节为100,此时画面将显示为青色调。
点击右边的视频(上方时间轨中的影像),同样添加“色彩平衡”效果,将“阴影红色平衡”、“中间调红色平衡”、“高光红色平衡”等选项调节为100,此时画面显示为红色调。
然后在“透明度”选项中,将“混合模式”设置成“正片叠底”,这样红青立体视频就合成完毕了。
立体影像下凡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立体影像”似乎还是高高在上的,还头顶着“高端”的光环。也有很多人觉得,现在玩立体视频是不是太过超前了。
因为立体影像技术种类繁多,没有统一标准,立体相关终端设备并不普及,立体影像内容匮乏等原因,它一直都没能走进千家万户,我们只能在特殊的场合、运用特殊的设备才能感受这种奇妙的效果。
但是技术革新之路一直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往前行进着,曾经的高端产品,不久后就会普及到一般爱好者手中:从胶卷相机到数码单反、从磁带录影机到高清DV,曾经让人们觉得遥不可及的设备现在也慢慢地能被普通人所购买使用。
立体影像篇5
>>追寻3D影像的脚步3D影像,现场秀的新宠儿浅谈3D影像的外景拍摄作业创造属于自己的3D影像展开3D影像的时间卷轴3D影像就这么简单3D立体影像创作刍议完善3D医疗影像3D影像初露锋芒数码影像3D来袭推开自创3D影像之门软硬件结合实现成熟的3D/4D声影像维塔士:3D工具追寻极致体验3D的,太3D的3D的秘密徐克的3D声音的3D“3D”的月亮3D影像技术应用于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双摄像头3D显示技术的倒车影像系统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科技>追寻3D影像的脚步追寻3D影像的脚步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力于开发其对用户生活所能带来的一切乐趣,通过拍摄、后期处理,冲印等技术记录生活的美妙瞬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并享受数码相机、PC和冲印所带来的巨大乐趣,对画面精度、色彩的追逐趋向饱和之后,大家又开始对3D影像展开了新一轮追逐。就连从前电影公司花费巨资并且配发3D眼镜才能实现的3D影像,也即将可以民用化了。
如何显示立体画面,是一个在20世纪初就有人开始研讨的课题。立体显示技术的关键是解决怎样让一幅图像生成两个略有差别的图像,并把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分别投送到我们左右两个眼睛的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解决起来却很不容易。目前研发结果表明,经过角度计算,将不同的角度拍摄的影像组合,便可不加立体眼镜,实现裸视立体成像。现在,立体显示设备居于世界前列的大致有美国的DTI公司、飞利浦、夏普、三洋电机、三星与美国的ActualitySystem公司。在产业结构,技术亮点方面他们各有千秋。
目前,民用级3D影像产品已经进入实质性成品销售阶段。在百思买(BestBuy),我们已经能看到三星标价1199美元的42英寸等离子电视机,其产品标明“具备3D播放功能”;三菱和飞利浦也紧随其后。同时,DDD集团(DDDGroup)则生产与能播放3D影片的电视机无线同步的偏光镜(杜比公司也在做这方面努力)。一旦立体显示终端进入家庭,立体影像节目的受众就会进入广大的电视观众,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日本NHK已开播3D电视节目(我国的一些收费数字电视也早就开始这方面的尝试),随着高清DVD和HDTV广播的普及,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在家里观看电影情节片,以获得时间上的自由度,而越来越多的高清立体转播也会出现。当然,立体影像的电视广播或许还需要一些时间,但观众可能会先看到高清立体的蓝光DVD。
巨人的声音
此间研究建树颇丰的富士胶片公司认为,传统3D成像系统始终受制于其过低的成像质量,以及必须使用3D眼镜才能看到的繁琐操作,改变势在必行。2008年9月23日,德国科隆,PHOTOKINA2008――富士胶片了全新的完全不同于现今市场上所有影像系统的数码影像系统(3D数码相机,3D数码相框,3D数码冲印),标志着数码影像世界一片全新领域的开辟。这是从输入到输出一整套非常完备的解决方案。它通过“如眼睛所见那般捕捉影像”。“自然影像技术”两大关键技术点来完成。他首先由“内建3Dauto”为两块传感器决定最理想的拍摄条件。3Dauto意味着当快门被完全按下的瞬间,跟拍摄相关的重要参数,例如对焦、变焦范围、曝光等都被同步。它还应用了最先进的使用在2D处理引擎上的高感光和高分辨率技术以保证获得超高的成像质量。除此之外,相机也内建了同步控制系统,精度达到了惊人的0.001s数量级以实现快门控制和电影拍摄同步,然后再由“自然影像处理引擎3D”,负责将采集到的两块CCD传感器上的同步图像信号合并,而且即时处理成高质量的影像,无论是静态照片和动态录像,都能高效还原。
不仅是富士,索尼、NEC等厂商亦开始在该领域内开拓市场:NEC液晶科技在“CEATECJAPAN2008”上亦展出了裸眼观看三维影像的液晶面板,其以高精细度为卖点,主要用于游戏等娱乐用途。为了显示高精细度的三维影像,该公司采用了称为“HDDP(horizontallydouble-densitvpixels)”的像素排列方法,可使左眼和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继而实现裸眼43D的效果。
早在2006年下半年开始,韩国著名数码品牌LG推出了里面搭载了3D影像功能的DMB手机,利用立体手机的3D小型照相模块拍得的照片和摄像资料既可以在本机欣赏,也可以在网络上传送。此外,韩国3大数码电影院运营投资者之一的CJ集团,也开始在自己的数码影院采用了这项技术,使观众不再需要带繁琐的立体眼镜便能享受立体电影带来的美妙感受。无独有偶,飞利浦日前也携WOWvx技术而来。它在LCD或等离子显示屏幕每一个红、绿、蓝色的像素之前,覆盖特殊透镜,这些透镜会将每1个次画素所射出的光线,偏折至9种不同的扇型角度。利用有倾角的多视角双凸透镜技术,可达到立体效果,还可让屏幕有更高亮度、对比率与真实色彩表现。和传统的透过偏光眼镜方式产生立体感的屏幕不同,今日WOWvx技术,有多重视角(Multiview)特点,这意味着有较多的可视角,可透过屏幕体验画面的立体感,而不再只是位于在屏幕正中央的人,才能享受到立体感。
整个视觉产业链上,大家都在随3D产业的指挥棒而舞动。
视觉产业的革命
是的,厂商发起的革命正在宣告,真正的民用3D影像系统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以往要去IMA>(立体影院甚至迪士尼乐园才能领略到的精彩如今将出现在平板电视、投影幕和相框里了。美国有研究报告指出,3D显示市场将由此从2007年的3亿美元规模扩大到2010年的20亿美元以上。
目前,在上述新兴3D影像产业的快速崛起推动下,以亚太地区为核心的3D立体影像研发共同体架构也以陆续形成。随着3D立体影像产业的快速崛起,显示器也将开发出新的应用商机,目前欧、美、日、韩都把3D影像显示列为产业发展技术重点。友达光电、奇美电子、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跃狮影音、澳大利亚DynamicDigitalDepth(DDD)等业界巨臂都携相关技术成果蓄势待发,其中便包括裸眼式立体显示器,如手机、数码相框或车用的小尺寸屏幕,或可观赏动画、影片及游戏的42-46英寸大屏幕,展现3D立体影像的多元化应用。正如当初的彩色显示器代替了黑白显示器、LCD代替CRT一样,随着显示技术的革新,没有辅助设备的3D显示技术代替平面显示技术将是必然趋势。
正如我们在全新的8.4英寸超过92万像素的“FUJlFlLMFinePix自然3D数码相框”中看到的,因为新兴3D显示技术的实现,消费者对于所享受的影像乐趣的理念正在被全面颠覆。我们,也将因此而获得更多由影像带来的快乐。
打开新3D的潘多拉魔盒
人们对视觉效果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越来越清晰的画面仍然无法满足人类的视觉需求时,更有临场感的3D立体影像开始受到关注。3D的缩写是three-dimen6ional,就是三维图形,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层次分明的场景、清晰锐利的画面正无比真实地重现着我们生活的点滴。当观众直面那些向他们飞来的物体时,逼真的效果仿佛身临其境……
风光无限好
立体影像篇6
关键词:影像测图研究遥感影像
中图分类号:P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062-02
由于贵州省现用于进行1∶1万基础测绘3D产品生产的航摄资料多为1998年至2002年拍摄的老航片,现势性较差,且普遍有影像阴影较大,有云遮挡,或是在扫描过程中有变形等现象,对立体测图有很大影响。而由于贵州地形复杂,气候条件不佳,如选择重新进行航空拍摄很多条件较难达到,且成本较大。
高分辨率卫星立体遥感影像为基础测绘生产提供了新的数据源。相对于传统的航摄影像来说,高分辨率卫星立体遥感影像的优势主要有:获取周期短,影像覆盖范围大,可全天候获取不受时间地区限制,订购简便,处理方便,影像为数字格式无需再进行扫描处理等。
本次实验在花溪选了一个试验区,用IKONOS影像建立了立体像对,在此立体像对基础上进行1∶1万立体测图,进行了精度统计,并得出结论。
1资料分析
1.1IKONOS卫星影像简介
IKONOS卫星由美国Spaceimage公司发射,卫星飞行高度为680km,每天绕地球14圈。卫星上装有柯达公司制造的数字相机,相机的扫描宽度为11km,可采集1m分辨率的全色波段黑白影像和4m分辨率的多波段影像,并可提供立体影像。
IKONOS提供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一般为经过处理的“准核线”数据,立体像对的重叠度约为100%,灰度取值为11bits,以tiff16bits格式记录,每个像对除两个tiff影像数据外,还有两个对应的卫星轨道参数文件,文件名为“*_rpc.txt”(其中*为相应的影像名),记录了卫星获取影像时的轨道参数,用以建立影像立体模型与地面模型的关系。
1.2试验测区概况
本试验测区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磊庄机场附近,覆盖面积约为49km2。测区内道路成网,交通较为发达,有106省道和贵昆铁路贯穿其中,居民地较多,均沿道路分布,水系有松柏山水库和天河潭等,地貎以丘陵为主,植被多为旱地和稻田。
1.3影像资料分析
本次影像的拍摄时间为2010年3月26日,资料较新,影像纹理清晰,无云遮挡,能满足1∶1万立体测图要求。
2试验技术流程
IKONOS卫星立体影像测图的生产流程和传统航片测图的流程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IKONOS卫星影像是经过处理的核线影像,可通过卫星参数RPC文件定向,重叠度大,影像覆盖面广。我们选用适普公司的VirtuoZo软件进行生产实验,VirtuoZo带有专门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模型RPC模块。在VirtuoZo下采用的试验技术流程如图1。
3精度统计分析
我们设定了三种实验方案,通过使用不同数量和不同分布情况的控制点进行绝对定向恢复立体模型,根据精度统计结果分析应用IKONOS卫星数据立体测图的精度,并确定出最佳控制方案。
(1)使用9个控制点,其分布情况如图2。
(2)使用4个控制点,分布在像对的四角,如图3。
(3)只使用一个控制点,处于像对的中心,如图4。
在实验区范围内用RTK均匀的实测了24个检查点,分别与三种实验方案的立体模型下的同名点坐标进行精度统计,对量测出的结果用以下公式进行中误差计算:
中误差
其中,n表示点数。
统计结果如表1。
4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IKONOS卫星立体影像可以满足贵州省1∶1万立体测图的精度要求,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在量测精度方面,通过精度分析可知,用9个或4个控制点进行绝对定向恢复立体模型的量测精度都可达到1∶1万地形图的量测精度要求。其次,在影像质量方面,IKONOS卫星影像为1m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和丰富的纹理,比我们通常使用的普通航测相机扫描结果更易于判读。再次,卫星影像的覆盖面积较大,用少量控制点就可达到精度要求,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在内业处理时省去了内定向、相对定向、核线影像生成等步骤,节省了内业处理的时间;卫星影像现势性强,使外业调绘的工作量减少了70%以上。从这几方面来说都提高了作业的效率。此外,卫星数据获取周期短,订购手续方便,只需提供目标区域的经纬度范围和所需数据类型及可。且具有价格优势,每平方公里约为550元。
当然,在使用卫星立体影像测图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必须要注意的问题。第一,模型的精度与两个因素有关,RPC参数和野外控制点的分布,卫星影像中的每个扫描线有一个RPC参数,整幅影像有多少条扫描线就有多少与之对应的RPC参数,但它们间会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的每个体像对只能应用一个RPC参数,这参数是一个统计值,影像面积太大,这个参数就不精确,因此定购数据每个像对的盖面积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野外控制点的控制范围应覆盖测绘区域,确保立体模型的绝对定向精度。第二,减小人为因素对量测精度的影响,因为影像分辨率为1m,所以人的测量误差对测图精度也有一定影响,所以提高作业员的素质,减小人为因素误差,也能相应的提高产品精度。
参考文献
[1]夏先丽,文广.利用IKONOS影像进行基础测绘生产的空三加密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1).
[2]李玉平,裴佳佳,周小娟.IKONOS卫星影像在若羌河山区河段1∶10000地形图测制中的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0(5).
[3]张海涛,贾光军,虞欣.基于GeoEye-1卫星影像的立体测图技术研究[J].测绘通报,2010(12).
-
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整理16篇)
15.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五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一百个励志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叫《行行出状元》。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状元,他..
-
暑假活动总结报告及范文(整理6篇)
暑假活动总结报告及范文这次暑期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户外探险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与他人合作;在科学实验中,..
-
小学二年级日记范文每日一(整理6篇
小学二年级日记范文每日一篇1今天,我尝试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烘焙。早上,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了面粉、鸡蛋和糖,我们要一起做小饼干。回到家,我洗干净手,穿上了小围裙,准备开始烘焙。妈..
-
销售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整理6篇
销售员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4一、对于老客户要经常保持联系,沟通,有时间和条件的情况下送些小礼物或宴请客户(根据个人喜好因人而异)。二、在维护老客户的同时要不断从开发新..
-
物业管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整理6篇
物业管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24一、物业管理方面(一)积极做好物业管理地方性法规建设为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
-
初一作文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初一作文读后感范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此书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
-
《卜卜猫》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卜卜猫》读后感范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是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梦想,有些却是异想天开的梦想。刚读完《卜卜猫》这本书,就让我感觉特别有意思。讲述的是三个小男孩的..
-
四年级小学生读后感范文(整理6篇)
四年级小学生读后感范文《带路人》是我最喜欢的文章之一,我读了以后十分感动。它记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一天,作者要回家,半路上遇上了一场骤雨。作者把一个人撞了一下,那个人..
-
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整理10
12.2023幼儿园大班幼儿毕业评语二 你是个聪明大方又可爱的小女孩。这学期你的表现很能干,能主动和老师说一些自己发生的事。你上课
-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收集6篇)
部队班级年终工作总结篇1今年来,在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我们班始终以“”重要思想为指针,以政治合格、军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