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栽培方法(6篇)

daniel 0 2025-07-13

农作物栽培方法篇1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农学;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096-02

作物栽培学课程是我国农业院校农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专业课程,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经历了多次改革,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作物栽培学教学与研究体系,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3]。作物栽培学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明显的地域性和多学科的交叉性等特点,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1]。随着我国农业高等教育逐渐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复合型和研究型方向转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关注点集中到植物生理学与作物栽培学间相互结合和渗透上[4-5]。形成了作物栽培生理,从而衍生出来的一门新型学科――“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也有称“作物栽培研究法”。其课程重点阐明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栽培技术原理及其推广应用途径。“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在中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以及石河子大学等高校已成为农学本科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然而,在我校“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独立开设课程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明显区域特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条件还有待于积极改进和创新。

一、合理构建课程知识结构,重视研究技能训练,为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应用”复合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一门具有系统理论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具有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较为广泛,需要具备植物生理生化、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土壤农化、生物统计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该课程所应用研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需要紧跟当今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动向。因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都需要不断更新。如研究作物个体生长发育规律时,常应用“生长分析法”测定不同处理作物绿叶面积大小来分析其光合性能高低。由于不同作物叶片叶缘是否裂齿、长宽是否整齐、表面是否皱褶等等都不完全一致,选择一种正确可行的叶面积测定方法对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客观性就显得至关重要。针对这类情形,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通常分三步进行,先在课堂教学中系统介绍常用叶面积测定的五种方法,说明适宜叶形、离体状态,分析其优缺点;接下来在实验室分小组(2~3人)安排处理试验(不同叶形或叶龄的作物等),从试验目标出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种以上方法进行多次重复测定,获得第一手试验数据;然后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生物统计知识和作物栽培的知识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最佳测定方法,说明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查找试验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原因,完成整个试验报告的书写。经过近几年教学尝试,不仅使学生正确掌握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过程中基本研究方法和操作技能,而且对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客观解决问题能力。在独立思考中的增长才干,在实际工作中增强自信心。

二、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启蒙学生科研能力,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保证

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6]。近十年来我国农业科学和技术发展迅猛,推动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日新月异。“作物栽培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而且要更加注重前言领域知识的实践教学。正因为如此,“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法”课程设置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应该体现明显探究性和创新。如在讲到关于作物群体结构的“大田切片测定方法”时,以我们自己实际科研中的新疆高产棉田群体为例,用植株各层高干鲜重、叶面积指数、相对照度等指标绘制综合关系图,探讨不同密度条件下各个群体结构的优劣。主要采取在课堂中学生主讲、自由提问、讨论、答疑的方式,老师只是起引导、启发和点评的作用。通过这种翻转式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接触到教师的科研课题内容、研究方法和学术发展的动态,而且在愉快的学习中积极思考,通过辩论环节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各种能力。同时,对激发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得到很好的启蒙和锻炼。因此,本课程自开设以来深受专业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喜爱,也得到了督导组专家和同行的好评。

农作物栽培方法篇2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0-0048-01

民以食为天,粮食的产量与质量,不仅关系着国计民生,更是国家繁荣富强的物质基础。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粮食作物的栽培种植技术不断提高,没有高效的栽培技术,就难以保障作物丰产。以玉米为例,介绍目前玉米生产主要的栽培施肥技术,分析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玉米栽培技术水平。

1玉米的品种分类与栽培技术

1.1玉米品种分类

粮食作物的栽培应因地制宜,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根据地域形态来确定玉米品种。根据玉米籽粒形态与胚乳不同,目前可分为9个大类:①硬粒型。这类玉米品种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而且外表透明,坚硬,有光泽,对地形要求相对较低。②马齿型。这类品种一般比较高大,而且能耐涝灾,对于降雨量多的地区比较实用,并且产量很高,但成熟周期较硬粒型要长。③粉质型。这类玉米品种因为胚乳中粉质淀粉含量达到100%,因而非常适宜制造淀粉与相应酿造使用。④甜质玉米。该类型玉米果实比较甘甜,水分较大,其口感可与水果媲美,被称为水果玉米。⑤甜粉型。此类品种目前栽培的要求比较高,产量却不稳定,因此数量相对较少。⑥蜡质型。这类玉米粒胚乳全部为角质,但不透明而且呈蜡状,口感面糯,比较爽口,但仍未大面积种植。⑦爆裂型。这种玉米颗粒较小,胚乳几乎全部是角质,常见的爆米花等膨化食品即使用的这类玉米。⑧有垺型。这类玉米在牲畜较多的地区相对种植量大,因为籽粒坚固,有营养,是极好的动物饲料。⑨半马齿型。它是由坚粒型与马齿型玉米杂交而来,产量高,品质高,栽培量大[1]。

1.2玉米栽培技术

北方地区大多是在中秋种植玉米,具体栽培措施如下:①整地施肥。对于已栽植过作物的土地平整开沟,先要翻地,将基肥(多以动物粪便为主)施入土壤中,然后耙地,将土地整平。②开深30~35cm的沟,在沟内施用适量作物生长需要的基肥或是种肥。③根据地形、水利条件,选择产量较高的玉米品种,在播种前进行杀菌和防止鼠虫害的处理。④播种。在6月中下旬,在土地上平播,有的地区采用小坑栽培的方法。在播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植株的密度,这会影响玉米最终的产量。⑤补苗与移栽。待玉米出苗后要及时进行补苗与移栽。对于出苗较好的地段,要选择植株生长好、抗病虫害的玉米苗,切勿贪图玉米苗多,而留苗过多,以免对幼苗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⑥注意田间管理。目前玉米生产中多使用除草剂除草,大大减少了人力。在植株生长过程中要及时灌溉和施用肥料,同时还要做好虫害的防治。待到最后的成熟期,要注意灌溉的频率与湿度,以保证作物高产[2-3]。

2玉米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农业科学知识,违背作物生长规律

作为农作物的栽培者,广大农民在田间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丰富的栽培经验。但是由于文化程度以及信息传达的不畅通,广大农村地区对于玉米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了解很少,在作物培育初期,没有关注土壤、水分等条件,而在作物耕种环节没有掌握好植株密度以及灌溉的强度,育苗率不高,且对于虫害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肥料的选用也不科学,导致玉米产量不高。

2.2玉米栽培方式粗放

对于玉米作物来讲,不仅仅是一种粮食,更是一种商品。面对巨大的人口和粮食压力,国家相关部门一直致力于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但是优良品种的数量仍然无法满足需求,玉米的高产成为栽培的一个重点。但传统农业粗放式生产模式,大水漫灌,依靠人力进行作物的耕种,不仅影响作物的生长,而且产量也大大降低。因此,在玉米栽培过程中,要注意精细化,力求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提高玉米的产量[4]。

2.3技术传统落后,缺乏创新

玉米品种众多,但玉米栽植技术却大同小异。这种传统的观念十分落后,导致玉米栽培过程中创新思维匮乏,技术跟不上时展,粮食产量得不到提高。因此,要不断创新玉米育种,培育高产的玉米品种;不断创新栽培技术,不再局限于传统土壤栽植;不断创新施肥技术,利用有限的资源,补充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

3玉米高产栽培发展对策

3.1大力推广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建立示范园区

玉米品种决定玉米产量,在玉米品种选取时要注意选择生长周期略长的中晚熟品种,关注玉米品种的抗病虫能力,耐密性好、增产潜力大、穗大粒多的玉米品种是种植的首选[5]。目前东单60、登海11等品种都是比较好的抗旱高产品种。

3.2保温育苗

想要保证产量,就要培育出品质好的幼苗。在玉米幼苗的培育上,应该突破传统,采用方格育苗、肥团育苗以及塑料软盘等多种育苗方式,规范种苗之间的间距,保证植株幼苗的品质。

3.3覆盖栽培

发挥薄膜在抗旱、增温、保湿、保肥等方面的优势,可采用植株覆膜的方式,用细土眼压磨边与毛孔,而且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可采用麦秆还田的方法,小麦收获后将麦秸平铺在玉米中间还田。

3.4作物套种

根据植株的疏密与高矮程度,可以同时套种其他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6]。

3.5科学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

在土地整理阶段注意施用农家肥料,在种子播种前使用甲六粉等药物防治虫鼠的侵害,在大喇叭口期注意杀虫剂的使用,用药物防治枯病,用多菌灵、托布津等防治大小叶斑病。

4参考文献

[1]潘金豹.玉米农艺工培训教材[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116-117.

[2]刘京宝.中国北方玉米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56-57.

[3]孟智鹏.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9):17.

[4]张万久,邱姝媛.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8(S1):117-118.

农作物栽培方法篇3

农药管理条例

农民应承担哪些合理负担

沧州市百万亩“节水麦”获丰收

农业特产税应税品目税率表

陵县推广电子测土配方施肥

河北省地方标准塑料日光温室冬茬草毒栽培技术规程

棚室蔬菜三种三收优化模式

促使温室葡萄提早成熟法

塑料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栽培技术规程

玉田县推广的两种日光温室高效栽培模式

棚室生产实现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

塑料日光温室冬春茬厚皮甜瓜栽培技术规程

暖窖空心菜栽培技术

冬麦覆膜北移栽培技术要点

刊物的级别如何判定

大西韩乡种秋延后西红柿方法好

小麦──葫芦制种一年两熟栽培模式

五种五收高产高效

青龙县以小麦为主体的几种高效种植模式

通过立法监督保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业科技将实现四个战略性转变

“十五”农业重点推广五十项技术

我国首次培育出耐盐作物用海水种粮种菜成为现实

农民如何拔号上网

农业部出台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他的官司为啥打输了

早春大棚一年三作三收高秋栽培模式

大棚黄瓜、豇豆、小葱三种三收效益高

温室苦瓜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冬春茬番茄栽培技术

大棚春提早芹菜栽培技术

怎样种早春地膜覆盖紫花架油豆

种早春拱棚茄子好

山区早春甘蓝地膜拱棚双覆盖栽培技术

大棚怎样栽培双孢菇

无公害早春大棚嫁接西瓜栽培技术规程

用双层薄膜育蔬菜苗好

温室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咋分辨

棚(室)潜叶蝇咋防治

我省将建立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体系

甘蓝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沼查沼液在蔬菜上有施用技术

黄瓜—越冬菠菜—香瓜—油菜—苦瓜栽培技术

冬季剩余农药的安全存放

棉田冬管增产增效

冬季怎样积造农家肥

大棚豆角栽培技术

越冬沼气池日常管理与安全使用

薄皮甜瓜日光温室吊栽创高效

温室番茄栽培保花保果管理技术

温室草莓栽培关键技术

大棚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栽培方法篇4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中图分类号]S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9-0191-01

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在不断的提升,随着作物种类的多元化,也给栽培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土地沙化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断降低,而且农民的收成受到很大影响,威胁到国家粮食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快对土地和环境的改善,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土地生产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1实现农作物高产的途径

1.1改善环境,提高作物光合作用

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大。提高农作物的光照时间,从而确保光合作用延长。利用间种、套种及立体种植等来提高复种的指数,确保农作物收获面积的增加。可以对农作物的生育期进行延长,对其进行补充人工光照。利用合理密植及改变株型等来增加农作物的光合面积,利用通风透光及增施各种肥料等来增强农作物的光合效率。

1.2改良遗传因素

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其是否高产与种子的好坏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确保农作物种子的优越性,选用具有较好抗逆性、稳产及具有较强抗病虫害的种子品种,通过育种来对株型进行改良,确保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提高,使其具有较为适宜的成熟期。在育种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多种育种方式进行有效配合,综合运用各种育种方法,确保育种水平的提升。

1.3提高栽培技术

土壤耕作、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可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利用土壤耕作技术可以有效的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结构,确保土壤具有较为适宜的孔隙比例,能够对土壤中的水分分布进行有效的调节,协调土壤中的肥力问题,并做好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杂草清除及表土的疏松工作,确保土壤的高产性。在对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农作物进行施肥时,需要根据气候、土壤、生产条件及产量等多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宜的肥料,做好肥料用量配合比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肥效能够得到有效地发挥,从而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和优质。

1.4其他措施

目前在农作物生长发展过程中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可以适当的延长农作物的成熟期,灌浆期,使其完成养分的累积和转移。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目标的实现。

利用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有效的保持土壤的水分,不仅能够对土壤物理性能进行改善,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对降低土壤盐渍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的温度,而且还会对温度的变化起到较好的缓和作用。

2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标准化栽培、精量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采用小畦沟灌、间歇水流灌溉、膜侧灌溉、微灌节水灌溉技术;修筑梯田、深层耙压、节水播种、合理轮作、应用化学抗旱制剂等旱地农作技术;农用塑料覆盖栽培和玻璃温室栽培等保护地栽培技术;农作物规范化和模拟技术;轻简栽培技术;间套复种制度的改进与发展;中低产地区综合增产技术体系等。每一技术都与农作物的产量息息相关。把握栽培过程中的每一关键细节,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需水需肥规律,合理使用每一项技术,确保利用栽培技术达到增产的目的。

3实现农作物高产的建议和措施

3.1明确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补救对策

为了改变片面的追求高产,而加大化学肥料的用量,导致土壤不断恶化的状况。需要对土杂肥的施加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还要利用深翻改土来实现对土壤团粒结构的改善,确保土壤肥力的增强。另外,还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实现对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的有效控制,利用轮作倒茬、清除病残体、秋耕冬灌、选择抗病能力强品种及利用化学控制病害等多种防治措施来对病虫害起到有效地预防作用。在实际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措施结合一起应用,这样才能确保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2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四轻四重”须转变

要加快栽培观念的转变,通过科学栽培来加强管理,确保实现农作物高产的目标。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以增施有机物作为基础,对施肥过程中采取科学的配方进行施加,确保土壤肥力的提高,实现高交、稳产的目的。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通过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有效结合,从而增强农业生产管理水平,通之深耕、细耙及精细整地、除草等来强化对农作物栽培期间的管理工作,确保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效。

3.3注重经验总结,提高农作物优质高产

通过不断的对以往的栽培经验进行总结能够发现许多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防病的重要措施。例如利用高锰酸钾对马铃薯进行施加,可以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在红薯块根膨大期,分别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200倍的米醋溶液进行叶面背部喷洒2次,可使产量大大提高。经验证明,用肥力高、生物磷钾、生物钾、地得力等菌肥土施或加杀虫剂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虫害及各类病害,并减少化肥用量,实现增产的目标。

农作物栽培方法篇5

1.1把握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的原则

1.1.1发展优质栽培技术为向导环保农作物的产量提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对于我国无公害农作物栽培人员的技能较低,随着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利于无害农作物的发展和推广。

1.1.2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技术为途径尽管我国对于农产品的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但是目前我国在标准化上依然缺乏有效的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在很多发达国家,统一进行种植,统一进行管理的模式运行良好。从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农业的现代化要向着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我国农业长远发展有利无害。

1.1.3选取正确的培养材料在播种前用化学、物理的要领对播种的质料进行处理,以防备病害的产生。从需要培植的植株中选取无病的植株,可创建无病种苗田,选择无病区或断绝区播种。采取正确的储藏方法非常重要,因此对于储藏的条件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2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的技术对策

2.1修建无公害农作物培植场地环境在作物的栽培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在无公害作物的栽培中,必须有针对性的修建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的场所。当然,作物栽培场地在地址的选择上有一定的技巧,例如栽培的场所在水源比较充足,交通方便,修建无公害栽培的场所应该远离生活区和工业区,这样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作物的污染问题。

2.2选择优秀的农作物品种选育优秀的品种,对于培养无公害栽培作物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较好品种的农作物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作物得到较高的产量。选择优秀的农作物能够降低化肥的使用次数,对于环境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而较好品种的农作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进行选择,按照不同的土壤条件制定栽培方案,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促进无公害农作物的发展。

2.3科学治理和预防病虫危害病虫害的防止是农作物栽培和增长的关键,这个环节需要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旦出现病虫害,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治理工作不但需要人力物力,还对农作物产生非常大的副作用,因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对农药的盲目使用。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高毒,剧毒的农药使用,农药的使用需要充分的溶解,减少农产品的药物残留,降低对土壤的污染。

2.4制定预防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措施作物种植在土壤中,土壤的营养元素对于作物的生长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土壤的重金属对于作物重金属的富集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土壤内的重金属进行检测,定期的进行翻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重金属对植物的危害,并且做好外部污染环境对土壤的防治工作。

3结束语

农作物栽培方法篇6

关键词: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建设;教学方法多样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08-150-02

Abstract:Accordingtotheexperienceofexperimentteachinginediblecropcultivation,wediscussedexperimentteachingcontentsandmodel,methodandtestofteaching,andsoon.Meanwhilewealsosummarizedhowto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thecourse,andwehopedtheywouldbehelpful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too.

Keywords:Cropcultivation;Experimentteachingconstruction;Diversifiedteachingmethods;Discussion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主要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农业科学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作物产量的提高过程中通过改进栽培措施所占的比例达60%以上,为解决我国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栽培作物涉及露地生产、促、控、调技术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难度大,地域性强。所以,作物栽培学具有很强的实践重要性。目前,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仍以传统的“灌输、模拟”为主,即“教师讲解―学生课堂实验―课后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评阅”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其创新性思维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难得到提高。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走向生产第一线后发挥的主导作用缓慢。为了增强学生对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的学习兴趣,传统教授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丛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作物栽培学的实验教学建设和探讨,并取了一定的效果。

1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教学

2015年4~6月份本校的农学专业开设作物栽培学实验课,这个季节是农作物的播种时间,首先,学生分组调查大豆,玉米,水稻,棉花,小麦和甘薯等农作物的在浙江省的种植制度,进而来确定播种时间。实验根据栽培和繁殖方式的不同,设置了棉花和甘薯这2种作物的播种栽培技术,棉花是有性繁殖,选取棉花种子进行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播种,提高成活率;最后,要做好苗期管理,除了一组出苗很差外,其他的组出苗率均达80%以上。甘薯采取扦插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剪取培育好甘薯苗,进行甘薯扦插移栽。通过这2种栽培技术比较,学生掌握作物的主要栽培模式。让学生更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制度和播种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栽培技术的学习兴趣。还设置了小麦主要经济性状指标的调查实验,让学生了解哪些性状是和小麦产量直接相关的,有助于在小麦栽培技术上重点把控的环节,以提高学生的栽培管理技术。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从室内转入田间地头,边讲授,边实践。注重师生互动,采用探讨式教学,分作物探讨,注重启发式教育,提升学生思考的空间。农作物常用的播种方法有哪几种?棉花为什么不宜直播,而进行育苗移栽?为了比较这2种的优缺点,让其中一个小组进行了直播和育苗移栽的实验,看哪种播种方法出苗率高。提高和加深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还可以构建由实验实习、专业实验、科研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系列等组成的新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新增田间农事操作与田间实验技术必修课和抓好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实施与交流为主要内容,以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重点,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一般3月完成种子准备及播种的相关实验内容,4~5月完成苗期相关的实验内容,6~7月完成蕾花期相关的实验内容,8月以后完成荚期及成熟期相关的实验内容。将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安排在2个学期完成,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生育期的实验,实验内容充实、实验效果比在一个学期完成整个实验的效果有明显提高。具体实施如下:

2.1选地带领学生了解农场附近的土质和土壤,选取适合农作物播种的地段。

2.2整地提前做好播种前的整地工作,深翻细耕,浇水,施肥等工作。棉花是育苗移栽,提前将营养土和蛭石混合,装入营养钵中,盖上薄膜保温保湿。

2.3处理种子为了棉花种子出苗率高,先将种子浸泡过夜,待种子露白后,进行育苗播种;甘薯长到7~10cm左右,从育苗大棚中剪取薯苗,选取阴雨天气进行移栽,可以极大提高成活率。

2.4栽培管理播种后,分若干个小组,每天抽空去田间及时观察出苗情况,保温保湿,做好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2.5结业报告每个小组详细记录田间试验数据,并附上种植成功的棉花和甘薯,完成实验报告。

  • 下一篇:保护视力健康知识(6篇)
    上一篇:企业文化方案设计(6篇)
    相关文章
    1. 护士节活动总结范文

      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用无微不至的护理换来了患者的康复,她们的工作平凡、枯燥、劳累,却无比神圣——她们被称为;白衣天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节活动总结..

      daniel 0 2025-05-05 18:48:29

    2. 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听课学习、参与教研活动、看自习、批改作业等,真正感受如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支教实习工作总结..

      daniel 1 2025-05-04 22:34:58

    3.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食品是维系生命健康持续的首需物资,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彩阳光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和家长朋友们更加了解和重视食品安全,在本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各教研组根据..

      daniel 1 2025-05-04 22:31:56

    4. 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英语老师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有所思,思有所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书香世界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英语老师..

      daniel 1 2025-05-04 22:17:26

    5. 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加强行业作风整治,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

      daniel 0 2025-05-04 22:16:06

    6. 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了及时了解新教师课堂的真实状态,帮助新教师更好的规范教学,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

      daniel 1 2025-05-04 22:16:01

    7.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以落实学共体理念、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为抓手,以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深入推进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建设。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daniel 0 2025-05-04 22:14:29

    8. 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整理16篇)

      15.读后感作文范文怎么写五今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的名字叫《一百个励志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名叫《行行出状元》。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经过努力考上了状元,他..

      daniel 1 2025-01-01 14:27:00

    9.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6篇)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篇1“1份关爱”:疾病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据调查,南丰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5950人,几乎达到建档立卡

      栏目名称:办公范文 0 2025-07-13

    10.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6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篇1一、农村文化发展基本情况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

      栏目名称:办公范文 0 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