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栽培(6篇)
黄瓜栽培篇1
黄瓜喜肥、耐肥,棚室栽培要施足底肥,可用鸡粪、猪粪、豆饼等作底肥,亩用量为10000千克左右,亩产黄瓜15000~20000千克,在使用有机肥时,一定要将肥料进行充分的腐熟,也可选用成品的有机肥,用量与施用鸡粪等有机肥的价值相同即可;大量元素氮、磷、钾的补充要适量,可以加入硫酸钾复合肥50-100千克;中量、微量元素的补充要得当,可以加入过磷酸钙100-200千克,硫酸镁15千克,硫酸铁3千克,硫酸锌3千克,硼砂或硼酸1-1.5千克,微量元素要与有机肥混合均匀后使用,肥料均匀撒施后深翻土壤并可加入生石灰进行闷棚消毒,当然,具体施用肥料的量最好配合测土配方施肥来确定,根据平衡施肥的原则来进行施肥即可达到高产稳产和减少病虫害以及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的目的。
2、栽培方式
根据所选茬口,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越冬茬栽培时适宜的播种期为9月下旬到10月上中旬,早春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通常在11月中旬到来年1月中旬播种育苗,通过调节温、湿度,培育壮苗;为了增强黄瓜植株的抗病性,一般要采取嫁接(靠接法)栽培,建议栽植密度为每亩3000株左右,栽培时采取大小行高垄栽培,越夏栽培不用地膜覆盖,其他季节要用地膜覆盖栽培。苗龄一般在30天左右,植株在4片叶时定植。定植后要及时浇灌缓苗水,且要注意浅覆土,不要埋土过深,以免黄瓜会生出再生根失去嫁接防病的作用。
3、环境调控
3.1温度
种子发芽适温为24℃-26℃,幼苗期白天温度保持23℃-28℃,夜间16℃左右;缓苗期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3℃-15℃;结果期白天温度上午25℃-30℃,最高不能超过33℃,下午20℃,夜间温度前半夜15℃-18℃,后半夜10℃-12℃左右;严冬季节白天温度22℃-28℃,夜间13℃-16℃;进入春季后,白天25℃-30℃,不超过32℃,夜间18℃-21℃。黄瓜最理想的昼夜温差在10℃左右。如遇阴天低温连续一周以上,除临时加温外,应把大部分瓜摘除,并除去部分雌花,抑制生殖生长,维持黄瓜最低营养能力。
3.2湿度
缓苗期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因此定植后立即浇缓苗水,使空气湿度能达到90%-95%,防止秧苗萎蔫;缓苗后可以适当降低湿度,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空气湿度维持在80%-85%,遇不良天气时,更要注意尽量降低棚内的湿度。进入结果期,白天湿度保持在70%-75%,夜间80%-85%,浇水后土壤水分蒸发是造成空气湿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尤其浇水后连续数日湿度达饱和状态,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因此浇水一定要选在晴天上午进行,且浇完后马上关闭通风口,使棚温升到30℃,持续1小时,后迅速放风降温、降湿,温度降到24℃-26℃时再关闭通风口,升温到30℃,持续1小时后,再放风,这样可大大降低湿度。
3.3光照
黄瓜耐弱光性较强,冬季弱光条件下,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为了增加光照以提高产量,可通过调节拉揭和放盖草苫等不透明覆盖保温物的早晚,争取每天8-10小时的光照,还可通过棚膜防尘,张挂反光幕等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冬春季节遇阴雨雪天气时,只要棚内温度不低于20℃,均可揭开草苫,若温度过低,可在午后进行短时间的揭苫见光和通风,有条件的可安装日光灯和生物效益灯。连续阴天突然见光时,要拉花苫,防止植株突然见光后叶面蒸腾作用加强,但根部吸水能力却降低而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4、肥水管理
根据栽植季节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肥水管理一般掌握第一次摘收黄瓜前不施肥,第一次摘瓜后随水施肥,一般隔一次水冲施一次肥料,可复合肥和有机肥或生物肥交替使用,以提供更全面的营养元素,黄瓜结果期间要及时补充钾肥。寒冷季节要注意控水控肥,施肥宜少量多次随水冲施,严禁大量施用氮肥,尽可能多冲施一些有机肥、生物肥,以提高根系在低温条件下的吸收能力,并可喷施甲壳素、氨基酸等叶面肥。通过看天气预报,看土壤墒情,看黄瓜植株长势来确定浇水的具体适宜时间,两次施肥间隔时间和浇水量可根据土壤状况、季节和植株生长势而实际确定。若条件允许,可以适当补充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黄瓜产量将增加20%左右。
5、植株调整
棚室栽培时,基本上采用单干整枝法,吊蔓以挂钩斜吊法为主,要把黄瓜及时上架、吊蔓、掐须,建议在至少6片叶以上开始留瓜,以增加周期产量,防止植株早衰,并摘除10节以下的侧枝,当植株达到一定高度时要及时落蔓并摘除下部老化变黄的叶片,注意不能落秧过矮,一般应保留15-20片的功能叶片为宜,同时,还可以利用采收嫩瓜进行植株调整,植株长势弱时应早收,长势强时可适当晚收,气温低时要轻收。当温度低、日照短时,应及早采收嫩瓜,并适当疏花疏果,以增强植株长势,防止出现花打顶和化瓜现象。
6、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叶枯病、细菌性缘枯病、炭疽病、蔓枯病、枯萎病等,虫害有潜叶蝇、蚜虫、白粉虱等,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6.1霜霉病
是黄瓜最主要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霜霉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由于发病迅速也叫跑马干,一般冬、春季湿度大时发病重,出现叶肉褪绿、受叶脉限制的多角形褐色病斑,叶背生灰黑色霉层。造成叶子很快干枯脱落,直至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1)采用高温闷棚,它是大棚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防治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灰霉病、黑星病等多种病害。具体方法是在晴天中午前后,浇透水后将大棚密闭,使温度升高,当温度达42-43℃时维持1.5~2小时,之后缓慢通风,降低温度,注意闷棚时温度计水银球要和植株最高点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还可以闷棚前一天浇水,当闷棚结束后再浇水。
(2)药剂防治,用科佳、百泰、银法利、普力克等防治,当混发角斑病时加入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液。喷施药液时一定要喷匀喷透,使叶背着药,药后检查叶背病斑的霉层是否,一般应连用2~3次。
6.2细菌性角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先出现水浸状的小病斑,病斑扩大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黄褐色,带油光,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成孔,潮湿时产生乳白色菌脓,蒸发后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质,或留下一层白膜。瓜条、茎和叶柄病斑近圆形水渍状,表面也有白色菌脓,后期变浅灰色,中间产生裂纹。
这里应注意区别角斑病与霜霉病。角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是一般发生了霜霉病的叶片背面病斑有黑色霉层、病斑后期不穿孔、瓜条不受害;角斑病叶背病斑溢菌脓,病斑会穿孔、瓜条受害有臭味。
角斑病防治要注意四点:
(1)实行轮作,间隔2~3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降低发病,减轻危害。
(2)无病株留种或种子处理,选没有种过黄瓜的园田或大田来繁殖种子,如果在曾经种过黄瓜的园田繁种,则要选无病株留种。市场出售的种子播前一定进行种子处理,可以用新植霉素200ppm浸种1小时,沥去水再用清水浸3小时,催芽播种。在没有药剂的情况下,用550C温水浸种15分钟后,再转入冷水里泡4小时,催芽播种。
(3)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种苗,用新的无病土苗床育苗,保护地适时放风,降低棚室湿度,发病后控制灌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收获结束后清除病株残体,减轻危害。
黄瓜栽培篇2
关键词: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65-1
1温室的建立
温室的建立决定了为植物营造环境的适宜与否,因此,在建立日光温室时要严格选择地块,方向。首先应该选择背风向阳、地块平整、土壤肥沃、灌排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块。温室的朝向最好选择正南或者偏东5-10度。北方温室最好采用,脊高3-3.5米,跨度6-7.5米,长50-100米的结构;连栋温室单跨度6-9米、脊高4-6米,二连栋以上的大型保护设施,要有加温和补光设备。
2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2.1选择优良品种
在我国北方地区栽培,要注意选择耐低温、耐弱光,生长势中等,不易早衰,连续结瓜,结瓜率高,抗逆性强,抗多种病虫害能力强的高产优质品种。目前适合我国北方种植的品种有永昌9618、京研3号、津优30号等。
2.2种子处理
首先采用温汤浸种对种子进行消毒,将55℃的温水倒入盛有种子的容器中,边倒边搅拌,以使种子均匀受热,并保持此温度20分钟,然后待温度降至30℃时,停止搅拌,浸泡4-6小时后,进行催芽,将捞出后的种子用纱布或毛巾包好,放在30℃的条件下进行催芽。
2.3播种育苗
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在12月上中旬开始播种育苗,1月中下旬定植,2月中下旬-12月下旬就可以采收了。这个时期已经错过了严寒的冬季,能量消耗比较少,环境条件也比较好,管理比较容易。另外,在北方地区设施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也可以在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育苗,9月下旬-10月上旬定植,11月上中旬-次年7月下旬采收。这个时期因为要经过寒冷、光照弱的冬季,所以要求设施采光要好,保温好,有加温条件,并且栽培管理人员要具有比较高的栽培管理技术。
育苗一般有两种方法:有土育苗和穴盘育苗。穴盘育苗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育苗方式。基质是以草炭加蛭石按体积比2:1混合,每立方米基质混合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9-2.4公斤,或者尿素1公斤、磷酸二氢钾1公斤。无论是人工还是机械装盘,都应该以自然装满为好,不能局部按压,这样可以保证每盘的每个孔穴的装基质量均匀一致。原始基质的浇水要彻底浇透,营养基质浇水要达到湿而不透的要求,这样可以避免造成养分的淋失。可以采用人工制作的压印板压印,一般瓜类压印深到1.2厘米,特别是大粒种子要适当深播,每个孔穴的压印深度要一致,以保证出苗整齐。种子处理、播种、嫁接方法和有土育苗相同。播种穴盘规格为50孔,嫁接时移入30孔穴盘。
2.4定植要求
要求定植前深翻土壤,要多施有机肥,配施化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7000千克,深翻30-40厘米,然后作高畦。每亩沟施磷酸二铵7.5公斤,尿素7.5公斤,硫酸钾7.5公斤。
定植密度比较稀,一般在每亩3000株左右,大行距75厘米、小行距65厘米、株距30厘米,保证充足的空间通风和透光。
要进行棚室消毒,还有设防虫网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其他如铺设灌溉管、地膜等与一般生产相同。
2.5定植后管理
2.5.1增加CO2浓度增加CO2浓度能够大幅度提高合速率,同时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成本比较低,是首选措施。CO2浓度的达到1500ppm,目前日光温室内晴天气温能够达到25-30℃,但是CO2浓度较低,需要人工施用CO2补充。
2.5.2温度在北方冬季、早春和晚秋季节,黄瓜光合作用的主要时间段是从早晨9点-9点半见光开始到下午两点,在这段时间内应该尽量保证室内气温达到25-30℃,最好是30℃,夜间温度保持在12-15℃。
2.5.3湿度调控设施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应该保持在85%以下,灌水时采用膜下暗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春秋季节因为温度较高可以进行放风排湿,特别应该注意早上在揭帘以后,傍晚盖帘以前要短时间的放风排湿,然后闭风升温,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冬季因为外界气温低,尽量利用晴天上午放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通过减少灌水,以及张挂保温幕,夜间和早晨揭帘以后适当加温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2.5.4肥水管理定植以后5-7天灌一次缓苗水,然后控水蹲苗。如果是高温期蹲苗,由于地温、气温较高,植株失水比较多,应该适当浇少水,补充植株水分,降低地温。当根瓜伸长,瓜柄颜色转绿的时候结束蹲苗,开始加强肥水,随水追磷酸二铵每亩5公斤,尿素每亩5公斤,硫酸钾每亩6.5公斤。冬季寒冷季节10-15天追1次肥,将肥料完全溶解,只浇肥料水,如果不缺水不浇清水,防止地温降低,空气湿度增大,适当追施“多得”等微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达,叶片深绿,增加植株抗逆性。春秋气候温暖肥水要勤,7-10天追1次肥,5-7天浇1次水,夏季5-7天追1次肥,3-5天浇1次水。结瓜中后期可叶面喷施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适当追施“多得”等微肥。追肥灌水要根据植株生长形势、叶色、温度及光照情况灵活掌握。
3病虫害防治
黄瓜栽培篇3
[关键词]温室大棚黄瓜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8-0107-01
黄瓜属于一种葫芦科甜菜属植物,许多地区都采用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属于夏季主要菜蔬之一,且具有一定的药用效果[1]。在采用温室大棚对黄瓜进行栽培时,技术人员必须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做好各项技术操作,选择优质品种进行栽培,确保黄瓜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耐高温、耐低温。由于黄瓜栽培过程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菜农需严格按照相应流程进行操作,加强田间管理,清除各种病虫害,控制好温度肥水,这样才能更好确保温室大棚黄瓜的栽培效果。
1黄瓜品种选择
对耐高温、耐低温、抗病性强、耐弱光的黄瓜品种进行选择,例如博杰12号、津优10号等品种。
2黄瓜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3天左右,做好晒种工作,之后温汤浸种。在清水中置入种子,然后置入55°C左右的清水中,控制好水量,确保种子能够均匀受热。对种子进行搅拌,让水温能够下降至28°C左右。在室温中浸种5小时左右,在将种子捞出后,采用湿布对催芽进行包裹。
3育苗分析
育苗的时间为苗龄45天左右,相应的播种量主要为每公顷1.5kg。苗床土一般可选用沙壤土,能具有保水保肥性好、无虫无菌的特点[2]。在对土壤进行配置时,须选取偏砂园土50%、腐熟农家肥30%以及骡马粪20%。一般情况下,在每1000kg粪土中加尿素0.5kg以及磷酸二氨0.8kg。对各种用料进行过筛处理,之后均匀混合,采用菌毒清200倍、50%多菌灵300倍、40%毒死蜱100g,进行喷洒搅拌堆闷处理,做好高温闷棚后进行应用。在苗床上均匀平铺配置好的营养土,将底水浇足,在24小时后可进行播种。
一般可将播种期选择在1月上旬左右,在育苗时,可选择加温温室进行操作。在直径10cm、高10cm的营养钵中装入8cm的营养土,之后浇透水。每个营养钵内可播发芽种子1粒,在上面铺上1cm厚的药土,且平盖地膜。
地膜密封的时间大致为3天,若有大部分种子子叶出土,则可将地膜揭掉。在育苗期间,尽量不浇过多的水,避免因高温、高湿问题产生高脚苗现象。在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8°C左右;若在夜间,温度应控制在14°C以下。在定植前一周左右,做好炼苗工作。温室草苫在早上揭开,然后在晚上盖住;尽量少浇水,做好通风处理。在白天,将温度控制在23°C左右;在夜间,温度须控制在8°C左右。
4定植分析
采用大棚套小拱棚,之后添加相应的地膜、草帘进行栽培。若苗龄在44天左右、且存在5片真叶时,可进行定值。一般定植时间选择在晴天的上午,顺垄开沟进行浇水。定植植株的密度选择25cm左右,一般靠前部为23cm左右、靠后部为28cm左右,中部则为27cm左右,以确保植株能够均匀受光。
5田间管理分析
在肥水管理方面,确保所所施基肥的足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施磷钾肥以及有机肥。由于黄瓜具有较长的结果期,所以当黄瓜结一次果后,须给予水肥。在追肥过程中,须遵循勤施、轻湿的原则,一般1次/15天。须确黄瓜生长期中土壤处于湿润状态,若进入盛菜期,则需增加水量以及灌水次数。
在温度控制方面,一般在进行定植后相应的地温较低,所以菜农须确保大棚中的温度较高,为缓苗准备条件。在缓苗之后,以相应的天气情况为依据,做好放风处理,须确保有10小时25°C左右温度的时间,相应的夜间温度须在10°C左右。若外界气温不断升高,则可将风口加大;若外界的温度维持在11°C以上,则可昼夜通风。一般大棚白天温度最好维持在30°C左右,不可过高;夜间的温度维持在18°C即可。在对大棚内小拱棚上的草帘进行处理时,一般早揭晚盖,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整体温度。在进行搭架引蔓前,需将小拱棚拆除;在5月初将大棚边摸揭掉,相应的顶膜则可到采收结束后揭掉。
在植株管理方面,若植株长到高24cm、有6片以上的叶时,则可通过尼龙绳进行吊蔓,合理进行缠绕,对其透光条件进行改善,并对养分输送渠道进行有效疏通。做好整枝工作,将侧蔓上保留一叶一菜,其与切掉,以确保养分能够集中于主蔓[3]。当主蔓长至30节左右时,进行打尖处理,及时采摘完根菜,防止出现坠秧情况。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黄瓜的病害一般为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在对霜霉病进行处理时,须选择优良的抗病品种,做好放风处理,并适当降低棚内的温度。将干净的病叶清除,采用40%百菌清每亩220g傍晚熏蒸,1次/7天,共使用7次,以确保黄瓜正常生长。
结束语
温室大棚栽培主要通过各种加温、保暖、透光等设备以及相应技术,帮助黄瓜抵御寒冷,促进黄瓜的正常生长,所以合理运用温室大棚栽培技术有着重要作用,能够为黄瓜的提前开花结果准备条件。很多菜农没有较好掌握各种栽培技术,致使黄瓜产量不高。因此,技术人员必须做好黄瓜温室栽培技术指导,加强基础技术知识的宣传,以更好确保黄瓜的栽培效果。
参考文献
[1]乔红华,刘晓红.温室大棚黄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4,(20):22-22,23.
黄瓜栽培篇4
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确定播种期:可在10月上旬播种;选准品种:中农26号、津春4号这两个品种,是较理想的秋延后栽培品种。
嫁接育苗:秋延后栽培黄瓜,宜用嫁接育苗;激素处理:当瓜苗长至二叶一心期,用250毫克/千克乙烯利喷雾,能诱导雌花产生,提高产量;植株调整:及时进行植株调整,是秋延后黄瓜丰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绑蔓:当瓜苗抽蔓后,就应进行绑蔓,以后每3-4节就绑一道。
打枝:黄瓜虽有侧蔓早结瓜的习性,侧枝一般留1条瓜后及时断尖,促其主蔓结瓜。摘顶:当黄瓜苗长至离棚顶20厘米时,将顶心摘掉,并留3-4个侧枝。
疏花:黄瓜每一节腑内产生很多雌花,消耗养分,在每一节腑内留一朵未开雄花即可,其余摘掉。
疏果:及时摘掉畸形果,是确保产品优质的重要一环。
疏叶:当进入中后期时,底部的老叶、病叶应及时打掉,以利通风透光透气。
肥水管理:黄瓜秋延后栽培,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进入开花结果期时,追肥应采取低浓度多次数的方法进行,即勤施薄施。
秋延后黄瓜栽培,对水分要求特别多,因其整个生育期都处于秋旱季节,地下水位低,加之黄瓜进行开花结果期后,需要大量水分,在这个时期如果水分供应不足或不及时,就会大大削弱继续结果能力。甚至使正在生长的果实产生尖嘴细腰等畸形果,失掉商品价值。
因此,秋延后黄瓜的生产,必须充分保证水分供应。可以结合追肥浇水,也可灌水。
及时盖棚:进入寒露后,晴天气温虽高,但夜间温度已经低于黄瓜生长适温的低限线。因此,秋延后黄瓜栽培,应在十月上、中旬及时盖棚,以防霜冻。
由于秋延后黄瓜栽培其结果期基本是在大棚内度过,因此,长沙式半圆形大棚生产秋延后黄瓜,在茬口安排上,就只能是中间两块土,两边需种植矮生作物。
追施二氧化碳气肥:黄瓜的二氧化碳饱和点为1600毫克/千克,补偿点为30毫克/千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00毫克/千克。所以,在大棚内定时释放二氧化碳气体,一般能增产35%以上。
因此,在结瓜期的晴日上午9~11时进行二氧化碳追肥。追施二氧化碳气肥时不要透风,追施后2小时可以进行通风。3~5天一次。
黄瓜栽培篇5
早春茬黄瓜宜选早熟、耐低温、耐弱光、高产优质品种,如津春3号、新泰密刺、李氏21等。
2培育壮苗
2.1苗床设置与营养土的配制
苗床选用大棚内阳畦为佳。要求苗床背风向阳,土壤肥沃,阳光充足,东西走向,苗床宽1.2m左右。营养土配制为优质土壤40%、腐熟优质土杂肥60%,每1m3营养土加三元复合肥2.5kg、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掺拌均匀。
2.2种子处理
首先晒种半天,然后用55℃温热水浸种20min,热水量为种子量的5倍,浸种时要不断搅拌,然后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种20min灭菌,后用清水洗种,再放温水中浸种5~6h。待晾干种皮水分后用湿纱布包好,放在背光处28~30℃温度下保湿催芽。
2.3播种
把营养土装入10cm×10cm钵中,再把营养钵排入苗床上,钵间封严土。灌水浇透营养钵,在每个营养钵中心打1.5~2.0cm深穴,把发芽种子播入后覆盖营养钵,盖上地膜或弓棚。也可将种子直接播入苗床上,两片子叶展平心叶吐露时,分苗于营养钵中育苗。
2.4苗期管理
播种后密闭加棚保温,白天温度28~32℃,夜间18~20℃,当70%的种芽拱土时,地膜方式的要揭去地膜,撒0.5~1.0cm细潮土。瓜苗基本出齐后白天温度20~25℃,夜间15℃左右。当第2片真叶展开时,进行大温差育苗,白天25~28℃,夜间10~15℃;定植前7d进行低温炼苗,白天25℃左右,夜间8~12℃。苗期一般不浇水,在苗床干旱时可在上午向苗上喷与气温相同的温水,然后升温排湿。
2.5育苗与定植时间
为提早上市,争取好的经济效益,早春茬大棚栽培育苗可提前在1月中下旬,定植在2月下旬至3月初。苗龄30~40d,3~4片真叶,苗高10~13cm。根据生产设施的保温性能,适当提前或延后。
3定植
3.1施肥整地做畦
在定植前5~7d,施腐熟的优质土杂肥75t/hm2,三元复合肥(15∶15∶15)750kg/hm2,饼肥2250kg/hm2,钾肥150kg/hm2,尿素150kg/hm2,锌肥、硼肥各30kg/hm2。撒施深翻,耙细整平,实现平、松、润的标准。6~8m跨度的大棚,棚两边各留15~20cm,按110cm放线,做沟宽30cm、畦面宽80cm、高20cm的小高畦,畦面中央挖一深7~8cm、宽20cm的地沟,然后盖上地膜,扣棚升温。
3.2移栽定植
棚内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选冷尾暖头晴天上午定植。一般定植大行距64cm,小行距46cm,株距33cm。定植时将地膜剪成“十”字口,挖穴浇足水,水温20℃以上,趁水未干时把去钵苗放入,苗土表面与畦面持平或稍高畦面封好土。
4定植后的管理
4.1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到心叶开始生长这段时间为缓苗期,一般5~7d。此期间要密闭大棚保温,白天温度控制28~32℃,夜间18~20℃为宜。
4.2根瓜采收前的管理
缓苗后为加速生长可在地膜下浇1次井温水,也称缓苗水。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5~18℃,根瓜采收前追肥浇水,追施尿素300kg/hm2、钾肥225kg/hm2。
4.3结瓜期的管理
早春茬大棚黄瓜栽培在管理上采用“大水大肥高温促”的办法促瓜早上市。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夜间温度15~18℃,高温管理也能减轻病害的发生。7~10d追肥浇水1次,每次追施尿素300kg/hm2、钾肥300kg/hm2、磷肥150kg/hm2。同时要从结瓜开始进行叶面喷肥,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5~7d喷2次。结瓜盛期7~10d喷1次90%亚硫酸氢钠15g/hm2对水75kg,喷2~3次。能有效提高黄瓜产量和质量。
4.4整枝吊蔓
大棚黄瓜可纵向拉几道(与黄瓜行数相同)铁丝,然后用尼龙绳,下边栓在黄瓜茎基部,上端活扣在铁丝上,尼龙绳长度应是大棚高度的2倍以上,瓜蔓绕绳往上攀援,也可人工绕绳辅助攀援。秧顶要与棚膜保持40~60cm距离,过长秧要落盘。
5病虫害防治
黄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枯萎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螨类、斑潜蝇等,要在病虫害初发阶段,选用高效对路农药及时防治。防治黄瓜霜霉病要以生态综合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加强栽培管理,追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苗,阴雨天到来前用30%百菌清烟剂熏烟,每次5.25kg/hm2,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次15kg/hm2进行预防。发生霜霉病后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乙磷铅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d喷1次。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可用3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施。防治黄瓜炭疽病于发病初期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阴雨天可用5%百菌清粉尘或7%炭疽粉尘喷粉防治,每次15kg/hm2。防治黄瓜枯萎病要实行茬口轮换或嫁接栽培,进行种子、苗床消毒;定植7d后用高锰酸钾800倍液灌根,每株每次灌100mL,7d灌1次,连灌3次;发病初期用10%治萎灵水剂或用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
黄瓜栽培篇6
培育壮苗
水果黄瓜种子既有进口品种,亦有国产品种,但价格都比较昂贵,育苗时宜采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苗床可采用马粪酿热床或电热温床。苗期对温度要求较严,发芽适温控制在24~26℃,出苗后,白天保持23~25℃,夜15~18℃。苗床营养土用腐熟马粪、炉灰等配制,达到既疏松又肥沃的要求。
整地与定植
水果黄瓜丰产性高,叶片较大,结瓜期早,但根系较浅,吸肥能力弱,因而在定植前需精细耕作整地,对种植蔬菜的大棚地块最好进行土壤改良。具体办法是将棚内24~30cm耕层的土壤加入20%腐熟畜粪和30%的沙或炉灰渣等,拌匀并按50kg/667m2硫酸钾复合肥施入耕作层,达到土壤疏松肥沃,浇水不板,利于根系生长的土壤环境。栽培株行距35cm×70cm,定植后立即浇稳苗水。
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
定植后可采用多层覆盖及加温等措施,保持棚内较高温湿度,利于缓苗。白天保持32~35℃,夜间17℃,一周缓苗后降温,白天保持30℃左右,夜间16~18℃。
水分管理
定植5~7天后,缓过苗时浇1次水,浇水时要看天气情况,一般晴天浇水,时间在上午6:00~8:00时较好(中午过热浇冷水对根系有害,下午或傍晚浇水,容易造成棚内湿度大、土温低而导致发病)。阴雨天严禁浇水。
光照及通风
水果黄瓜耐弱光性较强,在弱光情况下都能获得较高产量,夏季高温、强光,应加盖遮阳网。在棚室管理上,应通过通风换气来调节棚内温度及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防止过湿引发病害。
施肥
结合浇水进行施肥,盛瓜期采取隔水一肥、“少吃多餐”原则进行,结瓜中后期在根部吸肥力弱时,需结合同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施肥,防止植株早衰。
病虫害防治
秋季病虫害较春季严重,常发生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立枯病、蚜虫、瓜绢螟等。春季常发生霜霉病、病毒病、蚜虫等。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杜邦克露1500倍液、甲霜锰锌500倍液等,5~7天喷1次,2~3次后更换药剂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发病初期喷可杀得2000倍液防治;立枯病常在苗期发生,及时喷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瓜绢螟喷农地乐2000倍液防治、阿维菌素防治;病毒病重点防治蚜虫。
-
黄瓜栽培技术(6篇)
黄瓜栽培技术篇1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空气、水质、土壤等条件应符合质量的规定。2.品种选择根据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本地特点的安全..
-
护士节活动总结范文
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用无微不至的护理换来了患者的康复,她们的工作平凡、枯燥、劳累,却无比神圣——她们被称为;白衣天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节活动总结..
-
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听课学习、参与教研活动、看自习、批改作业等,真正感受如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支教实习工作总结..
-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食品是维系生命健康持续的首需物资,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彩阳光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和家长朋友们更加了解和重视食品安全,在本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各教研组根据..
-
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英语老师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有所思,思有所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书香世界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英语老师..
-
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加强行业作风整治,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
-
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了及时了解新教师课堂的真实状态,帮助新教师更好的规范教学,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
-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以落实学共体理念、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为抓手,以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深入推进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建设。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6篇)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篇1“1份关爱”:疾病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据调查,南丰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5950人,几乎达到建档立卡
-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6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篇1一、农村文化发展基本情况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