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现象(6篇)
亚健康的现象篇1
所谓亚健康,就是处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电脑也有亚健康吗?是的,而且这种现象还非常普遍。对于电脑来说,亚健康就是既非完全正常,又非不能使用。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87.62%的用户表示三个月内从未给电脑安装过任何系统补丁,92.14%的用户表示电脑越用越慢,46.2%的用户表示电脑系统很不稳定,经常无故重启―中国近九成上网计算机处于亚健康状态”。
究其根源,造成电脑亚健康的原因通常是病毒和木马,它们对电脑的性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还没有发作到使电脑无法运行的程度。
亚健康尽管没有疾病严重,但也是不可忽视的。电脑中的病毒和木马也许对电脑性能的影响有限,但是更为严重的则是它们的隐患。在一定条件下,病毒发作可能会造成软件乃至硬件损伤,甚至导致电脑直接崩溃。木马则直接将罪恶之手伸向了电脑的主人,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盗窃或篡改数据。有时还会通过网络传播给别人或者直接影响到别的用户―最近横行的ARP欺诈就可能会造成整个局域网中断。
面对如此严重的电脑亚健康局势,各个安全厂商也都十分关注,并纷纷采取相应措施。
瑞星公司近期了其旗舰级杀毒产品―瑞星杀毒软件2007。瑞星公司称,该产品能够准确查杀各种病毒和木马,并且在性能上大有改善。除了高品质产品的,瑞星同时还推出了新的渠道政策,即与网络创意劳务网站―任务中国携手,共同推进双方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两家企业将展开多项市场合作,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网上环境基础。这一行动提现了利用资源整合来扩大市场份额的行业拓展新趋势,为广大用户提供专家级服务。
亚健康的现象篇2
关键词:亚健康;肥胖;关系
一、前言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活力降低、适应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全新的定义:“健康是人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受学习、就业压力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亚健康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多发。肥胖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影响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肥胖早期属于亚健康,可见,在亚健康的调查中,应同时注重早期肥胖因素。有文献表明亚健康易可引发肥胖。因此,亚健康与肥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亚健康与体成分的检测,寻找亚健康与肥胖的关系,为改善青年人群身体与心理健康提供帮助。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263名,其中男生121名,女生142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库等,过输入“亚健康”“肥胖”等关键词了解本研究已有的成果,学习研究的方法和思路,了解国内外目前对亚健康与肥胖的研究现状,制定自己的研究路线和方法,为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向263名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发放第二代亚健康自评量表,评测是否存在亚健康,以及亚健康的程度。
3.实验测量法
通过体成分测量仪对完成量表的学生进行体成分的测量。
4.数理统计法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之间的变化趋势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亚健康情况见(表一)
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人数263名,按第二代亚健康量表评测发现亚健康人数为102人,占总人数的38.8%,其中男生40名,女生62名;轻度亚健康30人,中度亚健康58人,重度亚健康14人。
(二)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肥胖情况见(表二)
广西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263名中偏胖人数占31.6%,肥胖人数占8.4%,总共达到了40%。
(三)亚健康大学生肥胖情况见(表三)
由表三可见,广西师范大学263名在校大学生中亚健康人群的肥胖率高达59.8%,明显高于总体的肥胖率40%。
四、讨论
由于亚健康的发病率极高,世界各国对亚健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外有研究称亚健康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肥胖也是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青年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肥胖与亚健康的发病率陡然上升。因此,青年阶段是控制亚健康与肥胖发病率的重要阶段。
根据数据可看出,亚健康与肥胖在青年群体中已具有较高得比例,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亚健康群体的肥胖发病率比健康群体高出很多,且轻度、中度、重度亚健康人群的肥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表明亚健康与肥胖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肥胖可能是亚健康的成因之一。在青年群体中,偏胖的比例很高,表明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由于生活就业压力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了肥胖的逐步发生,同样致使亚健康的产生。因此青年群体尤其要注意控制肥胖率,避免亚健康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王陇德.慢性病及亚健康状态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原则[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2):1033-1034.
[2]刘营.高职院校肥胖生的长效性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3]任重宇,杨光,白翠瑾,李财福.亚健康主因素诱发大学生肥胖的生物学机制[J].浙江体育科学,2015,(06):97-101.
亚健康的现象篇3
关键词:排舞运动;女性;亚健康状态
排舞运动是健身类运动的一种,意为排跳的舞蹈。它起源于三十年代的美国,短短三十年间的发展,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现代时尚舞。九年前引进中国,短短几年间,已经成为我国大型运动健身的群众舞蹈。无论你身处于哪个城市,都可见其全民参与的热潮之盛。排舞在中国还有一个更加为人熟知的名字:广场舞。排舞运动的盛行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了人群中的亚健康状态,同时排舞运动具有审美价值,可以提高能力和自信,从而也可以缓解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给人带来的亚健康状态。
1亚健康状态的界定
199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并订制了亚健康状态研究的主要内容。亚健康状态作为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指非病非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表现为一定时间内活力下降、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如果及时进行疏导,会走出亚健康阴影,如果任其发展,将很有可能会演变成疾病。因此亚健康状态的界定主要从身体、心理、情感和思想几个方面着手。
1.1女性亚健康状态在生理上的表现
有调查显示,职业女性的亚健康状态总发生率为68.6%,并且有增长的趋势,其中三十至四十年龄组尤为突出。女性在家庭和工作双重压力之下,身体状态较容易处于弱势,如女性进入更年期或是绝经后,随着雌性激素的下降,体内会产生一些神经上的紊乱和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气不足、易患感冒、腰肩疼痛、容易脱发、血压低等现象,而较为年轻的女性容易因工作性质上的不顺心导致烦躁焦虑、情绪波动较大,肠胃疾病、月经紊乱,出现大量脱发等症状。
1.2女性健康状态在心理上的表现
女性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烦躁易怒、情绪上的不平稳,失眠、形体消瘦、郁郁寡欢,更有甚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心理亚健康状态还广泛存在于大学生中,尤其女性大学生。一是由于大学生生活习惯不太健康、熬夜、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和反应迟钝等问题,这种情况在期末考期间尤为严重;二是由于大学生初入大学社会,出现不良情绪后,无法自我调整,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三是女生性格大都比较细腻、情绪比较敏感,在碰到情感问题之时,未能得到及时排解的情况很常见。
2排舞运动的特点
2.1健体性
排舞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因其是一项不太剧烈的运动,极少会造成运动的损伤,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让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改善心肺功能,从而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消化,而且排舞运动的配乐节奏较快较强,在活动过程中极易提高运动者的兴致和热情,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对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等良好的健身作用。
2.2健心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在翩翩起舞的过程中,其注意力必然都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音乐,并沿着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就能使身体其他部分的机能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参加排舞这项运动能消除紧张的情绪和缓解压力,感受到愉快的情绪,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
2.3健脑性
参与排舞运动的年龄群在中国以三十至五十五居多,这个年龄层的人们特别是女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记忆力会以很慢的速度减退,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正常现象。通过排舞练习以及对大脑神经的不断刺激,来减缓记忆力减退的生理现象,达到良好的健脑效果。
2.4健美性
排舞运动既有运动的特性,同时也具有舞蹈的审美。排舞练习对形态、姿态、健康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排舞练习是一项很好的形体训练,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强健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群,以及增加骨骼的骨密度,具有十分积极的健美作用。
3排舞运动对缓解女性亚健康状态的作用
3.1对女性生理的影响
第一,排舞运动是一项有氧运动,对于增强女性的身体素质,尤其是提高各项身体机能,对于人体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心肺功能方面,有研究数据表明,人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呼吸气体交换量比安静的时候更多,以满足人体在运动是身体能满足气体之间的交换需要,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第二,由于排舞运动在我国的多元发展,大大改变了排舞在被创造之初规范舞步和动作设计的限制,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我国大部分三十岁到五十五岁年龄层的女性主要的锻炼方式,排舞是一种并不激烈运动,对于身体承受力比较差的女性是有好处的,不会造成因运动而产生的二次损伤。
3.2对女性心理的影响
首先,女性在排舞运动的过程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交谈中能有效抒发烦恼、释放压力,从他人的状态中间接获得情绪上的正能量,对于调整情绪大有裨益。
其次,排舞运动内容丰富,强调抬头沉肩、挺胸立腰、收腹提臀,手脚尽量向远处延伸,这样利于肌肉韧带拉长,从而使人体线条修长优美,体态更加端庄,培养优雅气质。因此经常跳排舞的女性大都很自信,容光焕发,活得特别充实。
4小结
现如今排舞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糅合更多的现代创新元素,已经成为最适宜全民健身的有氧运动之一。现代女性在当今社会生活、工作家庭中承受着不可避免的压力,形成亚健康的身体状态不容乐观,我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亚健康的危害,从而重视亚健康状态对身体、心理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到排舞运动和其终身锻炼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新茹.论排舞的特征及其健身价值[J].新西部,2010,20(4):23-44.
[2]黄丹,浅析广场舞在大众健身的影响[J].才智,2012(12):122
[3]郑腾腾,论广场舞的健身效应[J].搏击(武术科学),2013(04).
[4]楼晨辉.排舞对中老年女性体质健康的影响[J].浙江体育科学,2010,(3):114-116.
[5]王凤丽.排舞对高职女生生理机能的影响[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年10月第27卷第5期.
[6]陈凤珍.排舞运动对不同年龄段女性检审效应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月第19卷第4期.
[7]姜兰琼.排舞锻炼对老年性平衡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5):2118-2119.
[8]樊炳有、王春生.析体育与健康的第三状态-亚健康[J].体育与科学,2002年5月第23卷第3期:37-39.
[9]罗兴华,冯云辉,“亚健康状态”与有氧运动关系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
亚健康的现象篇4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亚健康
1.研究对象状况分析
对我国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近年来颇多,其研究对对象涉及到北京、河北、河南、福建、江苏、广西、兰州、陕西、湖北、广州、上海以及浙江等多个省市的高等院校,教师来自不同类型的高校。有的研究对某一地区所有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吴彬等的《福州地区高校教师亚健康影响因素的累积比数模型分析》一文对福州地高校教师健康的研究,也有对同一类型高校教师状况的研究,刘纯姣的《上海市财经类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也有对某一类型教师的健康状况的研究,黄忠兴的《浙江省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研究》。
2.研究方法状况分析
对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依据其研究内容的不同,其研究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多采用量表测量的方法,其主要有自评健康评定量表(SRHMS)、社会心理因素测量、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等量表。自评健康评定量表(SRHMS)是个体对其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期望,目前,自评健康已经成为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健康测量方法之一。社会心理因素测量(jobcontentquestionnaire,JCQ)对工作心理要求、工作自主性、工作社会支持三方面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测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用于测试心理健康水平,由90项有关心理或精神症状的问题组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另外还有运用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自定亚健康量表以及体检等方法对教师的健康进行研究。
3.高校教师健康研究进展
3.1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在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有的研究显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全国相比较差,而有的研究则显示较好。魏美春在《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现实分析及其对策――基于江西省赣南部分地方高校的调研》通过因子分析发现,高校教师(SCL―90)各因子及阳性分数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偏执和人际敏感,是最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吴训慈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分析》一文中分析,高校教师与全国常模SCL-90结果比较发现:调查组被试在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怖、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其中躯体化和精神病性两个因子与全国常模差异非常显著。张虎祥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的相关研究》高校教师SCL-90总累计分135.87±31.71,总因子分14.98±3.48。与国内常模比较,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忧郁及焦虑因子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邱秀芳在《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一文的研究显示,高校教师自评生理健康总体状况较好,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自评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也处于中等水平。刘纯姣在《上海市财经类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一文表明:上海市财经类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总分及各因子均比全国常模低,总体良好。仅有9%的教师测试为阳性,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从研究对象所在地区发现,中西部经济不是很大发达的地区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身处上海和广州经济较为发达地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较好。
3.2高校教师亚健康研究进展
韩新功在《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河北高校教师的亚健康人数为67.5%,其中:重度亚健康为41.3%,轻度亚健康为26.2%。王翠芳在《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的结果显示:高校女教师亚健康状况高于男教师。司琦在《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心理成因与锻炼对策研究》中,有超过九成的高校教师自评处于亚健康状态,引起亚健康状态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工作压力大造成的心情不好、焦虑、睡眠不良等消极心理状态。朱丽在《高校青年教师亚健康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0岁组在本调查中人数最多,占43.13%,他们的亚健康发生率最高,达79.17%,其次是
4.结论
对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已涉及全国各个地区,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量表和体检数据的方法对教师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经济状况不同地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广州、上海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教师好于江西、兰州等经济不是很发达地区的高校教师。而全国高校教师的“亚健康”均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
[1]邱毅,黄静珊,王兴林.陕西省高校教师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现状调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3):313―316.
[2]马亚娜,丁素琴,戴晶晶.苏州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调查[J].苏州大学学报.2007.27(1):91―93.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7sx2102。
亚健康的现象篇5
象,征象的意思,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及其气血阴阳外在的表现。养象是指通过补养调理人体的脏腑气血阴阳而使人体功能活动的外在征象祥和健康,养象实际上就是保养人体的正气,抵御邪气的侵袭,保持人体脏腑功能的正常、气血的流畅和阴阳的平衡。亚健康状态在临床各种检查没发现明显的异常,但却有躯体性或心理性亚健康的临床症状,中医学对亚健康的临床症状认识,是通过机体的“正气”与致病的“邪气”相互斗争来实现的,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亚健康状态的心身异常,与人的起居无常、劳逸过度密切相关,《内经》中“久坐伤肉,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等,突出强调了过度的安逸和劳累致病因素。
亚健康的本质是“正气虚”,调控亚健康必然以“扶正”为纲,中医养形的养生方法,未必能达到“补虚扶正”、调控亚健康状态的效果,就要中医“养象”来调控亚健康状态,消除亚健康状态的各种临床症状,即通过药物或药膳的补虚、偏性调节来调动、发挥机体自身的抗病、祛病、愈病的机制和能力,提早干预、防止亚健康向疾病发展,促进亚健康人群向健康转变的一种养生方法。亚健康状态的发生、转化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养象的目的在于培元固本,补其不足,纠其偏性,强盛正气,以正压邪,使阴阳归于平衡则身体恢复健康。
养象的基本原则就是对证进补。人体虚弱不足,或气虚,或血虚,或阴虚,或阳虚,则补以气,补以血,补以阴,补以阳;虚极者则要急补、强补,一般慢性虚弱者,则不可操之过急,当缓补;人体有偏热、偏寒之别,则进药有温、清之分,虚寒者温补之,虚热者清补之。尽管大多数中药滋补药药性平和,无明显副作用,但是药三分毒,任何滋补中药都有其性味、归经、主治、用法、用量和禁忌,如果不讲阴阳盛衰、寒热虚实,不辨体质强弱,对任何药膳都一概食之,有时就会事与愿违,所以进补必须对证,而且还要服用得法。
养神
神者,即神明,指人的精神,是人的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意志、思虑、德行、理智等。身心相联,身体受精神支配,精神是身体的主宰。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在生命中居于首要地位,惟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在人体统一整体中,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统帅调节下,生命活动才表现出五脏六腑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即人的形体活动,受精神意识支配;人的精神状态,与形体功能密切相关。精神豁达明朗,就会身体健康;精神不明,必会导致身体的不健康;精神崩溃,身体失去主宰,就会衰亡。
养神在于明理,理透心明,养性修德,这是养神的重要方面。调神养生的关键在于心胸宽广,乐观豁达,不为世俗环境所束缚。中医学强调恬淡虚无,清静无为,少积寡欲,排除一切干扰,彻底放松。无欲则安,既然清静其心,便要为而不争,为而不居。不与争所见,则明于秋毫;不与争是非,则察于是非;不与争功名,则承认其功劳;不自我夸耀,则显示出自己的才能。强调人应该不为物欲情绪所累,不为精神所束缚,做到清虚静泰则神安,少私寡欲则保身,不要因为追求名位而伤德。
养生先养神,养神必修德,修心养性即是道德修养。善德才能体健,恶德则损人,嫉妒、自私、骄横、失信等恶德都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心胸开阔、仁爱待人、乐善好施、心神安定、气血和顺等善德才能健康长寿。同时注重愉悦养生,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喜、怒、忧、思、悲、惊、恐是人的情绪表现,但各种情绪表现不能过分,过分的情绪表现容易导致疾病,即所谓“怒则气上”、“悲则气下”、“思则气结”、“恐则气消”、“惊则气乱”、“喜则气缓”。所以要节制情绪,使之归于平和。对于情志引起的疾病,可以另一种情志治之,应用情志相胜的治疗方法,来调节情绪的过激变化,恢复人的心理平衡。中医学认为养生主张形神共养的原则,并尤其注重养“神”。所谓养神就是炼养精神,使心脑强健。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神为生命主导,养神守神则生命长久。故养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生,只有形神兼养,才是真正的养生。另外,中医学还把闲情逸致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可以栽花种草,吟诗作赋,焚香鼓瑟,书画法帖,窑玉古玩,文房器具等,享受闲情逸致以养性悦心,怡生安寿。
亚健康的中医养生调控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亚健康状态也就包括了躯体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和社会性亚健康,亚健康状态的调控应该包括生物、心理、社会三维取向的综合调控观。中医学的“形神一体”的养生学恰恰对应了亚健康状态的综合调控观。通过中医学的“养形”、“养象”和“养神”等养生方式,促使亚健康状态向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转化,预防疾病的发生。
亚健康的现象篇6
亚健康状态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全新概念。传统的中医理论为亚健康的康复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治“未病”及辨证论治思想,恰好适宜作为亚健康状态临床防治、调理的指导思想。
有人报道现在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精神不振、情绪低沉、反应迟钝、失眼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易受惊吓等状态;而在生理上则表现为疲劳、乏力、活动时气短、出汗、腰酸腿疼等。此外,有时还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心律不齐等。其实,这就是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现状
中国的亚健康人群已超过7亿,高收入人群的过速老化趋势已经超过欧美国家。其危害性已经被医学界认为是与艾滋病并列的21世纪人类健康头号大敌。据我国16个百万人口城市亚健康率的调查显示,北京市民亚健康率为75.31%,上海为73.49%,广东为73.41%……一项中科院的调查显示: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人口平均寿命10岁左右,并且早逝现象正在加剧,中年知识分子60%~70%处于亚健康状态。25―59岁人群中,女性死亡率为10.4%,男性死亡率达16.5%。另据最新统计,近年城乡居民前四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全国每年死亡人口中就有70%以上死于非传染病,这些疾病大部分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但由于全民健康教育不够,大众预防意识不强,没有在亚健康阶段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才导致了严重的疾患。由亚健康发展引起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多发生于35~45岁,以脑力劳动者居多,近几年来在下岗职工中也不少见。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亚健康已经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亚健康的概念及主要表现
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亚健康状态的概念、症状、评估标准及亚健康状态的生理生化检测等均已进一步明确。何谓亚健康?1984年,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从健康定义可以看出,除健康和疾病之外,人类还有一种状态是虚弱现象,即是亚健康。一般认为,亚健康状态(sub―health)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亚健康状态(也有人称之为“第三状态”、“中间状态”、“灰色状态”)实际上是心身疾病的潜临床或病前状态。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身体症状:头昏,目涩,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纳呆,腹胀,嗳气,腹泻,便秘,腰背酸痛,失眠,多梦,月经紊乱,痛经等。
心理症状:焦虑,烦躁,易怒,恐慌,紧张、过度敏感或情绪低落,抑郁,冷漠,失望,孤独,记忆力减退,睡眠差等。
道德思想表现:在世界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偏差、偏激思想;内心深处产生不安、沮丧和自我评价降低甚至自卑等情绪。
社会表现:家庭不和睦,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学习困难、效率底下,难以承担社会责任。
中医治疗亚健康的基本理论
-
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3篇)
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篇1在这担任初一50班班主任的这几个月里,我班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在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很顺利。现将这段..
-
护士节活动总结范文
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用无微不至的护理换来了患者的康复,她们的工作平凡、枯燥、劳累,却无比神圣——她们被称为;白衣天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节活动总结..
-
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听课学习、参与教研活动、看自习、批改作业等,真正感受如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支教实习工作总结..
-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食品是维系生命健康持续的首需物资,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彩阳光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和家长朋友们更加了解和重视食品安全,在本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各教研组根据..
-
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英语老师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有所思,思有所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书香世界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英语老师..
-
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加强行业作风整治,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
-
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了及时了解新教师课堂的真实状态,帮助新教师更好的规范教学,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
-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以落实学共体理念、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为抓手,以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深入推进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建设。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6篇)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篇1“1份关爱”:疾病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据调查,南丰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5950人,几乎达到建档立卡
-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6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篇1一、农村文化发展基本情况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