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应对措施(6篇)

daniel 0 2025-09-20

亚健康应对措施篇1

【关键词】军队离退休人员;疗养保健;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0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85-02

近年来,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深入实践和以人为本护理意识的不断树立,医院疗养保健观念、疗养保健理论以及疗养保健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各个医院的人性化疗养保健及护理的实施与推广受到了广泛关注[1]。本文旨在选取2008年5月――2013年7月我院针对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军队离退休人员疗养保健及护理的相应措施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于2008年5月――2013年7月我院针对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发放的调查问卷作回顾性分析。本文所涉及受调查者在接受本文研究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中男性194例,女性26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7.9±3.7)岁。

1.2调查方法自行设计与本文研究相适宜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年龄、学历、退休时间、已确诊病症、生活方式、接受疗养保健的主要目的、是否参加过健康教育等;受调查者对疗养保健的认识,是否具备老年人常见疾患、亚健康的防治知识及疗养方法;受调查者疗养保健期间的健康教育需求等。调查问卷以多项选择为主要形式,部分情况通过与受调查者面谈获得。

1.3统计学方法采用百分率、均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详见表1。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对自身疾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很了解的占36.8%,比较了解的占63.2%;对亚健康认识很了解的占9.1%,比较了解的占22.3%,完全不了解的占68.6%。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中有80.9%的受调查者疗养期间主要对疗养环境、方法及效果感兴趣,21.8%的受调查者对前沿的保健养生知识感兴趣,20.9%的对亚健康防治知识感兴趣,17.3%的对所患疾病的研究进展感兴趣。受欢迎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包括专家集中授课(82.3%)、自学指导材料(54.5%)、咨询服务(48.2%)、一对一指导(25.9%)。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主要的疗养保健需求包括疗养环境舒适(95.5%)、疗养保健设施齐全(62.2%)、饮食合理(96.8%)、能及时学习疗养保健知识(82.7%)、治疗环境有适宜景观(21.8%)、能掌握正确的自我保健方法(89.5%)、合理用药(55.0%)、掌握老年多发疾病防治方法(63.2%)、组织参加文体活动(80.0%)。

3讨论

疗养保健关系着每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护理效果,医务人员应本着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的宗旨,积极推广合理的疗养保健措施以及人性化护理管理,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与患者增进交流,改善医院疗养保健环境[2]。本文研究表明,军队离退休人员对自身疾病防治知识、亚健康防治知识的认识有限,对合理的疗养环境、疗养方法及良好的疗养效果有巨大的需求。针对本文研究涉及的220名军队离退休人员疗养保健的需求调查结果,现提出如下护理方法:

3.1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人员自身整体素质,根据科室具体情况,系统地、有针对性地组织护理人员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学、美学、伦理学、法学学习,提高自身精神风貌[3]。

3.2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根据行疗养离退休人员的具体健康状态、自我疗养保健技能,正确地、主动地应用专业知识,在不同层面上实施健康教育。

3.3加强沟通增进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热情对待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疑虑,建立与患者间的相互信任,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消除患者消极情绪,巩固患者痊愈的信心,给患者更多关怀、理解和尊重。

3.4根据不同患者病情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创造人性化的服务环境。

3.5加强临床护理的预见性,积极预防并解决护理人员与患者间各种潜在问题,给患者提供精神上的放松的治疗环境[4]。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现代医学注重精神关怀对患者康复的作用,人性化护理及疗养保健方法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疗养保健及护理模式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延伸,能够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感情,为患者提供和谐的、轻松的医疗环境,有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5]。实施有针对性的、合理的、人性化的疗养保健措施和护理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玲,刘丽红,张蕾,等.296名军队离退休人员疗养保健的需求调查及护理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12,28(2):165-166.

[2]马火娣,孙双艳.对离退休疗养员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3,12(6):454-454.

[3]叶凤萍,朱建明.军队离退休干部疗养期间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杂志,2012,23(5):42,92.

亚健康应对措施篇2

关键词:高校教师;亚健康;体育锻炼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9-0135-03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是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这种临界状态即使没有明确的病症出现,也会出现没有精神的态势,这种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很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导致生物钟的紊乱,诱发慢性疾病;若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到生命安全。高校教师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亚健康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缺乏锻炼、生活没有规律等原因所致。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对我院教职工388人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88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有效回收率95.36%。其中30岁及以下38人,31~40岁61人,40~50岁184人,50~60岁87人;男性203人,女性167人。

2.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高校教师对亚健康知识的了解

对高校教师进行了有关亚健康知识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见表1,76.22%的教师知道亚健康的知识,但了解得不多;20.27%的教师对亚健康知识了解得较多;3.51%的教师对亚健康知识知之甚少。

2.亚健康状况的基本统计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此次我院就教职工亚健康状况的370名人群调查中,健康状态者92人,占24.86%,亚健康状态者占75.14%。其中,67.63%为轻度亚健康状态者,共188人;中度亚健康状态者60人,占21.58%;重症亚健康状态者30人,占10.79%。说明,我院教职工亚健康比例较高。

另外,男性教职工亚健康状态者145人,占男性教职工71.43%;女性教职工亚健康状态133人,占女性教职工79.64%。说明,男教师中健康者和轻度亚健康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教师,而女教师中、重度亚健康者相对男教师来说比较多。

3.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人们根据需要自我选择,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支配闲暇时间、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的体育活动。通过调查,我院教职工除30~50岁年龄段以外的职工,均把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健康放在第一位,但30~50年龄段的却将工作摆在第一位,参加体育运动从而锻炼身体的意识较差。追其原因,这与高校教职工的年龄特点和工作性质相符。

(1)每周体育锻炼的频度与时间。锻炼频率是指每周锻炼的次数。锻炼时间是指人完成锻炼动作所必需的时间。实践证明,要想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保持身体健康,需要每周锻炼至少3次,每次时间保持在30分钟以上。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教职工50岁以下的人明显居多。这说明我院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较缺乏。原因主要体现在各项工作事物成倍增加,教职工的工作量大,没有空闲时间参加锻炼。

(2)影响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调查数据表明,教师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原因是多样的,但主要表现为无兴趣、没有时间、没有锻炼的场地器材、没有组织四个因素。

对于健康者,影响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无兴趣和没有时间,而没有锻炼的场地、器材和没有组织所占的比例较低。对于亚健康者,影响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没有场所及无兴趣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没有组织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是最少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工作疲劳的状态下,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可能下降,这是导致亚健康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职称的变动、年龄的增长,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逐渐下降,亚健康状态在中青年教职工中尤为突出。导致亚健康的因素主要体现在繁重的工作、职称(务)的晋升、素质的提高、学历的提升,等等。处在亚健康状态的教师不仅体育锻炼意识较差,而且就算经常锻炼,运动量相对来说也比较小,每周锻炼的次数较少,持续时间较短。由此可见,造成亚健康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

三、对策

1.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提高教师自我保健意识的能力,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应加强健康教育知识、保健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应定期开展关于体育运动与亚健康知识讲座,以使教师树立坚持体育运动、预防亚健康发生的意识。同时,利用空暇时间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激发教师运动的兴趣,调动他们运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在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减轻压力。应在学校成立健身康复中心,通过对教师参加体育活动选择的不同运动方式,给予运动速度、运动频度,运动持续时间等量化指导,从而预防和控制亚健康,进而恢复健康。

2.规律饮食,营养均衡

对于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而言,“食”对于调养身体亚健康意义重大。理想的膳食首先要保证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必须的营养物质,并在每天的膳食中合理搭配荤素。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1500~2000千卡的热量,保持体力、精力充沛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补充营养。

3.把握运动三部曲

(1)一步一个脚印。运动应当严格考虑自身的身体情况,制定合适自身的运动处方,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于求成。锻炼时,要从热身开始,先进行小运动量锻炼,再逐渐加大,运动持续时间逐渐加长,运动频度由少逐渐增多。实践证明,要想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保持身体健康,需要每周锻炼至少3次、每次时间保持在30分钟以上。

(2)贵在坚持。只要坚持,就有收获。锻炼者在运动过程中一要认识到运动的长远效用,因为运动训练的效果往往具有滞后性,它需要在一定时间后才能渐渐反映出来。二要树立正确的健身观,进行长期规律锻炼,克服自身的惰性,不可半途而废,不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

(3)及时调整。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健康情况,对身体反馈的信息予以记录、评价,及时调整健身方案,使得锻炼方式、持续时间、难易程度、运动量的大小符合自身情况。

参考文献:

[1]吴洁,梁磊亚.健康成因分析及预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2]周英,尤黎明.产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与应对措施[J].中国健康教育,2002,(11).

[3]伞洪光,郭继平.高校教师亚健康成因与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12).

亚健康应对措施篇3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亚健康;干预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编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536-01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由于亚健康的表现错综复杂,一般没有病理体征,实验室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故该现象还没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往往只简单地认为与工作疲劳有关,很少作系统的防治,但长期的亚健康状态未得到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据调查研究,我国亚健康人群发生率在45%~70%,多为35-45岁之间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机关管干部中70%以上者处于亚健康状态【1】。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志不畅,劳逸过度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阴阳暂时失去相对平衡,但尚未发展为疾病的中间状态。

由于亚健康状态极易导致精神疾患和生理疾患,所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逐渐被重视起来,中医辨证在此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治未病”的内涵在《丹溪心法》中就有记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2】。中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与现代的亚健康理论非常相符。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

中医学历来十分重视发病前的预防工作,它不仅确立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疾病发生、流行的原则及措施,这与近代学者提出的亚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中医学的未病先防,不是被动消极地对治病邪气的防避,而是主动积极地对机体正气的保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把预防寓于养生之中。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防治包括两层含义: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和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此即所谓“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以预防为主,贯穿于人体疾病预防和疾病治疗的全过程,未病先防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扶正气,未病先防

1.1饮食调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食疗篇:“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3】。也就是说高明的医生能用食物治愈疾病,解人忧愁,所以调摄饮食是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上策,是最高水平的“治未病”之术。饮食要以适量为宜,品种摄入均衡,不可饮食偏嗜,使人体能够全面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不可饥饱不均,否则易伤脾胃导致疾病发生。

1.2调摄情志修身养性《黄帝内经》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活动的失常可以影响五脏功能,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喜怒不节,生乃不固”。精神乐观,情志畅达,脏气和调,就能增强抗病能力,防止疾病发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反之,情志的超长变化(如过怒、过喜、过悲等),就会损伤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使气机逆乱,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而发病或加重病情。孙思邈《孙真人养生铭》云:“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所以,调摄情志,修身养性,保持乐观的精神、开朗的性格、豁达的胸怀和良好的心情,是防止疾病发生或加重的重要条件。

1.3起居有常起居养生要求人们起居作息、日常生活要有规律。《黄帝内经》指出“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能“度百岁乃去”。反过来,若“以妄为常”,则“半百而衰”。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作劳,养其精也。”意思是说,起居有常,摒弃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就能保养精神,使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

1.4运动锻炼运则立,动则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活动一身肌肉、筋骨、关节,能舒经活络、振奋阳气、畅行气血,适量的运动是预防和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同时还可以使人心情舒畅,长期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防治亚健康。

2.既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内容之二,源于《内经》:“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4】。是指人体在患病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截断疾病的发展、传变或复发,同时注意疾病痊愈后预防复发,巩固疗效。尤其是对传染性疾病,更应防止恶性或不良性变化,着重指出疾病的早期治疗,防止病变恶化的重要性。

3.亚健康用中医干预措施临床还有很多,如五音疗法、刮痧、走罐及导引等,其形式多样、疗效显著。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可谓得天独厚,潜力无穷。

总之,中医辨证治病讲“治病求本”,疾病治疗需要找到根源,科学地进行扶正气、平阴阳、调脏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因。也是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注重生存质量的体现。“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预防思想和原则,通过临床治疗和健康宣教对亚健康人群的干预指导,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琦.

[2]钟可芬.“治未病”健康工程深入医药经济报.2009.1.5.2

亚健康应对措施篇4

关键词:中医“未病”亚健康联系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86-01

当今国际医学界的共识是:最好的医学非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最好的医生不应只是把病治好的医生,更应是使人不生病的医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理念的更新变化,医疗模式由传统的单纯疾病治疗逐渐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新模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全球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有疾病患者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亚健康状态具有双向性,容易转化,若采取正确的处理则向健康状态转化,若不采取措施或采取错误措施则往疾病状态转变。然而,由于临床目前尚缺乏针对亚健康状态的系统干预措施和手段,医护人员面对亚健康状态者时往往无所适从。中医“治未病”来源于先秦诸子的防患于未然的哲学思想,源自《难经》及《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重要的预防思想和原则。《素问·四气调神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语中的“未病”即包含了亚健康状态。因此,中医“未病”与亚健康之间存在诸多关联,但治“未病”与治亚健康并不是等同的,两者有不少本质的区别,很有必要厘清两者的关系。

1中医“未病”的概念

归纳历代中医学家所强调的“未病”是个较笼统的大概念,根据古代中医文献,“未病”至少包括三层含义。其一为未患病的健康状态——“平人”,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健康者,为机体的最理想状态。此含义源自于《黄帝内经》记载的“阴平阳秘”之人——个体没有疾病,内在脏腑气血功能有序,心身机能协调,此外还涉及“人与天”(即个体与外界环境)的适应与和谐。故“未病”包括健康者。其二是邪伏而未发病的状态,即“未病之病”。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2]记载了“欲病”之说:“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此处进一步提出了“未病之病”的概念。很明显,这里的“欲病之病”者,已非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平人”,而是指潜在的、有可能生病的未病之人。因此,也可以说它是现代亚健康概念的滥觞,构成了当前通常被称作“亚健康”者的主体。其三是指已病状态下的“未病”,即机体已出现病理状态,但尚未进一步迁延发展,对于将要被累及的脏腑来说,尚属“未病”。正如《伤寒论》与《难经·七十七难》所言:“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一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很显然,这些是临床治疗学所必须关心的内容,而非今天亚健康概念所涉及的对象。

2亚健康的概念

当今社会对健康的认识,已从单纯的躯体健康发展成为包含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后来扩展的生殖健康、道德健康等全面的健康认识。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第三状态”,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前苏联学者Berkman提出来的。“亚健康状态”为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国式”名称。目前,国内外对亚健康暂无公认的统一定义。有人指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偏离了健康状态但尚未达到疾病状态的中间状态,即经临床医生系统检查后未发现有躯体疾病,而患者自身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不适状态[3]。据我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4],我国约6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尤以中年群体为主,约占48%-50%。亚健康状态在城市居民、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机关干部以及军人中普遍存在。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的亚健康状态比例高达70%。为此,亚健康的防治对于维护人类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中医“未病”与亚健康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中医“未病”与亚健康本是两个跨度相距2000多年的概念。亚健康是现代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在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视野的拓展及医学模式更替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很多人片面地认为亚健康就是中医的“未病”,亚健康的防治等同于中医的“治未病”,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显然,中医“未病”包括无病的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以及已病未传状态三个方面,亚健康状态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因此在防治上也是不一样的。亚健康注重的是采取措施防止其往疾病方向发展,使其向健康转归。而“治未病”则是根据事物运动的特点出发,不仅包括未病先防,也包含了非显性疾病的治疗,且注重调理疾病临床前期的先兆症状,涵括了病中和病后身体、心理的整个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重视以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更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对亚健康的干预具有明显的优势,也为亚健康的干预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如情志调摄、饮食调节、运动功法、起居养生、经络穴位保健等。总之,中医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优势弥补了西医在防治亚健康方面的不足,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开展和推广中医“治未病”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对祖国传统医学的继承发展及创新与预防疾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青山,王生涛,荆春霞,等.应用Delphi法评价亚健康的诊断标准[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467-1468

[2]何裕民,沈红艺,倪红梅,等.亚健康的范畴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8,29(1):2-4

亚健康应对措施篇5

有什么办法能让人尽量少生病、晚生病、不出现大病重病、避免猝死吗?惟一的途径就是加强预防保健意识,树立“保命”意识。“脉”就是“命”,“脉”决定了“命”。“命脉”的含义就是动脉血管决定了生命,保持血管健康、防止心脑血管突发血栓或出血是预防猝死的根本。我们应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绝不能等到大祸临头时才着急。突发大病、重病,导致劳民伤财,甚至人财两空。尤其是已经发现自已血脂高、血黏度高、血压高,有头晕胸闷等不舒服感觉,就表明已处于疾病的前期―亚健康状态,要马上采取有力的“治未病”的措施,争取返回健康状态。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指出:“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高明的医生是让人不得病,而不是得了重病后再治疗。“治未病”就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清除刚刚形成的病变,防止病变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

采取措施,从亚健康恢复健康所需花费仅仅是大病以后所花治疗费的1%~10%:每月“治未病”(预防)花费200元,可节省医药治疗抢救费两万元!更重要的是免受病痛折磨,提高生存质量。很多人可能认为:我现在没生病就是健康的,其实这不正确。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除了不生病,还应该吃得下,睡得好,精力充沛,精神愉快,心理健康。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处于亚健康状况?

亚健康人群去医院体检,大都有“三高一低”:即高血脂(血脂异常症)、高血黏度、高血糖、低免疫力,出现“三高一低”。8~12年后,这些人中的80%将发生心脑血管病变,发生肥胖、冠心病、中风、脂肪肝、糖尿病并发症等疾病。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因很多,但主要与血脂高、血黏度高、血压高有关。每个人在出生时血管内壁都是光滑干净的,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患了高血压、糖尿病后血管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血管内壁变粗糙,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沉积在此,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内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研究证实,从20岁开始,动脉血管每年堵塞1%~2%,如果抽烟,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控制不好的话,每年狭窄3%~4%甚至更多。一般到血管管腔缩小一大半,狭窄75%时,您才会感到“不舒服”,才会出现临床症状。如脑血管硬化、狭窄,会出现头昏、头痛、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如果是营养心脏的冠状动脉硬化、狭窄,会出现胸闷、心慌,一劳累就感到两腿发软,浑身疲乏。而在心脑血管管腔狭窄不到75%时,您可能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临床医疗中发现,血管内壁的脆性斑块(高危斑块)只把血管管腔狭窄了25%时,当各种因素导致血压急剧升高时,奔腾的血液可把脆性斑块冲破,就会引起致死性的急性心肌梗塞、脑溢血等。可怕的是发病之前没有任何先兆,没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

近两年来,卫生部门对北京市居民健康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者占21%,高血脂患者占42%,患脂肪肝的占10.4%。全国现有高血压总数1亿人以上,脑血栓、脑出血有600万人,糖尿病人2002年已4000万。15~35岁之间动脉硬化的就已达到75%,已确诊的动脉硬化病人有3亿多人。全国每年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小时将近300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第八位直线上升到现在的第二位(癌症排第一位)。如果这些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亚健康状态就有“治未病”的正确观念,遵照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4+1”法则:要达到健康长寿的愿望,须在健康四大基石的同时,加上一个补充:在日常饮食以外,额外补充一些人体缺乏的必要物质,其中卵磷脂是最重要、最缺乏的。关于卵磷脂的国际学术会议已召开八次,医药营养学家反复强调补充卵磷脂的重要性。坚持补充高品质、剂量足的卵磷脂产品,是避免心脑血管性猝死的必要措施。希望您尽早树立保“命”意识、采取必要措施,就能防止猝死。

清华大学紫光集团研制的紫薇卵磷脂冲剂以其高功效、高剂量、低价格的优势热销11年多,让很多人得以保持健康。

清华紫薇健康热线:

(010)62771801;62771802

亚健康应对措施篇6

您知道什么是亚健康吗?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身心疾病。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警报响起,您注意到了吗?

“我们应学会与身体对话,重视身体所表现出来的不适症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保健中心主任尹艳教授曾提醒大众,如原本健康的您出现了乏力、心慌、便秘、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低下、情绪低落、不愿与外界接触等表现,甚至出现了抑郁情绪,应高度重视,这些可能是身体处于亚健康的警报。

另外,她还指出,人的身体可分为健康、亚健康、疾病三种状态,巨大的压力是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通过积极的调治可以回归到健康状态,如果不理会,则会发展成疾病状态。因此,高压力一族应重视生活中身体所发出的异常信号,尽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亚健康需要治,怎么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随着医学发展而逐渐深入,认识到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不再是有了病再求医,开始有了“治未病”一说。

  • 下一篇:亚健康概念(6篇)
    上一篇:审计最基本的职能(6篇)
    相关文章
    1. 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3篇)

      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篇1在这担任初一50班班主任的这几个月里,我班校领导的统一组织下,在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很顺利。现将这段..

      daniel 0 2025-07-18 19:36:00

    2. 护士节活动总结范文

      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用无微不至的护理换来了患者的康复,她们的工作平凡、枯燥、劳累,却无比神圣——她们被称为;白衣天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士节活动总结..

      daniel 0 2025-05-05 18:48:29

    3. 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听课学习、参与教研活动、看自习、批改作业等,真正感受如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支教实习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支教实习工作总结..

      daniel 2 2025-05-04 22:34:58

    4.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食品是维系生命健康持续的首需物资,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彩阳光幼儿园为了让孩子和家长朋友们更加了解和重视食品安全,在本周食品安全主题活动中,各教研组根据..

      daniel 1 2025-05-04 22:31:56

    5. 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英语老师坚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有所思,思有所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书香世界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英语老师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英语老师..

      daniel 3 2025-05-04 22:17:26

    6. 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加强行业作风整治,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护人员医德医风工作总结优选..

      daniel 1 2025-05-04 22:16:06

    7. 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为了及时了解新教师课堂的真实状态,帮助新教师更好的规范教学,尽快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师考核工作总结优选范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数学..

      daniel 1 2025-05-04 22:16:01

    8.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优选范文

      以落实学共体理念、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为抓手,以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理论为依据,深入推进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建设。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daniel 0 2025-05-04 22:14:29

    9.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6篇)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标准篇1“1份关爱”:疾病是导致群众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据调查,南丰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有5950人,几乎达到建档立卡

      栏目名称:办公范文 0 2025-09-20

    10.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6篇)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篇1一、农村文化发展基本情况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

      栏目名称:办公范文 0 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