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保健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2-05

预防保健范文

【关键词】小儿;预防保健;辨证论治;中医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之一。由于卫生防疫、免疫接种工作发展,新科学技术的进步,儿科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控制,难治病有了新医疗方法,降低了儿童的病死率,提高了难治病的存活率。21世纪如何增强小儿体质的防病保健将是社会的极大需要。时下小儿中医保健药和食品有不根据儿科特点滥用“补养剂”、对脾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肠胃疾病的儿童滥用苦寒泄热药的现象。根据学习和应用中医药十几年的体会,重温“中医预防学”和“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结合儿科疾病的实践阐述两者的关系。

1“对预防医学”的两种观点

“预防医学”是研究人体保健、预防疾病的科学,中西医学都十分重视,但由于两种医学的发展各有不同时代背景,地域差异、所受哲学思想和科学文明的影响也各有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由于西医学引用新技术微观研究致病因素理论比较清楚,在治疗和预防措施上强调消灭致病因素,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选用不同的消炎药,或手术和物理疗法。中医学则受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和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影响,整体观念强,宏观是其主要分析方法,所以对疾病的预防强调扶正,治疗以辨证论治为法则,其中同样有扶正防病的预防思想。

2中医预防保健的指导思想

中医学的整体观认为“一身一整体”,局部组织或一个器官生理功能失调,或受疾病侵害,则整体功能受损,各脏器失去协调关系受到传变。预防要注重整体,以扶正为主,治疗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求本”,要“标本兼顾”。所谓“天人一整体”是指人的生存靠天地、气候、环境奉养,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均来之于外界环境,因此人体生命根本机理在于人体内部“阴阳、气血平衡、脏腑之间协调”。同时要“顺应四时”,即随四时气候变化、外界环境不同加强保健防病措施。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神乃绝”“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所以祖国医学特别重视养生保健和疾病预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这种“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不仅有“未病先防”,还有“已病防变”的涵义。由此可见“辨证论治”的涵义,除辨证候所属,还有根据审机、求因、因人、因地、因时和防疾病传变的预防思想进行辨证用药、辨证饮食、辨证施术和辨证防病等广泛意义。在整体观点的指导下,辨证论治有预防观点,预防保健同样要根据辨证论治。

3中医预防保健的具体应用

3.1未病先防

祖国医学认为邪气是导致疾病的先决条件,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中医预防以养生扶正为主。

3.1.1平阴阳、调气血、协脏腑

阴阳的消长在人体内呈动态平衡,是生命健康的标志。小儿素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之说,意指阴阳均未成熟,一方偏盛,另一方则显虚弱。起居、饮食、保健护理需遵从这一法则,不能按成人的方式进行保健。小儿脾常不足,小儿保健饮食要根据年龄、体质选择健脾运、助吸收的保健食品和中药,不能专从西医营养学的观点选择保健品。所谓小儿“肾气未充”是未成熟之意,与成人的肾虚不同,防治小儿遗尿、肾脏疾病慎用温补壮阳药物。小儿藩篱薄弱,肺气不固,容易患外感疾病。所以饮食保健一定要考虑小儿肺、脾、肾三脏的弱点。《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得强则生,失强则死。”小儿五脏中有三脏薄弱和不足,五脏之间相生相克,脏腑之间互为表里,所以小儿整体脏腑娇嫩,保健预防要遵从这一特点。

3.1.2小儿饮食保健与辨证施治

《灵枢·天年篇》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曰:“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育婴家秘》指出:“乳为血化,美如饧。”以上均说明祖国医学对小儿起居、保健、饮食均应根据小儿的年龄、不同的气候时节辨证进行。如梨,性寒味甘,入脾、胃、肺,有养阴清胃、润肺生津止咳的作用。如婴儿体质属于脾气虚,痰湿不化的痰稀便溏者应用秋梨膏或梨汁均不相宜。小儿缺钙、佝偻病是常见疾病之一,防治此病除用钙、维生素d以外,多嘱咐添加鱼虾等海产品类辅食,海水咸,属肾,属阴,小儿佝偻病中医辨证多属脾肾虚,但婴儿临床未出现骨骼畸形时表现只有脾虚证,这时鱼虾等营养品对脾气虚型婴儿佝偻病是不相宜的。中医食品中药都有性味归经,中医书籍从未记载一药、一方、一位医家可以防治百病。

3.1.3预防保健要顺应四时

保健饮食要有季节性。春天阳气升发,多风,不能过食油腻煎炸动火的食品,谨防受风引发过敏性疾病(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的复发。夏天暑热湿盛,出汗多,宜食祛暑清热的食品,如绿豆荷叶粥、西瓜、冬瓜、酸梅等食品。秋天气候干燥,葱、姜、蒜、辣椒慎用。冬天寒冷,可用祛寒暖胃食品。小儿脾、肺、肾三脏薄弱应互相兼顾,必要时进行食物调配则可改变食物性能。如生姜性味辛温辣,能治胃寒呕吐,但刺激性大,脾胃虚弱或年幼儿童不宜食用,配以红糖、大枣则既可祛寒止呕又能和胃。

3.2已病防变

预防保健范文篇2

1调摄精神,强调精神因素与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中医学认为,真精元气为生命始生之物质,精神、意志是人的根本。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强烈、反复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导致发病。在疾病的过程中,情志不畅可使疾病恶化;而精神愉快,则有利于恢复健康。《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调摄精神、保持精气,可以增强正气、抵抗外邪,益于身心健康。中医也强调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未诊病者,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说明社会地位的改变,社会遭遇的不同,亦会影响人的情绪,造成心理上的损害,继而导致疾病发生。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剧,人们的情绪经常处于紧张之中,许多人出现失眠、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甚至导致精神障碍。

2加强锻炼,合理运动

我国提倡仿生医疗体操的历史十分久远,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文物里,就有描绘各种导引动作的帛画《导引图》;汉代的华佗创造了“五禽戏”,即模仿五种动物的姿态来锻炼身体;唐代的孙思邈提出“每日必须调气补泄,按摩导引为佳”,其长寿的奥秘是“四体勤奋,每天劳动”[2]。此外,后世不断演变的太极拳、鹤翔桩、易筋经、八段锦等多种健身方法,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预防疾病的发生。现代医学认为,适量、持久、合理的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和器官以及精神和智能,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3饮食起居要有规律,避免劳逸过度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指出能适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并对饮食、起居、劳逸作出适当的安排的人,可益寿延年。倘“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精,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生于乐,起居无节”,必会“半百而衰也”。孙思邈注重饮食疗法,强调“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充分说明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2]。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许多慢性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如吸烟可引发肺癌、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消化道溃疡;酗酒可致酒精性肝硬化、恶性肿瘤,并可构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食用过多的脂肪、蛋白质、糖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可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结肠癌、肥胖症等。

4预防疾病

我国古代人民早就对传染病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3]中提出:“天行瘟疫,取初病衣服,于曾瓦上蒸过,则一家不染。”罗世瑶在《行军方便便方》中写道:“将初病疫气人贴肉布衫,于蒸笼内蒸一柱香久,则全军不染。”唐代对麻风病人已设有“疠人坊”,“收养疠疾,男女别坊,四时供承,务令周给。”清代曾制定了将患天花病者迁移隔离的规定,并设置“查痘章京”之官职以管理此事[4]。近年来,人们运用中草药预防某些疾病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用板蓝根及大青叶预防流感,用茵陈、栀子预防肝炎等。

5人工免疫

我国古代人民在与传染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产生了朴素的免疫概念。东晋医学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一书中,就有民间利用狂犬脑预防狂犬病的记载;张琰著《种痘新书》介绍我国早在公元16世纪初即已推广种人痘,以预防天花;1695年,张路所著《医通》中记载了运用痘浆、旱苗及痘衣等预防天花的情况。17世纪时,我国的人痘接种术流传到了日本、朝鲜、英国、俄国[5]。人痘接种术是人类发明牛痘接种术之前预防天花的有效方法,开了人工免疫法的先河。

6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生活环境的质量和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吕氏春秋》说:“轻水所,多秃于瘿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魏嵇康《养生学》载:“赤居晋而黄”。在夏商,我国劳动人民已知凿井而饮;在殷墟遗址中发现住房附近有排泄废水的水沟;在周代已知通过除害来改善环境卫生;到秦代时,都市已有了下水道、公厕、洒水车等。特别是唐代以来,用开水泡茶之风逐渐盛行,对减少传染病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国古代即养成早晨“盥洗”的好习惯。如《礼记·内则》曰:“鸡初鸣,咸盥洗”;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载:“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元代《饮膳正要》云:“清旦用盐刷牙,无齿疾。”[6~8]。

综上所述,积极开发中医资源及中医学中朴素的健康教育思想,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的健康发挥积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维耀编著.中医的现在与未来.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上海医科大学,河北职工医学院主编.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4]钱宇平.流行病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5]耿贯一.流行病学.第二版,第一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6]陈海峰.中国卫生保健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预防保健范文

[关键词]颈椎病;预防;锻炼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Thecervicalspondylosisisacommondiseaseofclinical,commondiseases,inrecentyearsithasgraduallytowardsyoungerageatonset,seriousimpactonpeople'slives,workandstudy,andthussubjecttoextensivesocialandmedicalattention。However,theclinicaltreatmentofcervicaldiseaseisnotobvious,andeasilyrepeated,sohowtopreventcervicalspineineverydaylifehowtodoself-careisveryimportant.Herefromthepreventionofcervicalspineinjury,preventionofchroniccervicalstrain,sleep,attentiontoproperuse,pillow,sleepingposition,ensuringcorrectneckwarmnotesummarizesthefivewaystopreventcervicaldisease,alsoonupholdingthetimely,appropriate,moderateexercisecervical,preventionofcervicaldisease.

[Keywords]cervicaldisease;prevention;training

1.颈椎病基本概要

颈椎综合征又称为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由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突出以及颈椎间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刺激和压迫邻近组织(颈神经根、脊椎、椎动脉和颈部交感神经)而出现的一系列综合症候群。

1.1颈椎病的常见发病人群及发病因素

颈椎病以往多见于中老年,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1/4的人已有颈椎病;60岁左右的人,有1/2的人有颈椎病;7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都有颈椎病。不少患者与陈旧性损伤有关系,但更多患者与自己的工作和自身颈椎关节的骨质增生及关节的退行性改变有直接的联系,所以过去是会计、教师的职业病,但临床长期观察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社会正在到来,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另一方面由于电脑的普及,颈椎病的发病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现在则是办公室里的多发病。由于其危害性大,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因而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1.2临床常见类型与表现

1.2.1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各型颈椎病中的发病率最高,约占60%。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以颈项活动障碍、颈项部酸痛或伴上肢放射痛、烧灼感、麻木等不适感,还可有少汗、怕冷、肿胀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可因颈部屈曲后伸或患侧旋转时加重,尤其是夜卧不宁,难以调适枕头高低、软硬,上肢沉重,握力减弱,持物有时堕落,日久可伴肌肉萎缩等。

1.2.2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也是临床的常见类型,发病率在颈椎病中居于第二位。病人除颈肩部酸疼外,还有头昏、眩晕、发作性头疼、突发性弱视、复视等症状,甚至恶心、呕吐。当改变时症状加重,个别病人出现猝倒,这是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

1.2.3交感神经颈椎病,病人头昏、头晕、耳鸣、心慌、失眠、多梦、烦躁、自汗、听视觉减退、肢体发凉和发木或出现腹胀、便秘等。

1.2.4脊髓型颈椎病,较为少见,病人四肢无力、麻木、肌力减退,胸部或腰部有紧束感。随着病情加重,出现自上而下的肢体瘫痪,大小便失控。

1.2.5复合型颈椎病,同时有两种或多种类型的症状同时出现。

1.3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目前大体上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而以非手术治疗较为多见,包括中药、西药、针灸、推拿、牵引、理疗、局封、药物注射、药物外敷等。各种疗法有其不同特点,也有不同针对性,虽然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疗,在症状消失后,不能坚持治疗、巩固治疗,不注意自我保养和功能锻炼,就会拖延病情,并容易复发。真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所以日常生活、工作中如何做好颈椎病的预防保健显的尤为重要。

2.颈椎病的预防

2.1颈椎病的预防应从青少年开始,一旦发生颈椎损伤,要及时治疗。

通常认为脊柱的椎间盘在发育至成人之后,即开始退行性变,但每一个人的各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的速度差异甚大。临床研究表明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而婴幼儿及青少年时期脊柱外伤机遇最多,因此,颈椎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

2.1.1严防急性头、颈、肩外伤。

头颈部跌扑伤、碰击伤及挥鞭伤,均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故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查和彻底治疗。有些外伤是不是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例如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刹车,头部向前冲去,会发生“挥鞭样”损伤,因此,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在车上打瞌睡,坐座位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有人生气时随意拧孩子耳朵,孩子为了防御而急性扭颈,或用巴掌打击孩子后头部等,均可引起颈肌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婴幼儿颈部肌肉尚不发达,颈软,如过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势不合适,甚易造成过伸性颈椎损伤;有些青少年体育运动不得要领或不重视运动前的预备活动,如顶牛、头顶立、前滚翻及骑颈娱乐等,游泳者在浅水处跳水,均可造成运动损伤。

2.1.2重视颈椎外伤的治疗,即使是颈椎的一般性损伤、挫伤、落枕也不能忍痛任之,应及时治疗防止发展成颈椎病;防止外伤是预防脊柱退行性变的有力措施。

加强体质锻炼,促使椎周软组织强状有力,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2.2预防慢性劳损:

2.2.1由于工作需要,有些工种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中工作较长时间,如果不予重视,容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发展成脊柱病。例如长期看显微镜的人员、坑道作业人员、会计师、缝纫刺绣、牙科医生、飞机的机械师、打字员、发报员等屈颈、斜颈、扭颈、耸肩工作者,以及长期伏案工作学习的人。

2.2.2要注意改善长期低头工作条件,若不注意桌椅的高度与自己的身材相适应,又不重视业余时间的平衡运动(与工作姿势相反的姿势锻炼,如伏案工作者作伸懒腰动作),时间长了将会发生肌肉疲劳,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并出现慢性劳损,会继发一系列症状。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势是颈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倾,不要扭转、倾斜。工作1~2h可做短暂的颈椎运动,如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和回环等活动,以改善颈肌疲劳。

2.2.3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做家务劳动时勿长时间弯腰、屈背和低头操作,休息时尽量避免头颈过伸、过屈或倾斜;勿用颈部扛、抬重物,直接压力最易发生颈椎骨质增生。适当控制看电视和的娱乐时间,不宜头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与人谈话、看电视、看电影或看书报,要尽可能正面注视,不要过度扭屈颈部。以减少颈椎疲劳和诱发颈椎病。

预防慢性劳损,除工作间隙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条件,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进行增强肌力和增强体质的锻炼。

2.3合理用枕: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人在熟睡后,颈肩部肌肉完全放松,只靠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来维护椎间结构的正常关系,如果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使颈椎某处屈曲过度,就会将此处的韧带、关节囊牵长并损伤,而造成颈椎失稳,发生关节错位,进而发展成颈椎病。这类病人常常表现为睡眠中或睡醒后晨起时颈项不适、落枕、头昏、头痛或顽固性失眠等症状。合理的枕头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是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但应长期坚持应用。合理的枕头必须具备两项:科学的高度和舒适的硬度。对枕头的高度要依个人睡姿而定,喜欢仰卧的,枕头的高度为5厘米左右(受压以后的高度);喜欢侧卧的,高度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时,枕头的下缘最好垫在肩胛骨的上缘,不能使颈部脱空。其实,枕头的真正名字应该叫“枕颈”。枕头不合适,常造成落枕,反复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先兆,要及时诊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编为佳,竹席一则太凉,二则太硬,最好不用。枕头要有弹性或可塑性,不要过硬,,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弹棉或谷物皮壳为宜,应用后可以形成马鞍形。无论家居或外出,都要重视用枕。

2.4睡姿正确:卧姿与颈椎健康也有很大的关系,仰卧位最佳,侧卧位次之,俯卧位不可取,为了呼吸、只能将头扭向一边,这样会发生1~4颈椎扭伤,破坏颈椎自然生理曲度。颈轴侧弯,达到失代偿时,就会出现头昏、头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状。由于损害颈椎的正常力学失衡,会加速各颈椎的椎间盘退变。

2.5注意颈部保暖颈部受寒冷刺激会使肌肉血管痉挛,加重颈部板滞疼痛。在秋冬季节,要注意颈部保暖,最好穿高领衣服,减少缩颈、耸肩、弯腰等不良姿势,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以避免因冷刺激而发生落枕,诱发颈椎病和肩周炎。夏季使用空调、电风扇要适度,有病早治。

3.坚持适时、适量、适度的颈椎锻炼,防治颈椎病。

3.1颈椎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人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有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的数量大约为31~270根/mm3,大部分的毛细血管都是处于关闭状态的,运动后毛细血管被刺激而扩张,有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的数量可达1800根/mm3;通过颈部锻炼则会进一步增至3000根/mm3[2]。原来关闭的毛细血管开放,大大增加了微循环的血流量,使肌肉、韧带和关节囊的血运得到改善,使原来变硬的组织因营养改善而逐渐变软,并可以促进淋巴的流动,有利于关节内血肿、组织水肿的吸收[1]。

3.2颈椎锻炼可增强颈椎的稳定性

正常人体肌肉占人体体重的35%~41%,通过锻炼后,肌肉重量可增加到体重的45%~55%。肌肉中的肌糖原、肌球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也会增加。肌纤维内线粒体的大小和数量会成倍地增加,有助于增强肌肉的耐力。颈部肌肉重量增加、耐力提高,变得强健有力,使得颈椎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改善[2]。颈椎病、肩周炎等颈肩痛患者,多会因关节僵硬而活动受限。通过运动,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的肌肉被不断牵拉伸展,可起到提高肌肉活动的协调性,所以颈部体育锻炼也能起治疗作用。

3.3体疗法锻炼颈椎

体疗法是体育疗法的简称,它具体指人们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进行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锻炼,并达到祛病除疾,无病康寿的理想境界[3]。通过体疗,达到预防或治疗颈椎病,有以下几种方法:

3.3.1前俯后仰取站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交叉置于枕部,完成颈部前屈后伸动作12~16次,运动时,对关节囊、肌腱、韧带等组织和关节周围的肌肉可达到拨动及牵拉的功效,能够机械性地将粘连分开,以恢复及增加颈椎的活动功能,防止颈椎关节的僵硬;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同时可解除肌肉痉挛,防止肌肉萎缩。

3.3.2摇头站立,头取正中位,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后伸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动作宜缓慢,稍稍用力。锻炼时,有的病人颈部可感觉到响声,如果伴有疼痛,应减少锻炼的次数或停止锻炼;如果没有疼痛,则可以继续锻炼,这一运动方法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疲劳,增强颈肩的灵活度,且有助于松解粘连。

3.3.3用力伸颈取站、坐位,双手交叉置于头后部,头颈用力向后伸,两手用力阻止后伸,每次持续5~10s,每日重复8~10次[3],运动时,能够加强颈部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以增强颈肩的灵活性和活动度。

3.3.4颈部按摩取站、坐位,用自己的两手拇指抵住颈后的风池穴,其他手指固定在头顶部,右手做顺时针按摩,每天2次,每次3~5分钟。通过有节律的良性运动,改善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调理肌肉、血管舒缩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5],使组织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从而恢复组织的功能。

要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就要保护颈椎的稳定,就要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通过前俯后仰、摇头、用力伸颈动作,颈背部肌肉得以锻炼,增加了肌肉力量,保持了颈椎的稳定性;运动时骨骼肌收缩,在骨内产生微电位活动,可使骨皮质血流量增加[4],提高骨质功能,延缓骨质和韧带退行性改变,同时还可以缓解疼痛,体疗锻炼时,大量血液流向肌肉有助于稀释致痛物质,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促使局部肿胀吸收及神经肌肉活动功能的恢复。在运动中恢复及增加颈椎的活动功能,有效防止颈椎关节的僵硬;颈部按摩可解除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防止肌肉萎缩,达到巩固疗效及减少复发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颈椎的锻炼应该慎重,要避免无目的的快速旋转或摇摆,尤其是颈椎病急性期、椎动脉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我们推荐的方法简单易行,但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须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李小明.颈椎病体疗及其它综合治静力学疗法[J].国际医药卫生报,2005,11(4):64-65.[2]陈清.56例颈椎病体疗及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28-29.

[3]邢培正,李承道.运动医学诊疗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553-554.

  • 下一篇: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范例(3篇)
    上一篇:预防医学的现实案例范例(12篇)
    相关文章
    1. 预防医学的现实案例范例(12篇)

      预防医学的现实案例范文1篇1原告:瞿疏朗,男,3岁。法定人:瞿为民,瞿疏朗之父。法定人:邹芸,瞿疏朗之母。被告: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以下简称省级机关医院)。瞿疏朗于1994年2月25日出生..

      daniel 0 2024-02-05 14:00:12

    2.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演讲范例(3篇)

      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演讲范文(一)设置依据护理礼仪是护理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护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服务于人的职业。在整体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需要用70%的时间与他人沟..

      daniel 0 2024-02-05 13:28:12

    3. 网络安全技术培训内容范例(12篇)

      网络安全技术培训内容范文篇1众观国外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与教育的各项规划和措施,我国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具体的教育培养模式和实施措施。2014年2月27日网..

      daniel 0 2024-02-05 12:56:12

    4. 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范例(3篇)

      量子力学和计算机的关系范文篇1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史为了计算导弹的运行弹道,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肯尼亚克)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

      daniel 0 2024-02-05 12:24:12

    5. 量子力学与量子纠缠的关系范例(3篇

      量子力学与量子纠缠的关系范文关键词:量子力学量子计算机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2-106-011量子力学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影响自1646年第一台..

      daniel 0 2024-02-05 11:52:12

    6. 光电元器件行业报告范例(3篇)

      光电元器件行业报告范文篇1【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1.引言随着220kV白洋淀数字化变电站的投运,保定供电公司数字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维护工作也已提上日程。电子..

      daniel 0 2024-02-05 11:20:12

    7. 光电科学技术范例(12篇)

      光电科学技术范文1篇1【论文摘要】:介绍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特征,研究了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发展前景和一些重要技术热点。近些年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迅猛..

      daniel 0 2024-02-05 10:48:12

    8. 云安全课程范例(12篇)

      云安全课程范文经济全球化催生了跨境民族子女读书的跨国流动和跨境民族教育的兴起.跨境民族教育具有跨境教育的特点,是在各国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多国参与、办学形式多样..

      daniel 0 2024-02-05 1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