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地质灾害防治范例(3篇)
管道地质灾害防治范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精神,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省、市地质灾害防治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提高对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等特点,防范难度极大。近年来我区组织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情况,为做好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决策依据。但是,由于脆弱的地质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加之易受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依然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其中,强降雨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根据市气象台预测,年主汛期于7月初开始,9月底结束,8月份有热带风暴影响地区及近海。依据我区降水的气候特点,确定我区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7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每小时降雨量大于50毫米、日降雨量大于100毫米或累计过程降雨量大于150毫米的时段是重点防范时段。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维护当地群众及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强化措施,切实做好我区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落实责任,建立群测群防网络。
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单位要把落实防灾责任制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国土资源分局:负责全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组织地质灾害调查和培训,建立群测群防网络,指导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以下简称两卡);协调地质灾害专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监督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承担全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协调指挥和日常管理工作。
风景区管理局有关处室:负责风景旅游沿线及旅游区(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体范围为:⒈、景区售票口以内;⒉景区游览区内;⒊景区门禁以内;⒋风景区检票口以内;⒌景区内三水检票口以内;⒍景区售票口以内)。汛前对已有的隐患点进行排查并做好监测变化情况记录,对排查出来的新点登记造册,设立警示标志,做好两卡填制发放工作;根据隐患点的危险等级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
区水利局:负责其管辖水库的安全监测。指导街道办事处、区社对其管辖水库加强监测,防止引发地质灾害。
区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县道沿线的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特别关注212省道石老人、雨林谷段、返岭—青山段两侧公路切坡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设立警示标志,危险性较大的隐患区域要及时采取工程治理措施。
区城乡建设局:负责建设工程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防止人为工程建设活动引发深基坑垮塌、塌陷、切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区市政公用局:负责建成区市政基础设施范围内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特别是关注市政道路两侧护坡区域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设立警示标志,危险性较大的隐患区域要及时采取工程治理措施。
区教体局:负责辖区内中小学校舍区域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作。
区房管局:负责建成小区防地质灾害威胁工作。
各街道办事处:负责所辖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体承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组织实施;组织完善抢险物资储备,应急救援准备(避险场所等);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防、监测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制定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设立警示标志。督促指导社区落实汛期专人监测值班制度,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对已有的隐患点进行定期监测并做好监测变化情况记录,对排查出来的可疑情况要及时上报处理。
(二)落实预案,提高应急工作水平。
国土资源分局对《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做好与本区应急管理部门总体预案的衔接,提高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开展应急疏散避险演练,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
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落实预案规定的各项任务和措施,按照“预案进社区、预案进企业、预案进学校”的要求,加大对预案的宣传力度。风景区管理局有关处室要结合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的实施,组织机关人员及游客进行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理和演练工作。今年6-7月,由街道办事处主办、国土资源分局协办,在青山社区组织一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三)切实做好1:5万地质灾害调查和成果应用工作。
国土资源分局要按照《关于做好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资料汇交及成果验收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相关工作,确保今年汛期前全面完成调查工作。根据目前野外验收成果,组织技术力量,确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重要隐患点,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和应急预案工作。
(四)做好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工作。
国土资源分局要认真按照上级的要求,在区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配合下,切实做好“街道办事处青山村滑坡”和“街道办事处返岭前滑坡”搬迁避让相关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实施搬迁避让任务。
三、突出重点,抓好年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区域防范工作
根据年汛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情况及1:5万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全区目前已查明大小地质灾害隐患89处,其中街道2处、街道12处、街道15处、街道20处、风景区40处。区内地形比较陡峭,坡面超过30度的山坡因修建梯田和存在砾石及不稳定岩石等原因,在降雨强度大、坡积物浸润饱和、排水不畅的情况下,极易引发坡面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要组织专人巡查,尤其是重要地质灾害点危险区域落实专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全区重要地质灾害危险区:
一是青山、返岭前滑坡地质灾害危险区。主要分布在街道南部滨海地段。
二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北宅街道东部、北部及风景区内。
三是浮山关停采石场回填绿化区域。
四是风景区旅游沿线地质灾害危险区。主要分布在景区范围内,是省、市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
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采取三个方面措施:
一是工程治理。年区将投入财力资金,对危险性较大的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风景区管理局有关处室也应对风景区范围内重要隐患点编制治理方案,进行工程治理,重点采用护坡加固、爆破清除等工程措施消除隐患。
二是预报预警。年我区将投入专项资金,在等四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建立地质灾害自动监测预报预警示系统。
管道地质灾害防治范文篇2
关键词:朝阳市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朝阳市市区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中部,除东北与北票市接壤外,其它方向被朝阳县包围。地处东经120°03′16″~120°40′07″,北纬41°22′14″~41°46′48″。面积1173.356Km2。
据本次对朝阳市市区10个乡镇,16个街道,108个行政村的调查走访:共调查地质灾害点23处,其中隐患地质灾害点15处,基本稳定点8处。其中崩塌5处,潜在崩塌6处,地面塌陷3处,地裂缝1处。依据《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地质灾害规模级别划分标准,区内各类地质灾害均以小型为主,其中巨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小型地质灾害隐患占14处。为了有效防治朝阳市市区内的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朝阳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朝阳市市区进行地质灾害防治。
2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根据朝阳市市区地质灾害类型、成因以及本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案:
1.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
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全市的地质灾害防治,由市政府地矿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组建“市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导小组”,领导成员单位应有国土(地矿)、农林、交通、水电水利、气象、民政、财政、供电、公安、通讯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主管乡镇长(主任)。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负责地矿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各乡镇(街道)或村组应组建相应机构,由主管乡镇(街道)长(主任)或村组长负责,以保证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层层落实,万无一失。与此同时,应建立市、乡镇(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使地质灾害防治落到实处。
2.监测预报方案
此方案适用于孕育中并有致灾迹象或经工程整治需观察其效果的地质灾害。该系统建设是在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有关专业人员指导下,建立市、乡镇(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监测系统,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雨季为地质灾害的活跃期,因此,汛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显得特别重要。
对崩塌、不稳定斜坡主要监测其水平、垂直位移变形情况,除此之外还应观测滚石、掉块、建筑物开裂变形异常。及时整理监测记录资料,逐级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各级职能部门根据监测资料编制崩塌等地质灾害变形变化矢量图或表,科学地掌握和预测灾害体的不同发展阶段,预报崩塌的形成。通过这种群众监测、职能部门参与、各级政府组织和管理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形成村(组)、乡镇(街道)和市三级监测网络,全面科学地掌握区内地质灾害发展变化规律,是目前朝阳市市区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
3.避让、限制方案
避让方案适用于规模大,危害大,近期无力进行地质工程治理或防治效益低的地质灾害。
由人为工程活动诱发的正在发展的地质灾害应采取限制的方案。限制包含一是限量、二是禁止的含义,对因人为活动强度大而可能导致诱发的地段采用限量,对已成灾害或因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明显会造成地质灾害的地段,应禁止一切形式的开挖等活动。该方案是目前应采取的最为有效方案之一,但在搬迁避让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分析,选址避免重复、多次无效搬迁造成经济浪费。
4.生物工程方案
生物工程方案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防治方案,从长期看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境内许多地方地质灾害均因人工乱挖造成水土流失导致斜坡失稳,采用此方案能从根本上防治水土流失,减少崩塌等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生物工程包括:1、保护现有植被;2、退耕还林还草,实施生态恢复和重建,增加林草覆盖率。
在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应用科学的观点、方法,通过分析研究、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即保护水土,又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林、草类,实现开发式防治。
5.工程治理方案
此方案适用于规模较大,正在发展中,避让难度较大以及重点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害特别严重,投入少量工程可以挽救大量经济损失,治理工程用于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地质灾害。
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施用不同的地质工程措施。如对崩塌的防治有锚固、削坡与清除等。
(1)崩塌的防治措施
修筑拦挡建筑物对中、小型崩塌可修筑遮挡建筑物或拦截建筑物
支撑与坡面防护支撑是指对悬于上方、以拉断坠落的急臂状或拱桥状等危岩采用墩、柱、墙或共组合形式支撑加固,以达到治理危岩的目的;对危险块体连片分布,并存在软弱夹层或软弱结构面的危岩区,首先清除部分松动块体,修建条石护壁支撑墙保护斜坡坡面。
锚固这种措施可使岩体裂缝宽度减小,提高岩体的完整性。锚杆或锚索是一种重要的斜坡加固措施。
灌浆加固固结灌浆可增强岩石完整性和岩体强度。
疏干岸坡与排水防渗通过修建地表排水系统,将降雨产生的径流拦截汇集,利用排水沟排出坡外。
削坡与清除削坡减载是指对危岩体上部削坡,减轻上部荷载,增加危岩体的稳定性。
软基加固对陡崖、悬崖和危岩下的泥岩基座,在一定范围内喷浆护壁可防止进一步风化,同时增加软基的强度。
加固山坡和路堑边坡在临近道路路基的上方,如有悬空的危岩或体积巨大的危石威胁行车安全,则应采用修筑与地形相适应的支护、支顶等支撑建筑,或是用锚固方法予以加固:对深凹的坡面须进行嵌补,对危险裂缝应进行灌浆处理。
(2)区内产生塌陷主要是地下采矿,少量为自然作用形成;地裂隙则都是在地下采矿活动诱发和地下水开采活动诱发下产生的。
填堵就在塌坑或裂缝内先填碎块石,然后覆土夯实填平。填堵时为提高填堵体的强度,可视具体情况,给回填碎料中分别注水泥浆以起到强化堵体作用。
强夯有塌陷或地裂缝产生地段,可能地下还有隐伏土洞和软弱带,施用强夯实法,一方面夯实塌陷、地裂缝区松软土层,一方面消除隐伏的土洞和软弱带,是一种治理与预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在塌陷、地裂缝区段兴修建筑物前,施用此法处理过的基础,建筑物受其影响程度大大减小。
3预期效果
朝阳市市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以人为本,防治结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基础上,按照各灾种类型的特点,分别采取工程、避让和监测预警等不同措施和方法、手段,经过近期和远期不同阶段的防治工作,使全市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使所有的乡镇(街道)逐渐地彻底摆脱地质灾害的困扰,特别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不可有丝毫的灾害侵袭,使朝阳市市区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2〕金支弼,崔贤淑,杨春璞,马金波.满拉水利枢纽左岸塌滑体稳定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3,11(2):197~201.
〔3〕《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68.
管道地质灾害防治范文
近年来,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顺利推进、部分山地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有效治理或实现搬迁避让、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有效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全区目前已查明的88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绝大部分未得到彻底治理,威胁着2万余户、7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3月以来,在长期连晴干旱、岩石土体开裂较严重的情况下,受到强降雨的影响,市内北碚、酉阳、彭水、万州等区县先后发生多起地质灾害,导致部分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切实把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经区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和谐社会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今年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将比往年更加严峻。一是在去年下半年以来连晴干旱的情况下,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可能引发大量地质灾害;二是三峡库区消落带初步形成,今年汛前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将从156米降至145米高程,受水位落差增大影响,在我区长江、乌江及其支流两岸可能引发更多的地质灾害;三是今年我区续建和新建的项目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较多,大量的人类工程活动将加剧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今年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和困难,进一步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属地管理、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
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区国土、交通、建设、市政、水利、移民、经委、安监等部门以及各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合力抓好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国土部门要对区内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组织开展调查工作,对直接影响房屋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实施监测,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设立警示标志,并组织地质环境监测站、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支撑单位和在本辖区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专业队伍进行分析论证。一旦发现险情,及时与相关部门及当地政府一起组织实施治理或搬迁避让。
交通部门要做好公路、航道及沿线边坡安全隐患的巡查、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限制车辆、人员通行,明确专人负责监测,并及时采取治理措施,保障交通和行人安全。
水利部门要做好水利设施及周边安全隐患巡查、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落实专人监测,及时采取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保障水利设施安全运行及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设和市政部门要做好市政设施及周边的安全隐患巡查、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限制车辆、人员通行,明确专人负责监测,并及时采取治理措施,保障市政设施及群众安全。
移民部门要做好移民迁建区、移民迁建设施及高切坡的安全隐患巡查、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明确专人负责监测,及时采取治理或搬迁避让措施,保障移民安全。
工业经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要做好工业企业、各类矿山开采活动的巡查、排查工作,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责令工业企业、矿山开采企业整改,确保安全。
各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落实群测群防监测责任人,组织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核查,加强重点防范期巡查工作,发现险情、灾情要及时报告和处置。
三、全面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
区国土部门要组织专业队伍对全区范围内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调查,切实摸清每个隐患点的危险程度、威胁范围及对象。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建立全区地质灾害数据库和地质灾害分布电子地图,促进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信息化、动态化。为有效利用现有地质资料,减少重复劳动,节约资金,区建委、交委、市政局、规划局、水电局、移民局、安监局、人防办等部门要督促相关单位按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的规定,及时汇交所掌握的地质资料。
四、切实加强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监管工作
近年来,不当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现象在我区仍有发生。各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区级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通知》(**府发〔20**〕89号)等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监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工程建设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严禁任何地区、任何部门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建设程序,切实避免不当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区国土资源局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组织专家对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责任鉴定,会同监察部门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落实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四十一条、四十二条、四十三条、四十四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处理。
区建委要加强对在建项目地质灾害预防和监管工作,在进行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审查时要审查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是否纳入项目勘察设计中,在监管工程建设活动时要加强在建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巡查和施工期间的监测工作,及时制止、纠正违规操作行为。
区移民局要强化对移民工程建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督促项目业主切实加强因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防止项目业主擅自扩大移民用地建设规模,人为造成高切坡、深填方工程而引发地质灾害。
区交通、市政、水利等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行业内建设项目,包括改扩建项目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要督促项目业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实施工程建设,并做好所有在建、已建工程的排查、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置地质灾害隐患。
区安监局要加强采矿活动过程监管,督促业主及时治理矿山废渣的堆砌场所、矿山采空区、出矿口等重点区域的地质灾害隐患,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煤矿开采监管部门也应按上述要求加强采煤活动的监管。
区规划局要加强规划编制及实施过程中地质灾害预防工作。在编制规划时将地质灾害极易发区和受危岩、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威胁的高易发区划定为禁建区,其他高、中、低易发区划定为慎建区。禁建区内严格禁止一切房屋建设,慎建区内要严格控制房屋建设。
五、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每年汛期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也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严格落实汛期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值班以及监测预警等工作制度。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工作,要深入实地现场了解情况,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坚持将《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发放到每一位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手中,使其明白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程度以及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对巡查、排查中新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立即登记造册,完善基础资料,落实防范措施,情况严重的,应立即上报。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保障。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必须落实监测责任人和责任领导,坚持进行日常性监测记录,及时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日报、月报、年报等报表上报工作,汛期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日报零报告制度。
六、加快推进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有关管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国土资源局、地防办以及各项目业主、参建单位要按照国家及**市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确保三峡水库蓄水特别是水位升降期的地质安全。下阶段,一是要加快推进陆家嘴滑坡以及蔺市库岸治理等三期应急抢险项目,并积极开展非应急项目的各项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治理任务;二是要按照“尊重群众意愿,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适时搬迁,确保安全”的原则,加快实施三期搬迁避让项目,在未实施搬迁前,所有项目要按照群测群防要求,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工作,落实防灾措施;三是在三峡水库水位升降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沿江区域加强排查,制订并落实防灾方案和应急预案,发现险情及时处置;四是各有关责任单位要加强二期以及三期已完工治理项目的维护管理和运行监测,保证各项目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切实发挥保护库区地质安全的作用。
-
合伙企业的税务筹划范例(3篇)
合伙企业的税务筹划范文篇1关键词:企业纳税筹划;设立过程;分立;经营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35-02一、企业加强纳税筹划的意义企业纳税筹划是..
-
合伙人盈利模式范例(12篇)
合伙人盈利模式范文1篇1合作经营合同范本协议书姓名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其他合伙人按上列项目顺序填写)第一条合伙宗旨:_____________..
-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范例(3篇)
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范文关键词:胸外科;个性化康复护理;呼吸功能EffectofPersonalizedRehabilitationNursingonPostoperativeRespiratoryFunctionRecoveryinPatientswithSevereTh..
-
呼吸内科范例(3篇)
呼吸内科范文篇1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睡眠呼吸疾病的相关教学经验,以培养全面性的睡眠呼吸专业医护人才为出发点,阐述睡眠呼吸疾病教学在医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
呼吸困难患者其急救的技巧范例(12
呼吸困难患者其急救的技巧范文篇1脑卒中脑卒中,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中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血管的急性损害。分为脑梗死(缺血性)和脑出血(出血性)两大类。两者通常的发病..
-
高层建筑要求范例(12篇)
高层建筑要求范文篇1在实施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按照我国建筑设计的相关规定,坚持一定的原则实现。例如,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应该按照不同的设计内容进行设计、按..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范例(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范文篇1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培养模式1关于中小企业集群1.1企业集群的界定企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的企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
-
初中生的沟通技巧范例(12篇)
初中生的沟通技巧范文1篇1【关键词】沟通技巧;社区ApplicationofCommunicationSkillsintheCommunityafterMedicalModelTransformation/LIUli—xia.//MedicalInnovationof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