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例(12篇)

daniel 0 2024-03-24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1篇1

【关键词】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3.034

Analysisofclinicaleffectbypercutaneousminimallyinvasivespinalrootnailstickinternalfixationinthetreatmentof30thoracolumbarvertebralfracturecasesSHANGFu-liang,CHENHua,LIBin,etal.DepartmentofOrthopedics,ShandongDongpingCountyPeople’sHospital,Taian2715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clinicaleffectbypercutaneousminimallyinvasivespinalrootnailstickinternalfixationinthetreatmentofthoracolumbarvertebralfracture.MethodsAtotalof60patientswiththoracolumbarvertebralfracturewererandomlydiv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with3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conventional4nailsinternalfixationfortreatment,andtheexperimentalgroupreceivedpercutaneousminimallyinvasivespinalrootnailstickinternalfixationfortreatment.Clinicaleffect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Theexperimentalgrouphadallbetteroperationtime,hospitalstaytime,autonomicactivitiesstarttime,and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scorethanthecontrolgroup(P

【Keywords】Percutaneousminimallyinvasivespinalrootnailstickinternalfixation;Thoracolumbarvertebralfracture;Clinicaleffect

胸腰椎骨折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脊柱损伤类疾病之一。由于该病一般为严重的创伤所致,患者的临床表现一般为患者脊柱稳定性急剧降低,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功能的受损[1]。目前在临床治疗中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用治疗方式为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治疗。为对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为此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治疗,实验组取得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5.73±8.76)岁;主要受伤原因包括:19例为交通事故所致,5例为坠落伤,3例为钝器重物砸伤,3例为挤压伤;患者受伤后送至医院平均时间(2.56±2.03)h;主要损伤部位:胸12处骨折13例,胸骨11骨折6例,腰骨1骨骨折6例,腰骨2骨骨折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3.69±8.77)岁;

主要受伤原因包括:21例为交通事故所致,4例为坠落伤,3例为钝器重物砸伤,2例为挤压伤;患者受伤后送至医院的平均时间(3.21±1.07)h;主要损伤部位:胸12处骨折15例,胸骨11骨折4例,腰骨1骨骨折4例,腰骨2骨骨折7例;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症状出现的单节段椎体骨折。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4钉内固术进行治疗,手术中的置钉位置为伤椎临近的上下正常椎体内,手术应按照手术的操作说明并在无菌环境操作规范下进行伤口切开术、电凝止血、透视穿刺、导针定位等安装相应的椎弓钉,并通过GSS进行内固;实验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的操作一致。所有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止血、消毒及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自主活动时间、ASIA评分及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比。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z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自主活动时间、ASI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能够有效的恢复脊柱的生理前突及生理高度,恢复椎管矢状及神经容积管的容积作用。在手术中严格掌握患者的手术适应证与患者自身的禁忌证是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2,3]。所有患者在入院前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对重症神经症状应给予常规手术治疗以彻底解除患者的神经压迫。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较,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势明显[4]。主要优势有术中切口小、创伤面积小、术中出血量小,术中无需对广泛的肌肉及软组织进行破坏性切开从而促进患者的术后愈合速度[5-10]。近年来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患者是一种福音。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与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经皮椎弓根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临床内窥镜技术之间的相互结合使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治疗手段得到极大的发展,稳定性及安全性也得到增加,并取得的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1-15]。

综上所述,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快,能大幅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军,李晓龙.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0):98.

[2]苗洁,李冠军,葛志强,等.微创经皮长尾定向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1):978-980.

[3]千明哲.胸腰椎骨折行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疗效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8):75-76.

[4]曹志军,黄世均,濮羽.胸腰椎骨折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疗效分析.青海医药杂志,2015(7):24-26.

[5]史航,朱裕成,马军,等.微创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5):513-514.

[6]胡明云,郑风翠.胸腰椎骨折行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的疗效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8):1129-1130.

[7]杨民坤.胸腰椎骨折行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伤椎内固定的疗效.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5):52-53.

[8]王惠梅.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4):3330-3331.

[9]唐俊,黄克.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附加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8):3111-3112.

[10]鲁华,石亚灵,代群,等.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及手术配合.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5):57-59.

[11]蔺福辉,任志宏.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76例并发症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219-6220.

[12]陈宾,潘玉林,郭小伟,等.经皮微创与常规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对比研究.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3):203-207.

[13]刘俊涛,王小勇,黄建军,等.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1):71-73.

[14]段丽群,张文志,尚希福,等.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颈腰痛杂志,2012(5):336-339.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篇2

[关键词]MIPPO;钢板植入;胫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优良率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4)31-0138-03

Clinicalevaluationof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inthetreatmentofdistaltibiafracture

FANGLiangLUJianyang

TraumatologyandOrthopedicsHospitalofFuyangCityinZhejiangProvince,Fuyang311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of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inthetreatmentofdistaltibiafracture.MethodsOnehundredcasesofpatientswhowereselectedfromourhospitalduringMay2010toMay2014weredividedintotwogroups,onewascontrolgroupandtheotherwasexperimentgroup.Controlgrouphad40cases,whileexperimentgrouphad60cases.Andcontrolgroupwereusednormaltreatmenttoimplantatordinarysteel,experimentgroupweretreatedby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Aftertreatment,wecomparedtheclinicaleffect,bloodloss,operativetime,lengthofstayandfracturehealingtime.ResultsTheexperimentgroup’sexcellentratewas98.33%,thecontrolgroup’sexcellentratewas72.50%,and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

[Keywords]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Steelimplantation;Distaltibiafracture;Fracturehealing;Excellentrate

近年来传统的常规普通钢板植入治疗方法逐渐被MIPPO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所替代,MIPPO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对于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创伤骨科临床中,MIPPO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具有手术切口小、轻便、操作简单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康复[1,2]。为了提高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特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胫骨远端骨折,均为新鲜骨折,且无其他合并骨折。其中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75岁,平均(39.2±3.8)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12例,高空坠伤14例,摔伤12例,其他2例;实验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0~70岁,平均(37.5±3.7)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17例,高空坠伤11例,摔伤30例,其他2例;将骨折患者按AO标准分型,对照组中A型患者16例,B型患者14例,C型患者10例;实验组中A型患者17例,B型患者30例,C型患者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致伤原因、AO标准分型等方面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法,即植入普通钢板,使病人处于仰卧位,采用硬腰联合阻滞麻醉,手术需要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把骨折线当做中心,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做切口,稍稍剥离下骨膜,清理骨折端积血,显露出骨折断端,对骨折进行复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普通钢板,骨折断端三枚以上钢钉固定,行X线检查恢复情况,待恢复后取出内置钢板。

实验组60例患者采用MIPPO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进行治疗。使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在手术前进行骨牵引,同样采用硬腰联合阻滞麻醉,局麻或全麻成功后,对患者实施X光检查,于患者内踝尖前内侧做一长约2cm弧形切口,选择适当长度的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或锁定加压钢板经皮下通道插入,骨折远近端分别穿入1枚外固定螺钉进行复位,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后,取一相同钢板做标识,于预置入螺钉位置皮肤戳一长约1cm小切口,骨折远近端各至少钉入3枚螺钉固定。对两组患者临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两组术后情况基本相同,术后卧床要进行常规护理,定期进行X线检查,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当完全愈合后,便可去门诊手术室将螺钉拆除;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进行骨折修复和康复治疗。

1.3临床评分判定指标[3]

效果评价共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优:6个月内患者骨折完全愈合,不存在畸形症状,且功能活动已全部恢复正常;良:6个月内患者骨折的部位目前已基本上愈合,功能活动恢复得也较为理想,不存在畸形的症状;可:6~9个月内愈合,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延迟,不存在畸形症状,患者一部分功能活动受到限制,但是对于其正常生活无明显影响;差:9个月以上愈合,患者的骨折部位愈合延迟,同时存在畸形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功能活动及正常生活。优良率=(优人数+良人数)/总人数×100%。并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进行记录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的优良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9.20±8.20)min、手术出血量(250.87±22.50)mL、住院时间(100.2±12.2)d和骨折愈合时间(41.1±5.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x±s)

3讨论

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的不断攀升造成骨科创伤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医生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的优良率。在胫骨远端骨折中,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逐渐被MIPPO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所替代,技术不断成熟并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胫骨远端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法,同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4,5]。MIPPO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非常适用于该骨折的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避免重症患者承受长时间且复杂的手术,为患者减小手术痛苦。简单有效的应急手术对创伤患者早期的治疗意义重大,可抑制患者病情的不断恶化,稳定创伤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大大减少伴随症状的发生[6]。MIPPO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与传统常规的治疗方法相比,具有简单、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并有效地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优良率[7],提高了医院床位的转换率,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本研究也显示,实验组治疗的优良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传统普通钢板植入的手术方法比较繁琐,在手术过程中易出现意外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出血量大,切口较大导致恢复时间长推迟了患者的恢复期。MIPPO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在其结构方面也有较大的优势,钢板结构刚度可调、具有可靠而稳定的生物力学性能、固定性好且稳定的配套螺钉,使其具有结构简单且易操作,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软组织创伤面进行换药及其护理[8,9]。另外采用MIPPO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进行治疗,由于手术切口小,因此明显加快了患者的手术骨折的愈合速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无太大影响,恢复效果极其良好[10]。避免了传统常规治疗方法所带来的各种高发并发症发生,为患者的预后带来了良好的作用[11]。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9.20±8.20)min、手术出血量(250.87±22.50)mL、住院时间(100.2±12.2)d和骨折愈合时间(41.1±5.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MIPPO技术相对于常规手术具有的优势:(1)创伤小,术中和术后出血很少,术后疼痛不明显,且恢复快;(2)软组织损伤小,皮肤切口小,软组织剥离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骨膜[12,13];(3)长桥接钢板与螺钉经皮置入通过间接复位技术,将相当于内固定支架作用的LCP钢板置入,有效避免了手术中广泛的骨膜剥离及直接暴露骨折端和直接粗暴的复位,比传统切开手术对骨折周围血运的破坏要小,进一步缩短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4)远离骨折端部位的固定减少骨折端的应力集中,使骨折固定更牢固[14,15]。

综上所述,MIPPO微侵入经皮钢板植入技术可最大程度地减小创伤骨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简化繁琐的常规手术方法,因此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被大大降低,手术伤口也较小,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和骨折愈合时间,削减了病患的治疗费用,提高了医院床位的转换率,与此同时并发症的减少也提高了创伤骨科患者恢复的优良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12]。

[参考文献]

[1]PalmarRH.MIPPOtechnologycombinedwithLCPplatefixationofdistalfracturesobserved[J].SichuanMedicalJournal,2013,34(12):1866-1867.

[2]林永绥,王春,凌广烽,等.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157-160.

[3]邓先根,胡钢.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50-152.

[4]ManuelP,NatalioC,LeonardoL,etal.Minimally-invasiveahema・tiresinthetreatmentofdistalarticulartibialfractures[J].FulSprunggelenk,2012,10(1):37-45.

[5]闫炳成.采用MIPPO技术不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16(3):200-202.

[6]曾荣铭,洪加源,林达生,等.后内侧解剖钢板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解剖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30(1):29-32.

[7]李国胜,胡永成.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新鲜胫骨远端骨折32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3):2454-2457.

[8]蒋毅,徐利明,朱炳斌,等.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4):318-319.

[9]陈春林.MIP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14-16.

[10]张加宇,陈先久.微创接骨板内固定联合早期康复疗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4):9-10.

[11]王雪明,张立新.应用MIPPO技术结合锁定钛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5):40-42.

[12]SabineO,JuliaE,MichaelJR,etal.Retrogradenailfortibiotalocal-canealarthrodesisasalimbsalvageprocedureforopendistaltibiaandtalusfractureswithsevereboneloss[J].TheJournalofFootandAnkleSurgery,2012,51(5):675-679.

[13]熊发明,章俊祥,吴冰,等.微创经皮胫骨远端内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159-160.

[14]邹菁,武明鑫.应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46-47.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篇3

[关键词]胫骨远端骨折;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6(a)-0063-03

Clinicaleffectcomparisonof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andopen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inthetreatmentofdistaltibialfracture

ZENGJian-congLINZhuo-fengYANGYun-haiDENGJun

DepartmentofOrthopedics,ShiyanPeople′sHospitalofBaoanDistrictinShenzhenCity,Shezhen518108,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theclinicaleffectof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andopen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ORIF)inthetreatmentofdistaltibialfracture.Methods120casesofpatientswithdistaltibialfracturetreatedinourhospitalfromMarch2012toMarch2014wereselectedasthestudyobjects,allpatientsweretreatedbyplatesinternalfixation,thenweredividedintoORIFgroupandMIPPOgroup,whichweretreatedbyORIFandMIPPOrespectively,theclinicalefficacywascomparedbetweentwogroups.ResultsOperationtime,fracturerecoverytimeinMIPPOgroupwasshorterthanthatintheORIFgroup,bloodlosswaslessthanthatintheORIFgroup,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

[Keywords]Distaltibialfracture;Minimallyinvasiveexternalfixation;Openreductionwithinternalfixation

胫骨远端骨折作为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骨科疾病,发生部位为踝关节,创伤性因素作为主要的致病原因,并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韧带拉伤、肌肉组织受损等身体伤害,这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行为活动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是避免问题出现根本解决方法[1]。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一直是医务工作者研究深思的问题,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open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ORIF)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伤害性,针对胫骨远端在解剖学中的特殊位置[2]。本院认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nimallyinvasivepercutaneousplateosteosynthesis,MIPPO)具有更好的作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在治疗方法上均选取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根据患者就诊日期奇偶数不同将其平均分为ORIF组和MIPPO组,其中ORIF组男性24例,女性36例;年龄18~63岁,平均(38.5±10.7)岁;患侧发生在左面33例,患侧在右面27例;其受伤原因均为意外性伤害,包括摔伤25例,车祸伤害11例,重物砸伤19例,打架伤5例。MIPPO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19~61,平均(37.9±10.2)岁;患侧在左面28例,患侧在右面32例;摔伤31例,车祸10例,砸伤15例,暴力伤害4例。所有患者在心理及精神上均无意识、认知障碍,能够自主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分型、致病原因、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术前通过X线片分析熟悉患者的骨折部位、伤害程度、骨折类型,并且对患者的身体素质做出正确评估。ORIF组:采用ORIF法为患者进行手术,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摆放,切口位置选为胫骨外侧,以纵向切开的方式暴露患者的骨折端,通过剥离技术清除掉坏死或伤害严重的软组织,保护骨膜与骨折端的连接性,复位处理后将选定合适大小的钢板置于骨折处,以螺旋钉做固定处理。MIPPO组:给予患者骨膜外麻醉后在患侧为患者安放止血带,分别在内踝前侧和胫骨前内侧进行纵向切口处理,切口长度控制在3cm左右,在皮下深筋膜和骨膜连接处以分离技术构建联系通路,以便钢板植入体内,手法复位完成后恢复胫骨的正常长度以及力线,通过C型臂X线机透视观察复位的满意程度,符合要求后采用螺旋钉给予固定。术后要求两组患者进行适度锻炼,1个月后回归医院复诊,读取X线片对其恢复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估。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期间的临床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情况、骨折愈合恢复情况等,并通过复诊检查对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变化与恢复情况的比较

MIPPO组手术时间、骨折恢复时间短于OR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术中变化与恢复情况的比较(x±s)

与ORIF组比较,*P

2.2两组患者治疗恢复后并发症的比较

ORIF组手术后恢复期的效果不佳,对患者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MIPPO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O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治疗恢复后并发症的比较(n)

与ORIF组比较,*P

3讨论

临床数据显示,胫骨远端患者多数致病原因均为无意识的外力作用,使其下肢的稳定性减弱,关节面受损而形成骨折现象[3]。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一直是医护工作者研究的问题,不适合的治疗方法不仅对患者的健康是一种伤害,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对患者的恢复也起到消极的影响作用[4]。健康意识在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对骨折的愈后要求也在日益增强[5]。ORIF技术在复位要求中过于严格,因此忽视了对患者创伤性的伤害,术中出血量的增大一定程度地加大了手术的风险性[6-7]。MIPPO技术伴随着医疗体系的发展,逐渐在临床应用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伤口小而精细,减少了感染源侵入的机会,对于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效果良好,其实用效果对软组织和血供的保护作用显著,骨折固定模式具有相对良好的稳定性,增大愈合能力进而缩短愈合时间,实施全面的创口治疗而不是专注于骨干复位,最大程度地为骨折恢复营造一种合适的系统环境[8-9]。但是优势中必定存在不足,复杂的手术技术和高难度要求加大了操作者的工作难度,需要医疗工作者更好地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了解应用原则,以防止由于主观因素而导致的医疗失误[10]。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实验可以看出微创内固定技术在治疗效果、操作技术、安全实用性等方面上都要比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具有优势,代表着时代的发展趋势,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具保障作用,具有临床研究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姜福龙,郭志强,徐丽丽.微创内固定技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1):68-70.

[2]孙雪峰,史勇,简争光,等.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3):1831-1833.

[3]沈伟华,周伟.应用MIPPO技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4):490-491.

[4]汤欣,黄辽江,齐志明,等.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远段骨折[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4):318-319.

[5]邹剑,范鑫斌,张长青.胫骨远端骨折:经皮钢板内固定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9):821-824.

[6]王智,彭霞舞,龚辉.股骨远端粉碎骨折微创固定术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9):823-825.

[7]张海波,郑稼,李伟建,等.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粉碎性胫骨远端骨折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4):509-510.

[8]邹凯,车彪,王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1):851-852,855.

[9]舒武斌,徐德洪,李之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1,14(2):220-221.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篇4

赵静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从事中医临床、行政管理30余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曾从事中医临床专业并跟随我国中医名家,擅长中医消化内科疾病治疗,发表过中医临床经验总结及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文章多篇。她从30岁就开始卫生管理工作,曾担任二级中医医院、三级综合医院院长、区卫生局局长,从中医院管理到西医院管理,从医院管理到卫生行业管理,巾帼不让须眉,曾获得北京市“三八”奖章、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管理者荣誉。

陈福林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院长。从事骨伤科工作近40年,作为丰盛骨伤的主要传承人,早年曾受学于宫廷正骨传人吴定寰、丰盛骨伤传人隋书义、广安门医院李祖谟教授等人。曾先后主持或指导部级、市级科研课题6项,其中,《纸夹板外固定治疗闭合骨折的临床研究》于1997年获得北京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其为主开创的“手法+纸夹板+中药外敷”治疗闭合骨折法,在北京骨伤科范畴内,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十报告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治疗费用相对低廉,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全国中医药事业都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2008年北京市率先出台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极大振奋了北京中医药工作者的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北京中医药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首都中医药界的共同努力下,北京中医药工作在经费补偿、体制机制、人才队伍、中药产业、科研教育、科普宣传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药走进了社区、走进了家庭、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机关、走进了部队,使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了中医药服务。在看到中医药事业取得辉煌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分析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比如,中医药特色如何更加突出、如何为百姓提供更多的服务供给、如何挖掘更好的中医药服务资源、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医药人才等。

为此,《经济》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赵静,并实地走访了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院长陈福林,请他们为北京中医药事业发展把脉问诊,开出药方。

补贴保障亟需“调理”

春季伊始,乍暖还寒时节,记者走进了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赵静的办公室,尽管公务缠身,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困境一直是让赵静牵挂在心,“古代,中医被称为仁术,用之以卫生,推之以济世;为医者要以人为本、大医精诚,中医的这种伦理思想至今仍具有深远意义。但目前,中医药发展现状与老百姓的需求、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所以要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要给中医药产业一个好的政策环境。”

中医诊疗技术要提高收费

谈到中医目前面临的困境,赵静认为,中医药的优势是疗效可靠,价格便宜。但正因为便宜却把中医药“耽误”了。

比方说,西医做一个脑部CT只需2秒钟,收费就1000多元钱,中医扎一次针,如果要醒针的话需40分钟,而收费只有4元钱。赵静局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中医院针灸科设置100张病床,床位都满的话,一天只挣400元,这哪能负担起医生、技师、护工、房租水电等各种开销?中医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将会背负很大的费用负担,长此以往,将会对中医医疗机构的生存乃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中西医本身的治疗机理相关。赵静对记者说:西医用的是药,中医用的是草,是手工技术;西医的诊病靠仪器,好评估,而中医大部分靠医师的望闻问切,劳务成本不好评估;西医的周转非常快,10天一个周期不压床,而这些病人后续的康复就全来中医院治疗,时间长;西医解决的是治标,中医讲究的是整体治疗,是治本。二者的定价标准、治疗方式都不一样。

因此,赵静认为:中医的技术成本应给予充分考虑。所以政策支持是必要的,中医药相对低廉的优势还是应该予以继续保持和鼓励,但应该结合中医各种治疗手段的特点,适当提高针灸、推拿、按摩等项目的收费标准,至少保证中医执法医师的劳动价值能得到公平、公正、真实的体现。

补贴政策要与考核挂钩

完善中医药服务补偿机制,可以确保突出中医特色优势,防止和杜绝“以药养医、以西养中”现象的延续,这是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并经过实践经验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可喜的是,2008年,北京市出台了《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对中医药医务人员实施全额工资补助的办法,部分解决了中医诊疗费用过低,很多传统诊疗技术难以开展的困境,大大缓解了中医院运营困难、人才流失、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赵静表示,该意见使中医院开展服务有了后劲,大家都不需担心工资了,社区也都设有中医服务项目。过去因赔钱而停做的制剂项目,比如外用小药膏和外用制剂,有了补贴后又陆续恢复。所以,解决了中医医院发展的关键问题――经费短缺问题,从而也就抓住了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医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开始进入正常轨道,从而会推动中医药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赵静认为:建立对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实行中医特色服务、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并与财政补偿挂钩,考核合格的中医医疗机构人员基本工资、国家规定范围内津贴由财政全额拨款,保证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增加中医报销项目

不过,赵静的希望还不止于此,她希望完善中医药服务的医疗保障政策。比如,院内制剂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是中医临床、特别是老中医多年经验的结晶。但是由于不能报销,患者就不愿选择院内制剂。煎药是中药加工的关键环节,由于加工费用不给报销,病人也觉麻烦,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中医药的发展。

因此,赵静认为,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中逐步增加中医诊疗项目和中药及其制剂品种,引导群众享受中医药特色医疗服务。将门诊煎药费、辨证论治费和处方调剂费、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积极研究制定对门诊发生的医保起付线以上的针灸治疗费用和列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的传统中药饮片费用报销的优惠政策。如果这些医疗保障政策能够落实到位,那将意味着,医疗机构中药制剂进社区、进农村,会让更多患者受益。目前,北京市的院内制剂情况是,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在技术协作、对口支援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使用。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在报销范围和比例上向中医药服务倾斜,切实减轻农民的医药负担,让农民“看得起病”。

赵静说:“我们也多次跟相关部门呼吁出台一些政策和措施,这样既能保持中医专科特色,又能解决后顾之忧。”

人才瓶颈有待“打通经络”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目前,我国城乡社区基层中医药从业人员严重不足、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瓶颈之一。为此,北京市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手拉手,优质人才资源向下延伸

为解决中医药发展资源配置城乡不均衡问题,赵静详细分析了近几年,北京市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办法:实施城区三级中医医院对口支援郊区中医医院的“手拉手”工程;实行“以大带小”的联合体工程,由三级医院带上一个二级医院,二级医院再带上区县医院,区县医院带上社区医疗服务站,从人才的培养、技术的配备、管理上搞“串联”。目的就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把基层中医医院提起来,让基层中医服务水平跟上,让优质的中医药资源融入下去,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能够扎根基层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具体措施包括,在全市城乡统筹实施大型中医医院专家到社区服务的“中医专家社区巡诊制”,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都要有中医专家定时、定点出诊;允许公立中医医院经验丰富、水平高、群众欢迎的名中医师到执业注册地点以外的社区、农村行医,让城乡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够“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在加强城乡基层中医药实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赵静强调要通过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重大课题研究、重点学科建设等途径,着力加强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培养。实施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医生每人300学时的中医药技术能力培训。三年内实现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中医类别全科医师,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都有以中医为主或能够运用中西两法为群众服务的医生。

医药不分家,提高中医人才的临床实践

不可忽视的是,中医院校教育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医专业医药分家即是其一,赵静说,“中药专业只学中药,不懂临床,而临床专业只学临床,不懂中药。如果把中医和中药分开了,医生就只会开方子而不会抓药,不看药就更不认识药。过去很多抓药的学徒,知道什么方子治什么病,最后也去当了医生。现在的医改政策把医药分开,适合于西医,但不一定适合中医。”她认为,要培养中医药合一的人才,中医药要作为整体来“看、扶、学、用”,所以中药和中医临床是不能分开的。

此外,中医高等教育追求中、西医兼顾,导致学生中医不精、西医不通,他们走上社会后,反而可能因中医治疗效果不理想导致人们不信任中医。

师带徒,鼓励传帮带的传统

中医讲究传承,赵静认为做好这项工作主要有两个办法。一是对名老中医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给予支持和奖励。对名老中医著书立说、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给予政策支持。政府帮助、鼓励建立首都名老中医研究室、工作室,并给与政策保障和一定的经费支持,系统总结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市级和部级老中医药专家完成一期传承任务的,由市政府给予奖励。二是建立师承教育与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挂钩制度。定期选拔百名中医药优秀人才,作为部级和市级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继承人员;继承人员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应考试,其中可以以古文代替外语、完成学位授予单位开设的相应学位课程,并通过继承结业考核和考试,学位论文答辩合格后,即授予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为此,北京市出台了“师承双百工程”:将中医药传承平台切实延伸到基层,为基层培养出100名徒弟,这些人全部是来自于基层、社区、乡镇卫生院,目的是提升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赵静发现这是发展中医药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把这些改革成功的经验做大做实,不断的传承下去,让全市中医药均衡发展。

赵静坚信,如此才能不断培养与提高中医药人才的素质,在不断优化的工作流程与制度管理下,进而振兴中医药事业。

继承与创新要以特色取胜

为了更大地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能力,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策略发展规划:一是在发展中坚持中医传统特色;二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以下称丰盛医院)院长陈福林介绍,医院坚持发扬传统,积极改革创新,以特色取胜,在业内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发扬传统中医技能诊术

24小时门诊服务,仅有100多个床位,377名医务人员,去年的门诊量却突破65万人次。在周边三甲综合医院林立的区域,丰盛医院缘何取得如此骄人成绩?记者来到位于阜成门内的这家医院,一探究竟。在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见到了正在忙碌的院长――陈福林,据他介绍,丰盛医院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属国家二级骨伤甲等的专科医院,以擅长中医救治骨伤而闻名。对于记者的疑惑,陈福林说,传统中医的技能诊术和内部制剂是丰盛医院的两大“法宝”。

“我院的骨折专台主要应用中医手法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骨折,针对骨折部位、复位情况、年龄、性别等给予个体化治疗;独特的正骨术对于中医称作的‘骨错缝’的病患,能够做到手到病除;独创的固定骨折的硬纸夹板,使用方便、舒适,易于调整;针对骨折早期、中期、后期给予辩证用药,促进局部消肿和骨折的愈合;采用‘手法+纸夹板+中药外敷’治疗闭合骨折法,康复期时间要比西医缩短1/3,并且费用低廉。比如桡骨远端骨折,从治疗、诊复到康复上药,费用1000元左右,西医手术则需2万多元。”。经济实惠,少受痛苦,老百姓口口相传,慕名来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

依托政策,汤剂变颗粒

中药制剂是优质中医药特色服务的有效载体。支持中药制剂的研发和使用,鼓励将名老中医验方开发为使用方便的中药制剂方面,丰盛医院为此下了真功夫,并且从中得到了实效。

陈福林院长说,由于中药汤剂制作复杂,难以大范围推广,为此,2009年4月,丰盛医院引进了“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技术,使其同传统的饮片汤剂具有相同的“功能主治、性味归经”,同时具有“安全、便捷、稳定、可控”的特点,达到替代传统中药饮片供中医师临床处方的目的。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1篇5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到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外伤患者的CT诊断及表现,研究讨论60例患者椎管狭窄的CT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

结果: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椎体骨折患者,发现其中76个胸腰椎椎管不同程度狭窄,胸椎T6~912个,胸腰段T10~L252个,腰椎L3~512个。

结论:通过CT进行外伤性胸腰椎椎管狭窄诊断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外伤性胸腰椎椎管狭窄诊断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39-01

通过对60例77个胸腰椎骨折导致不同程度胸腰椎椎管狭窄的CT诊断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指出外伤性胸腰椎椎管狭窄的CT诊断的认识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来我院治疗诊断的60例患者的76个不同程度胸腰椎骨折螺旋CT的检查,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岁。主要患者集中在25~45岁之间。其中,诊断77个不同程度外伤性胸腰椎椎管狭窄中,男性患者53个,女性患者24个。60例患者致伤的主要原因为高空坠落伤、跌伤及交通撞伤等。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临床表现,其中,腰部疼痛的患者37例、双下肢瘫痪的患者21例、腰部疼痛且伴有双下肢不完全瘫痪的患者18例、排尿困难的患者9例。

1.2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声场的ProspeedAI单排螺旋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椎体检查。扫描范围为患者损伤的上下椎体,采取横断面扫描的方式,对有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二维或三维的重建,同时,采用层厚2mm、层距2mm薄层进行扫描。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2结果

2.176个外伤性胸腰椎椎管狭窄分布情况。

部位

由上表可以看出:76个外伤性胸腰椎椎管狭窄的分布情况:胸椎T6~9椎管狭窄5个,第6胸椎1个、第7胸椎2个、第8胸椎1个、第9胸椎1个;胸腰段T10~L2椎管狭窄53个,第10胸椎7个、第11胸椎11个、第12胸椎14个、第1腰椎2个、第2腰椎9个;腰椎L3~5椎管狭窄11个、第3腰椎6个、第4腰椎3个、第5腰椎2个。76个外伤性胸腰椎椎管狭窄主要分布于患者的胸腰段,分布在胸椎T1~T10及腰椎L4~L5的相对较少。

2.276个外伤性胸腰椎椎管狭窄的表现。爆裂型骨折椎管狭窄有63个,主要表现为表现为椎体压缩粉碎性骨折,部分病例还伴有附件骨折并骨折片突入椎管等症状。63个爆裂型骨折椎管狭窄为:第6胸椎1个、第7、8胸椎3个、第9、10、11、12胸椎分别为1、7、11、14个,CT表现为椎体压缩粉碎性骨折并呈爆裂样,伴有横突骨折及棘突骨折24个。

骨折脱位型骨折椎管狭窄有13个,并且患者均伴有椎体及附件骨折并继发椎管狭窄的症状。其中第11胸椎3个、第12胸椎4个,腰1~3椎体分别为3、2、1个。其中,第11胸椎向后滑脱伴附件骨折1个,第11胸椎向前滑脱2个、第12胸椎向后滑脱伴椎弓骨折3个、向前滑脱1个;腰1椎体向后滑脱伴双侧椎弓骨折并前移2个、1例向前滑脱;腰2椎体向后滑脱1个、腰3椎体向后滑脱2个,并均伴有不同程度椎体和附件骨折并继发椎管狭窄。此型X线表现为椎体滑脱、错位及半脱位。

3结果

众所周知,椎管狭窄是一种骨科临床常见病症。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身的椎管各径线缩短,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到压迫,从而引起的神经功能系统障碍,主要通过X线平片和椎管造影进行检查,这样的诊断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全身的CT检查,可以直观、直接得显示椎管各径线的具体情况,确定患者外伤性胸腰椎椎管狭窄的部位,并能科学地诊断出患者椎管狭窄的原因,因此,CT对外伤性胸腰椎椎管狭窄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通过医师对患者外伤性胸腰椎椎管狭窄CT的观察,如有骨折累及二柱或三柱、椎管狭窄、脊柱滑脱或成角畸形等征象,则可诊断为不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是造成患者椎管狭窄最为主要的原因。不稳定性骨折常有二柱及三柱损伤,尤其是后柱损伤,骨折片突入椎管,促使椎管变形、变狭窄、脱位等。一般来说,椎管狭窄分为:椎管中央狭窄、侧隐窝狭窄、椎间孔狭窄。造成椎管狭窄的原因主要有:椎间盘突出、椎管先天发育异常、小关节突增生肥大等等。

综上,CT对外伤性胸腰椎椎管狭窄的诊断有非常明显的优势,CT诊断能够较好地显示患者由于骨折而导致的骨性椎管狭窄,同时对显示外伤性腰椎间盘突出所导致的非骨性椎管狭窄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CT诊断可以显示出患者的椎管狭窄形态,并通过狭窄的程度进行判断,计算出患者椎管狭窄的面积,因此就能够对患者脊髓的损伤程度做出初步的评判,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有价值的影像依据,尤其对于基层医院来讲,是一种科学且具有明显优势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篇6

今天,我怀着感激的心情,向您们反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好医生——骨科主任医师xxx和骨科病房主治医生xx。

我叫xx,去年11月11日因“晚间到一家私人商店购物,本人因有高度的近视只顾低头看台阶没有看到玻璃门关闭着,结果一头碰撞踉跄时身体失重后重重地从台阶上摔下来,造成左手腕粉碎性骨折,当时去了复兴医院急诊正骨处置后,又过两三天复查后不合格医生建议住院手术,当时复兴医院没有床位只好转入贵医院,入住贵院三楼骨科病房,经刘主任医生和王主治医生接管后。他们认真检查诊断,由于我的伤势较重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期做内固定条件又不具备,决定给我进行左手腕外固定手术。当时我心里很恐惧有些不安,他们便安慰向我详细解释了做外固定手术的原因、相关情况以及手术材料的费用情况,并根据与我协商的结果确定手术所用的材料。

我看到他们胸有成竹的表情后心稳定了。11月20日是一个星期六他们放下休息不辞辛苦特意加班为我做手术,由于准备工作做的很充分,我的手术做的很成功,手术后,住在医院中,我得到了刘主任医生、王主治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护理,好似亲人一样使我的伤势得以顺利恢复在本月26日出院。

在我出院哪天刘主任和王医生分别再三叮嘱我要好好的休养定时到医院做复查。由于得到贵医院好医生们高超的医术治疗和康复指导,我的伤势康复的很快,在第八周后再次住进贵医院骨科病房做取固定物手术,接管医生还是刘主任和王医生他们用熟练的医术摘取下我左手臂上的固定物后,每天在查房时都要细心询问有什么不适、检查伤口是否长好了,帮助病人做功能恢复,我很感动并感谢他们!对我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病人不光治愈了我的病,还温暖了我的心,我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篇7

【关键词】老年股骨骨折;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14-0124-02

doi:10.14033/ki.cfmr.2015.14.06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老年人的人均寿命在增加,社会人口老龄化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常见的老年病如老年股骨骨折的发病率在近些年逐渐增多,其致死率、致残率高,已经越来越受到医护工作者和社会的重视。股骨骨折是多见于老年人的常见病,股骨骨折产生的原因包括暴力打击,车祸事故中的车辆碾压、撞击,不慎从高处摔倒坠跌等,均是老年人常见的股骨骨折产生原因,而一旦股骨发生骨折,骨折处就会肿胀、扭曲变形、疼痛,若有开放性伤口则病情较为复杂严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老年股骨骨折进行治疗[1]。本文对5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0~81岁,平均72.1岁;左侧20例,右侧3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在5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当中,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15例,坠落伤14例,摔跌伤20例,暴力打击1例,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11例,合并高血压患者9例,合并冠心病患者5例,合并支气管炎患者3例。伤后就诊时间为0.5~11.0h。

1.2临床表现

在临床表现上,多数伤者皆有外伤,部分伤者外伤较重,受伤后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疼痛剧烈,合并多外伤和内伤,局部肿胀压痛,患肢缩短;骨折处有较为严重的疼痛、压痛、肿胀,有些患者会出现局部血肿、开放伤和出血,X线照片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方向;同时为了不遗漏其他同时存在的损伤,要注意股骨粗隆及膝部体征的检查,密切注意合并伤和休克的发生[2]。

1.3治疗方法

1.3.1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情况应首先进行骨牵引或皮牵引,目的是为了制动患肢,缓解疼痛,在手术之前要保证患者无手术禁忌,经过内科疾病治疗和完成手术前的检查后才可以于骨科牵引床上进行手术,关键步骤在于术前手法复位。患者臀部稍垫高,仰卧位,采取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进行常规消毒,选择股骨粗隆部外侧为切口,切口始于大粗隆顶点上3cm,经大粗隆向大腿外侧延伸约10cm,显露粗隆间骨折。外展牵引、撬拨骨折复位,在C型臀X线机透视下复位满意后,于大粗隆下方约2~3cm处,外侧骨皮质前后位的中点,经135b导针定位器外号入一枚直径2.5mm的内固定导针至股骨头颈部,在C型臀X线机透视下将导针钻入距股骨头下1cm,正位导针应在股骨颈中部,侧位位于股骨头中央[3]。通过透视确定位置和深度之后,沿导针扩孔,攻丝,旋入髋动力主钉,使钉尾与骨干平行,套入钢板,安装尾钉,用螺钉将钢板固定,对尾钉进行加压,对小粗隆部骨折可用1枚拉力螺钉固定。活动患肢检查骨折固定可靠,冲洗伤口置引流管,依次关闭切口[4]。

在手术完成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常规抗感染、肌肉舒展锻炼、拔出引流管等,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受伤情况给予患者安排合适的恢复活动,定期进行X片的检查密切注意恢复情况。

1.3.2中医治疗在手术阶段前后同时对患者进行中医治疗,采取口服中药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期的中药治疗要根据老年人的虚荣体质,以活血化瘀、提高抗病能力、消肿止痛为主,可采用复元活血汤服用1~2周,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也可以在手术前后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来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在中期的治疗中,要以接骨续损、和营生新为主,所谓中期一般指的是受伤2周到痊愈为止,在这3~6周内口服新续骨汤,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也可方选壮筋养血汤加减;在伤后7周以后即后期治疗,要补肝益肾、强筋壮骨,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生血补髓汤等,根据患者病情持续治疗3个月左右[5]。

1.4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骨折,其治疗效果的评价依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可分为以下几个档次:生活能够自理,行动正常,患处无疼痛且活动正常为恢复优秀;依靠手扶拐杖达到生活基本自理,患处有微小疼痛,活动效果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为恢复效果良好;需搀扶,生活不能自理,患处中度疼痛且活动受限为尚可;生活不能自理,活动受限,病情严重或死亡为差[6]。

2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4~12个月,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5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6~60周,平均32.4周。其中,优秀30例,良好15例,治疗优良率为90.0%,治疗效果良好,愈合时间为9~22周,平均15.4周,手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脑血管意外、股骨干骨折等现象。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步入老龄化的速度加快,很多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可能出现的病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股骨骨折就是老年人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病症之一,它具有致死率、致残率高,威胁大,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等特点,且随着老龄人平均寿命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开始出现衰退,骨质疏松等问题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这也使得老年股骨骨折的发病率在近些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股骨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过去在处理股骨骨折时常采用的是保守治疗如牵引等,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和对于股骨骨折治疗的认识提高,目前多采取积极主动的治疗方式,股骨骨折会使老年人不能下地负重行走,而老年患者多有气血两亏,肝肾不足,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或骨科疾病[7-8],长期卧床必然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应尽早进行手术,避免长期卧床,早治疗,早康复。传统的治疗方法由于患者卧床不动,经常会出现并发症,致死率高。

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股骨骨折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综合以上可以发现,5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6~60周,平均32.4周。其中,优秀30例,良好15例,治疗优良率为90.0%,由此看出,中西药结合治疗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显著。

首先,西医的手术治疗能使患者尽快康复,避免传统的保守治疗所带来的并发症,降低老年股骨骨折对给患者带来的高致死率,而手术可行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患者的身体状况,要对患者手术期间的身体状况做出整体有效的评估,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处理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项问题。而通过大量的统计来看,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高达80%以上,且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相比于保守治疗的效果,尽早的手术治疗效果要更好[9]。其次,中医中医药在治疗骨质方面的疾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西医手术的基础上,配合以中医药的内服外用,西医对于骨质方面的药物疗效远远没有中医全面彻底,中医会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征,注重调养和平衡,和血理气,强筋健骨,疏通经络,补血益气,辨证施治,兼顾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对西医是很好的补充,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股骨骨折恰好做到了优势互补,效果显著[10-11]。

除此之外,老年股骨骨折的发病率在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但广大中老年人要注意对股骨骨折的预防,避免出现过于激烈的活动而造成股骨骨折,同时在接受治疗时,要消除心理压力,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加速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在康复的过程中要注意调理,按时用药,注意对患处的保护,避免出现病情的反复或加重,减少发病率。同其他处理方式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骨折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恢复,操作难度不大,是治疗老年股骨骨折的有效手段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旭东.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25):149-150.

[2]谈仁渊,叶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7):83-84.

[3]李培豪,徐奎,黄永光.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2771-2772.

[4]卢雄才.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8):55-56.

[5]杨晓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22(5):281-282.

[6]傅东明,周长明,高洋.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27):60-61.

[7]陈勇,应文魁,王锡宇,等.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130-131.

[8]杨玉环.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疗效观察及康复护理[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5):71-73.

[9]陈赛雄.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压缩骨折垫枕练功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62-63.

[10]潘定权,史晓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A].第十一届国际骨矿研究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2013.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篇8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医院骨科,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摘要]目的将经皮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与空心钉加肌骨瓣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按数字法将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使用不同方法治疗。使用空心钉加肌骨瓣治疗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然而采用经皮空心钉加压微创技术治疗的患者称为实验组。比较两者手术情况和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6.7%(3/45),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2±2.4月,均少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arris评分优秀者32髋(71.1%),平均分(88.6±5.3)分,患髋功能恢复较理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比之下,微创技术经皮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肯定,降低股骨头坏死几率,优势突出,值得临床优先采取使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经皮微创;肌骨瓣;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5(c)-0090-02

[作者简介]刘勇(1977.10-),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

[通讯作者]王继民(1971.4-),男,内蒙古包头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邮箱:363917308@qq.com。

股骨颈骨折因外界环境中多种高能量暴力因素的增加而频繁发生,损伤程度较重,股骨颈部位血供的特殊性是股骨头坏死的前提因素,严重影响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时复位以及适当有效减压并固定是促进患肢骨折愈合根本准则,选择实践价值高、疗效稳定的手术方法一直是临床治疗的突破点[1]。为分析将经皮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与空心钉加肌骨瓣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该研究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月就诊于该院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经皮空心钉加压微创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并与空心钉加肌骨瓣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就诊于该院骨科,患者均为单侧股骨颈新鲜骨折。造成骨折原因为车祸(34例)、跌落伤(22例)、压伤(18例)、其他因素(16例)。患者年龄20岁~55岁,平均(34.4±2.4)岁,其中男59例,女31例,左侧股骨颈骨折56例,右侧34例。根据受伤程度分型(Garden分型)属于II型至Ⅳ型,分别21髋、46髋、23髋。患者均于伤后6h内送入医院,待病情稳定,伤后3~4d进行复位手术治疗。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治疗,并配合完成手术治疗,同时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无其他合并症,凝血功能正常。按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1~54岁,平均(35.2±2.6)岁,其中男30例,女15例,左侧股骨颈骨折26例,右侧15例。Garden分型II型~Ⅳ型,分别11髋、22髋、13髋。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34.4±2.4)岁,其中男29例,女16例,左侧股骨颈骨折30例,右侧19例,Garden分型II型~Ⅳ型,分别10髋、24髋、10髋。组间骨折程度等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对照组垫高患侧后完成麻醉,于髋关节后行弧形手术切口,大小12cm。将股方肌蒂设置为中点,沿股方肌附着粗隆处的四周切取骨块(形态为长方体4cm×2cm×1cm),包裹于生理盐水的纱布内。分离肌肉直至显示关节囊,动作谨慎,避免伤害神经,并进行复位。然后通过C臂监视,将3枚克氏针打入股骨颈,以此为引导平行打入打3枚合适大小的空心钉做固定,分别通过股骨距和中上部股骨颈。再于股骨颈前侧开骨槽,大小形状与备用骨块相同,将骨块轻轻锤击嵌入,并深入股骨头内,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固定后逐层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术后3d内积极适应抗生素预防感染。

1.2.2实验组术前患肢服用镇痛药盐酸哌替啶。然后固定体位,局部麻醉后,通过牵引伸直患肢,并且外展内旋患肢,将患处股骨颈复位,伸直髋关节。C臂监视(型号Powermobil,由德国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确保骨折满意复位,然后于大转子下方将3枚克氏针打入股骨颈,以此为引导作小切口,平行打入打3枚合适大小的空心钉做固定,固定位置和深度同对照组。术后24h内控制感染,固定患肢外展体位,并适当床上锻炼股四头肌。同时口服疗骨胶囊和其他活血化瘀药。术后定期X线检查,并逐渐进行功能锻炼,掌握注意事项。术后随访2年,比较患肢功能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随访对患肢进行Harris评分[2],评定功能恢复情况,其中分数在90~100分之间代表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为优秀;在70~90分代表功能恢复良好;不足70分代表恢复较差,另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测,并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2.1两种方法手术情况以及手术效果对比

实验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6.7%(3/45),低于对照组坏死率13.3%(6/45);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2±2.4)月,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随访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股骨颈骨折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股骨颈骨折的发生逐渐倾向于年轻化,受伤原因多为外力暴力直接作用于股骨颈造成,骨折程度较重,错位后不易恢复。活动过程中股骨颈承受力较大,发生骨折后常因较大的扭矩力作用发生移位,并且严重创伤软组织。又因股骨颈特殊供血结构,极易影响正常血运,骨折常伴有营养血管受损,供血受阻,容易诱发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的骨膜层缺乏也是影响骨折愈合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只能靠内骨膜恢复,加重愈合困难性。

及时手术治疗可有效恢复股骨颈错位程度,促进髋关节恢复正常结构。有学者认为[3-4]应力争尽早手术治疗,避免继发移位的发生,影响预后,故将固定时间定为伤后12h之内,及时复位,并清除关节囊内形成的血肿,充分减压。本着理想复位、加强内固定的原则纠正骨折处学运情况,维持稳定内环境,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3.2经皮空心钉加压微创技术的优势

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种类繁多,并未达到统一治疗标准,未形成统一治疗方案。为达到以上理想治疗效果,满足以上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需求,临床逐渐优先选择经皮空心钉加压微创技术。该文经过详细的研究分析,汇总各项数据如下:实验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6.7%(3/45),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2±2.4)月,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arris评分优秀者32髋(71.1%),平均分(88.6±5.3)分,患髋功能恢复较理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这种方案破坏性小,内固定牢靠,无禁忌证[5],具有较高实践价值,是一种值的采取的治疗方案,具体优势如下:①空心螺钉稳定性强,其具有独特的构造使其抓持力增强的基本优势。而且空心螺钉小,置入后对血管以及股骨本身刺激性小,不易造成额外损害。②操作在C臂监视下进行,具有微创技术优势,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对患者手术耐受性要求低,适用于任何年龄段患者,尤其适用于骨折严重、体质较差的老年患者。③3枚螺钉以平行固定形式置入,并通过折线,进一步起到加压作用,紧密连接骨折端,增强稳定性。此种置入方法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避免骨折端发生旋转的可能,并且增强固定后抗压性,增强承受力,不易发生弯曲,避免活动后螺钉脱出[6]。④空心螺钉可通过减压作用缓解股骨头坏死,减少并发症,使患者提前下床运动,在活动量大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良好的加压作用和控制作用进一步提升稳定性,缩短患髋愈合时间。⑤此螺钉材料为钛合金成分,生物相容性较高,并且耐腐蚀,不易干扰影响检查结果,是理想使用材料[7-8]。

综上,与空心钉加肌骨瓣手术方法相比,经皮空心钉加压微创技术对患者益处多,社会效益良好,应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杰,张登君,郭秀生,等.股方肌骨瓣移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中长期疗效[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5):370-372.

[2]吴春宝,蒋仁伟,唐勇,等.经皮空心钉与空心钉加肌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12):1043-1044.

[3]王祖安,卜明,龚举明,等.经皮空心加压钛合金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医正骨,2011,23(5):51-52.

[4]马业涛,宋世锋,肖海涛,等.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8):77-78.

[5]曾强.空心钉内固定加股直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23例[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4):509.

[6]吾肯,祖帕尔,库瓦提.空心钉结合缝匠肌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J].新疆医学,2010,40(6):49-50.

[7]赵振营,林志荣,赵喜元,等.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探讨与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18-20.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篇9

[关键词]数字骨科;优势;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9(b)-0197-02c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展、深入,其中数字骨科作为骨科临床中的新型医学学科,为骨科研究及治疗的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数字骨科以骨科的各类临床资料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的数字处理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同骨科的临床密切结合,成为医学中一门新兴的数字化学科。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多学科融合交叉式任一学科发展的必然途径与趋势。数字骨科是数字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研究解决骨科基础与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数字骨科的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的兴起,逐渐的转化了临床骨科疾患的诊治思路,个体化手术设计(手术方法,内植物)成为其应用的主要标志,为提高临床骨科手术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效果。现有的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从而促进医学技术向个性化,精确化,微创化与远程化方向快速发展,数字骨科的出现,实现了由二维到三维,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到动态的技术转变,数字骨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建立,有望使顾客临床逐渐系统化,标准备,立体化和可视化,数字骨科的概念提出,建立在数字医学和中国数字人技术、数字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医疗专业软件的基础上,建立事故科数字化三维解剖图谱,从而实现两个目的,即星系共享和资源共享。由此,该研究对数字骨科在骨科临床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1数字骨科的优势

目前数字化的骨科技术已在骨科应用及研究方面贡献了部分学术成果,成为推动骨科临床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相比于传统骨科的研究模式,数字骨科具有明显的技术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①数字骨科采用了计算机的人体骨骼快速成型辅助技术,在该技术帮助下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人体骨骼模件也能够制作完成,完成后的标本可用于医生学习患者的解剖特点,从而提高医生参与手术治疗时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1-2]。②数字骨科运用的CAD/CAM技术能够对患者的骨骼模件进行三维重建,为患者提供独特的假体设计,在该设计方案下制造完成的假体,与患者病变骨骼匹配程度较高,应用效果更好;CAD技术还能用于术前的手术方案设计,模拟过程,提升手术效果。③计算机的辅助设计技术还能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设计,通过手术模拟使得较为复杂的骨折情况也能得到准确外科复位,同样该技术还可用于骨科肿瘤的切除、畸形肢体的矫正以及假体配置等[3-4]。根据上述优势,该研究对数字骨科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2数字骨科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在李亚光等人[5]的相关研究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数字骨科技术的发展,足踝、盆骨、关节骨折,脊柱侧弯、后凸治疗,四肢畸形矫正等方面均开始对数字骨科技术进行了运用,从而实现个体化定制以及生物制造水平的提升,增强手术方案的科学性与手术后相关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基于此,该研究对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2.1骨折治疗中的数字骨科技术

在朱学敏等人[6]的相关研究中,对骨科技术中的CAD(计算机的辅助设计技术)、RP(骨骼快速成型技术)以及三维建模技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Mimics等三维建模操控软件,能够根据患者的计算机影像学资料建立与之相符的骨关节三维立体模型,该建模技术避免了普通X线片检查中的重叠现象,弥补二维CT检查缺乏整体性的缺陷,清晰、完整显示跟骨结构,医师能够对骨折的移位情况有直观了解。其次,CAD-RP技术应用相关处理软件系统将二维断层的图像信息转换为数控的加工指令,在指令下相应机械能够制造1:1的骨骼实物模型,其中清晰的显示出骨折线走向、分布,方便医师制定更加有效的手术方案。最后,计算机导航技术则能够在术中为医师提供光学或影像学监测,克服医师的触觉差异与手眼协调性的问题,帮助完成精细的手术操作。

2.2骨肿瘤手术中的数字骨科技术

张余等人[7]的相关研究表明,数字骨科技术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肿瘤三维模型构建、截骨手术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模板、RP技术及术中计算机导航技术。以骨盆肿瘤手术为例,首先,术前将CT、MRI检查的数据输入三维建模软件系统中,将其转换为三维数据,重建骨盆中的发生肿瘤病变的骨关节解剖模型,根据其展现出的肿瘤性质明确外科切除的范围。其次根据病灶解剖形状制作手术切除的辅助模板,便于术中进行切除时异体骨的修剪形状与骨缺损的形状一致。最后,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对肿瘤的切除及骨组织重建的过程进行模拟,验证手术方案的可行性,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骨科手术模拟和固定内植物设计,使以往单纯的依靠CT二维影像学诊治疾病到三维实体模型,无论对于提高医生手术方案的准确性和对患者的个体化医疗方案的高效实施都是大有裨益。

2.3其他骨科手术中的数字骨科技术

除上述复杂性骨折及骨肿瘤手术中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外,在关节手术、脊柱外科手术、寰枢椎手术、创伤性骨损伤手术中也展开了应用。在王智运等人[8]关于脊柱外科手术运用数字化技术的相关研究中,同样认为主要依赖于3D技术、CAD/CAM技术、RP技术等,首先通过3D技术对畸形、脱位、骨折、结构破坏的脊柱进行三维模型的重建,为医师体检了解患者损伤处的三维立体结构提供有力依据,完善手术方案;其次,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三维的立体模型进行研究,例如测量尺寸、体积、面积,明确手术路径与组织移位等,使得手术方案能够得到精确呈现;最后在数字化导航技术的辅助下完成手术。而在王建华等人[9]关于寰枢椎手术应用数字骨科技术的研究中,则对术中个性化置钉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将图像的二维数据输入三维重建模型软件中,利用软件技术明确最佳的寰枢椎进钉点与钉道,并将三维模型与其进行拟合,提升对应准确性;通过计算机导航技术进行模板打印,术中根据模板打印所提供的入钉点进行磨钻开孔,并建立钉道,实现固定。

2.4骨科生物力学研究

骨作为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完成静止状态下力学支持,而且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完成力学传递,因此骨科生物力学研究对于骨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由于人类骨骼多为不规则体,而且受力方式较为复杂,因此对于其研究较为困难。数字化有限元分析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其基本原理为将不规则的人体骨骼分解成有限个规则的正三棱锥形,通过分析三棱锥行的受力特点来分析整体骨科的力学特性。其现有的主要应用软件有ANSYS,ABQUES等,主要研究的领域有寰枢椎骨骼不同置钉钉道下螺钉应力应变,骨盆骨折固定后,不同拉力钉固定应力应变变化,股骨远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不同固定方式应力应变特性等。以上的研究不但为骨科手术术式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更为内植物的设计和改良提供新的思路,为降低手术失败和二次手术提供科学依据。

3展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骨科逐渐成为骨科学基础研究及临床手术技术改进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医疗行业及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未来的发展中,数字骨科技术还将依赖于更加先进、强大、完备的计算机及软件系统支持[10]。例如自动提取MRI或CT检查数据征性的参数,直接生成三维立体骨骼模型,再如通过人机交互法完成材料与假体的植入,数字化机械臂,远程会诊及远程手术等[11-13]。数字骨科技术作为新兴的研究与治疗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此,该技术还应当不断发展完善,为医疗事业及人类生活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数字化技术将成为21世纪优秀骨科医生的临床床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夏虹,吴增晖,等.数字骨科技术在儿童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6):516-520.

[2]陆建华,秦步平,王志刚,等.应用数字骨科技术辅助设计定制桡骨头假体的体外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3,6(5):451-454.

[3]章莹,尹庆水,万磊,等.数字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临床数字骨科(一)[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1,3(2):113-119.

[4]张建春,吕厚忠.数字骨科技术在股骨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肉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附1例报告)[J].现代医院,2013,13(1):56-58.

[5]李亚光.数字骨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5):579-582.

[6]朱学敏.数字骨科技术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3,5(5):304-309.

[7]张余,马立敏,尹庆水,等.数字技术在骨肿瘤外科的应用临床数字骨科(三)[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2,4(1):68-72.

[8]王智运,尹庆水,夏虹,等.数字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临床数字骨科(二)[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1,3(3):230-236.

[9]王建华,尹庆水,夏虹,等.数字骨科技术在寰枢椎个体化置钉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9(3):165-168.

[10]王博亮,蔡明,郭晓曦.数字医学在精准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2(2):202-204.

[11]谢叻,张绍祥,王友,等.数字化制造技术在外科中应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10(2):109-110.

[12]QinM,LiuY,HeJ,etal.Applicationofdigitaldesignandthree-dimensionalprintingtechniqueonindividualizedmedicaltreatment[J].ZhongguoXiuFuChongJianWaiKeZaZhi,2014,28(3):286-291.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篇10

作为西安市成立最早的公立医院,红会医院在历史的发展中也曾因循守旧、固步自封。2008年,郝定均担任医院院长一职。上任伊始,他就确定了“以改革谋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办院理念,带领医院全体员工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几年来,红会医院旧貌换新颜,形成了以骨科为特色,多种学科并存,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有非营利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制度创新为本

制度创新是创新之本,没有制度创新,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为了强化医院的管理,郝定均外学先进,内找问题,并结合本院实际,慎思明辨,做了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促进了医院的快速发展。

在行政管理方面,2011年郝定均创立了会议决议督办制度,成为医院各项制度中的一大亮点。在上情下达方面,医院将院长办公会、行政办公会、总值班晨交班会三大会议中的重要决议以书面形式下达给各科室主任,要求在规定时限内以书面形式反馈,对于重要事项实行专人“回头望”,使医院的各项事务能一一落到实处。在下情上报方面,一线科室给行政科室提交的申请,如一周内无回复,可直上报主管院长,主管院长一周内无回复,可直接将申请由院办登记后汇报至院长处解决。这项制度实行后,大大提高了医院各级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在医疗管理方面,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医院在西安市卫生局系统首创了“四位一体”总值班管理模式,实行医院领导为带班院长,由行政总值班,医疗总值班和护理总值班组成的总值班体系。医院还设立了医疗风险预警制度,建立院、科两级防御系统,设立“科室―医务科―医院”的三级防线,来降低医疗风险,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对管理中碰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如手术台管理办法、急诊患者收治管理办法、临床路径管理办法、加床管理办法等,逐步完善医疗管理制度。

对于科研教学的管理,医院建立了以院长为首,主管院长分管,科教科全面管理,各科室具体实施的科教工作管理体系,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科教管理文件,明确了对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专利技术等的奖励办法,设立院内科研基金和评选院内优秀教师,较好地引入了激励机制,促进了科教工作的全面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并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问题来抓。

在郝定均的主导下,医院质量管理已步入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起草了医院质量管理控制方案,同时制定了《综合质量考核标准》、《质量监督评价》配套操作性较强的量化标准,使质控指标细化。几年来,质控目标在逐年提高,质控范围在不断扩大,质控效果也日益显著。

特色办院致胜

西安市有多家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医院,作为市级医院的红会医院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特色必须鲜明。以骨科为特色学科的红会医院,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誉为全国三大骨科中心之一。郝定均上任后,为了使医院的骨科达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标,在6年的时间里,从多个方面对骨科进行了改革创新。

为了推进骨科的专业化、精细化和现代化,医院将骨科进一步细化,实行分病区管理。例如,医院将脊柱外科扩增到4个病区,创伤骨科和关节外科扩增到3个病区,运动损伤科扩增为2个病区,中医骨科扩增为2个病区,手外科扩增至2个病区等等。

骨科的分科细化有利于专业的精细化研究,因此更容易出经验、出成绩。2009年,脊柱外科获西安市医学重点学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获西安市医学优势专科,中西医结合骨科获省级重点学科。2011年,中医骨科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基地。2012年,中医骨科获部级重点专科,足踝外科被批准为“全国足踝外科医师培训中心”。2013年,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获西安市医学重点学科。2014年,创伤骨科“AO创伤培训中心”正式挂牌。

为提升骨科学术发展和科研水平,医院专门为骨科人才定期举办学习班,支持员工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给骨科员工压担子,定指标,做到“年有部级、季有省级、月有市级、周有院级学术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骨科学术提高和人才建设。医院在2008年以前无部级科研课题,无SCI论文,目前医院已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发表SCI论文72篇。在教育教学方面,医院2008年以前没有研究生导师,现在已拥有了硕士研究生导师30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

为了加强优势科室的竞争力,医院加大了对骨科的建设。在短短6年时间里,医院骨科科室从2008年365张病床数,增长至现在的960张,实现了以骨科高、精、尖技术为特征的特色医院。2012年医院被陕西省卫生厅确定为陕西省骨科医院。去年9月,医院的中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给医院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仅在当年,骨科手术量猛增至近3万例。2013年医院骨科被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

1.1课程内容具有中医药优势我校运动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开始就充分依托了中医药领域的优势资源,凸显“中西医结合,医体渗透”的专业特色,形成以系统学习中医理论体系为主,中医与西医、中医与体育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的运动医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中不仅有中医诊断学研究进展、养生本草、内经选读、体质学说与中医临床,在学术讲座和导师授课中也主要围绕中医药防治运动性病症(如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中医药防治女运动员三联征)、传统体育疗法(和中医养生)治疗慢性疾病等具有中医特色和中医优势的内容来进行。

1.2教学管理与考核规范而灵活教学管理由研究生院、学科教研室和导师组三级组成。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由学科教研室制定初稿,由研究生院讨论审核通过;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制度文件由研究生院统一制定实施;选课是在学科教研室和导师组的指导下(依据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由学生(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自主选择。专业必修课和限选课均为建设多年的课程,任课教师及所在教学团队均制定了规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一般采用闭卷考试,要求70分合格;而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的选修课,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则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多采用写论文或专题作业等方式;学术讲座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同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专人负责学术讲座的考勤和学分统计管理。

2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现代运动医学在体育运动兴起和临床医学进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但是和临床医学“主流”二级学科如内科学、外科学相比,运动医学的发展还相对较慢。长期以来大多数医院都没有运动医学专科,医学院校发展运动医学缺乏基础,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在中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运动医学及其专业人才培养才得到更好的重视和发展。而作为中医院校的新兴专业,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2.1运动类的专业课程较少课程体系中直接以“运动”命名的课程仅有运动营养学和运动医学研究进展两门,同时研究生院安排的统一讲座中也缺乏和运动医学直接相关的内容,其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医学研究生人数较少、开课成本过高。运动医学专业人才不仅要把握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应该熟练掌握运动规律和医学的关系。因此,在开课成本过高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安排医学类与运动类的专业课程比例,是运动医学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2.2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应该强调运动医学学科前沿知识与技能,紧跟国际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内容。但目前来说,不仅教材的内容陈旧,包括导师授课、学术讲座在内的教学内容也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还是人力和物力投入不够,临床和学科发展本身结合不足。因此,如何把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运动医学学科发展较好的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研究生课程内容,如何把运动医学临床实践和课程结合起来,是问题的关键。

2.3教学平台相对单一医学教学平台一般包括课堂授课和临床实践两个部分,但鉴于运动医学是医学和体育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且国内运动医学发展和欧美国家还有一定距离,要使硕士生熟练掌握运动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单单靠广州中医药大学本身的课堂授课和附属医院的临床实践,是不能完全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及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切合体育事业和医疗事业发展形势,真正培养出满足就业市场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运动医学专业人才,拓宽教学平台非常重要。

3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随着世界范围内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医学在医学研究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运动医学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而中医院校具有丰富的运动医学教学资源,如何凸显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特色,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医学亦是时代的责任。针对目前运动医学硕士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整合资源增设运动类课程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的优势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骨伤科学是国家教育部及省重点学科,附属医院的中医骨伤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而且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具有非常好的基础。针对开课成本较高、直接和“运动”相关的专业课较少的问题,应该打破学科和院系之间的壁垒,把骨(伤)科、外科和运动医学等多个学科及其师资力量整合起来,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适当增设运动类课程(选修课),供运动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外科学、外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选课。可以考虑增设的课程是中医骨伤科临床与基础研究、运动创伤研究进展。

3.2增加学科前沿进展内容或课程作为主管部门研究生院应该定期召集专家(尤其是有留学背景、长期国际交流的专家)对所设置的课程及其内容(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评估,将前沿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吸收进课程内容,尤其要注意将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新技术纳入到运动医学课程内容中。可以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并有效执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定期访学和国外知名高校(和运动队)专家学者定开展学术讲座的制度,讲授和介绍运动医学学科或相关学科最前沿的知识、理论和技术。其中,“请进来”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区域优势,将港澳相关院校的专家定期邀请来进行讲学。

中医骨伤科的优势范文

建院四十多年来,在几代医院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医疗设施不断完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同其他许多乡镇卫生院一样,我们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卫生院自身投入不足,人才流失,缺乏特色等原因造成发展后劲不足。房屋陈旧,医疗设施落后,设备老化。在医疗水平高、设备精良的市级医院和经验丰富的村级诊所的前后“夹击”下,卫生院在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转变,尽快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迅速摆脱困境,作为关系卫生院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摆在了院领导班子面前。

在经过广泛考察和深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是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符合世界医药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庄正骨”三百年来形成的良好声誉是我院特有的无形资产,它的独特优势是其他医院所无法比拟的。要想在竞争中求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正骨的名牌效应,造大培强这一专科龙头,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院步入良性轨道,健康发展。同时也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环境,提高装备水平,为专科建设构建发展平台。思想认识的到位,使我们迅速确立了“以加强骨伤专科建设为突破口,形成龙头带动,以改貌配套建设为基础,提高硬件水平,促进全面发展”的。随后,我们经过科学部署,精心组织,迅速集中力量投入到了建设中来。

二、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加快骨伤专科建设步伐

虽然正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具有传统优势,但在目前医学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就显得科技含量低,规模相对较小。为保证骨科建设尽快步入快车道,真正在全院起到龙头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一是出台政策措施。年,我们集思广益,制定了《庄镇卫生院骨伤科发展规划》,明确了“传统引路,中西结合”的办科方向。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将正骨传人聘为副院长,调拨20万元作为科研经费,骨科内部人事管理自主,奖金分配自主,骨科人员在晋级晋升、住房分配、参政入党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年,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实际情况,我们又适时召开了由院两委和科室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作出了《关于加强骨伤科建设的决定》。这些文件措施的制定,为推动骨伤科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提高医疗装备水平。在卫生经费不到位,各项建设投入增加,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院对骨科建设一直实行财政单列,每年的骨科专项经费增幅都保持在15%以上。为提高改善骨伤科的医疗装备水平和诊疗环境,我们先后投资300万元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高标准骨科病房楼和手术室,配齐了骨科手术器械,更新不锈钢折叠床及橱具50件套,并全部安装了空调,购置了骨科牵引床、M-904E多功能麻醉机、自动洗片机等设备。

三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群体。专科优势要靠人才去发挥,骨科特色要靠人才去体现。我们看准这一点,在选好人、育好人、用好人上下了大量工夫。选好人,任命正骨第十七代传人梁华兴为学科带头人,充当领头雁,搞好传帮带。大胆提拔重用一批年轻业务骨干,为骨科发展输入新鲜血液。目前,骨科医护人员已经达到了20人,人才结构趋于合理。育好人,制定详尽的《骨科人才培养计划》,在新分配学生中选拔优秀毕业生充实到骨科,作为后备人才培养。每年定期派出1—2人员到泰安中心医院、骨科大夫从进修回来后,大胆实践,将所学新技术很快应用于临床,带动骨外手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骨科病房护士长张蕾年仅23岁,但她扎实肯干,团结带领全科同志创造性工作,连续两年被授予“肥城市十佳护士”、“泰安市优秀护士”的荣誉称号。经过多年努力,我院高素质、业务精、年轻化的骨伤科人才队伍已经初步形成,为骨科技术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四是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年我们将骨伤科做为试点,并逐步向全院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以岗定人、择优录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对竞争岗位、任职条件、选拔程序做了详细规定。经过资格审查、考试考核、面试答辩、民主测评后择优上岗,每两年一个聘期,保持聘任动态性。在分配制度改革中,我们实行了院科两级核算,坚持“想闲无钱,劳动有酬,多劳多得,向一线倾斜”,科室每个人的效益工资与个人工作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相挂钩。改革后,收入高的同志每月能达到两千多元,低的仅能拿到几百元的基本工资。在骨伤科试点成功后,我们又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全院推开,对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职工实行合同制管理,对行政后勤科室实行“岗位目标得分考评责任制”,临床医技科室实行“成本核算”管理,充分发挥出了每个岗位的最大潜能。

五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我们积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不断扩大正骨的知名度。先后在电视台、广播电台、《卫生报》、《泰安卫生》等多家新闻媒体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去年初,我们还专门建成了骨伤科网站,全球用户只要登录国际互联网,就能轻松浏览到正骨的有关信息。

“突出专科,培植龙头”的,使骨伤科在几年时间内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年,我院骨科门诊量达到30800人次,占全院门诊量的38%,收住院1060人次,占全院住院量的67%,床位使用率达92.3%,业务收入突破300万元,占全院总收入的46.5%。正骨的牌子越来越响,接诊范围辐射6省16地50多个县市区,膏药也远销,为海外人士带去福音。

三、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全面实施改貌配套工程。

在实施改貌配套工作中,我们以“外塑形象,增强后劲”为出发点,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工作标准,对医院医疗区和生活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布局。基础建设方面,年投资200万元完成了以门诊楼和病房改造为重点的一期工程,建成了开放式中西药房;年投资400万元,完成了以病房楼和康复楼建设为主体的二期改貌工程,率先完成了泰安市卫生局下达的第二轮改貌配套任务;年又对门诊楼进行了外部装修改造,建成了风格别致的绿地广场,使整个院容院貌有了很大改观;2001年重点抓好“安居”工程,建起了面积3200平方米三室两厅的职工宿舍楼。在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加大了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近几年先后投资120万元,购置了F-820血液分析仪、C980C电解质分析仪、CX—9000B超、心脏工作站、SDN-660脑电地形图仪、LH2802胎儿监护仪、三氧消毒机、自控式洗胃机等一批高新医疗设备。安装空调120台,更新升降式不锈钢病床、全棕床垫100件套。购进南京依维柯救护车,改善了医疗服务条件。配置了一批IBM电脑,实行了微机系统化管理。医院技术装备力量进一步增强。

在搞好院内改貌建设的同时,我们结合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实施,加强了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对全镇的村级卫生所重新进

行了规划布局,将每村一室合并为15处卫生所。卫生所由村里提供房屋,镇里适当扶持,镇、村、院共同建设。针对原村卫生所建设标准普遍不高的实际,引入竞争机制,采取“谁建设,谁受益”的办法,哪个村工作力度大,建设标准高,就把卫生所设在哪里,充分调动了各村投资建所的积极性,加快了改貌建设的步伐。人口只有800人的西江村经济并不发达,但村两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千方百计筹资4万元,将原村委大院重新装修改造,屋内吊顶,铺地面砖,墙壁刮瓷,外墙贴墙面砖,改建成了400平方米的卫生所,切实为村民解决了看病就医的问题,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在全镇各级的共同努力下,目前15处卫生所已顺利完成了改貌任务,并全部达到了第二轮改貌建设的标准要求。

目前,我院的骨伤专科规模由小到大,技术水平由弱到强,服务范围由省内到省外,效益由生存困难到良性运转,院容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医院的综合实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促进了三大效益的提高。骨科的快速发展带动各科室团结协作,齐头并进,形成了拼着干、争着上的良好局面。卫生院作为精神文明的窗口作用日益鲜明,近年来先后收到感谢信230封,镜匾74块,卫生院连续4年被评为肥城、泰安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年门诊总量达83138人次,住院1521人次,业务收入达到680万元,比三年前翻了一番。骨科已经具备开展全髋置换、带锁髓内针固定、骨不连自体骨移植术等疑难手术的能力,其他科室技术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院共有120人次在省市级以上期刊200余篇,4项科技项目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二是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卫生院、村卫生所改貌建设的顺利实施,极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就医环境,减少了辖区内病员的“流失”,以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社区服务为内容的农村卫生综合改革顺利实施。全镇15处卫生所均按“五统一”的标准,实行了以“三制四统一”为内容一体化管理;农村合作医疗得到巩固发展,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报销制度,解决了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健全服务网络,进村入户开展全民健康查体活动,健康档案实现了微机化管理,为全镇居民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下一篇: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教案(整理10篇)
    上一篇:责任与担当演讲稿(精选6篇)
    相关文章
    1. 智慧林业发展范例(12篇)

      智慧林业发展范文1篇1“各地必须用智慧的方式来思考智慧城市建设”,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在贺信中指出,“智慧城市建设要做到3个结合。在规划方面,要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市民..

      daniel 0 2024-03-24 12:24:13

    2. 食物中毒安全常识范例(3篇)

      食物中毒安全常识范文进一步提高上岗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做到文明、守纪、爱校、爱生;安全、卫生、有序、规范。尤其是:对食品安全卫生知识、业务知识要加大培训力度,真正做..

      daniel 0 2024-03-24 11:52:13

    3.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例(12篇)

      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范文篇1【关键词】西方;医学;文化;特点1引言医学是一门生命学科,历史以来为人类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西方医学即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

      daniel 0 2024-03-24 11:20:13

    4. 人文地理学重点范例(12篇)

      人文地理学重点范文篇1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今年的几种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时间的运算、地球运动的意义(特别是公转意义)、影响天气的因素(锋面、气旋与反气旋)..

      daniel 0 2024-03-24 10:48:13

    5. 政治学与行政学培养方案范例(12篇)

      政治学与行政学培养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政治;原则;措施案例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现象,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营造互动的教学..

      daniel 0 2024-03-24 10:37:41

    6. 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范例(3篇)

      无线局域网解决方案范文关键词:无线局域网;WIFI;全球定位系统;无缝定位;网络安全1引言针对无线局域网网络安全的特点,文中提出了将基于WIFI的无缝定位技术用于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案..

      daniel 0 2024-03-24 03:52:13

    7. 中医养生学基本概念范例(12篇)

      中医养生学基本概念范文篇1【关键词】医药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创新;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医药数理统计方法》是医学院校药学类各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是一门强调统计理论与医药..

      daniel 0 2024-03-24 03:20:13

    8. 城市垃圾处理的意义范例(12篇)

      城市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篇1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法律;台湾地区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急剧攀升,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活垃圾已成为城市环境的..

      daniel 0 2024-03-24 02: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