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的技巧范例(12篇)

daniel 0 2024-04-08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篇1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68-02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外语的阅读能力也越来越重要。《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这说明大纲的制定是与时俱进的。同时,阅读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也有明显的体现。阅读理解在上述各种考试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0%,再加上与阅读有关的题型(如完型填空和改错),阅读所占的比重就更大。

然而,在一些大学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可以说很难达到大纲的要求。因此,理清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阅读教材内容陈旧

笔者对我院英语专业三个班级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旨在调查学生的阅读兴趣问题。调查的结果显示:605%的学生表示他们不喜欢甚至讨厌阅读教材里面的文章,因为有80%的学生认为教材里面的材料内容陈旧或很陈旧。综合起来,主要问题有:

英语教材里的话题缺乏时代性,缺乏与中国和世界发展步伐的同步性,缺乏与时俱进的新观点、新内容和新材料。“陈旧教材内容不具备时代气息,学生缺乏相关的文化知识,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量和文化背景知识及内容性知识的输入”。

2对阅读的知识重难点把握不准

在课堂观察中,笔者注意到一些学生边阅读边查字典的问题。阅读教材难度偏大,教师又很少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寻找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这给阅读课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障碍。譬如说,在阅读课上教师忙于解决词汇问题而影响了阅读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和训练,更加剧了学生的阅读难度。

学生阅读往往出现只注重单词和短语、不重视对篇章的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其难点在于学生不会根据文章的体裁和阅读的目的而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阅读的背景知识也不能建立或被激活。由于对阅读的知识重点、难点把握不准,致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很难突破阅读篇章的难点,以致形成新的阅读障碍;对阅读重点不甚了解,学生阅读能力也很难有效提高。

3学生阅读技巧缺失

比如,学生们使用的1988年第一次印刷的《英语阅读教程》,虽然后来多次重印,但内容没有更改;有766%的学生认为他们对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有点认识,但其他的同学均表示他们对阅读技巧和策略没有认识。下面是在调查中他们认为自己认识的阅读策略:

一是“精读重点语句”;二是“跳读,阅读,抓中心句,按答案查原文”;三是“快速阅读”;四是“抓住关键词”;五是“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不出声地读以加快阅读速度”;六是“碰到不懂的单词不要钻牛角尖,联系上下文把握文章的主旨”;七是“先看题目,再阅读”,等等。可以说学生们所认识的阅读策略都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学生对阅读技巧和策略认识少,根本就没可能科学和有目的地使用它们。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有的是因为教师没有意识到阅读课存在的问题;也有些是因为教师本身对阅读技巧和策略没有系统的认识,或者说阅读教学没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4学生人文知识缺乏

学生不注重综合知识阅读中其他人文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历史、经济、地理等知识明显缺乏。如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及语言文化特点缺乏了解,常常会出现阅读中理解的歧义,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是在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又一突出问题。

三、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

1改革阅读教材,增强内容的时代性

选择好阅读材料是提高阅读课教学质量的前提。合适有趣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一般认为,阅读材料内容时代性的选择标准应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内容要合适。最合适的阅读材料是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文章,除此之外,也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他们离开学校以后用得到的相关内容,如医科学生可以多阅读医学方面的阅读材料[1]。

二是内容先进。阅读课的重点既不应仅在于语言知识,也不应仅在于内容,而应是两者的结合。教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语言中提取内容的能力,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考虑的是我们是否可以利用阅读材料来培养学生某种阅读技巧。另外,真实的阅读材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动机[1]。内容先进也要求阅读教材应紧跟科技、经济的发展,注重新材料、新信息、新科技方面阅读材料的选用,淘汰过时的、传统的、旧的阅读材料。

三是内容可读。可读性通常是指语法结构和词汇的难度对阅读效果的影响。阅读材料的可读与否是由阅读目的决定的。如果读者只是为了获得文章的大意,他可以跳过不懂的单词,精读的课文可能可以包含更多的生词。但对于用于阅读的课文,普遍认为2%至3%的生词量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如果文章里生词量在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学生会更愿意去阅读。对此,有些学者认为作为阅读用的材料,其生词量不能超过1%。笔者也认为1%的生词量是合适的,太多的生词量可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而影响阅读兴趣和可读性。

2教师要把握阅读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系统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的技巧,老师本身要加强阅读理论的学习。老师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实施正确的教学方法。针对教师较重视单词和短语的阅读的实际,老师很有必要增加对篇章的理解阅读技巧训练环节,而且要准确把握阅读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老师,做到以下三点:

1)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指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阅读习惯和阅读难点等。这要强调教师平时的仔细观察和调查。2)科学地评价学生。评价学生包括评价学生的语言和阅读策略技巧的掌握程度,要选择难度适中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某种阅读技巧的阅读材料。要达到这一点老师要对学生单词量的多少、阅读技巧和策略认识程度进行调查。3)合理地运用材料。材料的运用既要适合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的要求,又要适合阅读重点训练的要求,还要尽可能地兼顾语言的真实性和多样性,以及可以怎样进行考核等。

3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针对学生在阅读课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如学生边查字典边阅读、学生在课堂的主要活动就是“阅读和校对答案”、学生不懂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处理不同体裁的文章、不懂不同的阅读目的应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更糟糕的是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失去信心甚至出现了个别学生逃课的现象等。老师要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1)合理地设计读前活动。阅读课要设计合理的读前活动,以激活或增加学生相应的内容图式,为阅读理解提供帮助。读前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有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的标题预测法、首段预测法、对话预测法、主题句预测法、图片预测法等,也有对文章相关内容的背景知识的收集和讨论等。这些方法可以激活或增加相应的内容图式和修饰图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技巧的目的。2)科学地考核阅读能力。加强阅读能力的考核,以弄清楚学生的真实阅读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技巧和策略的培养,同时也为老师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和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3)要在阅读课教学实践中,给学生以点拨、解疑、引导、总结。

4在阅读课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还要强化学生对目的语国家人文知识和文章背景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人文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

阅读策略与阅读技巧的重要性已经被很多研究者所证明。Grabe认为,“理解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阅读者懂得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Anderson认为教给学生阅读策略的重要性是不容质疑的。他还进一步声明,“教会学生使用阅读策略是阅读课堂的首要因素”[1]。我们“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为不同的阅读目的服务”。“阅读策略的使用应该随阅读目的和文章的特点的变化而变化”[2]。“阅读策略的应用要依赖于学习的阶段、第一语言还是第二语言、文化因素和阅读目的”[3]。

参考文献:

[1]Anderson,NJExploringSecondlanguageReading:IssuesandStrategiesBeijing,FomignLanguageandResearchPress2003.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篇2

一、分类广告型阅读理解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1.多事实细节题

2011年的各地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分类广告型阅读理解题占有一定分量。盐城市试题内容为书刊广告,后接3道小题;桂林市为三则消息,后接5道小题;本溪市向考生介绍了四种体现了环保和人性化的理念的新发明,后接5道小题;郴州为三处旅游胜地介绍,问题设计为任务型阅读,在5个空格上填上适当的词语。从选择题的层面看,各地命题大多为事实细节题,如盐城的3道题中,两道为事实细节题;桂林5道题都是事实细节题;本溪5道题中4道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由于郴州是人物形阅读的形式,所以不加讨论。事实细节题是指原文提到了某人、某事物、某地、某名称等,题干针对原文具体叙述本身发问。遇到此类题目时,考生只要有信心,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根据题目上的信息,在文中查找,一旦确认,果断选择,基本上可以得到分。如:

【中考链接】(2011桂林)B

61.The16thAsianGameswasheldin.

A.GuangzhouB.Shanghai

C.BeijingD.Tokyo

62.HowmanygoldmedalsdidChinagetinthe16thAsianGames?

A.11B.41

C.199D.416

【思路点拨】61题答案为A。从第一句话中可以直接找到十六届亚运会举办的时间地点;62题答案为C。第二行说明了中国获得的金牌数和奖牌总数。

2.有总结推断要求

总结推断题要求考生把几段内容都看明白,然后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综合、计算、判断,最后得出结论。这类题与事实细节题相比,难度稍有增加。如:

【中考链接】(2011盐城)A

33.Howmanyofthefourshortpassagesareintroductionsofmagazines?

A.OneB.Two

C.ThreeD.Four

【思路点拨】答案为A。四段话中,只有CarandDriver是一本杂志,其他都不是。

做此类题的时候,有的考生往往出现这样的问题:看第一节的时候,内容清楚;到第二节的时候,知道第二节的内容,但已经忘记了第一节的内容;整个文章看完后,所有内容都记不起来了。发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平时阅读量不够,不能形成对信息储存处理的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增加一定的阅读量,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多做一些对所读内容及时复记的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种现象就会有好转。

3.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转换能力的要求

这类题总的仍然属于事实细节题,但要求考试在考试过程中,能用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来对原文的内容进行解释或转化。如:

【中考链接】(2011本溪)Passage2

61.The“cartrider”canmakeyourshoppingmore.

A.difficultB.boring

C.interestingD.necessary

【思路点拨】答案为C。关于cartrider的第三段短文中:AKoreandesigner,JacbeomJeong,hasinventeda“cartrider”.Theideaistoputashoppingcartandabicycletogether.Thatshouldaddsomefuntoyourweeklyshopping!这里的addsomefuntoyourweeklyshopping意思就是“为购物增添乐趣”。

63.Whatwillhappenifyousitinthenewchairfortoolong?

A.Yourheadwillhurt.

B.Youwillbeverynervous.

C.Thechairwillmove.

D.Thechairwillmakenoises.

【思路点拨】答案为D。关于这种新型的椅子的描述是这样的:Ifyousitinachairfortoolongorinabadposition(位置),yourbackmaybegintohurt.Nowthereisanewchairthatcouldhelpyouavoidthat.ItwasdevelopedbyGermanscientists.Itmakesnoisestotelltheuserswhentheyneedtomove.如果坐得太久或者姿势不好,你的脊背就会开始疼痛。新型椅子可以帮你避免。当坐在椅子上的人需要动一动的时候椅子就会发出噪音。“需要动一动的时候”就是“坐得太久的时候”。

二、分类广告型阅读理解题的命题趋势

1.答案在文字之外

在命题中,命题人越来越重视考生对试卷内容的总体把握能力,试卷上的图片不再是仅仅作为美观的装饰品,而要成为题目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的题目要求考生不仅读懂文字内容,还要领会插图内容,才能正确完整地完成大体任务。如(2011盐城)A:

31.Whichofthefollowingwillhelptoimproveyourspeech?

A.IELTSListening

B.CarandDriver

C.Quick&EasyMeals

D.DesigningEffectiveSpeechInterfaces

【思路点拨】答案为D。根据第三段文字意思:只要有一本书在手,你就能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本书帮助你充满信心地演讲,并知道如何在演讲过程中抓住听众。书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但广告的插图上都有书名信息:DesigningEffectiveSpeechInterfaces。

2.综合归纳要求逐步提高

与最初的命题有所不同的是,在命题中越来对考生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有些题目不再是直接代入原文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的类型,而需要考生对文中提供的有关信息进行思考,并运用自己所具备的数理能力、逻辑能力、语篇能力等进行简单的运算、推断和归纳等,得出正确的结论。如(2011本溪)Passage2:

65.Allthefourinventionsareabout.

A.theclimate

B.everydaystudy

C.theenvironment

D.everydaylife

【思路点拨】答案为D。本题需要考生运用自己的语篇能力和逻辑能力,综合四则消息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四则消息的基础上,进行判断:Plantbottle与应对气候变化有关,但其他三个与气候变化无关,因此A不可接受;四项发明中没有哪一项与日常学习直接相关,因此B不可接受;Plantbottle和thenewlightbulb与环境有关,但cartrider和thenewchair与环境无关,因此C也不可接受;这四项发明都可以和日常生活搭上关系。

3.命题向深层理解发展

所谓深层理解,就是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阅读者要根据字面意思,通过语篇逻辑关系,研究细节的暗示,推敲作者的态度,理解文章的寓义。也就是对言外之意的领悟。这类题目前出得仍然很少,但可以设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双语阅读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关注点,深层理解能力必然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此类题目也将会逐步增加。如(2011盐城)A:

32.WhowillprobablybeinterestedinQuick&EasyMeals?

A.Carfans.B.Englishspeakers.

C.Housewives.D.Businessmen.

【思路点拨】答案为C。在文中第四段的书中提供了各种健康美味而又方便制作的菜肴的制作方法,那么谁会对本书感兴趣呢?当然是家庭主妇们!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篇3

关键词:阅读技巧解题策略逻辑推理猜测判断

问题的提出: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以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在现实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沿袭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导致学生每上阅读课收获不大,没有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目的,在高考中失分较严重。下面我想谈一谈我们对这部分的理解以及我们的具体作法。

一、近年高考阅读理解的特点

1、试题的难度控制适当,区分度理想。

以2008年湖南高考为例,第一节选择题的难度为0.539,区分度为0.841;第二节的难度为0.197,区分度为0.686。而2007年湖南高考第一节选择题的难度为0.471,区分度为0.787;第二节简答题的难度为0.394,区分度为0.742。2008年整个阅读理解部分的难度为0.459,比2007年阅读理解题的难度略有上升,与2007年阅读理解题的区分度基本一致。

2、保持较大的阅读量,侧重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

表1是近4年湖南卷阅读理解部分阅读量和读速比较表,表2是近4年阅读理解力及题量比例对比表。

表1、2004~2008年阅读理解试题总阅读字、总词数统计表

年份总阅读量阅读时间(分钟)阅读速度(单词/分钟)

2004年

2272

35

64.914

2005年

2383

35

68.086

2006年

2355

35

67.286

2007年

2524

35

69.563

2008年

2434

35

69.514

表2、2004~2008年阅读理解力及题量比例对比表

年份

具体信息猜测词义意图态度语篇理解推理判断主旨要义

2004

12

3

3

2

2005

7

3

2

4

4

2006

10

1

1

2

1

5

2007

5

1

4

3

3

4

2008

7

1

2

2

3

2

3、语言地道,内涵丰富。

阅读理解部分选取的5篇短文语言地道、鲜活,体现了英语语言运用法灵活多变的特点。此外,阅读理解部分的短文寓意深刻,折射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对科学的追求。

4、词汇量大,句子长,结构复杂。

《课标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词汇部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的高中英语教材相应增加了每个单元的阅读量,加入了不少新单词、新词组和新的表达法。

其次,阅读理解短文中的长句和难句较多,给阅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科学地进行阅读训练,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1、强化单词及句型的记忆。

较大的词汇量是学好英语的根本保障,我们把对单词的记忆渗透到平时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在高二时,我们全组的老师齐心协力地编了一本包含音标、词性、词义的词汇集发给每一个学生,经常抽查他们的记忆情况。

2、精选合适的阅读材料,经常训练。

我们组织老师精选精编了一定量的阅读材料,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难易适度。要求学生每天精选一、两篇文章以相互对答案、翻词典、讨论的形式弄懂这些文章,老师再挑选典型的短文进行讲解。

3、对学生进行方法与技巧方面的指导。

一般来说,英语的阅读可分精读、泛读和快读三种形式。

精读的任务在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训练语言的基本技能,如听、说、读、写、译等;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进行精读训练的一般步骤是先疏通词汇,粗知文章的轮廓及大概,再研究文章的结构,弄清文章的内部联系,然后深入重点,剖析语言,分析内容,把握文章的重点,最后综合归纳,领会作者的意图。泛读的任务在于着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细致观察语言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速读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扩大词汇量,增强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应尽可能涉猎交际功能强、实用性强的应用文,以及各种体裁、题材的文字资料。快读,平时要养成快速泛读的习惯。这里所讲的泛读指广泛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掌握书中主要内容即可(文秋芳,1996)。要确定一个明确的数额,要结合自己的实践,量体裁衣;同时应注意读物的难易程度,单纯以速度衡量效果是不全面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2007,译林出版社湖南办事处。

2、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导读。

3、戴军熔“NMET反拨作用调查与启示”.《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年第10期。

4、葛文山“关于提高高三阅读训练效率的几点建议”.《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年第1期。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

可是,很多语文老师会为试题中出现的阅读理解题出自课外而感到苦恼。笔者研究分析了几年来出现的中考阅读题型,总结出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读,即迅速浏览全文,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有很多学生在碰到课外阅读理解题时习惯于立即就做,答题时在文章都没完整地阅读过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殊不知这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大忌。因为在没有弄懂全文意思的情况下就做题目,很多时候即使做了,也会将答题的方向弄错,导致失分。因为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和文章的内容、中心相结合,才能答得准确。

“磨刀不误砍柴工。”首先,应当将所给的材料迅速地浏览一遍,弄清所给材料的体裁、中心等,把握文章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对于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在浏览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留意说明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因为现在的阅读理解题很多时候需要在初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回答准确。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喜欢先把题目浏览一遍再浏览全文,这个方法我认为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带着问题去读文本,有的放矢,阅读的目的非常明确,这样就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实施其他步骤。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时不懂的地方,如果问题中并没有涉及这样的内容,就可以忽略,不用去深究,也提高了解题的效率。

所以,要想解答好这样的阅读理解题,通读材料是最起码的步骤。这样做,不仅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找,即带着问题找原文,前后联系

有的同学在解答题目的时候,喜欢就题做题。这样看起来很快,实际上做出来的答案肯定不会完整。因为每一个阅读理解的问题都需要和文章的内容、主题紧密联系才能够得到完整的答案。如果就题做题,会导致答案的点数不足,甚至答题出现错误。

在答题之前,应当先审清题意,再审视阅读理解题的要求,将关键的字、词或句子用笔做上记号,作为答题的要点,也是可能的得分点,然后带着问题到原文中去寻找这个问题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再将前后的语句连起来读一读、审一审、想一想。在联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与阅读的文字材料联系起来,经过缜密的思考,确定答题答的空间与范围。利用问题提供的文字信息,到原文中去寻找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尽量使句子完整。要做到细读文章内容,机智从容答题。这样能保证答题的完整性,使答案更加有条理,更加准确,避免无谓的失分。

有时候,在与全文进行联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就能找到,可以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而且比自己总结的话更加完整、准确。这样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规定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替换文中的原话。解答某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力求答案完美。

所以,在审清题目的同时,将问题归到文中的位置进行阅读,能够尽量保证答案的完整性,提高解题效率,又培养了综合概括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一劳永逸。

三、做,在言之有据的基础上,力求答案的丰富性

有的同学认为,阅读理解题只要做了就行,至于能不能拿到分,那就要看造化了。殊不知有这种想法的同学肯定是不负责任,思想上较懒惰的,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想法。在做题的时候,我们也强调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1.一定要作答。有些同学在解题的时候,碰到一些要求概括的题目或者“谈谈自己想法”的问题时,思想上会产生畏难情绪,有人不予作答。殊不知,这是典型的懒惰行为。我们的阅卷原则是问题只有作答才有可能给分,不答肯定不给分。所以无论多么难的题目,要鼓励学生作答,鼓励学生尽最大能力去解答,不能出现空白的题目。

2.要言之有据。在答题时千万不能为了解答而乱写一通。不根据文章内容答题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题在本质上和不答题是相同的,不能得分。在答题的时候,只要是我们根据问题和原文所作的归纳我们都可以放到答案中去。只要不是瞎想的内容,我们都可以把它称之为答案,因为语文学科本身就是开放性很强的学科,它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很多问题的答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1篇5

【关键词】阅读理解英语中职学生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169-01

中职教育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英语课程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程,掌握英语阅读能力能为中职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有效的方法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篇章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中职英语教育水平。

一中职学生英语阅读面临的问题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拥有良好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就业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职学生在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1)英语学习基础较差。多数中职学生不能牢固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对部分英语单词或句子的用法不了解,这就致使学生在阅读时无法有效地理解英语篇章内容。(2)英语阅读技巧缺乏。skimming、scanning、survey及readingforfullunderstanding是基本的英语阅读技巧,但多数中职学生难以掌握以上技巧,在阅读时需要查字典弄清生词意思,或过分拘泥于单个句子或字、词的意思,如此一来,不仅会对阅读速度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可能歪曲原文意思。(3)英语课程学习兴趣较为缺乏。中职学生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影响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旦兴趣缺乏就会感觉英语篇章枯燥无味,进而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

二改善中职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策略

1.优化阅读情境导入方法,增强英语阅读兴趣

为了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情境导入法唤起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求知欲及兴趣。对于不同的英语阅读内容,应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以便利用导入活动让学生能够尽快集中精力阅读英语篇章。如在对第二册的Unit3Reading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导入:(1)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与兴趣去阅读,如可以问学生“HaveyouseenthisfilmaboutTangshanearthquake”。(2)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视频或图片等,以便增强阅读兴趣及缓解紧张心理。(3)提前讲解一些新词的意思,排除阅读障碍,讲解新词时可采用新旧勾连的方法,从而在复习巩固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准确理解新词含义,如对survive/survivor进行讲解时,可以采用以上方法。

2.指导浅层阅读与检测理解,培养阅读技巧

完成英语阅读导入后,应及时指导中职学生对英语篇章进行浅层阅读。在浅层阅读中让学生采用快速通览的方法将文章脉络理清,从而了解文章的主旨及大概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培养阅读技巧。如在对三段式英语篇章进行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Whatisthemainideaofthispassage”,而在对“AcarRunningonVegetableOil”进行教学时,可让学生在浅层阅读文章后回答以下问题“Whatfueldocaralluse?”。实践证明,当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轮廓及大意后,不但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同时还能提升英语学习能力。此外,在进行浅层阅读后应及时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程度进行检测。在教学中可采用的检测形式包括填图表、选择题及判断题,分组进行问答等。

3.进行深层阅读,提高理解能力

当中职学生能初步掌握浅层阅读技巧后,教师应及时教会学生如何对英语篇章进行深层次阅读,以便可以使学生理解英语篇章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进行深层次阅读时,可指导学生采用Intensivereading法,对课文进行仔细阅读,并抓住情节要点。鉴于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深层阅读前适当讲解部分语法、语言点,在讲解后让学生对典型例句进行英译汉与汉译英,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此外,可告知中职学生在课后采用话题讨论、命题发言及复述课文等形式练习自己对英语篇章的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英语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但要强化英语的听说能力、写作能力,更应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要确保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则应明确中职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保证英语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中职英语教学水平的改善奠定基础。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篇6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1、关于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这类的题目通常不难,先看选项凭自己的感觉圈出一些可能出错的地方,然后认真对照原文即可。关键是要认真读题找出关键词到底是让你找“符合”还是“不符合”的;如果是让你找某某的含义,一定要注意选项中叙述正确但是并不是讲其含义的内容,并把它排除掉;

2、如果说是让你找适合选文的标题的话,先从首尾两段入手,找出关键的内容,确定某几个选项,再从剩下来的内容中确定正确的答案;这类题型的最后一题大部分是概括类的,只要逐段逐段地找出关键语句最后再依据题目条件进行删改概括整合即可;

3、不过也有可能会出对某某下个定义的题型,也不要怕,抓住ABC,即A是B的C,例如对文章中的年夜饭下个定义,A就是年夜饭,B就是文章中概括出来的年夜饭特点,C就是年夜饭的本质,那么答案就是:年夜饭是一种在农历除夕家人一起吃的一顿团圆饭。这样就很清晰明了。

(来源:文章屋网)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1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1;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51-01

在初中英语试题中,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试题越来越多。基于这种情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越来越重要,对英语的教学水平也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英语学习成绩,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丰富的知识,面对日后越来越严峻的英语考试要求。

一、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积极性

阅读兴趣是学生进行阅读的根本。只有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阅读与思考。教师在课堂中,应当以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为课堂的基本任务,让学生乐于阅读,在阅读中寻找学习英语的乐趣。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与不同阅读能力,为学生准备不同的阅读资料,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指引,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进行英语阅读,在课后也同样进行英语阅读。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前提下进行阅读,能够让学生提升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提升英语阅读的能力,从而在以后的阅读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积极性,变被动的阅读为主动的阅读。

二、培养阅读技巧,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技巧是提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掌握合理的阅读技巧,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与阅读能力,进行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师在教授学生阅读技巧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一些浅显的技巧,让学生自己探求更为深入的阅读技巧。阅读技巧分为略读和精读。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时,让学生适当进行略读与精读,掌握略读与精读的真正含义,知道如何进行略读与精读。例如,给学生讲授期中考试试卷时,其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题。第一遍先让学生进行略读,掌握文章的大体意思,第二遍让学生结合后面的题目进行精读,可以更好地完成题目。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需要结合近几年的中考题目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考试过程中有效阅读。通过教师的指导,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增强应试的能力,在阅读理解的题目中取得高分,进一步提升英语成绩。

三、合理利用校本教材,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校本英语适合本学校的英语学习,具有侧重点,也有很多具有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在安排学生学习校本教材时,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英语,并且在生活中运用英语,让英语的应用性扩大到最大。校本教材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寻求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在英语阅读中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时,应当根据当前的情况,设置合理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英语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在考试中做到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合理有效地解答各种形式的英语试题。

四、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外阅读

英语阅读不应当止步于课内阅读,课外的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深度与思考广度,开阔学生的人生视野。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课外阅读的机会,更好地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并且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进行阅读与思考。教师要为学生安排合理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增长才干,提高能力。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自身的见识与能力,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阅读的乐趣,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注意结合课堂内容,灵活运用,让知识得到巩固与发展。

五、教师注重能力提高,对学生的阅读计划进行合理规划

教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应当注重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对学生学习的负责。因此,教师应当制订合理有效的阅读计划,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做学生更好的引路人。同时,教师要不定期地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为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阅读计划,让每个学生都有提升阅读能力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机会。要督促学生对阅读计划应当矢志不渝地执行,提升阅读深度与阅读广度,并且将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使阅读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六、结束语

总之,英语阅读是提升英语成绩的关键,也是初中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结合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从兴趣培养、技巧传授、校本开发、课外阅读、阅读计划等方面探讨提升初中生阅读能力,提高初中生学习成绩的策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课内课外丰富多彩的阅读中增长知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丰富的知识,面对日后越来越严峻的英语考试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英语教学大纲[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篇8

首先,要先看清题目要求,再浏览、精读文段。这就是所谓的“倒读法”。具体说,就是要求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先看后面的题目,弄清问题,把其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子用记下来,作为阅读文段、探求答案的思维重点。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要点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相关的信息,相关的内容,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和解题速度。“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则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分析弄清题目要求,发微见著,细细斟酌,然后作出回答。

其次,阅读做题要把握十二字诀,即“整体把握,抓住要点,先易后难”。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求学生在做题前,务必要通读、细读全文,在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段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切忌囿于某个局部,对文章断章取义,导致做题时的偏差。阅读文段时,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字词汇,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遇到重要生字词汇或难以理解的句子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猜测或推断生字词汇或难句的含义,扫除阅读中的障碍。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保证阅读理解的效果,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尤其是对于需要深层理解的文章。

所谓抓住要点,就是在阅读文段时,要善于抓住关乎全文内容理解,中心意思表达的重要词汇、重要句子或者是某个重要段落,抓住了它们,就是找到了开启理解文章内容、正确答题的金钥匙。抓住要点,就是要认准关键词、句子或文段,不仅要弄清它们在文章的具体含义,还要根据上下文去思考它们的隐含意义,或在篇章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就是文段后所提问题的答案或解题的重要依据。

所谓先易后难,就是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阅读答卷采取先做容易题再做难题的策略。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题目,要敢于舍弃,以免影响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的作答。待全部阅读理解题基本做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题目。

第三,端正答题态度,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能不答。学生只有回答阅读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才能得分,不答则无分。第二,不乱答。学生不联系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就是乱答题,乱答实质上是与没答题基本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平时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做起,但并不是让学生脱离文段,脱离题目要求胡说和乱说,因为乱答也不得分。第三,要有理有据。首先,要言之有据。所谓“言之有据”就是要求学生在作答时,要吃透原文中的要义,紧扣原文中的句子、材料来回答,不能凭空瞎说。语文阅读理解题的答案应该是开放的,很多题的答法不是唯一的,所以阅读理解得分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关键是在于学生有没有“言之有据”地来作答。其次,要持之有理。所谓“持之有理”就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能够说一个所以然来,能说一个道理来,或者“自圆其说”。只要学生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给分了。同时学生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嗦,不得要领,反而会费力不讨好。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篇9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技巧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英语考试中,考试成绩的高低与阅读得分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阅读理解这一题型不仅所占比例大,而且难度大。因此,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英语教师不仅仅要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传授、复习、掌握和操作上,还要教学生灵活运用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运用阅读技巧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找出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

1.语言因素

语言因素即学生对字母、单词、短语、习惯表达法、语法知识等的掌握与应用,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受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如:(1)Shesuggestedthatweshouldnottelllies.她建议我们不要撒谎。(2)Shesuggestedthatwedidn’ttelllies.她的意思是说我们没有撒谎。学生受语言知识和灵活运用能力的直接影响,对上述例子理解不同,甚至出现误差,因此语言因素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根本。

2.非语言因素

不正确的阅读心理。如果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倦情绪,那么学生在阅读时就处于紧张焦虑状态,阅读理解大打折扣;有的学生对阅读存在畏惧心理,阅读时缺乏信心,或者急于求成。这些不正确的阅读心理都会限制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不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不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慢读、指字、声读、过分复视、逐字阅读等。这些不好的阅读习惯不仅会大幅度地降低阅读速度,而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破坏思维的连贯性,严重影响阅读理解。

贫乏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是了解和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如果学习英语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不能真正读懂英语文章。如A:Howdoyoulikethiskindofcar?B:Oh,itisaDeadSeaapple.学生如果不了解DeadSeaapple的文化背景知识,就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由此可见,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影响着英语阅读能力,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可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大多数中学生在实际阅读中都是简单地按顺序操作,先文章,再做题。其实运用一些阅读技巧之后,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略读,寻读,以及猜词的技巧。灵活运用阅读技巧,能让阅读能力有质的飞跃。

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技巧和方法

1.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在教学开始时,教师给每个学生起一个英文名,学生很好奇,也很乐意自己拥有新名字,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叫他们的英文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创设语言情境,通过学唱英文歌曲、竞猜、抢答、表演等形式组织好课堂教学,有时自编的小品都取材于班内真人真事,让本人表演。教师还可专门成立一个编剧小组,让学生积累素材。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不通过出声,仅用视觉来完成对文章大意的把握及细节的处理。同时,把阅读当成一件乐事,选择难度适中、生动有趣的文章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信心,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训练阅读速度。通过对文章难易的判断,规定具体时间,如3min完成短片文章,5min中篇较难的文章,7min难度大的文章。长期坚持,阅读速度将不断提高。

4.增加词语积累。词汇量大小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这好比造房子要砖瓦材料,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没有相当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要着重对重点词、词组的拓展、运用,以及词性、词形的强调和变化。

5.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英语被广泛运用于许多国家,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对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语言交流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拥有较广知识面的人,看到各类文章都能够读懂。读懂还不够,还要与文化背景相结合,只有深刻了解文章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经过分析、判断、推理,才能够更好地准确把握文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摘录一些内容与学生们讨论,交流,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文化的差异。

6.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正如我们所体验的,阅读不是一个长线型的过程,不必把所有的文章一一阅读,掌握阅读的多种技巧是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不同的阅读技能:寻找主题句、首末段落与各段首句读法、搜寻式阅读、正确的判断和推理等。掌握一定的技能后,还要多练,做到熟能生巧,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三、结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比较形象地描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对英语也同样适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英语不是英语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作为中学生,其不仅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恰当运用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能力,还要与阅读实践相结合,因为阅读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进行大量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增强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瑗.任务型阅读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王宗川.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4.

[3]吴洁晴.初中英语阅读策略及其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篇10

关键词:阅读理解设题分类解题技巧

一、阅读的地位、考查特点及考纲对阅读的要求

(一)阅读的地位

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考查的重点和难点,高考英语命题在此方面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从阅读培养中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集中呈现在读的方面。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无疑是考查的重点,能否做好阅读理解,则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二)阅读理解的考查特点

高考试题选材真实地道,题材广泛,涵盖人文、科技、社会、教育、文化、环保、体育等各方面;材料选择注重思想性和实用性,兼具时代性和新颖性,同时关注语言知识与运用的关系,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命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对语篇、语境的整体把握和深层理解。

(三)考纲对阅读的要求

《考试大纲》对阅读理解的基本要求是: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如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做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命题者应根据大纲及新课标的要求进行设题,题目应有据可依。另外,测试专家们对测试的内容选择、文章长度及高三学生的阅读速度都做出了相应验证,这就为教学及命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高考阅读设题分类及做题技巧

根据考纲规定的考查内容六项要求,命题者们一般将阅读理解题归纳为以下几类: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综合推理题、概括归纳题、词义句意理解题、作者态度与观点类等。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题中的几大重点,分别谈谈其设题方式及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主旨大意题

阅读理解首先要做到掌握阅读材料的主旨大意,它是全文的概括与总结。就像是一棵大树,你应从树干看起,俯瞰或是仰视,不要被它的枝繁叶茂所迷惑而一一去啃树叶。学生要想充分的理解主题句,需要会“”主干,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死啃哪片“叶子”。

解题时,首先应抓住主题句。他们一般位于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也就是说每段的首句或尾句都有可能是重点句。同时,对于每段文章的中心句进行总结。其次,应抓住文章的逻辑线索,理清文章的发展脉络,寻找上下文的思路。

(二)细节理解题

细节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某一细节或重要事实进行辨认和理解。其信息一般都设在原文的某一段落中,在文中可直接或间接找到答案,但答案往往与原文中的语句并非完全一样,而是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型结构表达相同的意思。做题时需要回视原文找到信息点,并对其进行信息加工,选出答案。

细节理解题一般分为两类:

1.事实细节题。

2.细节推理题。

教材的编辑在所选文章中也会兼顾细节和推理这两点,如牛津版模块八阅读部分设计了狄更斯的名著《远大前程》,作者给我们提供的信息足以让我们感兴趣,却不足以向我们揭示整个故事,在设计练习时,C1练习中就细节理解涉及一些习题,而一系列悬念还需要去设想和推理。因此,根据细节进行推理是进一步的技能考查,这类题型要在浏览原文的基础上再进行细节排查和推理。拿2010重庆卷为例,细节题共9个,其中细节推理题三个,足见其重要性。

(三)词义理解题

词义理解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指标。词义理解与否往往会影响到对全文的准确把握程度。鉴于这类题型往往只要求考生能够对短文中的某个生词、熟词(熟词新义)、短语或句子进行理解并选出准确的定义,或者确定原文中某个代词的指代含义。在具体阅读过程中,对于不妨碍全文理解和出现频率较低的词汇,就跳过去,以免影响速度,做题时只需查找该词的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即可。

常见题型如:Theunderlinedwords“leisureindustry”inparagraph3referto.(2010高考全国IIC篇第52题)

A.transporttoskiresorts

B.productionoffamilycars

C.businessofprovidingsparetimeenjoyments

D.part-timeworkforpeoplelivinginthesuburbs

对于学生而言,“leisure”即为陌生词汇,但在具体做题过程中,利用上下文语境、常识和语篇中反复出现的ski,resort,craze等词汇,很容易就能推断出来。

(四)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主要考查考生透过字面意思深层理解文章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语篇逻辑关系,从而领会细节的暗示,通过已知信息推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判断文章寓意等,或由某一细节或描述推导出多选题的选项。

以2010年江苏高考卷为例,一共8道推理判断题,占阅读理解总分的一半以上,而其他省市此类题也不亚于5~6个,常见的提问方式:Accordingtothepassage,theancestorsofthePotterfamilymostprobably

.(2010年江苏卷57题)

A.ownedordroveacart

B.madethingswithmetals

C.madekitchentoolsorcontains

D.builthousesandfurniture

解题时由于文中第六段最后提到姓氏是Potter的人可能制作锅、盘之类的东西,再结合下段内容可推测这种姓氏的祖先很可能制作厨房用具或容器,因而答案为C选项。

(五)概括归纳题

在词义与句意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总结归纳段落大意,对于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全文结构都是很重要的,它重在考查读者的概括理解能力。常见的提问方式一般有:

1.归纳一段大意

如Whatcanweconcludefromparagraph2?

2.归纳多段大意或细节总结

Whatcanweinferfromthesecondandthirdparagraphs?

解题方法指导:(1)锁定相关段落,缩小范围;(2)抓住文章中连词,如then、although、however等承接或转折词及序数词等提示性语句。

其余题型还有如:作者态度和观点类题、人物评价题型、计算推理题、指代替代关系题、文章出处及线索题等。在此,笔者不再一一赘述,仅就几种高考出现频率较高的题型探索其设题与解题技巧。

三、解读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设题技巧

阅读理解文章体裁选择应多样化,题材要新颖,篇幅不宜过长,要根据各省市的教育发展状况设题。

1.下面就阅读理解题目答案与干扰项进行分析。答案项一般设置如下

(1)原文中所含信息;(2)原文中可排除的信息;(3)原文词句的近义词或相反结构;(4)对某生词、长句或难句的诠释;(5)对原文难句的推断或某种事实的归因分析;(6)对原文作者态度的判断;(7)对某种结果的计算;(8)对某段落或全文的主旨大意总结。

2.一般情况下,干扰项有如下几个特点,学生做题时尤其要注意:

(1)吻合原文信息,但答非所问,或在推理判断题中出现,但此信息无需推断;(2)符合日常生活常识或伦理,但与文章内容无关;(3)与原句内容近乎相似,但却有所变动;(4)整个句子一半正确,一半错误;(5)与原文不矛盾,但却不能完全满足题目要求,未能切中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思维模式,以偏概全,或没有立足原文,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正确答案应该切中题目主旨,与原文意义一致,不能似是而非,应有所依据,不能主观臆造。

总之,高考题目虽然题材新颖,变幻多端,作为考生,我们只要平时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水平,扩大阅读的知识量,再多了解、钻研一些命题、解题技巧,就会拥有一双慧眼,“胸有伟略”,临阵不慌,在高考中取得辉煌战果。

参考文献:

[1]英语考试研究(201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篇11

1.阅读技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有些英语阅读文章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阅读者的水平又是不能与之相对应的,在这种情况下,阅读者要想提取文章的有效信息,就需要通过分析、判断和推测等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的就是阅读技巧,通过这些阅读技巧的运用增强了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

1.2提高阅读做题效率

提高阅读效率对于初中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是很重要的,为了能够高效的获取有效的阅读信息,阅读者应该根据阅读的内容和具体情况适当的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的效率上去了,做题的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1.3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阅读技巧的运用并非单纯的是指做对题的策略,其中不仅涉及到词汇的构成和句子逻辑判断,还包括阅读的方法和做题的习惯等等,因此在运用阅读技巧的过程中也就是学习和锻炼学习者的英语运用能力的过程。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技巧优化策略

2.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英语教学效果。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大多采取的是学生课下做练习、教师利用课堂时间对答案;教师一边讲一边与学生对答案等模式。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有着严重的弊端,假如学生没有提前完成练习题目,教师课堂讲解过程中就会听得一头雾水,使教学效果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降低。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手段只是适用于短篇的或者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并不能针对所有类型的英语阅读讲解。经过不断的探索,教师终于意识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技巧更能提高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

2.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技巧优化策略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优化策略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部分,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前引导策略

优化阅读教材。阅读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料,合理而恰当的利用阅读教材对于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的阅读教学对教材的利用是单纯的,并没有将教材中蕴含的深层次的内容开发和利用起来。为此教师应该加强教材的整合优化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教材内容中蕴含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积累等,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和规律。另外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讲解和教材内容相结合,合理开发教材资源,并且使之成为对课本教材的有机补充,弥补教材的不足之处。

重视文化积累。语言具有很强的民族和地狱文化差异性,为此即使有些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是仍然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和正确率。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对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英语阅读内容与英语运用地区的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只有增加文化积累,了解英语运用地区的文化才能正确的理解英语阅读内容;另外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更加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并且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学习能力。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凸显主体地位。学生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为此教师应该及时的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将每一位学生都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愿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努力的挖掘出课堂学习的潜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自我意识。课堂教学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挖掘学生的自我意识,而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效率,只是帮助学生做对题是不正确的,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激励机制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

尊重个性差异。每一位学生在阅读水平和思维方式以及阅读习惯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必须正视每位学生的个性之处,并且能够因材施教,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差异性,争取为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创作机会和空间。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后优化策略

写阅读笔记。课堂学习之后写阅读笔记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写阅读笔记的督促。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英语阅读笔记交流会,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教师要求学生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写阅读笔记,相互之间传换,使全体学生获得发展。

开设“英语角”。将英语阅读教学置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增强听说读写的融合。开设“英语角”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利用英语角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或者是利用学校的网站等信息交流平台,开展英语阅读技巧交流会,从而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例如在讲过关于兴趣爱好的主题阅读后,可以让学生在英语角进行简单演讲,可以是教师的命题,“Myfavoritesport”、“Thetimeafterschool”等,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这样在把握好阅读内容之后也实现更大的提高。

3.总结

阅读理解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科技英语阅读理解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168-01

在英语教学中常会遇到科技英语文章,科技英语包含大量事实信息,因此学生即要从课文中获取信息又要透彻地理解课文。这就需要学生知识量要大,也要有方法。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以下几点问题。

(1)词义的理解在阅读材料时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遇到生词,下面就谈三个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1)查词典,这是最好的途径,因为查词典能找到词汇的精确含义,但教师必须教学生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词典,查出生词的准确意思。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拢乱阅读的连续性。

2)利用构词法破解,看看基本的词干,或前缀,后缀的基本含义猜出生词的大致含义。

3)根据上下文的线索找出含义,文法是从生词周围的词,词组、短词或标点符号中找,有四类。①定义:术语在文章中很容易被下定义。②经验:利用学生的经验来猜想词义。③对照:当两个词对比时,其中一个词是已知的话,另一个词就容易得如了。④推断:足够的线索有助于猜出生词词义。

以上三种理解词义的方法很重要,要鼓励学生分析词汇,利用上下文线索获取生词词义,后两种方法行不通时,就需要查字典了。

(2)句子的理解方法当学生阅读科技文章时,可能每个词都认识,但整个句却理解不通,特别是长句和复杂的句子,因此影响理解,以下是四种:1)句子分析:当遇不理解的句子时首先要拆解句子。识别出句型,找出主导动词,中心主语(不包含修饰语),如果动词后面跟宾语或补语时,必须找到中心宾语、补语。2)标点认识线索:象词汇一样,标点符号也能表达作者的思想,因此学生要通晓标点的含义及用法,用这些知识来判断词汇及全句的含义。3)认识相应词语:科技文章中常用相应词语,为了避免重复,这些相应词语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名词,和名词method,technique,process等等。4)认知信号语:句子中的信号语是一个词或短语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起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学生会有时没认识到这些词语的重要性,结果阅读理解文章时就出现了困难,因此要彻底弄清这些词语表示或指示的含义。以下就是常见到的信号语。

①表附加的and,aswellas,andalso,besides,apartfrom,inadditionto,moreover,furthermore。②表因果关系的accordingly,hence,dueto,asaresult,so,therefore,thus,asaconsequence,sothat,withtheresultthat,becauseof,owingto,inviewof,onaccountof。③表条件的if,when,unless,provided。④表对照的but,though,although,still,yet,despite,eventhough,incontrast。⑤表假设的possibly,probably,perhaps。⑥表对比的like,unlike,likewise,inthesameway,inthesamemanner,similarly。⑦表强调的aboveall,particularly,especially,inparticular。⑧表顺序的inthebeginning,first,later,then,next,lateron,eventually,ultimately。⑨表举例的forexample,thatis,namely,suchas。

(3)段落分析学生们有时每句话能理解,但段落大意却说不清楚,这是因为对段落结构不太了解,因此必须弄清段落结构及给出的信息,有四种方法有助于理解段落的含义。

1)找论题目:学生要弄清段落是关于什么内容,很可能一句话或一个词汇就概括了本段的内容,那么这句话或这个词汇被称为论题,论题简洁准确。

2)找主题思想,如果一个段落没有主要的论题句,学生必须学会自己组织语言来描述段落大意。

  • 下一篇:学校转专业申请书范文分享(整理12篇)
    上一篇:财务风险的案例范例(12篇)
    相关文章
    1. 财务风险的案例范例(12篇)

      财务风险的案例范文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概论(一)集团企业概念及财务特征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企业集团”概念为:由一个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为核心,由多个拥有独立法..

      daniel 0 2024-04-08 06:00:13

    2. 高分子涂料的应用范例(12篇)

      高分子涂料的应用范文篇1关键词外墙建筑;建筑涂料;涂料施工1.绪论外墙建筑涂料饰面具有造价较低,施工方便,提高工效,色彩丰富和便于维修更新等特点。多年来在各类建筑中得到广泛..

      daniel 0 2024-04-08 05:29:47

    3. 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范例(12篇)

      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范文篇1关键词:公益营销;慈善捐赠;企业盈利能力作者简介:张立(1974-),女,湖南常德人,湘潭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与消费经济研究;郑玲(1987-),女,江西上饶人,湘..

      daniel 0 2024-04-08 05:28:13

    4. 设计专业范例(3篇)

      设计专业范文篇1高职院校一般从重点专业推进校企合作,因为这些专业与地方产业结合较紧,有较好的校企对接基础,具备开展工学结合的条件。但由于是试点改革,学校各个教学部门在人..

      daniel 0 2024-04-08 04:57:27

    5. 设计与美学的关系范例(3篇)

      设计与美学的关系范文篇1关键词:产品设计;美学;新视角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068-01一、美学美是一种可以唤起人的心灵和精神愉悦的特质,它反映的..

      daniel 0 2024-04-08 04:56:13

    6.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范例(3篇)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范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艺术设计;生产关系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艺术设计在我国的起源可追溯至石器时代,比欧洲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早很多..

      daniel 0 2024-04-08 04:42:48

    7. 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范例(3篇)

      设计与环境的关系范文一、地域特征的概述地域特征是综合性的地理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要素总和。地域特征是伴随人类劳动进步..

      daniel 0 2024-04-08 04:42:08

    8. 高分子材料技术范例(12篇)

      高分子材料技术范文篇1大会秘书长顾忠伟表示,生物医用材料是40余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类高技术新材料,用于被损坏的人体组织或器官的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或增进其功能,正在..

      daniel 0 2024-04-08 03: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