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范例(3篇)

daniel 0 2024-04-11

电路分析基础范文

【关键词】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在输电工程的整体施工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工作都是隐蔽工程,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工程进度之外,铁塔基础施工的质量也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铁塔有着较为庞大的基础施工面积,可以有上百立方米的混凝土量,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搭建施工厂棚,那么很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增大施工的不确定性;如果在施工中出现了质量问题,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还很难进行修复。本文简要分析了输电工程线路铁塔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

1、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一是在基础浇筑之前,需要保证已经将基础材料运到了搅拌现场,要防止水泥受到雨淋等危害,在地面上堆积砂的备料以及碎石量需要适当的增大。

二是立桩工作需要在铁塔基础中心进行,使用经纬仪来操平找正基坑,同时严格检查基坑的深度以及对角线的长度等尺寸,保证可以有效的吻合于设计图纸。需要将木桩保留在基坑中心,也可以将木桩替换成其他的一些标记。在对每一个基坑操平时,需要保证中心和四角不小于五个点。同时,分别操平未浇筑前以及浇筑后的基础垫层。

2、控制基础制作材料的质量

一是严格控制水泥的质量,在对水泥进行选择和使用时,需要紧密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同时还需要将工程的具体设计充分的纳入考虑范围。

二是要严格依据图纸的相关要求来检验基础钢筋的质量,在将钢筋投入使用之前,需要严格依据图纸来逐个检查钢筋,检查的内容包括型号、尺寸、规格等等,避免出现问题。

三是控制骨料的质量:首先要对砂和石骨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砂石的强度、石料的化学成分以及石料的颗粒等内容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同时对砂石料的细度模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需要将杂质含量、相应原料的抗冻性等因素充分的纳入考虑范围。其次,在拌置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对粗骨料的级配、细度模数等因素经常的检测,以此来对配合比进行合理调整;需要定期检测砂子和小石的含水量,对含水量进行合理的调整,满足相关的要求,以此来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水灰比。一般来讲,将粒径连续级配的碎石作为粗骨料,控制含泥量,保证其在百分之一以下。然后,细骨料选用的中西砂需要保证有坚硬的质地,足够的清洁,并且有良好的级配,控制含泥量在百分之一以下。最后,在确定粗细骨料级配的时候,需要进行必要的试验,这样还可以对各种粒径之间的含量和最佳密度等进行控制。

四是在搅拌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控制基础制作材料的质量,还需要控制水的质量。不能够使用含有油类物质以及杂草等漂浮物的水,如果不能确定水质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需要进行必要的化验。

3、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

要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因为基础施工质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因此,就需要结合国家国家规定的相关技术规范,选择的良好级配骨料有着较大的密实度,同时依据计算和试配来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简单来说,混凝土的配合比既需要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又需要耐久性符合相关的规定,坍落度以及水泥用量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必要时,可以将部分的粉煤灰和外加剂添加进去,从而将混凝土性能合理的提升。在搅拌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配合比,在上料时,需要有人来对砂、石料的比例进行合理增减。

4、控制基础钢筋施工的质量

要严格依据相关的设计规定来控制基础钢筋的施工质量,同时保证钢筋弯钩加工符合相关的设计妖气,在设计图纸中,已经对钢筋弯曲成型的型式、长度等进行规定,比如I级钢筋的末端设置的半圆弯钩需要在180度,要保证弯钩圆弧内径在钢筋直径的2.5倍以上,对于二级和三级钢筋末端,需要控制在90度和135度,保证二级钢筋的弯曲直径在4倍钢筋直径以上,保证三级钢筋在5倍钢筋直径以上。

5、控制地脚螺栓的质量

基础测量和混凝土的构型会直接制约到地脚螺栓的安装质量,如果基础测量以及混凝土的构型出现了问题,将会对螺栓安装的组装规格产生严重的影响。另外,需要严格依据相关的设计要求来对地脚螺栓的长度、尺寸以及直径等因素进行选择,保证其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对于转角塔和终端塔的基础,需要不同规格的受拉腿和受压腿地脚螺栓规格,那么就需要严格依据图纸的相关要求来进行仔细核算,保证没有问题之后,方可以进行安装工作。

6、基础混凝土施工的相应质量控制措施

具体来讲,需要从这些方面控制基础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一是严格依据工程的结构图纸来选择相应的模板形状和规格;在正确的位置上安装工程构件,保证各个部分有着正确的形状和尺寸,保证侧压力可以被模板器所承受,并且稳定性以及强度等符合相关的要求;保证模板器有着简单的构造,这样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装卸,并且能够满足混凝土的浇筑需求以及养护等要求。要密实的连接模板器具接缝,保证不存在漏浆等问题。

二是在浇制混凝土之前,需要对基础中心和各桩间的距离以及根开等位置关系等进行检查,保证地层垫层的规格尺寸、顶面的相对高差等符合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在浇制的过程中,需要在搅拌机内足够的振捣混凝土,如果表面出现了水泥浆、没有显著的沉降发生就说明搅拌的足够密实。要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以及配合比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如果基础混凝土是同一铁塔腿,那么需要尽量保证能够一次性浇筑完成。要尽量缩短连续浇筑混凝土时层间隔时间,保证短于初凝时间,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严格控制其自由下落高度。

7、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输电工程线路基础施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会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严格依据设计要求来对材料的规格型号等进行合理选择,同时,需要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对施工方法进行合理选择,控制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输电工程线路基础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裴广富.浅谈软弱土地基上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11):123-125.

[2]雷德坤.浅析输电工程线路施工管理中的问题[J].现代物业,2013,2(7):87-89.

电路分析基础范文

学内容;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4)11―0086―01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我院计算机类、电气工程类、电子通信类、气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之一。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越显突出,必然对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改革要求。本文针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改革教学手段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各专业之间相互联系、界线逐渐模糊的特点,我认为应当把课程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首先对课程的知识点和需要培养的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整合。在教学中,要以行为导向理论为指导,重新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可采用的具体做法有:

1.以实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原则。克服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偏深、偏难的理论过多的现象,而对于所需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及新器件则应不断进行补充。

2.克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削弱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的现象。充分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的理论水平不及本科生而实际操作能力优于本科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信息交流量。通过多媒体技术,主要是面向课堂教学而设计,在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上,增加一些知识点的视频、音频、动画、图形、文本等多媒体元素的表现,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规范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加强实践教学,合理安排实验。开设教学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实验时间上可以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增加综合性实验,在典型章节讲授之后,开展对应的基础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中各个知识点的理解。

5.创新考核方式。把以理论为主的笔试考试改革为操作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实践环节的考核力度,重视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就业适应能力。同时,还应在教学计划中专门设置技能训练环节,通过实际训练使学生拿到相应的等级工证书。

二、优化教学内容

1.授课内容结合实际。《电路分析基础》既是专业基础课,又能够与实际紧密联系。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带实物在课堂上进行演示,通过实物演示大大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的求知欲望。如,在讲授反馈电路或功率放大器时,学生很难理解教材中的定律和电路。因此在讲课时,教师可将教具或相应的单元电路带到教室演示,这样学生马上就有了很直接的感性认识。

2.及时更新教材。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真正体现实用性,要摒弃偏难、偏深及实用价值不高的内容,要增加与各知识点相对应的实用知识,并使之与实际紧密结合。教材要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尽量淡化纯理论性的知识,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影响教学效果。如,我院以前使用的《电路分析基础》教材中理论推导多,课程较难,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现选用了由付玉明主编的《电路分析基础》。

三、创新教学模式

电路分析基础范文篇3

基于上述的改革指导思想,提出如下的改革思路: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形式,将课程考核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原有课程教学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的考察,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革目标如下:

1)改善理论课堂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绝大部分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2)提高理论教学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的考核成绩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3)优化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置,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的实验内容,同时使学有余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4)通过教学改革,将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得到一个质的飞越,教学质量提高一个层次。

2改革内容

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采用理论、实践、应用三结合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上采用“一体两翼”的教学形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课堂实验”和“课外设计”为两翼,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科技制作的能力。实践教学中,我们努力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优势,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的电子技能和方法。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包括电子协会、电子类创新班、各类电子竞赛,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积极参加各种电子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交互式教学、自主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和课外学习环境。教学课件设计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创设了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电路变量的变化过程等,通过动画模拟、Multisim软件仿真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教学内容分为“课堂实验”和“课外设计”两部分:“课堂实验”以原理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基本应用;“课外设计”以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主,教师设计实验项目,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并利用课外时间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项目制作,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动手的能力。

4)运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数字化课堂演示实验和实验教学。利用NI公司的Multisim和Lab-VIEW仿真软件的联合仿真,将部分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进行课堂演示,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兴趣;同时,“科技活动”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先在Multisim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检验,没有问题后再利用LabVIEW软件和NIELVISII教学平台进行实际硬件电路的搭建,提高学生科技活动项目制作的成功率和效率。

5)考核方式的改革。将课程的总评成绩与学习的整个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理论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期中教学成绩(占总成绩的15)和期末教学成绩(占总成绩的70)综合评定而成,平时成绩由课堂回答问题、作业和笔记综合评定,增加期中教学成绩可以分阶段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给学生阶段性的鼓励或警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实验课程总评成绩由“课堂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80)和“课外设计”成绩(占总成绩的20)综合评定而成,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课外设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改革效果

课程改革的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效果明显。在课堂教学上辅以“课堂实验”教学环节,即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改进了教学方式,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进多媒体课件的内容,采用动画演示、Multisim和LabVIEW软件联合仿真等形式形象地展示了教学内容,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实验教学方面,改进实验内容,通过增加“课外设计”教学环节,丰富了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内容,使部分同学能够很好地利用课外时间在开放实验室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解决了实践教学内容单一、课时较少等问题;同时,利用虚拟仪器平台,将Multisim软件仿真与LabVIEW和NIEL-VISII教学平台相结合,采用“先软件,再硬件,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经过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许多,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好地锻炼。在考核方式改革方面,增加了“过程学习”的考核理念,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考核,而考核的依据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反应在课外学习过程中。

4不足和期望

改革方案虽然改进了教学效果,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多媒体课件中仍有许多理论性较强知识点的内容比较枯燥;

2)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项目任不够,且实验考核体系的执行性不够强;

3)开放性实验室的设备数量有限,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

4)极少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然不高,学习态度依然不够端正。

5结束语

  • 下一篇:电路分析范例(3篇)
    上一篇:()请相信坚持的力量作文(精选5篇)
    相关文章
    1. 电路与电子设计基础范例(3篇)

      电路与电子设计基础范文教育论文摘要: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阐述了传统的电子专业基础课教学和EDA技术教学存在的缺陷,引出如何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的方法掌握电..

      daniel 0 2024-04-11 20:25:01

    2. 电路与系统范例(3篇)

      电路与系统范文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工程;设计;施工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高速公路涉及地域广、路线长,多位于野外和空旷地带,地形复杂,收费站区、..

      daniel 0 2024-04-11 20:24:13

    3. 城市设计实践教程范例(12篇)

      城市设计实践教程范文1篇1关键词:市场需求;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发展当今社会,伴随着我国人口的日渐增长形成了庞大的消费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越..

      daniel 0 2024-04-11 19:52:40

    4. 电力施工安全应急预案范例(12篇)

      电力施工安全应急预案范文1电力应急抢险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1.1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于山西省壶关县所处的地理环境属于山区,所以一旦发生因自然灾害引起的倒杆、断线、..

      daniel 0 2024-04-11 19:52:13

    5. 冬季安全应急预案范例(12篇)

      冬季安全应急预案范文1篇1【关键词】冬季施工;安全措施;准备工作;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39-01施工周期的长短对一建筑项..

      daniel 0 2024-04-11 19:20:40

    6. 金融投资盈利模式范例(12篇)

      金融投资盈利模式范文篇1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信用环境、市场完善程度的不同,各国形成了适应自身环境的不同的转融通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三种模式为:美国的分散授信模式、日..

      daniel 0 2024-04-11 19:20:13

    7. 楼宇智能综合管理范例(3篇)

      楼宇智能综合管理范文关键词: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新专业设置;专业特色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1.开设《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必要性1.1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入WTO后,我..

      daniel 0 2024-04-11 18:49:30

    8. 楼宇智能化设计方案范例(3篇)

      楼宇智能化设计方案范文关键词:楼宇智能化高职以赛促教1概述传统建筑物要求建筑、土木、设备等方面,而现代智能建筑从5A角度对建筑物提出新的要求,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和..

      daniel 0 2024-04-11 18: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