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范例(3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范文
[关键词]农村合作社;作用;问题;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集约化的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并在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层次,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推进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
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注册目的不正。国家为了鼓励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合作社便成为争取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的工具,一些人为了套取国家政策扶持的项目资金和获取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多户出面或以家庭内部多名成员出面注册登记合作社。
2、合作社形同虚设,没有实在意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规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不验资、不收费、不年检、不处罚。市场准入门槛过低,有些农民心血来潮,多户联合注册成立了合作社,但由于缺乏经营能力,注册后就胎死腹中,没有发挥合作社的作用。
3、内部运行不太规范。大多合作社规模较小,稳定性较差,没有财产和资金,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挂牌经营,营业执照、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也都不齐全,没有章程或有章程但未按章程运作;未成立“三会”或成立了也只流于形日常管理中不能发挥作用,基本上是理事长一人说了算,决策不民主,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大。没有建立统一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规范建账,只记录流水账。
4、管理和技术型人才短缺、农产品精深加工少、市场竞争力弱。目前我国合作社的理事长,大多是一些农村能人和专业户,多数属于传统农民,缺乏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社员只凭经验生产,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滞后,合作社的产品大都是初级产品植物果实,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5、外联市场不够。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农民、政府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但合作社在外联市场的力度上显得不足,尤其表现在市场信息缺乏、缺乏企业支撑等方面。由于市场功能弱化,致使合作社的合作效益不高,难以获得突破。
改善对策及建议
政府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教育培训工作,重点要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使他们解放思想,增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本领,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其次要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提高对合作社的认识增强合作意识,鼓励合作社学习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
确保发展质量,鼓励创办实体。农民在组建合作社时要做好规划,考虑发展前景,吸收尽可能多的农户入社。工商部门在合作登记注册时,一定要把好关,在一个区域内同专业的合作社不能超过过一定数量,要注重培养较大型合作社。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实体,由种养环节向加工、流通、营销等多领域发展,不断增强合作社实力。
加强监管力度。登记机关应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定期走访制度、建立年度考核制度,采取抽查、暗访等多种形式,对合作社一年的活动开展、效益产出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及时整改不良现象。对名义合作社等不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严格查处,发现一家取消一家,对骗取套用国家扶持资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严厉打击,依法查处,并会同相关部门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注重精深加工、打造品牌,增加合作社的竞争力。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专业合作社,要注重产品精深加工,从初级农产品生产销售向深加工农产品发展,重视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产前选择优良品种、统一供应安全农用物资,产中统一生产技术、操作规格,产后统一市场准入条件,保证农产品全程质量,打造自己农产品品牌。申报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有机食品,使产品提高档次和“身份”,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服务层次,使专业合作社更加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规范内部管理和财务管理。合作社必须制定章程,细化合作社与社员的责、权、利,成立“三会”进一步完善民主议事制度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制订统一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合作社章程中应对财务管理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制定相关配套的内部控制等具体可操作的财务管理制度。聘请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规范建账和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及对策思考.李建明.《山西经济》2009.2
[2].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增长_调研报告.中国范文
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范文
一、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宣传员”
为使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依法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和意义,由分管局长带领,专门从局机关抽调长期从事注册登记和法制宣传工作的业务骨干,向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耐心讲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农民带来的发展机遇,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和特色的认识,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社,让农村一家一户自主经营的各种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业组织起来,由分散的单户经营到集中起来抱成团,形成规模和力量。广大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认识日益加深,兴办专业合作社的热情高涨。
二、开设“绿色通道”,做好“引航员”
一是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提供全程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免费提供章程及其他申请材料、参考样本,保证了农民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时有的放矢,少走弯路。二是积极为前来办理合作社的农民提供登记辅导、政策咨询等,帮助设立人完善登记资料,制定章程。对资料齐全。符合有关条件的申请者提供又好又快的登记服务,并在注册登记中实行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指导服务。三是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开设了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免收登记费,精简登记注册流程,尽可能缩短办照时间。
三、规范组织发展,做好“监督员”
一是实地走访农业合作社,调查了解合作社设立后社员组合、章程落实、资金运作等情况,坚持“发展一个、成熟一个、壮大一个”的工作思路。在规范中促进合作社发展。二是积极开展创建、管理专业合作社方面的辅导、咨询活动。不断提高其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大对相关市场的执法力度,清查农资、农机等经营主体资格,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种子、农机等坑农、害农行为,把12315消费者投诉站和消费维权联络站延伸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列为消费维权和农资打假保护的重点,以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建立长效机制,做好“管理员”
为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该局从合同帮扶、商标兴农、经纪活农、维权护农等方面建立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列为涉农合同帮扶工程的重点。支持其发展“订单农业”,根据其专业特点推行农业订单示范文本,实行跟踪指导服务:联合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把合同法规培训与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结合起来,帮助其解决签约、履约中的问题,以维护订单双方的合法权益。二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其参与商标兴农发展战略,在整合涉农产品的注册商标、培育和发展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地理标志时,注意发现和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并为其使用知识产权提供合法空间。三是通过扶持农村经纪人的发展,引导、鼓励其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发展、壮大合作社的整体实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积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改善农民进城销售农产品的市场环境。
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范文篇3
在我局组织安排大下基层开展备春耕生产前调研活动中,利用10多天的时间,深入到我区三镇一乡相关村,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运行、发展等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走访与村干部和部分农民座谈,初步掌握了我区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关情况、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统计,目前我区三镇一乡共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6个,其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54个,产加销型合作社39个,服务作业型专业合作社13个。2010年申报省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个。
二、存在问题
1、农民专业合作社起点较低。全区10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无论从规模、数量,还是功能作用的发挥方面,都还是较低层次的。一是规模小、经济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强。一些合作社的注册资金仅三、五万元,缺乏配套的场地、仓储、加工设备,服务手段有限。由于规模小、带动农户的覆盖面也小,服务范围窄,形不成大的产业带,基本上限于本乡、村,能提供跨乡镇经营服务,形成规模效应的屈指可数。二是一部分农民在产业规模小、成员户数少的情况下,为了获得上级资金扶持,盲目确定合作社产品、项目,缺乏根据地效仿其他已经成形合作社的制度、章程、机构,纷纷申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一来就造成了相当一批专业合作社缺乏优势产品或项目,运营稳定性较差,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使得一批专业合作社虽然已组建很长时间,但也难以形成规模经营趋势,始终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
2、大多数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和章程不健全。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靠个人的权威来维持管理,靠合作社法人个人的能力经营运作,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运行不规范,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财产和资金,开展共同经营活动的较少。多数合作社内部没有建立合作社成员档案及各类资金收支财务帐目,收益分配和监督保障等机制不完善。
3、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才缺乏,合作社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少。无论是专业合作社法人自身还是合作社广大成员都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文化结构就决定了整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群体素质还是较低的,再加之部分农户合作意识不强,“搭便车”心态严重,就更淡化了对各类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整个合作社所有成员素质低下,难以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冲击。
4、三镇一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方式目前来看多数以法人的家庭成员运行方式为主,没有实现以合作社法人为引领,广大合作社成员积极融入,达到群策群力、合舟共济、管理民主、利益均沾的运行方式,没有真正形成以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这种运行方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辐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必将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增收。
三、对策及建议
1、围绕服务农业主导产业,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因此,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各类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机制体制,围绕全区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和产品因地制宜组建专业合作社。将一些规模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弱、服务范围窄的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按照合作社法的规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形成具有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为一体产销联合的专业合作社,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合作、服务、利益共享、实现共赢,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
2、加强规范引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发展。一是规范各类专业合作社内部的章程和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社员为获取合作效益而组建的利益共同体,因而重点要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做到这一点,必须按照2007年6月29日农业部下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的基本要求,严格制定、执行章程,坚持按社员与合作社交易量和按股份分配的原则。全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专业合作社章程,建立健全合作社岗位职责、生产管理、收购营销、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等运作制度。二是规范财务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按财政部颁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2008年1月1日施行)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加强合作社财务管理,要实行独立建帐,规范会计核算,定期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财务和会计报表,定期向合作社社员公布财务状况,接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政部[1998]32号)的规定,加强对会计档案的管理。建立会计档案室(柜),实行统一管理,专人负责,做到完整无缺、存放有序、方便查找。三是规范专业合作社运行制度。加强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理事会、监事会、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内部运作规范,按照合作社章程建立并严格执行议事、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收益分配、公开、奖惩等制度。
3、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合作社整体素质。一是通过深入基层举办涉农培训班、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班、印发宣传单、召开专题培训等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的宣传贯彻,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宣传合作社典型经验和合作理念,通过宣传引导,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和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合作经营、依法办社的意识,增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支持和促进合作社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支持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二是按照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围绕农业主导产品和产业,通过深入基层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财务人员、成员大户、市场营销管理人员、龙头企业代表、农户代表等相关人员,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加快培育一大批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市场营销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用人才,增强农民从事主导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进而提高合作社社员的整体素质。
4、以典型带动全面发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目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还需要以合作社典型来吸引、激发更多农民群众加入合作社发展。一是对全区各类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民主乡新立胡萝卜合作社、龙达生猪养殖合作社、东风苗木合作社)机构比较健全、制度比较完善、运行比较规范和农户联系比较紧密、发挥作用比较好、辐射面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典型示范,总结推广典型经验。通过典型引路,合作社法人现场说法等形式,带动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围绕种植、蔬菜、畜禽、水产、果品、林业和农机服务等七大农业主导专业合作社方向,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省、市各类科研院所对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拓展新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引导和扶持发展潜力好的专业合作社创建自主品牌、销售等经营链条,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初级农产品生产销售向深加工发展,在延伸合作领域的基础上拓展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大合作社对优势产业和基地农户的覆盖面。三是鼓励有能力的各类主体积极牵头兴办,广泛动员全区各村种养专业大户、产品营销经纪人、农产品加工企业、基层供销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组织和个人领办、合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多元化主体竞相参与的格局。四是选择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大力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区5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要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组建各类独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五是发挥优势,打造品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化经营。积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时申请商标注册,各类有机、绿色、无公害等食品标识认证,加快推行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大力帮助更多合作社取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七章规定了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扶持政策措施,明确了四种扶持方式。一是产业政策倾斜。《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二是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条规定,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当分别安排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三是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金融服务。四是税收优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通过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专业合作社。
-
道路工程实施方案范例(12篇)
道路工程实施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施工成本;控制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society,thegrowingcompetitionbetweenhighwayengineering,aneffectivec..
-
农民专业范例(3篇)
农民专业范文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致富与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突出加强农业..
-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材料范例(3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材料范文第一条根据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下达20*年就业补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结..
-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范例(3篇
妇产科临床教学计划与总结范文【摘要】目的探讨实习学生特别是男生在妇产科实习中的教学改革方案。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004级及2005级学生159人分为试验组80人,对照..
-
高层建筑检查重点范例(12篇)
高层建筑检查重点范文1篇1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混凝土、研究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sincethereformandopenpolicy,ourcountrysocialeconomicsys..
-
妇产护理论文范例(3篇)
妇产护理论文范文关键词:分娩痛;实施;护理干预近年来,社会卫生健康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分娩的医学模式也逐渐向科学的回归自然的方向发展,要求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同时提倡自然分娩..
-
电工实训内容与步骤范例(12篇)
电工实训内容与步骤范文篇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对机电技能人才的知识与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既要求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又要求有较..
-
妇产科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例(12篇)
妇产科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11护理不安全因素1.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产妇住院期间护士只注意解决母婴健康问题,忙于处理急症,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问题,没有及时履行告知义..